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无线勘测与设计

合集下载

无线通信基站勘查设计要点

无线通信基站勘查设计要点

⽆线通信基站勘查设计要点⽆线通信基站勘查设计要求⽆线⽹络勘察是对实际的⽆线传播环境进⾏实地勘测和观察,并进⾏相应数据采集、记录和确认⼯作。

⽆线⽹络勘察主要⽬的是为了获得⽆线传播环境情况、天线安装环境情况、以及其它共站系统情况,以提供给建设单位及⽹络规划单位相应信息。

⼀、勘查准备⼯作1.⾸先明确⼯程项⽬组成员。

在获得设计委托后,项⽬组认真阅读领会,项⽬负责⼈制定勘察计划,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项⽬的特殊性,提出重点勘察内容。

2.准备有关的⽂件资料(包括相关地图、规划站表、调查表格等)。

3.应准备的⼯具:(1)GPS:⽤于测量基站经纬度、海拔。

(2)指北针:测量基站机房及建筑物的⽅位,天线⽅向等。

(3)钢卷尺:⽤于测量机房及室外天⾯尺⼨,绘制机房平⾯及天⾯图。

(4)数码相机:⽤于拍摄基站室内室外设备、环境照⽚。

(5)室外测距望远镜(6)室内测距仪(7)笔记本电脑(8)配备相关勘查记录表格。

4.根据各地区基站规模和地理位置制定勘查计划及合理的勘察路线。

5.与相关的建设单位、配合⼈员、维护⼈员取得联系,确保勘察顺利可⾏。

⼆、勘察作业流程⽆线通信基站勘察作业流程如下图所⽰:三、勘察步骤及内容1.基站选址基站站址的选定是移动通信⽹络建设当中⾮常重要的⼀个环节。

基站选址的原则如下:(1)以规划的形象站址为主要依据,站距不应过⼤或过⼩,满⾜⽹络规划的要求,并结合交通、城市规划等因素综合⽐较选定。

注意,4G新建基站与规划站址偏差应⼩于50m。

(2)选择站址时宜避免⼏个基站覆盖的重叠区位于移动⽤户集中的地区。

(3)站址选择不宜在⼤功率⽆线电发射台,⼤功率电视发射台、⼤功率雷达站和具有电焊设备、X光设备或⽣产强脉冲⼲扰的企业附近设站。

不宜在电⼒传输线附近设站。

(4)基站的⽬标覆盖区应视野开阔,其附近没有⾼于基站天线⾼度的⾼⼤建筑物阻挡。

(5)站址宜选在有可靠电源和适当⾼度的建筑物或铁塔可以利⽤的地点。

如果建筑物的⾼度不能满⾜基站天线⾼度要求,需要建铁塔时,应有屋顶设塔或地⾯⽴塔的条件,并征得⼟地专业的同意。

无线基站勘察设计培训天面涉及的内容

无线基站勘察设计培训天面涉及的内容

天面设计涉及的内容及信息1、抱杆1)抱杆高度:全向有2m,定向(2m)、3m、4m、6m2)抱杆固定方式:直放式(3m、4m、6m)、扶墙式(3m、4m)、扶女儿墙(2m)、混合式(3m、4m)2、增高架(原则上应多选抱杆,只有条件允许方可选用,且最好是10 m以下)三角架(6付):5m、8m、10m六角架(9付):10 m、15 m(拉线,受限制多),显得较笨重。

独管架:10 m(10 m处放3付,7m处放3付)3、楼顶塔只适用于塔高在15-25米高度内。

对原结构要求:1)框架结构2)柱距对于4米3)柱截面大于400x400(即测量尺寸大于450x450)4、板房:只负责提供基础设计,其它全部都有厂家负责。

(本项设计基本不做,条件允许可以考虑)机房加固1、青岛TD试验网:机房加固内容包括:机房加固,室内装饰(刷墙、铺地刷防静电漆、封窗、换防盗门、根据需要做隔墙、开馈线洞等)2、移动公司:只做机房加固。

