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一《滕王阁序(并诗)》名师导学案

合集下载

《滕王阁序》优秀导学案 3篇

《滕王阁序》优秀导学案 3篇

《滕王阁序》优秀导学案篇6第一课时学习目的:1、通过反复朗读,领略骈文的神韵之美。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学习重点:1、不同形式对偶句的朗读,特别是句读的切分。

2、认真朗读,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难点: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方法:朗读法,讲解法教具学具:Ic课件讲课前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课文,通读课下注释并思考下列问题。

1、叙事是哪一段?概括大意。

2、写景是哪几段?概括大意。

3、抒情是哪几段?抒发了什么感情?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二、学习新课。

1、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

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称“初唐四杰”,王勃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名作,名句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开阔,甚相慰勉。

《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传为佳话。

唐高宗在位期间,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在初唐时即被传为佳话。

王勃十四岁不到就去应幽素举。

应试之日,到禁卫禁场的考场,用眼四观,见全是年长的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唯独自己还是一个孩童。

当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其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

王勃非常聪明,见状,连忙上前叩拜施礼,说:“宗师爷在上,学生龙门王勃前来参拜领教。

”这几句话听者颇觉顺耳。

主考官这时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王勃仗胆反讥:“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

”主考官笑,再戏谑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王勃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主考官窃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然是龙门神童,准考。

”王勃赴考高中后,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

嗣后,才思泉涌,笔端升花,撰《宸游东岳颂》《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

高宗见此两篇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

《滕王阁序》 导学案

《滕王阁序》 导学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王勃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

3、欣赏文中描绘的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4、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如写景抒情、用典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实词、虚词、句式等。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难点(1)体会文中用典的妙处。

(2)学习本文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王勃(约 650 年—约 676 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慧好学,六岁即能写文章,被赞为“神童”。

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因一篇《檄英王鸡》文,被唐高宗认为是挑拨诸王关系,逐出长安。

后又因私杀官奴,犯死罪,遇大赦,被革职。

王勃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骈文上,其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2、写作背景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东岸。

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始建此阁。

王勃前往交趾(今越南)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

阎都督宴客,本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

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

大家都推辞不写,而王勃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很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叫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

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说:“不过是老生常谈。

”但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都督开始沉吟不语。

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滕王阁序》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四、课文预习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语调。

《滕王阁序》导学案(教师版).doc

《滕王阁序》导学案(教师版).doc

《滕王阁序》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言、文化知识。

2.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

3.理解大量的典故的作用,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方法指导】1、诵读法(文章属骈文,句式整齐,便于诵读。

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不断培养他们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点拨、归类法(如解读词语时,多以练习形式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点拨总结,以巩固旧知,积累新知)。

3、讨论法(对比较难理解的问题,如作者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感、融情于景的特点可通过师生讨论寻找解决途径。

)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初唐文学家。

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

后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

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

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

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2.关于文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进入全盛时期。

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

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第一课时一、读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大意。

通读全文,解决生字注音,明确不同句式的各种停顿。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其中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

请将下面的句子画对停顿示例:二二对二二:豫章/故郡,洪都/新府B 六字句的断句:(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4.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D.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穿/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E 六四对六四:屈贾宜/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F 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苏教版语文高一滕王阁序并诗导学案

苏教版语文高一滕王阁序并诗导学案

文本17 滕王阁序并诗在我国众多的人文景观中,有些景观因为历史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特殊的意义。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范文正公感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它们因为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名扬天下,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从这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由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创作的散文《滕王阁序》。

【作者简介】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诗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青年时代就“迫乎家贫,道未成而受禄”。

《新唐书·王勃传》云:“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

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时人谓勃为腹稿。

”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

14岁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

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文而被逐。

入蜀后补虢州参军,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

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秋,王勃南下省亲,此后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今存诗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今存文九十多篇,多为骈体。

