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钢框架_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钢框架_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在现代建筑领域,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因其独特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
这种结构体系融合了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特点,为高层建筑提供了稳固、高效且灵活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钢框架。
钢框架主要由钢梁和钢柱组成,通过节点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体系。
钢材具有高强度、轻质、易于加工和安装等优点。
这使得钢框架能够提供较大的跨度和空间,并且施工速度相对较快。
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则通常位于建筑的中心位置。
它由钢筋混凝土墙体围成,内部包含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等垂直交通和设备空间。
核心筒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能够有效地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钢框架为建筑提供了灵活的大空间布局,适用于商业、办公等需要开阔空间的场所。
另一方面,核心筒能够承担大部分的水平荷载,保证了建筑在强风或地震时的稳定性。
在抗震性能方面,这种结构表现出色。
地震发生时,钢框架和核心筒协同工作,共同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
核心筒的混凝土墙体能够有效地限制结构的变形,而钢框架则通过其良好的延性来消耗能量,从而减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
从施工角度来看,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可以同时施工,大大缩短了建筑的工期。
钢框架部分可以在工厂预制,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然而,这种结构也并非没有挑战。
例如,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之间的连接节点设计和施工要求较高。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
另外,由于两种材料的物理性能不同,在温度变化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这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加以考虑和解决。
为了确保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设计阶段需要进行精细的计算和分析。
设计师要根据建筑的功能、高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确定钢框架和核心筒的尺寸、材料强度等参数。
同时,还要考虑风荷载、地震作用、竖向荷载等多种荷载组合,以保证结构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满足设计要求。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技术探讨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技术探讨摘要:现阶段,高层建筑应用现浇混凝土体系有着极高的优势,防震性能良好,建设效率高,能够规范性的布局,因此被普遍应用到了各项目中。
可是因为建设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有高有低,对于具体内容掌握不全面。
所以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的问题,难以确保项目整体质量。
当没有加大各项问题重视程度,必定会以为后期埋下研究的安全隐患。
在本文篇文章中主要探讨了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技术基于人们对建筑要求的提升,通过有限的土地和规划高度建设更多楼层的矛盾也十分明显。
在这一现状下,过于单一的框架结构或者框筒结构显得已经不符合高层结构需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随之出现,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校体系属于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借助钢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
全面的改进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将各项体系应用到建筑环节中,有着一定的指导效果。
文章中重点研究的高级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发展情况在框架结构中一般会设置部分剪力墙,将框架和剪力墙相互结合在一起,遵循取长补短的基本原则,有效的抵抗水平荷载,该情况被称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当前阶段,将剪力墙设置成筒体,围成的竖向箱形截面的薄壁筒和密度框架组合形成竖向箱形截面。
该种类型的结构体系具备一定的抗测仪刚度,在建筑中应用十分普遍。
框架剪力墙体系的侧向高度远远大于框架结构,一般情况下由简力墙承担水平力框架承受竖向荷载,因此应用在高层房屋比框架结构速度方面更为合理。
框筒结构是筒体结构的一方面,组成结构为密排柱和墙下裙梁。
尤其是在建筑中,水平荷载特别大,起着控制效果,筒体结构变是有效抵抗该项水平荷载的最佳结构体系。
另外,钢结构断面非常小,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较来看,能够拓展建筑的面积,工厂化程度高,建设周期短。
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小,通过对建筑结构体系内的钢结构进行研究,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随之形成。
超高层核心筒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超高层核心筒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将核心筒结构控制体系的建立作为重点,包括点位的选择、布设形式,在满足核心筒结构控制的同时实现对外围钢结构的控制,保证了核心筒的施工精度与外框架钢结构安装精度相匹配。
关键词:超高层;核心筒;施工技术前言随着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土地利用率要求逐渐增高,因而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
高层建筑更加注重水平荷载,核心筒结构发挥作用的关键点就在于其内筒与框架的联系,使内筒能够加强框架的工作性能,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一般在设备层或避难层设置整层楼高的伸臂,将外柱与内筒相连,以此保证二者的协同工作,增加框筒结构的侧向刚度,控制结构的侧向位移。
