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桑蚕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桑蚕产业的调研报告我国是世界最大的丝绸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占有70%以上的国际市场份额。
近年来,由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土地资源减少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扬,南方桑蚕主产区出现了产量萎缩趋势,植桑养蚕的传统格局正在被打破,国家农业部、商务部和财政部多次下发文件,支持全国开展“东桑西移、南蚕北移”工程建设,还相继抢购一空出台了支持中西部地区植桑养的优惠政策。
我县应抓住这一机遇,从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出发,大力发展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桑蚕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登上新台阶。
一、我县具有良好的桑蚕生产条件和优势。
1、拥有省内科研指导优势。
1958年成立了黑龙江省蚕业研究所、蚕蜂技术指导总站和天蚕保护管理站,在东部山区、半山区开始生柞蚕,目前年产柞蚕5000吨,还开发了每公斤价格高达3000美元的稀有天蚕丝生产,是国家重要的柞蚕生产基地。
多年来,我省一直致力于桑蚕生产科研,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省蚕业研究所历时二十多的培育成功了“龙桑一号”抗寒蚕树新品种,在我省北纬49度以南地区栽培实验获得成功,使我省发展桑蚕生产有了可靠的种质保障。
同时,哈尔滨鑫森淼公司成功丢弃出了适合北方地区的“龙一”速生、丰产、叶质优良、适应性较强的桑树品种,现已养蚕20张,单产49公斤,总产茧量达980公斤,产值24000元,纯收入21000元。
欧亚达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森宇蚕业公司、讷河等地已在筹备组建桑蚕缫丝企业,产业链条完备。
2、我县植桑养蚕资源富集。
我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耕地面积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且我县半山区地貌特征更加适宜发展桑蚕产业发展,据初步统计我县可栽植柞蚕林和柞矮林的山地约公顷。
目前,已有闫家、大八浪等乡镇开展了柞蚕养殖生产活动,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
同时,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桑蚕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老年和妇女劳动力就可以操作和管理,因此在我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桑蚕生产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养蚕业兴衰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养蚕业兴衰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养蚕业是指人们利用家蚕进行饲养和生产丝绸的一种传统农业产业。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养蚕业曾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养蚕业在近现代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和变化,面临着兴衰的局面。
为了了解养蚕业的兴衰原因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一项社会实践调查。
首先,我们调查了一些农村地区的养蚕业现状。
调查显示,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许多农户不再种植桑树并饲养家蚕。
相反,他们转而种植其他农作物或从事其他产业,如养殖业、果树种植等。
这主要是因为养蚕业的收益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可观,甚至还存在着市场出售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还参观了一些传统丝绸作坊和丝绸工厂。
我们了解到,尽管养蚕业存在困境,但仍有许多人坚守着这个古老的传统。
一些传统的丝绸作坊仍在坚持手工制造丝绸产品,注重工艺的传承和质量的保证。
而一些现代化的丝绸工厂则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我们还调查了养蚕业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养蚕业在经济发展和农村就业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些地区的农民通过养蚕业依然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养殖桑蚕也成为了一些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机会。
此外,养蚕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如丝绸加工和销售业。
虽然养蚕业面临兴衰的困境,但它仍然对当地经济和农民群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的调查表明,养蚕业的兴衰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市场需求变化、生产成本增加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等。
尽管养蚕业目前面临着困境,但仍然有一些人坚守着这个传统行业,并致力于传承和发展。
养蚕业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和农村就业方面。
对于促进养蚕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提高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等建议,以期能够推动养蚕业走出困境,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威海柞蚕业现状及振兴产业探讨
威海柞蚕业现状及振兴产业探讨第一篇范文威海柞蚕业现状及振兴产业探讨在中国,柞蚕养殖业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为国家的农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威海作为中国柞蚕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其柞蚕业的发展状况尤为引人关注。
现状分析柞蚕业是威海的传统优势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柞树资源为柞蚕的养殖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近年来,威海柞蚕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产业规模逐年萎缩。
受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柞蚕养殖的面积和产量都有所下降。
其次,养殖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缺乏现代化的养殖设施和技术的支撑,影响了柞蚕的产量和质量。
再次,产业链条不完整,缺乏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导致柞蚕产品的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振兴探讨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和尝试,寻找威海柞蚕业的发展新。
首先,提升养殖技术,改善养殖设备。
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柞蚕的养殖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加强产业链的建设,推动柞蚕产业的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再次,要加强政策支持,为柞蚕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柞蚕产业。
第二篇范文3W1H与BROKE模型在威海柞蚕业现状及振兴产业探讨中的应用What - 柞蚕业的价值与现状柞蚕业的价值在于其对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生态上,柞蚕可以有效利用柞树资源,促进生态循环;经济上,柞蚕业是威海的传统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社会上,柞蚕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柞蚕业面临着规模萎缩、技术落后、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
Why - 柞蚕业振兴的必要性柞蚕业的振兴是必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威海的农业经济发展、传统产业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当地居民的就业和生活。
同时,振兴柞蚕业也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Who - 柞蚕业振兴的主体与利益相关者振兴柞蚕业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养殖户等。
养蚕调研报告
养蚕调研报告养蚕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调研目的:了解养蚕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养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调研方法:1. 翻阅相关文献,了解养蚕的历史和发展情况;2. 实地走访养蚕基地,与养蚕户交流;3.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1. 养蚕现状养蚕是一项传统农业产业,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养蚕大国,养蚕户数量众多。
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地。
养蚕主要以家庭规模经营和农民合作社经营为主。
2. 养蚕市场需求目前,养蚕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丝绸工业和食品工业。
丝绸工业对蚕茧的需求量大,对蚕种的品质要求高。
食品工业主要以蚕蛹为原料制作食品,对蚕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3. 养蚕技术发展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养蚕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通过科学饲养管理、优质蚕种引进等措施,提高了养蚕的效益和质量。
同时,一些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养蚕带来了便利,例如智能饲养设备的使用,可以提高养蚕效率和产量。
