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论美PPT课件

合集下载

12《论美》课件

12《论美》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创作背景
当时英国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针对这样的 社会现实,培根出版了《论人生》一书,对哲学、伦 理学、做官秘诀、处世之道,对艺术和大自然的欣赏 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究。在这篇文章里,他发出了 “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的号召。
基础字词
滑稽( jī ) 摄取( shè )
谚语(yàn)
尽管(jǐn ) 吝啬( lìn sè )
1.美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可作者 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谈了哪一方面的美呢? 2.文章中提出了生活中的哪些美呢?培根他欣 赏哪一种美?请根据文本来谈谈。
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
1.作者是怎样提出全文的中心思想的?
把“美德”比作“宝石”,突出了一个人如 果有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不仅不会有负面 影响,反而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可贵,突出 了内在美的意义。
造物: 古人认为有一个创造万物的神力,叫做造物。 本文中指造物主,上帝。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肃然起敬: 形容由于受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钦佩。
理清思路
提出问题——美德最美——令人敬佩
论美
分析论证
内在之美 形体之美 颜色之美
美德最美
美德、美 貌相结合
得出结论——真正的美——貌美+德美
自主探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优美语句;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 2.学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学习格言式的语言和杂感
式的写法。 3.正确对待美貌和美德,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英国唯物 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英国文艺 复兴时期主要的散文家。培根是第一个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著有《人 生论》一书,是英国散文的代表作,也 是英国随笔文体的开山之作。

《论美》PPT课件 (共34张PPT)

《论美》PPT课件 (共34张PPT)

美是一支唱不完的歌,歌中包含的深情永远那 么令人心动; 美是一首写不完的诗,诗中蕴涵的哲理永远那 么令人折服; 美是一股流不完的清泉,泉水带来的甘甜永远 那么令人回味 美是飞翔的彩云, 让人心往驰骋; 美是喷薄欲出的朝阳,使人为之振奋; 美是激荡澎湃的大海,使人动魄惊魂......
美就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弗•培根 《人生论》 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粉饰之美,而优雅 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之美。 ———弗•培根 《人生论》 真正最高的美正是人在现实世界中所遇到的美, 而不是艺术所创造的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 《生 活与美学》 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 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柏拉图 《理想国》
读书摘要卡
类别: 美 作者: 培根 文章题目: 《论美》 文章出处: 《培根论人生》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 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初中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十二 论美》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课件比赛观摩课件

初中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十二 论美》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课件比赛观摩课件
初中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十二 论美》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课件比赛观摩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壮观之美
挑战之美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容 貌 之 美
云鬓花颜金步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形 体 之 美
孔雀开屏
弗兰西斯· 培根(英)
关于作者:
1.《论美》这篇文章的作者全名弗兰西斯· 培根。 (√) 2.培根是英国著名科学家、作家。 (×) 3.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是《随笔》,初版于 1598年。 (×) 4.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
也有不美的一面。只要我们懂 得了美的真谛,就一定能摒弃 自己的不美之处,创造出更多 的"美"来。 愿同学们拥有美的 语言,美的思想,美的德行, 做一个美的人。
作 业
我们的身边,确实存在着不 少美,正等待着我们用一双 慧眼去发现它,并发扬它, 请你拿起笔写出身边的美!
谢谢大家
整体感知
1.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几种 美?他认为这几种美之间是 什么关系?他最欣赏什么美? 2、找出文中表达作者主要观 点的一句话。
如果请你从 课文中选取一 句最精彩的话 做一张 “美的 格言卡”,你 准备选哪句? 为什么?
美的格言卡
格言:
赏析(推荐理由):
教师寄语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美的一面,

12、《论美》(课件)

12、《论美》(课件)

