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明德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模拟试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2.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
3.氯仿(CHCl3)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它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光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而产生剧毒光气(CO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仿由碳、氢和氯三种元素组成
B.氯仿是一种氧化物
C.氯仿转化为光气是化学变化
D.一个光气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4.亚硝酸钠(NaNO2)外形酷似食盐,误食会使人中毒.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3 C.+4 D.+5
5.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采用的燃料是丙烷,丙烷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R+5O23CO2+4H2O(R代表丙烷),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由此推断出丙烷的化学式为()A.C3H4B.C3H6C.C3H8D.CH4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2分)
6.用恰当的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银原子②3个水分子③4个硫酸根离子④氦气⑤氢氧化钠⑥3个镁离子⑦氧气⑧氧化铝中正三价的铝元素
⑨氯化亚铁⑩硫化钠⑪四氧化三铁⑫碳酸钠
⑬硝酸钡⑭氯化铵⑮2个硫酸根离子.
7.有下列物质:①过氧化氢;②二氧化锰;③石灰水;④蜡烛燃烧后的剩余物;⑤红磷;⑥水银;
⑦矿泉水;⑧氖气.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金属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
8.(2012秋•资中县校级期末)甲、乙、丙、三种元素,甲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丙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用化学符号填空:
甲的单质是;乙和丙形成的化合物.
9.如图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制取氧气(装置A),也可以用在常温下用固液反应制取氧气(装置
B).
(1)标出仪器a、b的名称:a ;b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的发生装置.
(4)装置B中可以用代替a,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但有的缺点.
(5)可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这是利用了,如何验满.还可用法收集氧气,这是利用了的性质.
10.如图是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蔗糖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有: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装瓶存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①~④).
(2)该实验中应称蔗糖的质量是g,A操作中实际称量结果为g(1g以下用游码).
(3)该实验中应取mL水,量筒的规格应为mL(10或50),读数时应使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保持水平.
(4)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5)如果配制的蔗糖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①称量时砝码和蔗糖放反了,并且使用了游码;
②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溶解时有少量水溅出;
④装瓶时有溶液洒落.
11.在80克15%的硝酸钠溶液中,再加入20克5%的硝酸钠溶液,求混合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12.近几年脑黄金(DHA)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脑黄金在医药、食品行业中前景非常广阔,脑黄金的化学式为C25H51COOH,试计算:
(1)脑黄金中碳、氢、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等于.
(2)脑黄金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要有计算过程,精确到0.1%)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明德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和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和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可知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属于设计实验.
故选:C.
【点评】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明晰科学探究的环节,并应用于解题当中.
2.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A图中表示的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B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C图中,表示的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D图中,表示的是纯净物中的单质.
【解答】解:A、图中表示的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B、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图中,表示的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图中,表示的是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图示的识别,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氯仿(CHCl3)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它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光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而产生剧毒光气(CO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仿由碳、氢和氯三种元素组成
B.氯仿是一种氧化物
C.氯仿转化为光气是化学变化
D.一个光气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氯仿的组成判断.
B、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判断.
C、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及特征判断.
D、根据光气分子的结构判断.
【解答】解:A、氯仿的化学式为CHCl3,可见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正确.
B、氧化物中只含两种元素且含氧元素,而氯仿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且不含氧元素,不是氧化物,所以错误.
C、化学变化是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氯仿和光气的分子结构不同,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氯仿转化为光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所以正确.
D、光气的化学式为COCl2,这也是它的分子式,可见一个光气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1+1+2),所以正确.
故选B.
【点评】化学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应用广泛,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掌握相关计算的方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4.亚硝酸钠(NaNO2)外形酷似食盐,误食会使人中毒.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3 C.+4 D.+5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进行解答.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可得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x+(﹣2)×2=0,解答x=+3;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
5.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采用的燃料是丙烷,丙烷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R+5O23CO2+4H2O(R代表丙烷),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由此推断出丙烷的化学式为()
A.C3H4B.C3H6C.C3H8D.CH4
【考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化合价的概念;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元素质量守恒.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以确定丙烷的化学式.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解答】解:
由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方程式右边含有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0个氧原子,方程式的左边含有10个氧原子和1个丙烷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规律可知:1个丙烷分子含有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说明丙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因此丙烷的化学式为C3H8.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种类不变和原子个数不变的规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难度较小.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2分)
6.用恰当的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银原子2Ag ②3个水分子3H2O ③4个硫酸根离子4SO42﹣④氦气He
⑤氢氧化钠NaOH ⑥3个镁离子3Mg2+⑦氧气O2⑧氧化铝中正三价的铝元素2O3
⑨氯化亚铁FeCl2⑩硫化钠Na2S ⑪四氧化三铁Fe3O4⑫碳酸钠Na2CO3
⑬硝酸钡Ba(NO3)2⑭氯化铵NH4Cl ⑮2个硫酸根离子2SO4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银原子,就可表示为:2Ag;
②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水分子表示为:3H2O;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4SO42﹣;
④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
⑤氢氧化钠是由显+1价的钠元素和显﹣1价的氢氧根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aOH;
⑥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镁离子表示为3Mg2+;
⑦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O2;
⑧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
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铝中正三价的铝元素,故可表示为:
2O3;
⑨氯化亚铁是由显+2价的亚铁离子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FeCl2;⑩硫化钠是由显+1价的钠元素和显﹣2价的硫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a2S;⑪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
⑫碳酸钠是由显+1价的钠元素和显﹣2价的碳酸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a2CO3;⑬硝酸钡是由显+2价的钡元素和显﹣1价的硝酸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Ba(NO3)
2;
⑭氯化铵是由显+1价的铵根离子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H4Cl;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2SO42﹣;
故答案为:①2Ag;②3H2O;③4SO42﹣;④H e;⑤NaOH;⑥3Mg2+;⑦O2;⑧ 2O3;⑨FeCl2;⑩Na2S;⑪Fe3O4;⑫Na2CO3;⑬Ba(NO3)2;⑭NH4Cl;⑮2SO4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7.有下列物质:①过氧化氢;②二氧化锰;③石灰水;④蜡烛燃烧后的剩余物;⑤红磷;⑥水银;
⑦矿泉水;⑧氖气.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③④⑦;属于单质的是⑤⑥⑧;
属于金属单质的是⑥;属于氧化物的是①②.(填序号)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石灰水、蜡烛燃烧后的剩余物、矿泉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红磷、水银、氖气都属于单质,其中水银属于金属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都属于氧化物.
