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质量通病

合集下载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与预防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与预防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与预防设备安装质量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一旦设备安装不当,就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严重时还可能会对设备或人员造成威胁。

本文将介绍设备安装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

设备安装常见质量问题1.接线不牢固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若接线不牢固,则会造成电气连接不良,从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者在运行过程中间断。

接线不牢固还可能会引起火灾或触电等安全事故,极大地威胁着人员的安全。

2.地线接触不良在接地线连接不良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多余的电位,进而导致电耗费增多。

如果地线断开或者没有接好,则设备存在接地隐患,在人员触电时存在极大危险。

3.设备重心不稳定设备在安装过程中,若重心不稳定,则会存在极大的倾倒危险性,同时也可能导致设备出现晃动或振动,影响设备稳定运行。

4.设备水平度不良设备的水平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若设备的水平度不良,则会导致设备震动或者出现异响,有可能还会影响设备的性能,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5.设备管道连接不严密设备的管道连接如果不严密,则会导致设备的泄漏和漏气现象,甚至使设备失去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管道连接不严密还会造成化学或者物理危害,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者设备被污染。

设备安装解决方案1.接线固定牢固设备的接线固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安装人员需要仔细加固接线端子,以确保设备的电气连接稳定可靠。

在接线过程中,应使用正确的工具,按照设备规定的电气标准进行连接。

2.地线接头必须可靠地线连接是防止设备过电压和电磁干扰的重要环节。

在安装地线时,需要使用铜线或钢铁杆等导电材料,并确保地线接头可靠、固定可靠。

3.设备重心平衡设备的重心在安装时非常重要。

在设备安装前,安装人员需要做好重心平衡工作,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保持平衡,避免发生倾倒等危险。

4.设备安装水平度设备安装水平度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

在设备安装时,需要使用水平仪器、水平灯等工具,确保设备安装时保持相同水平度。

5.管道连接检查在设备管道连接时,需要用带有密封圈的管螺丝对管道连接点进行卡紧,确保管道连接的密封性。

机电安装质量通病防治

机电安装质量通病防治

机电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机电安装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故障频繁等情况。

本文旨在探讨机电安装的质量通病,提出防治措施,以期提高机电安装的质量水平。

一、机电安装质量通病1. 安装质量不稳定机电安装质量不稳定的表现是同一批次的设备,有些设备安装质量优秀,而其他设备安装质量却较为一般。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施工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存在不良习惯,或者施工人员之间的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2. 管理措施不到位管理措施不到位表现在对设备安装的全过程没有严格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关键环节缺乏有效控制。

这样容易造成设备安装后存在未发现的缺陷,最终影响设备的运行效果。

3. 设计错误设计错误的表现是在机电设备安装时,施工人员往往会发现设计图中存在难以实现的内容,或者存在一些明显的错误,然而此时一个好的方案不一定能够及时提供,导致方案不断修整,设备安装周期被迫延长。

4. 建设红线的规划不合理建设红线的规划是规划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如果规划不合理,就会产生种种安装问题。

例如,红线规划不合理可能会导致通道不够大,从而无法放置设备,红线规划上可能出现重叠区,导致设备无法安装等。

5. 安全卫生问题安全卫生问题是机电安装过程中盲目追求工期而导致的后果。

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人员往往在安全卫生上缺乏规范,缺乏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而在建筑工地的附近环境,甚至没有像样的救护车道。

二、机电安装质量防治措施1. 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为了提高机电安装质量的稳定性,公司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技术标准,确保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的稳定性。

2. 加强监督和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环节,监督和管理应该成为机电安装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它应该包括完整的设备信息、设备安装质量监控记录、整体运行情况等其他方面把握设备的运行情况,为机电设备的后续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 优化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可以解决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部分问题。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其预防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其预防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其预防1. 螺栓松动:螺栓松动是设备安装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设备的不稳定和安全隐患。

预防方法包括使用合适的螺栓规格和紧固工具,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2. 接线不牢固:设备的电气接线如果不牢固,容易导致短路、火灾等安全问题。

