2020重庆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4讲燃料和能源(共54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题目是“野炊中的化学问题”。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她的问题。
(1)“灶”上悬挂铁锅,废纸引燃枯枝,我们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 而燃烧不旺,并产生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与____氧__气______充分接触。
(2)看看石桌上的美味佳肴:白馒头、花生米、鲫鱼汤、腌黄瓜,其中富含
糖类物质的是___白__馒__头_____。
对应训练
5.(2019·辽阳节选)化学使人类能够物尽其用,如图是石油综合利用的 示意图。
(1)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 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 _提_供__充__足__的__空__气__,__使__其__充__分__燃__烧__。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 火原理是___清__除__可__燃__物____。
考点2 燃烧条件的探究 基础梳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ab对比:燃烧需要 b: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 ___达__到__可__燃__物__的__着__火__点__ c: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ac对比:燃烧需要_氧__气____
d:热水中的白磷又燃烧 cd对比:燃烧需要_氧__气____
重难点突破 例4(2019·兰州)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C) A.石油 B.天然气 C.地热能 D.煤
【分析】化石能源是指远古时代的动植物在地壳中经过几十亿年的高温、 高压从而转化而成的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据此分析。
对应训练
4.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石油是纯净物 B.煤、石油、天然气和酒精都是化石燃料 C.煤和石油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 D.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获得热能
重难点突破 例2(2019·北京)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 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考点4 化石燃料
基础梳理 1.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___煤___、___石__油__和天然气,它们是不__可__再__生_(填 “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属于___混__合__物_____(填“纯净物” 或“混合物”)。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C_H_4_+_2_O__2_=_=点_=燃_=_C__O_2_+_2_H_2_O____。
察现象。通过此实验,可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__C___(填序号)。
A.可燃物
B.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5.(2015·重庆B卷)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_4_P_+_5_O__2=__=_=_=_2_P_2_O_5__。
(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__导__热___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 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__C__u_O___ (填化学式)。 (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_A___(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C_2_H__5O__H_+__3_O_2_=_=点_=燃_=_2_C__O_2_+_3_H__2O____。
中考 分类练习
考点1 燃烧的条件 1.(2019·重庆B卷)打火机的使用过程为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 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D ) A.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停止运动 B.按下开关时,丁烷分子的质量变大 C.火焰熄灭是因为气态丁烷变成了液态丁烷 D.电火花引燃丁烷时,温度达到了丁烷的着火点
高温
碳还原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C_O__2_+_C_=_=_=__=_2_C_O。 (2)使燃料充分燃烧:①足够多的__氧__气__;②足够大的__与__氧__气__的__接__触__面__积__。
3.化石燃料与环境保护 (1)燃料燃烧对空气的污染: ①煤燃烧时会产生__S_O__2_、__N__O_2_等空气污染物,形成酸雨(pH<__5_.6_); ②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等,且产生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 成浮尘。 (2)防治措施: ①使用脱硫煤或将煤转化为煤气; ②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③根本措施:改变能源结构,尽量使用清洁能源。
6.(2013·重庆B卷)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 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能燃烧的是___a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
是___B__(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P_2_O_5_(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2)可由水分解得到,来源广泛 贮存难
2.新能源 目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 质能和核能等。
重难点突破 例5(2019·自贡)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C ) A.天然气 B.石油 C.氢气 D.煤 【分析】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核能、风能、氢能等;煤、石油、天然气是 化石燃料。根据此解答。
【分析】A.根据镁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B.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C.根据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进行分析; D.根据燃烧的实质进行分析。
对应训练
1.(2019·常州)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 D) A.减少酒精的挥发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第4讲 燃料和能源
01
解读 考试说明
考情分析
考点
三年考频
考情分析
燃烧的条件
★★★
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主 要考查点有:燃烧所需条件的判断和方法
燃烧条件的 探究
常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点有:燃烧 ★★☆
条件的探究
灭火的原理
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点 ★★★
有:①灭火的原理;②灭火的方法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吸热和放热。 ①放热反应 a.燃烧; b.生石灰与水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C_a_O__+_H__2O__=_=_=_=_C__a_(__O_H__)__2; c.镁与盐酸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M_g_+__2_H_C__l=_=_=__=_M__g_C_l_2+_H__2_↑__; d.缓慢氧化等。 ②吸热反应
灭火的方法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森林着火设置隔离带
用水灭火
灭火的原理
__隔__绝__氧__气____ ___移__除__可__燃__物____ __降__低__温__度__至__可__燃__物__着__火__点__以__下_
②炉火越吹越旺,吹风的作用是___增__加__更__多__的__氧__气___。 2.火灾自救 火场逃生要注意防火、防烟、防毒气。逃生时应披上浸湿的衣服或棉被, 尽量放低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中毒。
【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进行分析判断。
对应训练
2.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的是(B)
考点3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基础梳理 1.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即可灭火。 (1)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基础梳理
通常意义上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根据氧 气的量是否充足,可以将燃烧分为____充__分______燃烧和____不__充__分____燃烧。 1.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____可__燃______性; (2)与__氧__气__(__或__空__气__)_接触; (3)温度达到__可__燃__物__的__着__火__点____。 说明:着火点是指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它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不能 发生改变。
考点3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7.(2019·重庆A卷)2019年3月,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发生森林火灾。灭 火过程中,突发林火“爆燃”,导致多名扑火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B.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 C.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
考点 三年考频
考情分析
化石燃料
★★☆
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点有:①对 三大化石能源的判断;②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开 发和利用
★★☆
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常结合“节能减排” 和“低碳”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燃料的综合利用、清洁 能源及新能源的开发
02
梳理 考点清单
考点1 燃烧的条件
(3)我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老师说过蚊虫分泌的蚁酸呈酸性而有毒,我们随
身带了下列物品,应该涂抹的是__C_(填序号)。A.ຫໍສະໝຸດ 醋B.食盐水C.肥皂水
D.矿泉水
考点2 燃烧条件的探究
4.(2017·重庆A卷)“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 意图回答问题。
实验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
2.(2016·重庆B卷)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 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 C )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2014·重庆B卷)李琳与本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愉快的野炊,她写的日
【分析】燃烧的条件是: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灭 火原理是破坏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对应训练
3.(2019·成都)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 ) A.扇灭隔绝氧气 B.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 C.湿抹布盖火隔绝氧气 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爆炸 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发生急剧的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 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的。防止可燃物发生爆炸的方法有:通风、 严禁烟火。 说明:(1)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达到一定范围(爆炸极限) 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应进行__验__纯___ 操作。 (2)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轮胎爆炸、锅炉爆炸等属于物理 变化。
考点5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基础梳理 1.两种绿色可再生能源
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优点
点燃
乙 _C__2H__5O__H__+_3_O_2_=_=_=_=__ (1)可再生
醇 _2_C__O_2_+_3_H_2_O__
(2)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
局限 可能大量消耗粮食
氢 __2_H_2_+_O__2=_点=_燃=__=_2_H_2_O__ (1)热值高,产物是水,无污染 制取成本高,运输、
重难点突破 例3(2019·梧州)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 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 是( C) A.木材是可燃物 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重难点突破 例1(2019·安徽)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 条件(外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