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心脏、血液循环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新人教版(new)

七年级生物下册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新人教版(new)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目标学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重点、难点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心脏各腔室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

2、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难点: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各腔室的厚薄以及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2、了解血液循环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1、购置新鲜的羊的心脏数个,其中一半保持完好,其余的解剖好,以备观察。

另准备解剖盘,盛有水的烧杯,小漏斗。

2、医用输液管、心脏结构模型、血液循环演示仪。

3、印制观察记录单,便于课堂观察并记录结果。

4、自制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学生:预习课本相关内容,阅读课本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肺循环:观察思考,分析人体内血液循环流动离不开心脏的作用。

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

结合观察提纲,观察动物心脏,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通过观察心脏各腔室的厚薄,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

通过分析,作出推断血液在心脏的流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尝试通过对动物心脏注水,验证血管及与心脏各腔室的通连关系。

同时发现新问题,瓣膜的存在及作用.观看演示对循环形成整体认识.分组以“旅游”的形式,展开游戏。

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各条“旅游线路”,通过对“景点”和沿途发生的“主要事件”的介绍,认识了解循环路线和循环的意义。

问题情景创设,连通的两组输液管模拟封闭的循环管道,怎样使其中的液体流动?提供观察材料,巡视指导科学的进行观察。

巡视引导,指导学生总结整理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的感性认识,使其上升为理性认识。

认识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血液循环演示仪,对血液循环形成初步认识。

组织游戏,协助理顺循环路线和循环的意义。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人体奥妙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保护心脏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关爱生命的价值观。
4.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血压的概念、正常范围及影响血压的因素。
3.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教学内容:
(1)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心脏的结构功能。
(2)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3)血压的概念和正常范围。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血压异常对人体的危害,提高他们对血压监测的重视。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血液循环的重要性,如运动后心跳加快、受伤后血液凝固等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血液循环的奥秘。
3.教学方法:采用课堂问答、练习题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2.教学内容:
(1)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和途径。
(2)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3)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功总结、归纳、提炼的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途径(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途径(教学设计)

血液循环的途径
一、教学目标
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
了解静脉血和动脉血的特点
理解动脉血和静脉血的转化途径
二、教学内容
之前已经学习了血管的分类,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及特点。

心脏的结构以及与动脉和静脉的联系。

对于学习本节血液循环的途径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血液循环的两大途径,动脉血和静脉血的转化及其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难点:动脉血与静脉血的转化;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相互协同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活动从复习心脏的结构以及其与血管(动脉和静脉)的联系方式。

结合课本上血液循环的图示,让学生自己发现整个循环的路径(角色扮演)。

再引出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部分讲,根据血液颜色的转变结合营养物质的交换,得出静脉血与动脉血的区别。

再讲血液循环与血液的变化结合在一起。

五、教学准备
做好写有血液循环各个器官的四方纸;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血液循环的途径。

初中生物心脏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心脏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心脏血液循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人体血液循环的过程;3. 理解心脏和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心脏如何对血液进行泵送和循环;2. 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心脏的结构;3. 实验器材:胶管、水桶、手摇泵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心脏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探讨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并引出人体血液循环的主题。

二、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1. 介绍心脏的位置和结构;2. 讲解心脏的功能及心脏如何进行泵血。

三、讲解血液循环的过程(15分钟)1. 介绍血液循环的基本过程,包括肺循环和体循环;2. 讲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四、实验环节(15分钟)1. 利用实验器材展示心脏泵血和血液流动的实验过程;2. 学生可以手动操作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加深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理解。

五、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理解,提出问题和意见,老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过程;2. 强调心脏和血液循环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布置作业:总结心脏和血液循环的重要性,写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过程,理解心脏和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

初中下册生物心脏教案

初中下册生物心脏教案

初中下册生物心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心脏的工作原理。

3. 能够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重点: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难点:1. 心脏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1. 心脏模型。

2. 心脏结构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简洁的导入语,由上节课的内容过渡到本节课,既承上启下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过程【任务一】心脏的结构学生观察心脏的模型并阅读课本内容,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 填写各部分名称。

