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迪克_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_王丽华
迪克——凯瑞教学系统设计模型评价
学 习绩效的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对学 习者进行分析 ,制定 出相应 的教学 策略 ,从 而促 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
在这 一模块 ,除了要进 行学习者分析之外 ,还要对学
习环 境进行 分析。因为各地 的教育发展情况不 同,学习者
在学 习时所处的教学环境 以及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技能 的应 用环境也 各不相同 ,这 样就 需要在前期 的教学分析 中要充 分考虑到教学环境 的差异性 与特 殊性 ,尽量使教学更加贴
维普资讯
尹 玉忠 ,楚 永涛 ,曹
4 绩 效 目标 编 写 .
刚 :迪克一 凯 瑞教 学 系统 设计模 型 评价
7 7
同的学 习组 织决定 了采取不 同的社会交互 方式 ,因此学习 分组对 于激 发学习者 的学 习兴趣 有着重要 的作用 。 ( )为教学传 递选 择合 适 的媒 体 与传 递 系统 。在 选 4 择媒体 与传 递系统时 ,必须 明确媒体 只是把 学习成分传递 给学习者的载体 ,它与最终 的学 习效果无关 。各种媒体在 教学 内容的传载功能上差别并不是很 大 ,决 定学 习者学习
是 否成 功 的 关 键 是 教 学 策 略 中 的学 习成 分设 计 ,而 不 是 不
绩效 目标是关于学习者在 完成 一个教学单元后能够做
什 么 的 描 述 。教 学 目标 的 意 义 不仅 仅 是 为 了 加 强 学 生 在 学 习 时 的 目的 性 ,更 重 要 的是 帮 助设 计 者 选 择 教 学 内 容 、开
关键词 :教 学设计模型 ;系统方法 中图分类号 :G 0 5 4-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4 1 2 0 ) 1 0 60 0 86 7 (0 8 0 - 7 -3 0 个模块 : 1 。确 定教 学 目标 作为教学活 动 的第 一步 ,首要 的任务 是 确定 教 学 目 标 ,即教学设计者要 明确学 习者在 完成 教学任务后应该学
基于“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的小学英语游戏教学设计探讨
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Dick and Carey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是一种经典的教育设计模式,适用于各种领域的教学设计。其主要包含以下步骤:需求分析、目标设定、学习评价、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估。
针对小学英语游戏教学设计,以下是一些基于迪克-凯瑞模式的建议:
5.课程开发在课程开发阶段,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游戏软件和学习资源,例如课堂教具、音频、视频、课本等。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游戏计划和课堂活动安排,以确保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和流畅性。
6.实施和评估在实施和评估阶段,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根据课程设计和游戏计划,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游戏教学。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游戏参与度和游戏表现,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同时,教师还需要监控游戏教学的进度和效果,并根据学生反馈和自身观察进行调整和改进。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制定教学计划的第一步。在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中,需求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学生的语言水平、游戏兴趣以及教学资的需要和期望。
2.目标设定在目标设定阶段,教师需要制定教学目标,以便衡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制定一些适合学生年龄和英语水平的游戏目标,例如:学会掌握英语基础词汇、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口语交流等。
在评估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游戏成绩和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问卷、教学反思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游戏教学的反馈和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游戏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总之,基于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的小学英语游戏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在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游戏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迪克-凯瑞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迪克-凯瑞模式迪科-凯利(Dick & Carey)模式(如下图)是典型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
该模式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到终结性评价结束,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开发过程。
在该模式中,教学设计活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以及学习者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而得出。
教学目标一般以可操作的行为目标形式加以描述。
(二)选用教学方法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
教学方法的选用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材料得以实现。
(三)开展教学评价这里的教学评价也包括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迪克-凯瑞模式相似三角形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教学过程: 一 知识要点:1、相似形、成比例线段、黄金分割相似形: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
特例:全等形。
相似形的识别: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dcb a (或a :b=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黄金分割:将一条线段分割成大小两条线段,若小段与大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大段与全长之比,则可得出这一比值等于0·618…。
这种分割称为黄金分割,点P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较长线段叫做较短线段与全线段的比例中项。
例1:(1)放大镜下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似吗? (2)哈哈镜中的形象与你本人相似吗? (3)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相似形的例子吗/ 例2:判断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是否成比例: (1)2厘米,3厘米,4厘米,1厘米(2)1·5厘米,2·5厘米,4·5厘米,6·5厘米 (3)1·1厘米,2·2厘米,3·3厘米,4·4厘米 (4)1厘米, 2厘米,2厘米,4厘米。
《教学系统化设计》书评Dick&Carey
《教学系统化设计》书评现代教育技术刘张周读完Dick&Carey的《教学系统化设计》之后,我对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纠正了我对教学系统化设计的一些错误的认识。
例如,通过对本模型的学习,我对“系统”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对系统的理解仅仅是知道系统的基本特征(动态性)。
本书对系统的解释通俗易懂,即是相关部分的相互作用的集合。
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输入输出建立联系,整个系统使用反馈来确定是否达到了目标。
在教学系统化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有对教学的有效性作出评价的机制,而且还要有在教学失败时能够及时修改的机制。
迪克凯里模型介绍了一种基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理论的教学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化方法模型,整个系统分为九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输入和输出,上一部分的输出又会成为下一部分的输入。
比如,在评价需求确定目的阶段,输入信息是需求评估结果、对学习困难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对实际做这项工作的人员分析等,输出信息则是所确定的教学目的;而这一教学目的又是教学分析、学习者和环境分析的输入信息。
根据反馈信息,经过不断修改,最终输出的产品是一个能尽力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广义范畴的教学设计。
书中提到,在进行这一系列步骤之前,要先确定教学目的。
没有唯一适合的教学设计模型,只有更适合所处的教学情境的设计模型。
所以在真实情景中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该模型进行设计。
书中的迪克凯里模型既是基于理论和研究的,也是基于广泛的应用和实践的。
经过个人分析,书中涉及到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理论的部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在模型中的分析学习者和环境阶段,教学目标确定以后,行为目标或学习者的目标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育者的目标,即学习者能够做什么。
编写绩效目标,教学策略开发,修改教学等也反映了行为主义“环境影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结果影响后继行为”的观点。
2. 教学目标分析中能力分类依据的是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分析从属技能的方法、教学策略设计的步骤也来自于加涅的理论。
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
篇一:迪克-凯瑞模式教学设计模式——迪克-凯瑞模式迪科-凯利(dick & carey)模式(如下图)是典型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
