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三条道路”
考研政治知识点

考研政治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
辩证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2. 唯物论的本质观点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它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世界的根本,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论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反对唯心主义。
3. 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区别唯心论和唯物论是两种对立的哲学观点。
唯心论认为意识是世界的基础,意识能够影响物质,主张主观意识的独立性。
而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主张客观事物的决定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 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改革开放、依法治国、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制度。
它的本质特征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剥削,共同富裕。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党的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既不能急于实现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又不能停留在一个低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 民族资本主义道路民族资本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发展道路。
它强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党允许一部分人民在经济活动中以非社会主义的方式经营,但要有限制和规范。
这是为了满足一些民族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的需要,同时保证国家基本经济的稳定。
三、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1. 党的根本原则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原则。
党员必须坚持党的根本原则,增强党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 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本纲领。
这个报告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 【单选题】毛泽东认为,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的(江南博哥)方法是( )A. 斗争B. 专政C. 暴力D. 镇压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我们历来就主张,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解决敌我之间的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
" 所谓专政方法,就是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对于国家内部那些反抗社会主义改造、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严重犯罪分子依法治罪,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强迫他们从事劳动,并在劳动中尽量使他们改造成为新人。
所谓民主方法,就是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
2. 【单选题】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这一总方针是( )A. 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B.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指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C. 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D.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3. 【单选题】毛泽东指出:“社会的前途对于所有的人都好比早晨的太阳一样明白,而所有的人只要沿着社会前进的方向前进,就都可以找到平坦而且广阔的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对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表现在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得以确立B. 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或被改造C. 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D. 实现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07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07(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一道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很小。
虽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但在这些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故B 选项正确。
3.八国联军总司令、德国元帅瓦德西向德皇威廉二世报告说:“无论欧、美、日各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法国议会在辩论对华政策时,一位议员指出:“中国地土广阔,民气坚劲。
”“吾故谓瓜分之说,不啻梦呓也。
”瓦德西和这位议员得出这一结论的最根本原因在于A.中国地广人多,西方列强无力征服B.瓜分行径遭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D.列强主观上想扶持清政府为其代理人本题考查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
瓦德西和法国议员的结论是在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的前提下得出的。
帝国主义列强没能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一原因导致了列强最终暂缓瓜分中国,采取保全清政府为其共同的统治工具,实行“以华治华”。
但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并非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的根本原因。
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高频考点整理

2020 《考研政治》毛中特高频考点整理/1.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在理论上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 毛泽东思想趋于成熟的主要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明。
/3. 几个“问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4. 毛泽东重要著作: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著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的著作是《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共产党人>发刊词》。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目标,即把党建设成为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毛泽东把建设这样的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5. 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6.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就其内容说,是指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考研政治常考知识点

考研政治常考知识点
考研政治科目涉及的内容较多,以下是一些常考的知识点: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识论等基本原理和观点。
2. 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等方面的内容。
3. 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制度、道路和建设规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基本原则、战略布局、改革举措等。
5. 党的建设:包括党的性质、宗旨、组织原则、党风廉政建设、党内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6. 形式与政策:关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政策动态和形势发展。
7. 思想道德修养:涉及道德、伦理、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
8. 近现代史纲要:回顾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明确民族复兴的使命。
9. 世界政治经济与外交:研究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国际关系、我国外交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要系统学习这些知识点,理解其内涵和逻辑关系,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同时,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国内外重大政策动态,提高政治敏锐度。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研政治新民主主义理论备考妙招:“双一二三”原则

考研政治新民主主义理论备考妙招:“双一二三”原则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毛中特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下面把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概括为“双一二三”,具体内容如下:一、“双一”为一条总路线和一个革命道路1.一条总路线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了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段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领导。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其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2.一个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1)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2)近代中国革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3)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现实可能性:客观原因:(1)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这是农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农村革命根据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主观原因:(1)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2)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二、“双二”为二大任务和二类联系区别1.新民主义革命的二大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二大任务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
考研政治政经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政经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期以来国际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指导,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科学指导和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科学指南。
它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规律,总结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指导人类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装。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基本的标志。
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真理的根本条件,也是直接与间接实现工人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理论武装。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等。
2.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转化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3.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创造,是一切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所特有的。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形态的演变、生产方式的转变等。
4.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推翻资产阶级的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阶段。
共产主义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的,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社会。
5.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实践和建设经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学说、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当前研究和发展等。
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原则和方法,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行动指南。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和应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方法。
考研政治 重要会议汇总

