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荷花》优秀教案(精选16篇)

《荷花》优秀教案(精选16篇)

《荷花》优秀教案《荷花》优秀教案(精选1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荷花》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荷花》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教养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

能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二)教育目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发展目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阅读的兴趣,二、教学重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

三、教学难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四、教学思路:这篇课文是根据《荷花》图而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是我去看荷花时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及看荷花时我的想象,写出了荷花的美妙。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弄清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荷花,为什么看荷花;接着要搞清楚荷花开时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在学习第2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荷叶、荷花的颜色、形状,并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形态各异的花姿。

学习第3段时,应注意通过反复朗读,着重理解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巨画的表现手法,从中体会到一池荷花的美妙无比。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说荷花盛开的样子。

学习4、5自然段时应使学生了解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想象开始,我才记起是想象的终止。

还应知道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象,由此引伸出这是因为荷花静时美,动时更美。

还可发散思维:如果你站在这样的荷花池边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可结合看图,文图对照,认识荷花美。

学生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五、课前准备: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教学课件。

六、教学时间:两课时。

《荷花》教学案例(通用13篇)

《荷花》教学案例(通用13篇)

《荷花》教学案例(通用13篇)2022-12-15《荷花》教学案例(通用13篇)《荷花》教学案例篇1[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要求]1.理解学生在第一课时提出的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荷花》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同学们针对课文提出了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并齐读。

)2.这节课我们在理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细细体会荷花的美。

3.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进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是这种清香吸引他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于是,一幅优美、雅致的荷花图便映入眼帘,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一下吧。

二、学习第二段1.出示课件:配乐朗读。

2.谁来用一个词形容这一池的荷花?3.我们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池的荷花的?(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a.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什么?b.指名读写荷叶的句子a.这是一个什么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个比喻句,突出了荷叶绿、大的特点)b.荷叶挨挨挤挤的又说明什么?(密)c.集体朗读这句话。

d.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

c.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a.作者写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种不同的姿态)b.你怎么知道是三种呢?(有的......有的......有的......)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结合图片观察)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d.指名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e.作者用比喻句写出了荷叶绿、大、密,用三个有的写出了荷花姿态美。

《荷花》教案(通用15篇)

《荷花》教案(通用15篇)

《荷花》教案(通用15篇)《荷花》教案1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__赏析__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散文,讲述的是作者到公园看到荷花池中的荷花美景而产生了联想。

__是沿着观赏荷花——变身荷花——又回到现实的线索展开。

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作者看到满池荷花是的景象,荷叶、荷花、花苞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虽繁密但却不冗乱。

细节刻画也很到位,一句一句的读着__,仿佛有一只大笔随着__在你的面前描绘出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水彩画一般。

第二部分作者从观赏荷花而渐渐入迷,仿佛自己就变身成为了一朵荷花。

随着作者自己变身为荷花,描写的角度也发生了转变,从刚才的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变为整个荷花池中众多荷花的一员,感受的又是另一种情趣——“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变身为荷花的作者也乐在其中了。

在陶醉中,作者“过了好一会儿”,才记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

”《荷花》教案2教学目的品味散文式的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体味人物对话教学重点1.景语和情语。

2.人物对话和景物描写。

荷花教学设计(精选5篇)

荷花教学设计(精选5篇)

荷花教学设计〔精选5篇〕荷花教学设计〔精选5篇〕荷花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以及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 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体会“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生字卡片,录音磁带,录像带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21 荷花)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来猜一那么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打一种植物。

(荷花)(板书:21 荷花)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关于荷花的诗?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写的是初夏时节的荷塘风光。

本文的作者叶圣陶先生去公园玩儿的时候,看到不少荷花已经开了,就把自己看荷花的感受写了下来,我们,他是怎样描写他眼前的一池荷花,以及自己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1、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书中插图,荷花图)2、指导看图。

