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开题报告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调查报告
潜在的风险与危害
01
02
03
04
食品过敏
转基因食品可能引入新的蛋白 质,增加消费者过敏的风险。
生态风险
转基因植物可能成为超级杂草 ,影响当地生态平衡。
营养价值降低
转基因食品可能影响食品的营 养价值,如维生素和矿物质含
量。
抗生素耐药性
转基因植物上的抗生素标记基 因可能传播给肠道微生物,增
加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
国内外安全性评估现状
国外安全性评估现状
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的监管,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性评 估制度。这些制度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估,以确保其不会对人 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国内安全性评估现状
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和安全性评估也在逐步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 套适合国情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估体系,对转基因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 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调查报告
汇报人: 2023-11-19
目 录
• 引言 • 转基因食品概述 •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争议 •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 • 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与挑战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转基因食品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许多消 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存在疑虑。
争议核心问题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是否与传统培育的 食品具有同等安全性。
缺乏共识
双方观点各执一词,缺乏一个全面、公正和科学的评估标准,导致 争议持续存在。
信息透明度
另一个问题是转基因食品的信息透明度不足,消费者难以判断食品 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探究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探究【摘要】转基因食品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农作物基因组的食品。
我国转基因食品市场规模庞大,但其安全性备受争议。
本文从转基因食品的定义和特点入手,探究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现状及安全性问题,并分析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论述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和健康的影响。
结论部分将总结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本文旨在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探讨,促进相关政策的完善和食品安全的保障。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我国、现状、监管、影响、总结、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插入食品作物的基因组中,以改善作物的抗病虫性、耐逆性等特性,提高产量和品质。
转基因技术被认为是解决全球粮食安全、保护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食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转基因食品在我国市场占有率较高。
随之而来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长期影响等方面存在着担忧和疑虑,这也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虽然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监管标准不够严格、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够强等问题仍待解决。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也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国民健康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深入探究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加强监管体系的建设,提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对于维护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转基因食品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我国正处于食品安全问题持续受关注的阶段,而转基因食品作为其中的一个争议点,更是备受争议和争议。
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研究转基因食品的定义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以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之间的区别。
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报告
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报告转基因是指透过生物技术,将生物中某个基因抽出,然后植入另一种生物内。
例如,科学家认为北极鱼体内某个基因有防冻作用,于是将它抽出,再植入番茄之内,制造新品种的耐寒番茄。
而用此作为原料制造的食品则被称为转基因食品。
目前国家对5大类17种食品或产品,要求必须进行是否转基因的标注,这就是:一、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二、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四、棉花种子;五、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近年来,转基因食品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特性,深受人们的关注,有人为农业科学取得的技术进步而欣喜若狂,称之为“新世纪的食粮”,同时,也有人担忧其安全性而敬而远之。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福还是祸,主动权恐怕不是家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和进步,转基因作物的增多和基因食品的大量上市,一些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
人们都在进行深入思考,基因移植、改性工作可以进行到什么程度?安全性如何?同时也不断有人提出责难和怀疑。
各国政府也对此高度重视。
美国国家科学院已经就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展开调查。
欧盟国家曾在卢森堡举行环境部长会议,会上达成一致意见是:在新法规制定出来之前,暂停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和流通。
大豆生产大国巴西不久前宣布,在查清转基因农作物对环境产生影响之前,暂时停止生产转基因大豆。
应该看到,从世界范围看,转基因食品并不是随意推向市场的。
我国对生物工程的研究和开发,是在保护人民健康和资源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转基因产品管理和监控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
1993年原国家科委发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996年农业部又发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农业部每年受理两批基因工程体的安全评价,目前已受理了193项,批准进入商业化生产的仅有6项。
