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小贷公司贷款五级分类标准资料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详细)

贷款未到期;本金 或利息逾期90天 以内
贷款本金或利
息逾期91-180
天
贷款本金或利
息逾期181天—
270天
贷款本金或利 息逾期271天以 上
质押
贷款未到期;本金 或利息逾期90天 以内
贷款本金或利
息逾期91-180
天
贷款本金或利
息逾期181天—
360天
贷款本金或利 息逾期361天以 上
(二)信用评定等级为二级的,按照以下矩阵分类
连续违约期
数4-6次,本 或息逾期
91-180天以 内
连续违约期数7次以上,本 或息逾期181
天以上
说明:关于分类模型中利率逾期天数的计算方式采用欠息余额倒推法,本金 或利息逾期天数取其最大值。
三级或等外级
贷款未到期
贷款本金或利 息逾期90天 以内
贷款本金或利
息逾期91天-
120天
贷款本金或利 息逾期121天以 上
信用卡透支
逾期天数
60天以下
61-90天
91-180天
181-360天
分类结果
正常款
贷款档次
正常
关注
次级
可疑
分类标准
期限内能正常 还本付息
连续违约期 数3次,本 或息逾期90天以内
贷款档次
担保方式
正常
关注
次级
可疑
信用
贷款未到期;本金 或利息逾期60天 以内
贷款本金或利 息逾期61天
—90天
贷款本金或利
息逾期91天-
180天
贷款本金或利 息逾期181天以 上
保证
贷款未到期;本金 或利息逾期60天 以内
贷款本金或利 息逾期61天
贷款五级分类详细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详细标准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标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充分分析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参照下列基本标准初步划分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档次后,严格依据核心定义确定分类结果。
1.下列情况划入正常类(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
(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
●正常类参考特征:a.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一直能够正常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b.贷款未到期。
c.本笔贷款能按期支付利息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关注类(1)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3)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4)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5)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6)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7)借款人的管理层出现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经营者的品行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8)违反行业信贷管理规定或监管部门监管规章发放的贷款;(9)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10)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管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11)借款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但抵(质)押率充足,抵质押物远远大于实现贷款本息得价值和实现债权得费用,对最终收回贷款有充足的把握。
(12)借新还旧贷款,企业运转正常且能按约还本复息的。
企业贷款五级分类标准

企业贷款五级分类标准
企业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于企业贷款
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和划分的标准。
一般来说,企业贷款的五个分类分别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具体解释如下:
1. 正常(Performing):指企业按时还款,未出现逾期或其他不良行为的情况,贷款风险较低。
2. 关注(Watch):指企业出现一定风险问题,例如经营不稳定、财务状况恶化等,需要银行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
3. 次级(Substandard):指企业出现较大的风险问题,例如逾期还款、借款人资信状况恶化等,需要银行采取更加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
4. 可疑(Doubtful):指企业出现严重的风险问题,例如长期逾期、收入减少、资不抵债等,银行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5. 损失(Loss):指银行无法收回全部或部分贷款本息的情况,需要将这部分贷款列为损失,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进行追偿。
企业贷款五级分类标准的划分,可以帮助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更加准确地评估和控制风险,避免不良贷款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 1 -。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一、指导原则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分类指导原则》,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
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
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
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的多少还不能确定,贷款损失的概率在50%-75%之间。
损失贷款: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了,或者虽然能收回极少部分,但其价值也是微乎其微,从银行的角度看,也没有意义和必要再将其作为银行资产在账目上保留下来,对于这类贷款在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应立即予以注销,其贷款损失的概率在75%-100%。
二、贷款的详细标准:1 正常贷款的详细标准:(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本公司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
2 关注贷款的详细标准:(1)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3)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4)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5)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6)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7)借款人的管理层出现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经营者的品行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8)违反行业信贷管理规定或监管部门监管规章发放的贷款;(9)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10)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管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11)借款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但抵(质)押率充足,抵质押物远远大于实现贷款本息的价值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对最终收回贷款有充足的把握;(12)借新还旧贷款,企业运转正常且能按约还本付息的;(13)借款人偿还贷款能力较差,但担保人代为偿还能力较强;(14)贷款的抵押物、质押物价值下降,或本公司对抵(质)押物失去控制;保证的有效性出现问题,可能影响贷款归还;(15)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含)以内的贷款。
