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合集下载

贵州某三甲医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贵州某三甲医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贵州某三甲医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马红星1,赵德军2,曹慧军(1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检验中心,贵阳550004;2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清镇551400)摘要:目的分析贵州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血流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血培养釆用美国BD公司BACTEC FX全自动血培养仪,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美国贝克曼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细菌培养仪完成,釆用WHONET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全年共收集21497例血培养,其中阳性标本共计1488例,阳性率为6.9%。

分离病原菌共10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48株,占52.4%;革兰阳性球菌398株,占38.0%;革兰阳性杆菌3株,占0.3%;真菌97株,占9.3%。

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分别为17.5%、12.1%、7.3%。

产超广谱卩-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108株,检出率59.1%。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CR-ECO)2株,检出率为1.1%;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N)54株,检出率为42.5%;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37株检出率为77.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6株,检出率为34.2%,未发现利奈醴胺、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我院血培养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用药十分重要。

关键词:血培养;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751(2021)02-0100-04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Blood Culturein a Third Class Hospital in GuizhouMa Hong-xing1,Zhao De-jun2,Cao Hui-jun1(1Department of Clinicai Laboratory,A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550004;2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zhen City,Guizhou Qingzhen551400)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blood culture from January2020to December2020in a third class hospital in Guizhou which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linical blood flow infection.Methods The blood culture was carried out by BACTEC FX automatic blood culture instrument of American BD company,and the bacteria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 were carried out by Beckman Micro Scan Walk Away96automatic bacterial culture instrument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WHONET5.6software.Results A total of21,497 blood cultures were collected throughout the year,of which1,488were positive samples,with a positive rate of6.9%.A total of1,046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isolated,of which548were Gram-negative bacteria,accounting for52.4%;398Gram-positive cocci,accounting for38.0%;3Gram-positive bacilli,accounting for0.3%;97fungi, accounting for9.3%.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Escherichia coli,Klebsiella p neumoniae,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order,and their constituent ratios were17.5%,12.1%,and7.3%,respectively.The detection rate of108 strains of extended-spectrum P-lactamase(ESBLs)Escherichia coli was59.1%;the detection rate of2strains of 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O)was1.1%;the detection rate of54strains of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N)was42.5%;the detection rate of37strains of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was77.1%;the detection rate of26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strains收稿日期:2021-02-24作者简介:马红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及研究。

血液标本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血液标本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r a t i o n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nt a i mi c r o b i a l s . Me t h o d s : t h e s p e c i me n s o f 2 0 0 9 - 2 0 1 1 , t h e h o s p i t a l b l o o d c u l t u r e i n t h e i s o l a t e d p a ho t g e n i c b a c — t e r i a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s t a t u s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 Re s u R s : i n 1 6 8 2 s p e c i me n s o f b l o o d c u l t u r e s we r e i s o l a t e d p a t h o g e n i c b a c t e r i a o f 1 8 6 s t r a i n s .t h e t o t a l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1 1 . 0 6 %. G+ b a c t e r i a we r e n o t d e t e c t e d wi t h v a n c o my c i n r e s i s t a n t b a c t e i r a, G-b a c t e i r a o f i mi n e p e i s o u t h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a mi n i mu m. Co n c l u s i o n: b l o o d c u l t u r e p a t h o g e n s a n d b a c t e r i a c l i n i c a l s p e c i ic f p a t h o g e n i c b a c t e r i a a n d t h e i r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i s t h e i mp o r t a n t me a n s o f nt a i b a c t e r i a l d r u g t o l e r a n c e . KEYW ORDS: Bl o o d c u l t u r e ; G b a c t e i r a; G— b a c t e r i a; D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A e 一6 ln 0型血培养仪增菌 , 自动血培养仪 检测 5d未报 阳 对
性 , 种 无 菌 生 长 者 为 阴 性 。 全 自动 血 培 养 仪 报 警 提 示 阳 性 , 转
21 血培养 分离菌 阳性率及 菌种类 分布 : 3 . 34 3份 血培养标
本 共 检 出 阳 性 血 培 养 标 本 分 离 病 原 菌 4 4株 总 阳 性 率 为 3 1 . %。其 中 阳 性 球 菌 1 6株 (51% ) 阴性 杆 菌 1 8 24 6 9 4 .6 , 9株 (56 % )真 菌 4 4 .2 , 0株 ( .2 ) 92 % 。革 兰 阳 性 菌 以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肠杆菌科
株数

真菌
白 色 念珠 菌
株 数
2 1
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表 面 葡 萄 球 菌 其 他 凝 固 酶 阴 性 葡 萄 球 菌 链球菌属
无乳 链 球 菌
4 O
0 2 8 10 0 0

大肠埃希菌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阴 沟 肠 杆 菌 其 他肠 杆 菌 属 非发酵菌
菌 、 固酶 阴性 葡萄球 菌为主 ; 凝 革兰 阴性 菌以大肠埃希 菌 、 肺 炎 克雷伯菌 、 铜绿假单胞菌为主 。 血培养 阳性标本 中病原菌 的
分 布 见 表 1 。
表 1 血培养 阳性标 本中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革兰 阳性菌
凝 固 酶 阳性 葡 萄 球 菌
株数

革兰 阴性菌
本 组 34 3份 血 培 养 标 本 共 检 出 4 4株 致 病 菌 ,检 出 率 3 3
中国人 民解放 军第 1 3医院( 10 0 1 354 )