2. 心脏壁主要由什么组织构成。

由此可以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3. 心脏由几个腔构成,其中收缩力最强的是哪一个,与此相连的血管是什么?4. 心脏内的血液只能怎样流动?【任务二】血液循环的途径1.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2. 学生能够描述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变化。

三、总结与拓展1. 学生总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3. 学生探讨心脏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填写心脏各部分的名称。

2. 学生能够描述心脏壁的构成和功能。

3. 学生能够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心脏模型和阅读课本,让学生了解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了血液循环的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也应注意难点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

人教版初中生物心脏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心脏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心脏教案
课时:1课时
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
教学目标:
1. 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心脏的工作原理。

3. 了解心脏与循环系统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心脏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1. 简易心脏模型。

2. PowerPoint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或动画引入心脏的话题,激发学生对心脏的兴趣。

二、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
1. 展示简易心脏模型,让学生观察心脏的外部结构。

2. 通过PowerPoint幻灯片详细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3. 强调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

三、讲解心脏的工作原理(15分钟)
1. 通过幻灯片展示心脏的工作原理,包括心房和心室的收缩舒张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心脏如何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
1. 分组让学生自行讨论心脏与循环系统的关系,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心脏出现问题,人体会出现什么情况。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心脏的理解。

2. 提醒学生复习概念,并与其他系统进行联系。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简易心脏模型和PowerPoint幻灯片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在讲解心脏的工作原理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同时,加强与其他系统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4.4.3血液循环的途径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4.3血液循环的途径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血液循环的途径教学设计学科生物学年级七年级姓名高宇课题血液循环的途径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2022版新课标要求本单元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人体生理与健康”这一主题的内容。

一、课标整体要求:人体具有多个系统,各系统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人体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机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从系统、器官等不同的结构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了解传染病的危害;理解人体免疫的基本原理;认识到遵守社区、地区和国家的相关防疫要求,有助于传染病的防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对传染病和免疫、医药与急救等知识的学习,认同生物学及医学伦理观念,养成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二、课标内容要求:概念5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5.2 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进行体内的物质运输5.2.1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5.2.2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激素等物质三、课标学业要求:(1)描述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4)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说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别;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相互联系。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为初中义务教育生物新课标第五大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中的内容—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主要为教材设置了第二个“观察与思考”活动,让学生观察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并通过一系列问题及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以及两条循环路径中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及其意义。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其特殊性在于它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

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达,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运走,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血液循环的途径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循环的途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及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教科书《生物学》下册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中的第二课时内容,主要讲述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血液、心脏和血管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掌握心脏和血管的结构的前提下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使学生懂得血液如何在人体内循环流动,内容在教材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上课开始,重点复习心脏和血管的结构。

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导入本节的新知学习。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浓,思维敏捷,但抽象思维略有不足,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及视频,结合实物观察,使知识信息的传递立体化,教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把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我探究,小组讨论来学习新知,让学生分析出问题的本质,知道学有所用,这样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及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2、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3、通过利用概念图的教与学,促使学生更好地整合知识和内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目标:1、在分析血液循环途径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及循环意义的掌握,对学生进行生物体是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的教育3、积极参与讨论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认同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难点: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

3. 使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学会用血压计测量血压和脉搏。

4. 培养学生自我保健意识,掌握出血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紧急救护方法。

5.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血液循环的概念及意义2.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3. 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4. 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5. 出血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紧急救护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血液循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血液循环的概念及意义:讲解血液循环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血液循环对人体的重要性。

3.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通过图示、动画等方式展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血液循环的流程。

4. 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讲解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成分变化,使学生了解血液成分变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5. 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介绍血压和脉搏的定义、测量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测量血压和脉搏。

6. 出血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紧急救护方法:通过视频、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出血护理的基本知识和紧急救护方法。

7.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血压测量和出血护理的实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8.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血液循环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自身健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血液循环概念、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的理解。

2. 实操考核:评价学生在血压测量和出血护理实操中的表现。

3.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有关血液循环的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动画、视频等教学素材:用于直观展示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过程。

