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3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3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b4021cc850ad02de80416e.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三商业资本得职能就是执行得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得职能)。
货币资本得职能商品资本得职能生产资本得职能流动资本得职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股票持有者获得得股息实质上就是(雇佣工人创造得剩余价值)。
股票升值带来得收入股票收入得资本化雇佣工人创造得剩余价值股东获得得超额利润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发行股票筹集得资本资本积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与商品资本就是(产业资本循环中得三种职能形式)。
根据能否实现价值增殖划分得资本形式产业资本循环中得三种职能形式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得三种资本形式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得三种资本形式资本得周转时间就是指(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
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与劳动中断得时间生产时间与销售时间生产资料得储备时间与劳动时间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年剩余价值量用公式表示就就是(m'v n)。
m’v nm'vm/vm'n社会总产品得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就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得核心问题)。
消费资料再生产得源泉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得核心问题社会资本运动得中介社会资本再生产得理论前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得个别资本得总与就是(社会资本)。
产业资本社会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垄断价格就是凭借垄断地位规定得市场价格,它(改变了价值规律得表现形式)。
否定了价值规律得作用改变了价值规律得表现形式改变了价值规律得内容改变了价值规律得作用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统治地位得实现主要就是通过(参与制).参与制个人联合资本积聚资本集中1、商品得价值由什么决定?劳动力商品得价值由生产与再生产劳动力商品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维持劳动者生存与发展所必需得生活资料价值决定.劳动力商品得使用价值就是价值得源泉,它得使用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就是比自身价值更大得价值。
2、什么就是固定资本?什么就是流动资本?其划分依据就是什么?固定资本就就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就就是可变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得本质不就是物,而就是体现在物上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得外壳所掩盖得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得生产关系。
电子科技大学 17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作业3 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 17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作业3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8bd7df2cc58bd63186bdf8.png)
作业提交31.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 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B) 它被使用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C) 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D) 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参考答案:D] 分值:52. 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
这说明改革()(A) 具有普遍性(B) 具有历史性(C) 具有现实性(D) 具有社会性[参考答案:A] 分值:53.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
(A) 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 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D)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参考答案:B] 分值:54.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
(A)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B)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C)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D)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参考答案:B] 分值:55.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是()。
(A) 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依次继起(B) 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C) 产业资本必须变换三种职能(D) 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E) 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参考答案:AD] 分值:56. 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A) 科学家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B) 继承前人创造的优秀成果(C) 引进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成果(D) 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参考答案:D] 分值:57. 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A) 价值(B) 使用价值(C) 交换价值(D) 价格[参考答案:C] 分值:58.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B)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D)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参考答案:D] 分值:59. 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大工17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1
![大工17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1](https://img.taocdn.com/s3/m/292eb536ed630b1c59eeb5e4.png)
大工17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0012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效果正确答案:D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灵魂B.基础C.前提D.内涵正确答案:A3.真理作为一种()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A.客观B.主观C.相对D.绝对正确答案:B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正确答案:D5.人类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是()。
A.社会存在B.宗教C.哲学D.社会意识正确答案:D6.()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A.实践性B.真理性C.前进性D.创造性正确答案:D7.在认识问题上,“跟着感觉走”是()。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不可知论的思想表现C.根据唯物论的观点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正确答案:D8.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A.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人口结构正确答案:A9.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资料B.劳动者C.科学技术D.劳动对象正确答案:C10.认识的高级阶段是()。
A.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C.情感D.欲望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1.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相互包含指的是()。
A.相对寓于绝对之中B.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C.相对真理中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D.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正确答案:BCD2.下列观点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c3d04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b.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答案】B2、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答案】D3、英雄史观(本身就是错误的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答案】C4、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答案】C5、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A.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B.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C.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答案】B6、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答案】C7、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作了明确规定和深刻阐述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答案】C8、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答案】A9、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答案】C10、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竟争机制实现的【答案】D11、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A.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B.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生产发展的理论D.经济关系的学说【答案】B12、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答案】B1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答案】A14、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南开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
![南开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59e2bc2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d.png)
南开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南开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单选题1、B2、B3、A4、C5、B一、单选题(共50道试题,共50分。