1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目前,钢框架核心筒结构施工测量的主要方法是将核心筒和外框钢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分别进行测量控制,采用内控法,利用塔楼的控制网实现对核心筒的内控;采用外控法在已安装完毕后的钢柱上架设经纬仪,实现对外框架钢结构的控制;即使两者的平面及标高测量控制使用同一个基准控制网,仍然无法避免测量误差的累积[1],给核心筒结构和外框钢结构的衔接带来很大困难。
用于核心筒与外框钢柱衔接的连系钢梁往往过长或者过短,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在对核心筒结构与外框钢结构分别进行测量控制时错误的使用了两个控制体系,而两个控制体系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误差,导致后序钢结构施工精度无法控制。
2工程概况深圳国际低碳城为国家八大低碳城试点之一,位于深圳东北门户、深莞惠交接处。
本项目用地面积24776.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7022.36平方米,包含1栋A座43层办公,研发用房,高199.95m,研发用房面积53350平方米,办公用房面积 21361平方米。
3技术原理根据工程所出现的问题,翻阅相关文献提出了钢管混凝土外框-钢支撑筒体桁架体系安装技术,主要包括:桁架厂内预拼装采用复杂节点卡具定位预拼装胎架,钢管混凝土柱牛腿连接的快速装拆抱箍柱临时支架体系,钢柱附牛腿桁架安装支架体系,桁架单元式整体吊装安装技术(设计位置辅助专向与临时固定调整装置、桁架节点单侧可调式后紧固连接技术),桁架安装定型化操作架采用抱箍固定于钢管柱技术,水平杆精确安装技术采用固定于钢管柱临时定位调整装置,伸臂桁架腹杆后装技术采用固定于钢柱与水平杆操作平台,无线监测技术采用多维度机器人监控桁架合龙时机精确确定4操作要点4.1钢管混凝土外框施工(1)在方钢管柱内设有加劲板,柱在与梁翼缘对应位置设置的内隔板,内隔板四角应设透气孔,孔径为25mm,水平隔板下方柱身上应留置20mm透气孔。
高层钢结构第九章规范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层钢结构第九章规范钢框架混凝⼟核⼼筒结构钢框架—钢筋混凝⼟核⼼筒结构9.1总则9.1.1钢框架—钢筋混凝⼟核⼼筒结构的设计,应祖训现⾏国家标准《建设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
9.1.2钢框架-钢筋混凝⼟核⼼筒结构有双重体系和单重体系之分,取决于框架部分的剪⼒分担率。
⼆者有不同的设计要求,适⽤范围,最⼤适⽤⾼度和抗震设计等级,设计时应分别符合有关规定。
9.1.3钢框架-钢筋混凝⼟核⼼筒结构有不同的形式,其框架部分采⽤钢框架外,必要时也可采⽤钢管混凝⼟柱(或钢⾻混凝⼟柱)和钢梁的组合框架;钢框架必要时可下部楼层⽤钢⾻混凝⼟柱和尚不六层⽤钢柱,混凝⼟核⼼筒必要时可作为钢⾻混凝⼟结构。
此外,周边钢框架必要时可设置钢⽀撑加强,使钢框架成为具有较⾼侧向承载⼒的⽀撑框架。
9.1.4钢框架-钢筋混凝⼟核⼼筒结构为双重体系时,其最⼤适⽤⾼度不宜超过现⾏国家规范《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BG50011 对钢筋混凝⼟框架-核⼼筒(抗震墙)结构最⼤适⽤⾼度和钢框架-⽀撑结构最⼤适⽤⾼度⼆者的平均值。
单重体系时,不宜超过GB50011对抗震墙结构规定的最⼤适⽤⾼度。
9.1.5钢框架-钢筋混凝⼟核⼼筒结构的抗震设计等级,钢框架部分和混凝⼟核⼼筒部分应分别符合现⾏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表6.1.2和表8.1.3的规定。
9.1.6框架下部采⽤钢⾻混凝⼟柱上部采⽤钢柱时,应设置过渡层防⽌刚度突变。
过渡层的柱刚度宜为上下楼层柱刚度之和的⼀半。
9.2双重体系和单重体系9.2.1 钢框架—钢筋混凝⼟核⼼筒结构宜作为双重体系。
钢框架部分按刚度分配的最⼤楼层地震剪⼒,不应⼩于结构总剪⼒的10%;框架部分按刚度分配计算得到的地震层剪⼒应乘以的的增⼤系数,达到不⼩于结构底部地震剪⼒的20%和最⼤楼层剪⼒1.5倍⼆者较⼩值,且不⼩于结构底部地震剪⼒的15%。
【说明】在地震作⽤下,由于钢筋混凝⼟核⼼筒侧向刚度较钢框架⼤很多,因⽽承担了绝⼤部分地震⼒。
框架核心筒的设计特点及应用

框架核心筒的设计特点及应用摘要:框架-核心筒结构是由核心筒与外围的稀柱框架组成的高层建筑结构,这一结构形式有利于结构的受力,从而提高高层建筑物抗震性能。
框架-核心筒结构是目前国际超高层建筑中采用的主流结构形式,在超高层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对其设计特点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技术特点,并分别从核心筒、框架、平面布置、连梁和构造要求几方面详细阐述了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要点,对其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最后详细阐述了框架核心筒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框架;核心筒;技术;超高层;抗震Abstract: the framework - core tube structure is the core barrel and peripheral dilute column frame composed of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is beneficial to the stress of the structure, so as to improv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high-rise buildings. Frame - core tube structure is the tall build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mainstream structure form, in ultra-high buildings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erefore the design features of the resear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frame - core tube structure of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parately from the core barrel, frame, plane layout, even the beam and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aspects in detail the framework - core tube structure design, the design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re illustrated. The last detail the framework core tube structu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all building.Keywords: frame; The core barrel; Technology; Tall; seismic一、框架-核心筒结构技术特点分析框架-核心筒结构是利用楼梯建筑内的电梯井道、通风井、公共卫生间等构建中央核心筒,同时采用外围框架形成框架核心筒结构。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技术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技术摘要:为了提高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协同工作性能及减小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差异,可采取以下措施,在钢框架上加设大型斜撑,在钢框架和核心筒之间增设伸臂桁架以及同时增设大型斜撑和伸臂桁架,利用有限元软件完成对比分析,这几种结构形式的协同工作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钢框架上加设大型斜撑可明显提高结构的刚度。