在这种管理体系下,经过安全评价和检测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关键还看是否有一整套国际标准和相关规则。
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报告
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报告1. 引言1.1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与分类转基因食品,指的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食品的基因组成,使其具有某种特定的性状。
按照转化目标的不同,转基因食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抗虫食品:如转基因抗虫棉花、抗虫玉米等,通过转入抗虫基因,减少农药使用。
•抗病食品:如转基因抗病水稻,通过转入抗病基因,提高作物的抗病性。
•耐除草剂食品:如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通过转入耐除草剂基因,便于农田管理。
•改良品质食品:如转基因延熟番茄,通过改变果实成熟相关基因,延长货架期。
1.2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背景及现状转基因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转基因作物在抗虫、抗病、耐除草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统计,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19年的1.9亿公顷。
在我国,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已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病毒木瓜等。
此外,还有许多转基因作物正处于试验阶段。
1.3 研究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意义与目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研究转基因食品安全,有助于揭示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为政府制定相关监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深入研究转基因食品安全,可以增强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
2 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2.1 遗传风险转基因食品的遗传风险主要涉及基因流动和基因污染。
基因流动可能导致转基因作物与野生亲缘植物杂交,造成基因型的改变,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
此外,转基因作物中的抗虫、抗病基因可能通过垂直传播传递给害虫和病原体,导致它们产生抗性,从而降低转基因作物的效果。
基因污染还可能使非转基因作物受到污染,影响其品质和市场接受度。
2.2 环境风险环境风险主要体现在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转基因作物可能对非靶标生物产生影响,如对益虫、土壤微生物等造成不利影响。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的研究报告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的研究报告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类对食品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科技不断深入研究,转基因技术逐渐应用于食品生产中。
然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和争议。
一、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即基因改造食品,是通过对作物等食品原料生物基因进行人为调整和改变,使其具有某种特定的性质或功能的食品。
基本上,转基因技术是一种重新组合DNA分子的方法,是将一种物种的基因通过人工方法嵌入另一种物种的基因中,达到提高抗病性、耐旱性、病虫害抗性、增长速度等作用的目的。
二、转基因食品的争议尽管转基因食品对于解决全球饥饿问题、提高食品质量和产量等方面有诸多好处,但由于其安全性问题,被认为是一个伦理、食品法律和强烈的商业争议的话题。
反对人士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经过长期的摄入后会导致健康问题,而支持者则认为,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可以解决食品短缺和环境问题,并可减少使用化学农药。
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当前,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较高。
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食品已经在全球超过70个国家使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检验,未发现由于转基因食品引起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目前,目前国际食品安全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等,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例如,基因改变的作物品种通过这一技术已经得到种植,世界范围内已有许多食品的转基因版本,其中包括蔬菜、水果、肉和禽类产品。
四、未来展望将来,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转基因技术的进一步应用,相关国家要加强监管,规范基因改造过程。
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加强基础研究,增加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研究,对不同食品材料不同的转基因品种开展研究,以确保基因修改技术对食品产业的发展带来正面而不是负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转基因食品在提高营养价值、增加食品产量、改善品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提要: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目前所面临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我国转基因食品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完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法规体系入手,建立监管、沟通机制,提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管理引言: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基因转移至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内而使它们获得有力特性,有效的表达出相应的产物,这样的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者作为原料加工生产出来的食品称为转基因食品。
近年来,世界转基因生物研发工作进展非常迅速,但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却颇有争论。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两个方面。
1. 转基因食品安全形势分析1.1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据统计全世界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患有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已经知道所有的过敏原都是蛋白质,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引起过敏反应的蛋白质大约有200种,由于担心所转移的外源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具有过敏原性质,国际相关组织的专家小组建立了一套评价程序,用于评价转基因食品中蛋白质的过敏可能性。
转基因操作过程中使用了抗生素标记基因,因此对这个标记基因的安全性也是应该考虑的。
其中之一是人或动物在食用转基因食品后,标记基因是否会转移至肠道内的微生物,从而使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
