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整理).
环境卫生学
七、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方法
(一)环境流行病学 1. 环境流行病学特点 四条、重要、见教材P.40 2. 暴露:外暴露、内暴露 暴露测量: 环境监测 生物材料监测 3. 健康效应测量 4. 环境流行病学的基本用途 ①已知暴露因素,研究危害 ②出现了危害,找病因
(二)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
第六章 土壤卫生
3. 饮用水卫生规范中要求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
4. 粪便高温无害化要求粪大肠菌群值为10-1~10-2。即在0.1克至0.01克的 样品中只能检出一个粪大肠菌。
环境卫生学 第一章 绪论
一、环境卫生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环境卫生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 科学。是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环境
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
环境因素:能量(太阳能……) 物质: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
二、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特征
自然环境:地球演变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
4.健康效应谱(P.20) 5.易感人群和高危险人群 ⑴ 易感人群又称敏感人群;对环境中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比普通人群更
为敏感,易受伤害。 ⑵ 高危险人群,是指处在高危险环境中的人群。例如高暴露人群。 6.基因多态型
寻找易感基因对发现和保护易感人群十分重要
五、微量元素
1. 概念 (1)常量元素:占人体内化学总量的99.95%的元素称常量元素。 主要有C、H、O、N、S、K、Na、P、Ca、Mg等11种元素。 (2)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正常含量小于人体体重0.01%的元素称 微量元素。主要有Cu、Zn、Fe、Se、F、I等。
(二)铊
1. 来源: 主要来自铅、锌、铜等的冶炼三废和电子工业三废。通过雨
环境卫生学 总结重点
环卫1.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r):是指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垂直变化,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下降度数为0.65℃。
煤烟型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来源煤和石油制品燃烧石油制品燃烧主要污染物颗粒物、S02、硫酸雾NOx和VOCs、O3、SO2、CO 发生季节冬季夏秋季发生时间早晨中午或午后气象条件气温低,气压高,风速低,温度低,有雾气温高,风速低,温度低,天气晴朗,紫外线强烈逆温类型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地理条件河谷或盆地南北纬度60°以下地区3.大气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①防止通过大气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②对人的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③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危害④选用最敏感的指标⑤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4.水体中三氮:①氨氮浓度增高,可能表明水体受人畜粪便污染的时间不长,为新近污染②亚硝酸盐氮含量增高,表明水中有机物的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污染危害仍然存在③硝酸盐氮含量升高,而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不高时,表明该水体过去曾受有机污染,现已完成自净过程④若三氮均增高,提示该水体过去和新近均有污染,或过去受污染,目前自净仍在进行中。
5.化学耗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亦称化学需氧量。
6.生物需氧量(BOD)是指水体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
7.可产生富集作用的物质特性:化学性质稳定,脂溶性高,急性毒性小,对生物不会产生致死作用。
8.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①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②PH规定在6~9③水饱和溶解氧约7.5mg/L④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小于3mg/L,若超过10mg/L表明水源已受污染。
9.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乃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环境卫生学(WORD)
绪论一、预防医学的概念与内容(一)健康与疾病1.健康:最早:无病就是健康(20世纪30年代)健康意味着“结实的体格和完善的功能,并充分地发挥其作用”(20世纪70年代)WHO: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and social well 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即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要有健全的机体、精神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20世纪80年代)(一)躯体健康是健康的基础,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将躯体健康标准归结为“五快”:吃得快、走得快、说得快、睡得快、便得快(二)心理健康以躯体健康为基础,并高于躯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三好”: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三)道德健康道德健康的最高标准是无私奉献,最低标准是不损害他人,不健康的标准是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
(四)社会适应健康以上述3种健康为基础的高级层次,是指每个人不同时间内在不同岗位上对各种角色的适应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确定了如下10条具体的评价标准: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健康“1+0”工程1 0 0 0 0 0健康事业财富爱好亲情爱情健康“1+0”工程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1)环境因素:(2)行为生活方式:(3)医疗卫生服务:(4)生物遗传因素:2.疾病当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物理化学等有害物质侵袭以及社会、心理压力时,机体内部环境平衡失调,适应和应激能力下降,导致全身、局部或器官的功能失常或结构损害。
(完整版)环境卫生学全名词解释
环境卫生学名词解说1.环境卫生学: 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露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足利用环境有利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乞降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升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介质 : 是人类赖以生计的物质环境条件,往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样环境因素。
详细来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含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3.环境因素 : 经过环境介质的载体作用,或参加环境介质的构成而直接或间接对人体起作用,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样无机和有机的构成成分。
