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5)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的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数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1.能正确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数。
2.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认识个位和十位教具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数朋友,说说都是谁?2.在这些数里,你认为谁比较特别,为什么?3.10是我们神奇的数朋友,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10吗?关于10,你都知道什么?4.那你会用小棒表示10吗?他是这么表示的,谁知道他的心思?还可以怎样摆?这是什么意思呀?二、新授:1.认识个位、十位。
(1)看这是什么?(2)认识个位、十位。
师: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生: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3)拨珠认识数。
师:在个位上拨9个珠子(生:数9个一)再拨1个一是几个一?(10个一)。
师:满10了就要向十位进一,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10个一是1个十)10里面有()个一,10里面有()个十。
(10个1,1个十)10个一是一个()。
生:1个十2.认识11—20(1)数一数小明共拿了几根小棒?(10)师拿,生数。
(2)10个一是()个十?(1个十)(3)请你把10根小棒用皮筋捆起来说一说,10个一是1个十。
(4)1个十再加上1根小棒是多少?11师:十位上是1个位上也是1写作11,读作十一(5)个位上是1表示多少?十位上的1表示多少?(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表示1个十)(6)再添上1根小棒是多少?(12,读作12,写作十二)1个十和2个一是12。
(7)1个十和3个一是(13)生:读作13,写作十三(8)1个十和4个一是(14)生:是14,读作14,写作十四。
(9)2个十是(20),读作20,写作二十。
20个位是0,十位是2。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11~20各数的认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11~20各数,理解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地读写11~20各数,理解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难点: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卡片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回顾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2. 讲解:在黑板上展示11~20各数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 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卡片,按照顺序和大小关系进行排列。
4. 巩固: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值,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1 12 13 14 15| | | |16 17 18 19 20七、作业设计1. 请用铅笔和尺子在练习本上画出11~20各数的直线。
答案:略2. 请用铅笔和尺子在练习本上画出11~20各数的大小比较图。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存在着困难。
在课后,我将继续通过练习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数的运算和比较,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计算三个数之间的差值,或者找出一个数在11~20中的位置。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选择了数数游戏作为开场。
这个游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复习和巩固之前学过的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精品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各数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
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的认识基本为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从他们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他们理解和掌握11-20各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
2.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并理解各数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11-20各数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11-20各数的卡片。
2.准备与11-20各数相关的图片。
3.准备计数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故事情境,引入11-20各数的学习。
例如,讲述一个小动物在数数的过程中,遇到了11-20这些数,让学生帮助它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老师逐一展示11-20各数的卡片,让学生读出来。
同时,展示与11-20各数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加深对各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反复练习11-20各数的读写。
例如,设置一个“抓鬼”游戏,学生轮流报数,报到11-20的数时要用手遮住嘴巴,其他学生要找出谁报了这些数。
4.巩固(10分钟)老师提问,学生回答11-20各数。
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11-20各数的加减法练习。
老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20各数的读写方《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11法,理解各数之间的排列顺序,以及认识十位和个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大部分还停留在0~10以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列顺序也有一定的认知,但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各数之间的排列顺序,认识十位和个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各数之间的排列顺序,认识十位和个位。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十位和个位的关系,以及数的排列顺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展示,引出11~20各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十位和个位的关系。
3.巩固练习:设计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和排列顺序。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相邻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数的认识基础薄弱。
他们在幼儿园可能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的概念,但对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和顺序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
2.让学生理解相邻数的顺序,能够找出两个数之间的相邻数。
3.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的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相邻数的顺序,能够找出两个数之间的相邻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图片、黑板等。
2.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1-10各数的读写方法。
b.学生齐读1-10各数,老师给予表扬和鼓励。
c.老师引导学生观察11-20各数的特点,激发学生对11-20各数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a.老师通过图片和实例,向学生介绍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b.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写11-20各数,老师纠正发音和书写错误。
c.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相邻数的顺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相邻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a.老师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轮流出示数字卡片,其他组学生找出相邻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并理解11到20的数字,培养学生数数、识数、说数的能力。
教材通过图片和例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字的大小和顺序,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字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和简单的数学学习。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数字的认知还不是很深入,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对图片和实物有较强的兴趣,利用这一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并理解11到20的数字。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说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并理解11到20的数字,能正确数数、识数、说数。
