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
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
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2019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妊娠剧吐的住院患者。
一、恶阻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恶阻病(TCD编码:BFR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妊娠剧吐(ICD-10编码: O21.95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XX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2015年发布的《妊娠剧吐的诊断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以及卫健委“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中妊娠剧吐拟定。
2.证候诊断参考中XX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出版)。
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临床常见证候: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气阴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中XX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恶阻病(妊娠剧吐)。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恶阻病(妊娠剧吐)。
2.其他原因引起的妊娠期间剧烈呕吐,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未出现危及生命征象,可以继续妊娠者。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重点关注患者的呕吐情况,脾胃虚弱证的患者还应关注口淡,脘腹胀满,神疲思睡,纳差便溏等证候的动态变化;肝胃不和证患者还应关注胸胁胀满,嗳气叹息,心烦口苦等证候的动态变化;气阴两虚证的患者还应关注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发热口渴,唇舌干燥,尿少便秘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酮体、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型、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孕酮、血HCG、心电图、子宫附件B超。
妊娠剧吐中医诊治
妊娠剧吐中医诊治摘要】妊娠剧吐是在妊娠早期,出现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发病率约O.35%~0.47%。
严重呕吐者可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甚至损伤肝肾功能。
中医学亦称之为“恶阻”、“子病”、“病儿”、“阻病”。
【关键词】妊娠剧吐诊断中医治疗临床资料1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6例,其中,初孕者67例,经孕者29例。
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36岁。
孕6~8周的59例,孕9~10周的24例,孕11~12周的13例。
尿化验尿酮体(+)17例,(++)42例,(+++)27例,(++++)10例。
肾功有改变61例。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识妊娠剧吐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临床常见的原因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并可继发气阴两虚的恶阻重症。
(1)脾胃虚弱:素体脾胃虚弱,受孕后,血聚子宫以养胎,子宫内实,冲脉之气较盛。
冲脉起于胞宫,隶于阳明,冲气循经上逆犯胃,胃失和降,反随冲气上逆而发为恶阻。
若脾虚痰饮内停者,痰饮亦随之上泛而呕恶。
(2)肝胃不和:素性抑郁,或恚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热,孕后血聚养胎,肝血益虚,肝火愈旺,火性炎上,上逆犯胃,胃失和降,遂致恶阻。
呕则伤气,吐则伤阴,呕吐日久,浆水不入,气阴两虚。
胃阴伤不能下润大肠,便秘益甚,腑气不通,加重呕吐;肾阴伤则肝气急,肝气急,则呕吐愈甚,如此因果相干,出现阴亏气耗之恶阻重症。
诊断(1)病史:有停经史、早孕反应。
(2)临床表现:恶心呕吐频繁,头晕、厌食,甚则恶闻臭气,食入即吐,不食亦吐。
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消瘦,更甚者可见血压下降,体温升高,脉搏加快,黄疸,嗜睡或昏迷。
(3)检查:妇科检查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相符,子宫变软;尿妊娠试验阳性。
根据尿酮体、体温、脉搏、血压、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等的检测与心电图检查结果可判断病情的轻重。
鉴别诊断(1)葡萄胎:孕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偶有水泡状胎块排出,可伴有恶心呕吐,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不符,多数较停经月份大,质软,血HCG水平明显升高,B超显示宫腔内呈落雪状或蜂窝状图像,而无妊娠囊、胎芽、胎体及胎心搏动征。
中医治疗妊娠恶阻临床研究
第2 3卷第1期2021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LIAONING UNIVERSITY O F T C MVol. 23 No. 1Jan •,2021D( )1: 10.13194/j.issn. 1673-842x.2021.01.025中医治疗妊娠恶阻临床研究李梦雪1,王昕2(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摘要:妊娠恶阻为妊娠早期的常见病,相比于西医的对症、支持疗法,中医治疗妊娠恶阻方法颇多通过文献整理研究,总结了中医临床上常用治疗妊娠恶阻的方法,包括中药口服、针刺、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中医外治法并将现代医家的治疗经验及临床实验进行汇总经过大量临床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治疗妊娠恶阻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妊娠恶阻;中药口服;针剌;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穴压豆中图分类号:R714.2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2X(2021) 