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发展前沿(第一讲).ppt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导论
§1.1 国际贸易课程的内容 §1.2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3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4 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
§1.1 国际贸易课程的内容
1.1.1 国际贸易历史发展特征及其一般规律性
国际贸易是个历史范畴,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原 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个别地区有了部落之间的商 品交换。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进入了奴隶社会,部 分产品作为商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产生了国际商品交换的 萌芽。到了封建社会,这种商品交换有所发展。奴隶社会和封建 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自然经济占据统治 地位,因此,国家间贸易发展缓慢,国际商品交换只是个别的、 局部的现象,还不存在真正的世界市场,更不存在实际意义的国 际贸易。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 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 易活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2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2.5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Goods Trade)和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国际贸易中的货物 种类繁多,为便于统计,联合国统计处起草了1950年版的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并于1960年和 1974年分别进行了修订。
上一页 返回
§1.2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2.1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 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 察这种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一些岛屿国家,如英国、日 本等国也常用"海外贸易"来表述它们的对外贸易活动。从国 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或世界贸易。国际贸易活动是由 各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构成的。广义的对外贸易包括服务贸易; 狭义的对外贸易则只包含货物贸易。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课件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课件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2.资本主义时期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 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①贸易的主体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地理大发现的结果是将各大洲独自发展的国家联系起 来,使得国家之间的贸易具有了“世界”的概念。 ②贸易的方式是殖民掠夺
地理大发现及随后的殖民扩张推动了洲际之间的贸易, 初步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目录
n 一、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 n 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贸易发展
趋势与特点 n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一、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 1.国际贸易的起源
国际贸易始于人类社会出现了商品和专门从事贸易的 商人以后。
(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 际贸易(1914—1945)
①贸易规模不断萎缩。
两次大战期间,国际政治 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1929—1933年世界性 的经济危机,对整个世界 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利 的影响,而战争的破坏性 直接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 展。世界生产和贸易经历 了衰退和萧条。
时间段
1913— 1929
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60%-70%,对外直接投资的 90%和技术转让的90%。跨国公司成为促进全球的商品生 产与流通的重要力量。当前,国际贸易三分天下,即三分 之一是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三分之一是在跨国公司之间 进行的,三分之一是在国家之间进行的,也就是说,与跨 国公司有关的贸易已占世界贸易的三分之二之多。据不完 全统计,目前世界上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已经控制了约 四分之三的全球贸易。
的比例下降。 制成品中纺织品比例下降,金属产品的比例上升 n 国际贸易地区分布也发生了变化。

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一章绪论(新)

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一章绪论(新)
第尔伯特·斯奈德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独立主权国家相互作用的一些经济问 题:贸易利得(收益)、贸易格局(模式)、贸易政策、 国际收支、汇率确定、国际政策合作和国际资本市场。
保罗·克鲁格曼
LOGO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
二、主要研究内容
古典国贸理论 新古典国贸理论
贸易理论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外汇理论、外汇市场和国 际收支平衡、 国际储备、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对内 平衡和对外平衡的政策。
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资本市场(经济一体化和生产 要素流动)
LOGO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历史演进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核心:
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国际贸易的结构 国际贸易的结果
*重商主义 奎奈 17世纪 *专业化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 18世纪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 19世纪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 20世纪初 *新古典贸易理论 里昂惕夫、林德、波斯纳、 伏珀尔、维农 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 *新贸易理论 克鲁格曼 20世纪70年代-今 1.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 格鲁贝尔、劳埃 德
思考: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
LOGO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
思考:人民币是否应该持续升值?
LOGO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
一、国际经济学的定义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关系。 查尔斯·金德尔伯格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际分工、国际商品交换、国际间劳 动力和资本流动的数量、原因、过程及其趋势, 以及 不同经济制度、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LOGO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这家在华尔街驰 骋了158年的金融“老字号”宣布,将申请 破产保护,引发当天亚洲、欧洲金融市场 动荡。鉴于金融经济的全球化,亚洲决策 者和金融从业人员对于大洋彼岸的金融危 机一直给予了高度关注。

国贸专业导论

国贸专业导论

第一讲概述(2课时)一、专业沿革(从全国到我校)1998年,教育部依据《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教高[1997]3号)确定的指导思想及总体部署,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工作原则,在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原设目录外专业的基础上,经过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研究、分科类进行专家调查论证、总体优化配置、反复征求意见,并经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家审定会审议后确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的指导性文件。

目录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反映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工作方向,是设置、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授予学位,安排招生、指导毕业生就业,进行教育统计、信息处理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该目录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为: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培养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和国际商务等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园地,不仅要集合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商务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力量,更要将扎实的理论与实务功底上升为学生的创新与研究精神,最为重要的是,赋予专业建设紧跟学科前沿、适应教改趋势的能力。