2.难点:理解数字的大小和顺序,能通过实际情境来感受数字。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通过图片、实物、游戏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11到20的数字卡片。
2.准备与数字相关的实物,如苹果、小棍等。
3.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例题和题目。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11到20,让学生对数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数字11到20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大小和顺序。
教师可以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数字的组成和意义。
3. 操练(15分钟)教师分发数字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数、识数、说数的练习。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解答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数字11到20的认识。
5. 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字的大小和顺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集体备课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集体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相邻数的顺序,以及能够进行数数活动。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的意义,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数的认识还比较基础,但对于11-20这些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相邻数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相邻数的顺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操作、小组合作、游戏活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数的认识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回顾1-10各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教师出示11-20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数,并讲解相邻数的顺序。
3.实物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操作,如用小棒、珠子等物品,表示11-20各数,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实际操作,探索11-20各数的特点和规律。
5.游戏活动:设计“数数大比拼”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11-20各数的顺序和特点。
7.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11-20各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范文篇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3—74页的内容及相应的习题。
2、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本课分成两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组成、数的顺序及大小。
第二、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感知十进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将数学与生活进行联系的应用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1~20各数,并且知道它们的组成。
2、教学难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法”。
四、说教法与学法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你们欢迎吗?来点掌声好吗?下面张老师有个问题,你们知道今天教室里来了多少位听课的老师吗?我们转过头,按顺序从左边开始一起数一数,好不好?2、看来我们身边很多事物的数量都超过了10,所以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大些的数,(板书、指着课题,让学生读)11—20各数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6篇)
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6篇)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学会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了解这些数的数值,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十”,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并正确地读数。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知道10个一是1个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播放三个小朋友在教室前的对话——甲说:“我们班门前种了6棵大树。
”乙说:“我已经得了9颗五角星啦。
”丙说:“我们小组有8个人。
”谈话:听到三个小朋友刚才说什么了吗?小朋友,你也能像他们一样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吗?学生说到我有几根小棒时,出示1捆小棒图,提问:小明也有一些小棒,你知道这些小棒有几根吗?如果学生知道是10根,则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不知道这里一捆小棒是10根,则将一捆小棒展开,数一数,强调有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一捆小棒有10根。
[说明:由“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引入,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对数的认识,引起学生认数的兴趣。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数水平,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二、认识计数单位“十”谈话:请大家数出10根小棒,捆成1捆。
反馈:你是怎样做的?(指名到实物投影前操作:先数出10根小棒,再捆成一捆)展开一捆小棒:这里有多少根小棒?(指1根小棒)这是1根小棒,是1个一,(指10根小棒)那么10根小棒是几个一?(板书:10个一)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提问:现在这里有多少小棒?(可能有的学生回答是10根小棒,有的学生回答是1捆小棒)谈话:10根小棒也就是1捆小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 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11~20 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20各数的比较大小。
通过本主要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各数之间的顺序关系,以及能够进行11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数的概念,培养数感,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的概念还没有完全理解。
他们在学习1120各数之前,已经学习了110各数的读写方法,对于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以及数的顺序关系和比较大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各数之间的顺序关系,以及能够进行1120各数的比较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数感,提高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各数之间的顺序关系,以及能够进行1120各数的比较大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1120各数之间的顺序关系,以及能够进行1120各数的比较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11~20各数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数的读法。
然后,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并让大家一起检查是否正确。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呈现一个故事,故事中涉及到11~20各数。
11-20各数的认识复习课--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复习课--教案第一篇:11-20各数的认识复习课--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管头中心校关秋燕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写数,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
2、进一步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会用小棒表示11~20各数,会用计数器表示11~20各数。
3.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三、教学准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点名课题复习11-20各数的认识(二)数数1、说说可以怎样数2、练习2个2个数: 5个5个数:(三)复习数的顺序1、出示:11,12,13,14,15,16,17,18,19,20.2、提问:19后面一个数是(),18前面一个数是()。