2. 血压计、脉搏计等实践器材:用于学生实操练习。

3. 相关医学资料:用于学生课后自学和作业。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案
目标:了解血液循环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血液在身体内
循环的过程。

一、引入
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人体内有一种特殊的液体,它会在身体各处流动,帮助
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运送废物和二氧化碳吗?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血液循环”。

二、学习内容
1. 血液循环的定义:血液在人体内不断流动、输送养料、氧气和排除废物的过程。

2. 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中心,它由心房和心室组成,通过收
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连接心脏和全身各部位,传递血液。

3. 血液在身体内的循环过程:心脏通过心脏循环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
器官,同时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送回心脏。

三、实践操作
1. 观察心脏和血管的模型,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2. 进行模拟实验,通过心跳板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观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3. 完成填空题或选择题,巩固对血液循环的理解。

四、总结
1. 简单总结血液循环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提醒学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促进血液循环健康。

五、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自主学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血液循环的知识。

六、拓展
1. 邀请医生或专业人士到班级进行血液循环相关话题的讲解。

2. 观看相关视频或参观医院或科技馆,深入了解血液循环的奥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年级和学生的需求。

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谢谢!。

初中生物下册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下册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下册血液循环教案
目标:让学生了解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血液循环的过程和主要器官。

学习目标:
1. 了解血液循环的定义和功能;
2. 掌握心脏、血管和血液三者之间的关系;
3. 了解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

教学重点: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心脏、血管和血液之间的关系、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解剖模型、血液循环相关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血液循环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血液循环对人体
的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血液循环的定义和功能。

2. 分别介绍心脏、血管和血液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老师进行实验演示:用解剖模型展示心脏、血管和血液的关系,同时模拟血液在人体内的
循环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四、互动讨论(10分钟)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提出问题。

五、总结回顾(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血液循环的重要性,并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写一份关于血液循环的总结报告。

扩展延伸:鼓励学生主动了解更多关于血液循环的知识,可以阅读相关课外资料或进行实地考察。

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对血液循环相关知识有深刻理解。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循环》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循环》教案、教学设计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保持作业本的整洁、字迹清晰。
2.思维导图要结构清晰,内容全面,能够体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整合能力。
3.课后练习题要独立完成,对于错误的地方要认真查找原因,及时纠正。
4.科普小报和短文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力求表达清晰、有说服力。
5.实验报告要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撰写,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设计一份关于心脏结构与功能的科普小报,要求图文并茂,内容准确,能够向他人清晰介绍心脏的工作原理。
4.撰写一篇短文,探讨血液循环对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保持心血管健康。
5.针对课堂上的实验活动,如血小板聚集实验,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过程、结果和结论。
3.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设计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血液循环的知识;
5.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课后习题等多种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5.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了解血液循环过程中的物质交换;
6.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
1.利用实物模型、挂图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心脏、血管和血液的结构,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血液循环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血液循环的含义和作用。

2. 掌握心脏、血管和血液三者之间的关系。

3. 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和机制。

二、教学内容:1. 血液循环的概念及作用。

2. 心脏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3. 血管的分类和结构。

4. 血液在循环中的运输和功能。

三、教学过程:引入: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人体的血液是如何流动的吗?第一部分:血液循环的概念及作用1. 介绍血液循环的概念和作用。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人体内不断地流动的过程,通过血液循环,可以将身体需要的氧气、营养物质和免疫细胞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细胞,同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肺部和肾脏排出体外。

2.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哪些?-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 维持体温、酸碱平衡和水盐平衡- 运输免疫细胞和荷尔蒙- 带走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3. 列举一些人体血液循环的例子。

- 大循环:心脏通过动脉将氧气富含的血液输送给全身,通过静脉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带回心脏。

- 小循环:心脏通过肺动脉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到肺部,经肺静脉将氧气富含的血液带回心脏。

第二部分:心脏的结构和主要功能1. 引导同学们观察心脏模型,了解心脏的位置和形状。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略偏左,呈圆锥形。