01-0109-04C lin ic a l S tu d y o n t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H y p e re n ie s is G r a v id a r u m w ith T r a d it io n a l C h in e s e M e d ic in eLI Mengxue1,WANG Xin2(1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flitional Chine.se M edirine,Shenyang 110847, Liaoning,China; 2. AffiliatedHospital of Liaoning l niversity of Tradilional(Chinese M edicine,Shenyang 110032, Liaoning,China )A b s t r a c t:Hypereniesis gravidarum is a common disease in the early stage of paredwith the symplomatic and supportive therapy 〇(Western m 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 ine has many methods to treat hypereniesis gravidarum.Throngli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s of treatment of hypereniesis gravidaru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cluding oral Chinese rnedirine,arupuncture,arupoinl injec tion,acii|)〇int application,auricular point pressing and other external treatment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liinese medicine.The treatment experience and clinical experiment of modern doctors were summarized.After a numher of clinical experimental stud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rlirimMreatnient()f hyperemesis gravidami^significant,and no adverse reac tions,it is worth promoting the use.K e y w o r d s:hyperem esis gravid arum;oral Chinese m ed icin e;acu pu n ctu re;acupoint in je ctio n;acupoint application;auricular point pressing妊娠恶阻一般见于妊娠早期,临床表现为恶胎生命,以致妊娠终止。
妊娠恶阻中医临床路径精编
妊娠恶阻中医临床路径精编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妊娠剧吐的门诊患者。
一、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二、(一)适用对象三、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妊娠恶阻(TCD编码:)西医诊断:妊娠剧吐(ICD编码:O21.000/O21.001/O21.100)(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马宝璋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医妇科学》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谢幸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学》第八版进行诊断。
2、症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中医诊疗方案》。
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临床常见证候: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痰湿阻滞、气阴两虚。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妊娠恶阻(妊娠剧吐)。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3-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妊娠恶阻(妊娠剧吐);2.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呕吐;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五项、甲状腺功能;(2)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产科B超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脾胃虚弱型治法:健脾和胃,止吐安胎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木香、砂仁、半夏、陈皮、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等)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2)肝胃不和型治法:抑肝和胃,降逆止呕方药:苏叶黄连汤加减(苏叶、黄连、陈皮、竹茹、砂仁、白术、茯苓、白芍、砂仁等)中成药:左金丸(3)痰湿阻滞型治法:化痰除湿,和胃止呕方药:苍附导痰汤加减(苍术、香附、半夏、陈皮、茯苓、神曲等)中成药:二陈丸(4)气阴两虚型治法:益气养阴,和胃止呕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减(麦冬、五味子、人参、玄参、生地等)中成药:生脉饮2、耳针疗法:将中药王不留行籽压于耳穴(脾、胃、肝)上,用拇、食指指腹相对按压1-3分钟,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每天按压2-3次。
妊娠恶阻中医治疗方
妊娠恶阻中医治疗方*导读:在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头晕,食入即吐、神疲思睡、脘闷腹胀、呕吐苦水,或血性物,称为妊娠恶阻,也称为妊娠呕吐。
一般轻症是妊娠早期常有的反应,随妊娠月数的增加,可自身调节逐渐自行消失。
若有呕吐等重症反应,应及时治疗。
妊娠恶阻中医治疗法如下:……在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头晕,食入即吐、神疲思睡、脘闷腹胀、呕吐苦水,或血性物,称为妊娠恶阻,也称为妊娠呕吐。