该模式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到终结性评价结束,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开发过程。
在该模式中,教学设计活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以及学习者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而得出。
教学目标一般以可操作的行为目标形式加以描述。
(二)选用教学方法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
教学方法的选用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材料得以实现。
(三)开展教学评价这里的教学评价也包括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迪克-凯瑞模式相似三角形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过程:一知识要点:1、相似形、成比例线段、黄金分割相似形: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
特例:全等形。
相似形的识别: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ac?(或a:b=c:d),那bd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黄金分割:将一条线段分割成大小两条线段,若小段与大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大段与全长之比,则可得出这一比值等于0·618…。
这种分割称为黄金分割,点p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较长线段叫做较短线段与全线段的比例中项。
例1:(1)放大镜下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似吗?(2)哈哈镜中的形象与你本人相似吗?(3)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相似形的例子吗/ 例2:判断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是否成比例:(1)2厘米,3厘米,4厘米,1厘米(2)1·5厘米,2·5厘米,4·5厘米,6·5厘米(3)1·1厘米,2·2厘米,3·3厘米,4·4厘米(4)1厘米, 2厘米,2厘米,4厘米。
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
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常用于教育领域的设计模式,它以其灵活性和高效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的原理和应用,并探讨其在不同教学场景中的有效性。
一、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简介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是以迪克凯瑞(Dick Carey)为名的教育学家提出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引导、合作和独立。
在引导阶段,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示范和解释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在合作阶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互助学习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在独立阶段,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方式达到独立掌握知识的目标。
二、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的原理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的原理是基于建构主义学派的教学理论。
它认为学生通过参与和互动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则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该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
三、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的应用1.引导阶段:在引导阶段,教师应该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提问的方式,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新的知识和概念。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技巧,如教学视频、实物展示、图片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2.合作阶段:在合作阶段,学生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和讨论。
通过与同伴的合作,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合作活动和任务,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3.独立阶段:在独立阶段,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任务或项目。
通过独立学习和实践应用,学生能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并培养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和项目,如写作、实验报告、创意设计等,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四、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和合作的方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迪克——凯瑞教学系统设计模型评价
作者: 尹玉忠 楚永涛 曹刚
作者机构: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出版物刊名: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76-78页
主题词: 教学设计模型 系统方法
摘要:本文概要介绍了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型的构成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利用该模型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对该模型要保持科学的态度,在学习借鉴该模型所包含的系统化思维方法同时,又要注意把该模型与教学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开发出适合实际需要的教学设计模型。
Dick-carey教学设计模型
Dick-carey教学设计模型A systematic process of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above through identifying an instructional goal, analyzing the audience and their needs, developing instruction to meet those needs, and evaluating the instruction.Dick-carey是⼀个回答上⾯的问题,确定教学⽬标,分析观众和他们的需求,开发指令并满⾜他们的需求,并且评估⼀个系统的过程。
Stage 1. Instructional Goals* Instructional Goal: Desirable state of affairs by instruction* Needs Analysis : Analysis of a discrepancy between an instructional goal and the present state of affairs or a personal perception of needs.Stage 2. Instructional Analysis* Purpose : To determine the skills involved in reaching a goal* Task Analysis (procedural analysis) : about the product of which would be a list of steps and the skills used at each step in the procedure* Information-Processing Analysis : about the mental operations used by a person who has learned a complex skills* Learning-Task Analysis : about the objectives of instruction that involve intellectual skills Stage 3. Entry Behaviors and Learner Characteristics* Purpose : To determine which of the required enabling skills the learners bring to the learning task* Intellectual skills* Abilities such as verbal comprehension and spatial orientation* Traits of personalityStage 4. Performance Objectives* Purpose : To translate the needs and goals into specific and detailed objectives * Functions :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instruction related to its goals.Focusing the lesson planning upon appropriate conditions of learningGu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measures of learner performanceAssisting learners in their study efforts.Stage 5. Criterion-Referenced Test Items*To diagnose an individual possessions of the necessary prerequisites for learning new skills *To check the results of student learn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a lesson*To provide document of students progress for parents or administrators*Useful in evaluating the instructional system itself (Formative/ Summative evaluation)*Early determination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before development of lesson plan and instructionalmaterialsStage 6. Instructional Strategy* Purpose : To outline how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will relate to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objectives *The best lesson design : Demonstrating knowledge about the learners, tasks reflected in the objectives, and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strategiese.g. Choice of delivering system.Teacher-led, Group-paced vs. Learner-centered, Learner-pacedStage 7. Instructional Meterials* Purpose : To select printed or other media intended to convey events of instruction.