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社区矫正信息化云平台方案

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社区矫正信息化云平台方案

考核管理
通过系统对 矫正对象集中 学习、公益劳 动、思想汇报、 奖惩登记、请 假登记、警示 告知等情况进 行加分和扣分, 系统自动统计 累计得分。
在设定的时 通过集团网服务, 间内了解矫正 矫正工作者、矫正对 对象是否离开 象相互间通话免费, 安全活动范围, 双方可有效沟通。 并提供考核依 可通过手机查询每 据能随时随地 月的考核情况。 通过平台下发教育 察看报表 可以对矫正 文件、教育通知、劳 对象进行随机 动通知、心理咨询等 各类信息 查询。
社区矫正信息化云平台方案
项目需求分析
社区矫正,是指将社区矫正对象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 负责并组织社会力量对其采取监督管理、教育、帮助措施,矫正 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 活动。
司法部基础工作指导司负责社司矫正工作的指导 省、设区的市、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编制社区矫正发展 规划和工作计划,指导管理本地区社区矫正工作,协调解决社区矫 正工作的困难和问题,检查、考核本地区社区矫正工作情况; 乡镇(街道)司法所具体负责实施社区矫正。 被判处管制的; 被宣告缓刑的; 被暂予监外执行的; 被裁定假释的; 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包括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和社 区矫正志愿者
警示告知
面向司法矫正工作人员/ 对象
区域监管
面向司法矫正工作人员
信息交互
司法 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面向司法矫正工作人员/ 对象
档案管理
面向司法矫正工作人员
考核管理
面向司法矫正工作人员
模块一:区域监控
使用人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目标价值:实现对矫正对象位置监控 主要功能 • 定时位置查询:在设定的时间内了解社区矫正对象是否离开安全活动范 围,并提供考核依据。 • 随机查询功能:根据特别的授权可以对矫正对象进行随机查询。

司法社区矫正信息化解决方案

司法社区矫正信息化解决方案

社区矫正
工作机构
社区矫正 对象
社区矫正 工作人员
项目需求分析
• 社区矫正工作流程
社区矫正的工作流程包括四个环节 :入——管——变——解
1 2 3 4



要给社区矫正 人员的接收教育 转变观念的时间

符合解除矫正 的条件后,进行 矫正解除。
按照国家规定 按照社区矫正 的社区服刑条件, 的工作管理办法 接收社区矫正人 进行监督、管理 员。
典型应用场景
• 区域监控
– 矫正工作人员可以对矫正对象发起位置监控。
①监控矫正对象位 置 ④返回矫正对象在 地图上位置
社区矫正管理平台
②发起对矫正对象 定位
③返回位置
模块二:警示告知
使用人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区矫正对象 目标价值:实现矫正对象越界警示及解矫提示。 主要功能 • 越界告警:当矫正对象超出安全活动范围,平台自动报警,自动备案, 自动发送信息通知矫正工作者及矫正对象。 • 到期提示: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满前7天,系统会自动发出警示, 保证 矫正对象能在规定的期限准时解矫。 • 审核提示: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满前15天,系统会自动发出警示, 提 醒工作人员对矫正对象期满鉴定表提交。
• 宣告提醒: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满前30天,系统会自动发出警示, 提 醒工作人员对矫正对象解矫前资料整理。
典型应用场景
警示告知
可对矫正对象限制区域进行设置,矫正对象越界时系统发出信息 通知矫正工作人员和矫正工作者,确认后进行备案考核。
①矫正对象越界 社区矫正管理平台 ②平台自动 报警,并短 信通知矫正 对象 ④备案考核 ②平台自动报警, 并短信通知矫正工 作人员 ③进行确认
矫正对象监督困惑

