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周周测试题(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凯觎阿谀文娱尔虞我诈向隅而泣
B.沉浸尽管觐见加官晋爵噤若寒蝉
C.蝌蚪瞌睡窠臼苛捐杂税扭伤踝骨
D.殷红氤氲阴霾绿草如茵万马齐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湮没流光异彩无济于事割鸡焉用牛刀
B.盘踞身体力行少安毋躁柳岸花明又一村
C.啜泣闲情逸致披沙拣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D.殉私意气用事锦心绣口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夕阳西下,暮色________,无边的林海,发出了阵阵的松涛声.
②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_________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
③从刀郎成名的那天起,怎样定义和评判刀郎及其歌曲,在
音乐理论界就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而且至今也没能达到
__________。
④某些戏说类的电视剧为了追求收视率,不惜曲解、篡改
______伪造历史,危害极大。
A.苍茫整治共鸣以至B.苍茫整合共识
甚至
C.苍莽整治共识以至D.苍莽整合共鸣
甚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举国上下纷纷捐款捐物,向印度洋海域遭受地震海啸灾。
真该想一想,这难的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
....
样做,你不感到羞愧吗?
B.一些地方的执法者缺乏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意识,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
”,就把家庭暴力排斥在“法"的管辖之外,这直接影......
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C.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人才成长欣欣向荣,变化的奥秘就........
在于他们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D.不能否认,工业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到了一定程度,如果
地进入我们没有纯洁的空气可供呼吸,买气将继买水之后堂而皇之
....
的生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伴随铁路客运高峰的到来,写有“严禁携带危险、易燃、
易爆物品上车”的字样悬挂在火车站入口处,提醒人们要有安全防范意识。
B.昨天我从你这儿拿走的那本语文复习资料,没用,等明天有空我再还给你。
C.《社会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将规范工伤报告、治疗、康复、评残、结算“一条龙"的工伤保险医疗跟踪管理体系,它可最大限度地保障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D.SARS的可怕在于其传染性强,且无特效药,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隔离制度和科学的预防制度并实施有效的治疗。
高中语言基础训练题(二)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完全正确、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谥.号吞噬.逝.世拾.级而上舔.犊情深
B.凋敝.婢.女辅弼.惩前毖.后刚愎.自用
C.清澈.覆辙.撤.除风驰电掣.天崩地坼.
D.囹圄.膏腴.揶揄.向隅.而泣坚贞不逾.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司马迁居然是长须飘飘的老者。
既然受过宫刑为何还会长胡子?见过太监长胡子吗?这岂不?
是滑天下之大稽
......
B.春节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200元者,本店将热忱惠赠
一份精美的礼品。
..
C.某市教委删除了《中学生守则》中“节俭”和“谦虚"的内容,
对此人们义愤填膺
,褒贬不一。
....
,确定深圳地铁D.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励精图治
....
二期工程建设标准要达到日运营100万人次的要求。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全球性行动,来帮助受灾地区政府应对灾难,任何国家作出的回答都是积极的和肯定的。
B.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议取消每周休息两天的“双休制",改设月末连休四天的“小黄金周",但此建议要被采纳尚需有关部门达成共识.
C.中国领导人获悉8名中国公民在伊拉克被挟持的消息后极为关心,当即号召中国外交部和驻伊拉克使馆等方面,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全力解救被挟持人员。
D.自1994年5月建成投入商业运行以来,核电站累计实现上网电量总共1402亿千瓦时,有利于缓解了粤港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
4.下面一段话中①-—⑥处填写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宋代的朱熹把阅读教学的序列归结为12个字①即“自博而约②自易而难,自近而远③《朱子学得》卷上第4页④意思是说:先让学生大量地读⑤先读比较浅显易懂的,再读高深难懂的;先读内容与学生比较接近的,再读与学生距离较远的.他认为做到这12个字“乃得其序⑥
①②③④⑤⑥
A : , "(.);.”
B :;”。
,。
”
C ,,"( )。
;”.
D ,-—”. 。
”。
学科王
高中语言基础训练题(三)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窠.臼走舸.恪.尽职守苛.捐杂税
B.遴.选窗棂.模棱.两可身陷囹圄.