10941份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0941份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 4 ・ 6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1 ( 0年 7月第 9卷第 4期 1
ChnJIfc o to Vo u 0 0 i net nrl l No4J l 1 C 9 2

实 验 研 究 .
1 4 09 1份 血 培 养 标 本 中病 原 菌 群 分 布 及 耐 药 性 分 析
c lu e s mp e n a h s i l,s s t r v d v d n ef rt e ci ia h r p fi f c in . t o s 1 4 l o u t r a lsi o p t a o a o p o i e e ie c o h l c l e a y o e t s Me h d 9 1 bo d n t n o 0
[ bt c Ob ci Tomo i r n nls e i r uin n rgrs tne f ah gn oae o b o A s at r ] j te e v nt daaye h s i t ddu i ac to e sslt f m l d oa t d tb o a es op i dr o
smpe r eetd b a T/ RT D u o tdbo d c l r y tm 。a da t co il u c p iit e t a lswe ed tce y B c AIE 3 a tmae lo ut es se u n n i r ba se t ly tss mi s bi
曼 不 动 杆 菌对 阿 米 卡 星 、 孢 他 啶 、 拉 西 林 / 唑 巴 坦 、 丙 沙 星 的 耐 药 率 分 别 为 3.) 、 8 9 、2 4 、 头 哌 他 环 5 ( 3 . 6 3. 7 6
6 .4 ; 4 9 金黄色葡萄球 菌对红霉素 、 克林霉素 、 氧氟 沙星 的耐药率 分别 为 8)7 、6 1 、 5 0 ; 左 ( 7 4 . 5 7 . 0 屎肠球菌 . 对 青霉素 、 霉素 、 红 利福平 、 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 为 9 . 4 、 73 、7 3 、9 4 。结论 47 9.7 9.6 8.7 血 流感染病 原 菌种类分布较广 , 耐药性较强 。临床应严格执行血培养标本 的采送规范 , 避免 污染 和提高送检质 量。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医院感染控制中保护患者安全和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而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务人员的难题,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和预后。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防控病原菌的传播和耐药性的扩散,有必要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深入研究。

在我院的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细菌性感染病例,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等不同类型的病原菌。

这些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其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以便在临床治疗中更有效地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通过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制定更科学的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本研究旨在对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建议,减少因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及时掌握不同病原菌在我院的流行趋势,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

深入研究病原菌的耐药性机制和相关因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耐药性防控策略,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感染,降低医院内感染率,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为临床实践和细菌耐药性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我院感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意义研究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传播以及提高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病原菌在我院的流行情况,为医院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对于耐药性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病原菌对抗药物的能力,指导医生在用药上进行合理选择,避免药物滥用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研究耐药性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也有助于深入探讨感染疾病的发展机理,为未来防控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血培养分离菌的菌谱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分离菌的菌谱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分离菌的菌谱特征及耐药性分析目的了解该院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菌谱分布情况和细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t120及专用血培养瓶培养细菌,阳性标本转种至培养基分离、鉴定、药敏。

结果 2 370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到细菌291株,阳性率为12.28%。

临床分离的2 370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71%,革兰阴性菌占23%,真菌占1%,其他占5%。

分离数列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大肠埃希菌(26%)、金黄色葡萄球菌(13%)。

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未出现耐药菌株;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其次是阿米卡星。

结论血培养分离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高,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了解血培养中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对减少细菌耐药和医院感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血培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血培养是临床实验室最主要的检验项目之一,临床几乎所有的发热性疾病,如多种细菌性传染病、肺炎、脑膜炎、泌尿系统感染、腹膜症、产后脓毒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发热待查等,均可能因细菌进入血液而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每年因此而导致死亡率高达30%~50%。

目前,由于各类侵入性治疗,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等,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1]。

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的金标准。

为了解该院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菌谱分布情况和细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现就该院2012—2013年间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做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该院2012—2013年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共计2 370例,分离出细菌共291株,阳性率为12.28%。

1.2 仪器与试剂Bact/Alert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配套的标准成人活性炭需氧培养瓶和厌氧培养瓶及儿童瓶;ATB-NEW法国梅里埃半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鉴定和药敏板条均为法国梅里埃公司产品;血平板等培养基为温州康泰生物有限公司。

血培养标本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标本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2 1 ,1 (8 : - 0 0 2 02 ) 8 1
【 b tat O jc v :o net a e ir ui ddu s t c o p t gn o t o l d u ue p c e s to s T e i r u o A s c】 bet e T vs gt t s i t na rg e s ne f a o es s a d r bo l r se i n. h d :h s i t n r i i i e h d tb o n r ia h il e f m o c t m Me d tb i
a t n i n t h e e to f lo u t r n k n n e a tei l g c l i g o i i me t t ot ed t ci n o o d c l e a d ma i g a c c too ia a n s s n t . e o b u d i
s an f ah gn t iso to es,icu ig9 t iso rm— otv atr (11 ,8 t iso rm ngt eb cei(72 ad3s an fu g(.7 .h r p nldn 2sr n f a p sieb c i 5 . a g t ea 1 5s an f a - eai atr 4 . r g v a 2 n t is n i 6 T e r of 1
【 e od 】 Bod ut e Pt gn ; Du st c K y rs l lr ; a oes w oc u h rgeia e r sn
中图分类号 R5. 6 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8 52 1 )8 0 0 — 3 6 4 6 0 (0 2 — 0 8 0 2