框架的剪力分配率更易满足规范要求,框架柱的材料利用效率更高,增设伸臂桁架对整体结构的刚度影响不大,但可有效减小钢框架和核心筒之间的竖向变形差。
同时增设大型斜撑和伸臂桁架可显著提高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
关键词: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传统的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施工顺序为,核心筒施工领先于钢框架5~6层,待核心筒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钢框架安装。
中部国际设计中心项目地上仅11层,核心筒先于钢框架施工无法满足工期需要,同时核心筒楼板甩筋不利于合模,本文就高层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同时建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交流和总结。
随着建筑行业地飞速发展,建筑设计外观的多样化、结构设计的多元化也随之而来,建筑结构形态已不仅限于规则的、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异形核心筒钢板剪力墙,异形外幕墙钢结构等设计形式异军突起,随之而来的是对其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进行除旧更新。
1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概述钢框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将钢框架轻质,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压强度高,防火性能好%抗侧刚度大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但一些已有的工程实践和试验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相对来说刚度有余而强度不足,而外框架则正好相反,强度有余而刚度不足,使得这种结构体系在抗震性能上不协调,内筒和外框架无法合理分担地震荷载作用。
为了提高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协同工作性能及减小。
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差异,可采取以下措施$在钢框架上加设大型斜撑,在钢框架和核心筒之间增设伸臂桁架以及同时增设大型斜撑和伸臂桁架。
高层建筑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同步施工工法

高层建筑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同步施工工法1.前言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中,为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通常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原则,柱和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往往要高于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两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差距越来越大。
节点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情况往往会给施工带来诸多的不便,如果解决处理不当,则会降低节点混凝土强度,影响结构受力。
为解决此施工难题,我公司通过技术攻关,提出在节点处梁、板钢筋绑扎时,在距离柱或剪力墙边500mm处垂直布设密目钢丝网片进行分隔,同步施工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该方法已在江西九江中医医院(南院)等多个工程的应用,工程检测证明,通过该方法浇筑的节点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无明显裂缝、冷缝,取得良好的效果。
该方法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经过对该技术应用的总结提炼,形成本工法。
2.特点2.0.1 施工工艺简单易行。
采用密目钢丝网片将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隔开,钢丝网片与箍筋或板筋连接固定,施工方法简单。
2.0.2 施工质量易于保证。
施工中节点部位高、低强度混凝土同步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不降低,低强度等级部位的混凝土不被高强度等级混凝土覆盖代替,保证节点处混凝土质量。
2.0.3密目钢丝网片作为高、低强度混凝土的分界面,随混凝土一起浇筑,嵌入混凝土中,可以有效提高高低强度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从而提高混凝土接缝质量。
2.0.4高低强度混凝土同步浇筑,临界面上不形成冷缝,通过二次振捣等工艺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提高节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柱梁板节点、墙板节点等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
4.工艺原理柱梁板节点、墙板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分开浇筑时,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接槎处易形成冷缝,同时在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界面附近常会出现细微裂缝,这些裂缝不是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裂缝而是受温度、湿度、混凝土收缩与膨胀等引起的混凝土裂缝,虽然不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但是影响结构整体观感效果。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等高攀升施工工法(2)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等高攀升施工工法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等高攀升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筑高度的增加,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和创新。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是一种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形式,其施工难度较大,但采用同步等高攀升施工工法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工法特点同步等高攀升施工工法是指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外部钢结构的安装和混凝土核心筒的施工,实现两者的同步进行。