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一说。

3、作者到公园来玩儿,怎么想起去看荷花的呢?指名读第一节。

“一……就……”说明作者是一阵清香所吸引。

哪个词说明了作者此时的心情?“跑”“赶紧”。

说明作者在闻到了荷花的清香后,迫不及待地想马上看到荷花的急迫心情。

齐读第一节。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过渡:作者来到荷花池边,看到了怎样的一幅图景呢?书中的哪一局部写了作者看到的荷花?(第二、三节)1、大家想不想一起去看一看?师范读第二、三节,感受作者眼中的荷花。

(配乐:录像片)2、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荷花》教案

《荷花》教案

《荷花》教案《荷花》教案15篇《荷花》教案1活动目标让幼儿认识荷花,了解荷花的生长特点和用途。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丰富词汇:荷花、花梗、叶柄、莲蓬。

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准备:一幅荷花挂图、莲蓬和藕(实物)、刀子、印章画、纸。

活动过程一、用谜语引出课题教师说谜语,让幼儿猜:"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生在绿船上"。

(荷花,又叫莲花)二、了解荷花名称及生长特点出示荷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荷花各部分的名称和生长特点。

1、出示荷花图片,教师提问:你们在什么季节见过荷花?在哪儿见到过?观察荷花、花梗、荷叶、叶柄,并提问:它们叫什么?长得什么样?2、出示实物莲蓬,并提问:这是什么?它的.里面有什么?(剥开莲蓬,让幼儿观察)教师小结。

3、出示实物藕,让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荷花的什么?长得什么样?里面有什么?(切开藕,让幼儿观察)教师小结。

三、介绍荷花的用途提问:你们知道荷花有什么用吗?教师小结。

四、游戏活动:夏天到了!让孩子们边听音乐边表演夏天里的荷花盛开的动作。

相互表演!《荷花》教案2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3、完成练习册。

二、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荷花?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以为自己是荷花?(二)新课1、师:那么第一自然段写什么呢?请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你觉得这一段哪个词用得恰当?为什么?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师小结:本段作者直接了当,引起下文,引人入胜。

2、荷花开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出示挂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3、学习二、三自然段:自由读二、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板书:荷叶、荷花)指名读描写荷叶的句子,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板书:挨挨挤挤、像大圆盘)这样的荷花给你什么印象?师启发:荷叶就已经这么美了荷花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荷花》的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荷花》的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荷花》的公开课教学设计《荷花》的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荷花》是著名作家叶圣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叶圣陶专集》,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荷花》的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挂图、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荷花)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

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舞蹈翩翩起舞晴蜒衣裳随风飘动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休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

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色彩丰富)(朗读)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宇训练统一起来)(朗读)3、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4、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5、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

《荷花》教案15篇

《荷花》教案15篇

《荷花》教案15篇《荷花》教案1一、朗读1、2、3节二、学习4、5节1.师大屏幕出示荷花图。

师:多美的荷花呀!看着看着,我们就仿佛变成了那一朵朵美丽的荷花,进入了这精彩的画卷之中。

2.齐读第四节。

3.你就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生带问题再读第四节。

(生各抒已见。

)4.美读第四节,5.读第五节。

思考:“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被美景所吸引,忘了自己在做什么)从这儿你看出什么:(作者对荷花的赞美,对大自然的'赞美。

)三、学习特点1.生讨论在写法上的特点。

2.交流。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请生在文中找出。

)抓住荷花的特点进行描写。

用词准确。

写实与想象结合,使文章更加生动。

四、小练笔1.生再读全文。

2.师;作者把荷花写得如此之美,你们一样能把自己喜欢的花写下来。

3.交流课前所观察的花。

4.师引导分成几个部分写,写出特点。

写生动。

5.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6.交流个别习作,评讲。

7.生继续完成。

五、作业《荷花》教案2一、贴近新课程,较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者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主体参与、和谐发展”的教学氛围,教者用“作者从哪几方面写荷花好,是怎样具体写荷花美好的?”这一个大问题统领全文。

引导学生读书自悟,给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在学生探究汇报的过程中老师相机知道了修辞方法如何排比、比喻等。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了“冒”字为什么用的好?换一个词行不行和“如果把眼前的一大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大的.了不起。

