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系统、间脑、垂体的解剖和生理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解剖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 )
皮质脊髓束走行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谢 谢!
功能:是锥体外系的中继核。与大脑皮层 和小脑协同调节随意运动、肌张力和姿态 反射。
基底核结构
1胼胝体膝 2尾状核头 3内囊膝 4壳 5苍白球 6丘脑 7内囊后肢 8胼胝体压部 9尾状核尾 10 内囊前肢 11 屏状核 12外囊
1 胼胝体 2 尾状核头 3 透明隔 4 内囊前肢 5 外囊 6 壳 8 穹隆 9 10 苍白球 11 前连合 12 屏状核 13 最外囊
1 动眼神经 2 滑车神经 3 三叉神经眼支 4 三叉神经上颌支 5 展神经 6 颈内动脉 7 垂体 8 视交叉
海绵窦结构
脑膜解剖
脑有三层被膜:从外到里即硬脑膜、蛛网膜和软 脑膜
1 硬脑膜:分为两层,内层衬于颅骨表面,既骨 膜,外层深入大脑表面,形成大脑镰、小脑幕。 两层硬膜之间可形成静脉窦系统。硬脑膜与蛛网 膜之间为硬膜下腔
扣带沟缘支 顶枕沟
距状沟 中央沟 扣带沟缘支 顶枕沟
端脑内侧面脑沟
(二)脑部常规MRI扫描
traT1WI
traT2WI
FLAIR
sagT1WI
(三)脑MRI影像学表现
二 间脑
间脑:为中线结构,位于大脑与中脑之间。 包括:
丘脑 (背侧丘脑) 上丘脑 (后连合、松果体) 下丘脑 (视交叉、乳头体 、灰结节、漏斗
状窦、颈内静脉
一 大脑
大脑(端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大脑半球由浅到深分为:皮质、髓质和基
底核 大脑半球分界的沟: (1)中央沟 (2)外侧沟 (3)顶枕沟和枕前切迹的连线和 (4)此线中点与外侧沟的连线
(一)大脑半球外侧面分界
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及功能
• 端脑 • 间脑 • 脑干 • 小脑
脑的组成
端脑 (telencephalon)
端脑又称大脑 (cerebrum) 被大 脑纵裂分为2个大脑半球 (cerebral hemisphere),以胼胝体相连。在大 脑与小脑之间有大脑横裂隔开。每 个半球表面有一层灰质叫大脑皮层, 皮层下为白质,称为髓质。髓质中 埋藏一些灰质核团叫基底神经节。 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 仁核。
豆状核
豆状核:是由壳核和苍白球组合而成 的,因其外形近似板栗板,故称豆状核。 苍白球在豆状核的内侧部,借外髓板与 豆状核外侧的壳核分开,而其自身又被 内髓板分为外侧与内侧部。其宽阔的底 凸向外侧,尖指向内侧。
豆状核的外侧借薄薄的一层外囊纤维 与屏状核相隔。
豆状的内侧邻接内囊,其尖部构成内 囊膝部的外界。内囊后肢分隔着豆状核 与丘脑,内囊前肢介于壳核与尾状核头 部之间。故豆状核的前缘、上缘和后缘 都与放射冠(进出大脑皮质的重要传导 束所在处)相邻。
• 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39区),靠近 视区。此区受损时,视觉正常,但不能 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称失读症,也属 于感觉性失语症。
二 端脑的内部结构
(一) 侧脑室 (二) 基底节 (三) 大脑半球的髓质 (四) 边缘系统
(一)侧脑室 (lateral ventricle)
大脑半球内左右对称的 裂隙,内含脑脊液,以室 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分4 部:
丘脑前核具有与内脏活动有关的 功能;丘脑内侧核可能是躯体和内 脏感觉冲动的整合中枢;丘脑外侧 核是躯体感觉通路的最后一级中继 站,它把皮肤感觉、本体感觉冲动 传向大脑皮质中央后回。
三、后丘脑
后丘脑包括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 状体。
联络纤维解剖图与DTI图对照
第一章 脑生理解剖概述2
