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微生物

合集下载

八上生物《神奇的微生物》同步精品讲义(解析版)

八上生物《神奇的微生物》同步精品讲义(解析版)

第3课神奇的微生物目标导航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出病毒、真菌、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知识精讲知识点01:细菌1.观察方式:高倍显微镜或电镜。

2.结构:如右图,②细胞壁、⑤细胞膜、④细胞质、③核质、①荚膜(保护作用)、⑥鞭毛(于运动)。

3.细菌具有细胞的一般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核区,核质裸露,没有核膜包被。

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4.生活方式:寄生或腐生(异养)。

5.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图6.应用:利用黄色短杆菌制造味精;利用乳酸菌生产酸奶;利用甲烷菌生产沼气。

例题1.14.若细菌每30分钟繁殖一代,你手上现有100个细菌,在没有洗手或其他影响细菌生活繁殖的情况下,2个小时后你手上细菌数目是()个。

A. 400B. 800C. 1600D. 3200【解析】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

细菌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分裂了4次,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100×24═1600(个)。

故答案为:C。

知识点02 真菌1.常见的真菌:酵母菌、根酶、蘑菇、青霉、曲霉,极少数个体微小,绝大多数个体较大2.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3.生活方式:营腐生或寄生(异养)。

4.特征:(1)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2)孢子繁殖(3)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因此生活方式是异养(4)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例题2.香菇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属单细胞生物B. 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C. 能进行光合作用D. 细胞没有细胞壁【解析】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因此属多细胞生物而不是属单细胞生物,A不符合题意。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4章第3节神奇的微生物(共52张PPT)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4章第3节神奇的微生物(共52张PPT)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 1/8/1 42021 /8/14 August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 21/8/ 14202 1/8/1 42021 /8/14 2021/ 8/14
高倍 球菌
显微 杆菌
镜观 察
螺旋菌
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 胞膜、细胞 质、核物质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
不能独立 生活,寄 生在其他 生物的细 胞里
复制
患病
噬菌体 、
SARS 病毒
有利:发酵产生 人所需的物质、 大地的清洁工; 有害:使人患病
乳酸菌
结核杆 菌
高倍

1、大约10亿个细菌堆起来,才 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2、300个细菌竖着排列只有 普通的一张纸那样厚。
细菌形体微小,因此,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必须借助光 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上千倍才能看到。
细菌的结构:
1荚膜 2细胞壁 3细胞膜 4细胞质 5核物质
6鞭毛
比较植物细胞与细菌细胞的异同点
细菌与其他生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 形的细胞核。

《神奇的微生物》PPT课件

《神奇的微生物》PPT课件
第三节 神奇的微生物
-.
本节目标
描述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 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出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细菌
微 生 真菌 物
特 点
病毒
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体内不含叶绿素
2021年8月,我国山西、北京和内蒙古等地区相继报告了 人间炭疽疫情。
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的细菌引 起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主要流行 于牛、马、羊等草食动物中。 人通常是由于接触病死动物及其制 品被感染,以皮肤感染多见。
特殊结构--芽孢:细菌产生的特殊休眠体,有极强的抗逆性,
对热、碱、酸、高渗以及辐射均有强耐受性。
细胞壁
细胞膜
基本胞核)
结 构
附属结构
荚膜:粘性 ,保护作用
鞭毛:运动器官
特殊结构
芽孢 :细菌休眠体,对 恶劣的环境有抵抗力
五、细菌的营养方式
多数细菌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
二、细菌的大小 放大33倍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钉子
放大100倍
放大200倍
放大300倍
放大500倍
放大5000倍
放大15000倍
放大30000倍
放大70000倍
三、细菌的形态
球菌 (coccus)
杆菌 (bacilus)
螺旋菌 (spirillum)
四、细菌的结构
附属结构 一般结构
腐生——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六、细菌的生殖
分裂生殖
讨论一:细菌呼吸方式是什么?
枯草杆菌-有氧呼吸
乳酸菌-无氧呼吸
讨论二:细菌在自然界无处不在,它们对 环境有什么影响?
大地的“清洁工” 腐生细菌会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二氧 化碳和无机盐,这些无机物又是绿色 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

14.3神奇的微生物(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教版)

