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表时间:2007-05-10
来源库: CDFD2005
题名: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
作者:吴大顺
文献来源:扬州大学
摘要:歌辞在本质上是音乐文化建构的产物,从属于音乐文化活动的需要;在形态上,又是用语言记录的乐曲唱辞,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因此,歌辞在文化属性上既有乐文化系统的音乐意义,又有语言文化系统的文学意义。其次,歌辞在乐文化历史发展的实践形态中呈现出多元性。这些特点使之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诗歌体式的形成演进、歌辞题材的兴盛繁荣、歌辞体风格范式的确立等,皆与当时音乐风格、歌辞“双重性”功能有着密切关系。歌辞文化的双重性与交融性、音乐实践形态的多元性,是学术界从音乐文化背景研究乐府歌...
来源库: CDFD2006
题名: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
作者:佘正松
文献来源:四川大学
摘要:边塞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流派,源远流长,影响深巨,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局限于作家作品或唐代时空,缺乏对其产生、成长之发展“史”的研究,故本文力图解决这一问题,乃撰《中国边塞诗史》(先秦至隋唐)。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约40余万字。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就边塞、边塞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边塞诗的起源和发展,其社会价值、研究状况,以及相关的诸多理论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为综合研究扫清理论障碍。正文共三编,第一编以原始歌谣、《诗经》及《楚辞》等其他文献中所收录或引述的先...
发表时间:2005-05-01
来源库: CDFD2005
题名:鲍照诗接受史研究
作者:罗春兰
文献来源:复旦大学
摘要:本论文试图以读者为出发点,将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方法与西方理论结合起来,从文学接受的视角,通过对鲍照诗歌的传播途径、影响效果的考察,来寻绎鲍照声名沉浮的内在原因,从而勾画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读者接受鲍照诗的脉络与轨迹。本文由导言、正文部分及附录三部分组成。导言部分除了针对论文的研究视角、理论基础及架构等作出说明之外,对于本论题的研究动因、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也予以阐述。正文共由六章组成,分上、...
发表时间:2004-06-01
来源库: CMFD2007
题名:南北朝边塞诗研究
作者:于海峰
文献来源:山东大学
摘要:边塞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它既是历史的又是地理的,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边塞诗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容,同时也表现出了迥然有异的艺术表现技巧。只有历史地辩证地观照这一文学现象,才能对边塞诗作出符合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的评价。对于边塞诗的研究,学术界取得了显著性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对边塞诗的界说和源流的探讨、对边塞诗的性质和繁荣原因的探究、对边塞诗人诗体的研究、对边塞诗美学风格的把握等等。这些研究成果虽然也对唐前边塞诗有一定的关注,...
发表时间:2005-04-01
来源库: CMFD2007
题名:盛唐边塞诗中的战争与和平主题研究
作者:崔玉梅
文献来源:中央民族大学
摘要:唐代边塞诗,是我国古代文学遗产中的精华。本文主要研究盛唐边塞诗的战争与和平主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战争主题。战争是边塞诗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盛唐诗人在歌颂战争、赞美英雄的同时,也毫不隐瞒战争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对战争表现了厌恶甚至反对的态度。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构成了盛唐诗人主战与厌战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表现在诗歌人物形象上就是“少年”与“老将”之间的对立。少年形象体现了诗人对青春与理想的追求,突出少年不为封侯而战的精神境界;而老将封侯无望的现实,又使诗...
发表时间:2003-05-05
来源库: CMFD2006
题名:中唐边塞诗简论
作者:黄小妹
文献来源:安徽大学
摘要:边塞诗是唐代诗歌园林中一朵瑰丽灿烂的奇葩。尽管盛唐边塞诗的成就很高,但是中唐边塞诗也有自己独特的成就和审美价值。本文首先论述中唐时代的边塞状况和边塞诗的产生背景,继尔阐述中唐边塞诗之繁荣及其原因,指出中唐边塞诗的繁荣与中唐衰微的国势和复杂的边塞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探讨:第一,梳理出中唐近70年边塞诗的发展脉络。中唐边塞诗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及以下一些不同的类别:前期为大历时期,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李益,卢纶的有盛唐余韵的边塞诗;一类...