C.浸.染灰烬.众擎.易举噤.若寒蝉
D.泥淖.辍.学蹉.跎岁月擢.发难数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斡旋积毁消骨惩一儆百化干戈为玉帛
B。
频仍坐收渔利贻笑大方牵一发而动全身
C.馈赠责无旁贷敝帚自珍时事造英雄D。
蛊惑广袤无垠挺而走险身在曹营心在汉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今年,我省高等院校招生15万人,全省高考录取率_______与去年持平。
②冷战后,美国不断以各种名义动用军事力量干涉别国事务,________成了世界警察。
③类似的故事________一次地发生,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吗?
A。
大致俨然不止
B。
大致居然不只
C.大概俨然不只
D。
大概居然不止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与
的联系,因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社会领域有着千头万绪
....
B。
在国际会议上,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也不懂,但我们凭着
了。
手势和动作,便言为心声
....
C。
在2002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男单比赛中,马林首轮击败了的俄罗斯选手斯米尔诺夫。
名不见经传
.....
,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D.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
....
的重要原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事实多次证明,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因素。
B.此次讨论会除进行学术交流外,各兄弟单位还要就今后的协作问题交换意见,以便更好地加强合作。
C。
这位江西姑娘在第15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
第四名,成为唯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D.台独分子进行的分裂活动,为岛内绝大多数民众所反对,他们是爱国的,维护祖国统一的。
语言基础训练一答案
1.A(全读yúB项“尽管”中的“尽”读jǐn,不读jìn C项“扭伤踝骨”中的“踝”读huái,不读kēD项“殷红”中的“殷”读yān,不读yīn)
2.C(A项“流光异彩"中的“异"应写作“溢”B项“柳岸花明又一村”中的“岸”应写作“暗" D项“殉私”中的“殉”应写作“徇”)
3.B(“苍莽”与“苍茫”都含有“空阔辽远,没有边际”之意。
“苍莽”用来形容草木等植物,“苍茫"则与“大地、暮色”等搭配。
据语境,应选用“苍茫”“整治”指通过具体活动使某项工作有条理,“整合”则指通过整顿、协调进行重新组合。
据语境,显然是强调“亚洲各国中缺少一种能起组织、协调的核心力量”,故应选用“整合”“共鸣”着重指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的相同情绪,“共识”则侧重指共同的认识。
据语境,显然是说“音乐理论界至今对刀朗及其歌曲没有产生共同的认识",故应选用“共识”“以至",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甚至",连词,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据语境,应选用“甚至”)
4.A(捐:抛弃,舍弃。
细大不捐,细小的和大的都不舍弃,形容所有的都兼收并蓄,用在这里与语境明显不合。
其它各项中的加点词语
的运用都是正确的。
清官难断家务事:指家庭内部的矛盾纠纷别人难以处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指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多含褒义。
堂而皇之:形容公开,不加掩饰)
5.C(A项“主谓不搭配”,可在“字样”后加上“的横幅" B项“表意不明",“没用”有歧义,可以表示“没有使用",也可以表示“没有用处”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建立科学的预防制度和严格的隔离制度”)
语言基础训练一答案
1.A(全读yúB项“尽管”中的“尽”读jǐn,不读jìn C项“扭伤踝骨”中的“踝”读huái,不读kēD项“殷红”中的“殷”读yān,不读yīn)
2.C(A项“流光异彩"中的“异”应写作“溢”B项“柳岸花明又一村”中的“岸”应写作“暗" D项“殉私”中的“殉”应写作“徇”)
3.B(“苍莽”与“苍茫”都含有“空阔辽远,没有边际”之意。