智慧矫正、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案

智慧矫正、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案

【智慧矫正】某司法局矫正中心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X月1目录第1章项目背景 (7)第2章社区矫正的需求分析 (11)2.1 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 (11)2.2 社区矫正的对象 (11)2.3 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 (11)2.4 社区矫正信息化发展历程及趋势 (12)2.5 社区矫正系统建设 (13)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 (14)3.1 系统简介 (14)3.2 建设目标 (14)3.3 指导思想 (15)3.4 设计原则 (16)3.4.1 系统高效性 (16)3.4.2 系统继承性 (16)3.4.3 高度安全性 (17)3.4.4 设计先进性 (17)3.4.5 应用实用性 (17)3.5 总体结构设计 (18)3.5.1 总体逻辑结构 (18)3.5.2 网络逻辑结构 (19)3.6 系统结构体系 (23)3.7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24)3.8 标准规范化设计 (24)3.9 系统与各运营商定位平台接口设计 (25)3.10 系统开放性设计 (27)3.11 系统可扩展性设计 (28)3.12 系统的界面设计 (30)3.13 系统的设计特点 (31)3.14 系统优势 (32)3.15 系统主要功能 (32)3.15.1 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建设 (32)3.15.2 总体功能描述 (34)3.15.3 人员定位管理 (35)第4章矫正管理系统设计 (36)4.1.1 系统概述 (36)4.1.2 编写目的 (36)4.1.2 监督考核 (44)4.1.3 教育矫正 (77)4.1.4 奖惩考核 (91)4.1.5 矫正终止 (101)24.1.7 心理测试 (109)4.1.8 统计报表 (110)4.1.9 对象监控 (112)4.1.3 信息管理 (115)4.1.4 工作管理 (116)4.1.10 系统管理 (122)4.1.11 预留系统接口 (123)第5章重点房间及核心系统设计 (124)5.1 监控值班室 (124)5.2 大会议室 (126)5.3 党委会议室 (127)5.4 网络中心机房 (129)5.5 指挥大厅 (131)第6章大楼和周界安防设计 (133)6.1 单位周界入侵探测报警系统 (133)6.2 网络监控系统 (138)6.3 出入口道闸管理系统 (142)6.4 访客管理子系统 (154)6.5 智能广播系统 (157)第7章大数据云平台接入系统 (159)7.1 网络资源池 (160)7.1.1 组网物理拓扑图 (160)7.1.2 网络负载均衡设计 (161)7.1.3 网络虚拟化设计 (164)7.1.4 IP地址及DNS规划 (169)7.1.5 网络端口资源估算 (174)7.2 计算资源池 (175)7.2.1 计算资源池架构 (175)7.2.2 应用系统分析 (176)7.2.3 计算资源池建议配置与选型建议 (178)7.2.4 计算资源池部署 (182)7.2.5 虚拟化软件选型分析 (183)7.3 云计算管理平台 (186)7.3.1 云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187)7.3.2 云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198)7.4 云计算安全防护方案 (208)7.4.1 云计算平台安全威胁 (208)7.4.2 云计算平台安全防护目标 (209)7.4.3 云计算平台安全架构 (209)7.4.4 IaaS层安全 (210)7.4.5 PaaS层安全 (224)37.4.7 公共安全 (227)7.4.8 安全管理制度 (234)7.4.9 云安全服务 (236)7.5 机房方案 (237)7.5.1 机房设备集中管理 (237)7.5.2 布线系统 (238)7.5.3 机房系统 (238)7.5.4 UPS配置方案 (241)7.6 标准化工作 (247)7.6.1 标准规范建设的原则 (248)7.6.2 标准规范的总体框架 (248)第8章矫正中心基础支撑系统 (251)8.1 计算机网络系统 (251)8.1.1 系统设计 (252)8.1.2 系统功能 (253)8.1.3 设备选型与配置 (253)8.2 视频会议系统 (259)8.2.1 建设要求 (259)8.2.2 系统设计 (259)8.2.3 系统功能 (261)8.2.4 设备选型与配置 (262)8.3 图像接入系统 (267)8.3.1 建设要求 (267)8.3.2 系统设计 (268)8.3.3 系统功能 (274)8.3.4 图像信号显示 (275)8.3.5 图像查询回放 (276)8.3.6 设备选型与配置 (278)8.4 主机与存储系统 (282)8.4.1 建设要求 (282)8.4.2 系统设计 (282)8.4.3 系统功能 (283)8.4.4 设备选型与配置 (283)8.5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加工 (285)8.5.1 数据入库的处理 (286)8.5.2 数据入库准备 (288)8.6 数据整合预入库阶段 (289)8.6.1 各要素组织结构重构 (289)8.6.2 数据装载存储 (289)8.6.3 拓扑重构数据拼合 (290)8.7 机房工程 (292)8.7.1 建设要求 (292)8.7.2 系统设计 (292)48.7.4 设备选型与配置 (293)第9章施工组织计划 (296)9.1 设计概述 (296)9.2 工程工期进度控制综述 (296)9.3 工程进度控制的方法、措施 (297)9.4 施工进度计划 (300)9.5 主要系统施工方案 (304)9.5.1 施工程序 (304)9.5.2 施工准备 (305)9.5.3 主要施工方法 (305)9.5.4 管内穿线 (306)9.6 现有设施保护方案 (308)9.7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312)9.7.1 工程质量目标 (312)9.7.2 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313)9.7.3 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 (316)9.8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320)9.8.1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 (320)9.8.2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320)9.8.3 施工场地治安管理 (327)9.8.4 工地现场的消防保障措施 (329)9.8.5 安全保障措施 (330)9.8.6 施工现场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331)9.9 消防保障措施 (332)9.9.1 编制说明 (332)9.9.2 安全防火管理组织 (332)9.9.3 安全防火措施 (338)9.9.4 安全防火教育 (344)9.10 主要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备计划 (345)9.10.1 施工机具调配计划 (345)9.10.2 项目组的组织结构及职责 (348)9.10.3 人员保证措施 (356)9.10.4 劳动力安排计划 (357)9.11 临时用水、用电、存货、工地办公室等要求 (357)9.11.1 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和原则 (357)9.11.2 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358)9.11.3 工地安排 (359)9.11.4 施工现场用水 (360)9.11.5 施工现场用电 (360)9.12 雨季施工防护措施 (360)9.13 抢工措施 (362)9.13.1 保障施工进度的因素分析 (362)9.13.2 抢工方案 (363)59.14.1 文明施工的意义 (370)9.14.2 文明施工的监督管理措施 (370)9.15 保证施工的环境保护措施 (374)9.15.1 保证施工环境的目标 (375)9.15.2 工作依据 (375)9.15.3 环境管理方针、目标、因素 (376)9.15.4 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378)9.15.5 降低噪音及减少扰民的措施 (380)9.16 施工应急预案 (382)9.16.1 紧急情况的处理及应急预案 (382)9.16.2 高空坠落事故的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387)9.16.3 火灾事故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389)9.16.4 触电事故的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392)9.17 系统测试验收 (393)9.17.1 项目测试及验收依据 (393)9.17.2 项目测试及验收标准 (394)9.17.3 项目测试及验收程序 (397)9.17.4 项目竣工验收 (400)9.18 人员培训计划 (403)9.19 质量控制体系 (404)6第1章项目背景社区矫正最早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开始出现,那些所犯罪行轻微的人不再入狱服刑,而是在他们所居住的社区就地改造。

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建设规划

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建设规划

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建设规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区矫正作为刑满释放人员刑罚执行的一种重要方式,也亟需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本文将从社区矫正工作的背景和现状、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信息化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步骤等方面探讨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背景与现状社区矫正是刑满释放人员恢复社会为主要目标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

目前我国刑罚执行体系中,社区矫正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社区矫正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信息采集和管理还主要依靠人工处理,效率低下;信息共享不畅,导致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等。

因此,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信息化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首先,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采集和准确管理,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其次,信息共享可以消除信息障碍,提高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流通和互动,减少对重复劳动的依赖。