3、你认为下列句子中哪一个表达了 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
(1)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的而有美 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2)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3)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 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4)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4、用文中语句回答,为什么作者认 为美德比美貌更重要? •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 难以保持的。 •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的 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2、把你对美的感悟,写成一句格言,或 一首小诗,或一段随笔。
(1)外在美像天上的流云,一阵风就把它吹散了。 美德仿佛青松,风雪越大就越苍翠。 (2)拥有美,犹如拥有冬日的阳光,温暖了别人, 也会温暖你自己。 (3)美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 护花‛的献身精神; 美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的浩然正气; 美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 能西‛的超脱与豁达。

肃然起敬
lìn sè
吝啬

滑稽
shè
摄取
yà n
谚语
kuì
愧悔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了解文章主要观
点。 2.品味文章语言,学会赏析佳句。 3.学会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4.培养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
一、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圈画批注)
1、作者围绕着‚美‛做了哪些论述?找 出文中相关语句。 2、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美?他认为这 几种美之间是什么关系?他最欣赏什 么美? 3、找出文中表达作者主要观点的一句话。
2、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美? 他认为这几种美之间是什么关系? 他最欣赏什么美?
文章中心论点:美德最美 颜色之美
论 美

12《论美》课件

12《论美》课件
•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成为当代美学研 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借助科技手段创新艺术形式、拓展艺术表现空间以及 探讨科技与艺术在审美体验上的互动关系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 跨文化美学研究:全球化背景下,视角和思路。跨文化美学研究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艺术传 统和美学理论的比较与对话,旨在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发展。
息。
想象阶段
在感知的基础上,审美主体运用自 己的经验和知识,对审美对象进行 加工和改造,形成具有个性和创造 性的审美意象。
情感阶段
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和想 象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表现出对审美对象的喜爱、厌恶、 悲伤、愉悦等情感反应。
审美体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主观性
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个人的心理活 动,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美的哲学思考
深入探讨了美的哲学基础,如柏拉图 的理念论、康德的审美判断等,以及 它们对美的理解和解释。
对未来美学研究的展望和思考
跨学科研究 鼓励将美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 科研究,以更全面地理解美的本 质和意义。
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学交流 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学交流, 以推动全球美学的多样性和包容 性发展。
美的相对性
由于美具有主观性和社会性,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美感体验可能存在差 异。同时,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也会对美的标准和追求产生影响,使得美具有 相对性。
美的普遍性
尽管美具有相对性,但在人类社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普遍认可的美的标准和原 则,如对称、和谐、比例等。这些标准和原则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 因此美也具有普遍性。
情感性
审美体验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 验,是情感与认知的统一。
审美体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论美》课件2PPT文档共39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论美》课件2PPT文档共39页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9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论美》 课件2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论美》课件3 苏教版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论美》课件3 苏教版

2008残奥会
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另写几句, 表达你对美的感受.
例句:
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 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学生说:“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就是美, 一种执著追求的美.”
农民说:
医生说:
军人说:
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他的脸上 有一块难看的胎记,其他同学的异 样眼光使他很难为情。他自己也常 常为这块胎记而郁郁寡欢。作为好 朋友,请你写一段话劝说他(她)。
弗兰西斯·培根(英)
培根是西方哲学史和科学史
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曾誉之 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 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论人生》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弗兰西斯·培根 (英国)
(1561~1626)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 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 格。《论读书》 培根
最高的美是画家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 于直观的。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 雅而美。
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如果请你从
课文中选取一句 最精彩的话做一 张 “美的格言卡”, 你准备选哪句? 为什么?
美的格言卡
格言: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
而难以保持的。
赏析(推荐理由):这里的美是指外表

你可以从外表的美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

——泰戈尔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
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爱因斯坦
•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教师寄语——