)V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C.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正确答案:B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A.思想B.物质C.意识D.实践正确答案:B3.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A.世界的统一性B.世界的运动变化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正确答案:A4.社会改革实质上是()A.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B.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C.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正确答案:C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规律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广延性精确答案:B6.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劳动者的分工形式C.产品的分派方式D.商品的交换方式精确答案:A7.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B.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心识形态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D.政权机构和军队警察精确答案:B8.从起源上看,国家是()A.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和表现B.阶级矛盾不可和谐的产品和表现C.维护社会秩序的产品和表现D.维护社会正义的产物和表现精确答案:B9.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方式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正确答案:A10.生产关系是指()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D.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正确答案:D11.下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A.自然科学B.哲学和宗教C.政治思想D.品德和艺术精确答案:A1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运动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D1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D.世界是统一的精确答案:C1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题目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题目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惟和存在的关系题目正确答案:D15.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是()A.普遍矛盾B.内部矛盾C.主要矛盾D.次要矛盾精确答案:C16.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归根到底是()A.生产劳动发展史B.阶级斗争发展史C.国家政权更迭史D.宗教变迁史正确答案:A1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人和世界的问题C.人和自然的问题D.时间和空间的问题精确答案:A18.揭露物质世界发展的状态和方式的纪律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纪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正确答案:A19.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A.谬误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具有全面性D.谬误具有详细性精确答案:B20.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人和世界的问题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时间和空间的问题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精确答案:B21.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A.劳动对象系统B.信息传递系统C.生产工具系统D.能源动力系统精确答案:C22.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各类社会关系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精确答案:D2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世界观正确答案:B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说明了()边A.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上层建筑决定生产力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正确答案:D25.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发展的一般纪律B.一切知识的总汇C.智慧D.各门科学正确答案:A26.科学手艺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适合于()A.任何历史时代B.奴隶社会以后C.本钱主义社会以后D.当代新科技革命以后正确答案:D27.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A.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的C.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D.生产力的性质直接决定的正确答案:C28.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A.绝对的一致B.完全的平衡C.无差别的统一D.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正确答案:D29.社会革命的深刻根源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先进阶级和落后阶级的矛盾C.资源贫乏和人口增长的矛盾D.进步思想和反动思想的矛盾正确答案:A3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正确答案:D31.“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西工大17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西工大17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883de9084868762cbaed516.png)
奥鹏2017秋西工大17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科学兴趣B. 社会实践C. 求知欲望D. 好奇心正确答案:2. “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的理论依据是()。
A. 质变过程中量的迅速扩张的原理B. 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C. 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D. 非爆发式飞跃的原理正确答案:3. “支配物理世界之运动的必然性,也支配着精神世界的运动,因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服从于注定的命运”的观点属于()。
A. 对必然性的科学揭示B. 导致宿命论C. 导致唯意志论D. 看到了必然性的作用正确答案:4. 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要掌握()。
A. 人的平等权利B. 人的自由权利C. 人追求幸福的权利D.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E. 人的生产劳动权利正确答案:5. 马赫认为“没有物理上的因果性,只有逻辑上的因果性”,他的观点属于()。
A. 混淆了因果联系与因果观念的关系B. 只看见现象没有看见本质C.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D. 夸大了逻辑上的因果性正确答案:6. 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 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B.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C.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正确答案:7. 十六大提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A.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B.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C.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 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原理正确答案:8.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主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是()。
A. 实用主义的观点B. 旧唯物论的观点C. 主观唯心论的观点D. 相对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9.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 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 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论的思想C. 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D.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正确答案:10. 被誉为辩证法大师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
北京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网课测试题答案3
![北京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网课测试题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79ed656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5.png)
北京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表现在()。
A.社会意识被动地反映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C.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D.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有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式有鲜明的阶级性E.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它是统治与被统治的社会关系的反映2.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是()A.向矛盾调和的方向转化B.向矛盾激化的方向转化C.向没有矛盾的方向转化D.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4.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变化B.事物的质变和飞跃C.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7.商品是()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8.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它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
()A.错误B.正确9.10.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1.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获得()。
A.剩余价值B.价值C.资本D.劳动力1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质和量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实践——认识——实践D.意识——物质——意识14.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三次在线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三次在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b50041867ec102de2bd893c.png)
第三次在线作业单选题(共32道题)收起1.(2.5分)“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2.(2.5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3.(2.5分)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其中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的联系是()A、事物的外部联系B、事物的直接联系C、事物的主要联系D、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4.(2.5分)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5.(2.5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6.(2.5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7.(2.5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8.(2.5分)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9.(2.5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0.(2.5分)正确理解主客体关系的关键在于()A、物质第一性的观点B、意识第一性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辨证的观点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1.(2.5分)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其意义在于()A、既坚持重点又抓住两点B、把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C、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D、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2.(2.5分)经验论的错误表现在于()A、经验是第一性的B、否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C、夸大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D、强调了精神的作用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3.(2.5分)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A、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不平衡性C、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不平衡性D、事物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间的不平衡性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4.(2.5分)假象是指()A、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C、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D、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5.(2.5分)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A、两点论B、均衡论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一点论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6.(2.5分)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7.(2.5分)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大工17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23满分答案