五级贷款分类标准

五级贷款分类标准五级贷款分类标准是指银行对贷款资产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对不同风险程度的贷款进行管理和监控。
五级贷款分类标准通常是根据贷款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程度来划分的,分别对应五个级别,分别是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一、正常级别正常级别是指贷款资产风险低、还款情况良好的贷款。
具体来说,正常级别要求贷款客户按时还款,没有逾期或延期还款的情况发生。
贷款团队会对正常级别的贷款进行定期监控,确保贷款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保持稳定。
二、关注级别关注级别是指贷款资产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信号,贷款团队需要对这类贷款加强监控和管理。
具体来说,关注级别可能存在一些较小的逾期情况,但尚未导致严重的资金风险。
贷款团队通常会采取措施,如提醒借款人按时还款,加大对借款人的风险评估,以及加强对贷款担保人的监控。
三、次级级别次级级别是指贷款资产的风险已经较高,存在较大的违约风险和损失潜力。
具体来说,次级级别的贷款往往存在较长时间的逾期未还款情况,或者存在一些重大的经营风险或违约风险。
贷款团队需要着重关注次级级别的贷款,采取更加严格的监控和管理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贷款资产的风险。
四、可疑级别可疑级别是指贷款资产已经出现严重的违约风险,无法按时偿还本息。
具体来说,可疑级别的贷款往往存在长时间的逾期未还款情况,或者贷款客户已经出现严重的经营或资金问题。
贷款团队需要对可疑级别的贷款进行更加严格的监控和管理,可能需要动用法律手段追缴逾期贷款,同时加强对贷款担保人的风险评估。
五、损失级别损失级别是指贷款资产已经无法收回,银行已经确认无法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情况。
具体来说,损失级别的贷款已经发生长时间的逾期未还,没有任何希望能够回收。
此时,银行会将这部分贷款资产列为坏账,并采取相应的准备金计提措施。
五级贷款分类标准为银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来划分和管理贷款资产的风险。
通过对不同风险级别的贷款进行分类,银行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贷款资产的风险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损失。
贷款五级分类及贷款重组素材

其他重组措施
减免或全减利息罚息、减免部分本金、债转股、以物抵贷、追加担保品、 重新规定还款方式及每次还款金额等。
案例
客户王某,在昆明市经营服装生意,2015年5月7日在某商业银行获批保证类贷款10万元, 期限12个月,还款方式为按月等额本息还款(每月偿还的贷款本息总额为9168元), 2015年12月7日为王某第7次还款,发生贷款本息逾期,经银行客户经理考察,逾期原因 为客户下游应收款较去年同期拖欠时间长,导致客户用于经营生意的现金流吃紧,为了维 持生意的正常运转,客户占用了本该用于归还银行贷款的资金,客户表明,后续还款压力 较大,调查后发现,王某生意经营正常,且房租交至后五年,经营该生意约3年时间,各
条件
暂时资 金周转 困
申请
提前30 个工作
期限
不得低
于原贷 款条件
日
借新还旧
定义:贷款到期(含展期后到期)后不能按时收回,又重新发放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
的行为。
本质
对借款期
限法律契 约上的延
优势
弱化即 期贷款 风险
劣势
推迟了 信贷风 险的暴 露时间
长
还旧借新
指借款人用自有资金偿还原贷款后,因生产经营需要,向金融机构重新办理借 款的行为。
贷款。
借款人 借款人无力偿还到期贷款 本息
01 04
成因
贷款银行 贷款银行出于保全资产的 动机
02
金融监管机构 部分金融监管行为导致贷 款重组
政府 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 干预的保护行为
03
四、问题贷款的重组措施
04 03 02 01
贷款展期 借新还旧
减免或全减利息罚息 还旧借新
贷款展期
贷款五级分类及其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及其标准
贷款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借款人提供一定金额的资金,并在一定期限内收取一定的利息作为对资金提供的回报。
针对不同的借款人和借款目的,银行会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贷款五级分类。
一、正常类
正常类指按照贷款合同约定支付本息,且借款人信用等级良好,在贷款期限内按时足额偿还的贷款。
正常类贷款是银行最为欣喜的贷款种类,也是银行业务运营顺畅的重要保证。
二、关注类
关注类是指贷款人由于经营状况、市场变化等原因,出现借款逾期、还款能力下降等风险提示,但尚未造成资产损失的贷款。
如果银行的贷款达到一定规模,经过风险评估后,贷款人进入关注类段。
三、次级类
次级类是指部分资产已经出现风险状况,但仍有抵押物和担保物,通过银行风险分类确认的逾期期限、资产价值下降幅度、还款质量下降幅度达到一定标准,但还未构成重大风险和资产丧失的贷款。
这种贷款风险相对较大,同时其利率也会相应得提高。
四、可疑类
可疑类是指部分资产由于贷款人的经营状况或现金流问题等原因,对银行的信用风险产生了一定的警示,贷款逾期较长,或违约情况较为严重。
这种贷款已经构成潜在的资产损失,但银行尚未确认。
五、损失类
损失类是指银行的某些资产由于贷款人丧失还款能力,或者银行已经修约、呈诉等,因而造成资产丧失的贷款。
对于这种贷款,银行可能会采取资产处置或者法律程序等方式追回资金。
综上所述,贷款五级分类是银行为了对贷款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尤其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银行需要高度重视、加强风险管理,对风险进行最大限度的控制,从而保障银行业务良性、健康稳定的发展。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操作细则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操作细则一、分类标准1.正常类:指贷款风险较低,没有逾期记录,按照合同约定正常偿还的贷款。
2.关注类:指贷款质量正常,但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需关注客户经营状况、行业风险等因素。
3.关注类(特殊):指与关注类贷款性质相同,但存在特殊风险,如贷款担保方出现问题等。
4.不良类:指贷款存在一定的风险,出现违约、拖欠或无力偿还等情况,需要计提风险准备金。
5.可疑类:指贷款风险较高,已经出现违约行为,但还有希望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贷款。
二、计提准备金的核定1.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不需要计提风险准备金。
2.关注类(特殊)、不良类和可疑类贷款需要计提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
计提比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低于监管规定的最低比例。
三、逾期贷款的处理1.逾期贷款是指贷款账户在约定还款日后仍未偿还本金或利息。
2.对于关注类(特殊)、不良类和可疑类贷款,一旦出现逾期行为,应根据逾期天数进行相应的五级分类调整。
3.逾期天数根据贷款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一般分为30天、90天、180天等阶梯。
4.逾期超过90天的贷款自动转为不良类,逾期超过180天的贷款自动转为可疑类,并需加大催收力度。
5.逾期贷款处理包括追加担保、催收、提起法律诉讼等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
四、分类调整1.贷款分类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确保贷款质量准确反映风险水平。