《论美》PPT下载【优质课件】

《论美》PPT下载【优质课件】

形容由于受感动而产 生的恭敬和钦佩。例句:在已经
确定要离开恒大的情况下,孔卡仍旧能够如此敬业,这种
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 论 美 》 PP T下载【 优质课 件】
《 论 美 》 PP T下载【 优质课 件】
美的类型一论述对象
导思1.作者在文中 写了哪几种“美”。
美的比较——论据、论证
导思2:在文中提到的几
《 论 美 》 PP T下载【 优质课 件】
来自《点拨》
1589年,培根成为法院候补书记,然而书记这一职位 竟然长达二十年没有出现空缺。他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 得到这一职位。此时,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 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 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这一伟大抱负是他 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 志向。1597年,培根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论说随笔文集》。 他在书中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 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论美》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 论 美 》 PP T下载【 优质课 件】
《 论 美 》 PP T下载【 优质课 件】
部分来自《点拨》
第一部分(①): 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美德最美。
第二部分(②-④): 具体论述美德之美是最高的美。
第三部分(⑤):
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 论 美 》 PP T下载【 优质课 件】
《 论 美 》 PP T下载【 优质课 件】
部分来自《点拨》

12.论美课件

12.论美课件

名家论美
(1)容貌之美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 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 赤。
—宋玉
一双丹凤眼、两变柳叶吊梢眉,身材 苗条,体态优美。
— 曹雪芹
(2)神态之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 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徐志摩《沙扬娜拉》 (3)形体之美 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不 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 —给乌兰诺娃—看芭蕾舞<小夜曲>后 作
1946年,二战刚刚结束,德国历经战火 的城市,到处颓垣残壁,一片惨象。一天, 有两个美国人访问了一户住在地下室的德国 居民,然后,这两个人有一番发人深思的谈 话:“你看他们能够重建家园吗?” “一定能!” 。“你为什么回答得这 样肯定?” “你没看到他们在地下室的桌 子上放着什么吗?” 。“一瓶花。” “对,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一个困 苦的境地,还没有忘记美,那就一定能在废 墟上重建家园。”
美的格言卡
格言: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 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赏析: 以宝石为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美德的重要性,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良 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会使这美好的德 行更加宝贵!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体会文章句子含义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但这话也不 全对。 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 于形体之美 。 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 不是公式。 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 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 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苏教版12《论美》课件(共21张幻灯片)

苏教版12《论美》课件(共21张幻灯片)

理解“美”
2)晚秋的风景是最美好的。
“晚秋”是比喻( 老年), 其特点是( 成熟、稳重、作)风。优雅等
理解“美”
3)美犹如XXX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 难以保持的。
这里的“美”是指( 外)表的美,因为其 (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所慢以消难失以保持。
总结“美”
《论美》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英国哲学 家( 培根)。作者通过( 形貌)之之美美与 ( 德)行之之美美的反复比较,论证了 ( 美)德的最中美心论点,从而得出 ( 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的行结结论合。起来
论美
培根
走近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 家、科学家。培根 曾在牛津大学任教, 获得过神学博士学 位。他强调科学实 验,认为视察和实 验才是获得真知的 唯一方法。
导入新课
说说你心目中的“美” 。
可见,美有宽广的内涵和外延。对于 这样一个宽泛的话题,如果哪方面都谈, 就会犯了作文的大忌——面面俱到,势 必造成哪方面都谈不明白也谈不透彻的 结果。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探究结论
美德的内涵
爱国 自信 宽容
诚实 坚强 感恩
取信 善良 团结 礼貌 乐观 ……
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 准确 □ 生动 □ 形象 □ 内涵丰富
总结提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貌终归有年华 消逝的时候,只有美德能散发出永恒的光 芒!不管容颜俊秀还是长相平凡,只要丰 富我们的修养,完善我们的德行,只要我 们善良、诚实、自信、自强,我们就可以 说——我是最美的!
“美”
胜于
行为之美 内在美
德行之美 (最为重要)
美犹如XXX的 水果,容易腐 烂而难持久
美德好比宝石, 在朴素的背景 下反而更华丽