在机房加固中,电池摆放原则:沿房间长向靠墙端头布置。

结构知识1、结构形式:框架结构:有柱、有梁(主梁--与柱相接、次梁—搭在主梁上)。

空间宽敞,分割方便,多见于公共建筑。

砖混结构:砖墙为承重结构。

一般房间开间(宽度)较小(3-4m),多见于老式(住宅、宾馆、办公楼)。

2、楼板:现浇板:现在建筑基本上均是。

预制板:多用于老式建筑3、女儿墙:建筑外沿屋面板上那段墙,此墙抗震性能很差。

4、屋面做法:1)刚性防水:多用于上人屋面2)柔性防水:多用于非上人屋面5、构造柱:砖混结构四角,楼梯间四角,某些纵横墙交点处。

6、圈梁:砖混结构砖墙与楼板相交处7、过梁:门、窗上。

无线网络勘测与设计

无线网络勘测与设计

AP1 : Channel 1 AP2 : Channel 6 AP3 : Channel 11
AP2 AP1
AP3
40m
25m
半径大、户少区域的覆盖规划
这些区域如综合功能区域、酒店客房等是主要的 WLAN室内应用场所,需要作简单的网规。对这 些区域,可以根据房间、墙壁、立柱等分割成较 小的区域
推荐通过《客户需求调查表》对用户需求进行详细调研
如何获得平面图
室内勘测
物业或网管中心提供的覆盖区域CAD文件或纸件 对外宣传的楼层示意图
室外勘测
物业管理单位提供的室外示意图或标准地图 Google earth E都市3D地图
如何获得平面图
目录
WLAN网络勘测操作指导 WLAN室内覆盖勘测设计 WLAN室外覆盖勘测设计
室内覆盖类型划分
WLAN室内覆盖的区域按区域半径分为大于AP覆盖半径区域和小于 AP覆盖半径区域。
WLAN室内覆盖的区域按接入用户的数量分为高密度用户区域、低密 度用户区域。
同时接入的终端数量
<30(低密度用户数量) >30(高密度用户数量)
覆盖区域 <60m
半径
>60m
家庭、酒吧、咖啡馆、会议室 酒店、综合办公场所、写字楼
无线网络勘测与设计
引入
在无线局域网部署前,我们并不能明确地知道设备的 部署数量和安装方式。只有在对覆盖地点进行勘测和 指标计算后,才能确定出AP、天线及其他器件的型 号和数量。同时通过勘测和指标计算,才能确定AP 布放的位置、天线的方位角等工程设计参数,作为工 程安装的指导资料。
目录
WLAN网络勘测操作指导 WLAN室内覆盖勘测设计 WLAN室外覆盖勘测设计

无线基站建设方案及勘察工作方法

无线基站建设方案及勘察工作方法

无线基站建设方案及勘察 工作方法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咨询设计院 陈伟杰 2011.12.271、基站建设方案的基本知识 1.1 无线网络结构 1.2 基站建设模式 1.3 站点条件要求 2、典型区域/场景的站点建设方案 3、基站查勘的工作流程 4、基站的美化隐蔽措施目 录GSM网络结构原理图BSS系统MSC/VLR MS BTS PCU MS BTS SGSN GPRS IP Network BSCHLRPSTN PLMN Network SubSystemMGWSS7 NetworkEIR AUCGGSN Base Station System Internet GPRS SystemØ GSM网络的无线设备网元主要有:ü ü ü MS:移动台 BTS:基站 BSC:基站控制器PDNBSC(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Ø 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子系统(BSS)的控制部分, 负责对下属基站(BTS)的综合管理,包括接口、链路 资源、运行性能及操作维护等。

Ø Ø 完成BSS系统与NSS(网络子系统)系统的对接功能,包 括电路域及分组域两部分。

主要功能:无线信道分配、呼叫建立、切换管理、与M SC连接、控制多个BTSBSC从逻辑上可分为以下功能模块:IP 业务框级 ATM 接口处理模块 IP Switch Platform IP Switch Platform TDM系统级信令 控制 模块业务 处理 模块时钟 模块综合 管理 模块电源、 环境 监控 模块1. 2. 3. 4. 5. 6. 7.数据交换模块 信令控制模块 业务处理模块 接口处理模块 时钟模块 综合管理模块 电源、环境监控模块BTS(基站)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Ø 基站(BTS)属于基站子系统的无线部分,是由基站控制 器(BSC)控制,服务于某个小区的无线收发设备 Ø 完成BSC与无线信道之间的转换,实现BTS与移动台 (MS)之间的无线传输及相关的控制 Ø BTS主要功能:有线-无线间的转换、RF测量、天线分集、 加密、跳频、非连续发射、时间调制、监视与测试Ø BTS主要功能模块1. 中央控制单元 2. 传输接口模块 3. 基带处理模块 4. 射频处理模块 5. 时钟模块 6. 电源及防雷模块 7. 天馈子系统BSC 传输接 口单元 基带处理 (BBU)BTS逻辑结构图射频处理 天馈系统 -48V/24V DC控制单元电源部分GSM无线设备介绍按设备类型分: 按适用环境分:BTS(基站) 分类按供电方式分:宏基站/微基站 分布式基站 射频拉远室外型 室内型直流(48V/+24V) 交流(220V)1 2 3室外一体化机柜 分布式 室内安装 室外集中安装拉远式 射频模块/ RRU 基带处理模块BBU4如RBS6601设备:BBU、RRU可组合成多种形态基站,适应并满足不同的站址安装要求,如 设备室内集中安装、室内分布安装、室外集中安装、室外分布安装。