2.分类调整应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并且需要上报给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
3.关注类和关注类(特殊)调整为不良类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包括风险排查、审批流程等。
4.不良类和可疑类调整为正常类需要经过一定的等待期,并且需要客户提供相关的还款证明和担保措施。
五、风险准备金的释放1.分类调整后,相应的风险准备金应进行调整,释放或追加计提。
2.分类由不良类调整为关注类或正常类时,可以逐步释放风险准备金。
3.分类由可疑类调整为关注类或正常类时,应经过一定的观察期,确认贷款的良好表现后再释放风险准备金。
小贷公司五级分类制度年限标准

小贷公司五级分类制度年限标准小贷公司五级分类制度年限标准是指对小贷公司的贷款项目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分类制定不同的年限标准。
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管理和监督小贷公司的风险,并提高小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小贷公司五级分类制度的具体内容。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小贷公司的五级分类制度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级别。
这五个级别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贷款风险程度。
正常代表贷款风险较低,关注代表贷款存在一定风险,次级代表贷款风险较高,可疑代表贷款可能会违约,而损失则代表贷款已经违约。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小贷公司五级分类制度的年限标准。
根据现行规定,小贷公司对于贷款的五级分类年限标准如下:1. 正常类:贷款未逾期,未出现实质性的还款问题,且贷款人信用良好。
对于正常类的贷款,小贷公司通常将其列为一年期。
2. 关注类:贷款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还款有一定逾期,或部分还款不足等。
对于关注类的贷款,小贷公司将其列为一到三年期。
3. 次级类:贷款风险较高,可能无法全额收回本息,且逾期时间较长。
对于次级类的贷款,小贷公司将其列为三到五年期。
4. 可疑类:贷款存在严重违约的可能性,可能无法收回本息。
对于可疑类的贷款,小贷公司将其列为五到十年期。
5. 损失类:贷款已经无法收回本息,无可能追回的情况。
对于损失类的贷款,小贷公司不再设置年限。
以上年限标准的具体数值可能会因不同地区、不同监管要求而有所差异。
但总体来说,小贷公司五级分类制度的年限标准能够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和违约可能性,合理划定贷款的期限。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小贷公司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贷款进行动态管理,并及时调整年限标准。
例如,当原本被归类为关注类的贷款在后续还款过程中出现了实质性的还款问题,可能会导致其从关注类变为次级类或可疑类。
在这种情况下,小贷公司应当相应地延长贷款期限,以便更好地应对风险。
总的来说,小贷公司五级分类制度年限标准的确定是为了管理和监督小贷公司的贷款风险,确保小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是指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资产分为五个级别进行分类管理的制度。
这一制度对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识别和管理风险,保障资产质量,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贷款五级分类标准的具体内容。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规定,贷款资产可以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级别。
正常贷款是指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贷款,风险较低;关注贷款是指存在一定逾期情况或者其他风险信号的贷款,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次级贷款是指风险较大,可能出现违约的贷款,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可疑贷款是指存在重大风险,可能会造成损失的贷款,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储备;损失贷款是指已经发生损失,需要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贷款。
这五个级别的分类,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加准确地评估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其次,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对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贷款资产进行五级分类,金融机构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的资产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风险问题。
同时,五级分类标准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明确的风险管理要求,包括加强对不同级别贷款资产的监管、加大风险防范和控制力度、及时储备风险准备金等。
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地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再次,贷款五级分类标准的建立和实施,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重要的监管工具。
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贷款资产进行五级分类监管,及时了解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状况,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风险问题,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监管部门还可以根据不同级别的贷款资产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对于存在风险的贷款资产进行更加细致的监管,确保金融机构的合规经营。
最后,贷款五级分类标准的建立和实施,也需要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加强沟通与配合。
贷款五级分类法

贷款五级分类法
贷款五级分类法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贷款分类是指银行的信贷分析和管理人员,或监管当局的检查人员、综合能获得的全部信息并运用最佳判断,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对贷款质量做出坪价。
贷款五级分类法就是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
(1)正常类,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2)关注类,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经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
(4)可疑类,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
(5)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贷款五级分类是根据贷款偿还的可能性确认的。