预防方法包括合理规划和布线,使用合格的连接器和绝缘材料,并进行接线的专业检测和验收。

3. 安装不规范:设备安装如果不符合规范,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预防方法包括严格按照制造商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并进行专业的验收和调试。

4. 环境不适宜:设备安装的环境如果不适宜,可能会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

预防方法包括对安装环境进行评估和改造,确保环境符合设备要求。

5. 装配质量不高:设备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不高,可能会导致装配质量不高。

预防方法包括对安装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

总之,设备安装质量问题是会影响设备使用效果和寿命的关键因素。

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和专业的安装人员,可以有效地预防这些通病,确保设备安装质量达标。

设备安装质量是设备运行和使用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果。

而设备安装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如果未得到有效预防和管理,可能会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其预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深挖质量问题:螺栓松动、电气接线不牢固、环境不适宜、安装不规范、装配质量不高等问题是设备安装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如果未能得到有效管理,可能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带来严重影响。

2. 根本原因分析:设备安装质量问题的存在往往具有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涉及到操作工艺、材料质量、人员水平等多个方面。

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3. 预防对策:针对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对策来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

包括但不限于:合理使用螺栓规格和紧固工具、规范布线和使用合格的连接器和绝缘材料、严格按照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安装、评估和改造安装环境、对安装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引言设备安装质量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由于安装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导致设备的安装质量不达标。

本文将就设备安装质量的通病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以期提高设备安装质量,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常见问题分析1.设备基础不牢固设备基础的牢固程度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安装质量。

如果基础不牢固,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或位移,导致设备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故障。

2.设备安装位置选择不当设备安装位置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设备的使用环境和工艺要求,以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并且方便操作和维护。

如果选择不当,可能导致设备受到外界干扰,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设备管道连接不严密设备管道连接不严密会导致泄漏问题,不仅会造成能源和材料的浪费,还可能对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同时,泄漏问题还会对工作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4.设备电气连接错误设备的电气连接错误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或导致电气部分发生故障,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错误的电气连接还可能引发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

5.设备支撑和固定不稳定设备的支撑和固定是确保设备安装质量的关键环节。

如果支撑和固定不稳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和噪音,甚至出现脱落和倾斜的情况,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三、防治措施1.设备基础加固在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基础加固工作,确保基础牢固、平整,并且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设备的重量和振动特性,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如使用加固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合理选择设备安装位置在选择设备安装位置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使用环境和工艺要求。

避免将设备安装在受潮、受热、受尘、受振动等不利因素影响的地方。

同时,要保证设备安装位置方便操作和维护,以便日后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3.加强管道连接质量控制在设备管道连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管道连接严密。

机电安装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手册

机电安装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手册

一、给排水部分1、管口毛刺未清理、坡口有锯齿;表现形式:管口切割后未扫、坡口不平、影响安装质量。

2、管坡口角度、钝边、对口间隙不符合规范要求;表现形式:不符合规范、对口不留间隙、厚壁管不铲坡口、焊缝的宽度、高度不符合要求、焊接达不到强度要求;3、管子支、托、吊架安装间距过大、不符合规范要求;表现形式:不按规范施工、间距过大、系统运行时管道发生位移或振动、造成质量事故。

4、管道压槽不均匀或深度不合要求;表现形式:达不到标准、造成接口不严密、运行时接口处漏水。

5、管道套丝出现偏丝、断扣现象;表现形式:套丝偏丝、断扣,影响管道安装水平度,接口处容易产生渗漏。

6、冷热水管道并排走向安装不符要求;表现形式:不符合“上热下冷、左热右冷”标准,不符合验收标准。

7、排水管道安装出现坡度不均匀或倒坡现象;表现形式:管道坡度忽大忽小、倒坡,影响排水性能。

8、排水立管检查口设置位置和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表现形式: 数量不够,安装时立检口未正对检修门,影响试压及以后管道检修。