14.3神奇的微生物(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教版)
(二)问题导向
1.提出与微生物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微生物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主动质疑和探究的精神。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探讨微生物的分类、特征和应用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我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微生物探索之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问、讨论、总结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全面评价学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核,还关注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设计“微生物的神秘面纱”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主动探索微生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微生物在食品制作、环境治理等场景,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苏教课标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四章第三节 神奇的微生物(共24张PPT)

苏教课标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四章第三节 神奇的微生物(共24张PPT)

原核细胞 异养(大多数)







×

×
异养(大多数)
寄生:
(结核杆菌、痢疾杆菌)
从活的 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方式
腐生:
(枯草杆菌、甲烷菌)
靠分解 动植物等的遗体获取营养的方式
分裂生殖
能力提升
假设你上午8点到学校上学时,手上有100个 细菌,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到你中午12点吃 饭时,你手上的细菌数目理论上能达到多少? (细菌的繁殖速度按2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
课下搜集资料,准备材料,自 己动手,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 考的方 法。202 1/8/8 2021/ 8/8Su nday, August 0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 21/8/ 82021 /8/82 021/8 /88/8 /2021 12:55:40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 1/8/8 2021/ 8/820 21/8/8 Aug-2 18-Au 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 1/8/8 2021/ 8/820 21/8/8 Sund ay, August 08,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 1/8/8 2021/ 8/820 21/8/8 2021/ 8/88/ 8/202 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 1年8月 8日星 期日20 21/8/ 82021 /8/82 021/8 /8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 2021 年8月2 021/8/ 8202 1/8/82 021/8 /88/8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2021/ 8/820 21/8/ 8Augu st 8,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 21/8/ 82021 /8/82 021/8 /8202 1/8/8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 神奇的微生物(解析版)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   神奇的微生物(解析版)

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菌落是同种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的集合体B. 菌落是各种细菌聚集而形成的集合体C. 菌落肉眼可见,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D. 菌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答案】B【解析】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AC正确,B错误;从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因为细菌菌落比真菌菌落小,D 正确。

2.下列选项中,除哪项外均是霉菌菌落的特征()A.菌落较小 B.菌落常呈绒毛状C.有不同的颜色 D.菌落比较大【答案】A【解析】霉菌为多细胞真菌,菌落较大,A错误;霉菌为“丝状真菌”的统称,霉菌菌体均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 B正确;霉霉菌属于真菌,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C正确;菌落特征:菌落较大,D正确。

3.下图为五种不同的生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除噬菌体外,都是单细胞生物B. 除草履虫外,都有细胞壁C. 除衣藻外,都营腐生生活D. 除草履虫外,都不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答案】A【解析】酵母菌、大肠杆菌、草履虫、衣藻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的生物,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符合题意;草履虫是动物,没有细胞壁;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细胞壁,B不符合题意;酵母菌、大肠杆菌是营腐生生活的,噬菌体是寄生,衣藻是自养,C不符合题意;消费者是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物,此题中的噬菌体和草履虫都属于消费者,D不符合题意。

4.下列证明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A.取两种不同的落叶,分为甲、乙两组B.两组树叶都进行灭菌C.灭菌后,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D.实验过程中落叶要保持潮湿【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解:A、应取两种相同的落叶,分为甲、乙两组,故A错误.B、两组树叶都进行灭菌,B正确.C、灭菌后,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形成对照,C正确.D、实验过程中落叶要保持潮,D正确.故选:A5.下图分别是青霉和曲霉的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图指的是青霉B. 乙图指的是曲霉C. 1和2表示青霉或曲霉的菌丝D. 1的颜色为绿色,2的颜色为黑色【答案】C【解析】青霉和曲霉的营养菌丝生长在营养物质的内部,从营养物质的内部吸收营养;直立菌丝在营养物质的表面生长,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产生孢子的结构.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其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所以青霉显出绿的颜色;曲霉的直立菌丝顶端膨大成球状,球状结构的表面呈放射状地生有成串的孢子.孢子随着曲霉种类的不同而呈黄色、橙红色或黑色.所以甲为青霉,乙为曲霉。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4.3 神奇的微生物 课件 (共45张PPT)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4.3 神奇的微生物 课件 (共45张PPT)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肺炎球菌
肺炎链球菌 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结核杆菌 乳酸杆菌
螺旋菌
霍乱弧菌
基本结构 特殊结构
细1胞壁 细2胞膜 核3质 细4胞质 荚5 膜
鞭6 毛
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
细菌的结构
特殊结构
荚膜:保护作用 鞭毛:运动器官
异养是指细菌一般不含有叶绿体,只能依靠 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知识梳理
1、形态:球形、杆形、蝌蚪形 2、种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噬菌体 3、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 部的遗传物质 4、营养方式: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 5、传播途径:水、空气、食物、蚊虫叮咬等