2. 介绍心脏的主要功能。

- 推动血液循环: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的运动,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 维持血液的供应和排泄:心脏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同时带走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3. 请同学们根据心脏模型,描述心脏的结构。

由心房和心室组成,通过心脏瓣膜分隔成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第三部分:血管的分类和结构1. 介绍血管的分类。

-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

- 静脉:将带有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带回心脏。

- 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通过其薄壁进行物质交换。

2. 引导同学们观察毛细血管的结构。

毛细血管呈管状,壁薄,与周围的组织紧密接触,方便物质的交换。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血液循环的教学设计知识目标:复述、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血液循环的PPT,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设计思路:1、结合课件讲解:(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大致路径?(2)、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地点?(3)、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又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2、分析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在分析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时,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毛细血管壁的特点、血红蛋白、动脉血的特点、呼吸作用表达式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实质来分析,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可让学生自己分析,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及语言表达能力。

分析完后,教师在板书概念图中,把流动脉血的结构用红粉笔来表示,红色表示鲜红的动脉血,流静脉血的结构用兰色粉笔来表示,蓝色表示暗红的静脉血。

这样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不是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并不一定流静脉血。

3、最后教师结合板书图解来使学生获得: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起止点都是心脏,二者在心脏处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教学设计示例一、复习提问: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学生同桌相互判断左手和右手,来正确正解图中的左和右,楼房和地下室的上下关系直观的认识,房在上,室在下,来永久直观记住心脏的四个腔室。

根据血液中流的血液的颜色,提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颜色为什么鲜红,就是因为含氧多呗,血红蛋白与氧结合颜色鲜红,与氧分离颜色暗红呀。

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从哪里来的呢?从肺部来的,肺中的氧直接从空气中来的,提出肺静脉的概念,静和进同音,为什么叫静脉,而不叫进脉呢?请同学们摸一下吊针用的血管,体会是动还是静?静!所以叫静脉,再摸一下腕动脉,体会动还是不动,这就是动脉,不是静脉,也不是进脉,是动脉,是出心脏的血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每个腔相连的血管
难点
每个腔相连的血管
教法
精讲点拨
教具
无教Biblioteka 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前展示
一检查上一节学习内容掌握完成情况: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什么?(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2.血浆的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双号展示
表扬优秀,鞭策后进偷懒同学
七年级生物下册心脏、血液循环教案
课题
循环复习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知识能力思想
教学目标
1、描述心脏的结构。认识心脏的功能。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3、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的功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通过观察认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能运用血液循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较为基础,每组四五号分别展示
特别强调表扬:
知识要掌握扎实,准确
加快板书速度,提高板书质量
积极主动展示,诚实守信,端正态度,培养书写习惯
大胆发表个人的看法
根据老师思路逐步理解生命的含义
学会质疑并追根究底
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
组内互动
精讲点拨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
顾名思义,呈红色,提问:为什么红细胞呈红色?(含血红蛋白)
提问:血红蛋白有什么特性?(氧含量高,与氧结合;氧含量低,与氧分离)
正是因为血红蛋白的存在才赋予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
白细胞
白细胞在我们人体内的作用就跟白衣护士一样,杀灭病菌,起到保护和防御的作用。
血小板
血小板的作用就是凝血,
做好笔记,踊跃思考,大胆发言,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举例说明
结合生活常识踊跃的回答
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个血液循环系统。本章用三节分别介绍血液、血管和心脏,显得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其中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动力结构,所以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重点是识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以更好的来理解“血液循环”。
逐步培养个人的学习习惯
增强个人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精讲点拨
二心脏的内部结构
让学生说名称填空
三血液循环途径
1认识血液循环过程中经过的各结构名称。(强调肺部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2分别理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及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分开认识两循环旨在化复杂为简单,利于学生整理所学的知识)
3出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让学生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化抽象为直观,一目了然地展示出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
学生踊跃地回答问题
大胆发表个人的看法
根据老师思路逐步理解生命的含义
学会质疑并追根究底
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当堂完成
深入理解
微型板书设计
1.血液
2.心脏
3.循环
课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