在人或动物生病时,使服用的药物失效或者必须加大药量,进而影响人或动物的安全。
目前,专家认为在植物中使用抗生素标记基因是安全的。
1.2 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现代作物与其野生型的亲缘物种相比在很多性状上都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涉及到大量基因。
以抗病、抗虫、抗除草剂为目标的转基因植物,在生存竞争方面的遗传特性已发生了改变,具有了转化为难以控制的杂草的潜力和遗传背景。
对这些含有各种抗性基因的转基因植物,控制其转化为不可控杂草的关键是避免提供表现其特异性抗性所需的环境条件。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探究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食品作物进行基因改良,以改善产量、抗病性等特性。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和研发转基因技术,如转基因水稻、玉米等,目前已经广泛种植和应用。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一方面,支持者认为转基因食品可以增加产量,减少农药使用,有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反对者担心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且存在环境风险。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科学评估转基因技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为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本文将围绕转基因食品的定义、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现状、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影响因素、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探究和法律政策规定展开讨论,以期明确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出建议措施,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2 问题意义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探究,是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转基因食品在我国市场上逐渐增多,引发了消费者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热门话题,却鲜有专业的探讨和研究,这导致了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着诸多疑虑和担忧。
问题意义在于,转基因食品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健康状况,也可能对整个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深入探究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对于确保国人食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才能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关政策和规定提供可靠的依据,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正文2.1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转基因食品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食品作物或食品动物中,使其具有某种特定的性状或功能的食品。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农作物提高产量、抗病虫害能力,延长保存期,改善营养成分等,从而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转基因食品在我国已经广泛存在,包括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等。
两种转基因大米食用安全性的毒理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两种转基因大米食用安全性的毒理学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两种转基因大米食用安全性的毒理学研究研究背景:近年来,转基因大米作为一种新型稻米,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转基因技术通过改变稻米的基因组成,使其具备了一些原本不具备的特性,例如增加抗虫、抗病、抗逆境等特性。
尽管转基因大米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其对人们的健康安全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关注。
转基因大米作为一种新型生物食品,在推广应用之前,需要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
毒理学研究是评价转基因大米食用安全性的重要环节,能够直接评估人体在食用转基因大米后会引起的毒理反应情况,为食品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分别选择两种常见的转基因大米品种,进行毒理学研究。
具体内容如下:1. 研究对象选取两种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较为广泛的转基因大米品种进行研究。
2. 研究方法(1)急性毒性试验:将不同剂量的转基因大米提取液通过灌胃方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其对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
(2)慢性毒性试验:将转基因大米提取物添加到动物饲料中,连续给予一定时间后,观察其对实验动物的慢性毒性作用。
(3)基因毒性试验:利用大肠杆菌哥德突变原位反转试验体系,研究转基因大米提取液是否存在基因毒性作用。
3.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通过对两种转基因大米品种进行毒理学研究,评估其食用安全性,为转基因大米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预期结果:预计本研究将得到以下结果:(1)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评估转基因大米的毒性作用。
(2)通过基因毒性试验,判断转基因大米是否具有基因毒性风险。
(3)结果将为转基因大米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们食品安全和健康。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第一篇: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食品,重点阐述它的潜在威胁,包括对我们人类的和对大自然的。
另外,还列出了多年来各国的实验室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的研究。
最后,说明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市场管理,以及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各种检测方法。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 安全性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Yanhui Zheng,0910502102,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09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what i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mainly elaborates its potential threats, including our human and the nature.Additional, still lists for years to the countries of the laboratory of the danger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Finally, in our country that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market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Key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afety现在食品问题层出不穷,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但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据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亚院士估计,如果算上人类食用的转基因植物的深加工产品,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转基因食品的概率将近70%。