发表时间:2002-03-30
来源库: CDFD2004
题名: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
作者:任文京
文献来源:河北大学
摘要:边塞诗是唐代诗苑中的一枝奇葩,它以特殊的题材反映了唐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本论文突破单纯从文学到文学的研究困境,借助历史地理学、民族学、考古学、军事学等方面的知识,试图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上对唐代边塞诗进行新的诠释。论文重点探讨了文化背景对边塞诗产生和发展带来的影响,并将边塞诗放在历史文化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审视、考察,发掘出诗歌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论文分析了时代精神对边塞诗人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出唐代边塞诗人的游侠气质和少年心态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阐述了历...
发表时间:2006-05-01
来源库: CDFD2004
题名:四萧文学研究
作者:林大志
文献来源:河北大学
摘要:本课题以四萧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萧氏父子作家作品、文学思想,及其对南朝文学走向之影响。梁代萧氏父子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南北朝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当前学界有关这一课题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尚显不足。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引论部分简述四萧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具体方法。第二章重点论述萧氏父子的生平经历、个性思想及其与文学之关系。身为帝王,四萧的生平基本清楚,但因年代久远,有些问题已然晦暗...
发表时间:2004-04-25
来源库: CMFD2005
题名:南朝边塞乐府诗研究
作者:王英
文献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以往的文学史一般把边塞诗派作为盛唐时期的产物,这一论断造成了一种误解,即只有盛唐时期才有边塞诗歌。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有局限的,不仅不符合边塞诗歌的创作情况,也不利于对边塞诗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作者认为边塞诗的概念应重新确定,不仅唐代诗歌中存在边塞诗,而且自汉代以降,历代都不乏抵御外族、描绘战争及边塞风光的边塞诗歌。实际上,边塞诗有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本文以南朝四代的边塞诗创作为研究中心,主旨是分析其创作情况、艺术特点及其在整个边塞诗史上的承前启后的地位。通过对诗歌作品的研究...
发表时间:2007-05-01
发表时间:2007-05-01
来源库: CDFD2007
题名:隋代诗歌研究
作者:于英丽
文献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摘要:隋代诗歌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它上承南北朝诗歌的余绪,下启初唐诗风。由于隋代只有38年的历史,所存诗歌数量不多,故历来从整体上研究隋诗的较少。本文以作品、作家分析为核心,阐述了隋诗生成的文化背景,梳理了现存隋诗的情况,并对其中归属存有争议的诗歌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细致分析了隋诗的律化特征、隋诗的题材类型以及隋代主要诗人及其诗风。论文还详细阐述了隋诗融合南北诗风的创作倾向及其过渡特征,指出其成就与不足。本文注重文本的分析,同时还采用了考证、统计、归纳等研究方法,注意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的统一,以求...
发表时间:2005-03-01
Leabharlann Baidu来源库: CDFD2005
题名:汉唐边塞诗主题研究
作者:阎福玲
文献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在汉唐文化背景下对汉唐边塞诗的苦寒、尚武、思乡、征战与风俗等五大主题及其创作模式作了较为细致的探讨研究。第一章引论,通过分析“边”与“塞”的具体内涵,比较边塞诗与征戍诗、本土诗、边疆诗的差异,为边塞诗做出较为合理的定义,进而概括边塞诗的三大特征:政治性、地域性和特殊的时代性。之后分古代、近现代和新时期三阶段概述边塞诗研究史,对不同时期的研究成就与贡献、不足与缺憾作出简要的评介。最后介绍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成果的得与失。第二章,先从边疆自然地理特征、...
