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发明创造认知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

关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

关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调查题目: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调查目的:了解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理解、意识以及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实际表现情况,为学校提供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指导意见。

调查对象:学生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调查时间:2021年10月调查结果:1. 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理解程度:a) 有清晰的理解和定义:20%b) 有一定的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45%c) 不了解或模糊:35%2. 学生是否认为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个人发展重要:a) 非常重要:65%b) 重要:30%c) 不重要:5%3. 学生在学校中是否有机会培养和展示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a) 有机会并得到重视:35%b) 有机会但不够重视:45%c) 没有机会:20%4. 学生认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水平:a) 很高:15%b) 较高:40%c) 一般:35%d) 较低:10%5. 学生在社会中展示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情况:a) 积极参与创新活动:25%b) 偶尔展示:55%c) 缺乏机会展示:20%调查结论:1. 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理解程度普遍较为模糊,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深入的了解。

2. 大部分学生认为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

3. 学校在培养和展示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有一部分学生缺乏机会,另一部分学生虽然有机会但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4. 学生对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普遍持较高的评价,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水平较低。

5. 在社会中展示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较多,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缺乏机会展示。

建议:1. 学校应加强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发挥创造力。

2. 学校应提供更多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学校应重视并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竞赛和活动,提供更多展示机会。

关于大学新生对“创新活动”认识的调查——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

关于大学新生对“创新活动”认识的调查——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
新 活动 的看法 、 获取创 新活 动信息 的途 径 、 本 校 创 新 活 动 级
而 研究 内容普 遍集 中在创 新 能力 影 响 因素 ( 王军( 2 0 1 2 ) 、 刘 晓云 ( 2 0 1 2 ) ) 、 大学 生创新 能力培 养 ( 常永 勤 ( 2 0 1 1 ) 1 、 姜
才 。大 学 是 培 养 人 才 的 重 要 摇 篮 , 人 才 培 养 的 核 心 目标 是 创
1 7 0 名、 大 四学 生 2 名 。 由此 可 见 , 负责 大 学 生项 目申请 及 实 施 的主 要是 大二 和 大 _ 一 的学 生 ,大 四学 生 由于 面 临毕 业 、就 业 等事 务 科 技 创新 活 动 参 与 度较 低 。而 作 为 好奇 心 、新 鲜 感及 活跃 度 都 比较 高 的 大一 新 生 的 参 与度 却 十 分 低 。究竟 大 一新 生 对创 新活 动 有怎 样 的认 知 , 本研 究就
份 .收 回 问卷 3 2 0 份 ,其 中有 效 问 卷3 1 5 份 , 占 总 问 卷 的
校 园的时候 就 培养他们 的创 新 意识 ,并 帮 助他们 把 这种创
新 通过大学 生创新 活动或学 科竞赛 等形式进 行探究 、 验证 。
1 . 上海 海洋大学 创新活 动情况 上海 海洋 大学 十分注 重大学 生创 新能 力 的培养 ,通过 大 学生创 新计 划项 目、 骆 肇 荛 科 技创 新 基 金 项 目及 各 项学 科 竞 赛 等众 多 形 式 帮 助学 生 培 养 创 新 能力 。其 中大 学 生
力 的培 养及提 高有 重要 意义 。 本研 究对上 海海 洋大学在校新 生进行 分层 抽样调 查 , 结果 显示上海 海洋 大学的学生通过辅导 员
对大 学生创新 活动都有 一定 的 了解 ; 多数 学生愿意 以成 员 而非 负责人 的身份参加创 新活动 等。 由此 建议 学校 以辅 导 员宣缺乏 促进 大学 生科 技创 新 的保 障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态度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态度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态度调研报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态度和看法,我们开展了一次调研,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研究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态度,包括他们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对科技创新的期望、参与科技创新的意愿以及对科技创新带来的影响的认知等方面。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取了线上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

问卷中包括了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并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知大部分大学生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有78%的受访者表示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认为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进步。

他们普遍认为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解决社会问题等。

2. 对科技创新的期望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有着较高的期望,他们希望科技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和舒适。

同时,他们也期望科技能够解决环境问题、推动医疗进步、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

有45%的受访者认为科技应该更注重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3. 参与科技创新的意愿大学生对参与科技创新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愿望,有6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