(3.1)感觉中继核群,接受特异性感觉的投射纤维,经过转换后再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感觉区,此核群包括腹后核及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腹后核是躯体感觉传入系统中传导精细触觉和位置觉的内侧丘系,传导肢体和躯干痛,温觉和一般触觉的脊丘系及传导头面部痛 ,温觉的三叉丘系的终止点(见神经通路),然后,再由此核发出纤维至皮层中央后回皮层躯体感觉区,内侧膝状体是听觉通路上的转换站,其传入纤维主要来自中脑的下丘,其投射纤维至听皮层,外侧膝状体是视觉通路上的转换站,它接受来自同侧颞侧和对侧鼻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其投射纤维至视皮层。因此,此类核群是将机体所有特定的感觉冲动(除嗅觉外)传向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从而产生特定的感觉。外周感受器的冲动,很多在丘脑水平合成或整合,然后再投射至特异皮层感觉区。触觉、温觉和痛觉在丘脑水平以下,是分别独立存在的,但在丘脑以上,这些感觉常融合在一起。因此,皮层与外周感受器不直接发生关系,而是通过丘脑的整合。
(2)上丘脑:
位于第三脑室顶部周围,包括丘脑髓纹,缰核和松果腺,前两者属边缘系统,松果腺为内分脑不仅是除嗅觉外一切感觉冲动传向大脑皮层的转换站,而且是重要的感觉整合机构之一。
边缘系统的解剖和临床讲义
边缘系统与内脏功能调节
对呼吸、心血管运动的调节 刺激边缘系统的许多结构都可引起心血管与呼 吸运动的变化,总的来说以抑制性变化为多见。 刺激扣带回前背侧、眶回皮质可引起血压下降、 心率减慢,而刺激其腹侧则引起血压升高。
边缘系统与内脏功能调节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刺激扣带回与杏仁体可引起胃肠运动与胃酸分 泌的显著的变化。溃疡病的发病机制中考虑精 神因素,可能与此有关。
边缘系统与行为反应
边缘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主要表现在与个体 保存何种系保存有关的行为反应。
个体保存行为如寻找、保卫食物等与杏仁体、 额叶眶部、扣带回、颞叶前部有关;进攻、防 御、逃跑主要与杏仁体、海马有关。种族保存 行为如寻找配偶、建立家庭、哺育后代及其他 社交行为主要与隔区、杏仁体、海马激扣带回 有关。
边缘系统与躯体运动
刺激扣带回与海马能产生躯体运动,这种运动 经常带有情绪色彩,如假怒、扑打、攻击等。
刺激杏仁体与隔区,会产生竖耳、憋气、咀嚼、 咆哮和发抖等,并伴有觉醒及某些自主性功能 和内分泌的变化。
刺激额叶眶部可引起肢体、颈项、躯干的紧张 性运动。切除双侧额叶眶部可引起活动过度, 动作和行走可增至正常的8~16倍。
边缘系统的解剖和临床
边缘系统的概念
边缘叶(limbic lobe)指位于大脑两半球内侧面, 呈“C”字形包绕脑干与间脑头端周围的狭长带 状皮质组织。边缘叶可分为内外两环,它与其 细胞构筑、纤维联系、功能密切相关的一些皮 质部分,加上与这些结构功能关系较密切的一 些皮质下结构,以及连接这些结构的主要传导 通路,统称为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
尾状核 背侧丘脑 豆状核 杏仁体
边缘系统的生理与临床病理
边缘系统与嗅觉的关系 人在无特殊气味的空气中呼吸,嗅球并无节律 性电活动。当吸入有特殊气味的气体时,随每 一次呼吸出现一系列的节律性电活动。若刺激 人的杏仁周区等部位可引起嗅幻觉,一般为难 闻的气味,比如烤焦的橡皮等。
大脑的解剖
(四)枕叶 (occipi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2. 优势侧纹状区周围病变 ➢患者并非失明,但对图形、面容或颜色等都失去 辨别能力,有时需借助于触觉方可辨认 ➢如给患者看钥匙不能认识,放在手上触摸一下即 能辨认,称之为视觉失认
3. 顶枕颞交界区病变 ➢ 可出现视物变形 ➢ 患者对所看物体发生变大、变小、形状歪斜及 颜色改变等现象,这些症状有时是癫痫的先兆
➢对侧膝以下瘫痪
➢矢状窦旁脑膜瘤可压迫两侧下肢运动区而 使其产生瘫痪,伴有尿便障碍
(一)额叶(fron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3. 底面: 多见于:
➢额叶底面的挫裂伤 ➢嗅沟脑膜瘤 ➢蝶骨嵴脑膜瘤
病损主要位于额叶眶面
➢表现为饮食过量、胃肠蠕动过度、多尿、高 热、出汗和皮肤血管扩张等症状
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Foster-Kennedy syndrome):
➢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 ➢对侧视乳头水肿
(二)顶叶(parie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图2-1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位于中央沟后、 顶枕沟前和外 侧裂延线的上 方。