考研政治:26个常考重要会议一、党的代表大会1、一大时间:1921年7月文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建党,二大立纲贡献:(1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2确定革命对象。
(3中共诞生,并提出了最高纲领。
(4选举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总书记。
2、二大时间:1922年7月成就: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最低:消内乱,打军阀,和平建国;最高:共产主义;群众路线3、三大时间:1923年6月成就:(1共产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2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4、四大时间:1925年1月成就: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
5、六大标志党政治上走向成熟5、七大时间:1945年4月内容:(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2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入党章意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6、八大时间:1956年9月内容:(1主要矛盾:工业国农业国,经济文化同需要(2主要任务:发展生产力,农业国变工业国,满足需要。
(4方针:反保守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7、十二大时间:1982年9月成就:(1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
(2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
(3 邓小平理论主题形成8、十三大时间:1987年10月成就: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战略。
9、十四大时间:1992年10月成就:(1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研政治】20大笔记及口诀

●精神状态:【自~首~刑~法】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勇毅前行、踔厉奋发●三个务必:【不~苦~善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三件大事:2个一百(党100岁、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小康)+中特新时代●国防和军队改革:【解~体~局~面】{结构、体制、格局、面貌}一新●6个坚持:【自首人系文兄】自信自立、守正创新、人民至上、系统观念、问题导向、胸怀天下●新时代新征程共产党的使命/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人~富裕~物~和谐~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巨大、共同富裕、物质与精神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前进道路把握重大原则:党领导、色道路、人中心、改开、斗争●四个伟大:➢伟大斗争是精神:【战斗神】敢于面对各种挑战➢伟大工程是基石:【党公鸡】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伟大事业是旗帜:【色试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梦想是目标:【复兴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五大原则:【党(领导)~人民~斗争~(走)改革~道路】①党领导——领导力量②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本理念③发扬斗争精神——精神力④深化改革开放——路径选择⑤中特道路——道路选择●经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主题:高质量发展【高手/高瞻远主】●第一要务/要义:发展●发展经济着力点:实体经济●乡村振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根基:粮食安全●战略方向/主线:【侧方/公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合组织:【互互平协文明发展】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啥依法治国●核心:宪法●依法治国基本格局:【公~民~严~学】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严格执法、科学立法●法治的生命线/司法活动最高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私房线】公正司法●法律的生命力:【执行力】严格执法●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全民守法●法治的龙头环节:科学立法●最本质特征/最大优势: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的建设主线:【进线】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统领:【正统】党的政治建设●着力点:【性三点】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根基:【李根】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基础性建设:【司机】思想建设●文化自强与科教兴国●第一生产力:科技,第一资源:人才,第一动力:创新●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源头:伟大建党精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保障人民健康环保●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大自然●内在要求:{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格~力~全~能】能源革命、高效利用、全球治理、能源体系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宗旨:人民安全【人质】根本:政治安全【根正】基础:经济安全【鸡精】保障:军事科技【军保】●社会治理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立军之本:政治建军【治本】关键一招:改革强军【昭哥】核心战斗力:科技【心计】基本方略:依法治军【方法】●一国两制根本宗旨:【宗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港澳长期繁荣●一国两制两不:不会变、不动摇;不走样、不变形思道法●最高目标指向:奉献社会●公民道德建设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则:诚实守信。
考研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考研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考研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在我们上学期间,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考研政治必背知识(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
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2)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法治发挥作用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3)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4.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1)深刻认识宪法实施和依宪治国的重大意义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
(2)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一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二要加强宪法实施;三要加强宪法实施,要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3)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加强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要注意与西方国家宪政划清界限。
考研政治知识重点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1.法治思维的含义和特征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是一种正当性思维;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最可靠的逻辑思维;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考研政治知识点背诵