基站勘察与绘图

基站勘察与绘图

常见问题
出发前准备
任务咨询
(2G):GSM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MS).移动网子系统(BSS)基站 子系统(NSS)和操作子系统(OSS) (3G):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GSM的类似,具 体包括无线接入网络.核心网络.用户终端设备.操作维护中心和外部 网络
无线电波传播机制
基站勘察与绘图
2016
项目一
任务
无线网络规划勘察 基站工程勘察 基站位置图绘制 基站机房布局图绘制
任务1 无线网络规划勘察
知识目标
1.掌握无线网络结构: 2.掌握网络规划勘察室外环境要求
技能目标
1.能正确使用勘察仪表; 2.能正确判断环境是否适合建设 基站; 3.能正确填写勘查记录单,正确 描述环境并提出改进建议 1.良好的职业道德 2.良好的安全意识 3.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结协作精 神
勘测对现场环境的记录 限时勘测地区的地理信息 备查阅
基站作用及其结构
结构
基站图纸
机房设备
基站机房勘察
• 1.基站机房勘察原则
• 2.电力系统配置
• 3.机房接地系统勘察
卫星传输组网
室内覆盖的组网方式
• 1无源无线分布系统
• 2有源无线分布系统
• 3光纤分布系统 • 4室内覆盖系统勘察要求
无线信道的噪声干扰
任务二基站勘察工程
序号 仪表设备 具体用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GPS定位仪
激光测距仪 皮卷尺 地阻仪 万用表 望远镜 罗盘仪 绘图板 绘图文具 数码照相机 地图 相关设计文件
定位
勘测距离 勘测距离 测量接地电阻 测量电压 环境勘察,方向定位,线路勘测及距离测量 指示方向,测量方位角,还可以测量倾向、倾角、距 离、高度、坡度等 勘测中绘制草图

无线基站勘察与设计

无线基站勘察与设计

9
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站勘察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器具
1、必备工器具 a.工具包、地图(市区用通用地图,标注好现有站点,郊区可用军事 地图)或电子地图、记录本、勘察记录表。 b.工具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数码相机、军用指北针、30/50m 皮尺、5m钢卷尺、测距仪。 c.测试手机(GSM/CDMA)、望远镜、电池。 2、工器具的检查、调试 电池一定要充足,每到一个新地区要先使用GPS定位一次,下次定位 时速度会较快。
总体要求
勘察仔细认真,记录详细,应达到勘察后图纸可供其他人绘制的要求。 设计合理,满足网络需求和技术要求,提高机房面积和公用设备的利用 率。 考虑扩容,便于施工,节省安装材料和费用。 尽量缩短布线长度,减少转弯,避免电缆往返交叉。
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7
无线基站勘察设计规范
10
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站勘察前的准备工作
工具名称 数码相机 GPS 用途 注意事项 拍摄基站周围无线传播环境,天面信息以及共 携带相机充电器和充好电的电池 站址信息 GPS中显示搜索到3颗以上卫星才可用,所处位 确定基站的经纬度 置要求尽量开阔 请注意:GPS测试高度信息的精度受到接受卫星 数量等的影响很大,一般不准确;由于GPS很耗 电,所以不用时需要关掉。 使用时注意不要靠近铁物质,不要将指南针直接 确定天线方位角 放到屋顶以免受磁化影响精度。 记录勘测数据使用圆珠笔,特别在雨天,纸件容 易被雨水打湿,使用水笔的话字迹将变的模糊甚 至消失,对勘测报告的编写带来问题。 使用纸面地图的时候,注意纸面地图的处理方式, 部分城市的纸面地图是经过变形处理的,从纸面 地图上画出的站点位置不一定准确,需要将站点 位置信息导入Mapinfo或者其他工具中才能观察 出真实的位置。