一般轻症是妊娠早期常有的反应,随妊娠月数的增加,可自身调节逐渐自行消失。
若有呕吐等重症反应,应及时治疗。
妊娠恶阻中医治疗法如下:*1.脾胃虚弱恶阻主证:妊娠之后,脘闷腹胀、呕吐不食、食入即吐、神疲思睡、舌淡、苔白、脉缓无力。
治法:理气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方药组成:茯苓、党参、白芍各10克,姜半夏、甘草、生姜、砂仁各6克,陈皮、当归各9克,白术12克。
加减:若兼有胃热者,加竹茹以清热降逆止呕。
若偏寒呕吐清水者,加藿香、干姜、桂枝温中和胃,且桂枝有降冲气上逆的作用。
*2.脾胃反胃恶阻主证:妊娠初期,食入即吐、口苦咽干、精神不振、胸中烦闷、大便秘结、呕吐苦酸、舌淡红、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组成:桑寄生、白芍、党参、柴胡各15克,陈皮、当归各12克,甘草6克,茯苓10克,姜半夏、生姜各9克、川断15克。
*3.痰滞中焦恶阻主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闷气短、困倦乏力、苔质淡、苔白腻、脉滑无力。
治疗:理气豁痰、降逆止呕。
方药组成:柴胡、桑寄生、白芍、党参、川断各15克,当归、陈皮各12克,生姜、姜半夏各9克。
以上都是妊娠恶阻的中医治疗方,如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
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治愈疾病。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 妊娠恶阻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妊娠恶阻(修订)(草案)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妊娠恶阻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妊娠恶阻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妊娠恶阻 morning sickness妊娠恶阻是指妊娠期间,反复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受阻,甚则食入即吐。
该病又称“妊娠呕吐”、“阻病”、“子病”、“病儿”等。
大多出现在妊娠早期,也有极少数持续至妊娠晚期。
3 诊断3.1 诊断要点3.1.1 病史 (证据分级Ⅱ:/推荐级别:C) [1,2,3,4,5]有停经史及早期妊娠反应,多发生在妊娠3个月内。
3.1.2 症状 (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B) [6,7,8,9]妊娠期间(多从妊娠早期开始)频繁呕吐,或食入即吐,甚至呕吐苦水或挟血丝,厌食,头晕 ,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严重者可出现血压降低,体温升高,脉搏增快,黄疸,少尿,嗜睡和昏迷等危象。
3.1.3 体征 (证据分级Ⅱ:/推荐级别:C) [10,11]妇科检查 为妊娠子宫。
3.1.4 辅助检查3.1.4.1 血液检查 (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B) [1,2,7,12,13,14,15,16]血常规检查,了解有无血液浓缩;血清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可判断有无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肝肾功能化验以确定有无肝肾受损。
3.1.4.2 尿液检查 (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A) [1,7,12,13,15,17,18]记24小时尿量,以调整输液量。
同时查尿酮体、尿比重、尿蛋白及管型尿。
尿酮体呈阳性。
3.1.4.3 心电图检查 (证据分级Ⅲ:/推荐级别:D) [19,20]病情严重者,可有低血钾的表现。
3.1.4.4 盆腔超声检查(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A) [1,2,7,12,13,15,17,18,21]提示宫内妊娠,排除其他病变。
3.2 鉴别诊断3.2.1 葡萄胎(证据分级Ⅱ:/推荐级别:C) [1,2,17]患者恶心呕吐严重,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根据B型超声及血β-HCG可明确诊断。
妊娠重度恶心呕吐,中医分型辨治和验方
妊娠重度恶心呕吐,中医分型辨治和验方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成为“妊娠恶阻”。
亦称为“子病”、“病儿”、“阻病”。
多因脾胃虚弱或肝胃不和导致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若呕吐日久,浆水不入,伤及气阴,可继发气阴两虚的恶阻重症。
妊娠早期的轻度恶心择食、晨起恶心呕吐等为早孕反应,不作病论。
妊娠恶阻为病状,大约占人群中1%。
病因病机主要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可由素性肝旺,或肝热气逆,受孕后血聚胞宫养胎,冲脉气盛,冲脉附肝,冲脉之气上逆,冲气夹肝火上犯逆胃,致使胃失和降所致;也可由素体脾胃虚弱,孕后经血不泻,冲脉气盛,冲气犯胃,胃失和降而致。
这两种未及时治疗,可发展到气阴两虚型。
恶阻的原因主要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多,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降低,饮食消化吸收减缓而引起反射性呕吐。
精神紧张,情绪抑郁,对妊娠恐惧以及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的人尤易发生恶阻。
临床表现1.中医分型(1)脾胃虚弱型妊娠早期呕恶不食,脘腹胀满,全身乏力,头晕思睡,口淡或呕吐清涎,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2)肝胃不和型妊娠初期,呕吐苦水或酸水,胸满胁痛,嗳气叹息,头胀而晕,烦渴口苦,精神抑郁,舌淡红苔黄,脉弦滑。
(3)气阴两虚型恶心呕吐日久,出现精神萎靡形体消瘦,眼眶下陷,发热口渴,尿少便结,唇舌干燥,呕吐带血水样物,舌红,苔薄黄或光剥,脉细数无力。
2.西医分类(1)轻度呕吐呕吐反复发作,尤其在进食后,尿酮体阴性。
(2)中度呕吐呕吐频作,不进食亦吐,吐出物为沫状黏液,或含有胆汁和血液,全身出现轻度脱水症状,可有口渴、皮肤口唇干燥、眼球凹陷,小便量少而比重增加,血红蛋白指数升高,体温略高,脉数、血压降低,体重减轻,血糖下降,尿酮体阳性。
(3)重度呕吐体温升高,脉搏微弱、血压降低,精神疲乏,嗜睡,甚至昏迷、抽搐、黄疽、少尿或无尿,肝肾功能受损表现。
辨证施治1.中药治疗(1)脾胃虚弱型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或小半夏加茯苓汤。
中医在妊娠恶阻治疗中的应用实践
中医在妊娠恶阻治疗中的应用实践妊娠恶阻是孕妇在妊娠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对于妊娠恶阻治疗有着独特的效果。
治疗该病应强调辨证施治为主,结合调护和现代医学治疗,发挥中医整体优势。