”用这些词句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阅读贯穿全文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只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而多读中又特别强调了朗读。

《荷花》一课是一篇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同时也是一篇非常适合朗读的文章。

同此,教者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多次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自己的语句,在教师相机引导时又再次引导学生去读,在课文结束后,双配乐齐读。

《荷花》教案15篇

《荷花》教案15篇

《荷花》教案15篇《荷花》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荷花》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荷花》教案1活动目标:1、学习用粉红色和绿色给荷花和荷叶涂色。

2、尝试在给荷花与荷叶的涂色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平涂方向。

3、体会对比颜色搭配的乐趣。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蜡笔人手一盒。

活动过程:一、欣赏儿歌《荷花娃娃》,感知荷花和荷叶的颜色。

1、教师出示在黑板上已经勾画好荷花和荷叶边线的画纸,问: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二、幼儿尝试探索不同的平涂方向。

1、个别幼儿示范涂色教师:你知道荷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吗?怎样给它穿衣服呢?(请个别幼儿用粉红色的粉笔,示范顺着一个方向在荷花瓣上涂色)教师用同样的方法请另一个幼儿示范给荷叶涂色。

2、讨论涂色的方向。

教师:他们是怎样给荷花和荷叶穿衣服的?他们是顺着什么方向涂色的呢?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方向涂色呢?让幼儿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幼儿尝试平涂。

1、教师交代以下涂色要求:(1)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给荷花与荷叶穿衣服。

如果你用横向平涂的方法给荷花穿衣服,那么就可以用纵向平涂的方法给荷叶穿衣服。

如果你想反过来也可以。

(2)在涂色穿衣服时,尽量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注意不要涂到边的外面。

2、幼儿评价展示幼儿作品,带领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荷花娃娃》。

活动反思: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从而陶冶了幼儿美的情操,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情感。

活动中教师起到启发、引领的作用,把幼儿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美工活动中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在美工活动中不仅要会观察、会思考,会操作,还要会说话。

《荷花》教案2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花》教学设计
倪中华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真了不起”等语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

请大家齐读课题。

2、想去看看荷花吗?那就跟着老师到荷花池边去欣赏一下吧。

(出示课件)
3、你们看得都陶醉了吧?来说说,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引导:从颜色、形状,还有荷叶等方面说。


评:这个词用得真好!这个词语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来,生活处处是学习啊!
二、课文赏析
1、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圣陶爷爷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读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美!(板书:美)
2、是呀,荷花真美呀,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呢?(第2段)
3、请同学们拿出笔,轻读第2小节,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谁来读读你喜欢的句子?(指名读)
A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①你“挨挨挤挤”这个词读得真好!挨是一个多音字,还读作……
“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
②谁能上台来表演一下?(师:人少够吗?那请你们小组来表演下。


③哦,这就是挨挨挤挤。

挨挨挤挤说明荷叶怎么样?还有哪个词也能看出荷叶很多?让我们一起感受荷叶的多吧。

(指定1-2大排齐读)
④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荷叶比作什么?“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又让你知道了什么?生:荷叶很绿,很圆,很大(板书:叶)
⑤是啊,荷叶也很美呢!谁能读出荷叶的美?
(指名读、再指定3-4大排齐读)
归纳: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咦,叶圣陶爷爷看到的是荷花是红色的吗?你从哪句话里知道的?
B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①他有一个字读得特别好?(谁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②这个“冒”还可以换成哪些字?(生:长、钻、伸、露……)请你把字放入句中读一读。

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冒字呢?我们读读原句,比较下,有什么感受?
师动作引导: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生:使劲、用力、急切、争先恐后……)你能加动作读一读吗?
③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急切地、争先恐后地冒出来,多有冲劲,多有生命力啊! 我们一起加上动作读一读吧,感受一下。

④这些荷花终于冒出来了,它们想做些什么呢?(同桌讨论)
生:看景色呼吸找朋友做游戏……
⑤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