他们认为通过参与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也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4. 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认知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有较为深刻的认知。

有82%的受访者认为科技创新对个人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可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同时,他们也认为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很大,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改变社会结构。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可知,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态度普遍积极。

然而,在实际行动中,还有部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参与意愿和行动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大学和社会应该加强科技创新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和意识,激发他们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情。

调查报告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技创新意识调查

调查报告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技创新意识调查

调查报告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技创新意识调查调查报告: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技创新意识调查摘要:本调查报告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

通过对1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我们获取了相关数据和意见,并得出结论。

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存在一定的认知和积极态度,但仍然有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一、调查背景近年来,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中坚力量,其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

本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技创新意识的现状,以期为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包括基本信息、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意识等方面的问卷,并通过线上、线下手段向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2. 深入访谈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了29名大学生的深入访谈。

通过面对面的访谈方式,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科技创新意识等深层次问题。

三、调查结果1. 创新能力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将创新能力分为认知创新、创造性思维、实践创新三个维度进行评估。

其中,认知创新得分最高,创造性思维得分次之,实践创新得分相对较低。

2. 科技创新意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意识具有较高的认知。

他们普遍认为科技创新对个人未来发展非常重要,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一些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

3. 存在问题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

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创新思维的训练、实践机会不足、创新能力培养途径不够多样化等。

此外,一部分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意识方面仍存在误解和混淆。

四、调查结论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大多数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培养和思维模式转变。

发明创造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发明创造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一、前言在这次发明创造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通过实训,我对发明创造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过程回顾1. 实训主题选择在实训初期,我们小组围绕“智能家居”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最终确定了以“智能门锁”为发明创造的对象。

这个主题既贴近生活,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我们决定将其作为实训的主要研究方向。

2. 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为了确保我们的发明创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我们小组对智能门锁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用户等方式,我们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智能门锁存在以下问题:(1)安全性不高,容易被破解;(2)操作复杂,用户体验不佳;(3)功能单一,缺乏智能化服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对智能门锁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我们的设计目标。

3. 设计与研发在明确了设计目标后,我们小组开始着手进行智能门锁的设计与研发。

我们首先对现有的智能门锁技术进行了梳理,然后结合市场需求,提出了以下设计方案:(1)采用生物识别技术,提高安全性;(2)简化操作流程,提升用户体验;(3)增加智能化服务,如远程监控、智能家居联动等。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分别负责电路设计、机械结构设计、软件编程等工作。

经过多次修改和优化,我们最终完成了智能门锁的样机制作。

4. 测试与改进在样机制作完成后,我们对智能门锁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我们的设计在安全性、操作便捷性、智能化服务等方面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仍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电池续航能力不足、软件稳定性有待提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对样机进行了改进,以确保智能门锁的实用性。

5. 实训总结在完成实训任务后,我们对整个实训过程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小组不仅提高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三、心得体会1. 创新是发明创造的灵魂在本次实训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态度与行为研究科技创新在当今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态度与行为,并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其原因以及可能的影响。

一、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态度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群体,对于科技创新持有积极的态度。

首先,大学生普遍认为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他们认识到科技创新在经济、环境、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巨大作用,因此对科技创新持有乐观态度。

其次,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抱有兴趣和好奇心。

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接触到了各类科技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这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许多大学生热衷于探索科技的未知领域,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科技创新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最后,大学生普遍认为科技创新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诸多挑战,大学生相信科技创新是改变现状的重要途径。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科技创新来改善社会状况,为人类的未来做出贡献。

二、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行为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方式多种多样。

首先,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竞赛与项目。

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如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等广泛开展,吸引了大批大学生的参与。

大学生通过这些渠道可以将自己的科技创新想法付诸实践,与其他具有相同兴趣的人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

其次,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社团与组织。

许多大学设立了科技创新社团与组织,旨在为学生提供创新交流平台和资源支持。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这些社团与组织,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进行科技创新研究、讨论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

另外,大学生也通过科技创新实习或兼职工作来丰富自己的科技创新经验。

他们在相关的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等单位进行实习或工作,通过参与具体的项目,了解科技创新的实践过程与要求,增强自己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实践能力。

三、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态度与行为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摘要:本次调查旨在探究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表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教育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引言: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社会中,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次调查旨在探究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两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并以匿名方式进行,共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