(二)顶叶(parietal lobe)
③ 嗅觉中枢: ➢位于钩回和海马回前部,接受双侧嗅觉纤维 的传入
(三)颞叶(tempor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④ 颞叶前部: ➢与记忆、联想和比较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⑤ 颞叶内侧面:
➢此区域属边缘系统,海马是其中的重要结 构,与记忆、精神、行为和内脏功能有关
(三)颞叶(temporal lobe)
区在此的排列由上向下呈“倒人 状” (图2-4)
大脑功能结构详解
大脑功能结构详解大脑功能结构详解大脑(Brain)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
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
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
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相连。
具体内容有大脑半球各脑叶、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大脑半球深部结构、大脑半球内白质、嗅脑和边缘系统五大部分。
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沟间的隆凸部分称脑回。
大脑半球的背侧面,各有一条斜向的沟,称为侧裂(lateral fissure)。
侧裂的上方,约当半球的中心处,有一由上走向前下方的脑沟,称为中心沟(central fissure)。
每一半球又分为四个叶(lobe)。
在中心沟之前与侧裂之上的部位,成为额叶(frontal lobe),为四个脑叶中之最大者,约占大脑半球的三分之一;侧裂以下的部位,称为颞叶(temporal lobe);中心沟之后与侧裂之上的部分,称为顶叶(parietal lobe);顶叶与颞叶之后,在小脑之上大脑后端的部分,称为枕叶(occipital lobe)。
以上各脑叶,均向半球的内侧面和底面延伸,而在各脑叶区域内,各有许多小的脑沟,其中蕴藏着各种神经中枢,分担不同的任务,形成了大脑皮质的分区专司功能。
各叶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如下:1、额叶:也叫前额叶。
位于中心沟以前。
在中心沟和中心前沟之间为中心前回。
在其前方有额上沟和饿下沟,被两沟相间的是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
额下回的后部有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分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
额叶前端为额极。
额叶底面有眶沟界出的直回和眶回,其最内方的深沟为嗅束沟,容纳嗅束和嗅球。
嗅束向后分为内侧和外侧嗅纹,其分叉界出的三角区称为嗅三角,也称为前穿质,前部脑底动脉环的许多穿支血管由此入脑。
在额叶的内侧面,中心前、后回延续的部分,称为旁中心小叶。
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
2、顶叶:位于中心沟之后,顶枕裂于枕前切迹连线之前。
间脑与边缘叶课件
04
间脑与边缘叶的疾
病和障碍
间脑疾病和障碍
松果体瘤
穹隆疾病
松果体瘤是一种罕见的脑肿瘤,通常 会导致性早熟、尿崩症、视力障碍等 症状。
穹隆是连接间脑和下丘脑的神经纤维 束,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穹隆 疾病可能导致内分泌、代谢等方面的 异常。
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与 边缘叶的功能异常有关。患者可能 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症状。
间脑与边缘叶共同相关的疾病和障碍
睡眠障碍
间脑和边缘叶共同参与睡眠调节, 相关疾病可能导致失眠、嗜睡等 症状。
情绪调节障碍
间脑和边缘叶共同参与情绪调节, 相关疾病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 症状。
05
间脑与边缘叶的研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情感处理