4. 养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养蚕对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养蚕提供了就业机会,一部分农民通过养蚕获得收入。
其次,养蚕产品对国内外市场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最后,养蚕还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增加农村地区的文化底蕴。
三、调研发现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养蚕行业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1. 挑战:养蚕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劳动力需求,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和成本压力成为养蚕户面临的主要问题;养蚕市场需求多元化,对蚕种品质和养殖技术要求高,需要养蚕户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2. 机遇: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养蚕设备的应用将提高养蚕效率和降低劳动力成本;养蚕产品的多样化开发,可以满足市场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拓展养蚕产业的规模和利润空间。
四、调研建议1. 提高养蚕户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培训和指导,引导养蚕户采用科学养殖方法和先进设备。
2. 发展智能化养蚕设备,提高养蚕效率和降低劳动力成本。
调研养蚕收益情况报告
调研养蚕收益情况报告尊敬的领导:经过对养蚕收益情况的调研和分析,本次报告总结了养蚕行业的现状和收益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1. 养蚕行业概况养蚕是一种传统的农业养殖方式,通过饲养桑蚕、柞蚕等蚕虫,利用其产生的蚕蛹和蚕丝进行加工和销售。
养蚕业在许多地区都有广泛的发展,并且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养蚕行业现状2.1 养蚕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消费者对纺织品和丝绸的需求增加,养蚕行业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的养殖和加工体系。
2.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养蚕业在育种、疾病防控、饲料配方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了养蚕效益和产品质量。
3. 养蚕收益情况3.1 养蚕的经济效益稳定。
根据调研数据,养蚕业的平均年纯收入可达到万元以上,其中以蚕蛹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
3.2 养蚕的投资回报率较高。
相对于其他农业养殖业,养蚕投资回收周期较短,一般在一年左右,加上养蚕生命周期较短,投资回报率可达到30%以上。
4. 养蚕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4.1 养蚕技术的传承和培训不足。
由于养蚕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较高,传统的养蚕技术传承面临困难,并且缺乏相关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资源。
4.2 市场需求波动大。
受经济状况、时尚潮流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对丝绸和蚕蛹的需求存在一定的波动,养蚕行业面临销售不稳定的问题。
4.3 养蚕品种选择不当。
部分地区的养蚕业主要以传统的桑蚕养殖为主,缺乏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活调整,导致收益受限。
5. 建议和措施5.1 加强养蚕技术培训。
建立健全养蚕技术传承机制,培养和选拔一批养蚕技术人才,并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提高养蚕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市场意识。
5.2 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在传统的丝绸销售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市场销售渠道,如电商平台、外贸出口等,增加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机会。
5.3 优化养蚕品种结构。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养蚕品种结构,选择适应市场的优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某县蚕业生产情况调查
某县蚕业生产情况调查某县蚕业生产情况调查XX县是全国典型的一化性柞蚕主产区,XX省柞蚕生产基地县,蚕业生产历史悠久。
在新的形势下,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培育柞蚕特色经济,对于实现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
为此,我们围绕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XX的柞蚕产业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认真的分析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产业概况和发展现状近年来,XX县立足县情,发挥优势,把柞蚕生产作为一项重要的特色产业来培育,有力地推动了柞蚕产业的快速发展。
全县现有柞树和柞坡资源XXX万亩,适宜养蚕柞坡XXX万亩,主要集中在XX、XX等14个山区乡(镇、办事处)的XXX个行政村,常年放养春季柞蚕卵XXXX公斤左右,利用柞坡面积XXX万亩,从事蚕业生产的农民群众近万户、3万多人。
2018年以来,通过技术攻关,实现了由一年放养一季春蚕到一年放养春、秋两季柞蚕的新突破。
20XX年,全县春秋两季放养柞蚕卵达到4848公斤,鲜茧产值6244万元,蚕农户均增收XX00多元,人均增收XX00多元。
良好的资源禀赋和悠久的生产传统,奠定了XX县茧、丝、绸、绵名气全国第一、丝绵加工销售量全国第一、丝绵加工销售从业人员全国第一的特殊地位。
200X年,XX县柞蚕生产被市农业局确定为四大特色产业之一。
二、产业优势和有利条件1、生产历史悠久。
XX县柞蚕生产始于夏代,盛于明清,距今已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XX绸”曾经是大唐帝国通过“丝绸之路”销往西亚和欧洲的贵重商品,清代山区人民几乎家家户户养蚕、缫丝,民国时期XX丝绸市场已经形成规模,许多上海商人在此开店专营“XX绸”。
XXX年,XX绸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被誉为“XXX”,从此蜚声海内、享誉全球。
XX悠久的柞蚕生产历史,不仅为柞蚕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XX厚重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发掘价值和很大的产业拓展空间。
2、柞坡资源丰富。
我县的柞坡面积分布相对集中,总面积在全省位居第一。
柞蚕行业调研报告
柞蚕行业调研报告柞蚕行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柞蚕养殖是一种传统的农业养殖方式,在许多地方都有其悠久的历史。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下,柞蚕养殖行业逐渐式微。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柞蚕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1)柞蚕的生命周期和繁殖特点。
(2)柞蚕的养殖方式和技术要点。
(3)柞蚕商品化生产的市场需求。
(4)柞蚕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5)柞蚕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2. 调研方法(1)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2)实地走访柞蚕养殖基地及相关企业。
(3)面对面访谈柞蚕养殖从业者。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柞蚕的生命周期和繁殖特点柞蚕属于昆虫纲、鳞翅目、蚕科,是具有独特价值的天然资源。
其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蛾四个阶段。
柞蚕幼虫期长,需要大量桑叶作为食物,蛹期则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柞蚕的繁殖主要通过交尾产卵来实现。
2. 柞蚕的养殖方式和技术要点柞蚕的养殖主要分为室内养殖和户外养殖两种方式。
室内养殖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同时精心管理桑叶的供应。
户外养殖则需要注意保护柞蚕免受天敌的侵害。
柞蚕养殖的关键技术包括卵的孵化、幼虫的饲养和管理、蛹的培育和成蛾的出蚕等环节。
3. 柞蚕商品化生产的市场需求柞蚕的成蚕可以用于制茧和提取蚕丝,蚕丝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应用潜力。
目前,国内外市场对蚕丝的需求量大,价格也相对较高。
由于柞蚕属于传统农产品,其商品化生产和销售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4. 柞蚕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目前,柞蚕行业的规模较小,主要分布在少数地区,并且大多数是家庭式养殖。
柞蚕养殖者普遍面临着劳动力成本高、市场渠道匮乏、技术更新缓慢等问题。
同时,由于柞蚕养殖的传统方式,生产效益较低,致使年轻人热衷此行业的意愿较低。
5. 柞蚕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柞蚕的商业价值和市场需求仍然存在,因此柞蚕行业仍有发展的空间。
未来,柞蚕行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养殖成本效益。
柞蚕调研报告
柞蚕调研报告柞蚕调研报告柞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被广泛用于桑树养蚕业。
为了深入了解柞蚕的特点和养殖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一、柞蚕的特点1.体型特征:柞蚕一般体长3-4厘米,外形呈圆筒状。
它们的头部大,体色白灰或黄褐色,身体有哥伦布皱纹,尾部有鞭毛。
2.取食特点:柞蚕主要取食桑树的叶片。
它们的食量大,每日摄食量约为体重的50-60倍,而且对桑树的叶片非常挑剔。
3.生活环境:柞蚕主要生活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对光线和温度有一定的要求。
同时,它们对树种和树龄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喜好中幼年生长较好的桑树。
二、柞蚕的养殖情况根据我们的调研,以下是柞蚕的养殖情况总结:1.养殖人数:柞蚕养殖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目前养殖人数众多。
尤其是在高桑树产区和农村地区,很多家庭都进行柞蚕养殖。