此外,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有助于加强矫正预防和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三、信息化建设目标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具体而言,目标包括数据化信息管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以及数据分析和挖掘等方面。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要具体、可行,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和资源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

四、建设内容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涵盖多个方面。

首先,要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的数据信息库,包括个案信息、执行信息、监督信息等。

其次,要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息沟通和共享。

同时,还需要建立信息系统,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此外,还需要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为决策和预测提供支持。

五、建设步骤信息化建设的步骤分为规划、设计、实施和运营四个阶段。

首先,在规划阶段,要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进行项目申报和立项。

智慧社区矫正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社区矫正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测试用例执行
按照测试用例的步骤,对智慧社区矫正平台进行全面的测 试,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
缺陷跟踪与处理
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通 知开发团队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对缺陷进行跟踪验证 ,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验收标准明确和达成情况评估
验收标准制定
验收流程规范
根据智慧社区矫正平台的建设目标和 功能需求,制定明确的验收标准,包 括系统性能、功能实现、界面设计、 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07
项目进度管理与风险控制
项目进度计划安排和时间表制定
01
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任务、负 责人和完成时间。
02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用甘特图、里程碑图等可视 化工具,制定时间表并进行动态调整。
03
设立定期汇报机制,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确保 按计划推进。
关键里程碑设定和达成情况跟踪
01
设定项目关键里程碑,如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测试、上 线运行等。
02
制定里程碑达成标准,明确评估方法和验收流程。
对关键里程碑的达成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
03
取相应措施。
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措施制定
通过专家评审、历史数据分析 等方式,识别项目潜在的风险

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相 应的应对措施,如风险规避、 减轻、转移和接受等。
通过实时监管和数据分析 ,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管 力度,降低脱管、漏管风 险。
促进跨部门协作
通过平台系统实现多部门 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矫 正工作的整体效果。
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
构建智慧社区矫正平台系统
整合现有资源,构建集信息化、智能 化于一体的智慧社区矫正平台系统。

社会社区综治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社会社区综治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提升社区服务质量
平台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便 捷的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该平台可以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促 进社会和谐稳定。
推动社区发展
社会社区综治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的 建设可以促进社区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推动社区的发展。
02
平台建设目标与功能需求
建设目标
提升社会社区综治管理水平
社会社区综治网格化管 理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汇报人:xx
2023-12-04
目录
• 平台建设背景及意义 • 平台建设目标与功能需求 • 平台架构及技术实现方案 • 平台运营及管理方案 • 安全保障措施及风险控制方案 • 效益评估及未来发展计划
01
平台建设背景及意义
建设背景
社会治理形势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 ,社会治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需要创新 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04
平台运营及管理方案
运营模式
01 网格化管理
将社会社区划分为若干个 网格,实现精细化管理。
03 信息化手段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
理效率。
02 整合资源
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 织等资源,提供多元化服 务。
04 强化服务
强化社区服务,提高居民
满意度。
管理方案
制定标准
制定网格化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流程。
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网格化管理,能 够更好地了解居民需 求,提供更精准的服 务,提高居民满意度 。
促进社会参与
网格化管理能够鼓励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增强社区凝聚力,促 进社会和谐稳定。
未来发展计划
拓展服务领域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 ,覆盖更广泛的社区群体,为更多的

社会综治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社会综治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社会综治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1. 简介社会综治信息管理平台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社会综治管理系统,旨在提高社区治理和综合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本方案旨在介绍社会综治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功能模块以及实施计划。

2. 建设目标通过建设社会综治信息管理平台,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以下几点:- 提高社区治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加强社会综治信息的收集、整合和分析能力;- 便捷、高效地进行社会综治工作的指挥和调度;- 加强社会综治信息的共享和沟通,促进多部门合作治理。

3. 功能模块社会综治信息管理平台将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收集社会综治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如社区问题、犯罪信息等;2. 数据整合模块:将采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合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数据分析模块:基于整合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问题预警;4. 工作指挥模块:用于指挥和调度社会综治工作,包括任务下达、执行监督等;5. 信息共享模块:实现社会综治信息的共享和沟通,促进多部门合作治理。

4. 实施计划社会综治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需求调研和分析:了解社区治理和综合治理的具体需求,明确平台功能和性能要求;2. 技术选型和方案设计: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设计平台的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3. 开发和测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和功能测试,确保平台的稳定和可靠性;4. 部署和运维:将开发完成的平台部署到实际环境中,并进行后续的日常运维工作;5. 培训和推广: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平台使用培训,并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平台的使用率。

5. 总结社会综治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是提升社区治理和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

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收集和分析社会综治信息,提高社会综治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以上是社会综治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的简要介绍,请予以参考。

社区矫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社区矫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司法社区矫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让社区矫正工作全程智能化、无纸化、透明化管理目录一、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建设背景 (3)二、司法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3)1系统结构描述 (4)2系统功能框架描述 (4)3系统主要功能描述 (5)3.1待办事项 (5)3.2审前调查 (7)3.3二代身份证信息验证读取系统 (8)3.4入矫管理 (9)3.5定位监控 (9)3.6集中点验 (10)3.7IVR系统 (11)3.8人脸&指纹身份验证系统 (12)3.9矫正管理 (13)3.10安置帮教 (14)3.11统计查询 (14)3.12资料中心 (14)3.13检查考评 (15)3.14系统管理 (15)三、总结 (16)一、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建设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两院两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中“探索运用信息通讯等技术手段,创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方法,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科技含量”的工作要求,同时应浙江省司法厅的要求,须建立起上至省(市)司法厅(局),下至基层司法所,并广泛联通监狱、劳教、警官学院、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的司法行政信息专网。

其中,“社区矫正管理系统”作为子系统,可对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活动进行严格的程序化管理,并可以对社区矫正人员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身份识别等。

《社区矫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以“两院两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浙江省社区矫正工作资料汇编》、《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奖惩考核暂行办法》、《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规定》为依据。