标签:妊娠恶阻;临床;中医治疗;妊娠后,孕妇出现恶心、呕吐不食、恶闻食气,甚至出现饮食即吐,中医称为恶阻。
传统中医认为,恶阻主要是由于妇女因受孕而月经闭止、冲脉之气上逆,因而胃失和降所致。
如果孕妇平常就胃气虚弱、情志郁怒或肝热气逆则更易恶阻且症状会更为强烈。
呕吐过频或持续过久可能会导致孕妇或胎儿营养不良、酸碱失衡甚至导致胎儿发育畸形。
中医在恶阻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功效。
1.恶阻临床症状表现恶阻症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中医将之分为三种类型:1.1脾胃虚弱型:表现为孕妇呕吐不食或呕吐清涎,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精疲嗜睡,舌淡苔白。
可食莲子粥、山药陈皮粥等补脾健胃、和胃降逆之品,避免食用油腻、厚味、坚硬的食物。
亦可服用人参健脾丸、香砂六君子丸、参芩白术丸等以健脾和胃。
1.2肝胃不和型:表现为孕妇呕吐酸苦水,胸满胁痛,嗳气叹息,头胀而晕,烦渴口苦,舌苔黄腻。
宜清淡饮食,可吃萝卜、芹菜、瘦肉等。
亦可服逍遥丸以抑肝和胃。
1.3痰滞中脘型:表现为孕妇呕吐胸闷,头晕而重,呕吐粘稠痰涎,白带多,身困,苔厚腻。
宜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之品,少食生冷瓜果,忌肥甘油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痰。
亦可服二陈丸。
1.4阴虚胃热型:表现为孕妇口干而呕,心胸烦热,尿短黄,或发热,呕出物带血,舌赤少苔。
可食用石斛、玉竹、瘦肉汤等滋养肾阴的食物。
亦可服玉泉丸。
2.中医治疗2.1针灸疗法采用常规取穴双侧内关、足三里,脾胃不和型可加太冲穴,在手法上肝胃不和者宜平补平泻,脾胃虚弱和气阴两虚者则应用补法,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每日施治1-2次,每5天为1个疗程;或取双内关、足三里和公孙穴,采用1.5寸毫针直刺内关0.8寸,2.0寸毫针直刺足三里1.5寸,1.0寸毫针直刺公孙穴0.5寸,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30s,同侧公孙、足三里接电针用连续波,每次留针30min,疗程为1周;或采用梅花针循经叩打患者头颈部,双侧颞部,耳廓部位,每次叩打15-20min,每天2次,4天1个疗程,疗程1个月。
恶阻的辨证施护
恶阻的辨证施护标签:惡阻;辨证施护恶阻又称妊娠呕吐,为孕早期常见病。
轻者可不予治疗,病情重者中西医结合对症处理。
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住58例恶阻病人,在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辨证施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8例病人中,初次妊娠56例,第二次妊娠2例。
年龄23~35岁,平均29岁。
孕6周~16周,平均11周。
大学文化10例,高中及中专35例,初中12例,小学1例。
妊娠剧吐合并酮症酸中毒1例。
尿酮体阳性(++~++++)。
1.2方法1.2.1中医辨证施治口服中药煎剂、穴位按压及辨证施护给予药膳。
电解质紊乱者可配合西医对症治疗。
1.2.1.1脾胃虚弱型30例主症:妊娠初期,呕吐不食,或吐清水,清涎,头昏体倦,舌淡,苔白,脉缓滑。
护理原则: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护理措施如下。
①服药护理: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汤剂宜温服,少量频进,并在服药之时加姜汁数滴,以和胃止呕,服药后宜静卧。
②饮食护理:调理脾胃,首先要加强饮食护理,鼓励病人进补脾和胃饮食和药物,可用人参、白术、陈皮水煎代茶饮,以健脾降逆,平时可以砂仁数粒咀嚼,以和胃宽中止呕。
可用药膳:砂仁鲫鱼汤。
砂仁9 g、鲜鲫鱼1尾(约150 g)、生姜10 g、葱白3茎、食盐少许、胡椒10粒,先将砂仁装入洗净去内脏之鲫鱼腹内,再将鱼置于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再入姜、葱、胡椒、盐,文火炖烂,趁热饮汤食鱼,忌贪食、饱食以防重伤脾胃,少食多餐,服药与进食宜分时进行。
1.2.1.2 肝胃不和型25例主症:妊娠初期,呕吐酸水或苦水,胸满胁痛,嗳气叹息,头胀而晕,烦渴口苦,舌淡苔微黄,脉弦滑。
护理原则: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护理措施如下。
①服药护理:方用苏叶黄连汤加制半夏、陈皮、竹茹、乌梅。
服药时用竹筷沾黄酱少许于舌尖,后服药缓慢咽下,服药后静卧。
②饮食护理:调理肝胃,主要安定情绪。
可用菊花、竹茹、黄芩水煎代茶饮,以清热、理气、和胃。
中医妇科常见病:妊娠呕吐(恶阻)辨证论治。
中医妇科常见病:妊娠呕吐(恶阻)辨证论治。
本病是以妊娠期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甚至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反应严重,不断恶心、频繁呕吐、不能进食。
以致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威胁生命称为妊娠剧吐。
恶阻之名首载于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病诸候·妊娠恶阻候》。
又名妊娠呕吐。
《胎产心法》所云:“恶阻者,谓有胎气,恶心阻其饮食也”。
从汉代起张仲景就在《金匮要略》中对“妊娠呕吐不止”者确立了温胃散寒化痰的治法,施以半夏干姜人参丸。
隋代巢元方首载恶阻病名,并且更为详细地描述了其主要特征,“恶阻病者,心中愦闷,头眩,四肢烦疼,懈惰不欲执作,恶闻食气,欲啖咸酸果实,多睡少起,世云恶食,又云恶字是也”。
此后历代医家对此病多有阐述,指出了肝脾胃功能失调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机,确立了施治原则,积累了丰富的行之有效的方剂。
【病因病机】本病的形成多因素体脾胃虚弱,或素性肝旺,或恚怒伤肝,加之孕后经血不泻,冲气较盛,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其病性属标本俱虚,或本虚标实证。
恶阻是因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类证鉴别】1.妊娠合并胃瘅:有胃病史,反复上腹部饱满疼痛,无规律性,饭后上腹部不适,常有嗳气、呕吐。
2.妊娠合并肝热病:有肝区疼痛,低热畏寒,肝脏肿大,尿三胆阳性。
3.妊娠合并肠结、肠痹: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初为胃内容物,随病情发展可呕出胆汁、肠内容物。
4.葡萄胎:除早孕反应外,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迅速增大,而无胎动,检查时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不相符合,B超检查可发现为完全性葡萄胎或部分性葡萄胎图像,尿血hcG测定为强阳性。
【辩证施治】恶阻的主证是恶心呕吐,恶闻食气,所以辨证应注意观察了解呕吐物的性状,包括色、质、气味,结合舌脉及伴见症状辨寒热虚实。
本病多发生于妊娠初期,但此时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恶心呕吐,食入即吐,若非因于妊娠冲气上逆,胃失和降者均不属本病范畴。