5G基站勘察设计标准

5G基站勘察设计标准
✓ 勘察作业人员:准备勘察工具,并与区县分公司网络优化人员沟通确认站点级勘察计划(明确每个站点的勘察日期)。
二、工程勘察-第一步:勘察计划制定
✓ 勘察作业人员:为提高勘察作业的质量和效率,需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勘察前准备可分为实物准备和数据准备两类。
1、实物准备
2、数据准备
应提前将已知的基站信息批量录入智勘平台,在勘察 现场进行核实,以提高勘察效率,同时勘察前准备的
站点位置图层导入手机备用,以提高勘察效率。
勘察 组别
1
车辆 √
勘察工器具准备
手机及 智勘
APP
指北针
安全防 护装备
随车充 电设备
激光测 距仪





卷尺 √
勘察绘 图本及


✓ 重点确认手机及智勘APP配置是否满足要求,功能是 否完好,确保100%上站能签到打卡;
✓ 重点核查指北针、卷尺、测距仪测量设备是否齐全, 功能完好,确保满足现场测量需求;
项目基础信息据实填写
重点核实基站站址,经纬 度信息,明确填写覆盖区
域。
竞对信息根据实际勘察情 况据实填写
重点体现机房位置信息
体现周边宏站覆盖情况, 便于后续制定室外覆盖方

记录本次勘察的现场情况 与勘察结论,详细描述本 期建设方案,明确给出分 布系统、信源及机房配套 的建设方案,问题点与风
险点
二、工程勘察-第四步:勘察报告审核
二、工程勘察-第三步:勘察报告编制
第三步:勘察报告
✓ 勘察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勘察报告模板执行,完整准确呈现勘察采集的相关信息,明确给出机房(新增设备安装与机房配套)、
物业点信源与天馈的建设方式、系统组网拓扑的初步勘察方案。

无线WiFi-NO3.无线网络勘测与设计操作指导

无线WiFi-NO3.无线网络勘测与设计操作指导

1 勘测的重要意义与工作流程 2 勘测前的准备工作 3 勘测的工作内容 4 无线网络勘测设计总体原则 5 无线信号传播模型及路径损耗
12
无线勘测工作内容
覆盖区域平面情况,包括覆盖区域的大小、平面图 覆盖区域障碍物的分布情况,以分析对信号的阻挡 需要接入的用户数量和带宽要求 设备的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 设备的供电方式 现网有线网的组网情况,出口资源等
信道11
多功能厅 20m×15m 信道1
西餐厅 15m×10m
信道6
酒吧 10m×10m
信道1
兼顾接待室
接待室
宴会厅 15m×10m
信道6
会议室 10m×8m
信道1
大堂
20m×30m
信道11
22
室内覆盖小结
• 在进行WLAN连续覆盖时需注意通过合理规划信道及调整功率来减小AP间的 射频干扰。
• 当AP选择安装有吊顶上时,需选择安放在吊顶的检测口附近。对于金属类吊 顶,禁止将天线安装在吊顶内进行覆盖。
• 衰减因子的选择 – 全开放环境:2.0 ~ 2.5 – 半开放环境:2.5 ~ 3.0 – 较封闭环境:3.0 ~ 3.5。
距离(米)
10m 50m 100m
传播损耗 (n=2.5)
63.47dB
80.95dB
88.47dB
传播损耗 (n=3.0)
66.97dB
87.94dB
96.97dB
传播损耗 (n=3.5)
4
无线网络勘测目的
• 为设备选型提供准确依据
– 准确确定设备型号及数量,为市场人员报价和产品采购提供依据。
• 为技术方案设计提供准确依据
– 为技术人员设计合理的网络结构及技术方案提供依据。

无线基站勘察要点v.