根据社区矫正管理的制度和实施的基本流程所设计。

将矫正衔接、矫正执行、管理监督、考核奖惩和矫正解除相结合,整个矫正实施过程,采用数据库技术、电子文档管理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位置信息定位服务(LBS)技术、声纹身份识别技术、人脸&指纹身份识别技术,把软件和数据服务集成一体,为司法局和社区基层管理、执法部门提供一套有序、高效的解决方案。

关于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

关于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

关于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摘要:目前,社区矫正已在全国范围内进入试行阶段,但实践中存在着司法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信息不对称致使矫正对象脱管、漏管,以及检察机关难以实时监督等难题,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

鉴于此,作者认为应当积极尝试运用科技手段开发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提升监督效果。

关键词: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监督浙江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颁布《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京、津、沪、江、浙、鲁为全国社区矫正试点城市。

2005年开始,扩大到18个省市。

截止目前为止,社区矫正已在23个省(区、市)85个地方,375个县(区市),3142个街道开展,分别占全国(区市)地区、县(市区)、街道建设处的72%,25%,13%,24%,上海市、江苏省走在社区矫正工作的全国的前列。

至此,社区矫正工作进入全面试点试行阶段,但在社区矫正监督方面仍存在很大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文从我国检察监督出现的问题出发,以浙江宁波的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为例,探讨其对社区矫正监督的影响,并提出意见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一、社区矫正监督存在的问题(一)信息传递不及时由于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严重制约着检察人员监督权的行使。

如检察监督需要的矫正对象的具体信息来自不同部门,长期以来没有形成规范的传递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造成执行和监督机关没有收到和及时收到监外执行罪犯的相关材料,使一部分监外罪犯失控,漏管,脱管。

(二)监督方式的事后性由于社区矫正信息共享问题,检察机关无法介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的申报和执行过程,执行机关也不移送相关资料,检察机关审查的仅为人民法院的审判书,其监督方式为事后检察。

这很大程度上使社区矫正的实际效用打了折扣。

(三)监督手段的单一性对于社区矫正的交付执行采用主要是法院送达判决书,外地监狱部门邮寄的方式。

智慧矫正中心建设方案

智慧矫正中心建设方案

智慧矫正中心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智慧矫正中心建设是为了推动我国刑罚执行制度从“惩罚矫正为主”向“惩罚矫正相结合”转型,提高刑罚执行效率,降低社会成本。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智慧城市建设与智能化监管理念,智慧矫正中心建设的需求与意义愈加突出。

二、项目目的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集智能化监管、矫正教育、心理疏导、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矫正中心,以寻求更加科学、高效、人性化、智能化的矫正手段,打造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智慧矫正平台,实现“变刑罚为治疗,变矫正为帮扶,变社区为家园”的目标。

三、项目内容1、智能化监管: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矫正对象的行为轨迹预测、动态风险评估、精准定位监管等功能。

同时,通过智能化监管,能够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监管效率,确保矫正对象安全稳定。

2、矫正教育:通过心理疏导、思想改造等方式,帮助矫正对象重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其自我约束和自我改造的能力。

3、心理疏导: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心理疏导团队,全面开展心理测评、心理干预、心理辅导等工作,帮助矫正对象消除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

4、职业技能培训:根据矫正对象的不同背景、兴趣和特长,为其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顺利实现社会融入和就业创业。

5、就业创业:与当地企业、社会组织、公益机构等开展合作,为矫正对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促进其尽早实现经济自立和社会重新认同。

四、投资预算本项目总投资预算为1亿元,其中包括场地建设投资、设备采购投资、人员招聘投资、日常管理运营投资等多个方面。

投资预算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逐步调整。

五、效益评估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智慧矫正中心的建设,提高刑罚执行效率、降低社会成本、实现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职业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效益评估将根据矫正对象的相关指标、社会反响和实际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保证项目实施效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信度。

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一、背景介绍社区矫正是指对被判刑的犯罪分子进行社区化的刑罚执行和社会恢复的工作。

传统的社区矫正工作主要依赖于人工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不便捷等问题。

为了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信息化建设成为必要的选择。

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1. 提升管理效率: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矫正对象的信息化录入和重点人员的监控,提升管理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

2. 加强数据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对社区矫正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 提升工作整体水平: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可以促进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作业,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4. 增加公众满意度:信息化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可以增加公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信任和满意度。

三、信息化建设的方向1. 建设集中化数据库:建设一个集中的数据库,包含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信息、案件记录、行为评估等。

这样可以方便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查询。

2. 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引入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矫正对象的信息管理、行动轨迹的监控和预警提醒等功能。

3. 推行电子化档案管理:将社区矫正对象的档案进行电子化管理,实现档案的快速查阅和更新。

4. 建设线上学习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线上学习平台,以提升矫正对象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四、信息化建设的挑战1. 技术困难:信息化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对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有一定要求,因此技术困难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挑战。

2. 安全隐患: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性,以免泄露或被不法分子利用。

3. 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可能影响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五、信息化管理的优势1. 数据准确性:信息化系统可以提高数据记录的准确性,避免了人工操作中的错误。

2. 工作效率提升: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可以减少繁琐的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3. 决策支持能力:信息化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和报告,为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支持。

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方案

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方案

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方案司法局强力推进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社区矫正工作有机整合,促进社区矫正工作向规范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全面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监管,切实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质效。

一是强基础,在信息化建设软硬件上下功夫。

为适应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需建立高效信息化社区矫正监控指挥中心,建立“一个平台、两套系统”:即社区矫正监管平台、远程监控指挥系统和社区矫正定位监管系统;实现了“七大功能”,即通过互联网数据的自动生成、存储和传输,集合动态监管、视频指挥、应急处置、远程教育、指纹考勤等七大功能,发挥指挥中心信息中枢作用,满足当前社区矫正工作新需求。