2 239 份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2 239 份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抗 菌 药物 提 供 可 靠 依 据 。
[ 关键词 ] 血 培养 ; 病 原茵 ; 细 菌分 布 ; 耐 药性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8 8 4 9 . 2 01 4 . 0 3 . 0 3 1
[ 中图分类号 】 R 3 7 8
现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 d e r n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2 0 1 4 J a n , 2 3 ( 3 )
1 临 床 资 料 1 . 1 标本来源 2 0 1 1 年 1月 一2 0 1 1年 9月 我 院 各 临 床 科 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年 MI C法 标 准 。
1 . 5 质 控 菌 株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A T C C 2 5 9 2 3 , 大 肠 埃 希 菌
A T C C 2 5 9 2 2 ,大 肠 埃 希 菌 A T C C 3 5 2 1 8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MD R和 P D R 的检 出率 分 别 为 5 . 0 % 和 0; 鲍 曼不 动 杆 菌 MD R和 P D R 的检 出 率 为 5 . 0 %和 1 5 . O %; 耐甲氧西林金黄 色
葡萄球 菌( M R S A )检 出 率 为 4 5 . 5 %; 白 色假 丝 酵母 菌 对 多数 抗 真 茵 药 物 有 一 定程 度 的 耐 药 , 对 氟康唑 、 伏立康 唑、 伊 曲康 唑 耐 药 率 均 为 3 3 . 3 %, 对两性霉素 B 、 5一氟 胞 嘧 啶 为 1 0 0 . 0 % 敏 感 。 结论 血 培 养 分 离的 病 原 菌 种 类 分 布 广 , 以 革 兰 阴性 杆 菌 为 主 , 耐药情况很严峻 , 对 血 培 养 分 离株 进 行 早 期 检 测 和 耐 药性 分 析 非 常 重 要 , 可 以 为 临 床诊 断 和 选择

血培养中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中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 V t i k2系统鉴定细 菌 ,K B琼脂扩散法做体外药敏 试验 ,应用 e — 共检 出病原菌 6 9株 ,其 中革兰 阴性菌 2 8株 、革兰阳性菌 2 1 0 8 6
WH NE 54进行其耐药性分析 。结 果 O T.
株 、真菌 6 ,各 占总数的 4 . %、4 .6 0株 72 9 28 %、98 %。产 E B s . 5 S L 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 分 别为 5 . 和 4 . 00 % 1 %;葡萄球菌 中 MR A和 MR N 4 S C S的检出率分别为 7 . 和 5 .%。革 兰阴性菌 以大肠 95 % 47
埃 希 菌 、 炎 克 雷 伯菌 、 绿 假 单 孢 菌 为 主 ,对 亚胺 培 南 、 洛 培 南 敏 感 。革 兰 阳性 菌 以金 黄 色 葡萄 球 菌 、 肺 铜 美
凝 崮酶 阴性葡萄球菌为主 ,对万古霉素 、力奈唑胺 、替考拉 宁 、奎奴普 丁/ 达福普汀敏感。结论
以合 理 选 用 抗 菌 药物 。 【 关键 词 】 血 培 养 ;病 原 菌 ; 耐 药 性 ; 抗 生 素
素 、阿莫西林 / 克拉 维酸 、头孢 呋辛 钠 、左旋 氧氟 沙 菌 6 株 ,分别 占检 出总数 的4 . %、4 . %、 9 5 0 79 2 28 6 . %, 8 星耐药 率均 >6 %,万古霉素 、力奈唑胺 、替考拉 宁 、 0 奎奴普 丁 / 达福 普 汀均无 耐药 菌株 出现 。大肠埃 希 菌 药敏试验 中,氨苄西林 、复方新诺 明耐药率均 >6 %, 0
与文献 报道一致 。 1
我院分离 的产 E B s S L 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 5 .%, 00 肺炎 克雷 伯菌 为 4 .% 。通过 本组 资料可 看 出 ,产 14

305株手工法血培养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305株手工法血培养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i lee rm20 l eies(33 )i l ig 7 r s a ddf ob o s c n 1.% , c dn 12Ga ot o 3 o p m d nu m—ngte( eav G一) at a(63% ) 1 r — oiv( i bc r 5.9 , 1 a psi G+)at e i 4Gm te bc — e r 3.8 ) ad1 ni .3 ) G a — ea v bc r e oe ucpietm r ee , i rcl /t oat l o oa i 73% , f g( 2 % . r a( n 9u 6 m ngte at a r m r ss t l o e pnm pp aii a bc m,e fx— i e w e i e b o e ln z a vl
cn,a k cn,a d fs my i h h e h l s o n a t it s rm —p s ieb cei e e m s s s e t l a c my i .C n l - i mi a i n o f en ta t t ec p ao p r n i oi .G a o n o i b c o i v a tr w r o t u c p i et v n o cn t a b o o cu so s T e s e isa d d u ss c fte b c ei oae o b o d s e i n a e c a g d in h p ce n r g r i a e o a tr i ltd f m l p cme sh v h n e .Mo eatn in s o l e p d t e d — e t n h as r r t t h ud b a t e e o i o h tcin a d s r el n e o a tr e i a c lo u tr r m t e rt n lu e o t it s e t n u v i a c fb cei r s t e i bo d c l e t p o oe t ai a s a i oi . o l l a sn n u o h o f n b c