1、利用噬菌体 可以帮助人们 治疗 2、利用昆虫病 毒研制杀虫剂

引起人和动植 物患病
1、酵母菌和香菇都属于真菌,下列描述不符合真 菌特征的是( ) A、有成形的细胞核 B、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 C、需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D、细胞内有叶绿体
1、下列有关真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使植物、动物或人患病 B、有些种类可以作为药材 C、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D、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在地球的陆地上和海洋中,与人类相依相存的除
了我们熟知的植物、动物外还有一个神秘的群体。
它们大多数我们看不见,那么是什么类群呢?它们
有什么特征呢?
神奇的微生物
第5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14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三节 神奇的微生物
➢描述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 ➢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以下生物的结构最简单的是( D )
A.细菌 B.植物 C.真菌 D.肝炎病毒
一、微生物

八年级生物神奇的微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神奇的微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神奇的微生物教案八年级生物神奇的微生物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2.理解和区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3.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特点教材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人体的免疫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对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具体组成、免疫的具体过程、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等相关知识没有接触过,因此对于免疫过程的掌握和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要突破的知识难点。

教学过程课题导入激发兴趣播放视屏《康熙因痘得福,继位成天花防治专家》问题:1.康熙是靠什么战胜天花的?2.影片中提到的“种痘法”原理是什么?3.康熙为什么终身再也不会得天花?认真观看视屏,注意视频中的细节,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视屏中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欲望。

自主学习知识初探一、自主阅读教材35至36页内容,并思考完成如下任务:1、说出免疫系统由什么组成。

2、依次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3、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二、学生代表发言,发表自己对知识点的初步理解使学生对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人体的三道防线有自己的初步理解。

小组探究加深理解一、给学生观看“艾滋病”的介绍视频,引导学生分析艾滋病的致病机理;二、给学生分配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教材36页资料和曲线,思考相关问题,说出第三道防线的作用;三、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区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不同特点观看视屏,了解艾滋病的致病机理;小组合作,对资料和曲线进行理解分析;仔细阅读教材,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找出两种免疫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选派小组代表,上讲台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

锻炼学生的资料分析和知识处理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难点突破一、结合各组的讨论情况,予以点评;二、总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特点和二者的区别;三、提出二次免疫的概念,结合疫苗注射的实例和相关二次免疫的曲线图,引导学生找出二次免疫的特点:更多、更快、更强。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神奇的微生物》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神奇的微生物》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直观演示法:
利用挂图、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教学策略选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
择与设计 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本节课我根据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
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
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 课例研究综
“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 述
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
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
2.讲授新课:(30 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即细菌和 病毒的特征,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 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 我选择了利用挂图及图片讲解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 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 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讲述过程中我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 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 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 分钟) 课堂小结是老师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 学生素质的重要方式;对本节内容进行简要的课堂小 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微生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 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具体方法是 在课堂最后阶段,我设置了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反应并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总结掌 握微生物的一些列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4.布置作业。 针对初中二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 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 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生物 第3节 神奇的微生物教案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生物 第3节 神奇的微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神奇的微生物
教学目标:
1 、描绘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3 、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描绘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关键: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察的一类生物。

()
病毒能够引起人和动植物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体是有害的。

()
细菌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
利用真菌可以制作面包、抗生素和有机酸等。

()
识图题
下图为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细菌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