同时购置高清摄像头、指纹报到仪、执法记录仪、便携式打印机,电子屏幕和电子腕表,设备配套至县社区矫正监控指挥中心和各司法所,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终端全覆盖。

通过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等形式,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使他们更新观念,提高意识,强化使用,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县社区矫正监控指挥中心配备专职信息人员1名,各司法所各配备专职信息人员1名,专门负责通过信息监管平台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日常管理。

二是重实用,在提升信息化建设效能上做文章。

通过对社区矫正工作操作规程的制定、细化和规范,最大化利用各项信息化设备功能,加大“人防”和“技防”的有效结合,实现社矫正管理智能化。

开展集中训诫、教育学习同步视频活动,将社区服刑人员指纹报到、思想汇报、个别谈话、集中教育等情况通过视频方式实时传输到县社区矫正监控指挥中心,实现同步监控。

各个司法所要开展集中报到同步视频活动,加强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震慑力。

给每名社区服刑人员佩戴电子腕表,防止人机分离,24小时实现实时追踪监控。

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每月报到、思想汇报、社区服务、集中教育、请销假等日常管理工作使用指纹考勤管理,避免了假冒替代现象的发生。

推行信息化核查日记制,由专职工作人员每日通过社区矫正管理平台,对停留超时、越界警告、关停机警告、轨迹异常、人机分离等社区服刑人员违反日常管理的情形进行信息化核查,并根据实时定位、轨迹研判等信息化核查手段判断、确认相关事实,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并强化落实。

智慧社区矫正平台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社区矫正平台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社区矫正平台系统设计方案智慧社区矫正平台系统设计方案一、概述智慧社区矫正平台是为了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而设计的,其主要功能包括矫正对象信息管理、矫正计划制定和执行、矫正进展监控和评估等。

本方案将介绍该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架构、功能模块以及技术实现方面的内容。

二、设计原则1. 用户友好性:系统的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操作流程应简单顺畅,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

2. 数据安全性:系统应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技术,确保矫正对象和相关数据的安全性。

3. 实时性: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控和反馈功能,能够迅速响应矫正过程中的问题和进展。

4. 可扩展性:系统的架构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的功能扩展和业务变更。

三、系统架构智慧社区矫正平台采用三层架构,包括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1. 表现层:负责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向用户展示信息并接受用户的操作请求。

采用Web界面或移动应用程序形式,可根据需要进行定制。

2. 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包括生成矫正计划、分配任务、监控进展和评估等,同时也负责与数据访问层进行交互。

3. 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包括读取和写入数据。

采用数据库技术存储矫正对象信息、矫正计划和进展等数据。

四、功能模块智慧社区矫正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 管理员管理:用于管理员对用户账号的管理,包括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管理员账号信息。

2. 矫正对象管理:用于管理矫正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个人信息、家庭情况、社区关系等。

3. 矫正计划管理:用于生成并分配矫正计划给矫正对象,包括目标设定、任务分配、时间安排等。

4. 矫正进展监控:用于实时监控矫正对象的进展情况,包括矫正任务的完成情况、行为记录、社区关系等。

5. 系统评估:用于对矫正对象的矫正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矫正计划的完成情况、行为改变情况、社区反馈等,可生成评估报告。

六、技术实现在技术实现方面,可以使用以下技术和工具:1. 前端开发: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用户界面,并使用jQuery或Vue.js等框架简化开发过程。

智慧社矫系统功能建设方案

智慧社矫系统功能建设方案
智慧社矫系统功能建设方 案
汇报人:XX
2024-01-31
CATALOGUE
目 录
• 智慧社矫系统概述 • 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功能 •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管理功能 • 智慧社矫系统数据分析功能 • 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功能 • 智慧社矫系统实施与推广方案
01
CATALOGUE
智慧社矫系统概述
背景与意义
美誉度。
04
预期效果与评估方法
01
明确项目实施后的预期效果,包 括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效率、降低 工作强度、减少人为错误等。
03
通过用户满意度调查、使用反馈 等方式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不
断改进和优化系统。
02
制定具体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对 系统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
析。
201 4
04
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确 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数据报告生成与导
1
根据用户需求,自动生成各类数据报告,如风险 评估报告、行为分析报告等。
2
支持报告导出功能,可将报告导出为Word、 PDF、Excel等格式,方便用户分享和使用。
3
提供报告打印功能,满足用户纸质报告的需求。
05
CATALOGUE
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功能
数据加密与备份
数据加密
采用业界认可的加密算法,对敏 感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 保数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无法
建立全面、准确的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库,包括个 人基本信息、犯罪情况、家庭背景等。
提供便捷的信息录入界面和操作流程,确保数据 及时、准确录入。
支持对象信息的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方便 管理人员进行信息维护。
对象分类与风险评估
01

智慧城市-社区司法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中国移动】

智慧城市-社区司法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中国移动】

鞍山市智慧城市社区司法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 (4)二、社区矫正的需求分析 (4)2.1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 (4)2.2社区矫正的对象: (5)2.3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 (5)2.4社区矫正信息化发展历程及趋势 (5)2.5社区矫正系统建设: (5)三、市司法局概况 (6)四、系统总体设计 (6)4.1系统简介 (6)4.2建设目标 (7)4.3指导思想 (7)4.4设计原则 (8)4.5总体结构设计 (9)4.5.1 总体逻辑结构 (9)4.5.2 网络逻辑结构 (10)4.6系统结构体系 (10)4.7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14)4.8标准规范化设计 (14)4.9系统与各运营商定位平台接口设计 (15)4.10系统开放性设计 (16)4.11系统可扩展性设计 (17)4.12系统的界面设计 (17)4.13系统的设计特点 (18)4.14系统优势 (19)五、经济及社会效益 (19)六、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20)4.1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建设 (20)4.2总体功能描述 (21)4.3人员定位管理 (22)4.4档案工作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网上办公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帮教安置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系统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项目实施 (31)7.1 时间进度安排 (31)7.2 项目的组织结构 (31)7.2.1 用户方组织结构 (31)7.2.2 开发方组织结构 (32)7.2.3 项目的人员组织 (35)7.2.4 项目实施阶段 (35)7.3 系统部署方案 (38)7.3.1 安装 (38)7.3.2 定制 (39)7.3.3 调试 (39)7.3.4 培训 (39)7.3.5 问题反馈 (39)7.3.6 系统维护 (39)7.4 培训方案 (39)7.4.1 培训宗旨 (39)7.4.2 培训目的 (40)7.4.3 培训方式 (40)7.4.4 培训考评 (42)八、售后服务 (42)8.1 服务承诺 (42)8.2 技术支持和维护说明 (42)8.2.1 概述 (42)8.2.2 服务宗旨 (43)一、项目背景社区矫正最早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开始出现,那些所犯罪行轻微的人不再入狱服刑,而是在他们所居住的社区就地改造。