发表时间:2005-05-01
来源库: CMFD2005
题名:唐前边塞诗研究
作者:关永利
文献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摘要:对于边塞诗的研究,当前的学者多将目光集中在有唐一代,而对唐前的边塞诗,仅有一些零碎的、浅层次的分析与探讨。因此,本论文拟就唐前边塞诗的发展概况,从历史演变的角度,作一纵向的梳理,以期对此问题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全文共分六部分。引论部分主要阐明边塞诗的源起及其情感基调。一、从字面上来确定边塞一词的涵义,边塞即是国家边疆的要塞。二、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考察边塞的源起以及衍变情况。三、从精神基调上来理解边塞诗所具有的特质,即它有豪迈的一面,也有悲凉...
发表时间:2004-06-30
来源库: CDFD2007
题名:隋代文学研究
作者:李建国
文献来源:武汉大学
摘要:研究隋代文学,对理解从南北朝到唐代的文学进程、丰富文学史的整体内容,都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力求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和空间的横向分布两个环节,对隋代文学的状况作出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全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四章重在宏观考察,下编三章重在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第一章探讨统一帝国所形成的新的文学环境,主要从统一国家所必需的文化整合,文人汇聚所带来的文化与文学交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比较综合陈寅恪和唐长孺两位关于南北朝隋唐文化发展的研究,指出隋唐文化整合的大趋势是南朝化。然后,以...
发表时间:2006-04-01
来源库: CDFD2008
题名:南朝文学集团与南朝文学
作者:沈意
文献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从文学集团的角度研究南朝文学,即主要研究南朝文学集团对南朝文学发展的影响。全文共分八大部分:绪论、正文六章和结语,共约17万字。本文对文学集团的定义、种类、组织、发生过程、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描述,对南朝文学集团的几个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着重讨论了南朝文学集团与南朝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绪论:共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关于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问题的阐述。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意义,即以文学集团为切入点研究南朝文学,这种做法的价值之所在;其次,...
发表时间:2004-06-30
来源库: CDFD2002
题名:南朝宗王属吏研究
作者:唐春生
文献来源:四川大学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南朝宗王属吏中的王国吏与出镇宗王府的属吏。王国吏可分为王府训导官与王国事务吏二类。王国官中的一部分事务吏在南朝的设置并不普遍,表明中央对王国集权的加强。出镇宗王府的属吏分州府吏与军府吏二类。州府属吏中的高级属吏如别驾、治中并不全由中央选任,中央选任的只是少数。军府属吏通常由中央任命,但宗王可以向中央提出人选,一定程度上有用人自主权。军府属吏中只有长史、司马、参军是言秩的,州府吏则全不言秩;但他们可以通过非法聚敛与府主的赏赐集聚财富。宗王属吏有不...
发表时间:2006-03-01
来源库: CDFDTEMP
题名:南朝选官制度与文学
作者:王相飞
文献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南朝的选官制度处于两汉察举制向隋唐科举制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形态十分丰富,存在多种等量齐观的选官类型。相对地,必然会对文人入仕及其文学活动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本论文的宗旨,即在于探讨南朝选官制度与南朝文学之关系,企图在职官制度的视野上,提供一个观察南朝文学的角度。本论文南朝年限起自刘宋,迄于陈亡(420—589)。讨论对象则以此一百七十余年间曾经入仕的文人为主。全文主体部分共分七章,并附文人入仕类型表:引言:说明论文选题的原由、相关的研究情况及研究方法。第一章:选官制度...
发表时间:2008-06-30
来源库: CDFD2007
题名:唐代边塞诗综论
作者:应晓琴
文献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唐代的边塞艺术不仅限于诗歌,在美术、音乐领域都掀起了边塞题材的热潮。我国美术反映边塞题材最典型的角度不是战场和塞外生活,而是通过描绘外国(族)使者入朝来贡或和亲来反映的。这反映了华夏民族热爱和平的品性;另外,鞍马题材也间接的与国家的边塞力量相关。历代美术对边塞内容的关注几乎与边塞诗的发展相始终,迄唐为止历代画家多武职的身份也促使他们更多的关注边塞题材。南北方文化对唐边塞诗歌的影响同样深远。六朝的排偶、用典等形式特色在唐边塞诗中被广泛的继承,排偶对于军旅诗有特别...