C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①有谁喜欢最后三句的?(相机正音)你“小莲蓬”,读得多好呀!
请你带领大家读“莲蓬”。

开火车读“花骨朵儿”。

齐读“饱胀”。

注:蓬是第二声,在这里读轻声。

骨是多音字。

胀是后鼻音。

让我们一起把这些难读的词语放进文中,读一读吧!
②这三句话描绘了荷花不同的姿态(课件出示)能对应刚才的句子吗?
师引读:有的……有的……有的……
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种呢?先自己读一读,加上一些动作。

③这是完全盛开的荷花,还有谁喜欢的?一起来读一读。

④这还是花骨朵,能不能用个成语形容一下?谁来像他一样好好欣赏这“含苞待放”的荷花?
⑤这是悄悄绽放的荷花,喜欢的同学站起来地读一读吧!
⑥这些荷花美吗?真是叶美花更美(板书:花)!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吧!谁能把这优美的句子背下来?把这份美丽留在心田吧!
⑦那你能像文中一样,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呢:(小练笔)我们先给你们创设一个语境,降低点难度。

出示:课间十分钟,校园真热闹。

有的——有的——有的——。

下面提高难度了!想一想写在纸上。

出示:—,有的—,有的—,有的—。

4、同学们,你们看,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生:很美),看看那一朵(生: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提示:想一想,这句话是谁说的?那应该是谁创造了这些美丽的景色?(大自然)
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了这么美丽的画卷。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
5、(配乐)好美的一幅荷花图啊!请同学们轻轻站起来,闭上眼睛,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可以加一些动作。

我们飞呀飞呀,飞过郁郁葱葱的树林,飞过绿茵茵的草地,飞过清澈的小溪,终于来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请收起翅膀,慢慢坐下),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
玉立,伸出手摸摸那碧绿的荷叶,多么的油滑,摸摸那雪白的花瓣,多么的细腻,凑近闻一闻,啊!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我忽然觉得……(第四段)
6、你感受到荷塘景色的美吗?喜欢吗?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地读第四节吧!
①自由读。

②请四位同学分别读1-4句。

(师相机指导,指名读完1-4大排依次读)
预设:“雪白”读重些,感受荷花的洁白美丽。

预设:“翩翩起舞”这个词你读得真好(或:要读得重些,轻一些),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一下吗?
评:表演很精彩,动作轻盈、轻快地跳舞就叫——“翩翩起舞”,看来你已经完全理解这个词了。

③还想读吗?这样,男女生比赛读,女生读1-2句,男生读3-4句,可以加一些动作。

(评:蜻蜓读得很有精神,小鱼读得很有美感)
④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蜻蜓来干嘛了?谁来读?再请一位同学读下面小鱼的内容。

我们请四个大组分角色朗读。

7、猜猜看,除了蜻蜓和小鱼会来和我说话,还有哪些动物会来跟我聊天、交朋友呢?先前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告诉我——。

(生:蜜蜂、蝴蝶、青蛙、龙虾……)
8、看来荷花的朋友真多啊!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朵荷花,这里的“仿佛”说明?是啊,所以(引读)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
9、看来“我”都已经深深地陶醉其中了,优美的景色往往让人沉醉。

让我们再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四到五小节吧!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荷塘中这些优美的景色,你们喜欢吗?历代的文人喜爱荷花的不少。

宋代的周敦颐在他的《爱莲说》中赞美荷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花中君子”。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也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月光下的荷塘美景。

想听一听吗?(师配乐朗读《雨的印记》)
2、喜欢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一读吧!
没读够的同学啊,回家后可以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并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荷花原产于中国,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栽培荷花了。

现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漂亮的荷花池。

而我们南通,在西公园桥那儿,也有一片荷塘,大家可以在周末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欣赏一下碧绿的荷叶,等到夏天的时候就能欣赏到美丽的荷花了!
四、作业布置:将你看到的荷塘景色,画下来或者写下来,下次我们来交流。

五、板书设计:
荷花
叶美
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