* Use of existing materials when it is possible* Need for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otherwise* Role of teacher : It depends on the choice of delivery systemStage 8. Formative Evaluation* Purpose : To provide data for revising and improving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To revise the instruction so as to make it as effective as possible for larger number of students* One on One : One evaluator sitting with one learner to interview* Small Group* Field TrialStage 9. Summative Evaluation* Purpose :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system as a whole* Conducted after the system has passed through its formative stage* Small scale/ Large Scale* Short period/ Long period这种教学设计模型共分为了九个阶段:第⼀阶段:教学⽬的。
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比较
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比较教学设计理论是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如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扩展到实践应用的领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
许多教学设计专家把教学设计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形成一系列过程设计模式。
这些模式一方面综合了理论与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简化了复杂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设计过程模式也成为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教学设计观念把教学设计过程看作纯粹是个人经验的产物,缺少一定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学设计模式则已经跳出这种传统框架,反映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状况,重点不再限于描述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而成为连接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之间的桥梁,其主要功能是便于教学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在实践上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
第一阶段把教学设计看成是应用科学。
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认为任何学习的结果都是由一系列预先设置的学习目标所导致,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学习分解成各种类型的行为目标,根据这些行为目标选择适当的媒体和方法,为教学提供一种可行的教学序列。
其倡导者大多是心理学家,如斯金纳、梅格、加涅等。
第二阶段倾向于用美学的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重视美学形式对学生的影响,强调用美学效果吸引学习者的兴趣。
其倡导者是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媒体制造者。
这一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教学中学习者情感尤其是兴趣的发展。
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主张教学设计不应该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制定机械的教学步骤,因为学习并不都是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描述的那样可以通过简单的刺激 - 反应过程进行。
学习应通过学习者自行探究和解决问题而进行,因而强调设计的探究、协作和创造性。
这种教学设计过程确立了更为复杂的学习目标,以使学习者成为可以解决问题的探究者。
第四阶段,教学设计强调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
基于“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的小学英语游戏教学设计探讨
基础教育基于“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的小学英语游戏教学设计探讨张建军(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第二小学,广东 深圳 518000)摘 要:兴趣作为《英语课程标准》中各个级别的情感态度目标,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游戏教学作为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已经成为教育界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讨的热门话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虽然有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已经把游戏教学融入到课堂中,但是依然存在游戏低效,参与面过窄,游戏过程不完整等问题。
本文基于迪克-凯瑞(W.Dick &L.Carey)教学设计模式对英语游戏教学的的特征以及教学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英语游戏教学设计方案分析过程,以此探讨游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式。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学英语;迪克-凯瑞;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每个过程中,必须考虑哪些因素对教学成功与否起到关键作用。
笔者认为,英语游戏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心理特征以及语言水平等几个方面。
迪克-凯瑞(W.Dick &L.Carey)具有与其他教学模式相同的特征,即将教学设计分为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和开发阶段。
同时,迪克-凯瑞(W.Dick &L.Carey)教学设计模式重点考量教学中的游戏设计的时效性,让设计出来的游戏能促使学生在体验游戏乐趣的同时把知识点学习完成并且能够灵活应用,从而协助教师完成教学大纲的学习任务[1]。
因此,本文将基于“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对小学英语游戏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 教学设计的概念以及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说明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系统是由教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与方法以及学习者等众多因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每一位教师为了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必须在备课过程中对课堂教学系统各个部分做出安排和计划。
教学设计不等同于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侧重点是教师的直观感觉和主观判断,教学计划关心与注重的是教的方法以及教的过程,并没有把关注点放在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结果之上。
论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论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Deck-Kerry Systematic Teaching Model)是由美国教育家迪克·凯瑞(Dick Kerry)针对高效教学的一种
有效的模式。
它包括6个步骤:设定教学目标、提供背景信息、激发
学习并评估学生的能力,教授新知识,对其学习的过程进行建构与探讨,以及后续反馈并重复利用其知识。
这个模式阐明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主持实施,学生自主学习,重点在于建立能够跨越课堂的正确学
习模式,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记住知识,还能把知识联系起来,用之实际。
优点:
1.有效掌握目标:迪克·凯瑞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这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维护教学的有序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激发学习:迪克·凯瑞的模式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3.强调学习:迪克·凯瑞的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更加重视,以真正掌握知识为出发点,让学生获得学习能力。
4.应用技能:迪克·凯瑞模式针对性强,尊重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灵活利用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点:
1.耗时:实施迪克·凯瑞的模式需要耗时,所以对于每一堂课的进度,教师需要有紧凑的安排。
2.依赖教师:迪克·凯瑞的模式更依赖于教师,要求教师具有高度专业知识,以及全面准确的实施。
3.过度考虑:教师实施迪克·凯瑞的模式时,要求将过程考虑全面,容易忽视每个学生的个性,过程避免沉淀下来。
基于迪克·凯瑞模型的“中外电影史”教学设计
基于迪克·凯瑞模型的“中外电影史”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外电影史一、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以迪克·凯瑞(Dick Carey)提出的模型为基础,着重介绍中外电影史的发展和演变,重点探讨电影产业和电影艺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对电影产业和电影艺术的影响。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影产业的发展:介绍电影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包括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方面的情况。
2. 电影艺术的演变:探讨电影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包括技术、风格、主题等方面的演变。
3. 电影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分析电影在不同时期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影响。
4. 中外电影史的比较: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影史的异同,探讨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因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介绍电影史的基本知识和发展情况。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中外电影,分析其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和社会反响,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电影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 影片欣赏法:选取代表性的中外电影,组织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性思维。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史,比较其历史背景、发展道路及特点。
四、教学过程1. 了解电影史通过讲授和案例分析,介绍中外电影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让学生对电影史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包括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艺术的演变以及电影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方面。
2. 探讨电影艺术通过影片欣赏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不同历史时期电影艺术的特点和风格,包括技术手法、题材特色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3. 比较中外电影史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比较中国和外国电影史的异同,探讨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对比分析技巧。
4. 总结与反思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讲解,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加深对电影史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讨论和反应,评价其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迪克——凯利模式在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迪克——凯利模式在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会计学是非会计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文在继承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运用迪克和凯利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相互协作的能力。
标签:迪克——凯利模式非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一、引言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的教学计划中,都将会计学作为核心课程,经济类和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以下简称非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应当具备运用会计信息对企业进行控制和决策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改进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困扰专业教师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文总结近些年讲授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经验,提出在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合理利用迪克——凯利教学设计模式以达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具体思路,以期同行探讨。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及弊端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目前,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按照各专业特色及教学目的做出相应的取舍,仍套用传统的本、专科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基本仍是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教师依靠教材和讲义向学生讲授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实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得到的大多也是书本层面的知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弊端具体如下:1.教学目标不明确授课教师对不同教学对象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在会计教学中只能就会计论会计,使非会计专业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导致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效果不佳。
实际上,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擅经营,懂管理的高素质企业管理人才。
因此,教学目标应侧重于如何获得并使用会计信息,如何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而不是纯会计业务技术操作。
迪克和凯里,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迪克和凯里,系统教学设计模式两种传统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的比较和启示概述模式是再现显示的一种理论化的简约形式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么样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系统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虽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数百种不同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产生,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具备一些共同的属性从构成要素来看,所有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都包括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从涉及的步骤来看,所有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都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从其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来看,分为三大类: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我们认为,传统ID模式的发展确实经历过两代,而且每一代都有自己的鲜明标志第一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在学习理论方面它是以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作为其理论基础,第二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认知学习理论作为其主要的理论基础这是因为,在传统ID的四种理论基础中,除学习理论之外的其余三种在所有ID模式中的体现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即这三种理论对所有ID模式的影响基本相同,只有学习理论在不同ID模式中的体现才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只有以学习理论作为ID模式发展的“分代原则”才是真正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迪克—凯利模式“是ID1的代表性模式,由W.Dick和L.Carey于1978年提出,见图1这一模式最大特点是最接近教师们的实际教学,即在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条件下,研究如何传递教学信息,系统性强,步骤和环节环环相扣,易于操作ID2的代表性模式首推“史密斯-雷根模式“,由P.L.Smith和T.J.Ragan于1993年提出,见图2该模式较好地实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结合,充分地体现了“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因此该模式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实际上史密斯-雷根模式是迪克-凯瑞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二者各有特点,又有继承和创新一、介绍ADDIE模式A(Analysis)、D(Design)、D(Development