和11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0和12中间的数是()。
比15大又比20小的数有()。
比14多1的数是(),比20少1的数是()。
18接近10还是20?接近()13后面第5个数是()。
(四)复习数的组成。
1、摆小棒2、计数器教学理解十位和个位3、动手拨一拨在十位上拨几颗珠子,表示什么意思?个位上呢? 4.提问1个十和6个一组成(),2个十是()。
1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7,这个数是()。
18是()位数,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五)基本练习(六)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第二篇: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复习教案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复习教案詹北京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数、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通过复习加深对11~20各数组成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数位的认识。
(3)通过复习增强学生对算式的理解及算式中各数的名称认识。
(4)理解和巩固20以内的加减法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认识11~20各数》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篇)
《认识11~20各数》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篇)《认识11~20各数》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篇)《认识11~20各数》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11—20物体的个数。
2、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3、在学习数学的详细情景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稳固数序知识,浸透算法多样化,使学生经历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的才能。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11—20这些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兴趣课件出例如6插图,提问: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表扬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看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组织学生讨论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领会新知让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老师对学生想出的方法给予肯定三、模拟训练,稳固深化,应用拓展1、教材79页“做一做”2、练习十八第5题和第6题《认识11~20各数》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的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拟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能积极主动探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严密联络。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页的内容,练习十四中相应的习题。
教具、学具准备方格纸、小红花、小棒、课件。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1.小朋友们,我们都已经认识了1~10。
请你们看一看,在这些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物品?上面都有些什么数字?一起找一找〔课件演示四件物品〕。
生:我看到了有14、18、12、152.这些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请你们试着把11~20之间的数写在小红花上,每朵红花只写一个,并按顺序排列起来。
3.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写的数按顺序写在黑板上?4.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地来学习11~20各数。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出和写下数字11-20。
2.能够用手指和物品进行相应数量的配对。
3.能够理解和使用“比”的概念。
教学重点:1. 数字11-20的认识。
2. 数量和符号的对应。
教学难点:1. 儿童的注意力难以持续,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数字符号的认知需要多次强化和复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拿出数字卡片11-20让学生看,问学生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是从哪个数字开始的?有几个数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字都有“1”这个数字,从11开始一直数到20,共有10个数。
2. 老师和学生一起大声数一遍这些数字,直到学生都能自如地读出它们。
3. 教师以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11-20的使用场景与意义。
二、数的认知1. 让学生手指配对11-20的数字卡片,自己可以摆手指让孩子模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量。
教师可以加以点拨,强调相同符号的等价性。
2. 教师将不同数量的物品(例如苹果、饼干等)分别放在桌子上,要求学生看着数量说出数字。
让学生手指配对物品,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和数字的关系。
3. 教师挑选一些数字写在黑板上,指着数字让学生说出口。
4. 给学生出一些简单的加减算式,用手指、计数器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计算。
三、比较大小教师将两个数字写在黑板上,让孩子比较大小,直观感受“大”、“小”的差距,教师辅导学生正确使用“比”的概念,适当引导学生向三位及以上数目的比较拓展。
四、练习与巩固1. 让学生用卡片或者黑板上写出11-20的数字,纠正不规范的写法。
2. 给学生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手写算式,并进行计算。
3. 让学生用数字卡片和物品配对,根据教师提问,逐一报出数字。
五、拓展活动1. 给学生分组,让他们自己出题目,用随机抽取卡片或者物品的方法,让某一组回答问题。
这样可以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让学生表演一些数学故事(比如,5只猴子偷10个香蕉),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故事里的数字,加深学生对数字及其运用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能力,理解相邻数的顺序,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数数能力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更高级数学概念的前提。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于数的认识大多数停留在0-10的阶段,对于11-20的数认识相对较弱。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
2.让学生理解相邻数的顺序。
3.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相邻数的顺序,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包含11-20各数的读写和相邻数的顺序等内容。
2.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11-20各数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数的名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11-20各数的读写和相邻数的顺序等内容,让学生认真听讲,并跟随教师一起读写这些数,理解相邻数的顺序。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数数游戏。
游戏内容包括:按照顺序数数、倒着数数、跳着数数等。
通过游戏让学生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让他们上黑板演示如何正确读写11-20各数,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通用7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篇11、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以及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经历数数、画图、推理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
2、学情分析继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理解“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数数才是解题的策略。
3、重点难点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一、复习旧知,揭题导入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谁来数一数一起数一数。
2、加个要求数。
3、揭题看来大家已经能非常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6主题图同学们,你们喜欢大熊猫吗星期六,一群小朋友排队去动物园参观大熊猫,那么在小朋友排队中藏着怎样的数学问题呢一起去瞧瞧。