边缘叶在情感处理中起关键作 用,影响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
为动机。
记忆
边缘叶参与记忆过程,尤其是 情感记忆的存储和回忆。
动机
边缘叶影响个体的动机和目标 导向行为,与奖赏和惩罚机制 相关。
社交行为
边缘叶在社交行为中发挥作用, 影响个体对他人情感和意图的 感知。
边缘叶在神经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
位置
边缘叶位于大脑半球的内侧面,紧邻大脑皮 层,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连接
边缘叶与其他脑区有广泛的连接,特别是与 皮层、丘脑和脑干等区域。
调节
边缘叶通过与其他脑区的交互作用,调节情 感、动机和行为反应。
适应性
边缘叶在适应性行为中发挥关键作用,帮助 个体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情境。
03
间脑与边缘叶的联 系
大脑解剖知识学习笔记
⼤脑解剖知识学习笔记神经系统的组成本次主要总结脑的解剖。
思路如下:1、脑可以简单理解为灰质(包括⼤脑⽪质和基底神经核)和⽩质(投射、联络、连合纤维)组成。
所以先学习灰质结构、⽩质结构及灰⽩质与脑室系统的空间位置关系。
2、⼤体解剖名词了解后再介绍⽪层的显微解剖(细胞、⽪质分层、在分层基础上的种类),了解⼤脑⽪质的种系发⽣(新、中间、古、旧)。
总体概况所有⼤脑解剖结构与这四类⽪质的对应关系。
3、分系统{感觉、运动、语⾔(视、听、感觉)、边缘系统(内脏活动、情感、记忆)}来全⾯理解脑的功能与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
4、神经外科⼿术定位知识点总结:在了解解剖、功能基础上,进⼀步深化学习头⽪、颅⾻、脑表⾯、中央核区、脑室解剖结构的对应关系。
5、断层解剖。
⽬录:⼀、灰质、⽩质、脑室解剖:(⼀)脑表⾯解剖surface anatomy of brain:叶Lobe,沟/裂sulcus/fissure,回gyrus。
(⼆)⼤脑⽪质下神经核团解剖(基底节+间脑+红核、⿊质等)(三)⽩质解剖:主要介绍联络、连合、投射纤维。
(四)脑室解剖:脑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脑⽪质的种系发⽣介绍及功能分区⽅法:(⼀)⼤脑⽪层显微解剖介绍:细胞种类、⽪质分层、种系分类以及每种类型⽪质与具体解剖结构的对应关系。
(⼆)⼤脑⽪质功能分区functional area:⼤脑功能分区⼀些名词概念解析,brodmann分区介绍,概况出4种类型(新/中间/古/旧⽪质)对应解剖结构的功能。
三、功能系统:(⼀)新⽪质系统:中枢(感觉、运动、听、视、语⾔)和联络区。
(⼆)中间⽪质和古旧⽪质:边缘系统四、断层解剖⼀、灰质、⽩质、脑室解剖:(⼀)表⾯解剖surface anatomy1、端脑telencephalon的边界:上内边superiormedial border:为半球弯曲的上⽅界限,从额极到枕极将⼤脑凸⾯与内⾯分开。
上睫边superiorborder:从额极到侧裂sylvian fissure起始处,将额叶外侧⾯与眶⾯分开。
脑的生理解剖及功能
脑干的神经核
脑神经的解剖生理概况
脑神经
性质 连脑部位
功能
嗅神经(Ⅰ) 感觉性 端脑 司嗅觉
视神经(Ⅱ) 感觉性 间脑 司视觉
动眼神经(Ⅲ) 运动性 中脑 提上睑肌、上直肌、瞳孔括约肌等
滑车神经(Ⅳ) 运动性 中脑 支、鼻及口腔感觉,咀嚼肌
间脑----下丘脑:
与垂体的联系:下丘脑的神经元产 生的激素运送至垂体后叶(催产 素),神经内分泌物质经垂体门静 脉运送至垂体前叶,控制其内分泌 功能。
体温调节:散热中枢和产热中枢
脑干:
脑干的传导束:深浅感觉传导束、 锥体束等。 脑干网状结构:存在着重要的生命 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 以及血压调节中枢和呕吐中枢等。
运用中枢
与复杂动作和劳动技巧有关
视觉语言中枢 理解看到的文字和符号的皮质中枢
功能定位----颞、枕叶:
间脑:
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后丘脑四部分。
间脑----丘脑:
间脑----下丘脑:
下丘脑是人体较高级的神经内分泌 及自主神经系统的整合中枢,是维 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控制内分泌功 能活动的重要结构。
第2级神经元:薄、楔束核内(丘系交叉)。
第3级神经元:胞体在腹后外侧核,经内囊 后肢投射至大脑皮质。
谢谢指导!