“苍莽”用来形容草木等植物,“苍茫”则与“大地、暮色”等搭配。
据语境,应选用“苍茫" “整治"指通过具体活动使某项工作有条理,“整合”则指通过整顿、协调进行重新组合。
据语境,显然是强调“亚洲各国中缺少一种能起组织、协调的核心力量”,故应选用“整合”“共鸣”着重指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的相同情绪,“共识”则侧重指共同的认识。
据语境,显然是说“音乐理论界至今对刀朗及其歌曲没有产生共同的认识",故应选用“共识”“以至”,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甚至",连词,提出突出的事例,
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据语境,应选用“甚至”)
4.A(捐:抛弃,舍弃。
细大不捐,细小的和大的都不舍弃,形容所有的都兼收并蓄,用在这里与语境明显不合.其它各项中的加点词语的运用都是正确的。
清官难断家务事:指家庭内部的矛盾纠纷别人难以处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指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多含褒义。
堂而皇之:形容公开,不加掩饰)
5.C(A项“主谓不搭配”,可在“字样”后加上“的横幅”B项“表意不明",“没用"有歧义,可以表示“没有使用”,也可以表示“没有用处”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建立科学的预防制度和严格的隔离制度")
语言基础训练题二答案
1 语音文字辨析B 全部读为bì.(A、“拾级而上”的“拾”读shè,其余都读shì,“舔"字改为“舐"字;C、“覆辙”的“辙”读zhé,其余都读chè;D、“囹圄”的“圄”读yǔ,其余都读yú,“坚贞不逾”的“逾”字改为“渝”字。
)
2 成语运用A (B、“惠赠":用于指别人赠送给自己的(物品),此处应为“敬赠”,是“赠送”的意思。
“惠”:敬辞,用于对方的行为,表示这样做是对自己的恩惠,如“惠存"“惠顾”“惠及”等。
C、义愤填膺:义愤充满胸膛。
形容极端愤怒。
语意与语境不合。
D、励精图治:振奋精神,谋求治理好国家.语意与语境不合。
)
3语病辨析B (A、“如何”与“回答都是积极的和肯定的"不对应,属逻辑不当的错误.C、“号召”用词不当,或动宾搭配不当,改为“指示”.D、“累计"与“总共”重复。
“有利于缓解了粤港电力供应的紧
张局面",杂糅语病,删掉“有利于"或“了”字。
)
4 标点运用C (注意④位置的句号是句内括号,不是句外括号,所以句号在后括号外。
)
语言基础训练题二答案
1 语音文字辨析B 全部读为bì。
(A、“拾级而上”的“拾"读shè,其余都读shì,“舔”字改为“舐”字;C、“覆辙"的“辙"读zhé,其余都读chè;D、“囹圄”的“圄”读yǔ,其余都读yú,“坚贞不逾”的“逾”字改为“渝”字.)
2 成语运用A (B、“惠赠”:用于指别人赠送给自己的(物品),此处应为“敬赠",是“赠送"的意思。
“惠”:敬辞,用于对方的行为,表示这样做是对自己的恩惠,如“惠存”“惠顾”“惠及"等。
C、义愤填膺:义愤充满胸膛。
形容极端愤怒。
语意与语境不合。
D、励精图治:振奋精神,谋求治理好国家。
语意与语境不合.)
3语病辨析B (A、“如何”与“回答都是积极的和肯定的"不对应,属逻辑不当的错误。
C、“号召”用词不当,或动宾搭配不当,改为“指示”。
D、“累计”与“总共"重复。
“有利于缓解了粤港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杂糅语病,删掉“有利于"或“了”字。
)
4 标点运用C (注意④位置的句号是句内括号,不是句外括号,所以句号在后括号外。
)
语言基础训练题二答案
1 语音文字辨析B 全部读为bì.(A、“拾级而上”的“拾”读shè,其余都读shì,“舔”字改为“舐”字;C、“覆辙”的“辙”读zhé,其
余都读chè;D、“囹圄”的“圄”读yǔ,其余都读yú,“坚贞不逾”的“逾"字改为“渝”字。
)
2 成语运用A (B、“惠赠”:用于指别人赠送给自己的(物品),此处应为“敬赠”,是“赠送"的意思。
“惠”:敬辞,用于对方的行为,表示这样做是对自己的恩惠,如“惠存”“惠顾"“惠及"等。
C、义愤填膺:义愤充满胸膛.形容极端愤怒.语意与语境不合。
D、励精图治:振奋精神,谋求治理好国家。
语意与语境不合。
)
3语病辨析B (A、“如何”与“回答都是积极的和肯定的”不对应,属逻辑不当的错误。
C、“号召”用词不当,或动宾搭配不当,改为“指示”。
D、“累计”与“总共”重复。
“有利于缓解了粤港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杂糅语病,删掉“有利于"或“了”字。
)
4 标点运用C (注意④位置的句号是句内括号,不是句外括号,所以句号在后括号外。
)
语言基础训练题三答案
1.D(A项读音分别为kē、gě、kè、kē;B项读音分别为lín、líng、léng、líng;C项读音分别为jìn、jìn、qíng、jìn;D项读音分别为nào、chuò、cuō、zhuó.)