这就要求各类高校的国贸专业在学科整合、师资培养与科研能力上促成办学目标的变革。

事实上,无论是国内综合性大学还是财经类院校,都在这三个方向上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归属于经济类学科中偏向应用、管理方向的类别。

所以,尽管其在各类高校中演进的历史不尽相同,但植根于经济学、贸易学,借力于管理学、金融学,并最终扩展为涵盖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经济与技术合作、国际企业管理、外贸英语等诸多方向的复合型经济学专业——这一发展脉络却是共性的,是用学科整合锻造出国贸专业建设的综合优势。

国际贸易学第一章 ppt课件

国际贸易学第一章 ppt课件
• While both imports and exports have increased, imports have grown more, leading to a large excess of imports over exports which is called as trade deficit (贸易逆差).
1-3
I. What 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bout?
• Nations are more closely linked through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through flows of money, and through investment than ever before.(随着国际商品和服
Sourc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7
II. What Is International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de About?
1. What is International Trade
•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国际 交换) of goods and services between countries. This type of trade gives rise to a world economy, in which prices, or supply and demand, affect and are affected by global events.
• There are some typ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新理论ppt课件

国际贸易新理论ppt课件
性需求
•这两种差异都可以形成各个不同的生产者在消费市场的垄断地位,产业内 贸易由此而发生。
.
23
2)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 产品的长期平均成本会受生产规模的影响:
➢ 如果生产规模太小,产品的平均成本会较高。 ➢ 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
the Product Cycle 。1966年。
• Theory of Product Cycle.动态理论。
• 工业制成品的生命和贸易周期:
➢ 新生期(new product phase)
•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
➢ 成长期(product growth phase) 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 成熟期(product maturity phase)
主要贡献
•大量经验性研究
•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 •著作:《产业内贸易》
•70年代中期之后
•格雷(Gray) •戴维斯(Devies) •克鲁格曼(P.Krugman) •兰开斯特(Lancaster)等
•大量理论性研究,使产业内 贸易理论日趋丰富、成熟。
.
20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
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17
偏好相似理论:另一种图形表达
•A、B:不同的收入水平; •OP: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a 、 b: A、B收入水平下消费商品 的典型加工深度; •两国的消费区间:a ±、 b±; •交叉区域为双方都消费的加工深度, 即贸易的基础。
•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对应一定的消费区间
.
18
4.3 产业内贸易理论
.
8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示意图:

国际贸易前沿问题PPT课件

国际贸易前沿问题PPT课件
82.5
跨国银行不负责任的投机行为
--如高盛对希腊的公共债务的“包装”
国际评级机构的恶意炒作
—欧债危机以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多次下调陷入困境
的欧元区国家信用及评级,导致这些国家融资成本进一步
上升乘机一再下调对危机当事国政府主权信用及银行等金
融机构的评级,致使市场信心动摇,加剧了危机
• 法国欧洲事务部部长皮埃尔·勒卢绪在一次 采访中说:“我很想了解(信用等级评级机 构中的)那些30来岁的毛孩子是否知道他 们对西班牙或葡萄牙等地的人民带来的灾 难。这些国家的政府不得不蒙受巨大的损 失,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住房。这些信用 等级评级机构的责任心在哪里?”
➢ 危机迅速向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传递, 以至成为欧元区“欧猪五国”(Piigs)的主权债务危机
➢ 将近3年来,欧债危机不断跌宕起伏,至今看不到何时能最 终克服
2021
二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
(一)危机国家经济的体制与结构性问题
➢ “欧猪五国”均属欧盟内部的“南方国家”,经济发展 水平本来就较其他原有成员国低
主权债务危机 (Sovereign Debt Crises)--指一国
政府因不能如期偿付其债务而导致的信用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European Sovereign Debt
Crises)-- 指欧元区部分成员国政府由于面临不能 如期偿付债务而违约的风险所导致的危机
2021
欧债危机主要表现-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严重超标-
希腊
爱尔兰
西班牙
意大利
葡萄牙
欧元区 17国 欧盟 27国
政府财政赤字 公共债务
政府财政赤字 公共债务
政府财政赤字 公共债务
政府财政赤字 公共债务

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与主要内容PPT(76张)

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与主要内容PPT(76张)