个别访谈则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共进行了10个访谈。

调查结果:1. 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认识程度不足:调查结果显示,72%的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认识程度不足,只有28%的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概念。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方面存在欠缺: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方面存在欠缺。

这主要表现为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创新和改进缺乏创意和想法。

3. 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这主要表现为学生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对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方法缺乏接受和应用的能力。

建议与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1. 增加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内容:学校应加强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提高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学生群体调查时间:2021年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调查目的:了解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现状,以及可能影响这些能力的因素。

调查内容:1. 请问您是学生吗?(是/否)2. 在您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您是否经常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或面对挑战?(经常/偶尔/很少/从不)3. 您认为什么因素影响了您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请在下面选择适用的选项)a) 学校教育的影响b) 家庭环境的影响c) 自身兴趣与动力d) 社交圈子和同龄人的影响e) 其他(请注明)4. 您认为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请提供您的观点)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调查对象中,大多数学生表示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或面对挑战。

这表明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学校教育、家庭环境、自身兴趣与动力以及社交圈子和同龄人的影响。

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环境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因素。

学校教育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和提供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而家庭环境则可以通过给予学生自由探索和表达的空间,以及对他们的兴趣和创意的支持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调查对象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观点。

其中,最常见的观点包括提供更多的艺术、科学和实践性的课程,鼓励学生跨学科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以及鼓励学生接触不同的文化和观点。

结论:学校教育和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学校和家庭应提供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创意的环境,同时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接触不同的文化和观点来拓宽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状况概述:本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状况。

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参与者包括了中小学生和大学生。

问卷内容涵盖了学生对于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理解、实践、培养方式等方面。

下面是具体的调查结果:一、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理解: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理解。

他们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能够独立思考、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新能力则是指将创造性思维应用到实践中,创造新的产品、服务或方法等。

二、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实践中的应用程度较低。

绝大多数学生承认他们更倾向于传统的学习方法,对于创新的尝试和实践缺乏动力和机会。

少部分学生积极参与了一些创新项目、竞赛或实践活动,但人数相对较少。

三、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有限。

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机会和课程。

少数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参加创新活动或实践来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较高。

大多数学生认为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未来职业发展和个人成就非常重要。

他们希望学校和社会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来支持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结论: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实践中的应用程度较低。

2. 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有限。

3. 大部分学生认为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未来职业发展和个人成就非常重要。

4. 学生希望学校和社会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来支持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大学生创造力调研报告

大学生创造力调研报告

大学生创造力调研报告创造力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眼光,产生新的想法、观念或解决方案的能力。

它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认可为一种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创造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以促进大学生个人创造力的提升。

第一部分:调查目的及方法1.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创造力的现状,探讨影响大学生创造力的因素,分析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策略,为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1.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从大一到大四的本科学生,包括理工科类和社科类专业。

第二部分:调查结果分析2.1 大学生创造力的现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造力整体呈中等水平。

其中,大学生对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自我评价较高,但在想象力和冒险精神等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2 影响大学生创造力的因素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学习经验、社交环境和个人心理素质等都对大学生创造力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2.3 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策略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策略:2.3.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高校应提供开放式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背景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2.3.2 强调跨学科交叉学习鼓励学生在专业领域之外,参与跨学科的学习与交流,通过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创造力的产生。

2.3.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激发学生的合作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使其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经验。

2.3.4 鼓励实践与探索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实践等实践性项目,提供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从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升。

第三部分:结论与建议3.1 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创造力水平普遍较中等,且存在差异,同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调查与分析近年来,大学生在科技创新领域展现出了强烈的创造力和热情,许多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探索新的科技前沿。

本文将对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对大学生的意义。

调查显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7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推动科技进步。

另外,6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希望能够通过科技创新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对科学探索和社会服务的动机,成为大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推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学校和导师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大学提供的科研平台和导师的指导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产出有重要影响。

调查中有8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受到了学校科研平台的支持,有8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得到了导师的指导。

学校和导师提供了实验室、设备、资金和专业指导等资源支持,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条件和机会。

此外,创新教育对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创新教育在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开展创新项目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大学生通过参与创新教育,获得了科技创新的经验和实践机会,提高了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种创新精神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创业创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科技创新活动提升了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自主研究和实践,大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此外,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关于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调查研究(适用福建农大)