2。
B(A.消—销;C.事—势;D.挺—铤。
)
3。
A
4.C(A。
“千头万绪"应为“千丝万缕";B.“言为心声"意为言语是思想的表达;D.“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得心应手的境界。
)
5。
A(B.改为“在此次讨论会上”;C.“进入”改为“获得”;D.表意不明。
)
语言基础训练题三答案
1.D(A项读音分别为kē、gě、kè、kē;B项读音分别为lín、líng、l éng、líng;C项读音分别为jìn、jìn、qíng、jìn;D项读音分别为nào、chuò、cuō、zhuó.)
2.B(A。
消—销;C。
事—势;D.挺—铤。
)
3.A
4.C(A。
“千头万绪”应为“千丝万缕”;B。
“言为心声”意为言语是思想的表达;D。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得心应手的境界。
)
5. A(B。
改为“在此次讨论会上”;C。
“进入”改为“获得”;D。
表意不明。
)
语言基础训练题三答案
1.D(A项读音分别为kē、gě、kè、kē;B项读音分别为lín、líng、l éng、líng;C项读音分别为jìn、jìn、qíng、jìn;D项读音分别为nào、chuò、cuō、zhuó.)
2。
B(A。
消-销;C.事—势;D。
挺—铤。
)
3.A
4。
C(A。
“千头万绪”应为“千丝万缕";B.“言为心声"意为言语是
思想的表达;D。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得心应手的境界.)
5. A(B。
改为“在此次讨论会上”;C.“进入”改为“获得”;D。
表意不明。
)
语言基础训练题三答案
1。
D(A项读音分别为kē、gě、kè、kē;B项读音分别为lín、líng、l éng、líng;C项读音分别为jìn、jìn、qíng、jìn;D项读音分别为nào、chuò、cuō、zhuó。
)
2。
B(A。
消—销;C.事—势;D。
挺-铤。
)
3。
A
4。
C(A.“千头万绪”应为“千丝万缕";B。
“言为心声”意为言语是思想的表达;D.“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得心应手的境界.)
5. A(B。
改为“在此次讨论会上”;C.“进入"改为“获得”;D.表意不明。
)
文言文训练高登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
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
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
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旦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
满秩,士民丐留不获,
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
”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
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
”登曰:“但意未欲尔。
”遂行。
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
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
”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豪民秦琥武断乡里,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
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
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
"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
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①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
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
注:①丞相,指秦桧.学科王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错误的一项是()A.士民丐留不获丐:乞丐
B.登条十余事告之条:分列项目、条目
C.谋中以危法中:中伤
D.属登母死舟中属:适逢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登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①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
②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
③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④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
⑤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⑥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
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登兼任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州学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的钱财又投放在州学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B.上任古县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徽宗实录》,并告诉他这是可以借此升官的好事,但高登却坚决予以回绝。