无线基站勘察要点v.
户投诉资料,可以使网络规划工程师对现行网络存在的问题有直观的 认识,了解现有网络存在的覆盖问题,在接下来现场勘察时进行站址 定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无线基站勘察要点
3)、现网数据的收集 需要了解现有网络的覆盖状况,网络运行质量如何,话务分布情
况,可以向运营单位相关部门收集现网基站分布情况表、基站设备、 天馈配置情况以及话务分析统计表等数据。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收集 其他运营商(竞争对手)的网络情况数据。 4)、设备类型情况的收集
同时,借助勘察工具尤其是测试手机,对周边基站边界覆盖情况仔细 核实,因为这将确定选址基站的覆盖范围,从而直接影响基站选址位置和 参数设定。
无线基站勘察要点
3、建设条件调查:可选站址的土质、场地、环保、电源引入、传输 方式等。
如果是租用机房,还必须采集相关建筑物的资料,主要包括建筑结构 、主梁分布、建筑承重等因素。另外,如果需要对建筑物本身施工(加固 、开孔等),需要与业主协商施工的可行性,并请建设单位委托土建设计 单位核实提出相关措施。
无线基站勘察要点
1
1. 概述 2. 勘察的分类
3. 勘察的流程 4. 勘察的内容 5. 基站勘察 6. 勘察记录内容 7. 附录说明
无线基站勘察要点
1、概述
无线基站勘察(Site Survey)是无线网络规划和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 步骤。通过现场勘察,可以了解现有网络的实际覆盖效果和网络质 量情况以及基站环境条件,从而确定待建基站选址是否合理;勘察 中测量的基站物理数据(机房尺寸大小、高度、现有设备情况,铁 塔高度、平台布置等)是工程设计的第一手资料,其结果直接影响 到工程完成后网络运行质量以及建设单位对工程设计的满意度,对 设计单位树立品牌也有重要影响。
无线基站勘察要点

无线勘察设计工作内容

无线勘察设计工作内容

无线勘察设计工作内容
无线勘察设计工作内容包括:
1. 现场勘察:通过到场勘察,确定信号强度、信道干扰、覆盖范围、建筑物高度、地形等因素,评估现场局限性,制定合理的设计建议。

2. 频率规划与优化:根据勘测结果和客户需求,规划频率资源,并优化频谱利用率,减少信道干扰和资源浪费。

3. 基站选址:根据现场环境和勘测结果,确定最优的基站选址方案。

4. 基础设施设计:根据基站选址方案,设计基础设施、天线安装、分布系统、配电系统等相关设施。

5. 通信设备选型及配置:选择适合的通信设备,并进行合理配置和设置。

6. 网络规划与优化:根据现场勘测结果和客户需求,规划网络架构,并优化网络性能,提高用户体验。

7. 报告撰写:将勘测结果和设计建议整理成详细、准确、可操作的报告。

8. 监控维护:完成无线勘察和设计后,配合运维人员开展网络监控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问题,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基站的勘察与设计

基站的勘察与设计

工程设计阶段:
基站勘察的分类和目的
根据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特点及工程建设管理需
要,工程设计被分为几个阶段。
一般建设项目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进行,称为“两阶段设计”。
对于技术上复杂的项目,可按初步设计、技术设
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称为“三阶段设计。
对于小型建设项目中技术简单的,可直接做施工
在用户密集城区,一般基站(不包括微蜂窝和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采用 65°定向天线,为避免互相干扰,天线增益不需要太高。用户分布较集中且 较少又需要广覆盖的基站,一般采用高增益的定向天线,并合理设计天线的 方向角和下倾角(电气下倾或机械下倾)。
同信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基站勘察的原则
为确保网络设计结构的规范性,最大可能的避开干扰,一般建议在局部 区域内各基站各扇区的天线方向保持一致,例如都按照0°/120°/240°或 30°/150°/270°来设计。但在海、河流、交通干道、城郊结合部附近的基站, 话务量不均衡的地区,高楼林立的市区,天线的朝向都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同信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基站勘察的原则
在郊区,情况差别较大。可以根据需要的覆盖面积来估计大概需要的天 线类型。一般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为65°的天线或选择半功率波束 宽度为90°、105°的天线。当周围基站比较少时,应该优先采用水平面半功 率波束宽度为90°、105°的天线。
基站勘察的原则 分场景的天线参数的选择方法:
对于在城区的地方,由于基站分布较密,要求单基站覆盖范围小,希望 尽量减少越区覆盖的现象,减少基站之间的干扰,提高小区资源利用率,原 则上对天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天线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的选择:

移动通信基站无线勘察与设计含通信基站环境保护工作备忘录

移动通信基站无线勘察与设计含通信基站环境保护工作备忘录

移动通信基站无线勘察与设计含通信基站环境保护工作备忘录【备忘录】接收人:项目经理、设计工程师、环境保护专员抄送人:所有相关人员日期:xxxx年xx月xx日尊敬的各位为了确保移动通信基站的无线勘察和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保证通信基站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落实,特向大家发出本备忘录,内容如下:1.工作目标和要求1.1工作目标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完成移动通信基站的无线勘察和设计工作,并保护周边的环境资源,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1.2工作要求(1)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进行勘察和设计工作,确保通信基站的无线性能和覆盖效果满足要求。

(2)在勘察和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确保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3)根据勘察和设计结果,及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基站的工程质量。

2.工作计划和责任分工2.1工作计划(1)勘察阶段: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2)设计阶段: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2.2责任分工(1)移动通信基站无线勘察:由设计工程师负责,协助人员为环境保护专员。

(2)通信基站环境保护工作:由环境保护专员负责,协助人员为设计工程师。

3.工作内容3.1移动通信基站无线勘察(1)详细了解勘察区域的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条件。

(2)勘察勘点选取,确定基站的位置和天线的布局,保证无线信号可覆盖目标区域。

(3)根据勘察结果,进行无线信号建模,评估信号覆盖效果,并根据需要提出改进建议。

3.2通信基站环境保护工作(1)详细了解周边环境,包括植被、水环境、野生动物等,评估基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制定环境保护方案,保护勘察区域的生态环境,减少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干扰。

(3)监测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确保不超过相关标准。

(4)根据需求,进行基站周边环境生态恢复工作。

4.工作标准和流程4.1工作标准(1)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勘察和设计。

(2)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要求,制定环境保护方案,并确保其得到落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以中国移动为主导的第二轮10个城市TD-SCDMA商用实验网络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其中中国电信(保定)、中国网通(青岛)继续在原有实验网的基础上扩容,两家新增基站规模在700个左右;除了在厦门扩大建设外,中国移动在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都需要新建大量基站,初步规划新增基站规模达到8 000多个,室内分布系统3 000多套。

由于没有2G网络基础,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基站(机房和塔桅)建设基本上以新建为主,而中国移动则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庞大的GSM网络资源,共站建设,利用原有机房、塔桅和天线。

TD-SCDMA基站无线勘察与设计是网络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内容包括基站初勘选址、站址获取、勘察、设计及出图等,要求设计人员一方面从规划、可研的高度理解TD-SCDMA网络建设目标,明确覆盖对象和策略;另一方面从工程和技术两个层面选址勘察设计,以确保设计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工程上易实施并且使网络质量性能达到最优。

2、TD-SCDMA基站无线勘察设计流程TD-SCDMA基站勘察设计流程和以往2G系统基本相似,即在规划的基础上明确最终站址、配置、天线等参数,勘察设计的结果又反馈到规划中进行局部调整。

由于目前TD-SCDMA网络还没有实际运营和商用用户,因此某些以往的成熟通用做法会受到限制,只能借鉴使用。

TD-SCDMA基站无线勘察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TD-SCDMA基站无线勘察设计流程从实验网建设情况来看,站址获取是TD-SCDMA网络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尤其是没有2G网络资源的运营商,社会公众对环境环保问题的关注和对电磁辐射的误解更加重了站址获取的难度。

3、TD-SCDMA基站主设备及天馈系统在实际的勘察设计之前,要对TD-SCDMA基站设备及天馈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设备物理参数、性能参数和工艺要求,熟练掌握了设备特性,有助于在勘察设计中提出最优技术解决方案。

3.1TD-SCDMA基站主设备TD-SCDMA基站设备种类主要有宏基站、微基站、拉远站、直放站和一体化基站,在2006年的三地实验网中,宏基站得到了广泛使用和验证,部分厂商的微基站得到少量应用,拉远站(BBU+RRU)因馈线少、适应环境能力强而颇被运营商看好,直放站在TD-SCDMA 组网中应用较少。

TD-SCDMA基站主设备基本物理参数见表1。

表1TD-SCDMA基站主设备物理参数宏基站是TD-SCDMA RAN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无线网络覆盖的主要设备类型,广泛应用于市区、郊区、农村、道路等各种环境。