关于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调查研究(适用福建农大)

关于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调查研究前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普遍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也关系到我国在未来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因此,了解我国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对本校大学生以及其他学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载体和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对本校的在校大学生和其他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为50。

经统计结果显示,90%的大学生对创新类的课外书籍不太感兴趣,把平常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课堂的学习,自身只满足于课本知识,缺少主动培养实践能力的意识,导致8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意识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能够做到自主创新的却少之又少,9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少创新的条件,并且想靠学校的教育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而忽视了通过自身,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调查问题分析1、当代大学生只专注于学业,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大部分大学生(约80%)忙于完成学业,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万事大吉,忽视自认人文素养的提高,忽视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缺乏创新的欲望、兴趣和思维能力,缺乏创新的知识底蕴和发展空间。

而现在大学生如果只专注于学业是很难适应现在的社会的。

因为大学里结合现实工作的研究实验与教学甚少,学生几乎没有真正体验过所学专业的现实感受,更无任何经验可言,这无疑也是对导致大学生实践能力缺乏的重要原因。

加之大部分学生(约90%)对创新类的书籍不太感兴趣,单纯满足于学校书本的知识,缺少主动培养的自身创新能力的意识,使大多数学生都不具备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调查目的:调查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现状,了解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和改进方向,为学校教育和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一所中学作为研究对象,以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问卷中包括个人信息、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认知、对自身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以及关于学校教育和课程设计的意见等方面的问题。

问卷调查采用匿名方式,以提高回答者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调查结果分析:1. 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认知: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其具体定义和要求掌握程度不够深入。

2. 自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们普遍认为自己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部分学生表示在日常学习中缺乏创新和创造的机会。

3. 学校教育和课程设计的意见:学生们普遍认为学校教育和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他们建议通过引入更多实践项目、开设创新课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学生们也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资源和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结论与建议:1.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和培养,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更多的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机会。

2.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校可以与企业或创新机构合作,提供学生实践项目和实训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学校要建立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营造支持学生创新的环境。

5. 学校可以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和项目,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对自身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认知和评价,为学校教育和课程设计提供了参考和改进的方向,有助于培养学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认知情况调查研究分析--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例

大学生创新创业认知情况调查研究分析--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例

加强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参加创新创业活动,进而 了解创业的过程。
问题 3:您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调查显示,主要障碍包括:资金的缺乏、自身知识的缺乏、创 业过程中的风险和压力、创业方向不明确、没有下定决心的勇气 等。因此,必须重新对现阶段学院大学生教育考核标准进行衡 量,尤其是实践教学应有相应的措施和改革,切实提高大学生的 社会实践能力。 问题 4:您认为创新型人才具备哪些素质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认为应具备独到思维方式的占 32.68%;团队精神 占 20.75%;良好的品德修养与责任感占 18.52%;勤奋占 9.55%; 探索精神占 8.51%;交流能力占 5.23%;高科技素养占 2.06%;其 他占 2.7%。具有独到的思维方式、团队精神以及良好的品德修 养与责任感比较重要。同时,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 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 问题 5:您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 调查显示,61.23%的学生比较认同大学生创业;20.75%的学 生积极支持;16.3%的学生积极参与;反对的学生占 1.72%。大学 生年轻,善于学习,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没有思维禁区,容易接 受新事物,有自信,有激情,精力旺盛。因此,学院应着重加强大 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通过创业创造财富、成就事 业、履行自己的社会使命,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使大学生 收获实现感、满足感、自由感、独立感。 问题 6:您希望学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哪些支持呢? 调查显示,有 39.11%的学生希望在创新创业方面有专家进 行指导;28.22%的学生希望有专业的创业教育体系;19.64%的学 生希望有较好的硬性设施;9.78%的学生希望能够提供较好的场 地;其他占 3.25%。目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较薄弱,没有专业团队,任课教师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几乎 没有参加过相关的培训及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任课教师 多为学生思想工作者和专业课教师,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设计缺 乏实践性,课堂教学理论性过强,教学形式不够丰富,涉猎面窄, 实践性薄弱,容易给学生造成毕业后盲目创业的冲动,故学院应 不断加强和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素质与水平。 问题 7:您怎样看待大学生创新创业? 调查显示,51.97%的学生表示支持,创业对社会有积极的影 响;36.45%的学生认为创业风险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不 容易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大学生普遍缺少 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平台,缺乏 可行的创业项目,故对大学生而言创业风险较大。 问题 8:您的创业动机是什么? 调 查 显 示 ,实 现 个 人 理 想 和 自 我 价 值 的 占 44% ;赚 钱 占