血培养标本2228份常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

血培养标本2228份常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侵入性检查及治疗手段日益增多,加之肿瘤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免疫能力低下的患者越来越多,临床上免疫抑制剂、广谱抗菌药物广泛使用,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和非条件致病菌所致疾病显著增多,由血液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的病死率逐年增加,因此,了解血液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是监测医院感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手段。

现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2228份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有效治疗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1资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2228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36株,重复送检患者相同结果不予统计。

1.2仪器及试剂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Bact/ALERT3D-60sys-tem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培养瓶进行血培养。

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美国德灵Microscan auto SCAN4微生物分析仪及各自配套的细菌鉴定及药敏卡。

M-H琼脂、血平板购自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药敏纸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均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3标本采集在患者寒战后至发热前或发热时立即采集血标本;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血培养;对已使用抗菌药物且不能停用者,下次给药前采集血标本。

严格无菌操作,抽取成年患者静脉血8~10mL注入成人树脂需氧瓶;患儿采血1~5mL迅速注入儿童树脂需氧瓶。

置全自动血培养仪中,阳性报警后,直接涂片染色,报告细菌形态及染色性,初步报告临床医生,供临床经验用药。

然后转种血平板,假丝酵母菌转显色平板,置35℃温箱8~24h 后,观察生长情况。

血培养病原菌构成与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病原菌构成与耐药性分析

大 的 介 入 操 作 ; 一 方 面 也 可 能 是 定 期 的 就 诊 使 患 者 熟 悉 另 口腔 科 就 诊 环 境 和 医师 , 低 了 患 者 的 畏 惧 水 平 。 本 研 究 降
发 现 畏 惧 水 平 和 收 入 水 平 之 间 有 相关 性 。 在 大 同 市第 五 人
[3 ok rD,S ai 6 L ce h pr D,Ld elA.W h sdnal n iu? o id l oi etl a xo s y
丝酵 母 菌 1 株 ( . ) 布 氏杆 菌 属 1 1 56 , O株 (. ) 金 黄 色 51 ,
葡萄 球 菌 9株 ( . )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8 ( ) 草 绿 色 链 45 , 株 4 ,
标 准 进 行 判读 。用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A C 2 93 大 肠 埃 希 T C 52 、 菌 A C 9 2 、 绿 假 单 胞菌 A C 7 5 作 为 质控 菌 株 。 T C25 2铜 T C28 3
t . Co y mmun t n a i e o 0 3,31 2) i De tOr lEp d mi l2 0 y ( :1 4 1 . 4 — 51
推 测 一 方 面 定 期 洁 牙 的 患 者 可 能 由 于 良好 的 口腔保 健 意识
使 全 口的 健 康 状 况 较好 , 需 要 拔 牙 、 管 治疗 等创 伤性 较 不 根
民医 院 就 诊 的 患 者 3 是 低 收 入 阶层 , 中 高 收 入 阶层 相 3 与
比畏 惧 水 平 的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低 收入 患 者 最 担 心治 疗
( 稿 日期 :0 10 - 7 收 2 1 -5 0 )
作 者 简 介 : 晓 珍 , , 9 3年 l 王 女 17 O月 生 , 治 医 师 , 同 市 主 大

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分 布 与 其 对 抗 茵 药物 耐 药现 象和 动 态 , 合 理 用 药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对 [ 键 词 ] 血 培 养 ; 原 茵 ; 菌耐 药 关 病 细 中 图 分 类 号 : 6 . R9 9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5 ( 0 70 —7 一3 1 7 — 4 7 2 0 ) 3 1 8 O
fo b o d i u o p t l u i g ls wo y a s r m l o n o r h s i rn a tt e r .M e h d a t ra i l o s c lu e t a T/ a d t o s B c e i n b o d wa u t r d wih B c
[ 要 ] 目的 : 摘 了解 血 培 养 中 分 离菌株 的 构 成 比 及 耐 药 情 况 。 法 : 本 B c Al t 2 方 标 aT/ e i 0血 培 养 仪 培 养 , 离所 得 rl 分 菌株 用 法 国梅 里 埃 AP I系统 进 行 鉴 定和 K— 法做 药敏 。结 果 : 2 4 份 标 本 中 , 离菌 株 2 9株 , B 在 06 分 7 阳性 率 为 1 .3 。其 3 6 中 革 兰 阳性 茵 占 8 . 6 , 兰 阴性 茵 占 1. 3 , 甲氧 西林 凝 固酶 阴性 葡 萄球 菌 ( 5 6 革 4 3 耐 MRC S 检 出率 非 常 高 , 6 . 5 N ) 达 9 4 ( 1/ 6 ) 远 远 高 于 MR A 的检 出率 1. 2 ( / 2 。药 敏 结 果 显 示 未发 现 耐 万 古 霉 素 的 阳 性 球 茵 。 1617, S 5 6 5 3 ) MR NS 中复 方 磺 c 胺 甲恶 唑 、 霉 素 、 霉 素 、 丙 沙 星 、 林 霉 素 , 霉 素 、 青 红 环 克 氯 四环 素 的 耐 药 率 分 别 为 10 ,0 ,0 , 0 、6 7 、 6 0 1 0 1 0 1 O 6 . 6. 7 ,3 3 ; 甲氧 西 林 金 黄 色 葡 萄球 菌 ( R A) % 3 . 耐 M S 中分 剐 为 1 0 ,0 ,O ,0 , 0 ,0 ,0 。 粪 肠球 茵 0 10 8 2 4 4 6 % 在 药敏 中青 霉 素 、 苄 西林 始 终保 持 较稳 定 的 抗 茵 活 性 , 药 率 均 < 1 , 万 古霉 素 最敏 感 。革 兰 阴性 茵对 第一 、 二 代 氨 耐 O 对 第 头 孢 菌 素 耐 药 都 在 5 以上 , 喹 诺 酮 类 如 环 丙 沙 星耐 药 高达 6 , 碳 青 酶 烯 类 最敏 感 。 论 : 时 掌握 血 培 养 中细 菌 O 对 O 对 结 及