4.环境内分泌扰乱物 EDCs: 是指拥有近似激素作用,扰乱内分泌功能,进而对机体或后辈惹起有害的健康效应的一类外源性物质。
5.长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 :能在环境中长久残留长久存在、在生物体内连续性积蓄的化合物被称为长久性有机污染物。
6.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 ) :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余物质发生反响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整不一样的新的污染物。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 ): 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散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域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经过饮水、食品等门路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惹起某些特异性疾病。
8.生物多样性 : 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及其存在的生态综合体。
它由生物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构成。
9.可连续发展 :是指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单应知足今世人的需要,并且不该伤害后代后辈的发展需要,使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连续发展,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0.洁净生产 : 指能够节俭能源、减少资源耗费,有效预防和控制污染物和其余废物生成的工艺技术过程,包含洁净的能源、洁净的生产过程和洁净的产品。
【环境卫生学-资料】_环境卫生
23、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广泛的环境污染,引起对居民健康的严重危害和生态的破坏称为公 害,因公害而造成的地区性疾病,称为公害病。 ①美国洛杉矶 1953 年光化学烟雾急性中毒事件。 ②人国吉林慢性甲基汞中毒事件。 24、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特点:①广泛性②长期性③多样性④复杂性。 25、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①急性作用(1984 印度博帕尔化工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漏事件) ②慢性作用(日本水娱病、痛痛病) ③远期作用(致突作用、致癌作用、致畸作用) ④间接效应(臭氧层的破坏、全球变暖、酸雨等)。
《京都议定书》1997 年 15 国(1998 年我国)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0924(199106 我国)
第三节 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
1、室内空气污染特点:①室外污染物对室内空气的污染②室内外存在同类污染物对室内空
气的污染③吸烟对空气的污染④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对室内空气的污染⑤空调引起的室内
害
血压上升
挛,神志由兴奋至丧失。
②燃烧产物:燃烧物自身杂质成分、燃烧物经高温后热解或合成反应的产物、吸烟产生燃烧 产物 3800 种。 ③烹调油烟:肺鳞癌 3.8、肺腺癌 3.4. ④甲醛及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4、物理性污染物:①噪声②非电离辐射 5、生物性污染物:①军团菌②尘螨 6、放射性污染物:氡 7、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由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制定。规定室内空 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要求。 8、空气污染采样点选择要求:﹤50 平米 1-3 个点,50-100 平米 3-5 个点,100 平米以上至 少 5 个点。 第四节 生活饮用水卫生 1、介水传染病: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①水源污染未妥善处理 消毒即供居民饮用②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重新被病原体污染。 2、介水传染病病原体三类:①细菌②病毒③原虫。 3、介水传染病流行特点:①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②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 一致③一旦对污染源采取处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 控制。 4、化学性污染中毒:氰化物、铬、砷、汞、镉、亚硝酸盐等。 5、氰化物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前驱期、呼吸困难期、惊厥期和麻痹期。慢 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运动肌的酸痛和活动障碍等。指标:测定尿和唾液中硫氰酸 根的含量。 6、硝酸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硝胺)胃癌、食管癌、肝癌、结肠癌、膀胱癌。 7、氯化消毒副产品:①挥发性卤代有机物(三卤甲烷类)②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卤代乙 酸类)。 8、水的硬度是水中多价阳离子数量的总和,通常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心血管疾 病) 9、藻类是典型的氯化消毒副产物前驱物质。与氯作用生成三氯甲烷等多种有害副产物、增 加水的致突变活性。(微囊藻毒素→肝癌)
环境卫生学归纳重点详细整理版本
第一章绪论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health/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今后任务:1环境与健康关系基础理论2环境与健康关系确认性研究3加强环境卫生法律法规标准体系4加强农村环境卫生5开拓新领域环境(environment)是指作用于人类所有外界力量(因素)的总和。
人与环境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两者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是指前面三圈中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
)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介质的特点1.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往往不完全以单一介质形式存在;2.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环境污染物向远方扩散;4.环境介质还能维持自身的稳定状态。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完整版)环境卫生学归纳重点
第一章绪论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health/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今后任务:1环境与健康关系基础理论2环境与健康关系确认性研究3加强环境卫生法律法规标准体系4加强农村环境卫生5开拓新领域环境(environment)是指作用于人类所有外界力量(因素)的总和。
人与环境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两者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是指前面三圈中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
)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介质的特点1.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往往不完全以单一介质形式存在;2.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环境污染物向远方扩散;4.环境介质还能维持自身的稳定状态。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环卫 各章节整理