学生参与创造发明活动的调查

学生参与创造发明活动的调查

学生参与创造发明活动的调查摘要]本文通过对沈阳市466名大学生、中学生参与创造发明的活动情况、体验和现实认识的调查,指出中学生、大学生参与创造发明活动的差异,分析了学生参与创造发明活动的空间较小、创造的自信心不强、设计能力较弱、技术知识单薄等现实问题的产生原因。

[关键词]科技创造力创造发明活动创新能力一、研究目的创造是人类最重要的品质,在人类一切活动中都存在着创造的痕迹。

其实,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在发挥着自己的创造力,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也有非常多的机会进行创造实践,关键看教育者能否引导他们进入这一领域(这里的创造实践,特指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

“中小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①亲身参与创造发明活动是培养科技创造力的最佳途径。

创造发明活动是一种融合体验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

体验性知识重视直接经验和感受,强调个体过程的能动性、体验性和与他人的互动性②。

信息时代要求人具有获得知识的能力,因此方法性知识比内容性知识更加重要,包括收集信息的方法、表达与交流的方法、观察实验的方法、调查讨论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的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

在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两个紧密联系、互为促进的重要培养目标”③,发明创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在真实的任务、复杂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究性的活动中既动手又动脑,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参与创造发明活动不仅能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亲手设计与制作,使学生获得设计与制作优质产品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学习和理解设计是如何对我们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的,这对提高学生用科学技术术语交流思想、了解社会如何依赖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工作,十分必要。

一项抽取2千余名中学生样本的研究表明,在衡量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七个项目上,我国学生在创造性问题解决方面(即通常说的解题)强于英国青少年,而创造性物体应用、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产品改进能力、创造性想象力、实验活动设计能力、创造性技术产品设计能力等方面,却明显弱于英国青少年④。

中国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意识调查

中国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意识调查

中国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意识调查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在中国,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和实际作为如何呢?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来探讨中国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意识和看法。

一、意识调查1. 您觉得什么是科技创新?对于这个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是指发明创造新的科技产品或服务,以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2. 您是否关注科技创新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有92.5%的大学生关注科技创新的发展,而其中57.8%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关注。

3. 您是否认为科技创新对个人发展重要?调查结果显示,有85.6%的大学生认为科技创新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创新是推动个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看法探讨1. 中国大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在调查中,有多数大学生认为,中国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意识不足。

部分大学生认为创新仅仅是一个西方国家独有的产物,因此很难产生自己的创新想法和方法。

(2)话语权不足。

大学生一方面因为年轻,缺乏社会经验和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知名度和声誉等方面的原因,很难在科技领域内占据话语优势。

(3)缺乏科技实践经验。

专业实践是创新的基础,然而在学校中,许多专业仍停留在理论层面。

2. 中国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期望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应该注重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尤其应该注重从基础教育做起,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此外,大学生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来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和想法。

同时,大学生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科技实践机会,让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三、结论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生已经开始重视科技创新,对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话语权不足、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

因此,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施策。

除了推动创新创业政策外,学校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创新平台,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contents •调查背景和目的•调查方法和样本•学生创造性思维情况分析•学生创新能力情况分析•调查结论和建议•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目录CHAPTER调查背景和目的背景介绍调查目的调查范围CHAPTER调查方法和样本调查方法使用标准化问卷结合多种研究方法涵盖不同年级考虑地区差异样本选取数据收集和处理保证数据质量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措施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如对问卷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校对,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理解问卷的意图和要求。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以揭示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CHAPTER学生创造性思维情况分析创造力定义创造力是指个体产生新颖、独特且有价值的思维、观念或产品的能力。

要点一要点二评估标准创造力的评估标准包括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流畅性、批判性等方面。