血液标本培养病原菌的分析及耐药分析

血液标本培养病原菌的分析及耐药分析

患者从 病房转到抢 救室 , 这样一方 面减少其他 患者家属 的围观 与 议论 , 另 一方 面抢救 室设 施 齐全 可 以应 对 随时发 生 病情 变 化, 有利 于抢 救 , 同时患 者及家 属也 能体会 到护 士对 此 问题 的
重视 和关心 。当然 千万不要 一味强调转 移患者 , 坐等轮椅 或平 车 的到来 而失去 用 药时机 , 需 现场用 药 的患者 , 用药 以后再 把
血液标本培养病原 菌 的分析及 耐药分 析
郄 永强 , 周会 杰
( 濮 阳市安 阳地 区医院,河 南 濮阳 4 5 5 0 0 0 )
摘要: 目的 监 测和分析我 院最近两年来感 染患者 中引起 血液感 染的常见病原茵的分布及对 常见抗生素的耐 药情 况, 指导 临床 合理使 用抗生素。方法 血 液培养标本 用 B A C T /A L E R T 3 D全 自动血液培养仪进行 培养检测 , 阳性株 用法国生物 梅 里埃公 司VT T E K2 - C o mp a c t 鉴定 系统进行 细菌鉴 定及 药敏 分析 。 结果 2 8 4 5 份血液培养标本 中分 离 出病原 茵 1 9 5 株,
静 脉以延误抢救护用药 时机 。这时还应嘱患者平 卧 、 注意保暖 、
给予吸氧 , 同时紧急呼叫医生到场 。
范严重和群体性药 品不 良反应 的发 生 … 。 总之 , 护 士在 发生 药品不 良反应( AD R) 时要规 范操作 , 动 作轻 柔 , 态度 和蔼 , 严格 遵循 “ 三查 七对 ”原则 , 遇到 紧张 的患 者应安慰 交谈 以转 移其注意力 , 遇到特殊 用药时可 以与医师联 系, 或通知 医师到场后再用 药 , 输 液中嘱患者放 松 , 先慢 后快 的 原 则。在 输液 过 程 中 出现 不 良反 应是 难 以避 免 的 , 但 只要 操

612例血培养标本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

612例血培养标本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
1 临床 资料
为 1 .% , 中 阳 性 菌 4 21 其 6株 ,占 总 分 离 菌 的
6 .% , 2 2 阴性 菌 2 8株 , 占总分 离 菌 的 3 .% , 兰 78 革 阳性 菌 中以金黄 色葡 萄球 菌 和凝 固酶 阴性 葡 萄 球 菌居 多 , 别 占革 兰 阳性 菌 的 3 .% 、7 8 , 次 分 26 4 .% 其 为肠球 菌 , 1 . %, 兰 阴性 菌 中 以大肠 埃 希 菌 占 96 革 和肺 炎 克 雷 伯 菌 占优 势 , 别 占 革 兰 阴 性 菌 的 分 2 %、 14 , 次 为 铜 绿 假 胞 菌 , 1 .% , 5 2 .% 其 占 79 见
表 1 。
表 1 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布构成比( ) %
1 1 一 般资 料 .
选取 本 院各科 门诊和住 院 的 62 1
例疑 为败血症 患 者 的血 培 养标 本 , 中男 30例 , 其 4
女 22例 ; 取静脉 血 5~1m 注 人血 培养 瓶 即刻 7 抽 0l
送检 。
病原菌 金黄色葡萄球 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 菌 肠球菌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阴 沟 肠 杆 菌 沙门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败血症 是 一 种 严 重 的 血 液感 染 性 疾 病 , 情 病 凶险 , 死 率 高 l 。送 检 血 液 标 本 快 速 培 养 检 测 病 _ I j 出病 原菌 并 同 时得 出药 敏 结 果 , 于 尽 早 明确 诊 对 断 , 导医生 准确合 理 应用 抗 生素 治 疗 , 高治 愈 指 提 率具 有重 要 的 临床 意 义。 作者 对 20 0 5年 1 至 2月 20 0 8年 4月血 培养标 本 中的细菌 分 布 和对抗 生 素 的耐 药情况进 行 回顾 性分析 , 报道 如下 。