第一章绪论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environmental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和生活环境(living environment)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3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4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典型的是:光化学烟雾。
5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有益、有害):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逐级被吞食以满足生存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链锁关系,称食物链。
其本质是生物通过食物链使物质和能量在生物种群间得以循环和流动。
食物链对环境中的物质转移和累积起重要作用。
2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环境元素与人体元素呈丰度相关(2)人类对客观环境的适应性(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环境因素及其对机体影响的双重性3环境因素所致健康效应的影响因素:(1)暴露:剂量和强度,暴露时间,个体差异,联合作用。
(2)剂量-效应关系:定义:随着暴露剂量的改变,产生某种反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的相关关系称为剂量-效应关系。
单阈值化合物:剂量-反应曲线多呈S形或抛物线。
两个阈值化合物:呈U形4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指人群暴露于环境污染物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在性质、程度和范围上所表现出的征象。
分五级:(1)生理负荷增加,(2)生理性代偿,(3)生理反应异常,(4)患病,(5)死亡5对环境有害因素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敏感人群(susceptive group)。
环境卫生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一、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一)环境卫生学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二)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
阐明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应(即环境—机体相互作用),这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三)环境的概念和组成1. 环境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
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所组成。
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特点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有利、有害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1)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
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2)生活环境(1iving environment):指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学品)等。
环境又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次生环境:指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是当今人类主要的生存环境。
是当今人类主要的生存环境。
2. 构成环境的因素(1)物理因素:包括小气候、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2)化学因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内分泌干扰物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甲基汞(3)生物因素(四)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社会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公害、公害病、十大公害事件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沙漠化二、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第一节人类的环境一、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大气圈、生物圈概念、范围二、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主要特征、生态系统健康第三节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一、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暴露(一)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食物链、生物放大作用、生物放大系数:Cb/Ce(二)环境化学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二次污染物1.化学转化——如:光化学烟雾2.生物转化——如:甲基汞(三)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暴露的影响扩大暴露范围、增加暴露途径、改变污染物性质和毒性、影响暴露剂量二、暴露特征与反应(一)暴露途径:影响总暴露量、影响吸收率、改变作用靶(二)剂量-反应关系剂量-反应曲线的类型:无阈值化合物、阈值化合物(单阈值化合物、两个阈值化合物)(三)暴露时间三、环境多因素暴露与联合作用:联合作用的类型四、人群健康效应谱和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第五节环境污染与健康一、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二、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一)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性、慢性危害(二)环境污染与致癌危害(三)环境污染与致畸危害致畸作用的基本特征:存在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仅在特定条件下存在;种属差异性大;致畸物的胎盘转运和转化影响致畸性。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1.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environment):是指作用于人类所有外界力量(因素)的总和。
人与环境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两者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3.☆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4.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等。
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环境卫生学知识点梳理
环境卫生学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绪论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所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环境介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是指自然环境中各个独立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存在,能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
具体来说,环境介质是指空气、水、土壤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状态可以相互转化,起承载的物质也可以相互转移。