A是________菌,B是________菌,C是________菌。

填表题
病毒细菌真菌结构
特征
营养。

初中生物八上第5单元第十四章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

初中生物八上第5单元第十四章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
腐生: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你知道哪些细 菌营寄生?哪 些细菌营腐生? 寄生:如痢疾杆菌和结核杆菌等.
腐生:如枯草杆菌和甲烷菌等.
4、细菌的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学生活动:
•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细菌与人 类生活的关系.
• 细菌是大地的清洁工,地球上死亡的动植物主要 被腐生细菌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而二氧化 碳和无机盐又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可 见,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殊结构 荚膜:保护作用 鞭毛:有助运动
2、细菌的结构特点
•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荚膜、鞭毛。
• 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 无叶绿体,属于原核生物。
根据细菌的结构特点:
1、你认为细菌能制造有机物吗? 为什么?
2、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
3、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一般不含有叶绿体,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 物来维持生活。这样的营养方式叫做异养。
学习目标:
• 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 举例说出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放大33倍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钉子
放大100倍
放大300倍
放大5000倍放大30000倍ຫໍສະໝຸດ 葡萄球菌肺 炎 球 菌
球 状
金黄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杆 状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炭疽杆菌
乳酸杆菌
霍 乱 弧 菌
螺旋菌
螺旋状
1、细菌的形态特征
3、使养殖的动物或植物患病,造成经 济上的损失。
小结:
㈠、细菌的主要特征 1、形态、大小 2、细菌的结构特征 3、营养方式 4、生殖方式
㈡、细菌与人类生活关系
考考你:

《神奇的微生物》名师教案

《神奇的微生物》名师教案

《神奇的微生物》名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神奇的微生物》。

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本节课主要讲述微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知道微生物的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微生物的分类。

难点: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显微镜、显微镜片、实物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观察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微生物科普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微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微生物的基本特征(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样本,记录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长环境等。

3. 学习微生物的分类(10分钟)教师讲解微生物的分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了解不同微生物的特点。

4.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循环养分等。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5.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分钟)教师讲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食品发酵、疾病感染等。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

6. 随堂练习(5分钟)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微生物的基本特征细胞结构简单生长环境多样繁殖速度快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病毒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分解有机物循环养分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食品发酵疾病感染七、作业设计1. 绘制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

2. 举例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微生物样本,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神奇的微生物》完整版ppt课件

《神奇的微生物》完整版ppt课件

组学技术
01
基因组学
研究生物体所有基因的集合及其在染色体上的排列、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关系,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科学。
02
转录组学
研究细胞中基因转录的情况及转录调控规律的学科。
03
蛋白质组学
研究蛋白质组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
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微生物的研究历史
01
02
03
04
05
早期认识
列文虎克与微生物 巴斯德与微生物
的发现
学的建立
科赫与细菌学的发 现代微生物学的发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 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等生产 活动,但对微生物的认识非 常有限。
17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制 19世纪,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造了显微镜,并首次观察到 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发酵 了细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 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建
化关系和基因组的构成特点。
THANKS
感谢观看
立了微生物学。
德国科学家科赫在19世纪末 和20世纪初对细菌进行了深 入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科赫 法则,为细菌学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 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学的研 究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入,包 括微生物的遗传、代谢、生 态、免疫等方面。
02
微生物的多样性
细菌
细菌的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碳循环
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同时也可以通过光合作 用吸收二氧化碳。它们在碳的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
氮循环
微生物参与氮的固定、硝化、反硝化等过程,将大气中的氮 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氮形式,并维持氮在生态系统中的平衡。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14.3神奇的微生物》课件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14.3神奇的微生物》课件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物或植 物患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这是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生殖的图片, 你能判断出细菌的生殖方式吗?
分裂生殖
分裂N次后,细 菌数量为: 2x2x2……=2N
真菌的分类
• 单细胞真菌:例如酵母菌等 • 多细胞真菌:例如青霉、曲霉等
细菌和真菌的结构比较
• 细菌细胞的核质没有核膜包被,属于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组
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头 发上看到的细菌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细菌是单细胞个体,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
细菌营养方式 寄生:从活的生物体内吸收营养
腐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而获得营养
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黄色短杆菌
乳酸菌
醋酸菌
1、细菌繁殖可以导致食物变质
2、一些细菌能使人患病,例如结核杆 菌引起人得肺结核,肺炎双球菌引起人 得肺炎等。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神奇的微生物
教学课件
细菌分布在哪里? 细菌有多大? 细菌长的什么样? 细菌的细胞结构 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对环境的影响
教室
食堂
人体皮肤上的细菌
人体中的大肠杆菌
深海火山口 格陵兰冰川下
沙漠中 红海盐滩上
分 布 广 泛, 无 处 不 在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一般是以微米(1微米=10-6 米)作为其单位的。
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 真菌细胞的核质有核膜包被,属于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组成
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
适宜真菌的生长环境: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食用(如木耳、香菇、银耳) • 参与食品的制作(如酵母菌、霉菌根霉等) • 药用(如灵芝、茯苓) • 环保(如将植物、动物的遗体分解) • 误食有毒真菌可能会威胁人体健康 • 有些真菌会引起植物、动物或人患病