《王子安集》共二十卷,清人蒋清翊有注本。

【背景探寻】本文选自《王子安集注》。

又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或《滕王阁诗序》。

滕王阁遗址在江西省南昌市,面临赣江。

阁是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

王勃在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去交趾(今越南北部)省父,路过南昌,赴都督阎某九月九日(重阳节)在滕王阁安排的宴会,在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序。

《滕王阁序并诗》是一篇很有名的骈文。

韩愈在他的《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

”又说:“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以书命愈记之,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来耀焉。

《滕王阁序》导学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有关背景,初步感受文章特色。

2、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体味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炉的特点。

4.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3段。

【学习重点】1、熟读课文,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2-3段。

【学习难点】体味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炉的特点,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方法指导】反复诵读、探究讨论、理解品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及骈体文及其它相关知识。

2.反复诵读,掌握诵读特点。

3.掌握基本生字词,熟知课文注释。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其中“滕王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位于赣江东岸,江西南昌西北,雄踞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瑰伟奇特,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

阁以文传,文以阁名,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二、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隋末大儒王通之孙,诗人王绩之侄孙。

勃才华早露,年少时被人称为神童,他少年得志,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后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

然而,好景不长,因写了一篇代沛王鸡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檄英王鸡》一文,本是游戏之作,竟获罪被革职,被高宗怒逐出府。

后入蜀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被贬为交趾令。

后,王勃南下看望父亲,途经洪都滕王阁,参加了盛会而作序,名声大作。

两个月后,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仅二十六岁。

王勃学识渊博,著述极多。

诗与文均负盛名,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王勃之诗虽未完全脱尽六朝绮丽的余风,但年少才高,官小名大,充满着追求事业的心情,因此诗的内容多有宏放浑厚的气象,显示出唐代诗风正在向新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滕王阁序导学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滕王阁序导学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滕王阁序导学案高一语文学科学案课题:《滕王阁序》[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背景以及相关文体知识。

2、理解文意,积累常用文言字词句式,增强文言语感。

3、诵读全文第一课时一、了解作者、背景以及相关文体知识。

1、滕王阁介绍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

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

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

他构筑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

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很快出名。

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2、骈文的基本知识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3、序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4、了解王勃及写作背景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代学者王通之孙。

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

被司刑太常伯刘道祥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而王勃对策高第,被授朝散郎。

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征的王府侍读。

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

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作“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后出游巴蜀。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4专题 《滕王阁序(并诗)》学案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4专题 《滕王阁序(并诗)》学案3

《滕王阁序(并诗)》学案1.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大意,掌握“故”“尽”“且”“属”“胜”“数”“引”“凝”“序”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体会作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2.掌握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技巧。

3.学习本文以骈俪句(对偶)为文的艺术手法,并能运用这种手法进行片段习作。

1.连线作者王勃(649—676),唐代诗人。

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

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山中》《咏风》《滕王阁序并诗》。

其作品收录《王子安集》。

2.探寻背景《滕王阁序并诗》是一篇骈体文,题目又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或“滕王阁诗序”。

王勃在虢州参军任上因杀官奴获罪,其父亦被牵连,贬至交趾。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秋,王勃赴交趾探望父亲,途经洪州,参加了都督阎某召集名流们在滕王阁上举行的盛会,即席而作此文。

骈文,又称骈俪文、骈体文。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南北朝是骈文的全盛时期。

六朝骈文的句式多以四、六字句为主,但常常夹有杂言。

唐代开始,骈文的句式更趋规整,出现了通篇四、六字句的骈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的主要特点是通篇文章句子结构对称,词语对偶。