环境介质还具有维持自身稳定的特性。
环境介质对外来干扰具有相当的缓冲和修复能力。
环境因素:是被环境介质容纳和运载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组成成分。
它通过环境介质的载体作用或参与环境介质的组成,直接或间接对人体起作用,人体暴露环境污染物是通过多种环境介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自然环境: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生活环境: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学品)等。
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表现在机体的新陈代谢上(2)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3)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双重性自然环境构成因素(一)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小气候、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
小气候是指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和热辐射等因素,对机体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二)化学因素:大气、水、土壤中含有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学物质。
n.内分泌干扰化学物(EDC):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和调节发育过程的体内天然激素的生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效应造成严重的影响。
环境卫生学重点总结
重点内容;P25-35 P70-95 P113-123 P128-136 P168-178 P193-208 P221-267 P270-282 P286-295 P297-298 P308-318 P408-415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等。
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3.次生环境: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4.一次污染物: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5.二次污染物: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典型的二次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等6.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自然环境。
9.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10.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逐级被吞食以满足生存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链锁关系,称食物链。
12.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从环境中摄入浓度极低的重金属元素或难降解的化合物,在体内逐渐累积起来,使生物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13、生物转化:进入机体的环境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并形成其衍生物的过程。
14、剂量-反应(效应)关系:随着暴露剂量的改变,产生某种定性(定量)反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
15、易感人群:尽管多数人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下仅有生理负荷增加或出现生理性的变化,但仍有少数人产生机体功能严重失调,中毒,甚至死亡,通常把这类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害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群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
2、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其三中物质形态(气、液、固)不会以完全单一介质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前者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后者如人类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及相关环境因素。
4、人和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2)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3)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5、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
6.、(见后)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如光化学烟雾、无机汞化合物。
7、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认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
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8、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皮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及特征,可将人类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
2、三个基本圈带: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
大气圈可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外大气层),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便于取用的河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仅占水圈总量的0.2%左右。
环境卫生学重点
袄第一章绪论袂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肈2、环境介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液固态三种物质形式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
具体来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污染物向远方扩散。
膃3、微小气候:温度、湿度、气流、热辐射,对于机体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蚂*4 、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羀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薇*5 、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袄次生环境:受人为因素影响形成的环境。
蚃6、清洁生产:是指能够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消耗,有效预防和控制污染物和其他废物生成的工艺技术过程,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聿7、可持续发展:是指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不仅应满足当代人肥肉需要,而且不应损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使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羆蚄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螄1、生态系统服务:又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和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称为生态系统服务。