临证时应与过食肥甘、生冷不洁食物或饮酒过量等因素所致胃肠功能紊乱,胃气上逆,以及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而突然发生恶心呕吐相鉴别、可通过详细问诊审证求因。
妊娠恶阻中医临床路径
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妊娠剧吐的门诊患者。
一、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妊娠恶阻(T CD编码:)西医诊断:妊娠剧吐(ICD编码:O21.000/O21.001/O21.100)(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马宝璋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医妇科学》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谢幸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学》第八版进行诊断。
2、症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中医诊疗方案》。
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临床常见证候: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痰湿阻滞、气阴两虚.(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妊娠恶阻(妊娠剧吐).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3-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妊娠恶阻(妊娠剧吐);2。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呕吐;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五项、甲状腺功能;(2)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产科B超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脾胃虚弱型治法:健脾和胃,止吐安胎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木香、砂仁、半夏、陈皮、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等)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2)肝胃不和型治法:抑肝和胃,降逆止呕方药:苏叶黄连汤加减(苏叶、黄连、陈皮、竹茹、砂仁、白术、茯苓、白芍、砂仁等)中成药:左金丸(3)痰湿阻滞型治法:化痰除湿,和胃止呕方药:苍附导痰汤加减(苍术、香附、半夏、陈皮、茯苓、神曲等)中成药:二陈丸(4)气阴两虚型治法:益气养阴,和胃止呕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减(麦冬、五味子、人参、玄参、生地等)中成药:生脉饮2、耳针疗法:将中药王不留行籽压于耳穴(脾、胃、肝)上,用拇、食指指腹相对按压1—3分钟,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每天按压2—3次。
中医妊娠恶阻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妊娠恶阻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至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又称“妊娠呕吐”等。
本病是妊娠早期常见的病证之一。
以恶心呕吐,头重眩晕,恶闻食气或厌食,甚则食入即吐为特点。
初始表现为择食、食欲缺乏、轻度恶心等早孕反应,以后症状逐渐加重,直至呕吐频繁,不能进食,或食入即吐,呕吐物多为食物、黏液等,有些可为胆汁或咖啡渣样物。
患者表现为明显消瘦,极度疲乏,脉搏增快,皮肤黏膜干燥、眼球下陷等失水症。
二、治疗方法1.穴位注射【主穴】双侧内关、足三里。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将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维生素B6注射液5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共4ml吸入注射器。
进针得气后,回抽无血,每个穴位注射药液1ml。
隔日1次。
有严重脱水会电解质紊乱者,予补液或调节电解质紊乱。
2.耳穴压豆【主穴】脾、胃、贲门、大肠、小肠、十二指肠、腹、神门、皮质下、肝。
【操作】患者取坐位,首先右耳局部用75%乙醇棉球擦去皮肤表面油垢,取中药王不留行置于0.5cm×0.5cm的胶布中间,将带药粒的胶布贴在选定的等耳部穴位上,用拇、示指指腹相对按压王不留行(不能揉搓),以耐受为度。
每日按压2~3次,按至全耳发热发红为宜,2天后换贴左耳,交替贴。
3.拔罐疗法【操作】用胶皮罐吸在中脘穴上,进食前使用1次,饭后30分钟拿下,可配合三阴交穴。
每天操作2~3次,7天为1个疗程。
如果没有胶皮罐,可以使用火罐,用闪火法迅速将火罐吸在中脘穴上,吸拔10分钟即可。
4.艾条灸疗法【操作】自制艾条(藿香50g研细末,两年以上陈艾叶250g揉搓成绒团状,两者混合均匀,用细麻纸或易燃的薄纸卷裹而成),取中脘、内关(双)、足三里、公孙(双)点燃艾条对准选定穴位,距皮肤约1寸左右行温和灸,直至所灸穴位的皮肤潮红为止,每日1次。
5.中药敷脐【药物】丁香粉、半夏粉、生姜汁。
【操作】上药调成稀糊状,再用文火熬成膏状。
中医医案——妊娠重度恶阻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小半夏汤加味治疗重症妊娠恶阻病案:马某,女,26岁,1982年3月8日。
主诉:恶心呕吐1个月,近1周加重。
病史:妊娠2个月,恶心呕吐,经中西医调治月余,反而日趋恶化,初起尚能进少许食物,至妊娠3个月呕吐加剧,食物入口即吐,饮水片刻亦复吐出。
经入院静脉输液,脱水及酸中毒症状虽有缓解,但恶心呕吐如故。
妇科医生见其过于衰惫,拟中止妊娠,以防意外。
初诊:恶心呕吐,消瘦,倦怠,头晕,气短,口干思饮,饮水即吐,大便7日未行。
舌干红绛,苔薄黄,脉数而细。
西医诊断:妊娠3月重度恶阻(酸中毒)中医诊断:恶阻辨证审机:胃失和降,津液大亏,气阴两虚。
治法:急则治标,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汤加味生半夏20克(捣) 竹茹10克生姜20克(切) 代赭石70克(捣)煎汤300毫升,频频饮之,一日之内服完。
二诊:1982年3月10日。
服药二剂呕吐明显减轻,能进粥少许,大便仍未下,舌苔薄黄。
生半夏20克(捣) 竹茹10克生姜20克(切) 代赭石150克(捣)三诊:1982年3月12日。
前方服药一剂,大便通下羊便状三四枚。
生半夏20克(捣) 竹茹10克生姜20克(切) 代赭石50克(捣)四诊:1982年3月27日。
前方连服十五剂后,饮食增加,呕止而愈。
按语本例属妊娠恶阻急重症,虽出现气阴两虚、津液大亏之象,但并未用滋阴补气生津之品,而取急则治标,治呕为要,况久吐胃气大伤,众多滋补之品岂能耐受,待其人呕吐一止,气津必当自然而复,此虽治其标,实则治其本。