创造力的定义和评估标准思维灵活性思维独特性思维流畅性批判性思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现状影响因素分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个人因素CHAPTER学生创新能力情况分析创新能力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标准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定义创新能力的定义和评估标准VS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调查结果表现学生自身部分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和书本,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部分学生过于追求完美,不敢尝试新事物,从而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发挥。

影响因素分析教育体制当前的教育体制过于注重分数和考试成绩,导致学生过于追求分数而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家庭教育部分家庭过于强调成绩和升学率,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创新实践的机会。

社会环境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与学校教育脱节,导致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大学生创新想法调研报告

大学生创新想法调研报告

大学生创新想法调研报告大学生创新想法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创新想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我们对某大学的学生进行了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提出相关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设计并发放了一份问卷,该问卷包含了关于大学生创新想法的相关问题,包括创新想法来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想法实施等。

2.访谈:针对问卷中的开放性问题,我们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以了解学生的个人经历和观点。

调研结果:1.创新想法来源:从问卷结果来看,大学生获取创新想法的主要途径是课程教学和科研实践。

近70%的学生表示他们通过课堂学习中的案例研究、学术讲座等途径获得了创新灵感。

此外,约有60%的学生从科研实践中获得了创新想法。

但令人担忧的是,只有不到40%的学生表示曾通过其他途径(如社团活动、比赛等)获取创新想法。

2.创新意识培养:大多数学生认为大学阶段对创新意识的培养重要性较高,但培养途径和效果不尽相同。

近80%的学生认为创新课程的设置能够培养创新意识,但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存在一些困难,如缺乏相关教育资源、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创新意识不足等。

3.创新想法实施:大部分学生对实施自己的创新想法表示了积极的态度。

近90%的学生认为他们有能力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

然而,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资金支持、团队合作能力不足、行政程序繁琐等。

问题分析和建议:1.创新想法来源多样性不足:大学生创新想法来源主要依赖于课程和科研实践,其他途径较为匮乏。

应该通过加强社团活动、比赛等的组织和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创新想法的机会。

2.创新意识培养仍有困难: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多样化,除了创新课程外,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等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调查报告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与对就业市场的期望

调查报告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与对就业市场的期望

调查报告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与对就业市场的期望调查报告: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与对就业市场的期望近年来,科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蓬勃发展,对于大学生而言,对科技创新的认知已经成为他们在就业市场中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水平以及他们在就业市场中对科技的期望,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将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一、调查方法我们通过在线问卷的形式,向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并收集了他们的回答。

问卷设计包括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基本认知、对科技创新在就业市场中的重要性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科技行业发展的期望等问题。

二、调查结果1.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水平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的认知。

他们普遍了解到科技创新是指通过技术、知识和方法的创造性应用,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大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在赋予企业竞争优势、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并且部分学生还能够提及到具体的科技创新成果和案例。

2.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在就业市场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绝大部分大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就业市场的重要性。

他们普遍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涌现出来,为就业市场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

同时,大学生们也认为,科技创新不仅为就业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还能够推动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带来更高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

3. 大学生对未来科技行业发展的期望在对未来科技行业发展的期望方面,大学生表达了一定的一致,他们普遍希望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大学生们认为,未来科技行业应该关注环保、医疗、智能化等方向的创新,解决社会和人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他们也希望未来科技行业能为就业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改善就业环境。

三、分析与建议1. 加强科技创新教育鉴于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发明创造认知调查报告人文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康广地赵普秦张瑶高雅楠牛晓莉王虹高婷何春雪张茹摘要:针对大学生发明创造认知的调查,探析性别、专业学科性质对大学生发明创造的影响,并从大学生对发明创造的知识认知、态度认知、行为认知这三方面入手,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发明创造的基本认知和深层认知,以及对发明创造重要性、创意来源、主客观因素、必备素质的看法和认识,并关注大学生的发明创造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发明创造认知1.调查背景与目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发明创造在创新领域的地位尤其突出,大学生对发明创造的重视程度和看法认识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前提。

本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较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大学生对发明创造认知的情况,从而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以便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大学生发明创造活动的开展。

2.调查对象与方法2.1调查对象选取河北农业大学,随机抽取大学生50人,收回有效问卷42份,问卷回收率84%,其中男生24人,占调查对象的57.1%,女生18人,占调查对象的42.9%。