贷款五级分类详细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详细标准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标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充分分析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参照下列基本标准初步划分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档次后,严格依据核心定义确定分类结果。
1.下列情况划入正常类(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
(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
●正常类参考特征:a.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一直能够正常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b.贷款未到期。
c.本笔贷款能按期支付利息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关注类(1)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3)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4)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5)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6)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7)借款人的管理层出现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经营者的品行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8)违反行业信贷管理规定或监管部门监管规章发放的贷款;(9)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10)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管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11)借款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但抵(质)押率充足,抵质押物远远大于实现贷款本息得价值和实现债权得费用,对最终收回贷款有充足的把握。
(12)借新还旧贷款,企业运转正常且能按约还本复息的。
五级分类定义和标准

五级分类定义和标准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定义和标准是银行贷款管理的重要内容,五级分类标准通过对借款人的经营能力、还款能力以及还款意愿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将贷款划分为不同风险等级,以帮助银行有效地管理风险,保障资产质量和经营安全。
以下是五级分类的定义和标准:
1.正常贷款
定义: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正常,没有足够理由怀疑借款人不能按时足额偿还贷款。
标准:借款人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具备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且信用记录良好。
2.关注贷款
定义: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存在一定问题,但仍有可能按时足额偿还贷款。
标准:借款人的收入来源稳定性不足,或者贷款违约记录较频繁,但整体上还款能力尚可维持。
3.次级贷款
定义: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按时足额偿还贷款的可能性较低。
标准:借款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或者负债过重,或者有较频繁的贷款违约记录,导致还款能力明显下降。
4.可疑贷款
定义:借款人无法按时足额偿还贷款,存在较大风险。
标准:借款人经营状况恶化,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或者出现严重负债,导致还款能力丧失。
5.损失贷款
定义: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银行确认该笔贷款无法收回。
标准:借款人因经营破产、资不抵债等原因无法偿还贷款,银行经过尝试追偿后确认无法收回。
五级分类标准是银行贷款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贷款风险的评估和分类,帮助银行有效地管理风险,保障资产质量和经营安全。
同时,五级分类标准也
是银行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为银行提供了一个全面、客观、科学的贷款风险评估体系。
小额贷款公司五级分类制度

小额贷款公司五级分类制度
小额贷款公司五级分类制度是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分类管理的一种制度。
根据该制度,小额贷款公司根据其经营管理状况和风险水平被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A级、B级、C级、D级和E级。
1. A级:风险较低,经营管理状况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具备较强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2. B级:风险中等,经营管理状况尚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具备
较强的还款能力和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
3. C级:风险一般,经营管理状况一般的小额贷款公司,还款
能力存在一定风险,但仍具备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4. D级:风险较高,经营管理状况较差的小额贷款公司,还款能力较弱,风险控制能力有限。
5. E级:风险极高,经营管理状况非常差的小额贷款公司,还
款能力极差,无法有效控制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五级分类制度的引入,旨在通过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分类管理,加强对其风险监管和评估,净化市场环境,保护借款人的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同时,通过分类结果将风险较高的公司予以监管或关闭,从而提高整个小额贷款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贷款五级分类具体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具体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是指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表现,将贷款分为五个不
同的分类,以便银行对不同风险的贷款进行监管和管理。
具体标准
如下:
1. 正常类,借款人按时足额还款,没有逾期记录,信用良好,
属于正常还款状态。
2. 关注类,借款人有轻微逾期或违约情况,但尚未造成重大损失,需要银行密切关注和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3. 次级类,借款人存在较严重的逾期或违约行为,尚未形成重
大不良贷款,但风险较高,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和风险控制措施。
4. 次级类,借款人存在严重逾期或违约行为,已经形成一定程
度的不良贷款,需要采取强制性措施,如提起诉讼等,以便尽快收
回损失。
5. 损失类,借款人严重逾期或违约,已经形成无法收回的损失,
需要进行核销或计提坏账准备,对银行造成重大损失。
以上就是贷款五级分类的具体标准,银行根据这些标准对贷款进行分类管理,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不良贷款风险,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简述贷款五级分类及其标准

简述贷款五级分类及其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是指银行对于放贷资产进行的风险分类。
这种分
类方法是根据贷款资产的违约可能性和违约后的损失程度来进行的。
