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
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世人对这本书存在许多常识性的误读。

实际上,弗兰肯斯坦并非是创造这个“怪物”的科学家的名字,被创造出的人也没有名字,人们都厌恶他,所以他只能被称为“怪物”或“魔鬼”。

这个“怪物”并非一开始就如此,他的身上充满了悲剧色彩。

他生来聪慧而强大,向往美德、和睦与情感,是性本善的典范。

但最终,他却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他的造物主赋予了他纯净的灵魂和丑陋的外表。

纯净的灵魂使他追求美好,而令人作呕的外表却使他成为撒旦,最终他以邪恶的方式报复了他的造物主。

正如他在最后呼告的那样,他无时无刻不处于矛盾与自我厌弃之中,那么,他值得同情吗?
此外,克隆和基因改造技术早已问世。

在人类对这类技术的伦理问题进行广泛讨论之前,科学怪人已经为我们预先展示了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创造的生命?我们会将人造人平等地视为人类吗?
毋庸置疑,在创造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之前,我们应该保持最虔诚的心态,预见到可能的后果,并给予他们关爱和教育。

然而,我们创造他们的目的可能并非是为了教养他们,就像弗兰肯斯坦一样,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具有“创造生命”的能力,这无疑是傲慢和自大的。

身为一名有志于创作小说的人,看到怪物身上的复杂性,我欣喜若狂。

许知远曾说他迷恋复杂性,我亦如此。

这个角色将为我之后的小说
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

善与恶、美与丑在他身上交织,使他的形象极具戏剧性,我非常喜欢。

对于弗兰肯斯坦这个人物,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延伸。

他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社会人文(甚至情感)方面却显得匮乏,这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

对科学的狂热和对人文的冷漠,使这个人物更加丰满。

他不将自己的创造物视为人类,(或许还可以增添强烈的控制欲和情感冲突),我感觉自己可以以此书为契机,创造一个新的篇章。

回到本书。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 17 世纪外国文学中冗长的表述方式,这让我读得十分疲惫,也使得故事显得冗长且缺少留白。

但我依然热爱这个故事,同时对玛丽·雪莱的想象力钦佩不已。

在 18 世纪,她就能创作出这样的故事,这显示了其强大的想象力。

尽管这本书在今天看来并非那么“科幻”,或者说比较“软科幻”,但它依然令我着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