社区矫正案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社区矫正案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社区矫正案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社区矫正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模式,对于刑事犯罪分子的改造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社区矫正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管理不规范等。

为了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建设一套全面高效的社区矫正案件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对社区矫正案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行论述。

1.背景分析社区矫正案件管理的核心是数据管理,而传统的手工记录已无法满足对数据的高效处理和统计分析需求。

因此,建设一套社区矫正案件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电子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安全性。

2.功能需求在建设社区矫正案件管理信息系统时,需要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

首先,该系统应具备案件信息录入、查询和修改的功能,方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

其次,系统应提供犯罪分子个人信息的管理功能,包括基本信息、家庭情况、犯罪史等内容,以便进行有效的矫正服务和监督管理。

此外,系统还应支持矫正方案制定、执行情况跟踪、社区资源调配等功能。

3.系统架构社区矫正案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离不开合理的系统架构。

首先,系统应采用分布式架构,使得各个部门可以共享数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系统应支持模块化开发,便于后期升级和扩展。

此外,系统还应保证数据的安全性,设置权限管理和日志监控等功能,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4.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采集与管理是社区矫正案件管理信息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系统应支持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更新。

此外,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录入规范和流程,对录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降低数据错误率和录入时间。

5.数据维护与分析社区矫正案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另一个关键是数据的维护和分析。

系统应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系统还应具备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功能,方便管理人员对案件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决策。

6.信息共享与协同社区矫正案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注重信息的共享与协同。

社区矫正对象信息管理与共享机制建立方案

社区矫正对象信息管理与共享机制建立方案

社区矫正对象信息管理与共享机制建立方案一、背景介绍社区矫正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对犯罪人员进行监管和改造,实现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维护。

然而,在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信息管理与共享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建立更加有效的机制来保障社区矫正的顺利进行。

二、问题分析目前,社区矫正对象的信息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信息分散不集中。

社区矫正对象的相关信息零散分布在不同的部门和机构中,缺乏集中管理的机制,导致信息的重复录入和难以获取。

2.信息共享不畅通。

社区矫正对象的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传递的流程繁琐,造成信息沟通不畅、工作效率低下。

3.信息安全性不足。

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对社区矫正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三、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建立一个统一的社区矫正对象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的集中、共享和安全。

四、整合信息资源将社区矫正对象的相关信息整合至信息管理平台中,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犯罪记录、矫正计划、执行情况等。

所有的信息都进行分类、标准化管理,方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明确社区矫正对象信息的共享范围和权限。

各涉及部门可以通过共享机制,及时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矫正方案,提高工作效率。

六、提高信息安全性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权限控制和监管机制。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信息进行分类保护,确保信息在共享过程中不被泄露或滥用,并定期进行安全性评估和漏洞修补。

七、加强技术支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管理工具。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开发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八、培训与交流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信息管理和技术运用能力。

定期组织交流会议,分享信息管理和共享机制方面的经验和案例,促进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九、评估与改进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信息管理与共享机制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手段,用于管理社区矫正工作的系统。

该系统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在实现社区矫正目标的同时,保障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该系统设计方案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数据管理、安全防护和应用前景。

一、系统架构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的架构应包含前端用户界面、后端服务器和数据库三层结构。

前端用户界面负责系统与用户的交互,及时反馈用户操作结果;后端服务器处理用户请求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数据库存储系统的数据,为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二、功能模块1. 档案管理模块:实现社区矫正对象的信息录入、查询、变更、归档等功能,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犯罪前科、监管计划、矫正进度等。

2. 任务管理模块:对社区矫正工作者的任务进行分配、跟踪和反馈,提醒工作者及时完成任务,确保任务按时、高效地完成。

3. 监管管理模块: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包括位置定位、日常行为分析等,同时提供风险评估和预警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4. 统计分析模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矫正对象的群体特征、矫正进展情况、工作效果评估等,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5. 信息反馈模块:向社区矫正对象、矫正工作者和相关部门提供信息反馈服务,包括通知、警示、评价等,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

三、数据管理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应具备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利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通过数据备份和恢复等手段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数据管理技术,如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价值。

四、安全防护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应考虑到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保护用户隐私的需求。

在网络传输中,加密通信和身份认证等手段保障信息的安全传输;在系统访问控制中,采用权限管理和审计机制,限制用户权限和行为,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篡改。

“智慧矫正”建设方案

“智慧矫正”建设方案

智慧矫正建设方案引言在当今社会,矫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正常秩序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慧矫正成为了矫正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向。

智慧矫正依靠现代化科技手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监管效果、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矫正人员的融入度和再犯率的降低。

本文将介绍智慧矫正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并提出智慧矫正建设的方案。

一、智慧矫正的定义智慧矫正是指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来提高矫正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的一种方式。

它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将监管和矫正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和分析,为矫正工作提供智能化、精准化的支持和指导。