小脑:
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和协调随意运动。
PART TWO
脑的血液供应
脑的血管:
脑的血管:
PART THREE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
锥体系由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 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他 类型的锥体细胞以及位于颞、顶 叶部分区域的锥体细胞组成。上 述神经元的轴突共同组成锥体束, 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
脑部详细解剖图解
.
2)传导浅感觉的脊髓丘脑束,沿脑干腹外侧部上 升,行于内侧丘系的外侧。 3)锥体束:传导随意运动冲动的锥体束,下行经 过脑干腹侧,一部分纤维至各脑神经躯体运动核, 另一部分纤维集中于延髓锥体,继续下行时大部 分纤维走向对侧,形成锥体交叉,下行入脊髓遂 成皮质脊髓侧束,不交叉的纤维将入脊髓称皮质 脊髓前束。 ⑶网状结构:占据脑干中轴部分,并与间脑和脊 髓网状结构相延续(如图10所示)。
.
.
3.脑干的主要功能:经过脑干的上、下行神经纤 维束,是大、小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通道。有的 脑神经核是参与反射活动的中枢,如中脑的瞳孔 对光反射中枢,脑桥的角膜反射中枢,延髓中调 节心、血管及呼吸活动的"生命中枢"等。脑干网 状结构对锥体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调节骨骼肌 张力及内脏活动等具有重要作用。
.
.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室底即 菱形窝。室盖呈帐篷状凸向小脑,其后部有一正 中孔和一对外侧孔通蛛网膜下隙(如图13、14所 示)。
.
(三)间脑
人类大脑的高度发展将间脑大部掩盖,间脑主要部分为背 侧丘脑(丘脑)和下丘脑。正中的矢状裂隙即第三脑室, 该室前方有一对室间孔通大脑半球内腔(侧脑室),向后 经中脑水管通第四脑室。 1.背侧丘脑:占据间脑背侧份,为一对卵圆灰质块,内部 被"Y"形纤维板分隔为前、内侧、外侧三组核群。外侧核 群的腹面后部,称腹后核,是躯体深、浅感觉传导通路的 中继核,内侧核群对维持大脑皮层兴奋状态有重要作用; 前核群与嗅觉及内脏活动有关。 背侧丘脑的后下方,左、右各有一对隆起,即内、外侧膝 状体。内侧膝状体是听觉传导路的中继核,外侧膝状体是 视觉传导路的中继核(如图15所示)。......
(二)小脑
大脑的解剖
➢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 ➢对侧视乳头水肿
(二)顶叶(parie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图2-1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位于中央沟后 、顶枕沟前和 外侧裂延线的 上方。
(二)顶叶(parietal lobe)
破坏性病灶
➢可出现视野缺损,视野缺 损的类型取决于视皮质损害 范围的大小
(四)枕叶 (occipi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① 双侧视觉中枢病变 ➢产生皮质盲,表现为全盲,视物不见,但对 光反射存在
② 一侧视中枢病变
➢可产生偏盲,特点为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而中心视力不受影响,称黄斑回避(macular sparing) ③ 距状裂以下舌回损害 ➢ 对侧同向性上象限盲
围绕距状裂的皮质为视中枢,亦称纹状区,接受 外侧膝状体传来的视网膜视觉冲动
➢距状裂上方的视皮质接受上部视网膜传来的冲动 ➢下方的视皮质接受下部视网膜传来的冲动 ➢枕叶主要与视觉有关
(四)枕叶 (occipi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枕叶损害主要引起视觉障碍
1. 视觉中枢病变 刺激性病灶
➢出现闪光、暗影、色彩等 幻视现象
区在此的排列由上向下呈“倒人 状” (图2-4)