五级分类包括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等级。
首先是正常分类,这是指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没有
任何逾期的情况,风险较低。
其次是关注分类,这是指借款人出现了一些还款不足的情况,
但尚未构成逾期,风险程度比正常分类高一些,需要银行密切关注。
第三是次级分类,这是指借款人出现了较长时间的逾期情况,
但尚未到达不能收回本金和利息的程度,风险程度相对较高,需要
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接下来是可疑分类,这是指借款人出现了长时间的严重逾期情况,已经对银行的资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需要进一步核实和
评估,确保风险的准确评估。
最后是损失分类,这是指银行认为已经无法收回的贷款,必须
计提坏账准备,对银行的资产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失。
这些五级分类标准对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评估非常重要,有助于银行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保障银行的资产安全。
同时,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银行的监管和评估。
小贷公司贷款五级分类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分类指导原则》,******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一、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公司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
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详细标准:(一)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本公司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二)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
正常类参考特征:1、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一直能够正常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2、贷款未到期。
3、本笔贷款能按期支付利息。
二、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详细标准:(一)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二)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三)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四)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五)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六)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七)借款人的管理层出现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经营者的品行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八)违反行业信贷管理规定或监管部门监管规章发放的贷款;(九)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十)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管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十一)借款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但抵(质)押率充足,抵质押物远远大于实现贷款本息的价值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对最终收回贷款有充足的把握;(十二)借新还旧贷款,企业运转正常且能按约还本付息的;(十三)借款人偿还贷款能力较差,但担保人代为偿还能力较强;(十四)贷款的抵押物、质押物价值下降,或本公司对抵(质)押物失去控制;保证的有效性出现问题,可能影响贷款归还;(十五)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含)以内的贷款。
小贷公司五级分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公司信贷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预警能力,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根据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公司所有贷款风险分类。
第三条贷款风险分类(以下简称风险分类),是指按照风险程度将公司贷款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
通过风险分类应达到以下目的:(一)促进公司树立审慎经营、风险为本的管理理念;(二)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三)及时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催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四)为充分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提供依据,增强抗风险能力。
第四条风险分类要坚持风险、真实、审慎、灵活及动态管理的原则。
(一)风险原则。
五级分类应以贷款的内在风险为主要依据,逾期情况只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内在风险是指潜在的、已经发生但尚未实现的风险。
(二)真实原则。
应当以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用记录为主要依据,对各类贷款质量准确分类,真实反映出贷款的风险状况。
(三)审慎原则。
要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和本实施细则要求,通过对影响债务人偿还债务可能性的诸多因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估,合理划分风险类别。
介于相邻类别之间的贷款原则上归入低级档次。
(四)灵活原则。
贷款原则上应逐笔分类。
同一借款人在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政策规定的最高贷款限额范围内有多笔贷款的,在不影响总的分类结果的前提下,可将多笔贷款合并分类。
(五)动态管理原则。
公司贷款多为短期(不超过1年),原则上1—2个月必须进行一次贷后检查,在此基础上进行贷款分类,及时、动态地掌握影响贷款回收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对风险状况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重新认定。
第五条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应按户分析,根据借款人的整体还款可能性揭示贷款风险,并以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为核心,把借款人的正常业务经营收入作为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贷款的担保作为次要还款来源。
第二章核心定义第六条评估公司贷款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按照按时、足额收回的可能性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类别,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银行贷款新五级分类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详细标准1.下列情况划入正常类:(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