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音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一般说来,骈文多重视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1.识字注音 (1)重点字翼轸.(zhěn) 瓯.越(ōu) 棨.戟(qǐ) 懿.范(yì) 襜.帷(chān) 崇阿.(ē) 绣闼.(tà) 雕甍.(ménɡ) 闾.阎(lǘ) 舸.舰(gě) 遄.飞(chuán) 睢.园(suī) 睇.(dì) 眄.(miǎn) 帝阍.(hūn) 捧袂.(mèi) 梓.泽(zǐ) 俨.(yǎn) 骖.(cān)(fēi) 鹤汀.(tīnɡ) 纡.其骇瞩(yū) 命途多舛.(chuǎn) (2)多音字 叨⎩⎨⎧叨念叨陪鲤对 冠⎩⎨⎧ 弱冠冠冕华⎩⎨⎧物华天宝华山2.字形辨认⎩⎨⎧瞻瞻仰赡赡养襜襜帷⎩⎨⎧鹜趋之若鹜骛好高骛远⎩⎨⎧溟南溟瞑瞑目暝天已暝3.通假字青雀黄龙之轴.(同“舳”,船尾架舵的地方,指代船) 4.一词多义(1)故⎩⎪⎨⎪⎧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形容词,旧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交情,友情广故.数言欲亡副词,故意暮去朝来颜色故.形容词,衰老。

《滕王阁序》优秀导学案 2篇

《滕王阁序》优秀导学案 2篇

《滕王阁序》优秀导学案篇9教学要点:一、积累整理及格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故尽属即逢迎猖狂二难二、掌握整理几个通假字:轴——舳销——消机——几俨——严三、掌握整理几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且矣之四、了解唐骈文与前骈文异同,理解本文辞采华丽,用典精练含蓄的特点,欣赏并诵读第2—5段。

教学难点:用典繁多,文辞深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与作的思想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简介作家背景与作品常识1、知道学生读注解①,了解作者写作缘由及主要内容,理解“序”的写法。

2、王勃(650或649—676)唐文学家。

字子安。

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

后往交趾探父。

渡海溺水,受惊而死。

少时即显露才华。

与杨炯、户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其诗长于五律.偏于描写个人经历.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

风格较为清新流丽,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而有气势,以《滕王阁序>为较有名,有《王子安集》。

3、温习旧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句。

4、本文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学生自学1、结合课外练习一,参照注释,读懂全文(学生在课外预习基础逐段提出疑难词句),部分学生抽查口译。

2、学生分组朗读,教师小结知道,矫正读音、停顿方面失误。

并指导部分难句的情感变化控制,掌握语调、语速变化。

3、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为熟读背诵二、三段做准备。

三、理解掌握重点语词。

1、掌握与积累文言实词:故、尽、属、即2、掌握并积累文言虚词:且、矣、之3、理解并掌握几个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轴——舳销——消机——几俨——严异义字:逢迎、猖狂、二难四、作业背诵默写第二、三段第二课时一、检测默写。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渔舟唱晚,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5、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滕王阁序并诗》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滕王阁序并诗》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滕王阁序并诗》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滕王阁序并诗》,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滕王阁序并诗》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审美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滕王阁序并诗》,使学生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滕王阁序并诗》是唐代大文学家王勃所写的一篇序文,赞美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景仰。

2.2 教学重点掌握《滕王阁序并诗》的基本内容,理解文中的意象和寓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3 教学难点分析《滕王阁序并诗》的艺术特色,如对仗、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王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滕王阁序并诗》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艺术特色,解答学生疑问。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5 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要点,拓展相关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4.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使用江苏省市级优课教材,确保教学质量。

5.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参考。

5.3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等,提高课堂效果。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使学生掌握《滕王阁序并诗》的文化背景、词句意义和文学价值。

6.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滕王阁序》导学案(教师版)

《滕王阁序》导学案(教师版)

《滕王阁序》导学案【学习目标】A 类 1.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

B 类 2.熟读课文,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句子的意义或用法。

3.体会作者怀才不遇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C 类 4.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1-2段。

【知识链接】1、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韩愈《新修滕王阁记》中写道:“余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2、唐初四杰之王勃王勃生于公元650年或649年,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

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

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的王府侍读。

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

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

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

”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

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

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3、作序的背景就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适逢九月重阳之日,王勃途经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正赶上洪州都督阎某重修了名楼滕王阁,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