本方药少精,气味平淡是取效之关键。
若其方气味辛苦浓厚,已伤之胃定不受纳,反徒增其呕吐之势。
但恶阻程度不甚严重者,宜适当辨证用药与本例不同。
呕吐之证其服药方法亦宜讲究,因呕吐重患本有格拒之势,若按常规用法,往往咽下即吐,此时可少量频饮,一般多能服尽而不呕出,因口腔舌下均能吸收少量药液之故,格拒上冲之势缓解,则无味少量药液自然能下咽矣。
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诊疗方案
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
(1)以早孕期频繁的恶心呕吐为主症。
(2)早期表现为频繁呕吐或食入即吐,甚则呕吐苦水或挟血丝,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严重者可出现血压降低,体温升高,脉搏增快,黄疸,少尿,嗜睡和昏迷等危象。
2.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2015年发布的《妊娠剧吐的诊断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以及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2]中妊娠剧吐拟定。
(1)主要条件:①每日呕吐≥3次;②尿酮体阳性;③体重较妊娠前减轻≥5%。
(2)次要条件:①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比容升高;②血清钾、钠、氯水平降低;③血清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④肝肾功能异常;⑤视神经炎及视网膜出血;⑥出现特殊并发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Wernicke脑病。
同时具备主要条件或兼次要条件1项或多项,即可诊断妊娠剧吐。
(二)证候诊断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
1.脾胃虚弱证:妊娠期间,恶心呕吐清水、清涎或饮食物,甚或或食入即吐;口淡,脘腹胀满,神疲思睡,纳差便溏;舌质淡、苔白润,脉缓滑无力。
2.肝胃不和证:妊娠期间,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胀满,嗳气叹息,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滑。
3.气阴两虚证:妊娠期间,呕吐剧烈,甚至呕吐咖啡色或血性分泌物;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发热口渴,唇舌干燥,尿少便秘。
舌红无津、苔薄黄而干或花剥,脉细滑数无力。
二、治疗方法呕吐严重时禁食水,禁食水期间不禁药。
(一)辨证论治1.脾胃虚弱证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1)推荐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制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生姜、大枣等。
浓煎,少量多次呷服。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饮食疗法:禁食期间可用生姜片含服,病情好转后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忌辛辣肥腻之品。
中医药治疗妊娠剧吐研究进展
・157・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2月第21卷第4期•综述与进展•中医药治疗妊娠剧吐研究进展蔡亚平1 吴飞华2#(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关键词:妊娠剧吐;中医药洽疗;进展;综述中图分类号:R714.25 文献标识码:A 妊娠剧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 )是指妊娠 早期排外其他疾病,孕妇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酮症酸中毒,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衰竭和孕妇死亡的疾病叭 该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不需要治疗,少部分症状严重者 需入院治疗叫频繁而剧烈的呕吐及无法正常进食 给患者身心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亦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或致不良妊娠结局。
据报道[3],妊娠剧吐可 间接增加胎儿生长发育受限的发生风险。
中医药治 疗妊娠剧吐本着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辨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优势。
现将近5年来中 医药治疗妊娠剧吐的研究作一综述。
1病因病机妊娠剧吐归属于中医学'妊娠恶阻、子病、病儿、阻病”等病症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机理为冲 气上逆、胃失和降,治疗应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大法叫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和协调脾胃气机 升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气机通畅、升降运动有序脾胃方可正常运纳。
妇女妊娠后冲脉气盛,冲脉附肝,肝脉夹胃,冲气上犯于胃,胃失和降以致恶心呕吐。
据五行制化与胜复理论[5],病起之初,机体尚可通过胜复调节机制,在局部不平衡的情况下,自行调节以维持整体的协调平衡。
此时则着重表现出肝胃 不和的症状。
随病情进展或在患者情志过极等其他因素影响下,机体自身已不能维持平衡的状态,则发生“木旺乘土”,病将及脾胃,引起脾胃不足,发为脾 胃虚弱证。
历代医家对此病均有论述,但大都认同其病位在肝、肾、脾、胃,尤与肝胃相关,大致分为风气痰饮、脾胃虚弱、肝肾阴虚和肝胃不和4种证型肌现代医家在前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对妊娠剧吐的病因病机作了不同的论述。
妊娠剧吐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妊娠剧吐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
方法:分析、总结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妊娠剧吐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中药辨证分型治疗、基本方加减治疗、敷脐疗法、穴位注射、压耳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结果:中医药治疗妊娠剧吐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妊娠剧吐中医药疗效妊娠剧吐又称妊娠恶阻,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妊娠后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入即吐为主症,严重者可引起失水和代谢障碍,甚至肝肾功能损害。