调查对象涵盖文科、理科、工科和其他学科性质。

2.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依据调查的目的,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访谈了一些大学生,了解他们对发明创造的看法和认识,并咨询了指导老师,在大量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列举出大学生对发明创造认知的一些问题,最终形成包含16个问题的正式调查问卷,只要从大学生对发明创造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认知三大方面进行调查。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3.调查结果分析3.1性别及专业学科性质对大学生发明创造认知的影响3.1.1性别对大学生发明创造认知影响相对较小关注发明创造的活动或实例* 性别交叉制表性别合计男女关注发明创造的活动或实例非常清楚计数 1 0 1期望的计数.6 .4 1.0关注发明创造的活动或实例中的 %100.0%.0% 100.0% 性别中的 % 4.2% .0% 2.4% 一般清楚计数8 8 16期望的计数9.1 6.9 16.0关注发明创造的活动或实例中的 % 50.0% 50.0% 100.0%性别中的 % 33.3% 44.4% 38.1%不清楚计数15 10 25 期望的计数14.3 10.7 25.0 关注发明创造的活动或实例中的 %60.0% 40.0% 100.0% 性别中的 % 62.5% 55.6% 59.5%合计计数24 18 42期望的计数24.0 18.0 42.0关注发明创造的活动或实例中的 % 57.1% 42.9% 100.0%性别中的 % 100.0% 100.0%100.0%(图1)观察图1,在性别与关注大学生创造发明活动实例的关系中(即第一题与第五题的关系),我们发现,“非常清楚”选项中,仅有1个男生选择,没有女生;在“一般清楚”中,共有16人选择,其中男生8人,女生8人,各占50%;在“不清楚”选项中,共有25人,男生15人,女生10人,男生占据60 %,女生40%。

因此,针对性别来说,男生或女生对于认知程度几乎没有影响,都是几乎95%以上的一般清楚甚至不清楚。

也就是说,大学生整体对于发明创造活动或实例的了解不是特别深入,大部分大学生是不知道发明创造活动或实例是什么的,知道的也仅仅是简单了解一点皮毛,非常清楚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应该加强加深对发明创造活动或实例的认识了解。

3.1.2工科学生发明创造能力较强,文科学生发明创造能力最低这42份问卷填答者共涉及文科、理科、工科以及其他4个学科性质,其中文科类别有10人,占据23.8%;理科类别9人,占据21.4%;工科类别15人,占有35.7%,其他类别8人,占有19%。

(图2)专业学科性质与获得发明创造类奖项之间的关系(即第二题与第十五题之间的关系)专业学科性质* 是否有作品得过奖 交叉制表是否有作品得过奖合计有发明创造,并且获得奖项有发明创造,但没有获得过奖项没有发明创造 专业学科性质 文科 计数0 2 810期望的计数.2 3.1 6.7 10.0 专业学科性质 中的 % .0%20.0%80.0% 100.0%是否有作品得过奖 中的 % .0%15.4%28.6% 23.8%理科 计数 0 3 6 9 期望的计数.2 2.8 6.09.0 专业学科性质 中的 % .0%33.3%66.7% 100.0%是否有作品得过奖 中的 % .0%23.1%21.4% 21.4%工科 计数 1 6 815期望的计数.4 4.6 10.0 15.0 专业学科性质 中的 % 6.7%40.0%53.3% 100.0%是否有作品得过奖 中的 % 100.0%46.2%28.6% 35.7%其计数268他期望的计数.2 2.5 5.3 8.0专业学科性质中的 % .0% 25.0% 75.0% 100.0%是否有作品得过奖中的 %.0% 15.4% 21.4% 19.0% 合计计数 1 13 28 42 期望的计数 1.0 13.0 28.0 42.0专业学科性质中的 % 2.4% 31.0% 66.7% 100.0%是否有作品得过奖中的 %100.0% 100.0% 100.0% 100.0% (图3)观察图3,我们发现,在“有发明并且获得奖项”一栏,仅有工科学科的1人,其余三类没有;在“有发明创造但没有获得奖项”一栏,文科有2人,占据比例15.4%,理科3人,占据比例23.1%;工科6人,占据比例46.2%;其他类有2人,占据15.4%。

可以看出,文科性质学科的学生对发明创造的兴趣不大,仅占1/5 ,理科性质学科的学生有1/3进行过发明创造,兴趣比文理科生大,其他类学生的发明创造的兴趣还可以,可以达到1/4。