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

至王勃之座时,王勃不谙此道,踌躇应允,令得满座愕然。

王勃于是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思。

阎都督和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

《滕王阁序并诗》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滕王阁序并诗》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滕王阁序并诗》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滕王阁序并诗》,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读并理解《滕王阁序并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掌握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理解诗文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王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滕王阁序并诗》,勾画出不懂的字词,查找相关资料。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理解诗文内容。

4. 课堂讲解:讲解诗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分析诗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诗文内容,谈谈对滕王阁、长江等景象的感受。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讲解诗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

3. 采用情感体验法,让学生感受诗文所描绘的景象。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滕王阁序并诗》的内容,掌握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准备:预习《滕王阁序并诗》,了解作者王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第二步: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诗文并解决自身问题。

《滕王阁序并诗》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滕王阁序并诗》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滕王阁序并诗》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滕王阁序》的背景和意义。

1.1.2 掌握《滕王阁序》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1.3 学会欣赏王勃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风格。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滕王阁序》。

1.2.2 学会通过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王勃的豪放与激情,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1.3.2 理解友情、离愁等主题,提升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滕王阁序》的背景和意义2.1.1 介绍滕王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1.2 分析《滕王阁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2 《滕王阁序》的基本内容和结构2.2.1 梳理文章的篇章结构,明确各个部分的内容和作用。

2.2.2 逐段解析文章的意义和亮点,深入理解王勃的思想和情感。

2.3 王勃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风格2.3.1 分析王勃的文学成就和贡献,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3.2 欣赏王勃的艺术风格,探讨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滕王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1.2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学习《滕王阁序》做好准备。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主阅读《滕王阁序》,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3.2.2 学生通过合作探讨,深入解读文章的意义和亮点。

3.3 课堂讲解3.3.1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3.3.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文章的意境和情感。

3.4 互动环节3.4.1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4.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背诵《滕王阁序》。

4.2 写一篇关于《滕王阁序》的读后感,内容包括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课堂参与度。

苏教版语文高一《滕王阁序》导学案

苏教版语文高一《滕王阁序》导学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陇西一中张艳霞【知识目标】1、了解骈体文的特点。

2、能读清句读并学会翻译文言文。

3、理解和积累下列文言词语“故、尽、属、即、且、矣”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抱负和人生使命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

【教学重、难点】能读清句读并学会翻译文言文。

【课时安排】三课时一、中国“四大名楼”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

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

有谁知道“中国四大名楼”呢?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能例举一二吗?二、滕王阁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

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

以封号为名。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

现在的滕王阁楼于1989年10月8日竣工,全楼九层,高57.5米,背城临江,占地达47000平方米。

如今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王勃的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三、王勃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

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

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

后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滕王阁序》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滕王阁序》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深入分析:讲解文 章中的重点字词、 句式和修辞手法
拓展延伸:介绍与 《滕王阁序》相关 的文化知识和历史 背景
巩固练习
背诵《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完成课后练习题 小组讨论《滕王阁序》的主题思想 仿写一篇类似的文言文作文
归纳小结
回顾本课重点:理解《滕王阁序》的背景、内容和特点
总结教学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滕王阁的赞美之情 感受古代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内容
《滕王阁序》的背景与作者简介
单击添加标题
《滕王阁序》的背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写于唐高宗上元三年 (677年)
单击添加标题
作者简介:王勃(675年—697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代文学家、政治家、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讲授《滕王阁序》的背景、作者介绍、文本解读等内容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 情境模拟法: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滕王阁序》中的场景,增强感性认识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滕王阁序》中的重点字 词及含义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 表达意图

《滕王阁序》导学案(苏教版)

《滕王阁序》导学案(苏教版)

《滕王阁序》导学案【学习目的】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学习难点】骈体文的特点【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解题】:《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

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

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

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背景】: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

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

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时人对王勃的评价】: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

【骈体文】: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王阁序》学案导学一.学习要点(一)关于王勃及“初唐四杰”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律县)人,初唐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称初唐四杰。