这种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两个工序的同步进行,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2. 保证施工质量:同步施工可以减少因较长的施工周期带来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 优化资源利用:同步施工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机具设备和人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4. 减少安全风险:同步施工可以减少施工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减少安全风险,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适应范围同步等高攀升施工工法适用于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建筑,特别适用于施工周期紧张、施工难度大的项目。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理论依据是通过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将外部钢结构的安装和混凝土核心筒的施工同步进行,确保两者的同步协调和顺利进行。
具体措施包括:1. 施工计划优化: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各个阶段的同步进行。
2. 协同施工组织:建立协同施工组织机构,协调外部钢结构施工团队和混凝土核心筒施工团队的工作,确保两者之间的配合和协调。
3. 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如大吨位龙门架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 施工监控:建立有效的施工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施工工艺1. 钢结构安装:首先进行外部钢结构的安装,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吊装和焊接等工艺将钢结构各个部件安装到位。
2. 混凝土核心筒施工:在外部钢结构安装的同时,进行混凝土核心筒的施工,包括模板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
基于高层建筑框架一核心筒结构设计分析

基于高层建筑框架一核心筒结构设计分析摘要:筒体结构是由竖向筒体为主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高层建筑结构。
筒体可分为筒结构和框架一核心筒结构。
本文对框架核心筒结构技术特点、结构概念设计以及核心筒设计要求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架一核心筒结构;设计引言:筒体结构它是空间整截面工作结构,这就如同一根竖立在地面之上的悬臂箱形梁,同时具有造型美观、使用灵活、受力合理以及侧向刚度强这些优点,所以在高层建筑中核心筒结构受到广泛应用。
1、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技术特点分析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是利用楼梯建筑内的电梯井道、通风井、公共卫生间等构建中央核心筒,同时采用外围框架形成框架核心简结构。
这一结构形式有利于结构的受力、以此提高了楼体结构的抗震性。
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是目前国际超高层建筑中采用的主流结构形式,而且该结构还能够提高楼体内部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应用利用了核心筒的抗侧向刚度以提高楼体的抗震性能。
框架结构更多的承担竖向荷载与少部分水平荷载。
框架一核心筒的结构优势在现代超限高层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这一结构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在楼层增加的过程中减少框架水平荷载的承担比重,实现建筑使用面积的增加,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投资效益。
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优势使得其在现代超限高层建筑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是目前超高层建筑设计的主流结构形式。
2、框架一核心筒结构平面及竖向结构布置2.1结构平面布置为减小整体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两塔楼之间的影响,避免塔楼质量和刚度不同所引起的扭转效应增大,把塔楼和裙房之间采用140mm 的防震缝自地下室分开,从而形成多个较规则的子结构。
从概念设计角度选择结构体系,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结构体系采用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
其中剪力墙核心筒部分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筒体,外围框架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楼面梁采用普通梁,楼板采用现浇实心板。
剪力墙核心筒作为抵抗水平作用的主要构件,外围框架柱主要承受竖向荷载。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等高攀升施工技术

124YAN JIUJIAN SHE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等高攀升施工技术Gao ceng gang kuang jia —— hun ning tuhe xin tong jie gou tong bu deng gao pan sheng shi gong ji shu胡文学 贾翊铭 陈建良 刘博 徐保全目前,建筑领域高层结构采用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形式较为常见。
此类结构的施工多采用核心筒结构先行、外框钢结构落后几层、同步不等高施工的方法,而采用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同步等高攀升施工则较为少见。