而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4位,排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之后。
开题报告 生活中的转基因食品
开题报告课题研究:KFC中的转基因食品一、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目的:使学生认识什么是转基因食品,了解转基因食品的现状,学会实验室基因检测的一般方法,从而进一步引发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优势和安全性的思考。
意义:通过学生亲身的学习、调查、研究、实验等过程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对生物技术的新成果——转基因产品有理性和感性的认识,学习体验鉴定转基因生物的一般方法。
通过课题的研究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一)学习研究:什么是转基因产品?转基因产品的现状及价值;转基因检测的一般方法;转基因产品的发展和争议。
(二)调查研究:生活中的转基因食品的调查。
市场上有哪些常见的转基因食品?(三)转基因大豆的鉴定:要判断某种生物或食品是否为转基因,利用DNA指纹图谱技术进行鉴定。
主要以下四步:1、DNA提取:通过一定方法将生物组织(大豆)中的DNA物质收集起来。
由于DNA 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及含量不同,要选择适当的材料提取DNA。
2、PCR:这是DNA体外扩增的方法之一,能够将很少的试样,扩增成完全相同的无数拷贝。
由于细胞中的DNA的数量非常少,因此需要通过扩增才能检测。
3、电泳:即在凝胶一端小槽中放入荧光标记的DNA片段,两端加电压,根据分子量大小分离不同的DNA片断,短片断迁移快,长片断迁移慢,于是不同长度的DNA就在凝胶上分离出来。
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分离鉴定和存化DNA片段的标准方法。
4、杂交:指两个以上的分子因具有相近的化学结构和性质而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杂交体。
通过人工的方法将DNA 互补链配对,可以鉴定DNA序列。
(四)转基因检测:对市场上各类大豆进行转基因检测。
四、课题组成员指导老师:张烨晔参与学生:向天心濮凯雯郑佩雪课题研究活动时间:2010年2月——2010年4月2010年3月6日。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调查报告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转基因食品概述 •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 • 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 • 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与监管 •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01
转基因食品概述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个或多个外源基因转 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在其体内进行表达,从而产生 具有特定性状的食品。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 和食品被研发出来,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转基因食品的应用领域
01
农业领域
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食品的主要来源,包括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
,这些作物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后具有抗虫、抗病、抗旱、高产等特性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的营养。
潜在毒性
03
转基因食品可能含有新的或改变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产生有
毒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
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转基因作物可能对非靶标生物产生负面影响,如影响土壤微生物 、昆虫和鸟类等。
基因污染
转基因作物可能通过花粉传播等方式污染传统作物,导致基因污 染。
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分析
对安全性评估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 险性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 措施和监管建议。
03
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
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过敏反应
01
转基因食品可能含有新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引发过敏反
应,尤其是对某些敏感人群。
营养失衡
02
食品安全与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食品安全与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新型食品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本文将探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并分析相关的观点和研究结果。
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与背景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食品作物中,使其具备某种特定的性状或产出特定的产物。
转基因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传统育种方法在遗传改良中的局限性,并带来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耐病虫性的增强以及延长保鲜期等优势。
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广泛争议。
一方面,支持者认为转基因食品已经通过了严格的科学评估和监管程序,被证明与传统食品在营养成分上没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在实际消耗中没有发现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影响。
另一方面,反对者担心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因为转基因作物中可能含有过量的农药残留或产生未知的副产物。
三、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检测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检测是确保其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科学家们通过动物实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评估了转基因食品对动物的毒性、过敏性和营养学特性。
同时,各国监管机构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和标准,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管。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四、转基因食品的影响和应对措施转基因食品的引入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转基因食品的问世使得农作物产量得以大幅提高,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其次,转基因食品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