智慧矫正的核心思想是将矫正工作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监管的科学化、精确化和智能化,为矫正人员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矫正服务。

二、智慧矫正建设方案2.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矫正建设的第一步是建立健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这包括建设和完善监控系统、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等关键设施。

监控系统需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如视频监控、人脸识别、GPS定位等技术,实时监控矫正对象的活动轨迹和行为动态。

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需要具备大容量、高效率的能力,能够快速处理和分析海量的矫正数据。

网络通信系统需要确保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安全性。

2.2 大数据应用与分析大数据是智慧矫正的重要支撑。

通过采集和整合监管和矫正过程产生的各类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挖掘有关矫正工作的规律和关联,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例如,通过分析矫正对象的行为数据和社交关系网络,可以及时预测和干预再犯风险,减少再犯率。

同时,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矫正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和优化。

2.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是智慧矫正的重要手段。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可以将监管和矫正工作中的大量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分析,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将矫正人员的口头报告转化为文字记录,减少人工记录的工作量和错误率。

“智慧矫正”建设方案

“智慧矫正”建设方案

“智慧矫正”建设方案
智慧矫正是指通过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高
矫正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效率,实现矫正工作的智能
化管理和监管。

下面是智慧矫正建设方案的一些建议:
1. 建设智能化监控系统:通过在监狱和矫正所内部部署监
控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控矫正对象的活动状态,减少人工监控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2. 引入人脸识别技术: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对矫正对象进行
身份识别和辨认,减少人为判别错误和逃避矫正的可能性。

3. 建设智能化评估系统:利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犯罪
行为进行风险评估和个性化矫正方案设计,提高矫正效果
和预防再犯率。

4. 推广智能化监管设备:为矫正对象佩戴智能手环或其他
智能设备,实现对其位置、行为轨迹等信息的实时监控,
提高矫正对象的遵纪守法意识。

5. 建立智能化数据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矫正数据平台,
实现各部门和地区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提高矫正
工作的整体协同效能。

6. 开展智能化培训和教育: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在线学习
平台,为矫正工作人员提供全面、灵活的培训和教育资源,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7.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措施:采取严格的数据加密、权限管理、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保障矫正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8.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积极引导和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
开展智慧矫正相关技术的创新和研发,促进行业的持续发
展和进步。

以上是智慧矫正建设方案的一些主要内容,该方案可以提高矫正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改善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再犯风险,有效预防和控制犯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市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黄冈分公司2012年6月目录一、项目背景 (5)二、社区矫正的需求分析 (5)2.1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 (5)2.2社区矫正的对象: (6)2.3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 (6)2.4社区矫正信息化发展历程及趋势 (6)2.5社区矫正系统建设: (6)三、市司法局概况 (7)四、系统总体设计 (7)4.1系统简介 (7)4.2建设目标 (8)4.3指导思想 (8)4.4设计原则 (9)4.5总体结构设计 (10)4.5.1 总体逻辑结构 (10)4.5.2 网络逻辑结构 (11)4.6系统结构体系 (11)4.7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15)4.8标准规范化设计 (15)4.9系统与各运营商定位平台接口设计 (16)4.10系统开放性设计 (17)4.11系统可扩展性设计 (18)4.12系统的界面设计 (19)4.13系统的设计特点 (20)4.14系统优势 (20)五、经济及社会效益 (21)六、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22)4.1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建设 (22)4.2总体功能描述 (23)4.3人员定位管理 (24)4.4档案工作管理 (24)4.5网上办公管理 (24)4.6帮教安置管理 (24)4.6系统管理 (24)七、项目实施 (25)7.1 时间进度安排 (25)7.2 项目的组织结构 (25)7.2.1 用户方组织结构 (25)7.2.2 开发方组织结构 (26)7.2.3 项目的人员组织 (29)7.2.4 项目实施阶段 (29)7.3 系统部署方案 (32)7.3.1 安装 (32)7.3.2 定制 (33)7.3.3 调试 (33)7.3.4 培训 (33)7.3.5 问题反馈 (33)7.3.6 系统维护 (33)7.4 培训方案 (33)7.4.1 培训宗旨 (33)7.4.2 培训目的 (34)7.4.3 培训方式 (34)7.4.4 培训考评 (36)八、售后服务 (36)8.1 服务承诺 (36)8.2 技术支持和维护说明 (36)8.2.1 概述 (36)8.2.2 服务宗旨 (37)一、项目背景社区矫正最早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开始出现,那些所犯罪行轻微的人不再入狱服刑,而是在他们所居住的社区就地改造。

社区矫正进入我国后也成为我国刑罚体制改革后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社区矫正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预防这些人再次犯罪;二是回归社会,完成再社会化过程。

我国于2003年首先在上海、江苏等东部6省市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乡镇开始进行社区矫正试点,现在已推进到18个省(区、市)的85个地市375个县(市、区)3142个街道(乡镇)。

在我国为期不长的试点中,社区矫正工作达到了较好的改造效果。

截至2006年底,全国累计接收矫正对象72070人、解除矫正对象20278人,重新犯罪率不到1%。

依据我国的国情,在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对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可适用以下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而根据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统计的数字,就缓刑和假释两项,2000年,加拿大适用的比例最高,达到79.76 %,澳大利亚达到77.48%,新西兰为76.15%,法国为72.63%,美国为70.25%,韩国、俄罗斯较低,但也分别达到了45.90%和44.48%。

这些数据说明,世界主要国家处于社区矫正中的罪犯人数已经超过了监禁人数,这与我国监禁人数占绝大多数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此在我国今后的司法工作中,也将把社区矫正人数逐步提高到70%左右。

二、社区矫正的需求分析社区矫正,是指将社区矫正对象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负责并组织社会力量对其采取监督管理、教育、帮助措施,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1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司法部基础工作指导司负责社司矫正工作的指导⏹省、设区的市、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编制社区矫正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指导管理本地区社区矫正工作,协调解决社区矫正工作的困难和问题,检查、考核本地区社区矫正工作情况;⏹乡镇(街道)司法所具体负责实施社区矫正。