其以才及第,又因文而失意,并累及其父。

其省父时,溺水惊悸而死。

生平仅见《新唐书》卷二零一。

有《王子安集》。

唐朝初年,当宫廷文士仍把诗歌当作点缀升平的风雅玩物时,诗坛上逐渐崛起了一批锐意变革的新进诗人。

他们志同道合,互通声气,使诗歌重新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而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唐诗由此获得了真正的转机。

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卢照邻(约630—680后,有《幽忧子集》).骆宾王(约638—?有《骆宾王文集》).王勃(650—676,有《王子安集》).杨炯(650—693后,有《盈川集》)。

其中以王勃的诗名最盛。

(二)关于《滕王阁序》的创作佳话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携文武官员欢宴于滕王阁,共庆重阳登高佳节。

此时,王勃因赴交趾省亲探父,乘船路过马当(今彭泽县)遇阻,中原水神以风相助,日行七百里到达南昌,适逢阎都督九九重阳为滕王阁重修竣工盛宴而被邀入席。

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

至王勃之末座时,王勃不谙此道,踌躇应允,令得满座愕然。

王勃行文习惯小酌,然后蒙头少睡,起来后挥毫而就,这是王勃“打腹稿”的方式。

逢此盛宴,小寐难成,王勃于是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思。

阎都督和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

很长时间,小吏来报第一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听觉老生常谈,实乃平淡无奇;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急令众文武返滕王阁开怀畅饮,尽欢而散。

此次盛宴,也因此段佳话而名垂文史。

可惜天妒英才,王勃作序后的第二年,探父途中渡海溺水而逝。

(三)本文内容及结构分析第一部分: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写古今之变迁;“星分翼轸”四句写空间地势之雄;“物华天宝”四句写人物之盛。

接着,“雄州雾列”呼应“星分翼轸”句,“俊采星弛”呼应“物华天宝”句;“台隍枕夷夏之交”再承“星分翼轸”句,“宾主尽东南之美”再承“物华天宝”句。

多层次渲染,以壮文气。

第二部分: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周围秋景之美。

“潦水尽”二语写秋景;“俨骖騑”四语写自己来到腾王“层峦”以下八句,写阁在山水之间;“披绣闼”以下十句,写阁上眺览所及,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示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

第三部分:写欢娱宴游引发的人生感慨。

“遥襟俯畅”以下十句,写参与宴会诸人。

“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语,于是紧紧相乘抒发身世之感。

遂引用“冯唐”等四人怀才不遇而失志之典,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

“所赖君子安贫”以下,用以勉励自己不因处境困窘而改变志节。

第四部分:写自己有幸与会,应命做诗。

“无路请缨”四句再说自己的遭遇。

“舍簪笏“以下八句,说自己路过滕王阁,把当时的宾主合在一起说;“杨意不逢”等四句言自己甚愿做诗。

“呜呼”以下各句,述作序的旨意,以谦词作结,收束全文。

(四)文中名句赏析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

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

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该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

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

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就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

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

二.能力训练.检测1.下列红色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翼轸(zhěn) 骖(cān)騑睇眄(miǎn) 捧袂(mèi)B.瓯(ōu)越潦(liáo)水簪(zhān)笏桑梓(zǐ)C.台隍(huáng) 舸(gě)舰帝阍(hūn) 叨(dāo)陪D.懿(yì)范彭蠡(lí) 虢(guó)州遄(tuān)飞2.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B.人杰地灵鱼舟唱晚穷且益坚清云之志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俊采星弛3.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③兰亭已矣,梓泽丘墟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

4.下列各组红色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5.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字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文集存世。

6.默写填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7.下列各组红色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B.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8.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例:披绣闼,俯雕甍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9.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10.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11-13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11.“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 )A.鹳鹊楼 B.岳阳楼 C.滕王阁 D.黄鹤楼12.“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 )A.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13.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该是 (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