来源库: CDFD2005
题名: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
作者:吴大顺
文献来源:扬州大学
摘要:歌辞在本质上是音乐文化建构的产物,从属于音乐文化活动的需要;在形态上,又是用语言记录的乐曲唱辞,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因此,歌辞在文化属性上既有乐文化系统的音乐意义,又有语言文化系统的文学意义。其次,歌辞在乐文化历史发展的实践形态中呈现出多元性。这些特点使之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诗歌体式的形成演进、歌辞题材的兴盛繁荣、歌辞体风格范式的确立等,皆与当时音乐风格、歌辞“双重性”功能有着密切关系。歌辞文化的双重性与交融性、音乐实践形态的多元性,是学术界从音乐文化背景研究乐府歌...
来源库: CDFD2006
题名: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
作者:佘正松
文献来源:四川大学
摘要:边塞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流派,源远流长,影响深巨,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局限于作家作品或唐代时空,缺乏对其产生、成长之发展“史”的研究,故本文力图解决这一问题,乃撰《中国边塞诗史》(先秦至隋唐)。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约40余万字。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就边塞、边塞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边塞诗的起源和发展,其社会价值、研究状况,以及相关的诸多理论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为综合研究扫清理论障碍。正文共三编,第一编以原始歌谣、《诗经》及《楚辞》等其他文献中所收录或引述的先...
发表时间:2005-05-01
来源库: CDFD2005
题名:鲍照诗接受史研究
作者:罗春兰
文献来源:复旦大学
摘要:本论文试图以读者为出发点,将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方法与西方理论结合起来,从文学接受的视角,通过对鲍照诗歌的传播途径、影响效果的考察,来寻绎鲍照声名沉浮的内在原因,从而勾画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读者接受鲍照诗的脉络与轨迹。本文由导言、正文部分及附录三部分组成。导言部分除了针对论文的研究视角、理论基础及架构等作出说明之外,对于本论题的研究动因、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也予以阐述。正文共由六章组成,分上、...
发表时间:2004-06-01
来源库: CMFD2007
题名:南北朝边塞诗研究
作者:于海峰
文献来源:山东大学
摘要:边塞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它既是历史的又是地理的,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边塞诗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容,同时也表现出了迥然有异的艺术表现技巧。只有历史地辩证地观照这一文学现象,才能对边塞诗作出符合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的评价。对于边塞诗的研究,学术界取得了显著性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对边塞诗的界说和源流的探讨、对边塞诗的性质和繁荣原因的探究、对边塞诗人诗体的研究、对边塞诗美学风格的把握等等。这些研究成果虽然也对唐前边塞诗有一定的关注,...
发表时间:2005-04-01
来源库: CMFD2007
题名:盛唐边塞诗中的战争与和平主题研究
作者:崔玉梅
文献来源:中央民族大学
摘要:唐代边塞诗,是我国古代文学遗产中的精华。本文主要研究盛唐边塞诗的战争与和平主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战争主题。战争是边塞诗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盛唐诗人在歌颂战争、赞美英雄的同时,也毫不隐瞒战争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对战争表现了厌恶甚至反对的态度。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构成了盛唐诗人主战与厌战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表现在诗歌人物形象上就是“少年”与“老将”之间的对立。少年形象体现了诗人对青春与理想的追求,突出少年不为封侯而战的精神境界;而老将封侯无望的现实,又使诗...
发表时间:2003-05-05
来源库: CMFD2006
题名:中唐边塞诗简论
作者:黄小妹
文献来源:安徽大学
摘要:边塞诗是唐代诗歌园林中一朵瑰丽灿烂的奇葩。尽管盛唐边塞诗的成就很高,但是中唐边塞诗也有自己独特的成就和审美价值。本文首先论述中唐时代的边塞状况和边塞诗的产生背景,继尔阐述中唐边塞诗之繁荣及其原因,指出中唐边塞诗的繁荣与中唐衰微的国势和复杂的边塞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探讨:第一,梳理出中唐近70年边塞诗的发展脉络。中唐边塞诗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及以下一些不同的类别:前期为大历时期,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李益,卢纶的有盛唐余韵的边塞诗;一类...