2、捕捉信息,读懂题意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谁能说说,在这些发现中和我们数学有关的是哪些信息生小丽排在第10 生小宇排在第15 师那从“小宇排在第10”这个信息中,你能知道什么从“小宇排在第15”这个信息中,你又能知道什么师课件出示问题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谁能说说“小丽和小宇之间”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注重学生读图训练,培养分析问题的意思和能力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2)小组讨论交流(设计意图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孩子合作交流的意识)(3)动手操作,展示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方法的多样性)数一数11 12 13 14画一画画一画的方法4、回顾新知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般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呢三、巩固新知,反馈练习1、玩滑梯2、坐车四、拓展练习看书问题思考比较观察和前面学习的排队问题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进一步灵活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唤起更多的生活经验)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怎样解决的呢首先要找准信息,看清楚数学问题,在解决两人之间有几人时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还可以用画一画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同时记得在公共场所要文明排队,下课。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11-20的名称及大小关系。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数字11-20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数字卡片、小板书、数字棋盘等。
3.教学环境:教室黑板、干净整洁的教学环境。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与导入(5分钟)1.复习数字1-10的认识,让学生回顾数字1-10的名称和大小关系。
2.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即数字11-20的认识。
第二步:新知讲解(15分钟)1.通过数字卡片展示数字11-20,让学生认识数字11-20的名称。
2.利用小板书或数字棋盘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纵数字,感受数字11-20的大小关系。
第三步:课堂练习(20分钟)1.让学生在黑板上依次写出数字11-20,加深记忆。
2.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或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数字11-20的理解。
第四步:巩固与拓展(10分钟)1.让学生互相询问数字11-20的顺序,巩固记忆。
2.引导学生发现数字11-20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数字的实际意义。
四、板书设计•数字11-20的名称及大小关系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互动练习,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数字11-20的名称及大小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学生作业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练习,巩固对数字11-20的认识。
通过以上教学方案的设计,相信学生们能够轻松地掌握数字11-20的认识,为以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六《11~20各数的认识》复习课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六《11~20各数的认识》复习课一. 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对11到20这几个整数的认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经在上册中接触过11到20的数的读写,他们对这些数应该有一定的熟悉程度。
然而,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理解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此外,学生可能对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但仍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到20的数。
2.让学生理解11到20各数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主要包括:1.正确读写11到20的数,特别是十几的读法。
2.理解11到20各数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11到20的数的读写和大小关系。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直观教具:使用图片、卡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11到20的数。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11到20的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实践: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巩固对11到20的数的认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六《11~20各数的认识》复习课人教新课标(2014秋)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六《11~20各数的认识》复习课人教新课标(2014秋)一. 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的组成,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写数。
本节课是复习课,旨在巩固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数和写数能力。
二. 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但对数的组成的理解程度不一。
在数数和写数方面,部分学生还能够做到准确无误,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复习课上,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他们的数数和写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11~20各数。
2.使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3.提高学生的数数和写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的组成。
2.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11~20各数的卡片。
2.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情境图片。
3.准备数数和写数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图片,引导学生复习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例如,展示一幅停车场的情境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停了多少辆车,并说出对应的数字。
2.呈现(10分钟)通过出示卡片,让学生快速反应并读出11~20各数。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数的组成,如12可以分成10和2,15可以分成10和5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数数和写数练习。
例如,每个小组发放一套11~20各数的卡片,要求学生在卡片上写出对应的数字,并读出来。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
例如,设置“抓鬼”游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准确地找出老师手中的卡片上的数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复习课
一、复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3~81页。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借助实物、小棒、计数器等,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数的组成、数序,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认识十位和个位,会算简单的2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式的多样性。
本单元的学习为以后学习进位加法打下基础,同时,为理解“植树问题”积累了基本活动经验。
二、复习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借助实物、小棒、计数器,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初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3.通过摆小棒,计数器拨珠,理解简单的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4.数数、画图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初步理解“植树模型”的基本解题方法。
三、复习重难点
重点:2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难点:运用20以内的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11~20各数的认识复习课》教学课件、20根小棒、计数器。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复习任务:
1.第六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你又学了哪些数?请你写出来。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连线等)把这些知识进行整理。
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个单元你学习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2)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要注意什么?最难的是什么?