蒁2、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或人中毒的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量。
莆3、生物放大作用:是由于各级生物个体的生物富集作用,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大大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
生物放大作用最终的结果是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达到很高浓度,可对最高位的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危害。
环境卫生学(整理)
1、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人为活动阻碍的自然环境2、一次污染物: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性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状维持不变。
3、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映,产生与原先污染物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污染物。
4、接触生物标志物:体内可测到的外来物及其代谢产物,或外来物与靶分子的结合产物。
5、效应生物标志物:体内可测定的由外来物引发的生理、生化等改变。
6、易感性生物标志物:机体对某环境因子反映能力的先本性或取得性缺点指标。
7、生物放大作用:污染物随着食物链的逐级传递而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增高。
8、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如CO2等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要紧有CO二、CH4、N2O、氯氟烃(CFCs)。
9、hormesis效应:某些物质低剂量对机体有刺激(有利)作用,高剂量那么有抑制作用。
10、环境污染:污染物进入环境,若是其数量、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致环境质量恶化,阻碍人体健康。
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的环境化学物。
12、空气离子化---空气中气体分子形成带电荷的阴阳离子的进程。
13、烟波着陆点:有组织排放时,烟气自烟囱排出后,向下风侧慢慢扩散稀释,然后接触地面,接触地面的点被称为“烟波着陆点”一样以为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排出高度10-20倍颗粒物的着陆点更接近烟囱。
14、烟囱的有效排出高度----烟囱高度加烟气上升高度一样以为,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最高浓度与烟波的有效高度的平方呈反比。
即有效排出高度每增加一倍,烟波着陆点处断面污染物的浓度可降到原先的1/4。
1五、气温垂直递减率 ( r)----正常情形下,高度每上升100m , 气温下降℃1六、气温逆增 (逆温)----必然条件下显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r<0)17、干绝热垂直递减率( rd )大气中作垂直运动的空气团,由于外界压力的阻碍,发生自身温度的绝热转变,干空气团每上升100m , 气团内温度下降℃大气稳固度取决于 r 与 rd 的相对值和 r 的绝对值1八、大气的自净:指大气中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慢慢减少到无害程度或消失的进程,要紧有3种方式:扩散和沉降、发生氧化综合反映、被植物吸附和吸收。
环境医学(整理版)
环境医学环境卫生学: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碍事的发生、开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一次污染物:直截了当排进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某些一次污染物进进环境后在理化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反响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剂量—效应关系: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机体内产生的有害生物学效应而随之增强的相互关系。
剂量—反响关系: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产生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数而随之增加的关系。
剂量—反响关系的评定:是环境化学物显露与健康变量效应之间的定量评价,是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核心。
阈值化合物的剂量—反响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呈S型或抛物线型,通过应用未瞧瞧到的有害效应计量〔NOAEL〕或最低瞧瞧到有害效应计量〔LOAEL〕来计算和推导出参考计量〔RfD〕。
有害效应计量〔NOAEL〕只是一个试验剂量值,它受每组动物数、试验组距等因素的碍事。
必需微量元素的剂量—反响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呈U型。
人群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分5级:1、生理负荷增加;2、生理代偿性变化;3、胜利反响异常;4、患病;5、死亡。
临床所见疾病患者和死亡者只是“冰山之巅〞易感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响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
碍事人群易感的因素:1、非遗传因素:年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2、遗传因素;性不、种族、遗传缺陷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对机体或后代引起有害健康的一类外源性物质。
显露:人体接触某一有害环境因素的过程。
环境显露水平:指人群接触某一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剂量。
显露评价:确实是根基要确定显露水平和显露人群的特征。
内显露剂量测量:指过往一段时刻内已汲取进体内的污染物量。
生物有效剂量测量;指经汲取、代谢活化、转运、最终到达组织器官、细胞、亚细胞或分子等靶部位的污染物量。
环境卫生学复习总结
环境卫生学(第一、二章)1、生物圈:指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由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质及其生存环境构成。
范围:12km深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2、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3、次生环境: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可以影响生物体内天然激素的合成、释放、转运、代谢、结成及生物学效应5、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可借助环境介质远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网)累积,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一类有机化学物。
特点:持久性、蓄积性、迁移性、高毒性6、、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的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7、、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质和量持相对稳定、相互适应的状态。
8、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吞食,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
其本质是生物通过食物链使物质和能量在生物种群之间得以循环和流动。
9、食物网: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即食物网。