7893例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7893例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 26 。 6
经验交流
7893例血培养标本 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彭卫华 廖晚珍 孙爱娣 余 阳 胡雪飞 李建春
中图分类号R446.5,Q939.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 0023(2007)06- 0626- 03
2 结果
血液感染是临床上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感染性疾病, 病 死率高, 随着各种血管留置导管技术的快速发展, 抗菌药物 的广泛使用和大量免疫受损宿主的出现, 使血液感染的发病 率有所提高, 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菌株比例也在增多, 因此血
霉素和氯林可霉素耐药率在30%以上, 其余对常用抗生素都 较敏感。各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见表20
2.3 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药敏结果分析 382 株革兰阴性
1.4.1 标本采集 在患者高热寒战时, 或抗生素治疗前或 下 抗生素 一次 使用前, 无菌抽取血 (成人5- 10m 瓶, 标本 U 儿童 1-3m ), 人BAC l/瓶 注 TEC专用瓶内 (均为 瓶 混匀后立即 需氧 ),
药率都较高。 其次是沙门氏 菌55 株, 其中甲 型副伤寒38 株, 伤寒沙门氏菌 15 株, 其它沙门菌2 株, 除复方新诺明有20% 以上的耐药率, 其余抗生素均敏感。 另有 19 株阴沟肠杆菌只 对亚胺培南敏感, 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都很高。主要肠杆菌 属细菌的耐药率见表30 119 株非发酵菌中, 铜绿假单胞菌和 鲍曼不动杆菌是常见致病菌, 铜绿假单胞菌34 株占非发酵 菌的28.6%, 鲍曼不动杆菌31 株占26.1%, 其次是嗜麦芽窄 食单胞菌25 株占21.0%, 非发酵菌对多种抗生素呈多重耐 药, 主要致病菌的耐药率见表40 2.4 真菌结果分析 49 株真菌中假丝酵母菌占44 株, 其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沙门

某院2012—2013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2012—2013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中国 分 类 号 : R4 4 6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5 8 5 ( 2 0 1 3 ) 2 4 — 3 2 4 4 - 0 4
D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Dr u g Re s i s t nc a e An a l y s s i o f Pa t h o g e n i c B a c t e r i a i n Bl o o d S a mp l s e i n Ou r Ho s p i t a l F r o m 2 0 1 2 t o 2 0 1 3
wa s t a k e n wi t h KB me t h o d a n d B r o t h d i l u t i o n me t h o d . J u d g me n t a n d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we r e r e f e r e n c e t o t h e i mp l e me i r t a —
h o s p i t a l o f Na n c h o n g f r o m 2 0 1 2 t o J u l y 2 0 1 3 . Me t h o d s : Bl o o d s a mp l e s we r e c u l t i v a t e d wi t h B ACr DC 9 1 2 O B l o o d c u l t u r e s y s t e m, b a c t e r i a a n d f u n g i we r e i d e n t i f i e d wi t h API s y s t e m a n d Mi c r o S c a n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d r u g s e n s i t i v i t y t e s t

液标本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液标本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0 引言 ‘
临床诊 断败 血症 的重要 手段 是血 液 的细菌培 养 ,血培养 在微 生 物 检 验 中具 有 重 要 的作 用 。 为 了解 患 者血 液 培 养 中 致病 菌 的分 布 及 耐 药情 况 ,现 回顾 性 分 析 了我 院 2 0 0 8年 2 月至 2 0 1 0年 3月 患者 1 5 1 0份 血培养 标本 ,报 告如 下。
l 材料与方法
1 . 1 标本来源 2 0 0 8年 2月 至 2 0 1 0年 3月期 间我 院病 房 送检 血液标 本 1 5 1 0份 。 1 . 2 仪器 B A C T E C 9 1 2 0全 自动 血 培 养 仪 ; 全 自动 微 生物 分析 系统 Mi c r o S c a n Wa l k A w a y 9 6 ,鉴定 药敏 卡美 国德 灵公 司提 供 。 1 . 3 质控 菌 株 大肠 埃 希 菌 ( AT C C 2 5 9 2 2 ) 、 粪 肠 球 菌 ( A T C C 2 9 2 1 2 ) 、金 黄 色葡 萄球 菌 ( A T C C 2 5 9 2 3 ) 、铜 绿假 单 胞 菌 ( A T C C 2 7 8 5 3 1 购 白北 京天 坛药物 生物 技术 开发公 司 。 1 . 4 标 本 的采集 : 无 菌操 作采 集静 脉血 5— 1 O m 1 ,小 儿 2~ 5 ml 立 即注入 B AC T E C 9 1 2 0培 养 瓶 内 ,送 检 操 作 B A C T EC 9 1 2 0血 培养 仪 ,阳性标本 作革 兰染 色 镜检 ,并 初 报病 原 菌 ,并 立 即转 种血 平板 ,温 箱置 1 6~ 2 4 h ,观察 生 长情 况 。然后 上 Mi c r o S c a n Wa l k A w a y 9 6仪 进 行鉴 定 和药 敏试 验 。

对300例血培养病源菌种类及耐药分析

对300例血培养病源菌种类及耐药分析

兰阳性球菌2珠 , 0 9 %, 7 占5 .4 革兰阴性杆菌2 株 , 34 %, 3 占4 .0 真菌3
株 , .6 , 占56 % 见表 l 。
22 病原 菌耐 药情 况 . 肠 杆菌 科对 青霉 素 、 红霉 素 、 奈替 米星 耐药 性较 高 ; 非发 酵母 菌 对红霉素 、 奈替米 星、 素耐药性较高 ; 氏阳性球 菌对青霉素、 青霉 革兰 奈
s6 .6
热带 假丝酵母菌 光滑假 丝酵母菌
溶血葡萄球菌
酿脓链球菌 麋肠球菌
龚肠球蕾
2 37 服沟肠杆菌 .7
2 37 发徽 多源菌 。7 l t8 铜绿最单胞菌 .7
l t8 .7