由此得出,工科学生更容易进行发明创造并且获得奖项,文科学生发明创造能力最低,理科和其他类居中间位置。

3.2大学生对发明创造的知识认知3.2.1大多数大学生对发明创造基本认知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对发明创造做出了如下定义: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外形、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在调查中发现,超过70%的大学生认为发明创造是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综合。

由此可见,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对创造发明的基本认知是正确的。

3.2.2大学生对发明创造的深层认知欠缺(图4)由图4看出,被调查的大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较为分散,其中选择发明创造是小发明小制作的最多,为31%;约为四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发明创造是相关专业人员从事的工作;23.8%的大学生认为发明创造是“高”、“精”、“尖”的大项目; 19%的大学生选择其他。

由此可知,本文所调查的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全面的认识,对发明创造的深层理解较为片面,认知欠缺。

由于调查的对象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仍处于成长和培养阶段,他们对创新的理解是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

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应加强学生在发明创新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发明创造的深层含义。

3.3大学生对发明创造的态度认知3.3.1大学生对发明创造重要性认知有待提高(图5)由图5可知,在调查的42名大学生中,有35.7%的大学生认为发明创造很重要,54.8%的学生认为发明创造一般重要,只有9.5%的学生认为发明创造不重要。

由此可以看出,在调查的42人中,大多数人对发明创造的重要性都表示很重要,说明大学生中的大多数能够意识到发明创造的重要性,对此有值得肯定的态度;一半多的大学生认为发明创造一般重要,说明他们对发明创造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肯定,但还有所欠缺,还有有待提升的空间;而9.5%认为发明创造不重要的人,说明在大学生中,仍有少数同学对发明创造缺乏认知和了解,还需要对发明创造有更全面和更深刻的认识。

因此,大多数大学生都需要提高自身对发明创造重要性的认知,使自身对发明创造更加重视,使自己能够在对发明创造有正确认知态度的前提下完善自身能力,充实大学生活。

3.3.2大学生对课堂教学无助于发明创造认知失误(图6)如图6所示,在发明创造的创意来源中,有50%的学生选择了“日常生活”,“科学实验”和“社会活动”两项,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26.2%和21.4%,“课堂教学”这一项仅占到2.4%,也就是在42个被调查者中只有一个人选择了这一项,与其他选项形成鲜明的对照。

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认为“课堂教学”无助于发明创新,可能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学校在发明创造这方面的课程设计不够重视,流于形式,并没有对大学生的发明创造起到应有的作用;二是前面所提到的大学生对发明创造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所以即使学校提供了这方面的课程,因为大学生的忽视及不重视,所以误以为课堂教学于发明创造无益。

3.3.3大学生对影响发明创造的主客观因素认知清晰影响大学生发明创造的主观因素频率响应个案百分比N 百分比影响发明创造的主观因素缺乏创新能力31 30.7% 73.8%目标不明确13 12.9% 31.0%缺少兴趣30 29.7% 71.4%27 26.7% 64.3%缺少理论联系实际总计101 100.0% 240.5%影响大学生发明创造的客观因素频率响应个案百分比N 百分比影响发明创造的客观因素缺少资金24 22.9% 57.1%没时间和机会23 21.9% 54.8%缺乏指导30 28.6% 71.4%(图7)图7显示,大学生认为影响发明创造的主观因素主要有“缺乏创新能力”,“缺少兴趣”,“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目标不明确”它们所占比重依次是30.7%,29.7%,26.7%,12.9%。

大学生认为影响大学生发明创造的客观因素主要有“缺乏指导”,“缺乏实验条件”,“缺乏资金”和“没有时间和机会”,它们所占比重依次是28.6%,26.7%,22.9%和21.9%。

由此看出,大学生对影响发明创造的主客观因素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动手实践是构成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验条件和资金问题是发明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相关专业人员的匮乏和分配不均、时间和机会的缺少,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发明创造能力的提升。

3.3.4大学生对进行发明创造应具备的素质认知明确(图8)根据图8统计结果,在大学生心中进行发明创造应具备的素质按照比重依次是“探索精神”,“独特的思维方式”,“团队精神”,“勤奋刻苦”,“高科技素质”和“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