9、透气管出屋顶的高度不符合规范,透气帽不牢固;表现形式:不符合规范要求,以后使用时影响屋面空气质量,有异味。

10、管道变径不规范;表现形式:在支管连接处先变径后接支管,局部阻力变大,影响供水。

11、管道甩口封堵不及时;表现形式:管口有异物进入、造成系统冲洗困难。

12、阀门安装反向;表现形式:阀门未按照水流指示方向安装,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13、阀门安装距墙太近、无操作空间;表现形式:蝶阀等手柄距墙过近,系统运行时无法全部打开,影响系统运行;14、水泵进出口处的配管和阀门未设固定支架;表现形式:水泵配管和阀门的重量直接由水泵接口承受,以及造成水泵进出门连接柔性短管扭曲变形。

15、管道螺纹渗漏表现形式:管道丝口连接处渗漏,影响管道使用。

16、排水管道堵塞, 造成排水不畅。

表现形式:排水管道在施工过程中,未及时对管道上临时甩口进行封堵,致使有杂物掉入管内。

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介绍安装质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不良的安装质量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功能异常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

为了确保工程的稳定运行,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安装质量通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安装质量通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安装质量通病1. 安装设备不稳定安装设备不稳定是一种常见的安装质量问题。

不稳定的设备可能会引起设备振动、噪音以及设备的早期损坏。

2. 安装位置不准确安装位置不准确可能导致设备的功能出现异常。

比如,如果安装位置的高度或角度不正确,可能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3. 配管连接漏水配管连接漏水是一种常见的安装质量问题。

漏水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水浸等安全隐患。

4. 电气连接错误电气连接错误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或异常工作。

电气连接的不正确可能会导致设备的短路、过载或漏电等问题。

5. 底座不稳定底座不稳定可能导致设备的振动和噪音。

不稳定的底座可能会导致设备的偏移、震动以及持续损坏。

预防和解决安装质量通病的措施1. 标准化操作流程为了避免安装质量通病的发生,首先需要制定并执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应包括设备的准确安装位置、配管和电气连接的规范要求以及底座的稳固要求等。

2. 培训和考核为了提高安装质量,必须对参与安装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培训应包括设备的安装方法、正确的配管和电气连接方式以及底座的固定方法等。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考核,以确保人员掌握了正确的安装方法和技能。

3. 质量监督为了确保安装质量,应建立质量监督机制。

质量监督应包括对设备安装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以及对已安装设备的实测和验收。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监督,才能发现和解决安装质量通病。

4. 使用优质材料和设备安装质量直接受材料和设备的品质影响。

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必须选用优质的材料和设备,并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5. 定期检查和维护为了防止安装质量通病的发生,必须定期对已安装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检查和维护应包括设备的外观、连接件的紧固度、运行情况以及电气部分的绝缘状况等。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

一、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1.预留套管位移防治措施:安装前找准坐标、标高。

安装时要稳定、牢固,砼浇筑时应派专人看管、发现位移及时纠正。

2.钢支架电、气焊开孔防治措施:暖卫管道安装型钢支架螺栓孔径≤M12时,支架开孔不得使用电、气焊。

开孔、切割必须使用台钻、无齿锯等专用工具。

螺栓孔径>M12的管道支架如需气焊开孔切割时,必须对开孔及切割处进行处理,支架孔眼及支架边缘要求平整、光滑。

孔径不得超出穿孔螺栓或圆钢直径的5mm。

3.管道丝扣连接时,外露丝扣绝扣或丝扣过长防治措施:套丝时要调整套丝板活动刻度盘使板牙符合需要的距离。

套丝时不可一次到位:管径在DN15~DN32之间,分二次套丝。

管径在DN40~DN50之间,分三次套丝。

管径在DN70以上时必须分3~4次套丝。

管道丝扣连接时,缠麻丝要均匀分布,抹厚漆要适量均匀,以保证管道连接牢固,严密不漏。

并且保证管螺纹外露2~3扣。

4.立管垂直度、水平干管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防治措施:立管安装时用线坠调直,调直一段,安装一段。