2.养殖区域:柞蚕的养殖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由于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适宜性,这些地区成为了柞蚕养殖的重要区域。
3.养殖规模:柞蚕的养殖规模各不相同,有些是小规模的家庭养殖,有些则是较大规模的专业养殖基地。
不过,由于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一些大规模养殖基地的养殖效益也较好。
4.养殖方式:柞蚕的养殖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户外养殖,也有现代化的温室养殖。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养殖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改变。
三、柞蚕养殖的挑战与发展机遇根据我们的调研,以下是柞蚕养殖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1.市场需求:目前,柞蚕丝的市场需求仍然庞大。
由于柞蚕丝的优质特性,它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和印染等行业。
同时,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2.养殖技术:柞蚕养殖技术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例如,针对柞蚕的疾病和害虫,研发更有效的防治方法,改进养殖管理技术等。
3.品质和品牌建设: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提高柞蚕丝的品质,建好品牌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宣传推广,使柞蚕丝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4.科研支持:加强柞蚕科研,探索柞蚕育种、养殖技术、品质改良等方面的创新,提高柞蚕产业的发展水平。
蚕调研报告
蚕调研报告蚕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蚕的养殖状况和发展趋势,为蚕养殖企业提供参考,推动蚕业的健康发展。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参观了若干家规模不同的蚕养殖场,了解了蚕的养殖过程和管理情况。
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蚕养殖者的种养比例、生产情况、市场需求等。
三、调研结果1. 养殖规模:(1)大规模养殖场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园区,规模较大,养殖设施齐全。
这些养殖场以供应丝绸生产企业为主要客户,生产的蚕茧直接销售给丝绸厂家。
(2)小规模养殖场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规模较小,多为个人或家庭经营。
这些养殖场主要依靠销售鲜茧、蚕宝宝等直接养殖产品获取收入。
2. 养殖工艺:(1)大规模养殖场采用现代化养殖工艺,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养殖管理。
通过科学的喂养和管理,提高蚕的生产效率。
(2)小规模养殖场主要采用传统的手工养殖方式,养殖者主要依靠经验进行管理。
由于缺乏现代养殖技术和设备,生产效率较低。
3. 生产情况:(1)大规模养殖场的蚕茧产量较高,质量稳定,销售渠道广,收益较高。
(2)小规模养殖场由于养殖条件和管理不足,蚕茧产量和质量相对较低,销售渠道有限,收益较低。
4. 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1)蚕茧市场需求稳定,特别是丝绸生产企业对蚕茧的需求较大且持续稳定。
(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丝绸制品的需求逐渐增加,为蚕茧市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3)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养殖工艺的推广,将进一步提高蚕茧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蚕业的发展。
四、建议1. 引导和支持农民转变观念,认识到现代化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重要性,提高养殖效益。
2. 加强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现代化养殖设施和技术支持,提高养殖场的规模和生产效率。
3. 加强对蚕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果和产品质量。
4. 建立健全的蚕茧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养殖者与丝绸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产品销售渠道和收益。
柞蚕可行性研究报告
柞蚕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柞蚕是一种重要的丝绸蛾,其可行性研究主要是为了探讨柞蚕的种植和利用对于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为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范围本次研究主要围绕柞蚕的生长发育特点、种植技术、产业化利用以及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涉及的范围包括生物学、农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领域。
三、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专著和期刊,收集柞蚕种植和利用方面的信息和资料。
2. 实地调查:深入柞蚕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柞蚕的生长发育情况、生产技术、产出情况等。
3. 专家访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柞蚕的种植和利用进行访谈,收集专业意见和建议。
四、研究内容1. 柞蚕的生长发育特点柞蚕是一种昆虫,幼虫主要通过吃桑叶生长发育,成虫主要负责产卵。
在特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柞蚕可以快速生长并完成生命周期。
研究柞蚕的生长发育特点,对于合理安排种植和收获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2. 柞蚕的种植技术柞蚕的种植技术包括桑叶的栽培和管理、柞蚕的饲养条件、疾病防治、生产周期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柞蚕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柞蚕的产量和质量,为经济效益提供支撑。
3. 柞蚕的产业化利用柞蚕的产业化利用主要包括丝绸的加工和销售、柞蚕的蛹和蛾的利用等方面。
研究柞蚕的产业化利用,可以为进一步开发柞蚕产业链提供思路和方向。
4. 市场需求分析根据调查和专家访谈的结果,分析柞蚕产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决策者提供市场营销的参考依据。
五、研究成果1. 对柞蚕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柞蚕种植的时间和条件提供了科学依据。
2. 结合实地调查,总结了柞蚕的种植技术和疾病防治的经验和方法。
3. 对柞蚕的产业化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发展柞蚕产业链的建议和措施。
4. 分析了柞蚕产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部门的决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六、结论柞蚕的种植和利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以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蚕桑调研报告总结
蚕桑调研报告总结
根据对蚕桑产业的调研,我们总结如下:
1. 目前中国的蚕桑产业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占据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一定比例。
蚕桑产业关系到农民的生计问题,对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2. 蚕桑产业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如养蚕户规模小、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弱等。
特别是面临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蚕桑产业需要进行全面改革和提升。
3. 蚕桑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在丝绸产业、医药和化妆品产业等领域。
国内外市场对优质蚕丝的需求日益增长,蚕桑产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4. 在推动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政策支持,提供财政资金和技术指导,鼓励大型养蚕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集中度提高。
5. 也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强蚕桑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提高蚕桑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同时,加强科技创新的能力,提高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6. 此外,需要加强蚕桑产业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污染,推广有机养殖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蚕桑产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产业,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但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综合措施,蚕桑产业可以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南召柞蚕产业的调查与分析
起柞 蚕原 种 场 3座 , 通 柞 蚕 良种 场 3 普 1个 , 缫丝
5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北方蚕业 21, () 0 34 01
・ 业探索 ・ 行
对 南 召 柞 蚕 产 业 的 调 查 与 分 析
曹 菊 王迎 旺 朱林森2
( 阳市经济作物技 术推广站 , 南 河南 南 阳 4 30 ; 70 0 南召县蚕业局 , 河南 南召
摘 要
445) 76 0
通 过 对 南 召 县 柞蚕 产业 基 本 情 况 、 业 状 况 、 济效 益 以 及 综 合利 用等 情 况 的调 查 , 从 经 分析 了制 约 南 召
南召柞蚕 制 约 因素 政 策 建议
柞 蚕 产 业 发 展 的 主要 因素 , 出 了持 续发 展 柞 蚕 产 业 的政 策 建议 。 提 关键词
1 南 召柞 蚕产 业基本概 况
1 1 基 本 情 况 .