② 运动前区
位于皮质运动区前方
③ 皮质侧视中枢 额中回后部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④ 书写中枢
优势半球的额中回后部
⑤ 运动性语言 优势半球外侧裂上方和额下 回 中枢(Broca区) 后部交界的三角区
⑥ 额叶前部
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 和冲动行为有关
边缘系统的解剖生理与临床病理学分析
·临床医学·121边缘系统的解剖生理与临床病理学分析一、边缘系统的概念边缘叶(limbic lobe)指位于大脑两半球内侧面,呈“C”字形包绕脑干与间脑头端周围的狭长带状皮质组织。
边缘叶可分为内外两环,它与其细胞构筑、纤维联系、功能密切相关的一些皮质部分,加上与这些结构功能关系较密切的一些皮质下结构,以及连接这些结构的主要传导通路,统称为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
二、边缘系统的形态结构边缘系统由其皮质部、皮质下部及其间的纤维联系组成。
(一)边缘系统的皮质部边缘系统的皮质部包括古皮质、旧皮质和中间皮质,是种系发生上古老的皮质部分。
新皮质的发生最晚,在高等动物特别发达,占据大脑半球的绝大部分。
而古、旧皮质被逐渐推向内侧,在人类,则完全位于大脑半球的内侧面,组成半球最内缘的一环,即边缘叶内环。
边缘系统的古皮质主要包括海马、齿状回、下托和灰被等。
一般将前三者统称为海马结构。
海马参与内脏、躯体、内分泌活动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以及行为、学习与记忆、情绪反应等。
边缘系统的旧皮质主要包括梨状区、隔区等。
(二)边缘系统的中间皮质1. 扣带回:参与植物性效应、躯体运动调节、痛觉调制及行为、情绪反应等。
2. 额叶眶部:也参与植物性反应与行为反应,主要与情感范畴的机能有关。
3. 颞极:参与植物性反应、情绪反应、记忆(近)、联想等高级精神活动。
4. 岛叶:与内脏感觉和运动有关。
5. 海马旁回后部。
(三)边缘系统的皮质下部边缘系统皮质下部包括杏仁复合体、隔核、基底嗅区及间脑、中脑的一部分。
杏仁复合体参与植物性效应、内分泌调节、犒赏效应、行为、情绪、觉醒反应以及对痛觉的调制等功能。
三、边缘系统的主要功能边缘系统主要为嗅觉、内脏活动和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关系个体保存和种系保存的情绪、眶回皮质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而刺激其腹侧则引起血压升高。
2.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刺激扣带回与杏仁体可引起胃肠运动与胃酸分泌的显著变化。
颅脑基本解剖
2021/7/1
63
正常解剖 脑池
鞍上池:位于蝶鞍上方,前界为额叶直回, 后界为桥脑基底部前缘,两侧界为海马旁回 钩。池内有视交叉、视束、基底动脉环、颈 内动脉、垂体蒂、动眼神经、鞍背等。
2021/7/1
64
2021/7/1
65
正常解剖 脑池
大脑大静脉池:位于胼胝体压部后下方,四叠 体池和松果体的上方。池内有大脑大静脉。
性202(1/7/1下丘脑、漏斗及垂体后叶轴)
33
2021/7/1
34
正常解剖 海绵窦
位于垂体窝两侧,内侧与蝶鞍相邻 包含静脉窦、颈内动脉以及Ⅲ~Ⅵ对颅
神经的海绵窦段
2021/7/1
35
2021/7/1
36
海绵窦
2021/7/1
37
脑干
2021/7/1
38
正常解剖 脑干
中脑、桥脑和延脑的合称 中脑:上界是间脑的视束,下界为桥脑上缘。
2021/7/1
18
2021/7/1
19
2021/7/1
20
胼胝体膝部
2021/7/1
21
胼胝体压部
2021/7/1
22
正常解剖 海马结构
海马结构:属于古皮层,包括海马、齿状回和 下托等灰质成分以及海马槽、海马伞和穹隆等 白质纤维
海马也称Ammon氏角,位于侧脑室颞角下部,冠状 面呈C形,并与齿状回相连共同构成S形。海马头部 较饱满,其纤维向内后方聚集,形成海马伞,进一 步向后与穹隆脚相延续并通过穹隆最终止于乳头体
44
小脑上面观
2021/7/1
小脑下面观
45
2021/7/1
46
2021/7/1
间脑及边缘系统断面解剖
间脑及边缘系统断面解剖
间脑
背侧丘脑?后丘脑:内、外侧膝状体?