C.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因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为给秦桧立祠,因而得罪上司。
上司就借他处置秦琥一事诬陷他,他又不肯媚俯权贵,终致入狱。
D.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是一如既往为国事担忧,连死前的遗言都是国家大计.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5分)
(2)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5分)
文言文参考答案高登
8、A(丐:乞求) 9、B(③表清廉。
⑥表示至死关心国事。
)
10、B(汪藻并没有直接告诉他)
11(1)高登想不接受它(或赠金),未被允许,又无法归还,(就)请求把钱放到学府里,(用来)买书以答谢百姓。
(2)高登归葬其母,事情结束后来到监狱,而舜陟先因事下狱死了,冤情最终昭雪。
[参考译文]高登,字彦先,漳浦人。
幼年失去父亲,致力学习,用法度来约束自己。
绍兴二年,在朝廷上接受皇帝询问,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回答,知无不言,无有什么顾忌回避的,主管部门厌恶他的正直,就授予他富川主簿一职,接着又命他兼任贺州学事。
州学过去有田舍,州里出台法令将其撤掉交由买马司经管,高登请求恢复过去的制度.太守说:“买马、养士哪一个更急迫?"高登说:“买马固然紧急,然而学校是礼义诞生的地方,一旦废弃,读书人与堂下卒有什么区别?”太守说:“你这是违抗长官!"高登说:“治理天下所依仗的标准,只有礼义与法度罢了,既然两者都可以抛弃,还说什么!”太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最终听从了他.任期结束,士民乞求他留任没有如愿,就相约馈赠钱币五十万,不留姓名,告诉太守说:“高君贫困没有什么来养家,希望太守劝他全部接受。
”高登想不接受它(或赠金),未被允许,又无法归还,(就)请求把钱放到学府里,(用来)买书以答谢百姓。
被授予静江府古县县令,经过湖州,湖州太守汪藻安置他在宾馆里。
汪藻想留他一起修订《徽宗实录》,坚决推辞,有人说:“这可以作为升官的阶梯。
"高登说:“只是我意下不想这样。
"就出发了。
广西驻军首领沈晦问高登如何治理县事,高登条列十余事告诉他.沈晦说:“这是古人的做法,今人奸诈,恐怕不可行。
”回答说:“忠信可在蛮貊之地推行,说不能行,是诚心不到罢了。
"豪民秦琥雄霸乡里,挟持官吏把柄,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都被他屈服.高登到达,他颇有改变,高登也喜其变好,增补他担任学职。
一日,琥有私人请求,高登拒绝了他,秦琥心生怨愤,企图通过诬陷来中伤高登。
恰逢有人控告秦琥侵占州学钱财,高登喊秦琥来到,当面责备他,声气严厉,喝令他下去,告诉郡中及主管部门按法律处置他,秦琥气忿而死,全郡的人们都为此感到快意。
驻军首领胡舜陟对登说:“古县,是秦太师父亲过去治理过的地方,实际上太师就出生在这里,何不建祠祭祀他?”高登说:“秦桧做宰相不象样,祠不可立。
”舜陟大怒,抓住秦琥一事,调荔浦丞康宁以代替高登,高登因母病离去.舜陟遂建起秦桧的祠堂并自己写了记,并且用专权杀人之罪来诬陷高登,朝廷下诏押送高等到静江府监狱。
舜陟派遣健卒逮捕高登,恰逢高登母亲死在舟中,高等把她草草葬在水边,航海回朝廷上书,请求纳官赎罪。
故交中有担任右司一职的人,对他说:“丞相说曾经在太学认识你,如果你能见一见他,终身的大事将不必忧虑,上书是徒劳的.”高登说:“我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不久中书衙门上奏说按照惯例没有纳官赎罪的,仍旧押送高登回静江监狱.高登归葬其母,事情结束后来到监狱,而舜陟先因
事下狱死了,冤情最终昭雪.
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教授学生来维持生计,对家事全不介意,只是听说朝廷所行事有小过失,就皱眉不乐,有大过失就随之恸哭,临死,所说的话都是天下大计.其治学把慎独作为根本,有《东溪集》刊行于世。
文言文训练胡建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1题。
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
孝武天汉中,守军正丞,贫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尉荐走卒,甚得其心。
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
建欲诛之,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
”于是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堂皇:官府办公的厅堂)上;建从走卒趋至堂皇下拜谒,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监御史曰:“取彼。
”走卒前曳下堂皇。
建曰:“斩之."遂斩御史。
护军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
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中,遂上奏曰:“臣闻军法,立武以威众,诛恶以禁邪。
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用文吏议,不至重法.《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窬不由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
’臣谨按军法曰:‘正亡属将军,将军有罪以闻,二千石以下行法焉。
’丞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臣谨以斩,昧死以闻。
”
制曰:“《司马法》曰‘国容(国容:国家的法律)不入军,军容(军容:军队的法律)不入国'。
何文吏也?三王或誓于军中,欲民先成其虑也;或誓于军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将交刃而誓,致民志也。
建又何疑焉?"建由是显名.
后为渭城令,治甚有声。
值昭帝幼,皇后父上官将军安与帝姊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