宏基站通过Iub接口与RNC连接,通过Uu接口与UE通信。

宏基站与外围设备的连接如图2所示。

图2宏基站与外围设备的连接拉远型基站分为基带拉远设备和中频拉远设备两种,其主要区别在于RRU信号在何处与BBU分开,基带处分开就是基带拉远设备,中频处分开就是中频拉远设备,目前实际应用中以基带拉远为主。

基带拉远设备功能如图3所示。

图3基带拉远设备功能3.2TD-SCDMA天馈系统TD-SCDMA天馈系统包括智能天线、馈线、TPA和GPS等,智能天线是整个天馈系统的核心。

智能天线尺寸大、馈线多等也是目前业界着力解决的问题,从早期的8目智能天线(高1 347 mm×宽650 mm×深110 mm)到6目智能天线(高1 350 mm×宽506 mm×深70 mm),从31根馈线到3根集束电缆,从2个TPA到1个集成压铸模TPA,其目标都是降低安装工艺要求,减少站址获取及施工的难度。

天馈系统的实物照如图4所示。

图4天馈系统实物照4、基站无线勘察设计4.1基站选址勘察基站选址隶属无线网络范畴,从网络预测到工程详细设计,其结果直接影响到网络性能的好坏。

选址是否合理,对通信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和建成后的生产效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直接反映了设计质量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是立足通信设计市场的重要因素。

选址的主要步骤如下:(1)前期针对上述地形地貌进行必要的传播模型校正或选择适当的传播模型进行模拟仿真;(2)结合当地经济、人口情况判断是否具备建站条件,确定是否需要新增基站;(3)依据网络覆盖现状分析是否可以通过网优方式解决问题,可以则取消建站计划;(4)对于待建站点,应参照典型数据,结合现场地形地物分布,估计能否达到覆盖效果,确定该站址是否满足通信需求;(5)根据现场调查判断该站址是否满足工程施工条件;(6)是否符合通信工艺规范要求;(7)确认站址。

基站选址在满足以上步骤之后,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远离加油站,至少保证:油量少于50 m?时间距大于12 m,油量为50~1 000m?时间距大于15 m,油量为1 000~2 000 m?时间距大于20 m;(2)不宜在大功率无线发射台、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大功率雷达站以及有电焊设备、X光设备或产生强脉冲干扰的热和机、高频炉的企业或医疗单位附近设站;(3)站址不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的仓库和材料堆积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工业、企业附近;(4)基站尽可能避免设在雷击区;(5)严禁将基站设置在矿山开采区和易受洪水淹灌、易塌方的地方;(6)基站站址不宜设置在生产过程中散发较多粉尘或有腐蚀性排放物的工业企业附近;(7)当基站需要设置在飞机场附近时,其天线高度应符合机场净空高度要求,并且需经相关部门批准;(8)高压线附近设站时,通信机房应保持20 m以上的距离,铁塔离开高压线距离必须在自身塔高以上;(9)不同通信铁塔间距离应保证50 m以上,如果小于50 m,必须要在不同地网间保证三点以上互连。

4.2机房勘察设计机房内勘察内容包括:●确定所选站址建筑物的地址信息;●记录建筑物的总层数、机房所在楼层(机房相对整体建筑的位置);●记录机房的物理尺寸,包括机房长、宽、高(梁下净高),门、窗、立柱和主梁等的位置和尺寸及其他障碍物位置、尺寸;●判断机房建筑结构、主梁位置、承重情况(BTS机柜承重要求≥600 kg/m?,一般的民房承重在200~400 kg/m?,需采取措施增加承重),并向建设单位陪同人员和业主索取有关信息;●确定机房内设备区的情况,包括机房内已有设备的位置、设备尺寸、设备生产厂商、设备型号;●确定机房内走线架、馈线窗的位置和高度;●了解机房内市电容量及市电引入、接地、直流供电、蓄电池、UPS、空调情况;●了解基站传输及机房接地情况。