2 t
37 .7
37 .7 t8 .7
18 .7
产藏最单 胞菌 L
替米星 、 头孢唑 林的耐 药性 较高 , 见表 2 。
3 讨论
血液 感染是一种 后果非常 危重的全 身性 感染 , 对于其进行相 因此
关病原 菌的检测 , 为疾病的诊断提 供病原学诊 断依据 随着使用 大 可 。
表 1 血 培养 分离 出病 原菌 的分 布
病原菌
革兰阳性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之一。 笔者总结和分析了20年1 08 月至20年1月间30  ̄培养结果, 09 2 0f 9
以 了解其 病原菌种 类及 耐药性 。
1 材料 与方 法 1 1 标 本 来源 .
KB纸 片 扩 散 法 。 敏 结 果 按 照 《 国 临 床 实 验 室 标 准 委 员 会 药 美 ( C S)05 NC L )20版的 相关要求 进行判断 。 )
不断增加 , 而被迫使 用更强 、 从 更广 谱抗菌药 物 , 由此形成 恶性循

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分析东直门医院 100700【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华信医院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5年8月-2016年7月北京华信医院疑似血流感染血培养结果。

结果 2166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98株,剔除重复为34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49.73%,革兰阴性杆菌占43.86%,真菌占6.41%。

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属、溶血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感染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为主。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比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高,但两者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喹胺抗生素高度敏感。

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敏感度较高,未发现肺炎克雷伯菌耐亚胺培南菌株,而发现个别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菌株。

结论北京华信医院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属、溶血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为主,建议临床医生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检测,临床上做到合理用药,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分布特征;耐药分析由于广谱抗生素滥用、生活环境变化、老龄化、早产儿、体表体内定值菌感染等因素的影响,病原菌的耐药性增强,患者发生血液感染的机率升高。

血培养阳性是临床血液感染病原学的金标准,其药敏实验结果也是有效治疗感染的重要依据[1]。

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以北京华信医院血液感染可疑患者为研究对象,系统的分析2015年8月-2016年7月临床各科室血培养阳性病原菌构成和和耐药情况,为临床相关医师预防和治疗提供数据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及其来源从北京华信医院2015年8月到2016年7月入住的血液感染可疑患者上收集血液,共2166份。

1.2 血培养标本采集根据《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标准》第2版对疑似血液感染患者采集2-3套血培养,对于新生儿,需要采集一瓶儿童需氧瓶。

1.3 病原菌培养根据《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标准》,采用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分析仪在37℃条件下进行孵育5天,阳性报警后,取出转种至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同时细菌涂片及革兰染色镜检,若镜检有真菌加种沙保弱平板、显色平板,将接种好的平板和培养瓶放置5%CO2培养箱中孵育24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目的:分析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血培养中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的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培养瓶进行连续培养监测,BD公司生产的Phoenix 100系统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利用WHONET 5.6软件来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1307份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分离数量共182株,阳性检出率为13.9%,其中革兰阴性菌120株,占65.9%;革兰阳性菌61株,占33.5%;真菌1株,占0.6%。

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进行药敏结果分析,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敏感,大肠埃希菌以及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100%敏感,其他抗菌药物则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结论:目前本院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菌种多样化,且呈现较高的耐药率,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血培养,以便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敗血症,属于重度的感染性疾病,病情危急且死亡率非常高,且在医院感染中有上升趋势[1-2]。

临床上,多通过血培养来对败血症进行诊断[3],了解败血症实际的病原菌,便于临床及时作出抗感染治疗。

近年来,病原菌种类发生了较大变迁,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4]。

为探讨病原菌的耐药率,就本文对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作出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2015年1月-2016年11月,对本院1307份血培养标本阳性获得菌株进行分析。

相同患者,若分离2次均为相同菌株,则不予二次记入。

1.2 仪器与试剂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EC9050,购自美国BD公司;微生物分析系统:Phoenix 100,购自美国BD公司;ATB FUNGUS3药敏条: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麦康凯以及血琼脂等多种培养基,均购自郑州安图生物公司。

1.3 病原菌培养、药敏试验把血培养瓶放在血培养仪中进行培养,仪器自动报警提示阳性,则转种在血琼脂平板中,放在35 ℃环境下进行培养,时间为24 h。

若发现有菌生长,则要持续进行鉴定,选择单个菌落,采用Phoenix 100微生物分析系统,来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若5 d仪器没有提示阳性,需给出阴性报告。

真菌药敏试验,选择ATBFUNGUS 3药敏条。

所有操作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判断标准以CLSI2014年为准。

1.4 质量控制质控菌株采用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标准菌株均购买于卫生部检验中心。

1.5 统计学处理WHONET 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

2 结果2.1 病原菌构成比1307份血培养中,成功分离了182株病原菌,阳性检出率高达13.9%。

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为65.9%,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为33.5%,而真菌则仅占比0.6%。

分离出的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占首位,其次为克雷伯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布情况见表1。

2.2 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2.2.1 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肠球菌属对红霉素、利福平以及庆大霉素等很多常用的抗菌药物均呈现较高耐药率,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100%的耐药率,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40.0%,见表2。

2.2.2 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大肠埃希菌以及克雷伯菌属均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的有很高的耐药率,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检出为33株与8株,分别占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的47.8%(33/69)和26.7%(8/30),常表现为多重耐药,见表3。

2.2.3 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1株真菌为白色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这五种药物均敏感。