不得安装完后在进行调直。

排水水平干管坡度严禁反坡安装。

由于测量仪器和参照物的误差及计算失误等原因可造成坡度不均匀。

安装时可选用精密仪器如水平管。

细心推算,以保证水平干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5.地漏高出地面或低于地面过低防治措施:地漏安装使用水平尺找平,固定牢固。

根据土建提供的地面坡度和1米线(或50线)精确计算以保证地漏低于地面5mm。

6.溢流管,泄水管排水不畅防治措施:将溢流管、泄水管排出的水先直接排至水箱间地面再通过地面的地漏将水排出,不可用软管一端连接溢水管、泄水管,另一端直接插入地漏。

7.止回阀,截止阀等有方向的阀门反装。

防治措施:安装时要认清管道水流方向和阀门方向,使止回阀等阀门方向与管道内水流方向一致。

二、机电专业的预留预埋1.各专业的预留预埋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材料进场时做好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通病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通病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通病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质量通病的分类及特点•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给排水系统质量通病案例分析目录01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部分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足,导致无法正确安装或操作设备,从而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

施工人员技能水平不足部分施工人员对工作不够认真负责,施工时粗心大意,容易造成失误,导致质量问题的产生。

施工态度不端正施工人员的因素材料质量不合格有些施工材料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规格不符、强度不足等,从而影响到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效果。

材料选用不当在选择材料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设备的使用环境和要求,导致选用不当,引发质量问题。

施工材料的因素工艺技术不过关部分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较高,如果工艺技术不过关,就会导致设备安装出现偏差或失误,进而产生质量问题。

工艺流程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就会导致施工效率低下、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施工工艺的因素在高温、低温、潮湿、强电磁场等恶劣环境下进行施工,会对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引发质量问题。

环境恶劣在施工现场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进而影响到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效果。

安全措施不到位施工环境的因素02质量通病的分类及特点由于通风、散热和除湿等措施不当,导致室内空气环境恶劣,影响人员舒适度和健康。

按故障区域划分室内空气环境差由于管道材料、连接或安装不当等原因,导致管道渗漏,影响使用功能和美观。

管道渗漏由于电气线路设计不合理、材料问题或安装错误等原因,导致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电气事故。

电气线路故障功能性故障由于电器、仪表、控制系统等设备的功能失效或调整不当等原因,导致设备无法完成规定的功能。

机械性故障由于机械结构设计、选材或安装不当等原因,导致机械设备不能正常运转。

电磁性故障由于电磁干扰、静电感应、辐射等电磁原因,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性能下降。

按故障性质划分03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组织施工人员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操作规程和施工工艺,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建筑工程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建筑工程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建筑工程设备安装主要质量通病防治一、给水排水工程1、各类管道焊接外观质量差;2、管道在转弯处采用冲压弯头;3、管道少支架、管道固定不牢,墙当支架,梁当支架;4、管道和支架连接不严密,少管卡;5、采暖管道穿墙穿楼板无套管,或套管出墙出楼板,不规范,下、左右不平,上不足20mn,楼板套管内封闭不严,有漏水现象;止水台和套管上口平齐容易渗水;6、防腐不良,特别是吊顶、管道井内有锈蚀;7、保温外观差,特别是锡泊纸类,保温不到位,有漏保温处,法兰、阀门处未保温或保温为整体,检修不便;8、管道通过变形缝时未予拉伸,无伸缩节;9、管道用吊筋,水平刚度差,无防晃动设施(刚性支架),消防喷头处必须有刚性支架;10、采暖等管道距电缆、桥架近(水平、垂直净距);11、建筑物设计有要求时无等电位连接、连接不齐全;12、小管弯管质量差,弯瘪卡痕多,弯痕现象多;13、设备防腐不良,有锈蚀现象,地脚螺栓无油脂防腐保护,有锈蚀,检修不便;14、出设备管道在转变处无支架、或支架不距中;15、设备管道无标志牌流向;16、设备安装未悬挂标志牌,二台以上者无编号;17、给水(生活水)、喷淋管道采用焊接接头,污染水质,易堵塞喷头,焊接接头未进行二次镀锌;18、需做保温的管道未保温,如经常接触室外的上水管道,易结冻;19、消防喷头在管道安装后和吊顶安装后无进行调整,喷头不起作用或不完全起作用,有的喷湿电缆或电缆桥架。