2.2社区矫正的对象:⏹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2.3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包括市、区县司法局管理人员、街道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和社区矫正志愿者、派出所民警等2.4社区矫正信息化发展历程及趋势人工管理阶段(2003年—2005年)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六省市列为第一批试点。

基本上依赖人工管理、书面汇报,矫正工作者工作量大、效率低、对矫正对象无法量化考核等问题愈显突出。

信息化试点阶段(2006年—2008年)第一批试点成效初见,六个试点省(市)共接收、管理社区服刑人员4900多人。

2007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移动信息管理平台投入使用,提升了管理手段,效果显著。

截止到2010 年12 月,江苏省建有“社区矫正移动管理系统”的地市区已达13 个,占江苏省县区级总数的70%。

扩大试点城市,十二个省(区、市)列为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地区,推广阶段(2009年)2008 年底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决定社区矫正工作2009 年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广。

“社区矫正移动管理平台”被业界普遍认为具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优势。

社区矫正系统的建设会带来大批稳定的客户入网,因此也是各大运营商必争的焦点。

目前江苏、浙江、上海、湖北、天津、山东、广东、河北、等地已纷纷建立社区矫正信息化系统,并且在的多个省份已经将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纳入了十二五规划。

2.5社区矫正系统建设:黄冈市社区矫正信息化系统将我公司基站定位技术(LBS)和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能够对矫正对象的位置和状态做出实时的判断,然后通过系统进行日常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定位监管、警示告知、信息交互、工作记载、网上审批、电子档案、数据分析、工作机制、信息发布及出境管理等模块。

三、黄冈市司法局概况黄冈市司法局位于湖北省东部,全市司法局下辖10个区县司法局,124多个司法所,在册矫正的人员大约1460多人左右。

为更好地对社区矫正人员更好地进行管理,将建立一套集矫正人员档案、工作记载、人员定位、信息交互等功能一体化的移动社区矫正平台。

这样,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可通过平台,全面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各种动态及基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状况,及时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决策,有针对性地指导督促基层司法所及时履行社区矫正各项工作职责。

四、系统总体设计4.1系统简介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系统是结合了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信息化产品和定位业务,针对社区矫正,为司法系统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

为了加强对矫正对象位置的掌握、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减小司法局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矫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开发的一套社区矫正信息化移动管理系统。

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移动LBS定位、通讯网络等技术,通过手机终端实现对被矫正对象的实时监控、信息交互;并结合短信、语音、3G视频等技术优势,实现矫正工作者与被矫正人员的信息交互,有效的控制社区矫正“五类”人群的活动范围区域,消除安全隐患。

整个系统必须保证网络安全性,无线数据通道安全性,并对相关人员信息,数据,进行保密处理,实现社区矫正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矫正工作者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

4.2建设目标●运用科技手段对矫正对象进行有效管理●一键式操作,切实为基层司法所减负●表格自动生成,减少重复工作,提高效率●重点人员随时监控,控制重新犯罪●流程化减刑或收监,提高透明度、公正度●在册对象实现电子档案档案管理●解矫对象实现自动生成纸质档案备查●普及社区矫正系统的信息化使用水平4.3指导思想该系统要服务于司法局社区矫正业务的统一战略目标,将创新管理、结构优化、资源整合融入社区矫正的信息化建设中,建设便捷、准确、高效的《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管理系统》。

从市司法局全局着眼,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把握全局。

本系统设计以需求为牵引,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做到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的集成化管理,创建高效、简洁、实用、人性的工作环境。

考虑到需要与中国移动进行定位、语音等数据交互,因此必须做好系统接口设计;考虑到与定位数据实时性的交互和对接,需要充分考虑基础空间数据库与定位数据、业务数据的融合与匹配。

系统设计“以业务为导向,以数据为核心,以集成为重点,以应用为目的”作为总的指导思想,统筹规划,严格管理。

并采用面向对象、面向服务、UML、组件化和构件化等先进技术和方法,做到技术先进,系统完整,架构统一,结构开放,网络安全。

4.4设计原则●系统高效性系统设计充分考虑社区矫正行使职能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国家通讯网的资源优势、服务优势、安全优势。

采用先进的GIS、GPS、LBS等多业务定位技术,利用GPRS高速无线网络,使系统结构最优化,建设成本最低。

●系统继承性网络系统在设计选型上充分考虑将来向3G宽带广域多服务网的平滑过渡,跨平台的数据库系统也具有良好的数据可移植性,最大限度发挥原有部分设备的作用,如计算机网络,设备、软件等,最大限度上为用户节省投资。

●适度开放性采用面向对象的支撑平台和运行、开发平台,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可继承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

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技术和“大对象”的概念,将一个特定的应用作为一个大对象来处理,使它具备一个对象所具有的广义上的封装性和继承性。

保证了各应用之间界面的清晰性、应用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安全性。

遵循当前各项开放式国际标准。

并提供开放的应用编程接口(API)。

有利于系统今后的功能扩充。

采用“自上而下”的整体设计方法、“自下而上”的实现方式,即整体分布实施,使得系统按照系统工程的特点分期、分批逐步建设和完善。

采用开放的开发工具,支持用户或第三方的二次开发。

在遵循相关接口标准的基础上,可按照系统的需求对不同厂家的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配置,逐步投入、扩展和升级,保护原有的投资,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集成性和扩充性。

●高度安全性安全可靠性是系统性能好坏最为关键的一环,需要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安全管理手段,可靠的数据存储方式和系统运行机制。

●设计先进性系统在满足当前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一定要本着高定位、高起点的指导思想,使系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根据信息化建设规划,以能够满足现在和今后3-5年的功能需要为考察的重点,同时能方便地向更高一级结构扩展以及系统软件的升级和改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