)、I(Implementation)、E(Evaluation)模式,也即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模式分析阶段主要是确定学什么的过程,主要是确定问题,识别问题的来源和可能的解决方法;设计阶段是确定如何学的过程,如确定目标、教学计划;开发阶段是创作和生产材料的过程,如开发流程图、计划;实施阶段是在现实过程中设置项目的过程,包括教师培训、尝试、实际教学的交付;评估阶段是确定教学的合适程度的过程,包括评估毕业生、修正行为、衡量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该模式是一般的目的模式,在创建教学产品上最有效,在程序设计上也是最适合的二、两种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介绍1、迪克-凯瑞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该模式坚持系统观的哲学理念,目的是可以看到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成分所起的重要作用,因为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是相当于一个系统,每一个环节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个环节之间必须有效的互动合作,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2、斯密斯-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该模式是在第一代教学设计中有相当影响的”狄克-柯瑞模式”的基础上,吸取了加涅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注意对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进行认知分析的优(来自:海达范文网:迪克和凯里,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点,并进一步考虑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由于该模式较好地实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结合,较充分地体现了“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且本人又曾是美国AECT理论研究部主席,是当代著名的教育技术与教育心理学家,因此该模式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三、两种教学设计模式的比较1、相同点两个模型都由三部分组成由图1可见,迪克-凯瑞模式可以划分为三个模块与图2比较不难看出,图1中的左、中、右三模块正好与图2的上、中、下三模块相当,而且各模块中方框的内容也大致相同.依次为分析、设计和评价模块中的大部分概念也相同如学习任务分析(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编写测验项目、教学资料的选择与开发、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其含义在ID1和ID2中都基本相同2、不同点分析模块在图1中把“教学分析”与“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分成两部分,并把二者分析的结果用更具体的“绩效目标”表述;而在图1中则把“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都归入“教学分析”模块中,并对这一模块补充了“学习环境分析”框,与此同时,还取消了图1中较为具体、琐细的“绩效目标”表述框显然,这一改进不仅使图1的“教学分析”模块内容更充实,而且在结构上也显得更为简洁、合理设计模块在图1中有关教学策略部分只笼统地提到要“开发教学策略”,至于开发哪一类教学策略并未说明;而在图2中则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教学组织策略: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安排的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为实现教学内容由教师向学生的有效传递,应仔细考虑教学媒体的选用和教学的交互方式传递策略就是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使用以及学生如何分组的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策略:在上面两种策略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如何对教学资源进行计划与分配的策略在上述三类策略中,由于“教学组织策略”涉及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为了使学生能最快地理解和接受各种复杂的新知识、新概念,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有关策略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所以对这一模块的扩充就不仅仅是对以前教学系统设计模型在内容上的补充,而是将使该模型在性质上发生改变——由纯粹的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发展为“联结—认知”学习理论评价模块在图1中对教学的“修改”并未放在评价模块中,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修改必须以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为依据;在图2中对此作了调整,不仅把“修改教学”框置于教学评价模块中而且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这一改进就使图2的模式显得更为科学四、两种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存在的不足1、二者均是以“系统方法”作为指导,但系统的方法强调必须把握整体,而实际中所有的教学设计模式在这一方面还存有很大的问题,设计与现实活动之间的存在差距,特别是前端分析中,问题可能极为复杂且须考察的面很广,这给系统方法的运用带来很大困难2、“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模式本身简化了很多细节,而实践中这些细节可能对设计教学有很大的作用和影响,由于教师对情境的感知、对问题的理解、所采取的设计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动态性,而设计结果则是在这种动态性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设计的结果也就包含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模式运用中会存在着机械与僵化现象五、这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给我们的启示这两种教学模式对我们的教学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应该考虑到当时的教育状况和教学水平以及学科要求这两种教学设计模型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原理性模型,在教学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结合具体使用情况加以灵活运用模型都分为10个模块,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对每一个部分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技能分析只在单元开始前进行,每一节课只是应用其中一个部分任何教学设计模型都是以一定的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出发点和灵魂,不同的学习理论决定了不同的教学思想从学习理论的发展来看,我们已经有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的对学习的看法,根据人们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本质认识的不同,我们在选择具体教学策略上也应有所区别在使用这两个模型感到最大的问题是时间不够用,没有充分时间按照模型所提供的步骤一步步进行大家也知道模型提供的方法比较科学,但寻找相关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材料、准备教学内容、实施评价反馈等等,都要花费大量时间该模型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每一步都要形成相关书面材料或图表,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只是在头脑中形成大致想法,在实际操作上并不会划分的那么细在对学习者的评价反馈部分,我们也是采取了较一般的形式,甚至简略或省略了这一步这些都是在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教学设计这些步骤太繁琐,不符合我们的操作习惯,这就要求我们要开发出适合我们现实操作需要的教学设计模式;另一方面,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实际操作太依赖经验,这样势必会导致主观因素太多,使教学设计缺乏可操作性和移植性六、结束语现在教学发展趋势已逐渐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以探索、发现、协作、解决问题为主的创新教学模式尤其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出现,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和重视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然而,由于受经济发展、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素质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当前一段时间里,传统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还是我国各级教学领域首选的模式结合上述分析,我们觉得在教学实践应用中应思考和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虽然传统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具有种种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但由于长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广大教师进行的是经验式的教学设计大都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模式比理论更具体,比实践更抽象,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是一种比较简约的理论教学设计模式是教学设计理论的一种简洁再现比较典型的设计模式有科拉克的动态教学设计模式、肯普模式、迪克-凯利模式、瀑布模式等一、内容提要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以下几项内容:教学设计模式的含义和功能、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的四个阶段、教学设计模式发展的“二代”,以及教学设计模式的各种类型1.