(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
正常类参考特征:a.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一直能够正常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b.贷款未到期。
c.本笔贷款能按期支付利息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关注类:(1)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3)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4)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5)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6)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7)借款人的管理层出现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经营者的品行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8)违反行业信贷管理规定或监管部门监管规章发放的贷款;(9)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10)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管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11)借款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但抵(质)押率充足,抵质押物远远大于实现贷款本息得价值和实现债权得费用,对最终收回贷款有充足的把握。
(12)借新还旧贷款,企业运转正常且能按约还本复息的。
(13)借款人偿还贷款能力较差,但担保人戴维偿还能力较强(14)贷款的抵押物、质押物价值下降,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抵(质)押物失去控制;保证的有效性出现问题,可能影响贷款归还;(15)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含)以内的贷款或表外业务垫款30天(含)以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分类指导原则》,******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一、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公司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
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详细标准:(一)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本公司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二)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
正常类参考特征:1、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一直能够正常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2、贷款未到期。
3、本笔贷款能按期支付利息。
二、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详细标准:(一)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二)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三)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四)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五)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六)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七)借款人的管理层出现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经营者的品行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八)违反行业信贷管理规定或监管部门监管规章发放的贷款;(九)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十)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管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十一)借款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但抵(质)押率充足,抵质押物远远大于实现贷款本息的价值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对最终收回贷款有充足的把握;(十二)借新还旧贷款,企业运转正常且能按约还本付息的;(十三)借款人偿还贷款能力较差,但担保人代为偿还能力较强;(十四)贷款的抵押物、质押物价值下降,或本公司对抵(质)押物失去控制;保证的有效性出现问题,可能影响贷款归还;(十五)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含)以内的贷款。
关注类参考特征:1、宏观经济、行业、市场、技术、产品、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或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对借款人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偿还贷款的能力尚未出现明显问题。
2、借款人改制(如合并、分立、承包、租赁等)对公司债务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3、借款人还款意愿差,不与公司积极合作。
4、借款人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但贷款担保合法、有效、足值,公司完全有能力通过追偿担保足额收回贷款本息。
5、担保有效性出现问题,可能影响贷款归还。
6、贷款逾期(含展期后)不超过90天(含)。
7、本笔贷款欠息不超过90天(含)。
三、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
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
详细标准:(一)借款人经营亏损,支付困难并且难以获得补充资金来源,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负数;(二)借款人不能偿还其他债权人债务;(三)借款人已不得不通过出售、变卖主要的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来维持生产经营,或者通过拍卖抵押品、履行保证责任等途径筹集还款资金;(四)借款人采用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贷款的;(五)借款人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对正常经营构成实质损害,妨碍债务的及时足额清偿;(六)借款人处于半停产状态且担保为一般或者较差的;(七)为清收贷款本息、保全资产等目的发放的“借新还旧”贷款;(八)可还本付息的重组贷款;(九)信贷档案不齐全,重要法律性文件遗失,并且对还款构成实质性影响;(十)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可疑类;(十一)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发放的贷款;(十二)本金或利息逾期91天至180天(含)的贷款。
次级类参考特征:1、借款人支付出现困难,且难以获得新的资金。
2、借款人正常营业收入和所提供的担保都无法保证公司足额收回贷款本息。
3、因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需要对该笔贷款借款合同的还款条款作出较大调整。
4、贷款逾期(含展期后)90天以上至180天(含)。
5、本笔贷款欠息90天以上至180天(含)。