个行 政村 、8 的农 户 从 事柞 蚕 生 产 及产 品深 加 7% 工 , 三村 ” 在“ 建设 中, 委 、 政府 命 名 表彰 的 特 县 县 色经 济 专业 村 中 , 蚕 生 产专 业村 已达 1 , 柞 4个 由 此可见 , 蚕业是 该 县 山区农 民一 项较 好 的经 济 柞
1 2 柞蚕产 业所 占土地类 型 、 . 特性 及优 势品牌
加工 、 丝毯加工 、 木袋料 香菇 等 ) 内, 益 高达 柞 在 效
5亿元 , 县农业 产值 1. 占全 33亿元 的 3.% , 75 占全 县劳 动力外 出务工 创收 1 . 0 5亿 的 4 . % 。 76
15 南 召柞蚕 产业综 合利 用情况 . 南 召蚕业 已有 2 0 00多 年的生 产历史 , 从古 至 今, 一化 性柞蚕 产 业一 直 是 南 召 县外 贸 出 口的拳 头产业 和支柱 。上世 纪 7 代 以前 , 召外 贸 出 0年 南 口农 产 品的百分 之 百是 蚕业 产 品 。19 90年 以来 ,
鲁山县柞蚕产业化发展调查与思考
时尚、保健”的天然蚕丝、丝绵产品,柞蚕产业又进入快速 规模生产与当前蚕业发展需求已经不相适应。
回升期。
3.3 产品结构比较单一 柞蚕产品还停留在茧、丝上,对柞
2 鲁山柞蚕产业发展现状
蚕产品的综合利用尚处于空白,生产过程中的蛹、蛾、蚕沙
鲁山县全县总面积 24 万 hm2,其中柞树和柞坡资源 9.13 等产品,具有极高地生物开发价值,市场前景广阔,但现今
缫丝,全县有丝织行 231 家,有丝织机 4 800 台,从业人员 人致富。四棵树乡、赵村乡、下汤镇这些蚕业生产乡(镇)
10 万人,年产鲁山绸 26 万匹,“一季蚕半年粮,宁舍老婆娘 大部分家庭都有人从事茧、丝绵系列生产、加工和销售。丝
不舍丝绸行”谚语彰显蚕业在人们心中的重要位置及作用。 绵加工和销售已经成为鲁山县山区外出经商人员发家致富的
鲁山县所产茧丝绸因质地优良精湛,自唐代开始即被视为宫 拳头产业。
中珍品,备受王公贵族的青睐。1914 年,鲁山绸代表河南省 3 制约鲁山柞蚕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特色产品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赛会上获得金奖,被誉为“仙 3.1 蚕业扶持政策缺失 蚕业作为大农业范畴的一个传统小
女织”,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畅销货。
及近 2 000 多户农 民, 年 产 柞 蚕 1 000 多 t , 创 蚕 茧 产值 低,龙头带动作用弱,缺乏市场竞争力,著名的“鲁山绸”
6 000 多万元,蚕农户均养蚕收入 20 000 多元,养蚕收入成 和“疙瘩绸”产品,因为无品牌、无龙头企业,只能作坊式
为山区留守农民特别是弱势群体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向茧丝加工经营的企业和单位征收“蚕业技术改进费”的方 业从农民到种场到技术服务体系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导致蚕
法和形式,恢复、激励和扶持柞蚕发展,鲁山柞蚕也因在国 业发展形势日大贡献,被确立为河南 3.2 生产基础不牢固 一是柞蚕野外放养的生产方式受气候
县柞蚕产业的调研报告
县柞蚕产业的调研报告发挥柞蚕基地优势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关于__县柞蚕产业的调研__境内柞坡资源丰富,是全国_个柞蚕生产基地县之一和唯一的一化优质柞蚕茧出口基地县.近年来,__立足柞蚕基地优势,膨胀.完善.提高柞蚕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路子,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条件有利,得天独厚特色明显.__属北亚热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是南北气候交汇带,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土质疏松,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特别适宜一化性柞蚕放养.__柞蚕业始于汉,盛于明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蚕茧产量占全省的50 —60%,有〝召半省〞之称.目前,全县蚕坡发展到1_万亩,占全国利用面积_00万亩的10%,占全省200万亩的53%,全县有_个乡镇262个行政村78%的农户从事柞蚕生产,每年柞蚕种卵放养量高达1.6万公斤,产鲜茧350万公斤,实现效益3500万元.市场广阔.__柞蚕产业,初步形成了种养加系列化.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雏形.从蚕坡发展.良种繁育.茧丝加工.市场销售到挽手.落绵加工.丝棉.丝毯制作.栎叶.槲叶加工出口都基本配套.县有县办缫丝厂.麻绢厂.纺织厂各一座,手工缫丝户及丝绵加工户两万多户,年产柞丝95吨,柞绸8万米,绢纱_0吨,落绵230吨,丝织品_0万米,丝绵.挽手近百吨.丝毯加工骨干企业23个,机梁4万多付,从业人员66000人,年生产400多万平方英尺,年产值近10亿元,农民收入达6亿元.2000年6月,__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柞蚕之乡〞,_年2月,__一化柞蚕茧.丝(绵).绸又获世界原产地标记注册成功,在国内.国际上打响了__一化柞蚕品牌,进一步提高了__柞蚕的知名度.__蚕丝的色泽和解舒优于全国各地,始终保持〝皇冠地位〞,被誉为〝纤维皇后〞,在市场上称之为柞丝〝王牌〞.这将是我们占领市场的品牌优势,是了不起的无形资产.效益显著.__柞蚕业,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好的产业.全县100多万亩柞坡,覆盖率为88%.柞树(墩)的光合作用,能净化空气,增加降水量,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同时,柞树根系发达,又能防风固沙,减少土壤冲刷,保持水土.柞蚕业除了茧.丝.绸 .毯取得较好效益外,它的挖潜增效综合利用的效益也是可观的.如〝九五〞期间,_个叶类加工企业,栎叶.槲叶类采摘80多万吨,完成槲叶出口_万箱,完成交货值6200万元,实现利税_00多万元.蚕坡养蚕轮伐,提供栎柴(种香菇原料)90万吨,收入5400多万元.蚕砂(蚕屎)提取叶绿素.蚕蛹做罐头已小有规模,年产蛋白蚕蛹3200吨,高级补肾壮阳雄蛾15吨,销往国内二十几个省市.前景可观.我国入世后,蚕丝业发展潜力大,出口形势好.世界组织和协会,从人类生态需要出发,提出〝重返大自然〞,纺织用品和衣着服饰用天然纤维原料.这无疑迎合了现在人们的消费心态,因而国际市场尤为重视天然纤维制品,其需求量正以10%的速度增长.我县的丝制产品具有柔软.透气.无静电.吸湿性好.光泽优美,倍受世人青睐,入世后国际上需求量大增,出口量有望不断扩大.丝绸内销也在逐年增长,真丝制品每年也正以8%的消费速度递增.二.培育特色,促进发展政策催动.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租赁.承包.拍卖等形式把荒山和柞坡交给群众来经营,鼓励他们放胆放手发展柞蚕养殖.使柞蚕业逐渐由随意.粗放经营向有组织.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发展.科技推动.加大科技兴蚕力度.坚持科学制种,坚持常年开展送技术.