发表时间:2002-03-30
来源库: CDFD2004
题名: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
作者:任文京
文献来源:河北大学
摘要:边塞诗是唐代诗苑中的一枝奇葩,它以特殊的题材反映了唐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本论文突破单纯从文学到文学的研究困境,借助历史地理学、民族学、考古学、军事学等方面的知识,试图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上对唐代边塞诗进行新的诠释。论文重点探讨了文化背景对边塞诗产生和发展带来的影响,并将边塞诗放在历史文化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审视、考察,发掘出诗歌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论文分析了时代精神对边塞诗人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出唐代边塞诗人的游侠气质和少年心态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阐述了历...
发表时间:2006-05-01
来源库: CDFD2004
题名:四萧文学研究
作者:林大志
文献来源:河北大学
摘要:本课题以四萧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萧氏父子作家作品、文学思想,及其对南朝文学走向之影响。梁代萧氏父子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南北朝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当前学界有关这一课题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尚显不足。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引论部分简述四萧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具体方法。第二章重点论述萧氏父子的生平经历、个性思想及其与文学之关系。身为帝王,四萧的生平基本清楚,但因年代久远,有些问题已然晦暗...
发表时间:2004-04-25
来源库: CMFD2005
题名:南朝边塞乐府诗研究
作者:王英
文献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以往的文学史一般把边塞诗派作为盛唐时期的产物,这一论断造成了一种误解,即只有盛唐时期才有边塞诗歌。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有局限的,不仅不符合边塞诗歌的创作情况,也不利于对边塞诗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作者认为边塞诗的概念应重新确定,不仅唐代诗歌中存在边塞诗,而且自汉代以降,历代都不乏抵御外族、描绘战争及边塞风光的边塞诗歌。实际上,边塞诗有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本文以南朝四代的边塞诗创作为研究中心,主旨是分析其创作情况、艺术特点及其在整个边塞诗史上的承前启后的地位。通过对诗歌作品的研究...
发表时间:2007-05-01
发表时间:2007-05-01
来源库: CDFD2007
题名:隋代诗歌研究
作者:于英丽
文献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摘要:隋代诗歌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它上承南北朝诗歌的余绪,下启初唐诗风。由于隋代只有38年的历史,所存诗歌数量不多,故历来从整体上研究隋诗的较少。本文以作品、作家分析为核心,阐述了隋诗生成的文化背景,梳理了现存隋诗的情况,并对其中归属存有争议的诗歌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细致分析了隋诗的律化特征、隋诗的题材类型以及隋代主要诗人及其诗风。论文还详细阐述了隋诗融合南北诗风的创作倾向及其过渡特征,指出其成就与不足。本文注重文本的分析,同时还采用了考证、统计、归纳等研究方法,注意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的统一,以求...
发表时间:2005-03-01
Leabharlann Baidu来源库: CDFD2005
题名:汉唐边塞诗主题研究
作者:阎福玲
文献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在汉唐文化背景下对汉唐边塞诗的苦寒、尚武、思乡、征战与风俗等五大主题及其创作模式作了较为细致的探讨研究。第一章引论,通过分析“边”与“塞”的具体内涵,比较边塞诗与征戍诗、本土诗、边疆诗的差异,为边塞诗做出较为合理的定义,进而概括边塞诗的三大特征:政治性、地域性和特殊的时代性。之后分古代、近现代和新时期三阶段概述边塞诗研究史,对不同时期的研究成就与贡献、不足与缺憾作出简要的评介。最后介绍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成果的得与失。第二章,先从边疆自然地理特征、...