【解答】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石灰水、蜡烛燃烧后的剩余物、矿泉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红磷、水银、氖气都属于单质,其中水银属于金属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都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③④⑦;⑤⑥⑧;⑥;①②;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2012秋•资中县校级期末)甲、乙、丙、三种元素,甲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丙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用化学符号填空:
甲的单质是N2;乙和丙形成的化合物H2O或H2O2.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元素推断题.
【分析】根据甲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所以甲是氮气,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乙是氧元素,丙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所以丙是氢元素,然后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甲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所以甲是氮气,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乙是氧元素,丙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所以丙是氢元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的单质是:N2,氢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H2O或H2O2.
故答案为:N2,H2O或H2O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9.如图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制取氧气(装置A),也可以用在常温下用固液反应制取氧气(装置
B).
(1)标出仪器a、b的名称:a 分液漏斗;b 铁架台.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3)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的发生装置 A .
(4)装置B中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a,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长颈漏斗末端应该浸没在液面以下但有不能控制反应速率的缺点.
(5)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如何验满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还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3)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4)通过长颈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
(5)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答】解:(1)a是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b是铁架台,常用于固定、支持实验装置.
故填:分液漏斗;铁架台.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故填:B;催化.
(3)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的发生装置是A装置.
故填:A.
(4)装置B中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a,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长颈漏斗末端应该浸没在液面以下,但有不能控制反应速率的缺点.
故填:长颈漏斗;长颈漏斗末端应该浸没在液面以下;不能控制反应速率.
(5)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故填:向上;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排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仪器的用途、装置选择、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
10.如图是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蔗糖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有: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装瓶存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②①④(填序号①~④).
(2)该实验中应称蔗糖的质量是7.5 g,A操作中实际称量结果为 6.5 g(1g以下用游码).(3)该实验中应取42.5 mL水,量筒的规格应为50 mL(10或50),读数时应使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5)如果配制的蔗糖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①②.
①称量时砝码和蔗糖放反了,并且使用了游码;
②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溶解时有少量水溅出;
④装瓶时有溶液洒落.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
【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溶质质量等于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量筒的选取原则是比所量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如果配制的蔗糖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有两种可能:称量的溶质少了(左码右物,溶质中有杂质),水量多了(仰视读数量水).【解答】解:(1)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
(2)蔗糖的质量:50g×15%=7.5g,左码右物称量时,物体的实际质量为: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即:7g﹣0.5g=6.5g;
(3)需水:50g﹣7.5g=42.5g 即42.5mL所以选用50mL量筒;
(4)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故答案为:(1)③②①④;(2)7.5g、6.5g;(3)42.5、50、最低处;(4)搅拌,加速蔗糖溶解;(5)①②.
【点评】熟记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溶质质量等于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量筒的选取原则是比所量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质量分数出现误差要从溶质和溶剂两方面考虑.
11.在80克15%的硝酸钠溶液中,再加入20克5%的硝酸钠溶液,求混合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100%、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结合题意
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在80克15%的硝酸钠溶液中,再加入20克5%的硝酸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溶质的质
量分数为100%=13%.
答:混合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2.近几年脑黄金(DHA)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脑黄金在医药、食品行业中前景非常广阔,脑黄金的化学式为C25H51COOH,试计算:
(1)脑黄金中碳、氢、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等于78:13:8 .
(2)脑黄金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1% .(要有计算过程,精确到0.1%)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公式,结合脑黄金的化学式C25H51COOH,细心地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脑黄金中碳、氢、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12×26):(1×52):(16×2)=78:13:8.
(2)脑黄金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1%.
故答案为:78:13:8,8.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计算题.解答时,主要将有关的数据代入相应的计算公式,细心地进行计算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