上丘脑脑:底丘脑核?下丘脑:视交叉、灰结节、漏斗、乳头体
边缘系统
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束状回、海马回钩、胼胝体下回、旁嗅区、斜角带额叶眶回、脑岛、和颞极
皮质下核团:杏仁复合体、隔核、视前区、上丘脑、缰核、下丘脑、丘脑前核群
边缘中脑:中央上核、被盖背核、被盖腹前核、脚间核
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神经系统由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前者由脑神经及脊神经组成,主管传递神经冲动;后者由脑及脊髓组成,主管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传递来的信息。
一、周围神经系统(一)脑神经共有12对,采用罗马数字命名。
除第I、Ⅱ对脑神经进入大脑外,其他10对脑神经都和脑干相联系。
脑神经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其中第Ⅲ、IV、VI、X、XⅡ对脑神经为运动神经;第I、Ⅱ、VⅢ对脑神经为感觉神经;第V、VⅡ、IX、X对为混合神经。
(二)脊神经脊神经共有31对,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每对脊神经由后根(感觉根)和前根(运动根)所组成。
临床根据不同部位的感觉障碍水平,判断脊髓病变的平面,这对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脊神经前根支配相应肌肉,其中颈4~胸1前根结合成为臂丛,主要支配上臂、前臂和手部肌肉;腰2~骶2组成腰骶丛,其主要功能为支配下肢肌肉。
二、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所组成。
脑又分为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
(一)脑(1)大脑:由大脑半球、基底核和侧脑室组成。
大脑表面为大脑皮质所覆盖,皮质表面有脑沟和脑回,大脑半球分为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岛叶和边缘系统。
大脑半球的功能双侧不对称,近代神经生理学家认为左侧大脑半球在言语、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等方面起决定作用;右侧大脑半球主要在音乐、美术、空间和形状的识别、综合能力、短暂的视觉记忆等方面起决定作用。
(2)间脑:间脑位于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是脑干与大脑半球的连接站。
间脑可分为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是除嗅觉以外的感觉纤维上升至大脑的三级神经元所在地,均由该区投射至大脑半球相应部位。
下丘脑位于间脑腹侧、丘脑下沟的下方,与垂体相接。
下丘脑对体重、体温、代谢、饮食、内分泌生殖、睡眠和觉醒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同时也与人的情绪行为有关。
(3)小脑:位于后颅窝,由小脑半球和小脑蚓部组成。
其功能为调节肌张力、维持躯体平衡、协调随意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丘脑
视前区
• 含有视前核,位于第三脑室的两旁,终 板的后方。
• 视前区又分为视前内侧核和视前外侧核, 与身体的体温调节有关。
视上区
• 含有视上核和室旁核。 • 视上核在视交叉之上循灰结节向前延伸,
由此发出视上垂体束,经垂体茎至 脑下 垂体后叶,与水的代谢有关。 • 室旁核在第三脑室两旁前连合的后方, 与糖的代谢有关。
• 通常所称的垂体后叶,是以神经部为主, 实际上并无分泌作用,其释放的抗利尿 激素和催产素是分别由下丘脑的视上核、 室旁核分泌产生,并贮存于神经部,需 要时再由后叶释放入血液。可使血压上 升,尿量减少,并能使子宫平滑肌收缩。
• 谢谢大家!
• 垂体借漏斗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位于颅中 窝、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外包以坚韧的硬 脑膜。
• 根据发生和结构特点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垂体各部名称和关系
垂体
腺垂体 神经垂体
远侧部
结节部 中间部
神经部 漏斗部
正中隆起
前叶 后叶 漏斗
• 通常所称的垂体前叶,是以远侧部为主,还包 括极小的结节部,它所分泌的激素可分为四类: 1、生长激素,主要是促进骨和软组织的生长。 2、催乳素,使已发育而具备泌乳条件的乳腺 分泌乳汁。 3、黑色素细胞刺激素,使皮肤黑色素细胞合 成黑色素。 4、促激素,即各种促进其它内分泌腺分泌活 动的激素,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 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等。
• 主要结构:松果体、缰连合、后连合。 • 上丘脑病变常见于松果体肿瘤,可出现压迫中