规范规定,消防管道要用镀铸钢管,连接为丝接、法兰、卡箍连接;20、各类剩水管道通过(平行或交叉)电缆桥架时无防水保护;21、管道井未按要求隔层封闭,或封闭不严(管道穿楼板处);22、消防箱存在的问题:出水口位置不符要求,快速插头插不上;高度不符要求,门的开启方向不符要求,消防箱无明显标志;23、插入大便器管道开关无空气隔断(除污器);24、连接螺栓(管道、阀门、法兰盘)露头过长,不平齐,有长有短,且方向不一;防腐处理不良,有锈蚀;25、水箱、清扫口管道直接插入地漏内;26、地漏水封深度不足50mm,为浅水封;27、瓷质卫生器具(洗手盆等)和支架连接不牢,有的无橡胶垫,易损坏,坐便器安装螺栓问题;28、阀门、开关开关不灵,拧不动,有渗水。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5、清洗机件一般均用煤油,但精密机件或滚动轴承,用煤油洗净后必须再用汽油清洗一次;
6、所有油孔油路内的泥砂或污油等杂物,清除干净后用木塞堵住,不得使用棉纱、布头代替木塞;
7、少将后的机械零件或部件,如不能立即装配时,应盖严密,防止灰尘侵入;8、设备部件装配时,应先检查零、部件与装配有关的外表形状和
机械设备安装
设机械备动传两轴同不的轴度径向、轴过向超标标的准准。
不测量工具合格或精度等级不够;测量误差施工马虎不细大;心。
施工安装中,应使用经过计量的合格量具进行测量,上严格按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测量检验不同轴度。一般可采用下述的方法:测量联轴器不同轴度时,先将器端面、0o和圆周上均匀分成四个位置,即。测量时,先将半270o180o、90o、暂相连接,然后装上BA和联轴器专用工具或在圆周上划出对准线;一起转动,使专和B将半联轴器A、、90o用工具或对准线顺次转至0o四个位置,并在每个位、270o180oa置上测得两半联轴器的径向数值,(或间隙)和轴上数值b(或间隙)对测出数据进行认真核算。
备设基础中心线偏
础基放线在把基准座标找时,措;放或施工中尺寸误差过大。
在基础放线时上严格按施工图平面位置施工,对基准座标要反复术查有,发现误差立即纠正。对基础中心偏移较小的,在不影响基础的质量前提下,可采取适当扩大预留孔的方法加以解决。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二次灌铲浆部位不麻面,不凿毛即行灌浆。
螺栓直径
.(牛拧紧力矩米)
10
11
12
19
14
30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16
18
18
66
20
95
22
130241602724030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通病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通病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由于安装过程中未清理干净或未按照规范进行安 装,导致管道内异物堵塞。应加强施工前的清理 工作和安装后的检查工作。
系统失调
由于设计不当或安装不准确,导致系统出现偏流 、水压不稳定、水温不稳定等问题。应加强设计 图纸的审查和安装质量的检查。
通风与空调工程
风管漏风
噪音超标
冷凝水滴漏
系统堵塞
由于风管制作和安装不规范,导 致风管与法兰连接处漏风。应加 强施工前的检查和安装后的测试 工作。
02
质量通病分类及防治措施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管道渗漏
由于管道选材不当或施工质量不良,导致管道接 缝处渗漏、断裂、松动等。应选择优质材料,并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验收标准。
阀门损坏
由于选材不当或施工质量不良,导致阀门关不严 、密封不牢固、脱落等。应选择优质材料,并严 格控制施工质量和验收标准。
管道堵塞
管道漏风:由于管道材料质 量不过关或安装工艺不良, 导致管道出现漏风现象。应 选用优质管道材料,加强安 装过程的监督和验收。
控制系统失灵:由于控制系 统设备质量不过关或安装不 当,导致控制系统无法正常 运行。应选用高质量控制系 统设备,加强安装过程的监 督和验收。
04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实施与监督
制定质量通病防治计划
明确防治目标和任务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明确防治目标和任务 ,包括重点防治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责任人员和时间计划等。
VS
制定详细防治,包括防治措施、所需材料、 设备、人员和时间安排等。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严格执行施工方案
施工前要认真审查施工方案,确保方案中防治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加强现场监督
现场监督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完善的现场监督机制,配备足够的 监督人员,加强对关键工序和部位的监督。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对策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对策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对策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为了控制和解决这些通病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一、通病问题1. 安装误差:机电设备安装时,由于操作不当或者使用不准确的测量工具,可能导致安装误差。