苏教版八年级神奇的微生物教案5篇

苏教版八年级神奇的微生物教案5篇

苏教版八年级神奇的微生物教案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苏教版八年级神奇的微生物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教版八年级神奇的微生物教案1消化和吸收一、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4.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5.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

2.相关的实验准备。

3.制作小肠壁结构折叠模型。

4.课时分配 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设问引起学生疑惑,激发学习欲望。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1.消化系统的组成1.1观看画面、回答问题。

通过思考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回答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及其主要作用。

演示消化系统组成的课件、提问让学生体会进食时牙齿、舌、的作用。

(三、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2.1细嚼馒头,说说自己尝出了什么味道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让学生咀嚼馒头,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2提出问题根据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计划。

交流探究计划,实施探究计划。

媒体演示课本P30 探究”的提示及参考方案。

2.3制定并实施计划2.4小组交流探究过程、结果和结论并进行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答疑。

提出改进意见。

2.5表达交流、2.6得出结论全班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得出的结论。

鼓励、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补充。

14.3神奇的微生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14.3神奇的微生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增进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微生物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包括正面和负面影响。
难点:
1.微生物多样性的理解,特别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2.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本节课将深入探讨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中关于微生物的内容,重点关注微生物的分类、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互动讨论、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微生物的神奇之处,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实验手册:提供有关微生物观察和培养的实验手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的实践操作。
-学术文章:选择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学术文章,涉及微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2.拓展建议:
-阅读科普图书,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微生物知识。
-观看视频资料,直观感受微生物的生活习性和应用领域,增强对微生物的兴趣。
2.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展示微生物的图片、动画和实验过程,提高直观性。
-网络资源:运用教育平台和在线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供更多学习素材。
-实验操作:设计简单安全的微生物观察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增强实践体验。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在线平台,发布关于微生物分类和作用的预习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点评:在作业上写上具体的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
草菇
香菇
银耳
羊肚菌
双孢菇
猴头菇
金针菇
木耳
平菇
鬼笔鹅膏
冬 虫 夏 草
茯苓
灵芝
云芝
竹黄
鳞皮扇菇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
• 制泡菜(乳酸菌) • 制青贮饲料(乳酸菌) • 制米酒(曲霉、毛霉、酵母菌等) • 制甜面酱(米曲霉) • 制豆豉(米曲霉、毛霉、黑根霉等)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
第四节 神奇的微生物
细菌

生 真菌 特


病毒
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体内不含 叶绿素
流感病毒
乙肝病毒
艾滋病毒、乙肝病毒。
2、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萝卜花叶 病毒。
3、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 菌体。
病毒的形态
杆形
球形
蝌蚪形
几种病毒的模式图
酵母
制馒头,面包用 干酵母 酿酒用啤酒酵母
葡萄糖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能量(有氧)
酵母菌
葡萄糖
二氧化碳+酒精+少量能量(无氧)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3
. 真菌常引起食品以及工业产品如纺织、皮革制品、纸张、 木器、光学仪器等的霉变。真菌还引起植物的病害,如马 铃薯晚疫病、小麦锈病等。真菌作为病原微生物还能侵入 人体和动物,引起毛发、皮肤、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其 他内脏的真菌病。有些真菌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素能致癌。
无氧呼吸:无氧条件下,厌氧性细菌。如:要瘤菌, 大肠杆菌,乳酸菌等。
小练习: 假如你手上有1个细菌,在条件适
宜的情况现每10分钟繁殖一代 问:1、在没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
后你的手上有多少细菌?
2小时后细菌数=4096个
计算过程:
时间 0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50分钟 60分钟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未成形的)
荚膜:粘性 ,保护作用
特殊结构
鞭毛:运动器官
芽孢 :细菌休眠体,对 恶劣的环境有抵抗力
3、生殖方式:无性分裂生殖, 生殖时一个细菌分裂为两个
4、生存方式:多数细菌需要依赖现成的有机 物生活
营寄生:痢疾杆菌、结核杆菌
营腐生:枯草杆菌、甲烷菌
有氧呼吸:有氧条件下,好氧性细菌。如:枯草杆菌。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核结构的、只能 寄生生活的特殊生物。
二、细菌
1、个体大小:个体比病毒略大些,用高倍显 微镜可以看到 2、形状分三种: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细菌的形态
球菌 (coccus)
杆菌 (bacilus)
螺旋菌 (spirillum)
细菌的结构
特殊结构
一 般 结 构
细胞壁