10、生物富集作用:指环境中某些污染物 (重金属、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 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浓度远超过环境介质中的浓度。
11、生物放大作用:指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
*生物放大作用危害:摄入污染物被浓缩放大的生物体→中毒性疾病(缩短人与环境的距离)*环境污染物发生生物放大作用的条件(1)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2)进入生物体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3)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造成致命性的损害(4)生物放大通过食物链进行12、环境应答基因:人体对环境因素的作用产生特定反应的一组基因13、基因多态性:指在一个生物群体中,同时和经常存在两种或多种不连续的变异型或基因型或等位基因,亦称遗传多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2、一次污染物: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性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状保持不变。
3、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与原来污染物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污染物。
4、接触生物标志物:体内可测到的外来物及其代谢产物,或外来物与靶分子的结合产物。
5、效应生物标志物:体内可测定的由外来物引起的生理、生化等改变。
6、易感性生物标志物:机体对某环境因子反应能力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缺陷指标。
7、生物放大作用:污染物随着食物链的逐级传递而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增高。
8、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如 CO2等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主要有 CO2、 CH4、 N2O 、氯氟烃(CFCs 。
9、 hormesis 效应:某些物质低剂量对机体有刺激(有益作用,高剂量则有抑制作用。
10、环境污染:污染物进入环境,如果其数量、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致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人体健康。
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的环境化学物。
12、空气离子化 ---空气中气体分子形成带电荷的阴阳离子的过程。
13、烟波着陆点:有组织排放时,烟气自烟囱排出后,向下风侧逐渐扩散稀释,然后接触地面,接触地面的点被称为“烟波着陆点”一般认为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排出高度 10-20倍颗粒物的着陆点更接近烟囱。
14、烟囱的有效排出高度 ----烟囱高度加烟气上升高度一般认为, 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最高浓度与烟波的有效高度的平方呈反比。
即有效排出高度每增加一倍,烟波着陆点处断面污染物的浓度可降到原来的 1/4。
15、气温垂直递减率 ( r----正常情况下,高度每上升 100m , 气温下降 0.65℃16、气温逆增 (逆温----一定条件下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 (r<017、干绝热垂直递减率(rd大气中作垂直运动的空气团, 由于外界压力的影响, 发生自身温度的绝热变化, 干空气团每上升 100m , 气团内温度下降 0.986℃大气稳定度取决于 r 与 rd 的相对值和 r 的绝对值18、大气的自净:指大气中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逐渐减少到无害程度或消失的过程,主要有 3种方式:扩散和沉降、发生氧化综合反应、被植物吸附和吸收。
19、煤烟型烟雾事件:主要由燃煤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排入大气, 在不良气象条件下不能充分扩散所致。
20、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由汽车尾气中的 Nox 和挥发性有机物 VOCs 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其主要成分是O3、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
21、酸雨:降水的 pH 值小于 5.622、大气质量标准: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和生态环境, 对大气中有害物质以法律形式作出的限制规定以及实现这些限值所作的有关技术行为规范的规定。
23、基准 ----通过科学研究得出某污染物的最大无作用浓度 , 是根据剂量 -反应关系和一定的安全系数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因素,不具法律效力24、标准 ----国家对环境有害因素提出的限量要求, 和实现这些要求所规定的相应技术法规。
它以基准为主要依据,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因素,由国家颁布,具法律效力两者的关系:基准—标准的科学依据;标准—基准内容的实际体现25、 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任何 1h 内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
日平均浓度限值:任何 1日内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
年平均浓度限值:任何 1年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的最高容许值。
26、溶解性固体 ---- 水样经过滤后 , 将滤液蒸干所得的残留物27、悬浮性固体 ----水中不能通过滤器的固体物干重28、总固体 ----水样在一定温度下蒸干后的残留物总量(总固体愈少,水愈清洁29、溶解氧 DO :指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是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及自净程度的间接指标化学耗氧量 COD :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可作为水体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生物需氧量 BOD :水中有机物在需氧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所消耗的溶解氧量5日生化需氧量:20℃培养 5日, 1升水中减少的溶解氧量30、总有机碳 TOC------水中全部有机物的含碳总量(mg/l 。
评价水体有机需氧量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之一,但不能说明有机污染的性质。
31、总有机需氧量 TOD------1升水中可氧化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所消耗氧的毫升数 32、水体自净:受污染的水体 , 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作用 , 使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33、介水传染病:指通过饮水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 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
34、有效氯 (available chlorine 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或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大于 -1价的氯35、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 (background level:指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是评价土壤化学性污染程度的参照值,是制订土壤中有害物卫生标准的重要依据 36、土壤的自净 (soil self-purification:受污染的土壤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 , 使病原体死灭,各种有害物质无害化,土壤逐步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37、腐殖质 (humus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转化 , 又重新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腐殖质化学性质稳定,无臭气,不招苍蝇,病原体死灭,卫生学上安全腐殖质化:形成腐殖质的过程。