(3)你能讲一讲认为自己学的最好的内容吗?
2.根据你认为最重要的内容,试着编一道题。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同学们,第六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谁来说一说,我们都认识了哪些数?学到了关于这些数的什么知识?(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2.交流成长档案
①梳理知识点,完善成长档案
课前同学们已经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交流课前预习任务一,交流并完善自己的整理,然后进行展示。
展示小组作品,交流预习任务一的三个问题。
汇总:数的认识有:11、12、13、14、15、16、17、18、19、20;
利用小棒数数、读出直尺上的数、拨计数器数数;
比较数的大小、认识数的顺序;
认识十位和个位,写数。
2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口算,
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解决问题:看懂图意,初步认识“植树模型”
分析问题,理解多种解题策略
检验方法
②结合梳理,完成思维导图
根据刚才同学们成长小档案的交流,我们已经把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很好地梳理,看(出示思维导图),是不是看起来就更明了、更清晰了?这样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反思,更好地掌握知识。
③我们在课前已经根据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内容,编一道题。
下面请四人小组进行交流,把编的题目按刚刚我们总结的三部分进行分类,并说一说,解题过程和在解题时要注意的地方。
小组上台展示。
3.随堂检测
【知识点1】数的认识
(1)5个一和1个十是()。
(2)17个位上的数是(),表示(),十位上的数是(),表示()。
(3)14的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是()。
答案:(1)15 (2)7 ,7个一,1 ,1个十(3)13 ,15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数的组成、十位和个位、数序。
数的组成中要看清题目,“1个十和几个一”和“几个一和1个十”的区别。
理解数位的含义,对数的大小和数的顺序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知识点2】20以内的加减法
(1)
()+()=()()+()=()
()-()=()()-()=()
(2)□○□=□
(3)□○□=□
【答案】(1)10+9=19 9+10=19 19-9=10 19-10=9 (2)17-3=14 (3)11+4=15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20以内的加减法,第1题是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第2和3题是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此题把本单元的加减法和之前学习的大括号的作用和一图四式联系在一起,综合考察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
【知识点3】解决问题
(1)第12棵树和第17棵树之间有几棵树?
答案:4棵
解析:要解决问题,首先要能看懂题意,明确解题策略,此题可以通过数数和画图的方法解决。
4.课时作业
(1)数12个苹果。
一个一个地数,要数()次;两个两个地数,要数()次;三个三个地数,要数()次;四个四个地数,要数()次;六个六个地数,要数()次;
【答案】(1)12 (2)6 (3)4 (4)3 (5)2
【解析】巩固学生不同数数方式的理解。
(2)填空
17 20 15 10 9 7 14
①上面一共有()个数。
②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③15在左数第()个,从右数第3个数是()。
④17和10的中间有()个数。
⑤20里面有()个十。
【答案】(1)7,(2)20,7 ,(3)3,9,(4)2,(5)2
【解析】数的认识中知识点比较多,结合之前所学习的内容,本题中对数的大小,序数和基数的区别,数的组成等包含在内,对所学知识进一步进行巩固和区别。
(3)一图四式
()+()=()()+()=()
()-()=()()-()=()
【答案】(1)13+3=16 3+13=16 16-13=3 16-3=13
【解析】巩固学生读图并根据图意列出四道算式,同时,清楚算式中三个数之间的关系。
(4)解决问题
我们已经下到了第16层,再下5层就到家了,家在几层?
【答案】家在第11层.
【解析】数数的方法:15、14、13、12、11,家在第11层。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数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