设备的安装间距、位置不准确,导致设备之间的连接不牢固,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2. 导线电缆接头问题:机电设备安装中,导线电缆的接头往往会存在质量问题,例如接触不良、接头松动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设备运行时出现电气故障。

3. 管道连接失误:机电设备的安装往往需要涉及到管道的连接,如果管道连接不正确或者不严密,可能导致管道漏水、漏气等问题。

4. 设备固定不牢:机电设备的安装需要将设备固定在支架上,如果固定不牢,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震动或者位移,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控制对策1. 加强质量管理: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必须加强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加强对安装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专业的技术和操作能力。

2. 使用精准测量工具: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必须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如测量仪器和仪表,确保安装的精度和准确性。

3. 加强安全措施: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措施,确保安装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同时防止设备受损。

4. 严格执行标准: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安装过程的合规性。

5. 建立质量检查机制: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机制,对安装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对策非常重要,只有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才能有效控制和解决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建筑工程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建筑工程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建筑工程设备安装主要质量通病防治一、给水排水工程1、各类管道焊接外观质量差;2、管道在转弯处采用冲压弯头;3、管道少支架、管道固定不牢,墙当支架,梁当支架;4、管道和支架连接不严密,少管卡;5、采暖管道穿墙穿楼板无套管,或套管出墙出楼板,不规范,下、左右不平,上不足20mn,楼板套管内封闭不严,有漏水现象;止水台和套管上口平齐容易渗水;6、防腐不良,特别是吊顶、管道井内有锈蚀;7、保温外观差,特别是锡泊纸类,保温不到位,有漏保温处,法兰、阀门处未保温或保温为整体,检修不便;8、管道通过变形缝时未予拉伸,无伸缩节;9、管道用吊筋,水平刚度差,无防晃动设施(刚性支架),消防喷头处必须有刚性支架;10、采暖等管道距电缆、桥架近(水平、垂直净距);11、建筑物设计有要求时无等电位连接、连接不齐全;12、小管弯管质量差,弯瘪卡痕多,弯痕现象多;13、设备防腐不良,有锈蚀现象,地脚螺栓无油脂防腐保护,有锈蚀,检修不便;14、出设备管道在转变处无支架、或支架不距中;15、设备管道无标志牌流向;16、设备安装未悬挂标志牌,二台以上者无编号;17、给水(生活水)、喷淋管道采用焊接接头,污染水质,易堵塞喷头,焊接接头未进行二次镀锌;18、需做保温的管道未保温,如经常接触室外的上水管道,易结冻;19、消防喷头在管道安装后和吊顶安装后无进行调整,喷头不起作用或不完全起作用,有的喷湿电缆或电缆桥架。