四、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的多少还不能确定,贷款损失的概率在50%-75%之间。
详细标准:(一)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处于停、缓建状态;(二)借款人实际已资不抵债;(三)借款人进入清算程序;(四)借款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涉及重大案件,对借款人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重大影响;(五)借款人改制后,难以落实本公司债务或虽落实债务,但不能正常还本付息;(六)经过多次谈判借款人明显没有还款意愿;(七)已诉诸法律追收贷款;(八)贷款重组后仍然不能正常归还本息;(九)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损失类;(十)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的贷款。
可疑类参考特征:1、因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经公司对借款合同还款条款作出调整后,贷款仍然逾期或借款人仍然无力归还贷款。
2、借款人连续半年以上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收入来源不稳定,即使执行担保,贷款也肯定会造成较大损失。
3、因资金短缺、经营恶化、诉讼等原因,项目处于停建、缓建状态的贷款。
4、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超过100%,且当年继续亏损。
5、公司已诉讼,执行程序尚未终结,贷款不能足额清偿且损失较大。
6、贷款逾期(含展期后)180天以上。
7、本笔贷款欠息180天以上。
五、损失贷款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了,或者虽然能收回极少部分,但其价值也是微乎其微,从公司的角度看,也没有意义和必要再将其作为公司资产在账目上保留下来,对于这类贷款在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应立即予以注销,其贷款损失的概率在75%-100%。
详细标准:(一)借款人因依法解散、关闭、撤销、宣告破产终止法人资格,本公司依法对借款人及其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二)借款人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且复工无望,或者产品无市场,严重资不抵债濒临倒闭,本公司依法对其财产进行清偿,并对其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三)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本公司对其财产或者遗产进行清偿,并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四)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贷款;或者保险赔偿清偿后,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贷款,本公司依法对其财产进行清偿或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五)借款人触犯刑律,依法判处刑罚,其财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务,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本公司依法追偿后无法收回的贷款;(六)借款人及其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公司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借款人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执行后,本公司仍无法收回的贷款;(七)由于上述(一)至(六)项原因,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公司对依法取得的抵债资产,按评估确认的市场公允价值入帐后,扣除抵债资产接收费用,小于贷款本息的差额,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贷款;(八)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的贷款;(九)符合《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10年修订版》的通知》(财金〔2010〕21号)规定的被认定为呆账条件之一的信贷资产;(十)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即使处置抵(质)押物或向担保人追偿也只能收回很少的部分,预计贷款损失率超过85%。
损失类参考特征:1、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公司经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
2、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或者已保险补偿后,确实无能力偿还部分或全部贷款,公司经对其财产进行清偿和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
3、借款人虽未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但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被县级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终止法人资格,公司经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清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
4、借款人触犯刑律,依法受到制裁,其财产不足归还所借贷款,又无其他贷款承担者,公司经追偿后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
5、由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贷款,公司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借款人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执行后,公司仍然无法收回的贷款。
6、由于上述1至5项原因,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贷款,本公司对依法取得的抵贷资产,按评估确认的市场公允价值入账后,扣除抵贷资产接受费用,小于贷款本息的差额,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贷款。
自然人(含个体工商户)贷款分类标准:1、正常类:借款人家庭稳定、身体状况及收入状况等良好,在贷款期间能够正常还本付息。
2、关注类:借款人连续违约期数达2次;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15天(含)以内,或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下岗失业等明显影响贷款偿还的情形。
3、次级类:借款人连续违约期数达3次;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30天(含)以内,出现举家外迁、较大债务纠纷等情况。
4、可疑类:借款人连续违约期数达4次;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30天以上,经认定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且公司损失较大。
5、损失类:借款人出现重大变故,采取所有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无法收回贷款本息,或预计贷款损失率超过85%。
说明:1、正常、关注、次级、可疑类贷款的基本分类标准是各类贷款的风险表现基本特征形式,采用的是列举法,不可能穷尽。
它们只是贷款分类的重要参考因素。
2、分类中,关键是要把握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贷款的损失程度,并结合担保分析后进行初分结果调整,依据核心定义,确定分类结果。
******小额贷款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