针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些国家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措施,要求转基因食品标识明确,以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五、转基因食品的未来发展趋势转基因食品的未来发展趋势仍需进一步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改良中,其在遗传改良方面的优势可能会减少转基因食品争议。
转基因的安全性8.0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报告一、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概述转基因食品自从问世以来,其安全性便在全世界范围引起广泛争议。
目前支持转基因食品一方,其观点主要是:转基因食品不但安全,而且甚至要比同类非转基因食品更安全。
种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能不用或少用农药,因而减少或消除农药对食品的污染,而反对方则认为:人们对它的原理缺乏真正科学的了解,直到目前为止,人类长期食用是否安全仍然存疑,而科学界对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没有共识。
即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去评估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风险根据我们小组多方采集的文献资料及数据,科学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认为转基因食品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主要有两个方面:(1)对于生态环境的安全性问题1)基因漂移引起的跨种群基因转移所带来的隐患2)转基因农作物表达的毒性及抗性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2)对于人体的安全性问题1)食物转基因后自身改变所引起的毒性产生,过敏性,抗生素抗性加强,营养价值下降等隐患2)转基因食物的重组DNA能够进入人体,通过影响人体内共生细菌及表达转基因产物,进而对人体产生影响二、转基因作物对于生态环境的安全性问题1.关于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漂移研究(1)转基因逃逸是指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转基因通过基因漂移(或天然杂交)转移到非栽培植物的非转基因品种或其野生近缘种(包括栽培植物的同种杂草)的现象。
基因漂移是指某一种生物群体的遗传物质通过媒介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群体中的自然过程。
(2)基因漂移的方式1)通过种子传播,即转基因作物的种子通过传播在另一个品种或其野生近缘种的种群内建立能自我繁育的个体来实现。
2)通过花粉流,即转基因作物通过花粉传播与其他非转基因作物品种或其野生近缘种进行杂交和回交,在非转基因品种、野生近缘种的种群中建立可育的杂交和回交后代来实现。
(3)影响1)外源转基因从转基因植物作物向非转基因作物的逃逸,会使非转基因作物种子中混杂含转基因的种子,导致种子纯度的下降。
2)外源转基因的逃逸可能会导致某些杂种世代的扩散。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调查报告
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比较
实质等同原则
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在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方面应具有实质等同, 即两者在各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长期食用研究
对转基因食品的长期食用研究显示,其与非转基因食品在健康影响方面没有 显著差异。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风险
不可预测的风险
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如新型蛋白质引起的过敏反应、潜在毒性 等。
谢谢您的观看
全球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存在差异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各有不同。一些国家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持积极态度,而另一 些国家则对其持怀疑态度。
中国转基因食品市场现状
中国转基因食品市场规模逐
渐扩大
近年来,中国转基因食品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国内一些大型农业生物技术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和引 进国外先进技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
技术风险
转基因技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如潜在的生态风险和健 康风险。
国际合作
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国际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 流,促进全球转基因食品的发展。
06
结论
研究发现总结
1
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评估方面与传统食品没有 显著区别,但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其长 期影响。
2
某些转基因食品可能对环境产生潜在的负面影 响,需要采取措施来避免这些影响。
基因作物可能会引发草场退化等环境问题。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农业经济发展
转基因技术的运用可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提 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国际贸易影响
由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一些国家对转基因食品 的进口采取了限制措施,从而影响到国际贸易。
社会文化影响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探究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探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食品需求的日益增加,人类对粮食生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转基因技术被引入到粮食生产中。
转基因食品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和争议,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我国也一直在探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这里将就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展开探究。
需要明确的是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食品作物进行基因改造,引入其他生物种类的基因或改变其原有基因结构,以改良其品质、增加产量、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或延长保存期等目的。
转基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有诸多优势,比如可以提高产量、提高抗逆境能力、提高营养成分含量等。
由于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存在一定的区别,其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我国对此一直高度重视。
在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审批和监管工作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我国也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在我国也备受争议。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有一些人认为其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他们担心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毒性作用、致癌作用等。