《论美》课件12

《论美》课件12

美的 起源
美与生活, 艺术,道德, 教育自然等 关系等
论美
怎样算美
把内在美与 外在美结合 起来
美的 形式
美的原 则
开放心态
凌云志 平常心
新世纪的 上海人应 有怎样的 精神
踏实
创新
大气
宽厚
自信
怎样宽题狭做?
本文是一篇随笔,由于文章的内容
是谈美,而“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如处理不当就会失之空洞。作为一篇 文艺性随笔,文章语言简洁,内涵丰 富,生动形象,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 有什么特点?
ÃÀ µÄ ÐΠʽ ¡¢
ÃÀ Óë Éú »î ¡¢ ÀÍ ¶¯ ¡¢ ×Ô È» ¡¢ ÒÕ Êõ ¡¢ µÀ µÂ ¡¢ ½Ì Óý µÈ µÄ ¹Ø ϵ £¬
ÆÊ Îö ¡¶ ÂÛ Àà ¡·âÕ Ò» Àà ÎÄ Õ µÄ Ö÷Ö¼ £¬ Ê×ÏÈ Òª ×¢ Òâ ̽ ¾¿ Ëü ÃÇ ÊÇ Èç ºÎ ¿í Ìâ ÏÁ ×ö µÄ ¡£ Ö» ÓÐ Õâ Ñù £¬ ²Å ÄÜ ±æ Ã÷Û Ìâ £¬ ½ø ¶ø °Ñ ÎÕ Æä Ö÷¼Ö £¡
“充满了最美妙和最聪明的议论。”
随笔:
随笔也称随感。一般是针对生活现象有感
而发,写法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在这一
点上有些冷类嘲似热杂讽文。但随笔尖与锐杂文辛又辣有所
不同。 冷静议论
抒情隽永
语言风格
情感表达
杂文:
朗诵
结 构:
〈分〉一、指出美德比美貌更重要,人 要有美德。
〈分〉二、指出形体之美胜于颜色之美, 优雅行为之美胜于形体之美。
“美”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文中单独出现了
三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含义有所不同。有 好几处是被形象化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谈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都想在别人心目 中留下美的形象。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 在别人心目中美起来呢?
培根是西方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 代的人物,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 物主义哲学家,在人类思想史上占 有极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誉之为
“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 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论人生》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0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 保持青少年的青春活力,不 追求奇装异服;而是抓紧时 间努力学习,充实思想,培 养德行美,注重内在美,做 个有修养的人。
教师寄语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貌终归有 年华消逝的时候,只有美德能散发出永 恒的光芒!不管容颜俊秀还是长相平凡, 只要丰富我们的修养,完善我们的德行, 只要我们善良、诚实、自信、自强,我 们就可以说——我是最美的!
• 事实论证 • 道理论证 • 比喻论证 • 对比论证
拓展:凡人论美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 现。” 是的,生活中处处有美。请同学们 观看一组图片,这些图片都从不同角度反映 了生活中的美,请你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幅, 说说图片中的人物美在哪里, 并送给他们 一两句赞赏的话。
弗兰西斯·培根 英国)
(1561~1626)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大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一、(1段):内在美比外在美更 有价值。
二、(2—4):具体论述美德最美。 三、(5段):归纳论点:把美的
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作者论述了哪几种美?其内涵 是什么?
美的形式
内涵
颜色之美 五官相貌的好看,容颜可观
形体美 整体形象、形体好
风度美 动作、作风优雅
德行美 才能、品质内在的精神世界
2.第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 用?
•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 的方法。提出全文的中心 意思—美德最美。
3.“颜色之美”中“颜色”指什 么?
•面容、容颜
4.“最高的美”指的是什么?
•美德之类的内在美
5.作者对两位作家的看法持什么 态度?为什么?
•否定批判的态度。因为 作者认为内在美是最高 的美,用图画难以表述。
6、为什么“许多人”会“迎受着 愧悔的晚年”?
•因为他们年轻时不注意培 养德行美,度过放荡的青 春,到老年才懂得德行美 的重要。
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各 举一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