![大工17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23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725aa0fd0a79563c1e72c8.png)
大工17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一、单选题:1.()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满分:3)A.规律B.实践C.矛盾D.反映正确答案:[hide]——A——[/hide]2.()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满分:3)A.度B.质C.量D.矛盾正确答案:[hide]——A——[/hide]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表达了()。
(满分:3)A.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B.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C.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D.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正确答案:[hide]——A——[/hide]4.20世纪初,()对物质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规定。
(满分:3)A.列宁B.马克思C.恩格斯D.黑格尔正确答案:[hide]——A——[/hide]5.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事物周期性的变化过程,其表现形式有()。
(满分:3)A.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正确答案:[hide]——C——[/hide]6.()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满分:3)A.物质性B.客观性C.矛盾性D.联系性正确答案:[hide]——B——[/hide]7.()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满分:3)A.信念B.理想C.实践D.想象正确答案:[hide]——C——[/hide]8.古人说:“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满分:3)A.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正确答案:[hide]——B——[/hide]9.否认世界可以被人类所认识的哲学是()。
(满分:3)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二元论D.不可知论正确答案:[hide]——D——[/hide]10.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593b2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f.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B. 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11.社会革命根源于( )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17春秋华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17春秋华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bb5790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6.png)
17春秋华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华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____A. 形而上学观点B. 唯心主义观点C. 唯物主义观点D. 辩证法观点正确答案: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
A.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正确答案:3. 人的最根本的属性是()A. 人的自然属性B. 人的意识属性C. 人的道德属性D. 人的社会属性正确答案:4. 我国制定2010年远景规划的根据是____A. 现实的可能性B. 好的可能性C. 抽象的可能性D. 现实性正确答案:5.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____A. 事物数量的增加B.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 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正确答案:6. 时间和空间是____A. 物质的两种属性B.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 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D. 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正确答案:7.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A. 已有的理论相符合B. 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C.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D.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正确答案:8. 物质的惟一性的特性是____A. 客观实在性B. 可知性C. 运动变化性D. 广延性正确答案:9.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A.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B. 社会意识的不断发展C. 大多数人要求进步的愿望D.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正确答案:10.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
A.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 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 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11.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 相互依存的关系D. 相互作用的关系正确答案:12. 社会经济结构的本质特征取决于()A. 在同一社会中各种并存的生产关系B.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C. 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正确答案:13.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3(专题测验三)答案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3(专题测验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8e6283e45c3b3566ec8bae.png)
(2020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3 (专题测验三)答案专题测验三一、判断题题目1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o选择一项:对题目22.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选择一项:错题目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
选择一项:错题目44.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
选择一项:对题目55.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o选择一项:错题目66.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选择一项:对题目77.真理具有客观性,但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就意味着真理不具有人类认识的主观形式()o选择一项:错题目88.真理和谬误是认识中的一对矛盾体,真理不可能转化为谬误()o选择一项:错题目99.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正确的()o选择一项:错题目1010.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先进、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
选择一项:对题目11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选择一项:对题目121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o选择一项:对二、单选题题目131.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而貌。
选择一项:B.物质生产实践题目14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以表现在()。
选择一项: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题目153.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天空是蓝色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
华师17春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华师17春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abfc21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e.png)
华师17春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40道试题,共80分。
)V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A.劳动过程B.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D.价值实现过程2.“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A.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B.人的个体差异性C.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D.人的意识的能动性3.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B.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D.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4.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A.社会化大生产B.国际化大生产C.剩余价值生产D.现代商品生产5.哲学基本问题是____。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认识和实践的关系C.精神与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6.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唯物史观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调节形式并存D.宏观调控为主体,多种经济调控方式并存8.土地的价格____。
A.是资本化的地租B.与地租成反比C.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D.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地下降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11.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民主自由B.提倡人本主义C.反对封建束缚D.利己主义12.资本有机构成是指____。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3](https://img.taocdn.com/s3/m/9715aa58011ca300a6c3905d.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3交卷时间:2016-04-23 20:22:54一、单选题1.(5分)•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纠错得分:5知识点:3.1.1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2.(5分)•A. 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B.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C. 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能力的范畴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标志()。