脑四叠体而引起的帕里诺综合征(特征为两眼 同向上视不能、两侧瞳孔散大或不等大、光反 应、调节反射存在。)
(四)底丘脑
• 位于中脑被盖和背侧丘脑的过度区域,外邻内 囊,前内侧是丘脑下部,红核和黑质的上端也 伸入此区。
边缘系统、间脑、垂体的解剖 和生理
神内一 李相华
一、边缘系统
• 边缘系统是指大脑半球内侧面接近脑干和胼胝 体的较古老皮质及皮质下结构。
• 包括边缘叶、杏仁核、隔区、丘脑前核、乳头 体核、丘脑下部、中脑的中缝核、脚间核和被 盖。
• 边缘系统与网状结构和大脑皮质有广泛联系, 主要参与保持个体和种系生存的防御反应、获 食行为和生殖等有关的精神和内脏活动。
结节区
• 结节区含有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及漏斗 核。
• 下丘脑腹内侧核是位于乳头体之前视上核之后 的卵圆形灰质块,其功能与性机能有关。
• 下丘脑背内侧核居于腹内侧核之上,第三脑室 的两旁及室旁核的腹侧,与脂肪代谢有关。
乳头体区
• 含有下丘脑后核和乳头体核,下丘脑后 核位于第三脑室两旁,与产热保温有关。
外侧核群
• 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及味觉纤维,发出纤 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终止于中央后回下部, 传导面部的感觉和味觉。
• 外侧腹核接受经结合臂的小脑齿状核及顶核发 出的纤维,并与大脑皮质运动前区联系,与运 动协调和锥体外系有关。
• 腹前核接受苍白球的纤维,与纹状体发生联系。
(二)下丘脑
• 下丘脑包括丘脑下沟下方的第三脑室壁 及室底上的一些结构,长约1cm,重约4g。 约为全脑重量的3‰,但含有15对以上的 神经核团,数以万计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 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及底丘 脑四部分。
间脑
(一)丘脑
• 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卵圆形灰质团块, 前后矢径约3cm,横径和纵径各约为 1.5cm,对称地分布于第三脑室两侧。
丘脑的解剖位置
• 丘脑前端凸隆,称为丘脑前结节;后端膨大, 为丘脑枕,其下方为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
• 在两侧丘脑之间,有个互相连接的灰质结构, 称为中央质块。在中央质块的前下方有一个从 室间孔斜向后下达中脑导水管上口的浅沟,称 丘脑下沟,是丘脑和下丘脑的分界线。
边缘系统损害表现
• 边缘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可见情绪症 状,记忆丧失,智能减退,行为异常等 精神症状,以及(嗅、味、视、听)幻 觉等。两侧海马或邻近的颞叶损害患者 记忆障碍非常突出,尤其近事记忆。
二、间脑
•中脑相连,两侧为内囊。
纹状体等均有联系。 • 腹内侧核与海马和海马回有联系。 • 内侧核群为躯体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并与
记忆功能、情感等有密切关系。
外侧核群
• 位于内髓板外侧,分为较小的背侧和较大的腹 侧两部分。
• 腹侧核群包括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外侧 腹核、腹前核。
• 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的纤维, 由此发出纤维形成丘脑皮质束,终止于大脑中 央后回皮质感觉中枢,传导躯体和四肢的感觉。
丘脑核群
• 丘脑被薄层Y形白质纤维(内髓板)分隔 为若干核群,主要有:前核群、内侧核 群、外侧核群。
丘脑示意图
前核群
• 位于内髓板分叉部丘脑的前上方,是边 缘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中继站,与下丘 脑、乳头体及扣带回均有联络纤维。
• 前核群与内脏活动有关。
内侧核群
• 位于内髓板的内侧,包括背内侧核和腹内侧核。 • 背内侧核与丘脑其他核团、额叶皮质、海马、
下丘脑生理功能
• 下丘脑是人体较高级的神经内分泌及自主神经 系统的整合中枢,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控 制内分泌功能活动的重要结构。
• 下丘脑对摄食行为、体温调节、水盐平衡、情 绪变化、睡眠、生殖功能、垂体腺功能、内脏 活动等诸多方面进行广泛的调节。
(三)上丘脑
• 上丘脑位于第三脑室顶部周围,两侧丘脑的内 侧。
• 底丘脑的主要结构是丘脑底核,位于丘脑外侧 核群的腹侧,黑质上端的背外侧。此核属于锥 体外系的一部分。其损害时可出现对侧肢体的 舞蹈运动,尤以上肢为重,表现为对侧上肢做 连续的不能控制的投掷运动,称为半身舞蹈病
三、垂体
• 垂体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所产生的激 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且可 影响其它内分泌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 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