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6名高级农艺师带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写教材,发放资料,把柞蚕饲养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并组织县.乡.村.组四级技术覆盖网络,使全县75%以上的养蚕户成为养蚕技术明白人.龙头带动.围绕柞蚕的茧.丝.蛹.绢.绸等,先后吸引各种社会闲置资金5000多万元,组建了__豫丰蚕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经纬纺织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开发出〝经纬丝绸〞.〝丹霞丝毯〞.〝五香蚕蛹〞等一大批名牌产品,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宣传促动.一是上网宣传.开通中国__柞蚕网,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信息.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远山在召唤〞等专题片,在《中国特产报》上刊登__柞蚕专版.二是借会传媒.组织参加豫洽会.市〝两节一会〞等节会,宣传推介,提升__柞蚕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三.问题突出,面临挑战蚕业法制不健全.乱制种.乱毁坡现象时有发生,无执法依据,更无执法队伍,无力解决.扒〝木花〞,滥砍乱伐栎圪塔现象屡禁不止,案件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造成蚕坡毁坏严重.蚕种质量不优.一是质差.量少.太贵.年需种两万多斤,只能生产一万多斤,缺50%.老场设备陈旧,包袱太重,处于维持状态,个体制种更难保证质量,因而病毒率高达8%以上(行业国家标准是2%以下).每斤蚕种200多元,蚕农难易承受.二是蚕业科技人员青黄不接.蚕业大专生转行,老科技人员下岗,老蚕倌已不能上山养蚕,年轻人不会养.不愿养.三是投入非常难.育种定补取消,制种资金没着落,科研经费.科技人员培训费不足.龙头企业实力弱.一是企业+基地+农户没有联结好,导致企业带不动基地,基地也带不了农户.二是企业缺乏资金,〝龙〞不起来,产业链条短,深加工能力薄弱.销售渠道不畅通.一是已建的蚕丝市场.地毯市场无市,作用发挥不好;二是产品粗制滥造,档次太低,拳头产品.名牌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三是促销手段不多,缺乏网络信息和得力销售人员;四是环境不优,有恐吓.围攻外地客商现象,使销售渠道受阻.上述这些问题,制约着柞茧产业的振兴,必须引起重视,加以解决.四.抢抓机遇,振兴柞蚕(一)树立打造柞蚕特色产业的新观念政府引导.品牌即特色,特色即优势.__是〝中国柞蚕之乡〞,又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这尊〝金身〞,要借助这块〝金字〞招牌,用好这笔无形资产.一是政府要紧紧依靠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高科技为手段,以项目为纽带,以增加农民和财政收入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柞蚕支柱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二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营造发展环境,完善信息体系.市场体系,着重解决龙头办不好,农民办不了的事情,运用多种手段,引导柞蚕特色产品进入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要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实施名牌战略,打响〝中国__柞蚕〞品牌,坚持高品位开发,提高产品效益,使柞蚕产业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政府服务.政府作为经济工作的组织者,要根据职能积极协调,督促完善各级服务体系.一是政策服务.柞蚕产业化建设,要有一系列政策规定作保证.如蚕坡的延包.转包及稳定承包的政策;繁育良种的补助.奖励政策;蚕茧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保护管理蚕坡的政策等.二是科技服务.在发展知识经济中,科技是先导,只有抓好科技服务,才能提高柞蚕产业水平.要把蚕坡.蚕种.蚕茧.柞丝.丝毯.丝绢的科技含量,作为实施柞蚕产业化的主要内容.首先,建立.完善科技服务组织,制订科技培训.推广和普及规划,建立县.乡.村.组四级服务网络;其次,鼓励科技人员,搞科技承包;其三,搞不同形式的科技试验示范点.三是资金投入服务.柞蚕产业战线长.投资大,要千方百计拓宽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方筹措投入资金,搞好基地建设.如加强与银行联系,争取贷款;争取上级扶贫,支农资金投入;用孟加拉模式小额贷款;各有关单位筹资;发动企业和蚕农自筹资金等.还要积极筹建国家和地方两级蚕业发展基金,财政列收列支,政府审计监督.四是法律服务.依法治蚕,健康发展.要恢复和建立蚕业派出所.蚕业法庭,依法处理破坏蚕坡.蚕坡改包.中止承包合同等违法案件,保护蚕农合法权益.建议人大.司法部门订立蚕业产业化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以法保护产业发展.(二)采取打造柞蚕特色产业的新举措科学管理.一是抓好百万亩柞坡的资源管理.柞坡基地建设,要保护和开发结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治理水土和经济.用材林建设结合,扶贫开发和旅游开发结合.要点橡补墩,柞树修剪,去杂复壮,巩固提高老蚕坡;坡坡联结,乡镇联片,退杂还柞,开发新蚕坡,逐步形成规模优势;要继续建设好万亩优质柞坡示范基地,搞出几个样板,带动全县发展.要尽快改变旧的伐坡习惯,大力推广柞树修剪,留桩放拐新技术,扩大树冠,增加叶量,提高叶质,增加养蚕量.二是抓好蚕场建设.按照〝控制总量,严格审批,合理布局,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对三个国有蚕场和44个集体蚕场进行整顿.壮大.恢复,还可建一些新场.三是严把蚕种质量关,对种茧鉴定.审查界定病毒率,按照国标,超标处理,取缔不合格种茧制种者;查处无证制种者;打击制假冒伪劣蚕种者,从源头上杜绝劣质蚕种流入市场,使全县蚕农真正用上〝优良种〞.〝放心种〞.集约经营.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应柞蚕业发展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模式.一是采取租赁.承包.公开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塑造多元化投资主体,保护合法的非劳务收入,从政策.体制上调动群众养殖柞蚕的积极性.二是坚持高起点规划,向养殖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深加工系列化,市场网络化,销售国际化方向发展.(三)构建打造柞蚕特色产业的新局面培育龙头.围绕资源办企业,资源有出路;围绕基地办企业,企业有靠山.〝龙头兴则产业旺〞.要使柞蚕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必须兴办.培育一批有强大辐射.带动力的加工型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建设应坚持规模大.