•D. 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能力的范畴纠错得分:5知识点:3.1.2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3.(5分)•A.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 C. 只有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D.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纠错得分:0知识点:3.1.2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4.(5分)•A. 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B. 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 •C.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是指()。
•D.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纠错得分:0知识点:3.1.3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5.(5分)•A. 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 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C. 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D. 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纠错得分:知识点:3.1.4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展开解析 答案D解析6.(5分)•A. 先进与落后、革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 B. 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C. 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5bf123da38376bae1fae2f.png)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试题及答案1.如何认识实践的自觉能动性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的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目的决定实践者的行为。
马克思对此形象地比喻道:虽然蜜蜂建造蜂房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本能活动。
相反,即使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他在实践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建筑建成了。
所以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2.实践的中介包括什么答:实践的中介是实践的基本结构之一,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
火车、计算机、雷达分别是对人的腿、脑、眼功能的延伸和放大。
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
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3.如何科学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双向运动答: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主体客体化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是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积淀、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
实际上,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
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例如,主体把物质工具如计算机、汽车等作为自己身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活动之中,把作为精神性客体的精神产品、先进理念和思想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都属于客体主体化的表现。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标准答案(三篇全免费)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标准答案(三篇全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be7c33eb05087632311212f5.png)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业(二)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供求关系价格是商品价值的()。
惟一表现形式基础和依据现代表现形式货币表现形式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前提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商品经济的基础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超额剩余价值是()。
商品价格低于价值的差额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企业都能得到的价值增殖额商品成本价格与工资的差额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
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商业利润是()。
商品在流通领域增殖的价值买卖活动中创造的新价值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在商品交换中增殖的价值商业资本的职能是执行的产业资本循环中()。
货币资本的职能商品资本的职能生产资本的职能流动资本的职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股票持有者获得的股息实质上是()。
股票升值带来的收入股票收入的资本化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股东获得的超额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
资本积聚资本集中发行股票筹集的资本资本积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
根据能否实现价值增殖划分的资本形式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形式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三种资本形式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的三种资本形式1、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答:价值规律的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2、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
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正确答案:B
2. 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A.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 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C.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 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正确答案:C
3.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D. 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
正确答案:C
4.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A. 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B. 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 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D
5.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A
6.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C
7. 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
A. 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
B. 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
C. 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
D. 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C
8.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A. 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 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 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
D. 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B
9.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
A. 广延性
B. 持续性
C. 绝对性
D. 规律性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B
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D
11.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
A. 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 既肯定又否定
D. 既前进又倒退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A
12. 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身监禁。
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4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
这说明()
A.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 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D
13.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A. 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C
14. 社会意识是()
A.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 对政治状况的反映
C. 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D. 人民群众愿望的表现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A
1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A. 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B. 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C.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
D. 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 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
A. 目的是为了获得垄断利润
B. 手段包括非经济方式
C. 更加激烈
D. 范围不断扩展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ABCD
2. 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A.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B.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 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ABCD
3.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工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 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B. 形成新的价值
C.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D. 转移劳动力的价值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AC
4. 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 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ACD
5. 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
A.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B.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C.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 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