4.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1966年提出, 该理论分析了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对国际贸易 的影响,是解释工业制品贸易流向最有说服力 的理论之一。
一、主要论点
理论认为凡是制成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 在此期间,产品的创新国在开始时出口这种新 产品,但随着产品技术的成熟与标准化,创新 国逐渐丧失优势,最后成为该产品的进有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 熟阶段,标准化阶段。
新产品阶段:产品仍属新颖,是新发明。需求主要来 自本国市场,生产也主要是针对本国需求。因此,基 本上没有出口。(人才是关键)
成熟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已经比较标准化, 与此同时,国外的需求也已增加。发明国开始大量生 产并向其他国家出口。成熟的生产技术也随着产品的 出口而转移出去,产品进口国能够迅速地摹仿并掌握 技术并开始在本国生产。(资本是关键)
主要论点: 技术的进步或创新,能使同等的生产要素投入 量获得更大的产出量,从而改变各国的生产要素 禀赋比率,进而影响各国的比较优势,影响国际 贸易格局。
理论解释
Q
A国的生产
t0 需求滞后
t1
t2
反应滞后
模仿滞后
A国出口 B国进口
t3
掌握滞后
T
B国出口 A国进口
B国的生产
主要观点
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各国对技术的投资和技术 革新的进展情况很不一致。技术革新领先的国 家发展出一种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流程时,这项 技术国外尚未掌握,因而产生了国家间的技术 差距。技术革新领先的国家就有可能享有出口 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但是,其他国家 迟早会掌握这种技术,从而消灭了(这项技术 的)技术差距。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理论基础PPT(21张)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理论基础PPT(21张)


8、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阳光,对美,对痛楚。

9、别再去抱怨身边人善变,多懂一些道理,明白一些事理,毕竟每个人都是越活越现实。

10、山有封顶,还有彼岸,慢慢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11、人生就像是一个马尔可夫链,你的未来取决于你当下正在做的事,而无关于过去做完的事。
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 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有如下特 点:
– 贸易保护措施由过去以关税壁垒和直接贸易限制为 主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所取代;
– 保护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双边和多边谈 判与协调成为扩展贸易的重要手段;
–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存在的缺陷,李斯特对生产 力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混乱的,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 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也是不科学的。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四、超保护贸易论
• 超保护贸易论认为贸易顺差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 就业,而贸易逆差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加重失业。 因此主张国家干预,赞成贸易顺差,反对贸易逆差, 实行保护贸易。
和“多边主义” • 政府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和鼓励出口成为推动外贸
活动的主要手段 • 以非关税壁垒为主导措施 • 通过贸易集团化实行共同对外贸易政策的趋势加强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
•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实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主要 有两种: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ppt课件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ppt课件
对H-O模型的假定提出疑问
1.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2.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当 ? 3.两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 4.没有阻碍自由贸易的运输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限 制? 5.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 ?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 增加而递减。
不完全竞争市场分割不同市场上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不同设在外国市场上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本国市场倾销价格价格本国市场外国市场q数量q数量本国销售量q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都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确产量该产量对应的需求曲线决定的国内市场价格比国外价格高该垄断厂商是在倾销只要一个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满足价格歧视的条件即使外国市场价格低于本国市场价格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仍有出口的动力因为出口倾销的结果比将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要好
代表性需求是反映一般收入水平的需求。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2.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一国居民需求产品的多档次与厂商追求代表性
需求产品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 办法是——开展国际贸易。
这种国际贸易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 所谓重叠需求,是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 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档次相同的那部分需求。 这种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
Q P
H
G
B
F
E
D
A
C
O
YA YB Y
图5.8 重叠需求 与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4.重叠需求贸易理论的意义
该理论的适用性,林德曾指出,其理论主要是针对工业 产品或制成品。初级产品的贸易是由自然资源的禀赋不同造 成的,所以初级产品的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所以初级产品 的贸易可以用要素禀赋理论来说明。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ppt 312页)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ppt 312页)

1.FOB
• FOB是Free on Board的缩写,意为(指定 )装运港船上交货。它是指卖方负责办理 出口清关手续,将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 过船舷后,就算完成了交货任务。
• 买方必须自该交货点起负担一切费用和货 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2 . CFR
• 是Cost and Freight的缩写,即(指定目的 港)成本加运费。它是指卖方在装运港将 货物越过船舷,并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 的港所需的运费,就算完成交货义务。而 买方则承担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以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额外费用 。该术语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在船 舷无实际意义时,则应使用CPT术语。
– 查验货物、 – 计算进口税额、结清进口税款, – 办完通关手续,准予货物结关放行
6.商品包装子系统
• 在考虑出口商品包装设计和具体作业过程 时,应把包装、储存、装卸和运输有机联 系起来统筹考 虑,全面规划,实现现代国 际物流系统所要求的“包、储、运一体化 ”
7.国际货物保险子系统
• 外贸货物的运送有海运、陆运、空运以及 通过邮政送递等多种途径。国际货物运输 保险的种类以其保险标的运输工具种类相 应分为四类;海洋运输货物保险、陆上运 输货物保险、航空运输货物保险和邮包保 险。
• 请问我方如此处理是否适当,应从中吸取哪些教 训?
• 应吸取的教训主要有:
• (1)在合同中未规定信用证开证日期,不 妥;
• (2)按惯例即使合同末规定开证期限,买 方也应于装运期前开出信用证,买方未及 时开出信用证.我方应保留索赔权;
• (3)外商以我方未能按时装运为由,单方 面宣布解除合同是不合理的,因其晚开证 在先,我方有权将装运期作相应推迟。
• F组包含有FCA, FAS 和FOB三种术语:按这些术 语成交,卖方须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 从交货地至目的地的运费由买方负担。