带动面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对蚕农的凝聚力及联结力强.一是筹建蚕业开发集团,把缫丝.绢纺.丝毯.丝绵.蚕蛹.蚕砂等企业联合起来.可下设蚕种公司,丝织绢纺公司和蚕蛹.蛾开发公司.二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养蚕——缫丝——绢纺——服装——装饰;另一条是养蚕——蚕蛹——食品——保健品.可筹建蛾公酒厂.蛹罐头厂.蛹蛋白厂及蚕砂等加工企业.三是国营.集体.私营等多种形式一齐上.要注重吸引国内外企业家来我县办企业,进行综合开发.搞活流通.围绕产品兴市场,产品有载体;围绕名牌调结构,市场有拉力.要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建立直供直销业务体系.形成以外部市场为纽带,内部市场为补充的销售网络.以蚕茧.丝.毯.服装加工产品为主,因势利导,壮大.筹建一批具有名牌效应和吸引力的市场.扩大县城地毯市场规模,改造云阳茧.丝.绵.绣综合市场,完善提高白土岗生丝批发中心.南河店丝绵经营中心.云阳绢丝制品批零中心市场.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建市场,大力发展各种运销实体和营销大户,鼓励农民兴办各种形式的购销服务组织,开拓市场空间,增加市场占有率.。
柞蚕活动研究报告
柞蚕活动研究报告柞蚕(Bombyx mori)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被广泛饲养用于丝绸的生产。
本研究报告将对柞蚕的活动行为进行研究,以了解其生理特性和环境适应能力。
1. 实验目的:研究柞蚕的活动规律,分析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反应。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 柞蚕蛹幼虫- 柞蚕饲料- 柞蚕饲养箱2.2 实验设计:将柞蚕蛹幼虫放置在饲养箱中,观察其活动情况。
实验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饲养环境的调整:调整饲养箱的温度、光照等条件,以模拟不同季节和环境条件。
- 活动观察:记录柞蚕的活动时间、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
可以使用摄像设备进行实时观察。
- 柞蚕饲料的供应:定期给柞蚕提供新鲜的饲料,观察其对饲料的反应和摄食行为。
3.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观察记录,柞蚕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活动规律有所差异。
在较暖和的环境下,柞蚕的活动时间更长,活动范围更广;在较冷的环境下,柞蚕的活动时间减少,活动范围受限。
柞蚕通常在白天活动较为频繁,夜间活动较少。
柞蚕对饲料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当新鲜饲料提供时,柞蚕会迅速寻找并摄取,体现了其对食物的强烈需求;而当饲料不足时,柞蚕会呈现出减少活动、停食等行为。
4. 结论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柞蚕的活动行为受到环境条件和食物供应的影响。
柞蚕在较暖和的环境下活动更为频繁,并对新鲜饲料表现出积极的摄食行为。
这些结果对于柞蚕的饲养管理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该研究还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柞蚕的行为特征提供了基础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只对柞蚕的活动进行了初步观察,而没有涉及更深入的行为分析和机制研究。
后续研究可以结合遗传学和生理学等方法,进一步探讨柞蚕活动行为的遗传基础和调节机制。
柞蚕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柞蚕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谢忠秋徐延东柞蚕发源于中国的山东半岛,作为经济昆虫在未被开发利用前,属于野生状态,栖息在天然柞林里自生自长。
柞蚕业的提倡,早在东汉初期即有。
公元3世纪,古人从以柞蚕茧作绵发展到能够抽丝捻线织绸,至宋、元之际,柞蚕业进入发展时期。
到明代中期以后,柞蚕业发生巨大变革,开始由采集利用野生蚕茧,逐渐过渡到人工放养生产柞蚕茧了。
柞蚕的人工放养,开始仅限于山东一地,直到明末清初,柞蚕生产才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
清代是中国柞蚕业传播的盛期。
到20世纪初期,柞丝出口额由19世纪末叶每年的200-300t,增加到1,000-2,000t,大大刺激了柞蚕生产的发展。
到20世纪10-20年代,是中国柞蚕业最兴盛的时期,其中1921年创有史以来最高生产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柞蚕生产恢复和发展很快,1955年达到6.35万吨。
到50年代,柞蚕生产又有很大波动,到70年代初,仍处于低产和中等产量的生产水平。
70年代后期,柞蚕生产开始持续发展,1980年产茧量达到7.57万吨,创造了建国后最高生产水平。
1中国柞蚕业的发展和现状中国是柞蚕的发源地,一直保持着世界柞蚕业第一大国的地位,占世界柞蚕茧产量的90%。
我国柞蚕资源丰富,分布辽阔。
南起云贵高原,北至黑龙江,东起山东半岛,西至甘肃河西走廊,均有柞树分布,现有天然柞树林1300万公顷,其中已开发建设成柞蚕场的有78.6万公顷。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柞蚕品种资源库,占世界柞蚕种质资源的80%以上,各具不同优良经济性状的柞蚕品种适应地域广泛,辽、鲁、豫、吉、黑、内蒙等许多省(区)均放养柞蚕。
各柞蚕主产区拥有数十万农村劳动力资源,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黑龙江省省柞蚕总放养量在1.2万把左右。
近几年,随着一批高新技术成果的涌现,古老的柞蚕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同时,通过柞蚕场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研究的深入,使传统的柞蚕业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特色产业。
柞蚕养殖及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柞蚕养殖及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柞蚕是一种优质的蚕种,以其品种优良、养殖易、产品价值高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柞蚕养殖业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供求缺口较大。
因此,开展柞蚕养殖及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市场需求分析1.柞蚕产品的市场需求:柞蚕蛹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保健品等领域。
目前,市场上对柞蚕蛹产品的需求量大,而供应量相对有限,存在较大的市场空白。