3 讨论血流感染属于临床上常见、重度的感染性疾病,进展快、死亡率高,死亡率约为35%[5],病原学结果直接和本病的临床诊治相关。

业界有学者提出,频繁地应用抗生素,菌群很可能失调,使条件致病菌有机会繁殖而致病,同时,也可能导致严重的真菌二重感染,临床上多见于下呼吸道和血液感染[6]。

本研究纳入的血培养阳性病患,大部分源于ICU、肾内科、内分泌科以及普外科等科室。

这类患者,多有原发性疾病或者是侵袭性操作,导致感染的几率大大提升。

通过统计本院1307份血培养标本,其阳性率高达13.9%。

表1得知:阳性标本分离所得的182株病原菌中,检出的革兰阴性菌相较于革兰阳性菌明显更多,符合文献[7-9]培养分离病原菌的分布趋势中报道的结果,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为65.9%,分离最多的见于大肠埃希菌,共检出菌株数69株,在病原菌中的比例高达37.9%;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数量共计33株,占大肠埃希菌的47.8%,基本符合文献[10]研究结果。

笔者推测:广谱头孢菌素频繁应用引起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大量增加,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日趋严重。

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为33.5%,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首位,近年来有报道指出该类细菌特别是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率逐年升高[11],该菌在人体皮肤表面寄生,若血培养没有规范地操作,很容易发生污染。

另一方面,若机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易成为条件致病菌。

血培养过程中,表皮葡萄球菌究竟属于致病菌,或是污染菌,这些均需由医师根据患者的状况或者是辅助检查,作出科学地判断。

除上述外,该菌还将分泌大量的多糖黏附素或者是外黏液样物质。

通过不同途径,能够直接在导管表面进行吸附,形成导管相关感染。

此外,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免疫力低下患者增多,无毒和低毒菌株引起的血流感染有所增多[12]。

真菌所占比例较低为0.6%,近些年,血培养中真菌的检出率也逐年升高,应当引起临床的重视,通过减少不必要的预防性用药,降低真菌感染。

本研究得知大肠埃希菌以及克雷伯菌属,均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的有很高的耐药率。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肠杆菌科细菌,尤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以及头孢菌素等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主要的耐药机制。

尚未检出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表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还是可当作对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感染进行治疗的理想用药。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藥率为7.1%和0,可作为经验用药。

本研究同时发现革兰阳性菌共计检出61株,对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100%的耐药率,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40.0%。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药敏结果均应报告对青霉素、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包括含酶抑制剂抗生素耐药[13],以免误导临床用药。

本研究中,未检出耐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葡萄球菌,可为葡萄球菌属发生严重血流感染的理想药物,国外有关报道曾表明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敏感性降低[14],但本研究中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所以目前还是抗MRS感染的保留药物。

而肠球菌属,对红霉素、利福平以及庆大霉素等很多常用的抗菌药物均呈现较高耐药率,这需要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应严格限制药物的适应证以延长药物的使用寿命。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肠球菌属敏感率较高,若肠球菌导致严重血流感染时,则可作为治疗的第一选择。

真菌药敏结果显示分离出来的1株白色念珠菌,对于常用的5种抗真菌药物均较敏感。

然而,临床需引起重视的一点,两性霉素B容易出现很多的不良反应,应用时尤为谨慎。

通过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进行研究得知,抗真菌活性较为广谱且毒性较小。

其中单用氟康唑需用较大剂量进行治疗才可见效[15],同时,耐药率也有所上升。

临床上可通过二联用药降低耐药,避免死亡。

综上所述,精准的血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作为临床诊治败血症的重要依据。

需定时监测分离所得的病原菌以及耐药结果,为及早治疗血流感染提供有利的参考数据,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促进规范用药。

参考文献[1]刘瑛,谈意隽,沈霞.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18(6):364-366.[2]袁星,沈继录,徐元宏.近5年血培养中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2(3):211-215.[3]张卓然,倪语星,洪秀华,等.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58-460.[4]刘烨华,穆红,张坚磊.血培养菌谱调查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11,21(13):2807-2809.[5] Weinstein M P,Towns M L,Quartey S M,et al.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ositive blood cultures in the 1990s:a prospecti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micro biology,epidemiology,and outcome of bacteremia and fungemia in adults[J].Clin Infect Dis,1997,24(4):584-602.[6] Kuboi S,Nomura H.Clin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cases of positive blood cultures at Shin-Kokura Hospital during a period of 5 years[J].J Infect Chemother,2006,12(5):335-337.[7] Riedel S,Carroll K C.Blood cultures:key elements for best practi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J infect Chemother,2010,16(5):301-316.[8]艷萍,李秀文,张毅华,等.6984份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1599-1601.[9] 李娟,冯锴,李艳,等.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79-80.[10]敏伟,梁艳,周庭银.4603例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33(12):727-729.[11]卓,年华,邓雨欣,等.血培养的菌谱调查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07,17(4):472-474.[12]崔颖鹏,唐蕾,唐冰,等.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292-294.[13]苏建荣,马纪平,许淑珍,等.药物联用对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治疗性探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3):172.[14]王臻,童朝辉,徐莉莉,等.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2):1403-1405.[15] Pai M P,Turpin R S,Garey K W,et al.Association of fluconazole 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MIC and dose/MIC rations with mortality in nonneutropenic patients with candidemia[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7,51(1):35-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