位于深圳市深圳技术大学建设项目,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的主体结构结合工程结构设计特点,采用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同步等高攀升施工的方法,达到缩短工期、提升质量、安全可靠、节约成本的目的。
一、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施工方法比较目前国内在建的所有“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高层结构施工均采取核心筒先行,外框钢柱、钢梁、组合楼板(或钢筋桁架楼承板)后施工的“不等高同步攀升”的施工组织形式,而实践得出结论,在主体结构高度小于100m 时,塔楼结构出±0后,采用外围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同步等高攀升施工的组织形式,相较于前者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减少核心筒爬升式脚手架安装和拆卸的等待时间,大大缩短了结构施工工期;(2)外围水平结构与核心筒整体现浇,避免留设施工冷缝,能够更好的控制外框与核心筒交界面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保证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的协调作用;(3)避免了交界面板筋预留带来的后续楼承板施工不便从施工质量角度来讲;(4)消除了核心筒先行、垂直交叉施工时上方混凝土凿毛坠物等对外围钢结构施工的安全隐患;(5)避免了核心筒混凝土浇筑、养护水下淌等污染下方已安装完成的钢结构构件表面,提升成品保护质量及安全文明形象;(6)核心筒无需采用爬升式脚手架,避免爬架施工的安全风险,并且大大节约了工程成本;(7)采用可周转、安拆方便的临时支撑,其材料回收率高。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等高攀升施工工法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等高攀升施工工法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等高攀升施工工法(2000字)一、前言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是常见的问题。
为了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研发了一种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等高攀升施工工法。
该工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验证,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
二、工法特点1. 高效节省时间:采用同步等高攀升施工,无需等待核心筒浇筑完成后再施工,节省了大量施工时间。
2. 安全有保障:采用高强度的钢材作为框架结构,具有抗震、抗风等优点,同时使用混凝土核心筒来增加整体抗力,保证施工过程和建筑物的安全。
3. 施工质量高: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 结构简化:相比传统的施工方法,该工法的结构更为简化,降低了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层建筑的钢结构与混凝土核心筒的施工,特别是多层、大跨度的高层建筑,如办公楼、酒店等。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实际应用基于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并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首先,钢框架和混凝土核心筒的结构要经过专业计算和设计,以满足建筑物的抗震和抗风要求。
然后,根据施工顺序,确定每个施工阶段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钢框架和混凝土核心筒要同时施工,确保同步等高攀升。
施工中需注意两者的衔接与配合,以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和安全。
五、施工工艺1. 钢框架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框架的制作和安装,包括钢柱、钢梁和钢板等。
2. 混凝土核心筒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核心筒的浇筑,包括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等。
3. 同步等高攀升:在钢框架和混凝土核心筒的施工过程中,采用同步等高攀升的方法,确保两者的高度保持一致。
通过严格的施工控制和监测,保证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六、劳动组织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需要建立合理的劳动组织,包括项目经理、施工队、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等。
混凝土核心筒和型钢框架组合结构论述

混凝土核心筒和型钢框架组合结构论述目前,建筑业界高层建筑大都采用混凝土核心筒+型钢框架组合结构,其施工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和完善,在太古城项目上,尝试采用新的施工方法在此类建筑中应用,通过探索和实践,归纳总结,进行探讨,进行改进,以期遇到同类建筑使用。
一、工程概况我司承建的深圳市太古城是一个由 3 层地下室、11 栋地上32 层塔楼及 2 栋2~3 层附楼组成的多功能建筑群。
其中塔楼地上高度106.5m,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体和钢框架混合结构,总建筑面积约为23 万m2。
外框架每层有20 根方钢管柱,300 多根根钢梁组成。
外框架柱为焊接方钢管内灌自密实混凝土,方钢管壁厚从下至上为30~18 mm;柱截面尺寸900×900 mm、850×850 mm,800×800 mm,750×750 mm,650×650mm,550×550mm。
柱分由吊装施工方案决定,原则上三层高度一节,标准节长度12.3m(最长12.3 m,最短7 m)。
柱芯混凝土设计要求从下至上采用C55、C50、C45、C40、C35 自密实混凝土。
混凝土核心筒为19.8×19.8 m,墙厚逐渐变化,B=1000mm,900mm,800mm,700mm,600mm,500mm,板厚普通层H=110 mm,设备层为H=120 mm,核心筒板厚H=150 mm;设备层配筋为¢8@150 双层双向,其他层为¢8@200 双层双向,全部为三级钢,核心筒外围全部为钢框梁。
标准层层高为 4.1 m,首层7.0 m,二层5.95 m,三层5.5 m。
二、混凝土核心筒体+型钢钢框架组合结构施工方案由于混凝土核心筒体+型钢钢框架组合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区别,所以此类建筑施工必然有不同。
1. 混凝土核心筒与钢框架整体上升施工方案目前,在此类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经常使用的方案是混凝土核心筒先施工至5~6 层,再进行外围钢框架结构施工,在此项目,采用核心筒和外围钢框架整体上升施工方案,即: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外围钢框架同时施工。