2.柞蚕丝的市场需求:柞蚕丝是一种高档面料,具有细腻、柔软、光泽好等特点,广泛用于高品质的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柞蚕丝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柞蚕养殖技术相对成熟,养殖技术门槛较低。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繁殖技术,可提高柞蚕产量和产品质量,并且降低养殖成本。
此外,柞蚕丝的加工技术也比较成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四、资金投入分析1.养殖场地建设投入:筹建柞蚕养殖场所需的围墙、温室、饲养设备等投资约为10万元。
2.柞蚕种养投入:购买柞蚕种子及其饲料的投入约为5万元。
3.后期运营投入:包括蚕茧采摘、蚕茧加工及销售等投入约为5万元。
五、收益及风险分析收益分析:柞蚕养殖项目的收益主要来自于柞蚕蛹和柞蚕丝两个方面。
柞蚕蛹以及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相对较高,可以带来可观的收益。
柞蚕丝则以品质好、价格高为特点,也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风险分析:柞蚕养殖及综合开发项目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等。
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的变化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疫病风险主要体现在养殖过程中柞蚕疾病的发生;价格波动风险则是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六、可行性结论在实施该项目之前,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风险,并确定合适的养殖场地、投资规模,并确保技术和管理水平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要注重营销策划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柞蚕产业调研报告*境内柞坡资源丰富,是全国19个柞蚕生产基地县之一最老和唯一的一化优质柞蚕茧出口基地县。
近年来,*立足柞蚕基地竞争优势,膨胀、完善、提高柞蚕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路子,促进了我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条件有利,得天独厚特色明显。
*属北亚热带温带科灰藓大陆性气候,是南北气候相连接带,自然市场条件非常优越,土质疏松,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特别适宜一化性柞蚕放养。
*柞蚕业始于汉,盛于明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蚕茧产量占全省的50—60%,有“召半省”之称。
目前,全县蚕坡发展到105万亩,占全国利用面积1200万亩的10%,占全省200万亩的53%,全县有14个乡镇262个行政村78%的农户从事高粱生产,每年柞蚕种卵放养量即约1.6万公斤,产鲜茧350万公斤,实现效益3500万元。
市场广阔。
*柞蚕产业,初步形成了种养加系列化、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雏形。
从蚕坡发展、良种繁育、茧丝加工、市场销售到挽手、落绵加工、丝棉、丝毯制作、栎叶、槲叶加工出口都基本配套。
县有县办缫丝厂、麻绢厂、纺织厂各一座,手工缫丝户及丝绵加工手工艺品户两万多户,年产柞丝95吨,柞绸8万米,绢纱190吨,落绵230吨,丝织品120万米,丝绵、挽手近百吨。
丝毯加工化工企业23个,机梁4万多付,从业人员66000人,年生产400多万平方英尺,年产值近10亿元,农民收入达6亿元。
2000年6月,*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柞蚕之乡”,2003年2月,*一化柞蚕茧、丝(绵)、绸又获世界原产地标记注册成功,在国内、国际上打响了*一化柞蚕品牌,进一步提高了*柞蚕的知名度。
*蚕丝的色泽和解舒优于全国各地,始终保持“皇冠地位”,被誉为“纤维皇后”,在金融市场上称之为柞丝“王牌”。
这将是我们占领市场的品牌优势,是了不起的无形资产。
效益显著。
*柞蚕业,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几乎和经济效益都好的产业。
全县100多万亩柞坡,覆盖率为88%。
柞树(墩)的光合作用,能净化空气,增加降水量,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同时,柞树根系发达,又能防风固沙,减少土壤冲刷,保持水土。
柞蚕业除了茧、丝、绸、毯取得较好效益不仅如此,它的挖潜增效综合利用的效益也是充裕挖潜的。
如“九五”期间,13个叶类加工企业,栎叶、槲叶类采摘80多万吨,完成槲叶出口22万箱,完成交货值6200万元,实现利税2100多万元。
蚕坡养蚕轮伐,提供栎柴(种香菇原料)90万吨,收入5400多万元。
蚕砂(蚕屎)提取叶绿素、蚕蛹做罐头已小有规模,年产蛋白蚕蛹3200吨,高级补肾壮阳雄蛾15吨,销往国内十多个省市。
前景可观。
我国入世后,蚕丝业发展潜力非常大,出口形势好。
世界组织和协会,从人类生态需要出发,提出“重返大自然”,纺织用品和衣着服饰用天然纤维装扮原料。
这无疑迎合了从前人们毫无疑问的消费心态,因而国际市场尤为重视纯天然纤维制品,其需求量正以10%的速度增长。
我县的丝制产品具有蓬松、透气、无静电、吸湿性好、光泽优美,倍受世人青睐,入世后国际上需求量大增,出口量有望不断扩大。
丝绸内销也在逐年高增长,真丝制品每年也科泽藓8%的消费速度递增。
二、培育特色,促进发展政策催动。
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租赁、承包、拍卖等表达方式苏富比把荒山和柞坡交给群众来经营,大力提倡他们放胆放手发展柞蚕养殖。
以使柞蚕业逐渐由随意、粗放经营向有组织、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发展。
科技推动。
加大科技兴蚕力度。
坚持科学制种,坚持常年开展送去技术、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6名高级农艺师带领有关万名专业技术人员,编写教材,发放资料,把柞蚕饲养技术技术送到田间高家。
并组织县、乡、村、组四级技术覆盖网路,使全县75%以上的养蚕户成为养蚕技术明白人。
龙头带动。
围绕柞蚕的茧、丝、蛹、绢、绸等,先后赚足吸引各种社会重新配置资金5000多万元,组建了*豫丰蚕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经纬纺织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开发出“经纬丝绸”、“丹霞丝毯”、“五香蚕蛹”等一大批名牌产品,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宣传促动。
一是上网宣传。
开通中国*柞蚕网,在国际互联网上陆续发布信息。
与该台联合录制“远山在召唤”等专题片,在《中国特产报》上刊登*柞蚕专版。
二是借会传媒。
组织参加豫洽会、市“两节一会”等节会,宣传推介,提升*柞蚕在国内外本土市场的知名度。
三、问题突出,面临挑战蚕业法制不健全。
乱制种、乱毁坡现象时有发生,无执法依据,更无执法队伍,无力解决。
扒“木花”,滥砍乱伐栎圪塔现象屡禁不止,案件持续性得不到有效解决,造成蚕坡毁坏严重。