具体勘察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勘察步骤如下。

(1)进入机房前,在勘察记录表格里记录所选站址建筑物的地址信息。

(2)进入机房后,在勘察表格里记录建筑物的总层数、机房所在楼层,并结合室外天面草图画出建筑内机房所在位置的侧视图。

(3)在机房草图中标注机房的指北方向,机房长、宽、高(梁下净高),门、窗、立柱和主梁等的位置和尺寸;其他障碍物位置、尺寸。

(4)机房内设备区查勘:根据机房内现有设备的摆放图、走线图,在机房草图标注原有、本期新建设备(含蓄电池)摆放位置;机房内部是否需要加固需经有关土建部门核实。

(5)确定机房内走线架、馈线窗的位置和高度,在机房草图标注馈线窗位置尺寸、馈线孔使用情况。

(6)在机房草图标注原有、新建走线架的离地高度,走线架的路由,统计需新增或利旧走线架长度。

(7)了解机房内市电容量及市电引入的情况,对于新建站需明确市电容量和引入位置,并根据典型基站的电源容量判断是否需要市电增容,在机房草图标注引入点的位置和引入长度。

(8)了解机房内交、直流供电的情况,对于已有机房,在勘察表格中记录开关电源整流模块、空开、熔丝等使用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新增,并做好标记,拍照存档。

(9)了解机房内蓄电池、UPS、空调、通风系统情况,对于已有机房,在勘察表格中记录这些设备的一些参数,判断是否需要新增或替换,并现场拍照存档。

(10)了解传输系统情况,对于已有基站,需了解现有基站的传输情况,包括传输的方式、容量、路由和DDF端子板使用情况等。

(11)确定机房接地情况,对于租用机房,尽可能了解租用机房的接地点的信息,在机房草图中标注室内接地铜排安装位置、接地母线的接地位置、接地母线的长度。

(12)在机房时应从不同角度拍摄机房照片,必要时对局部特别情况(馈线窗、封洞板、室内接地铜排、走线架、馈线路由、原有设备和预安装设备位置)拍摄照片记录。

4.3天面、塔桅勘察设计天面和塔桅勘察内容如下。

●待查勘基站基本信息。

●确认基站的经纬度与方位。

●楼顶塔桅(桅杆、增高架、楼顶塔等):了解天面结构;本期天馈的安装位置、高度、方位角、下倾角;室外走线架路由;馈线方案;初步了解室外防雷接地情况。

●落地塔(角钢塔、三管塔、单管塔等):落地塔的位置;本期天馈的安装位置、高度、方位角、下倾角;室外走线架路由。

●记录天面勘察内容、拍照存档。

●绘制天馈安装草图。

●记录并拍摄室外接地铜排情况。

●拍摄基站所在地全貌。

从勘察内容来看,天面、塔桅勘察中比较复杂的是楼顶塔桅,需要综合考虑天面大小、结构、承重,包括天面上已有其他运营商的塔桅现状,以确保足够的隔离度。

楼顶塔桅的勘察步骤如下:(1)准确记录勘察时间、基站编号、名称、站型、经纬度、海拔、共址情况、区域类型等基本信息;(2)准确记录新建塔桅类型、高度,并在天馈草图中准确标注塔桅与机房的相对位置;(3)如果是利旧塔桅,需要记录原有塔桅类型、归属、已用与可用平台高度、可用支架高度与方位角,并在天馈草图中标注利旧塔桅与机房的相对位置;(4)记录本期工程所有天线(包括GPS天线)的安装位置、安装高度、方位角和下倾角;(5)记录馈线的数量与长度、室外走线架的长度,并在天馈草图中标注室外走线架路由及馈线爬梯位置、馈线走线路由、馈线下爬与机房馈线入口洞的相对位置;(6)初步了解大楼地网情况,提供给土建部门,以供参考;(7)草图绘制,依照要求,绘制室外天馈草图,包括塔桅位置、馈线路由(室外走线架及爬梯)、共址塔桅、主要障碍物等,尺寸应尽可能详细,如屋顶的楼梯间、水箱、太阳能热水器、女儿墙等的位置及尺寸(含高度信息)、梁或承重墙的位置、机房的相对位置等;(8)自正北方向,每隔30°~60°拍摄基站周边环境照一张,不少于6张,应尽可能真实记录基站周围环境,以及新建塔桅、机房位置、主要障碍物的照片,如果是利旧塔桅,需要从不同角度拍摄利旧塔桅及已安装天线的照片。

4.4勘察设计输出勘察设计完成之后,需要有详细的输出报告,包括两类:一类是勘察信息的整理记录;一类是设计图纸的输出。

勘察信息一般记录在专用、规范的表格中,表格基本上涵盖了基站查勘时需记录的全部信息。

由于运营商和每期工程的要求不同,项目组可根据工程情况进行调整和简化,在勘察前加以统一规范并报相关领导及部门批准和备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