复杂形体超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减震的研究

a d i v sia e n n e tg td. Ba e o t i t e s d n h s, h mu t・ i n i n l e s c e p n e o h sr cu e n r h o r tn ba e lid me so a s imi r s o s s f t e t t r u de t e pe ai g u s
d mp r N V s a a i u oeau t tesi i rso s igt n p r r a c fN V sfrtes cue a es( F D )w scr e o t vla h es c ep nem t a o ef m n eo F D o t tr rd t e m i i o h r u
e r q a e( B at u k O E)w t artr e o f 0yas eea aye yueo o erso s set m m to n at h i unp r do er w r n l db s f t t ep ne p c ehd adfs h e i 5 z bhh u r
n nie ra ay i F o l a n ls n s( NA)t itr to .T e i hsoy meh d me h n,te t i oy a ay i o T t o l e rf i i o s h i h s r n lss fNX VT wi n ni a ud vs u me t h n l c
S P0 0软 件对 该复 杂形 体 结 构进 行 多维 地 震 反 应 谱 A 20
和 动力 时程 分析 ; 并在 此基 础 上 , 结 构 考 虑 安装 非 线 对 性 液体 粘 滞 阻 尼 器 ( o l e rFud VsosD mp r, N n n a li i u a es i c N V s 进行 多维 减震 分析 研究 。 FD)
超高层核心筒竖向水平结构同步施工

超高层核心筒竖向水平结构同步施工1 引言钢框架-核心筒结构是目前超高层建筑最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之一,针对此种结构体系,一般都选择使用内外全爬液压爬模施工技术,这种做法技术要求高,并且因核心筒内水平结构后做,竖向墙体与水平结构连接处需处理施工缝工程量大,施工效率低、进度慢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由于电梯井道高度高,传统施工操作架无法满足搭设需求。
本文以5A商务办公楼等3项(通州区运河核心区Ⅳ-05号多功能用地项目)工程为例。
2 工程概况5A商务办公楼等3项(通州区运河核心区Ⅳ-05号多功能用地项目)位于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地上建筑分为超高层塔楼和商业裙房,超高层写字楼与商业裙房为相互独立的结构单元。
超高层写字楼地上37层,主要屋面结构高度为161.90m;裙房主要功能为商业,檐口高度为23.50m。
基础埋深20.60~22.30m。
超高层塔楼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一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楼盖采用钢梁+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
3 工艺原理核心筒采用外爬内支的方式,核心筒所有墙体均采用铝合金模板体系,其中楼梯间及局部电梯井等有楼板部位为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其余均借助液压爬模架进行上下层模板自爬升。
工具式电梯井道操作平台主要分为三种:电梯井物料平台液压爬模架、电梯井自翻牛腿式操作平台、电梯井自卡式操作平台。
4 施工操作要点4.2 操作要点4.2.1 爬模+铝合金模板深化设计及平面布置1核心筒液压爬模系统平面布置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同步施工,核心筒外爬与部分电梯井采用液压爬模体系施工,共布置30个液压爬模架机位,6组架体。
液压爬模架在核心筒地上2层结构完成后开始安装,地上3层开始使用。
施工完24层时结构发生变化,24层施工完毕后拆除4-15号机位:其中4-5、14-15号机位在地面解体后重新拼装,安装在24层墙体;7-12号机位在地面解体后重新拼装,26层施工完毕后进行二次安装,37层施工完毕后拆除25-30号机位。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超高层建筑综合施工技术

钢框架-混凝⼟核⼼筒超⾼层建筑综合施⼯技术⽬录1研究背景 (2)2研究内容 (2)3创新与关键技术 (3)3.1测量⼯程 (3)3.2脚⼿架⼯程 (8)3.2.1承插型键槽式模板⽀撑体系施⼯技术 (8)3.2.2⾮标层键槽型承插式脚⼿架在铝模中的应⽤ (10)3.3吊装⼯程 (12)3.3.1外爬动臂塔辅助吊装技术 (12)3.4模板⼯程 (15)3.4.1外钢内铝组合模板施⼯技术 (15)4实施效果 (18)4.1科技成果 (19)4.2经济效益 (19)4.3社会效益 (21)5应⽤前景分析及体会 (21)钢框架-混凝⼟核⼼筒超⾼层建筑综合施⼯技术1研究背景近年来,超⾼层建筑发展如⽕如荼。
超⾼层建筑作为建筑⼤家庭中⼗分年轻的⼀员,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也仅仅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在这短短的⼀个多世纪⾥,超⾼层建筑在其结构形式、垂直交通、功能布局以及建筑形态等各个⽅⾯都发展出了⼀套庞⼤⽽⼜丰富的科学与技术体系。
据世界⾼层建筑与都市⼈居学会(CTBUH)全球⾼层建筑统计结果:截⾄⽬前,中国200m及以上超⾼层建筑570座,300m以上57座;仅2016年,全球共建成200m及以上的超⾼层建筑128座,其中84座落成于中国,中国连续9年拥有最多的200⽶及以上竣⼯建筑。
从2010年开始,世界范围内200m及以上超⾼层建筑爆发式增长,中航资本⼤厦项⽬⾼220⽶,是公司重点项⽬。
朝阳区⼤望京,国门要塞,为空中门户,⾸都国际机场第⼀站。
中航资本⼤厦屹⽴于⼤望京CBD中轴线险要位置。
东依五环路,北邻北⼩河,近观⼤望京公园,毗邻多家世界五百强总部,地理位置优越。
本⼯程为公司重点项⽬,作为我司为数不多的超⾼层项⽬,对我们是⼀次严峻的挑战。
在施⼯过程中,针对超⾼层⼯程的特点,从新技术、新材料下⼿,配合项⽬⼯期,制定深化⽅案,在模板⽀撑体系、模板选型、垂直运输设备选择等问题上攻克技术难关,通过实际应⽤,积累宝贵经验,总结了超⾼层建筑⼯程的特点、难点,为类似的超⾼层⼯程做好经验积累。
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分析探讨

、
核心筒外墙 的连梁纵筋计算超筋是非常 厚度为 2 4 0 0 am,裙房及外围地下室也采用 普遍的情况, r 《 高规》 对连梁超筋有专 门的处 筏板基础 ,底板厚为 1 2 0 0 m m。另设抗浮锚 理措施 ,而且研究文献也不少 ,但计算模 型 杆 ,锚杆孔直 径为 l 8 0 mm,锚杆 孔中距为 的选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2 m,长度为 3 .7 5 m。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 《 高规》规定,跨高L E d , 于 5时按连梁 等级为 c 3 5 ,抗渗等级为 1 . 0 mp a ,添加混凝 考虑 ,即连梁属 于深弯梁和深梁 的范畴,其 土微膨胀剂 。底板混凝土强度拟采用 r 6 0强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时,已不 能按杆 系考虑 , 度 ,按 c 4 0计算。在主楼与裙 房之间设 置沉 也就是 已不符合 平截假 定,但 许多分析软件 降后浇带 ,地 下室 同时设 置温度 后浇 带。地 仍然把连梁按杆 系计算 ,其计 算偏 差当然是