他们的担忧并未得到充分的科学依据。
在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评估和监管工作是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的,转基因食品经过了严格的安全评估和检测,通过审核的转基因食品在市场上销售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检测。
在国际上,也有许多权威的科学研究证实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等机构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了长期的评估,认为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
一些人则认为转基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增加对除草剂的抵抗力等。
目前对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风险评估工作也已经被纳入我国对生物安全的管理体系之中。
国内外也有不少学者针对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关的环境安全措施。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报告书姓名:班级:学号:专业: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2015年7月(二)大学生关注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资料显示,转基因食品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括大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油菜籽、辣椒等等。
大学生对于这些转基因食品具有较为普遍的认识,尤其是对转基因大豆的了解较多,这表明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是比较关注的。
生产转基因食品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的主要原因及所占比例如下图(图1)所示: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生产转基因食品的原因的认识是比较合理的。
产量高、抗虫害能力强是社会普遍认同的生产转基因食品的主要原因。
另外,生产成本低、保鲜期长、营养价值高也是大学生认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因素,还有大学生认为好吃也是生产转基因食品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具有普遍性,因为从实际角度来看,转基因食品在口味、营养价值方面并不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在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取代传统食品的问题上,62.86%的大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不会取代传统食品,仅2。
86%的大学生认为会取代传统食品,34.29%的大学生则持中立态度,认为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将会两者共存。
大学生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看法是客观的。
在我国,转基因食品在近几年的发展是迅猛的,不过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大学生清楚地了解到转基因食品相对于传统食品并不具有完全意义的优越性,看到了转基因食品的局限性,因而对于“转基因食品会取代传统食品"的看法基本持否定态度。
同时也看到转基因食品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食品及其生产所存在的弊端,故而认为“两者并存”是较为合理的看法。
(三)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社会大学生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调查中,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大学生对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应该贴上标签的看法基本一致,将近95%的大学生认为应为转基因食品贴上标签,且没有人认为不需要贴上标签.在对于大学生是否会主动购买转基因食品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基本持中立态度(如图2).图2大部分人(68。
转基因食品安全报告:风险评估与监管建议
转基因食品安全报告:风险评估与监管建议引言: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与食品供应链中,转基因技术不可忽视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存在争议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建立科学严谨的监管体系。
本报告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旨在保障公众健康与食品安全。
一、历史背景与定义转基因技术是通过人工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或动物基因组中,以改良物种的特性。
转基因食品则指由转基因农作物或动物生产的食品。
我们应该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转基因食品的审批和监管情况。
二、转基因食品的争议转基因食品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主要体现在环境风险、生物多样性保护、食品安全和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
我们应该客观评估这些争议问题,探讨其真正的风险性,并辨别其科学性和非科学性的声音。
三、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估与标准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评估应该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包括实验室测试、动物模型和人体健康调查等。
此外,食品安全标准应该明确规定转基因食品的检测和标识,以供消费者自主选择。
四、国内外转基因食品监管体系国内外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监管体系各有特点,其中包括食品安全委员会、转基因食品审查机构和标签要求等。
我们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健全的转基因食品监管机制,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
五、风险溯源与风险传播机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了解风险溯源和风险传播机制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
在转基因食品领域,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转基因作物的控制和应用范围,以及其可能的风险扩散途径。
六、未来展望与建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和监管也需要不断更新。
基于当前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科学研究体系,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测和预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和理解。
结语:转基因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科学的评估和严格的监管。
本报告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评估与监管建议,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我国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立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立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转基因技术是指在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体内通过基因工程操作,将特定基因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使得被转移基因的生物体在性状、形态、生理、生化及遗传等方面发生改变。