教学设计模式的和功能⑴含义模式,通常是指可以使人模仿的系统化的、稳定的操作样式,它表现为某种规范的结构或者框架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操作样式,它用简约的方式,提炼和概括了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的经验,解释和说明了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有关理论教学设计的模式既是教学设计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的升华,它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特征⑵功能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直接的指导第二,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素材教学设计模式包含了关于教学设计的特定的理论、指导思想,这些教学理论可以转化为教学设计的理论,成为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来源第三,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指导第四,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指南和依据因为教学设计模式提供了关于教学实践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信息2.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教学设计的模式是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因此,教学设计的模式也往往表现为一个有序的过程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可以从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和教学设计模式的构成环节两个方面来把握⑴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教学模式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可称为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14个步骤,这14个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分别为:需要的评估;考虑不同的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形成系统;明确限制;形成广泛目标和可以观察的具体化子目标;生成与总目标和子目标相匹配的前测和后测测验;分析总目标和子目标的类型并将下属技能序列化;确定学习者的特点和准备状态;形成与科目和学习者需要相适应的教学策略;选择媒体以采用教学策略;形成以策略为基础的教学课件;对课件进行形成性评价以诊断课件使用者的学习困难;在诊断基础上,对课件进行修改;开发有关安装和维持以及定期修理教学程序的材料和过程另一个学者瑞奇在安德鲁斯和古德森的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教学设计模式的以下6个要素:确定学习者的需要;确定各个层次的目标;建构评价过程;设计和选择教学传递的方式和方法;试用所设计的教学系统;安装和维持系统史密斯和雷根提出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的4个基本问题,也就是教学设计的4个要素:学习者或受培训者的特点是什么?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是什么?怎样评价和修改?⑵教学设计模式的构成环节教学设计模式是由一系列环节构成的在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中构成环节各不相同的迪克和凯瑞的教学设计模式中,构成环节有10个:明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行为、个性的准备状态;写出行为目标;开发与标准有关的测验;开发教学策略;开发和选择教学媒体;设计和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改教学;设计和进行总结性评价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中,构成环节有9个:教学目标;教学分析;起点行为和学生的特征;作业目标;标准参照的测验项目;教学策略;教学材料;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本书认为,教学设计模式包括的基本环节有以下8个:学习者的分析;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教学情境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的设计3.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本书引用了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四个阶段的说法⑴第一阶段,把教学设计视为应用科学这个阶段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这个时期的教学设计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的外显行为及其先决条件,注重学习任务的分析,注重教学设计的程式化、序列化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详尽地分析和分解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转化成各种类型的具体化的、可观测、可操作的行为目标,根据这些行为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完整的教学序列这种教学设计的优点主要在于它达到了教学设计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教学设计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可直接操作的完整的蓝图,教师可以按照设计直接进行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教学设计的缺点主要在于:片面强调分析和分解教学内容,而缺少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阐述;过分强调分解教学环节,而对教学的整体性重视不够⑵第二阶段,美学教学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一阶段,教学设计者们侧重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强调用美学效果来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同时主张,不应该把教学设计成直线型的序列,而应该以综合的方式设计教学,强调教师以多样化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选择和运用那些较好地体现师生之间交互作用的教学策略,并试图把教学系统设计成一个开放的系统⑶第三阶段,教学设计着重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教师成为教学设计的主体,成为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创造者和技师⑷第四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这一阶段,在教学设计中起指导作用的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建构主义,学习被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学习者自主地进行建构的过程,这一建构过程受到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影响,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占着中心的地位,而教师是起着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也称为“以学为本”的教学设计,即进一步强调教师成为教学设计的主体,而不只是教学设计的执行者4.“二代”的划分本书引用了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二代”的划分的说法⑴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式,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式泛指1990年之前的所有教学设计模式,主要标志是:在学习理论基础方面采用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即刺激—反应理论例如,“肯普模式”和“狄克—柯瑞模式”肯普模式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强调四个基本要素;着重解决三个主要问题;安排十个教学环节(一是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为此应先了解教学条件;二是选择课题与任务;三是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四是分析学科内容;五是阐明教学目标;六是实施教学活动;七是利用教学资源;八是提供辅助性服务;九是进行教学评价;十是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图1肯普的教学设计模式图2狄克—柯瑞教学设计模式。
迪克凯瑞模型
终设 结计 性及 评进 价行
模型分析
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确定依据
指在教学之前预期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从教学活动中学到些什么, 是知识与技能,还是态度与观念。(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学生是否 学习到了二次函数的概念、性质等,或者学习到了如何用数形结合的 数学思想方法等。)
课程的需要
学生的能力与个别差异
01
个体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
指在学科教学结
02
小组评价
束之前,为了解
学生学习情况所
做的评价工作
03
学科评价
模型分析
9.修正教学
➢ 根据形成性评价所得到的资料,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 修正教学方案。上述的目标模式图表示用形成性评价得到的资料, 重新测量教学分析的程度以及对学生初始行为的假定,并对操作目 标、测验项目、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复查或修改,进一步完善教学 方案。
教学设计模型之迪克&凯瑞模型
C目录 ONTENTS
01 迪克&凯瑞模型(目标模式) 02 模型分析
目标模式
修正教学
总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分 析
为 及 特 性
确 定 初 始 行
操 作 目 标
的 参 考 标 准
完 成 测 验 项 目
开 发 教 学 策 略
教开 学发 材选 料择
形设 成计 性及 评进 价行
模型分析
5.拟定测试题目
根据作业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测试题,试题 必须在作业目标的范围内,计分方式建议采 用标准参照评价的原则,以确实反映出每个 学生学习的情形。
模型分析
6.提出教学策略
教材的讲解 (回顾旧知、情境导入、合作探究、
迪克和凯里模式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中的运用