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导致WERNICK脑病、电解质紊乱引起心律失常,乃至死亡[1]。
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妊娠剧吐的研究进展。
病因病机妊娠剧吐中医称为妊娠恶阻,其发病主要为胎气不和所致,怀孕后月经停闭,阴气下聚以养胎,血分不足而气分常有余,冲脉之气盛,素体胃气虚弱或脾虚生痰,气机失调,冲气上逆犯胃,胃气失和,逆气上冲,发为恶阻。
中医药治疗主要治疗原则为“平冲降逆,和胃止呕”,并根据其寒、热、虚、实而分治之。
辨证论治:李改平等[2]分3型论治本病:①脾胃虚寒型:治宜健脾和胃,散寒逐饮,降逆止呕。
方用生姜泻心汤加减,药用姜半夏、生姜、砂仁、厚朴、白术、茯苓、干姜、炙甘草、党参、大枣;②痰湿壅遏型:治宜健脾化湿,理气和中,降逆止呕。
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药用藿香、紫苏梗、茯苓、姜半夏、白术、党参、甘草、陈皮、厚朴、桔梗、生姜、大枣;③肝火犯胃型:治宜抑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用苏叶黄连汤合小半夏汤加减,药用姜半夏、竹茹、黄芩、川黄连、苏叶、生甘草、酸枣仁、柴胡、生姜。
共治疗26例,治愈15例,显效8例,好转1例,无效2例。
夏鸿分4型治疗本病[3]:①肝胃不和型:治宜抑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用自拟定呕饮,药用煅石决明、炒白芍、瓜蒌、桑叶、姜竹茹、陈皮、枇杷叶、砂仁、黄芩;②脾胃虚弱型:治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用藿香、砂仁、太子参、半夏、云苓、白术、炙枇杷叶、生姜、大枣;③痰湿内阻型:治宜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推荐下载】解析中医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研究近况
解析中医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研究近况解析中医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研究近况 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是食入即吐者,称为恶阻[1],也称为子病、病儿、阻病,主要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其属于西医的妊娠剧吐范畴,常发生在妊娠早期至妊娠16周之间,发病率为0.3%~1%[2],表现为以恶心呕吐频繁为重要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西医常采用静脉大量补液,补充维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效果不明显。
中医治疗有副作用小,疗效较好的优点,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经验方治疗 赵姝[3]采用自拟安胎降逆汤(党参、炙黄芪、续断各15g,炒白术12g,砂仁(打碎后下)、紫苏子、黄芩、陈皮各6g,紫苏梗、旋覆花(包煎)各10g,山药20g)治疗50例,总有效率为92%。
谢兆丰[4]用自拟安胃止呕汤(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陈皮10g,藿香10g,砂仁3g(后下),炙甘草6g,鲜生姜5片,大枣10枚)治疗本病效果满意。
苏凯毅[5]自拟干姜党参半夏汤[(脾气虚弱者可用人参)15g,干姜10g,法半夏15g,黄芪15g,续断10g,炒白术15g,砂仁10g(打碎后下),陈皮10g,紫苏梗10g]治疗本病49例,总有效率为95.91%。
刘云鹏[6]用清燥救肺汤加减(南沙参15g,北沙参15g,甘草6g,黑芝麻20g,生石膏30g,阿胶9g,麦冬9g,炙枇杷叶9g,桑叶9g,竹茹9g,川贝母9g,黄芩9g,杏仁9g)治疗妊娠恶阻疗效尚可。
李莉[7]采用橘皮竹茹汤加减(橘皮10g,竹茹10g,砂仁6g,苏梗10g,半夏10g,茯苓15g,沙参10g,白芍15g,芦根10g,生姜5g)治疗本病22例全部治愈。
刘春泥等[8]用苏叶黄芩汤加减(苏叶10g,黄芩10g,竹茹10g,砂仁6g,南沙参30g,白术10g,茯苓10g,山药20g)治疗30例,总有效率为90%。
解析中医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研究近况,严宇仙[9]采用何氏祖传定呕饮(决明、桑叶、黄芩、焦白术、砂仁(带壳)、苏梗、陈皮、绿梅花、当归、杭白芍为主)治愈虚阳上逆或胃火冲逆之妊娠恶阻患者72例。
中医治疗妊娠剧吐
3.穴位选定
(一)中药穴位贴敷
4.方法:将健脾固元膏挤黄豆大小于穴位贴上,贴至
指点穴位处后,配合穴位按摩,拇、食指循经按压腧 穴,每穴半分钟,4小时后取下敷贴。
5.注意事项:妊娠剧吐的患者,除腹部天枢穴外,其
余穴位均可按揉。
二、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药穴位贴敷
(二).穴位注射
(三).饮食疗法
(二)穴位注射
1.定义: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之一。即水针疗法。
“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 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2.作用原理:它可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 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故对某些疾病 有特殊的疗效。
(二)穴位注射
3.方法:
取5ml注射器,抽吸维生素B6溶液 2ml。 取一侧内关穴(避开血管),碘伏棉签消毒后刺入,
据,把药物研制成软膏,再直接贴敷穴位,用来治疗 疾病的一种无创无痛的穴位疗法。
2.药效原理: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或表面
病灶,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改善周围组 织营养的作用。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 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 强的药效作用。
(一)中药穴位贴敷
一、概念
妊娠剧吐是发生于妊娠早期至16周之间、以恶心呕吐 频繁为重要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多见于年轻初孕妇, 停经6周左右出现早孕反应,逐渐加重直至频繁呕吐 不能进食,呕吐物中有胆汁或咖啡样物质。
二、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药穴位贴敷
(二).穴位注射
(三).饮食疗法
(一)中药穴位贴敷