但在实际应用中,转基因产品带来的不安全性风险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转基因产品的安全监管提供有力和可行的思路和建议。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
1.研究我国现行转基因产品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历程和发展现状。
2.分析我国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及风险,包括环境风险和食品安全风险等。
3.探讨其他国家(如美国、欧盟)的转基因产品安全监管机制及其与我国情况的比较,分析我国转基因产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研究我国转基因产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完善和建议,包括立法、监管机构设置、标识与追溯体系建设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以及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等手段,对我国转基因产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四、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监管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我国开展转基因产品的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科学依据和方向,同时也为完善我国转基因产品安全监管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完善之思考的开题报告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完善之思考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类对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转基因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食品生产的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
而转基因食品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其具有生产效率高、耐病性强、保质期长等优势,在许多国家已被普遍采用。
然而,与此同时,由于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存在争议,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制定法律法规,限制与规范其生产、销售等环节。
而我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国家,也面临着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存在的问题,尤其在转基因食品的审批、监管、标识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国际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从而提出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的建议。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现状
2.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存在的问题
3.国际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趋势及发展方向
4.针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法律角度出发,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进行分析。
四、研究意义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的完善关乎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我国转基因农业的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为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的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竞争。
GM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种高科技产物,所产生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它将是人类解决食物短缺和从根本上解决食品营养品质问题的有力手段。
自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第一次重组DNA获得成功之后,各国科学家们纷纷参与转基因生物的研究。
随着转基因家畜、转基因植物和基因制药等研究成果的出现,转基因食品也进入我们的生活。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仍无定论。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在整个社会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下,广大学生对此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还普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更形象具体的认识,不能真正了解转基因食品对我们身体的好处与坏处,更不能有意识的自觉加入到“了解转基因,安全使用转基因食品”的队伍中来。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从身边最普遍的生活角度出发,了解我国市场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现状。
本课题正是基于这一目的提出,在活动中了解到生活中的转基因食品有哪些,清楚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安全的影响,初步掌握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这三种科研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工,并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获得研究的快乐。
研究内容:1.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概念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2.转基因食品的优点(1)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2)可以降低生产成本;(3)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4)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5)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6)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7)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3. 转基因食品的缺点(1)转基因技术本身的主要不足A.不精确的技术:基因技术将一异源基因从一生物转入另一生物,虽然其DNA可以精确地切割,但不能将新基因准确地植入另一生物中,从而影响这一生物其它基因的基本功能。
科学家无法预见植物基因化后产生新的,未知的蛋白质,也不能完全准确的预见对受体影响的结果表现为不成熟性。
B.副作用:基因技术像外科医生动心脏手术一样,科学家不能完全、预先知道对生物进行DNA手术,有可能导致突变而对环境和人造成危害。
虽然实验非常成熟,面对自然界的强大压力,不能掌握所有对人类可能造成影响的资料。
C.农作物广泛减产:基因技术通过不断出售种子而获取利润,这就意味着,农场主种植基因化种子时,所有种植的植物基因相同。
当真菌、病毒、虫害侵袭这些特别的植物时,会发生严重的产量减产。
D.严重影响整个食物供给:昆虫、鸟类、野生物会携带基因化的种子到附近的田野,当转基因植物产生花粉时,它们会交叉授花基因化的作物和野生物,所有的作物、有机物或无机物通过交叉授花易受污染。
(2)卫生危害A.未进行较长时间的安全性试验:基因化食品改变了我们所食用食品的自然属性,它所使用的生物物质不是人类食品安全提供的部份,未进行长时间的安全试验,没有人知道这类食品是安全的。