迪克和凯里模式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中的运用夏明锦【期刊名称】《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09(018)001【摘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以及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被人们所理解才逐渐发展起来,这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与“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备受教育工作者重视,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往往忽视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比较散漫。
而迪克和凯里系统教学设计模型的核心思想是系统化,强调整个教学过程的紧凑性。
因此我们可以把迪克和凯里模式应用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用此模式来统一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总页数】6页(P49-54)【作者】夏明锦【作者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科系,云南潞西678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34【相关文献】1.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能力培养r——谈工作坊模式在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理疗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J], 郑洁2.迪克——觊利模式在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J], 蒋萍;于雪莲3.\"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构建及实践体会 [J], 李静;吴宏;王亚平;刘永刚;唐勇;穆欣艺;张蕾;彭彦4."生训"体系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及思考——以常熟市第一中学为考察中心[J], 肖虹; 丁庆芬5."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前卫生学教学中的运用 [J], 陈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学设计模式的类型
教学设计模式的类型教学设计模式的类型常见的几种教学设计模式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下面是教学设计模式的类型,欢迎阅读。
一、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这一类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从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出发,把教学设计看成一个系统。
在教学设计中,这类模式首先规定系统的`总目标,而把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和步骤看成是系统总目标服务并受总目标限制。
这类教学设计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强调从全过程把握教学设计。
(一)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1、两个阶段四个环节。
2、五个领域。
(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主要描述了进行课件和项目开发的一种有组织的规划,这个教学适用于教学项目和教学课件设计。
二、建立在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有许多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建立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这些模式同时也遵循了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一)狄克和凯瑞的教学设计模式狄克和凯瑞两个人建构的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最接近教师们的教学实际,注重研究在规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条件下,如何进行教学信息的传递,即主要研究如何“教”的问题上,并且在这个方面比较具体详细。
(二)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建立在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即建立在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其核心内容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基本程序和教学的基本程序。
(三)梅里尔的教学设计模式1、对学习者进行分类。
2、呈现形式,这又包括讲解和探究。
3、呈现要素,这又包括一般性的要素和举例。
三、建立在传播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一)马什的一般传播模式1、基本设计阶段2、对第一个阶段的扩充3、控制信息的复杂性(二)莱特和皮亚特的文本组织模式1、使用两种技术2、页面内容包括六个方面:现状、轮廓、表现、印刷样式、系索词、风格。
基于迪克·凯瑞模型的“中外电影史”教学设计
基于迪克·凯瑞模型的“中外电影史”教学设计
迪克·凯瑞模型是一种教学设计模型,它以直观性、情感性、认知性和行动性为基础,提供了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中外电影史”课程中,可以采
用迪克·凯瑞模型进行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影史的发展和影响,培养学生
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造力。
一、直观性:
1. 资料搜集:学生们可以分组进行电影史的资料搜集工作,搜索各种电影历史的资料,包括书籍、文章、电影等。
2. 影片观看:请学生们观看一部代表性的中国电影和一部代表性的外国电影,然后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对电影的情节、主题和表现手法等进行直观感受。
3. 影片解读: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解读所观看的影片,分析影片的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并展示他们的观点。
二、情感性:
1. 影片分享: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他们最喜欢的中国电影和外国电影,并
解释他们的喜好原因。
2. 写作练习:请学生们撰写一篇影评,评述一部他们最喜欢的中国电影或外国电影,并表达他们对电影的情感和观点。
三、认知性:
1. 名人访谈:邀请一位电影专家或从业者来到课堂上与学生们交流,介绍电影史的
发展和影响,并回答学生们的问题。
2. 文献阅读:请学生们阅读一些相关的电影史文献,包括研究文章、学术著作等,
并撰写读后感。
四、行动性:
1. 制作电影海报: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张电影海报,以展示他们对
电影的理解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8=64 267258;"( 的术语 $ 此外 # 相关领域的不断发展
也影响了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 $
CKQ LM*/0NC34567-.89O; *GH 加涅 !UA VA *>;86 " 的研究对迪克 $ 凯瑞的系统 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OA#,!"# 其 影 响 主 要 表 现 在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学 习 层 级 理 论 !@6>:858; F56:>:=F567 "$ 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认为 # 在
# 具体内容如下 /$
!556/!7"(
46 通过评估需要 来 确 定 目 的 !8&&"&& 9"":& %’
修改教学
进行教学 通过评估 需要来确 定目的 分析学习 者和背景 图 4 迪克 ! 凯瑞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分析 编写行为 目标 开发评估 工具 制定教学 策略 开发和选择 教学材料
设计和进 行教学的 形成性评 价 设计和进行 总结性评价
! + ,
-" 迪克 $ 凯瑞 & 系统教学设计 & 课堂教学设计 ! 34567" + ! 3892" %"",$’),& ’!"") %"-$""#-$")
! ./012" *)!#
:#;<$=>?@ABCDEFG?HIJK
迪克 $ 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的产生 % 发展是 和美国的教育背景 % 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的 # 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
设计者应基于上述目标来开发评估工具 $ 用评 估工具来检查学习者达成目标的情况 # 评估的重点 是目标中所描述的行为 #
A6 分 析 学 习 者 和 背 景 !8$>?<&)& B">*$"*& >$: @’$%"C%& "
与教学分析并列的一个环节是学习者分析和背 景分析 $ 包括学习者学习技能的背景和运用技能的 背景 # 学习者当前的技能 ’ 喜好和态度是由教学环境
并没有考虑到这方面 # 此外人们对目的的认识还非 常模糊 $ 因此 # 迪克和凯瑞认为 # 他们的模式应开始 于 ’ 学习者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 的假设 $ 于是 # 目标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就直接被吸纳到系统教学 设计模式中 # 如马杰 CUA 9A V>;6:Q%&,! 年 出 版 的 - 制 定 程 序 教 学 目 标 . !I:6O>:58; WRS6=25T67 H/: I:/K
-!. "#$%&’()*+%&,-./01 $234*
系统方法为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方 法论基础 # 由二战时期发展而来的系统思维 $最初被 应用于复杂的武器系统的开发 # /0 世纪 10 年代初 $ 加涅等人首次使用了诸如 % 系统开发 &’% 系统教学 & 和 % 教学系统 & 之类的术语 $ 以描 述 那 些 类 似 于 今 天 所使用的系统方法 # 此后 $ 系统方法的概念得到了不 断的发展 # 可以说 $ 系统方法的出现才为系统教学设 计模式的真正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 只有在系统方法 的指导下 $ 系统教学设计模式中各要素的综合考虑 才有可能 $ 系统教学设计模式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整体 #
教授上位技能之前必 须 确 定 学 习 者 的 从 属 技 能 # 这 对于成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 这种理论成为确定 教学中所需的智慧技能的层级分析方法 # 直接改变 了以往由学科专家决定教学内容的局面 $ 层级分析 方法对于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的启示是 # 不应由学科 专家确定教学内容 #而应根据学习需要来确定 $ !"教
!!"#!$%&’()*+,-.