实质:有机物有机化的过程。
38、大肠菌值:发现一个大肠菌所需的最少土壤克数,是反映土壤粪便污染的主要指标。
39、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病 :地壳表面元素分布的区域差异,造成水、土中某些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 , 超过了人类的适应范围所引起的疾病40、碘缺乏病 IDD :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 , 主要临床表现是甲状腺肿和克汀病41、地方性氟中毒:---由于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病因:饮水型、煤烟型、砖茶型42、地方性砷中毒:某些地区长期从饮用水、室内煤烟、食物环境介质中摄入过量砷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末梢神经炎、皮肤色素沉着、掌跖部皮肤角化、肢端缺血坏疽、皮肤癌,是一种伴有多系统、多脏器受损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42、环境质量评价:从环境卫生学角度, 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对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加以调查研究,并作出评定和预测43、环境质量指数 EQI :将监测数据经统计后求得其代表值, 以环境卫生或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评价标准, 代入专门设计的计算式, 换算成无量纲的数值, 用来定量和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
知识点1、生态系统的 4要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
2、化学物联合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增强作用、拮抗作用3、无阈值化合物 ---遗传毒性致癌物,大于零剂量暴露均可发生有害效应(直线型。
4、阈值化合物 --- 单阈值化合物 (S 型 ; 双阈值化合物 (必需微量元素、hormesis 效应化合物 (U型5、持续性蓄积危害 POPs :即脂溶性强、不易降解的有机化合物。
(12种DDT 、氯丹、灭蚁灵、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毒杀酚、六氯苯、呋喃、氯联苯、二噁英。
大气污染6、紫外线的主要生物学作用:色素沉着作用、红斑作用、抗佝偻病作用、杀菌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7、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硫酸雾8、颗粒物的污染自然来源:风沙尘土、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海水喷溅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颗粒物是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9、制订大气质量标准的原则●对人体不引起急、慢性中毒及远期危害● 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 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影响● 选择最敏感指标● 经济合理、技术可行10、 SO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 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 0.15mg/m3(二级标准 1小时平均最高容许浓度 0.5 mg/m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每个污染物标准均分为三级(n.+适用范围一级标准 :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 在长期接触情况下, 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疗养地(风景区二级标准 :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适用于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广大农村等(居民区三级标准 :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适用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城镇、工业区、城市交通枢纽、交通干线(工业、交通区 11、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目的①查明大气污染来源②查明大气污染状况 ------污染物种类、浓度、范围、规律、评价③查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12、点源监测采样选点:面源污染监测选点:按城市功能分区布点、几何状布点、根据污染源、人口分布、地形等灵活设点13、监测指标的选择● 点源污染的大气监测:以点源排放的主要有害物质为指标● 面源污染的大气监测:常用指标 ----SO2、 NO2、 I P、 CO 、 O3●线源污染监测:细颗粒物(PM2.5 、 NO2、 CO14、大气卫生防护措施一、规划措施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调整工业结构完善城市绿化系统加强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二、工艺和防护措施改善能源结构,大力节约能耗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气排放15、大气卫生监督和管理预防性卫生监督:参与计划、审查图纸经常性卫生监督:环境监测、健康监测、建立危险物品档案、信息与决策水体卫生1、“三氮” (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三氮”单项指标增高的意义氨氮↑——新近人畜粪便污染亚硝酸盐氮↑——水体正在自净硝酸盐氮↑——陈旧性污染已自净完毕,也可能为地质因素所致2、水体自净的机制 :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主要微囊藻毒素 (MC 是已发现的最强的肝癌促进剂3、制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 防止地面水传播疾病● 防止地面水引起急、慢性中毒及远期效应● 保证地面水感官性状良好● 保证地面水自净过程能正常进行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基本项目分 5 类分别适用不同的水环境功能区Ⅰ ----- 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 -----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Ⅲ -----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Ⅳ ----- 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Ⅴ ----- 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排入的污水二级标准 ----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排入的污水三级标准 ----排入城镇下水道并将进行二级生物处理的污水6、污水处理方法分类1. 按作用原理分类● 物理处理 (机械阻留、沉淀、除油等● 化学处理 (混凝沉淀、中和、氧化还原● 物理化学处理 (吸附、萃取、离子交换等● 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生物过滤法2. 按处理程度分类● 一级处理● 二级处理● 三级处理饮用水7、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暴发性流行●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患者有同一水源饮用史● 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8、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消毒时:出厂水中游离氯量不超过 4mg/L,游离氯余量不低于 0.3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