发表时间:2005-05-01
来源库: CMFD2005
题名:唐前边塞诗研究
作者:关永利
文献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摘要:对于边塞诗的研究,当前的学者多将目光集中在有唐一代,而对唐前的边塞诗,仅有一些零碎的、浅层次的分析与探讨。因此,本论文拟就唐前边塞诗的发展概况,从历史演变的角度,作一纵向的梳理,以期对此问题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全文共分六部分。引论部分主要阐明边塞诗的源起及其情感基调。一、从字面上来确定边塞一词的涵义,边塞即是国家边疆的要塞。二、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考察边塞的源起以及衍变情况。三、从精神基调上来理解边塞诗所具有的特质,即它有豪迈的一面,也有悲凉...
发表时间:2004-06-30
来源库: CDFD2007
题名:隋代文学研究
作者:李建国
文献来源:武汉大学
摘要:研究隋代文学,对理解从南北朝到唐代的文学进程、丰富文学史的整体内容,都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力求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和空间的横向分布两个环节,对隋代文学的状况作出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全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四章重在宏观考察,下编三章重在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第一章探讨统一帝国所形成的新的文学环境,主要从统一国家所必需的文化整合,文人汇聚所带来的文化与文学交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比较综合陈寅恪和唐长孺两位关于南北朝隋唐文化发展的研究,指出隋唐文化整合的大趋势是南朝化。然后,以...
发表时间:2006-04-01
来源库: CDFD2008
题名:南朝文学集团与南朝文学
作者:沈意
文献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从文学集团的角度研究南朝文学,即主要研究南朝文学集团对南朝文学发展的影响。全文共分八大部分:绪论、正文六章和结语,共约17万字。本文对文学集团的定义、种类、组织、发生过程、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描述,对南朝文学集团的几个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着重讨论了南朝文学集团与南朝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绪论:共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关于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问题的阐述。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意义,即以文学集团为切入点研究南朝文学,这种做法的价值之所在;其次,...
发表时间:2004-06-30
来源库: CDFD2002
题名:南朝宗王属吏研究
作者:唐春生
文献来源:四川大学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南朝宗王属吏中的王国吏与出镇宗王府的属吏。王国吏可分为王府训导官与王国事务吏二类。王国官中的一部分事务吏在南朝的设置并不普遍,表明中央对王国集权的加强。出镇宗王府的属吏分州府吏与军府吏二类。州府属吏中的高级属吏如别驾、治中并不全由中央选任,中央选任的只是少数。军府属吏通常由中央任命,但宗王可以向中央提出人选,一定程度上有用人自主权。军府属吏中只有长史、司马、参军是言秩的,州府吏则全不言秩;但他们可以通过非法聚敛与府主的赏赐集聚财富。宗王属吏有不...
发表时间:2006-03-01
来源库: CDFDTEMP
题名:南朝选官制度与文学
作者:王相飞
文献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南朝的选官制度处于两汉察举制向隋唐科举制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形态十分丰富,存在多种等量齐观的选官类型。相对地,必然会对文人入仕及其文学活动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本论文的宗旨,即在于探讨南朝选官制度与南朝文学之关系,企图在职官制度的视野上,提供一个观察南朝文学的角度。本论文南朝年限起自刘宋,迄于陈亡(420—589)。讨论对象则以此一百七十余年间曾经入仕的文人为主。全文主体部分共分七章,并附文人入仕类型表:引言:说明论文选题的原由、相关的研究情况及研究方法。第一章:选官制度...
发表时间:2008-06-30
来源库: CDFD2007
题名:唐代边塞诗综论
作者:应晓琴
文献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唐代的边塞艺术不仅限于诗歌,在美术、音乐领域都掀起了边塞题材的热潮。我国美术反映边塞题材最典型的角度不是战场和塞外生活,而是通过描绘外国(族)使者入朝来贡或和亲来反映的。这反映了华夏民族热爱和平的品性;另外,鞍马题材也间接的与国家的边塞力量相关。历代美术对边塞内容的关注几乎与边塞诗的发展相始终,迄唐为止历代画家多武职的身份也促使他们更多的关注边塞题材。南北方文化对唐边塞诗歌的影响同样深远。六朝的排偶、用典等形式特色在唐边塞诗中被广泛的继承,排偶对于军旅诗有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