国际贸易专业发展前沿(第二讲).ppt

国际贸易专业发展前沿(第二讲).ppt
12
结论
Melitz模型的扩展
HRM模型
放松假定
• 非对称国家。
结论
• 引力模型
13
Melitz模型的扩展
贸易自由化中企业产品选择行为分析
14
企业内生边界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
企业内生边界的理论基础
Antras(2003)模型
• 将Grossman-Hart-Moore的产权分析法和Helpman-Krugman 的贸易观点结合在一个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一个关于企 业边界的不完全契约产权模型来分析跨国公司的定位和 控制决策。
有何政策意义?
• 需求方面增加一个部门,该部门雇佣劳动生产同质的 产品。 供给方面,有n个非对称国家参与贸易。
结论
9
Melitz模型的扩展
BEJK模型 放松假定
• Bertrand竞争。
结论
• 具有更高效率的企业比其竞争者倾向于获得相对更高 的成本优势,并获得更高的利润,且在出口中,具有 更高效率的企业倾向于压低产品价格,并在国内市场 中占领更大的份额。
11
结论
Melitz模型的扩展
HMY模型 放松假定
• • 五类成本。 究竟是选择出口还是FDI是由企业根据其生产率预先决定 的。生产率最低的企业,会在考察了其生产率后直接退 出行业;生产率高于国内行业生产率,却低于国际市场 生产率的企业,只能在国内市场进行生产销售;生产率 高于国际市场生产率却低于国际直接投资生产率的企业, 只能选择产品出口;而只有生产率高于国际直接投资生 产率的企业,才会选择占领国内市场及向海外投资。
第1讲 新新贸易理论及其进展


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基础框架-Melitz模型 Melitz模型的扩展研究 企业内生边界理论的形成及其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及其进展


新兴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背景 与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及其发展 2000年后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对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评价与借鉴


1
新兴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背景
理论和经验证据对李嘉图贸易理论和H-O理 论的否定
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 假设:一种要素,两个国家,两种产品(1ⅹ2ⅹ2) • 结论: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 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 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3
H-O模型的延伸
• 要素均等化定理(FPE定理):国际贸易的结果是 使各贸易参与国之间的要素报酬(工资、地租、利 息)国际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
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 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8
对贸易基础的认识不同 新古典贸易理论:外生比较优势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内生比较优势 对贸易利益的主张不同 新古典贸易理论:自由贸易能促进福利水平的提高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交易效率低时,自由贸易条件 下的福利水平可能会低于封闭经济。 理论的解释力度不同
9
2000年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
新古典贸易理论(或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竞争。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或超边际分析新古典经济学) 强调分工。
前提假设、分析方法不同 新古典贸易理论:
生产-消费二分法。 规模经济。 边际分析法。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决策者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专业化分工。 超边际分析。
• 莱不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
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ຫໍສະໝຸດ 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
4
理论证伪:
阿罗(1961):要素密度逆转 程文利、萨克斯和杨小凯(2000):超边际 分析
经验证伪:
里昂惕夫之谜
明汉斯(1962)
5
新贸易理论发展的局限性 新贸易理论的发展
程文利、萨克斯、杨小凯(2000)
张定胜(2000) 杨小凯、张定胜(2000) 萨克斯、杨小凯、张定胜(2001) 杨小凯、张定胜(2003)
10
对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评价与借鉴
重新解释了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理 论中的核心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将国际贸易 理论整合到统一框架下。
12
2
H-O模型: • 假设:两种要素,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2ⅹ2ⅹ1) • 结论:a. 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出口的总
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进口的则总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 素生产的产品。 b.如果两个国家要素存量 (如劳动和资本)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相 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 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商品流动, 即贸易关系。
D-S模型:规模经济的影响,后发(内生)优势。 克鲁格曼: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
新贸易理论的不足
无法解释为何国际贸易优于国内贸易,却从国内贸易 开始。 其预见的人口规模效应和厂商规模效应与经验不符。 无法解释厂商内贸易。
6
与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及其发展
理论思想渊源不同
纠正了新贸易理论的错误结论,为其完善和发展指出 了一条可行之路。 解决了递增规模报酬与竞争市场的相容性问题,存在 竞争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一致性。
11
思考题
资源禀赋国际贸易理论四大定理的前提假设是什
么,主要结论有哪些?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不同之
处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