一
加 ,土地 日益 紧张,高层建筑的修建迫在眉 睫 。2 0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国都开始着重发 展着建筑 学的研究,一座座高楼大厦平地而 起 ,标志着建筑领域进入 了一个新 的时代 。 世界各个 国家,纷纷开始设计并建造大 型 的建筑物 ,如摩天大楼,跨海大桥等各种 复杂的大型建筑 物。很多建筑师为 了建造更 高、更 大的建筑,研发出 了各种复杂的建筑 结构,他们 奠定了高层 建筑 的主要基础 。
・1 7 8・
规划设计
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分析探讨
程 宗伟
( 大连 正和建 筑设计有 限公 司,辽 宁,大连 ,1 1 6 0 0 0 )
【 摘 要 】高层建 筑已经成为我们 生活 中最为常见的建 筑形 式,各种 高层 建筑在 我 们 生活和 工作 中接 触的 日渐增 多,高层建筑 适应我 国城 市化发展 的要 求 ,也适应我 国人 多地 少的国情 需要 ,高层建筑可以更好的提
超高层核心筒外爬内支同步施工技术

超高层核心筒外爬内支同步施工技术摘要:滨江金融大厦T1、T2塔楼采用巨型钢管混凝土柱斜交网格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混合结构体系,在常规施工中,该结构形式的核心筒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交叉施工,先进行竖向结构的施工,再进行水平结构的施工,水平结构施工进度严重滞后于竖向结构施工进度。
同时由于核心筒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错层施工,势必造成水平向二次结构与竖向核心筒结构钢筋连接问题,常规核心筒结构施工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通过核心筒外爬内支同步施工技术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即核心筒外立面采用爬模体系,内立面与水平结构采用定型模板系统,以实现核心筒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的同步施工。
有效的解决核心筒水平结构构件施工进度滞后于竖向结构构件施工进度的问题。
因此,研究超高层核心筒外爬内支同步施工技术,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核心筒;外爬内支;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5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引言[注意标题层序号,层次清晰。
有引言以0开始,若无则以1开始。
] 滨江金融大厦项目T1、T2塔楼为钢管混凝土柱斜交网格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混合结构体系,总高度328米、248米,地上64层和56层。
T1塔楼标准层高为4.5m,T2塔楼标准层高为4.2m。
当层高大于4.8m需要做两次以上的爬升,其采用DMPM380型液压爬携带外围铝合金模板一起爬升,两栋塔楼各安装40个机位,爬模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爬模示意图核心筒外立面采用爬模体系,内立面与水平结构采用定型模板系统,以实现核心筒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的同步施工。
2 工程重难点分析2.1爬模预埋机位布置在剪力墙上附墙点,在标准模块化模板上预留定位孔,帮扎墙体钢筋时提前避开机位预埋位置(需要钢筋工全力配合),待模板校正到位将Φ50pvc 的套管穿进预留孔内。
2.2特殊层高爬模爬升爬模最大爬升高度为4.8m,大于4.8m的层高采取两次爬升:首先爬升一个标准层高然后再爬升剩余距离到位。
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传统的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施工顺序为,核心筒施工领先于钢框架5~6层,待核心筒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钢框架安装。
中部国际设计中心项目地上仅11层,核心筒先于钢框架施工无法满足工期需要,同时核心筒楼板甩筋不利于合模,因此本文就高层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同时建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交流和总结。
关键词: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外观的多样化、结构设计的多元化也随之而来,建筑结构形态已不仅限于规则的、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诸如:异形核心筒钢板剪力墙,异形外幕墙施工,钢结构等结构设计形式异军突起。
伴随着这些新兴的结构设计形式随之而来的是需对其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进行除旧更新。
一、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领先于钢框架施工的局限传统的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施工顺序为,核心筒施工领先于钢框架5~6层,待核心筒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钢框架安装。
本项目(中部国际设计中心项目)地上仅11层,由三栋“郁金香”花型塔楼组成,塔楼采用“花型”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按照常规核心筒首先施工再进行钢框架施工的方法不利于现场工期控制要求,同时外围钢框架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楼承板垂直于桁架方向的钢筋需在核心筒部分楼板施工时预留甩筋,不利于钢板剪力墙的合模,同时安全隐患较大。
因此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领先于钢框架施工的方法不适用于本项目施工。
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技术的应用项目伊始就决定成立攻关小组解决钢筋混凝土先于钢框架同时施工造成施工进度慢,施工工艺复杂的难题,经过综合研究与分析决定采用花型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时施工的工序,经过结构受力软件分析,咨询专家、与设计单位沟通,先后解决了“花型”外展及收缩过程中梁柱受力问题,形成了“花型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时施工建造工法”的完整工艺。
高层钢结构+钢筋砼核心筒结构施工组织设计