基本结构
SARS
有害:使人患病 病毒
有利:发酵产生 人所需的物质、 大地的清洁工; 有害:使人患病
乳酸菌
结核杆 菌
有利:发酵产生 人所需的物质 有害:使人患病
酵母菌
鬼笔鹅 膏
真菌
酵母菌
霉菌
蘑菇
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
探究目的
了解霉菌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材料器具
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少许新鲜食品 (馒头、面包、米饭等)、透明塑料袋等
1、分组、将上述某种新鲜食品放置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中, 观察其变化; 探究指导 2、根据上述变化提出有关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的问题; 3、针对问题,尝试提出推测性解释,即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 5、分工合作,实施实验; 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小组间进行交流。
一、病毒
1、 个体大小:病毒个体微小,只有在电子 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三、病毒的结构
DNA———————
————蛋白质
2、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 壳和遗传物质-核酸,
是结构最简单的生物
三、病毒的生活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 活的细胞内。对寄主产生危害。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 极大的危害,如爱滋病、流行性感冒、 SARS和病毒性肝炎。 2、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二)有害的方面
1、夏天食物变质通常是细菌繁殖所致
2、一些细菌能使人患病,包括烈性传 染性病,炭疽热,鼠疫,霍乱,以及常 见病如痢疾,性病中的梅毒、淋病等。
3、一些细菌能使人们养殖的动物或植 物患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细菌会促使动植物
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 最终使它们消失掉。动 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 氧化碳和无机盐,又是 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不 可少的原料。可见,细 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 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 要的作用。 是大地的清洁工
螺旋菌
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 胞膜、细胞 质、核物质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
真 高倍
菌 显微
镜观
察或
肉眼
单细胞 多细胞
细胞壁、细 胞膜、细胞 质、细胞核
生活 方式
生殖 方式
不能独立 生活,寄 生在其他 生物的细 胞里
复制
寄生 腐生
分裂
寄生 腐生
分裂 孢子
与人类 的关系
代表 生物
有利:人类利用; 噬菌体、
细菌数(个)
1 2 4 8 16 32 64
1小时后细菌数=64个
计算过程:
时间 70分钟 80分钟 90分钟 100分钟 110分钟 120分钟
细菌数(个)
64×2=128 128×2=256 256×2=512 512×2=1024 1024×2=2048 2048×2=4096
2小时后细菌数=4096个
. 猴头菇有抗癌、治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作用。用猴头菌 制成的的猴菇菌片可用来治疗消化道肿瘤。猪苓用于治疗 肺癌,可以减缓症状。银耳多糖、灵芝多糖等均为药用真 菌制成的新药.
类 大 形态 群小
结构


须通 过电 子显
球形 杆形
微镜 蝌蚪形
蛋白质外壳、 遗传物质核酸

菌 高倍 球菌
显微 杆菌
镜观 察
2、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3、实际情况下,2小时后真的能产生这么多的细菌吗?
答:细菌数量增加到一定阶段,由于受到生长条件的限 制,其数量不再增加
(一)有益的方面
1、醋酸杆菌为人们提供食醋 2、豆类植物中的根瘤菌可以固氮, 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蛋白质
3、部分细菌可以制成高效无毒的生物农药
4、经过改造的细菌可以为人类生产味精、 胰岛素等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