1.定义: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
(3)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有效期,药液有无沉淀 变 质等情况。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 链霉素、普鲁卡因等,必须先做皮试,阳性反应者不 可应 用。副作用较强的药物,使用亦当谨慎。
【推荐下载】解析中医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研究近况
解析中医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研究近况解析中医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研究近况 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是食入即吐者,称为恶阻[1],也称为子病、病儿、阻病,主要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其属于西医的妊娠剧吐范畴,常发生在妊娠早期至妊娠16周之间,发病率为0.3%~1%[2],表现为以恶心呕吐频繁为重要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西医常采用静脉大量补液,补充维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效果不明显。
中医治疗有副作用小,疗效较好的优点,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经验方治疗 赵姝[3]采用自拟安胎降逆汤(党参、炙黄芪、续断各15g,炒白术12g,砂仁(打碎后下)、紫苏子、黄芩、陈皮各6g,紫苏梗、旋覆花(包煎)各10g,山药20g)治疗50例,总有效率为92%。
谢兆丰[4]用自拟安胃止呕汤(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陈皮10g,藿香10g,砂仁3g(后下),炙甘草6g,鲜生姜5片,大枣10枚)治疗本病效果满意。
苏凯毅[5]自拟干姜党参半夏汤[(脾气虚弱者可用人参)15g,干姜10g,法半夏15g,黄芪15g,续断10g,炒白术15g,砂仁10g(打碎后下),陈皮10g,紫苏梗10g]治疗本病49例,总有效率为95.91%。
刘云鹏[6]用清燥救肺汤加减(南沙参15g,北沙参15g,甘草6g,黑芝麻20g,生石膏30g,阿胶9g,麦冬9g,炙枇杷叶9g,桑叶9g,竹茹9g,川贝母9g,黄芩9g,杏仁9g)治疗妊娠恶阻疗效尚可。
李莉[7]采用橘皮竹茹汤加减(橘皮10g,竹茹10g,砂仁6g,苏梗10g,半夏10g,茯苓15g,沙参10g,白芍15g,芦根10g,生姜5g)治疗本病22例全部治愈。
刘春泥等[8]用苏叶黄芩汤加减(苏叶10g,黄芩10g,竹茹10g,砂仁6g,南沙参30g,白术10g,茯苓10g,山药20g)治疗30例,总有效率为90%。
解析中医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研究近况,严宇仙[9]采用何氏祖传定呕饮(决明、桑叶、黄芩、焦白术、砂仁(带壳)、苏梗、陈皮、绿梅花、当归、杭白芍为主)治愈虚阳上逆或胃火冲逆之妊娠恶阻患者7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
(2019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妊娠剧吐的住院患者。
一、恶阻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恶阻病(TCD编码:BFR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妊娠剧吐(ICD-10编码: O21.95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2015年发布的《妊娠剧吐的诊断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以及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中妊娠剧吐拟定。
2.证候诊断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出版)。
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临床常见证候:
脾胃虚弱证
肝胃不和证
气阴两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恶阻病(妊娠剧吐)。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恶阻病(妊娠剧吐)。
2.其他原因引起的妊娠期间剧烈呕吐,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未出现危及生命征象,可以继续妊娠者。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重点关注患者的呕吐情况,脾胃虚弱证的患者还应关注口淡,脘腹胀满,神疲思睡,纳差便溏等证候的动态变化;肝胃不和证患者还应关注胸胁胀满,嗳气叹息,心烦口苦等证候的动态变化;气阴两虚证的患者还应关注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发热口渴,唇舌干燥,尿少便秘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酮体、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型、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孕酮、血HCG、心电图、子宫附件B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眼底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2)肝胃不和证: 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3)气阴两虚证: 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2.其他中医特色治疗
(1)针灸疗法
(2)拔罐
(3)耳穴疗法
3.饮食疗法
4.西药治疗
5.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好转,可基本恢复正常饮食。
2.电解质紊乱纠正。
3.尿酮体转阴。
4.B超提示宫内胚胎存活。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恶心呕吐症状改善不明显,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2.治疗过程中出现需终止妊娠的情况,退出本路径。
3.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恶阻病(妊娠恶阻)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恶阻病(妊娠剧吐)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发病日期:年月日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