……….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7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一、钢结构工程概况 (1)二、施工重点 (1)三、钢结构施工控制点 (2)四、编制依据文件及规范 (2)第二章组织机构、劳动力及设备计划 (4)一、组织机构 (4)二、劳动力计划 (8)三、主要设备、机具、仪器 (9)第三章垂直运输方案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 .. (12)一、钢结构施工总体思路 (12)二、施工平面布置 (12)三、施工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 (13)四、钢结构施工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钢结构安装 (15)一、技术准备 (15)二、钢构件和材料的进场与验收 (16)三、吊装总体部署 (18)五、钢梁吊装 (22)六、斜撑的安装 (25)第六章测量校正 (26)一、测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26)二、测量控制的基本构思 (26)三、测量控制的准备工作 (27)四、测量控制 (27)五、钢柱的安装校正测量 (32)六、注意事项 (36)第七章高强螺栓安装 (38)一、安装准备 (38)二、高强螺栓安装施工流程 (39)三、安装方法 (40)四、安装注意事项 (40)五、安装施工检查 (41)六、施工安全 (41)第八章焊接 (42)一、焊接概述 (42)二、焊接施工组织 (42)三、焊接管理 (44)五、焊前准备 (46)六、焊接 (46)七、焊接工艺流程 (48)八、焊接工艺参数 (50)九、焊接顺序 (52)十、焊接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53)十一、焊后清理及外观检查 (53)十二、焊缝检验 (54)十三、质量控制 (55)第九章压型钢板和栓钉安装 (60)一、安装工序 (60)二、施工过程 (60)三、施工段的划分 (60)四、安装的整体顺序 (60)五、压型钢板安装 (61)六、熔焊栓钉的施工 (65)七、注意事项 (70)第十章防火涂料施工方案 (71)一、防火涂料的选用 (71)二、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性能和特点 (71)三、防火涂料施工组织方法、涂装工艺与措施 (72)四、施工工艺 (73)第十一章冬雨季施工方案 (87)一、雨季施工措施 (87)二、冬季施工措施 (88)第十二章质量管理 (93)一、质量控制目标 (93)二、质量控制程序 (93)三、质量保证体系 (99)四、质量管理措施 (100)五、其它措施 (102)六、文件、资料管理 (104)第十三章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管理 (107)一、安全管理体系 (107)二、安全管理 (109)三、安全生产具体措施 (110)四、卫生和急救措施 (115)五、消防保证措施 (115)六、文明施工管理组织与目标 (117)七、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18)八、文明施工检查措施 (118)九、成品保护 (119)十、协调关系,防止施工扰民 (120)十一、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措施 (121)第一章工程概况一、钢结构工程概况……………楼钢结构安装工程地点位于…….市………..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29T10:58:32.8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作者:肖闯王彬杨青峰毕应超索亚楠[导读] 传统的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施工顺序为,核心筒施工领先于钢框架5~6层,待核心筒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钢框架安装。
肖闯王彬杨青峰毕应超索亚楠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传统的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施工顺序为,核心筒施工领先于钢框架5~6层,待核心筒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钢框架安装。
中部国际设计中心项目地上仅11层,核心筒先于钢框架施工无法满足工期需要,同时核心筒楼板甩筋不利于合模,因此本文就高层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同时建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交流和总结。
关键词: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外观的多样化、结构设计的多元化也随之而来,建筑结构形态已不仅限于规则的、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诸如:异形核心筒钢板剪力墙,异形外幕墙施工,钢结构等结构设计形式异军突起。
伴随着这些新兴的结构设计形式随之而来的是需对其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进行除旧更新。
一、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领先于钢框架施工的局限
传统的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施工顺序为,核心筒施工领先于钢框架5~6层,待核心筒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钢框架安装。
本项目(中部国际设计中心项目)地上仅11层,由三栋“郁金香”花型塔楼组成,塔楼采用“花型”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按照常规核心筒首先施工再进行钢框架施工的方法不利于现场工期控制要求,同时外围钢框架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楼承板垂直于桁架方向的钢筋需在核心筒部分楼板施工时预留甩筋,不利于钢板剪力墙的合模,同时安全隐患较大。
因此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领先于钢框架施工的方法不适用于本项目施工。
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施工技术的应用
项目伊始就决定成立攻关小组解决钢筋混凝土先于钢框架同时施工造成施工进度慢,施工工艺复杂的难题,经过综合研究与分析决定采用花型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时施工的工序,经过结构受力软件分析,咨询专家、与设计单位沟通,先后解决了“花型”外展及收缩过程中梁柱受力问题,形成了“花型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时施工建造工法”的完整工艺。
花型钢框架外围钢柱均为斜柱,花型外展时斜柱通过钢梁与核心筒钢板墙连接,如何保证结构体系稳定,是施工的关键,同时花型收缩过程中核心筒为纯混凝土剪力墙,钢梁通过预埋与剪力墙连接,在施工工程中预埋件无法受力,如何保证钢梁与钢柱连接段高强螺栓不受剪,楼板浇筑过程中钢梁不下挠,以及桁架楼承板与木模板接触面拼缝严密型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对钢板剪力墙封闭环的加固,以及钢梁的临时支撑,并对楼承板与木模板的搭接确保了结构的安全性及施工质量的可控性。
主要技术难点:
1、技术难点1:斜柱对接焊缝受剪,不利于结构安全,安装就位需要及时通过钢梁与核心筒钢板剪力墙连接;
2、技术难点2:钢板剪力墙不封闭,一边受力容易造成墙体变形;
3、技术难点3:钢梁预埋件无法受力,易造成钢梁下挠及固定端高强螺栓剪坏;
4、技术难点4:桁架楼承板如何与木模板搭接位置已出现薄弱点不利于砼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