规范规定,消防管道要用镀铸钢管,连接为丝接、法兰、卡箍连接;20、各类剩水管道通过(平行或交叉)电缆桥架时无防水保护;21、管道井未按要求隔层封闭,或封闭不严(管道穿楼板处);22、消防箱存在的问题:出水口位置不符要求,快速插头插不上;高度不符要求,门的开启方向不符要求,消防箱无明显标志;23、插入大便器管道开关无空气隔断(除污器);24、连接螺栓(管道、阀门、法兰盘)露头过长,不平齐,有长有短,且方向不一;防腐处理不良,有锈蚀;25、水箱、清扫口管道直接插入地漏内;26、地漏水封深度不足50mm,为浅水封;27、瓷质卫生器具(洗手盆等)和支架连接不牢,有的无橡胶垫,易损坏,坐便器安装螺栓问题;28、阀门、开关开关不灵,拧不动,有渗水。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设备安装质量通常存在以下问题,需要采取预防措施:1.基础施工前,需要核对设计机械设备施工图纸尺寸与机械设备外形尺寸是否一致,以防混凝土基础尺寸与设备尺寸不吻合。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同时,施工时混凝土基础标高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设备安装质量,因此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标高尺寸施工,误差不能超过规定的标准。

2.在基础放线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放线,并反复检查基准座标,发现误差立即纠正。

对于基础中心线偏移较小的情况,可以适当扩大预留孔的方法加以解决。

3.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施工作业需要细心,避免设备的砼基础进行加高时出现误差。

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加高基础方案,并经批准后,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砼基础的良好性。

4.在设备上位前,需要将基础清理干净,被油沾污的砼应铲除,并在灌浆部位的基础表面铲成麻面。

同时,在基础转角处,还应铲成麻面,使二次灌浆层更加牢固。

一般铲麻面的方法是利用尖铲在光滑的基础表面凿出一个个麻坑,麻坑的间距可根据基础大小来确定。

5.在安装前,需要检查设备地脚螺栓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地螺栓在预留孔内的置放高度上适宜,螺栓头不应贴靠孔的底面,上部丝扣和伸出设备螺栓孔的长度须符合规范要求。

对于长短不一的地脚螺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测量数据时,需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核算,包括对液压、润滑系统中管道的清洗工作。

如果防锈措施无效,可以采用喷砂、酸洗等方法清除污垢和锈蚀,确保金属表面光洁。

在安装前,应该用干净的白布擦拭管道两端,并封好,以保证安装的质量。

在使用钢盘尺进行测量时,需要使用经过计量合格的钢盘尺,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在同一弹簧枰的帮助下,两人应在同一吊车轨道跨距大小上进行测量。

同时,应该注意测量一直线上弹簧枰的拉力,在每个轨距时,手拉的测点应该相同。

在操作过程中,应该保证尺过松或过紧的情况不会出现。

对于桥式超重机和悬挂超重机,误差不应超过±5毫米;对于龙门超重机和装卸桥跨度小于或等于30米,误差不应超过±8毫米;跨度大于30米,误差不应超过±10毫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质量通病
1.设备的水平度不好。

【通病现象】:设备的水平度不好,不符合安装规范要求。

【原因分析】:测量工具不准或精确度等级太低,不符合要求;测
量时马马虎虎,视线方向不正确;地脚螺栓或固定
螺栓紧固后没有复测。

【预防措施】:必须按安装要求选用检验合格的测量工具;测量时
注意视线方向,正确读数;地脚螺栓或固定螺栓紧
固后复测一次。

2.设备底座气割扩孔或开孔。

【通病现象】:设备底座气割扩孔或开孔。

【原因分析】:设备底座螺栓孔偏小或和基础预留孔不一致。

【预防措施】:设备底座螺栓孔偏小,必须用电动铣刀扩孔;底座
螺栓孔和基础预留孔不一致,基础又不能整改时,
用磁座钻重新钻孔。

3.设备底座地脚螺栓垫片不符合要求。

【通病现象】:设备底座地脚螺栓孔径太大,地脚螺栓紧固时不加
垫片或所加垫片偏薄偏小,甚至倾斜在螺栓孔内。

【原因分析】:设备底座地脚螺栓孔径太大,使用垫片不符合要求。

【预防措施】:使用垫片符合安装要求的垫片,并置于螺栓孔正确
位置,再紧固螺栓螺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