蚕种质量不优。
一是质差、量少、太贵。
年需种两万多斤,须要生产一万多斤,缺50%。
老场设备陈旧,包袱太重,处于维持状态,个体制种更难保证质量,因而病毒率高达8%以上(行业国家标准是2%以下)。
每斤蚕种200多元,蚕农难易承受。
二是蚕业科技人员青黄不接。
蚕业大专生转行,老科技人员下岗,老蚕倌经已不能上山养蚕,年轻人不会养、不愿养。
三是投入非常难。
育种定补取消,制种资金没着落,科研经费、科技人员培训费不足。
龙头企业实力弱。
一是企业+基地+农户没有联结好,导致企业带不动中心,基地也拎不了农户。
二是企业缺乏资金,“龙”不起来,产业链条短,深加工能力薄弱。
销售渠道不畅通。
一是已建的蚕丝市场、地毯市场无市,作用发挥不好;二是品牌粗制滥造,档次太低,拳头产品、名牌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三是促销伎俩不多,匮乏网络经销信息和得力销售人员;四是环境不优,有恐吓、围攻外地客商现象,使销售渠道受阻。
上述这些问题,制约着柞茧产业的振兴,必须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四、抢抓机遇,振兴柞蚕(一)树立打造彰显柞蚕主导产业的新观念政府引导。
品牌即特色,特色即优势。
*是“中国柞蚕之乡”,又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这尊“金身”,要借助这块“金字”招牌,用好这笔无形资产。
一前一后一是政府要紧紧依靠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高科技为手段,以项目为纽带,以增加农民和财政收入为目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加紧培育柞蚕支柱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
二是要切实转变管理体制,积极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完善信息体系、市场体系,着重解决龙头办不好,农民办不了的事情,运用多种手段,引导柞蚕特色产品进入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是要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实施名牌战略,打响“中国*柞蚕”品牌,坚持高品位开发,提高产品效益,使柞蚕产业发展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
政府服务。
政府机构作为经济工作的组织者,要根据职能积极沟通协调,督促完善各级服务体系。
一是政策服务。
柞蚕产业化建设,要有一系列政策规定作保证。
如蚕坡的延包、转包及更稳定承包的政策;繁育良种的补助、奖励政策;蚕茧实行最低保护价购并并购政策;保护行政管理蚕坡的政策等。
二是科技服务。
在发展知识经济中,科技是先导,只有抓好科技客户服务,才能提高柞蚕产业发展水平。
要把蚕坡、蚕种、蚕茧、柞丝、丝毯、丝绢的科技含量,作为实施柞蚕产业化的主要内容。
首先,建立、完善科技服务组织机构,制订科技培训、推广和普及规划,建立县、乡、村、组四级服务网络;其次,鼓励科技人员,搞科技承包;其三,搞不同形式的科技试验示范点。
三是资金投入提供服务。
柞蚕产业战线长、投资大,要千方百计多元化不断完善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方筹措直接投入资金,搞好基地建设。
如加强与银行联系,争取贷款;争取上级扶贫,支农资金投入;用孟加拉国模式小额贷款;各有关单位筹资;发动企业和蚕农自筹资金等。
还要积极筹建国家和地方两级蚕业发展基金,财政列收列支,政府审计监督。
四是法律服务。
依法治蚕,健康发展。
要恢复和组建蚕业派出所、蚕业法庭,依法处理破坏蚕坡、蚕坡改包、中止承包合同等违法案件,保护蚕农合法权益。
建议人大、司法部门订立蚕业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以法保障产业发展。
(二)采取打造柞蚕优势产业的新举措科学管理。
一是抓好百万亩柞坡的资源管理。
柞坡基地建设,要保护和开发结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治理水土和经济、用材林建设结合,扶贫开发和旅游开发计划结合。
要点橡补墩,柞树修剪,去杂复壮,巩固提高老蚕坡;坡坡联结,乡镇联片,退杂还柞,开发新蚕坡,逐步形成规模优势;要继续建设好多公顷优质柞坡示范基地,搞出几个样板,带动全县发展。
要尽快改变旧的伐坡习惯,积极推动柞树修剪,留桩放拐新技术,扩大树冠,增加叶量,提高叶质,增加养蚕量。
二是抓好蚕场工程。
按照“控制总量,严格审批,合理布局,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对三个国有企业蚕场和44个集体蚕场进行整顿、壮大、恢复,还可建一些新场。
三是严把蚕种质量关,对种茧鉴定、审查界定病毒率,按照国标,超标处理,取缔不合格种茧制种者;查处无证制种者;打击制与假冒伪劣蚕种者,从源头上杜绝黑心蚕种流入上才市场,使全县蚕农真正用上“优良种”、“放心种”。
集约经营。
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应柞蚕业发展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模式。
一是采取租赁、承包、公开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塑造多元化投资业务主体,保护合法的而非劳务收入,从政策、体制上调动群众养殖柞蚕的积极性。
二是坚持高起点发展规划,向养殖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深加工系列化,市场网络化,销售国际化方向发展。
(三)构建打造柞蚕特色产业的新局面培育龙头。
围绕资源办企业,资源有出路;围绕基地办企业,企业有靠山。
“龙头兴则产业旺”。
要使柞蚕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必须兴办、培育一大批有强大辐射、带动力的加工型龙头企业。
骨干企业应建设应坚持规模大、带动面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对蚕农的凝聚力及联结力强。
一是筹建蚕业开发集团,把缫丝、绢纺、丝毯、丝绵、蚕蛹、蚕砂等企业联合体起来。
可下设蚕种公司,丝织绢纺公司目前和蚕蛹、蛾开发公司。
二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养蚕——缫丝——绢纺——服装——装饰;另一条是养蚕——蚕蛹——食品——保健品。
可筹建蛾公酒厂、蛹罐头厂、孢子蛋白厂及企业蚕砂等加工企业。
三是国营、集体、私营等多种形式一齐上所。
要着重于吸引国内外企业家来我县办企业,进行综合开发。
搞活流通。
围绕产品兴市场,产品有载体;围绕名牌调结构,市场有拉力。
要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建立直供直销业务发展体系。
形成以外部市场为纽带,内部资本市场为补充外部的销售网络。
以蚕茧、丝、毯、服饰加工产品为主,因势利导,壮大、筹建一批具有名牌效应和吸引力的市场。
扩大县城地毯资本市场规模,改造云阳茧、丝、绵、绣综合市场,完善提高白土岗生丝批发中心、南河店丝绵经营中心、卧龙云阳绢丝制品批零中心市场。
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建市场,大力发展各种运销实体和营销大户,鼓励农民兴办各种形式的购销服务组织,开拓市场空间,增加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