B.产生毒素:基因化食品能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会在食品中产生较高水平和新的毒素。
Losey,J.E.等(1999)报道,在一种植物马利筋叶片上撒有转基因Bt玉米花粉后,普累克西普斑蝶食用叶片就少,长得慢,4天的幼虫的死亡率44%。
而对照组(饲喂不撒Bt 玉米花粉的叶片)无一死亡。
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毒素可由根部渗入周围,但尚不清楚会产生何种影响。
C.过敏或变态反应:基因技术会在食品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和未知的变态反应原。
据报告,对巴西坚果产生过敏的主体也会对用该坚果基因工程化而得到的大豆产生过敏。
科学家把巴西胡桃的特性移植到黄豆上去,结果却使一些对胡桃过敏的人在摄取黄豆时有过敏的可能。
植物凝血素(Lectin)对有些害虫来说是有毒的,转基因食品不得含有此类有毒物质。
D.减少食品的营养价值或降解食品中重要的成份:基因化的目的是去除或灭活人们认为不需要的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是未知的,但它是基本的。
比如它有自然的抑制癌症的能力(Pariza,M.W.,1990)。
美国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中,异黄酮类激素等防癌的成份减少了。
基因化食品的虚假新鲜感迷惑消费者。
具有芳香、有光泽的红色蕃茄能贮藏几周,但营养价值较低。
消费者在购买水果或蔬菜时,仅依靠外观和质地,因此,不能准确判定该产品的真实质量。
营养物质在环境中自然循环受到转基因微生物的干扰。
E.产生抗菌素耐药性细菌: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如抗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等)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农作物带有耐抗菌素的基因。
这些基因通过细菌而影响我们。
英国的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到生物有机体,突变的基因如跨越种群和转移至细菌,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
虽然这种机会可能性很小,但如出现无法治疗的并广泛传播的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时,其后果不堪设想。
荷兰科学家发表在《新科学家》杂志的试验结果称,设计一人造胃,对人消化转基因食物的过程进行模拟,发现DNA滞留在肠内,同时一些转基因细菌能够把自己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转移给人造胃的细菌。
如果类似结果发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就可能培养出功效最强的、抗菌素也无法杀死的超级细菌。
英国新食品和工艺顾问委员会就禁止一种用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作标识的转基因改良玉米趋势饲喂牛,因其中含有的DNA仍保持原样,并有可能加速对抗菌素的抗药性。
F.产生的问题不能进行追踪:若不进行标识,我们的公共卫生当局就无力因出现问题发现其来源,潜在性的危害值得怀疑.G.副作用能杀害人体:Mayeno,A.N.等(1994)报告,发生一种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肌痛。
临床表现有麻痹、神经问题、痛性肿胀、皮肤发痒、心脏出现问题,记忆缺乏、头痛、光敏、消瘦(Brenneman,D.E.等,1993;Love,L.A.等,1993)。
后查明系日本一公司生的基因化工程细菌产生的色氨酸所致。
食用者在3个月后发病,导致37人死亡,1500人体部份麻痹,5000多人发生偶尔性无力。
据测定,含量为0.1%便可杀死人体。
(3)直接危害Lancet杂志1999年10月16日报告,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Pusztai,A.(1998)首次用转雪花莲凝结素(GNA)基因的马铃薯喂大鼠,10天后,发现饲喂组大鼠结肠、空肠和部分小肠粘膜变厚,而未饲喂转基因马铃薯组未发现病变。
他认为,也许是导入的基因激活或阻止植物中的其它基因的结果。
另外观察到,实验鼠肾脏、胸腺和脾脏生长异常或萎缩或生长不当,多个重要器官也遭到破坏,脑部萎缩,免疫系统变弱。
虽然英国皇家医学会对此专门组织科学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该实验从设计、执行到分析等多方面存在缺陷,不应过早得出结论,虽然两组存在差异,但因受实验技术的限制和不正确的利用统计学,这些差异说明不了问题。
但仍不能消除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
重组奶牛生产激素(rbGH)在美国投入商业化使用后,使用者很快发现这类药物导致了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增加,奶牛的繁殖率低。
由于药物的作用,使奶牛的新陈代谢加快,导致能耗增加而引起死亡。
牛奶的营养价值也降低了。
科学家对获准在西班牙和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进行针对性研究后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脑膜炎和其它新病种。
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以及导致失调,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
转基因治疗性药物、人体组织器官等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尚无法检测证实。
(4)环保的影响A.除草剂使用的增加:科学家估计,基因化的农作物对除草剂具有抵抗力,实际应药量高于正常的3倍。
农民知道其作物对除草剂有抵抗力,会大量使用除草剂。
B.杀虫剂使用的增加:GE农作物常使用自己特有的杀虫剂,EPA将其分类为杀虫剂,这就意味着比以前有更多的杀虫剂进入我们的食品和田野。
有报导,将优良的特定的基因(如抗杀虫剂)植入作物,可能会使周围野生植物一并获得改良,呈现出抗杀虫剂的特征。
C.生态被破坏:GEO通过食物链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新的微生物与有亲缘关系的生物进行有效的竟争,引起环境发生不可见的破坏。
作为人工制造成的转基因作物,可能成为自然界不存在的外来品种,若干年后,可能对地壤、野生近缘种、普通作物、相邻的植物及环境造成破坏。
D.基因污染难以消除: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病毒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它不象化学或核污染,副面危害是不可逆转的。
E.转基因作物通过基因流可使野生近缘种变为杂草,成为“超级杂草”。
有资料证明,把转基因油菜释放后,当大田的油菜附近有近缘杂草时,在萌发的后代种子中有93%被证实是种间杂草。
F.对非目标生物有伤害,对生物多样性形成威胁:Hilbeck(1998)用转基因Bt玉米喂饲欧洲玉米钻心虫(ECB),并以它作为草蛉的饲料,GN喂饲一般玉米作为对照。
实验结果,转基因Bt玉米组死亡率60%以上,而对照组40%以下,认为与Bt有关的因子有关,存活的草蛉中喂Bt玉米组成熟的时间平均比对照组晚3天。
Birch,A.等(1996/7)的实验结果表明,用转基因马铃薯饲喂蚜虫,雌虫的产卵量减少1/3,用喂转基因马铃薯长大的雄蚜虫与对照组蚜虫交配,所得的未受精卵数量多4倍,已受精卵在未孵化前比对照组死亡率高近3倍,以转基因马铃薯蚜虫为食物的雌飘虫的存活时间比对照组少一半,如果大规模的种植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减少有益昆虫的种群。
实际上,我们对DNA的了解是有限的,因为不知道它的许多功能。
单一细胞的新陈代谢是相当复杂的,它们的整个过程就更难了解。
4.我国转基因食品现状中国于2000年8月8日签署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国务院于2005年4月27日批准了该议定书,中国正式成为缔约方。
议定书的目标是保证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尽量减少其潜在的对生物多样性和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损害,在缺乏足够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可对他国试图入境的转基因生物及产品采取严格的限制与禁入措施。
该公约的第23条规定,对转基因生物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应在决策过程中征求公众意见,向公众通报结果。
5.我们如何对待转基因食品实际上,自然界中的基因重组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人类今天种植的普通谷物正是几千年来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的结果。
我们在吃这些食物时,就吃进了从这种食物的野生亲缘种来的抗病基因和各种其他基因,这是一般人没有意识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