我国已有学者不同程度地介绍了迪克 ! 凯 瑞 的 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 前 2 版 "$ 这里主要介绍第 3 版 # 由于迪克 ’ 凯瑞等学者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和实践 的步伐 $ 因此他们的模式也一直在发展 $ 这可以从他 们第 3 版中所描述的模式和前 2 版中所描述的模式 的区别中看出来 #
16 制定教学策略 !J"#"?’5 ;$&%*+,%)’$>? L%*>%"M< "
根据上述环节 $ 设计者就可以制定教学策略了 # 教学策略包括教学预备活动 ’ 内容的展示 ’ 练习和反 馈 ’ 测试 ’ 总结活动 # 教学策略的制定主要依据当前 的学习理论和关于学习研究的成果 ’ 用于传递教学
-5.67!89:%&,-./01 ! ; 3 <"
迪克等人认为 $ 他们的模式是运用系统方法设 计而成的 # 系统观和教学密切相关 $ 因为教学本身就 是一个系统 $ 运用系统观研究教学旨在表明教学过 程中各个要素都在 教 学 过 程 中 扮 演 着 一 定 的 角 色 # 迪克等人指出 $ 既然我们的模式被称为系统方法模 式 $ 那么必须强调指出不存在设计教学的惟一系统 方法模式 # 迪克!凯瑞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如图 4" 的
确定教学目的后 $ 设计者将逐步确定 $ 当学习者 执行教学目的时将能做什么 # 教学分析过程的最后 一步是确定学习者学习的起点行为 $ 即教学开始之 前 $ 学习者在知识 ’ 技能和态度方面的起点行为 # 我 们可以运用一个图表来描述起点行为之间的关系 #
36 开 发 评 估 工 具 !J"#"?’5 8&&"&&F"$% ;$&%*+K F"$%& "
- FB -
外国教育研究
GBBF 年 第 6 期 H? 第五个要素由 ( 开发标准参照测试题 ) 改为 ( 开
的教学媒体的特征 ! 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习者的特 点 " 据此可以开发或选择教学材料 " 或者制定出适用 于交互教学的策略 #
发评估工具 )# 这些变化并非只是字面上的改变 " 而是对社会 的需要 & 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作出的 新反映和新发展 # 此外 " 随着研究的深入 " 该模式的 使用对象和应用领域也发生了变化 # 在第 E 版之前 " 迪克曾撰文指出 ’( 我们的模式既不是为公立学校的 教师用来计划教学而开发的 " 也不是让学科专家在 开展专题学术讨论之前使用的 " 注意到这一点非常 重要 # 该模式的服务对象是将能熟练使用模式中的 每个要素并能依次使用这些技能来开发课程和培训 材料的人员 " 这些材料包括教科书 & 基于计算机的培 训材料 &工场中使用的材料等 # 上述人员就是众所周 知的教学设计者 # 一般情况下 "这些人接受过正式的 硕士和博士教育 " 能够在任何内容领域开展工作 " 他 们往往和学科专家 & 媒体专家 & 编 辑 & 评 价 者 以 团 队 的方式一起开展工作 # ) *A+$)?HIF %但是 "在第 E 版中 " 迪克等人指出 ’( 本书的对象既包括希望更多地了解 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的讲师 $4+1/23./(2 %! 在教学设计 领域中谋求职业的教学设计的初学者 " 也包括公立 学校的教师 ! 大学教授 ! 工业界的培训者和军队的讲 师们 , 我们相信该模式和其操作程序既可以应用于 学校环境 " 也可以应用于非学校环境 , )*G+$)?AG% 由此 可见 " 迪克 J 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的使用对象和 应用领域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
该模式形成的特定背景 " 才能更好地借鉴该模式 $ 为此 " 文章在系统研究迪克 $ 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的形成背景的 基础上 " 概述迪克 $ 凯瑞 ! 第 ( 版 "!""% 年 % 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 并简要分析第 ( 版与前 ) 版的区别 " 最后探讨该模式 对于研究我国课堂教学设计的启示 $
P=Q >?@A*BCDEF*GH12IJ5 67-.89:;*GH 目的 !;/>@" 和目标 !/RS6=25T6 " 是系统教学设计模 式中的主要概念之一 $ !" 世纪 ’" 年代 # 在实践应用
中人们需要更明确的目的作为指引 # 而当时的模式
! !"#$" !""#$%"$%&
! %&’(" 王丽华 !%&’($ "# 女 # 浙江东阳人 # 浙江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讲师 $
C!D!" "# (" $%&’()*+,-./01 234567-.89:;*<) !" 世纪 ," 年代 # 迪克曾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 授 ’ 程序教学的技艺 !E6=F85G367 /H I:/;:>BB64 J8K 72:3=25/8 "( 课 # 在这门课程的影响和他的研究生助手
卢)凯瑞的帮助下 # 系统教学设计模式初步形成了 $ 虽然程序教学的首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 明者普莱西 !1A I:6776L "# 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斯金纳 !MA 9A 1N5886: "$ 斯金纳根据他自己所提出的 强化理论 # 设计了程序教学模式 # 并提出了程序教学 的五大原则 & 积极反应原则 * 小步 子 原 则 * 及 时 强 化 原则 * 自定步调原则 * 低错误率原则 $ 系统教学设计 模式吸纳了斯金纳程序教学的部分思想 # 并吸收了 斯金纳的形成性评价的方法 $ 不过 #迪克指出 &’ 虽然 研究我们的模式的最初目的来源于程序教学理论的 发展 # 但是该模式只是在很有限的范围内参考了斯 金纳的原理 $ ( +%,!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