考研政治知识点背诵书籍并不是没有⽣命的东西,它包藏着⼀种⽣命的潜⼒,与作者同样地活跃。
不仅如此,它还像⼀个宝瓶,把作者⽣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
下⾯⼩编给⼤家分享⼀些考研政治知识点背诵,希望能够帮助⼤家,欢迎阅读!考研政治知识点1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1)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的民族精神和以改⾰创新为核⼼的时代精神。
(2)弘扬中国精神的重⼤意义:中国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量的精神纽带;中国精神是提升综合国⼒的重要保证。
2.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民族精神是指⼀个民族在长期共同⽣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式、道德规范、精神⽓质的总和。
反映了⼀个民族的⼼理特征、⽂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个民族赖以⽣存和发展的精神⽀柱。
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为⽅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的集体意识。
两者紧密相连,都是⼀个民族赖以⽣存发展的精神⽀撑。
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长根基和发展动⼒,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时代精神则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向,并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的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1)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
(2)团结统⼀是中华民族的⽴⾝之本。
(3)勤劳勇敢是兴家⽴国之本。
(4)爱好和平、⾃强不息(夸⽗逐⽇、精卫填海、愚公移⼭等故事所体现出来的)是重要内涵。
2.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反映了个⼈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们对⾃⼰故⼟家园、民族和⽂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既是道德要求、政治原则也是法律规范)(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a.爱祖国的⼤好河⼭。
2019年考研政治复习题七

2019年考研政治复习题七多选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答案:A,B,C,D暂无解析单选题2、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答案:D暂无解析单选题3、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C.社会主义荣辱观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答案:A[解析]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总结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表明将把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故选A。
单选题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建规[2005]2号)规定,下列关于应充分认识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性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各地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B.城市总体规划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关系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体现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C.修编工作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严格控制土地使用,防止滥占土地,保证城市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D.城市总体规划是促进城市科学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是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与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答案:A充分认识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性。
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139

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139(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的是( )(分数:2.00)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大C.党的十七大√D.党的十八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意是( )(分数:2.00)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D.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C“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D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4.新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企业,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分数:2.00)A.统筹兼顾B.公私兼顾C.四马分肥√D.劳资两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既帮助私营企业克服困难,也使其生产和经营开始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2021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1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该考点也毫无疑问的成为了考研政治中的热点和重点,历年被考生所重视。
下面老师就带各位考生一起来看一下所要掌握的内容。
一、必备知识点1.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和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和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这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2.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动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注意、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种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制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二、真题大放送【2021考研政治多项选择题第23题】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一道路的核心要点包括: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提高人民的民主参与,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国家事务中的作用,确保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二、初级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制度的核心要点包括: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党的政治和决策制度,确保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2.广泛的人民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充分发挥党的群众路线的巨大优势,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参与。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充分发挥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考研政治知识点归纳系列(完整版)

考研政治知识点归纳系列一: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这一章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准备阶段,在宏观上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主要内容和特征进行了阐释,对于考生来说,需要把握这部分的主要内容,虽然一般不涉及大题,但是却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奏与铺垫。
具体来说,此知识点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段的斗争日益激化主观因素: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大理论成果: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史纲:三条道路的对比

在中国近代史上,存在三条道路的选择,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利益和政治主张。
具体如下:
-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主张继续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
- 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主张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这三条道路的主张和实践在中国近代史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对比,揭示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之人生价值观

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之人生价值观1.【答案】B【考点】人生观的主要内容【解析】人生观的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其中,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标准、决定人生道路,因此,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2.【答案】C【考点】人生态度【解析】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根本意愿,人生态度,说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A项人为什么活着是人生目的答复的问题;B项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属于哲学范畴问题,与题意无关;D 项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是人生价值答复的问题。
3.【答案】B【考点】人生态度【解析】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题干中涉及到的百折不挠、长吁短叹、笑对人生、看破红尘等都是对人生表现出的不同态度,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4.【答案】D【考点】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解析】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过形形色色的人生观,只有以为人民效劳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才值得终生尊奉和践行,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老实守信、敬业奉献是的内容,尊老爱幼是家庭美德的内容,ABC与题意无关,故排除不选。
5.【答案】B【考点】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解析】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故A错误。
BC皆正确地反映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但C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正确。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进展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故D错误。
综上所述,此题选B。
6.【答案】C【考点】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解析】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奉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7.【答案】B【考点】人生价值的标准【解析】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奉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故B项正确。
A项是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故不选。
2020年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七)

2020年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七)知识点概要本章主要讲述1945年抗曰战争胜利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历史。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的大决战;国民党统治集团挑起了新的内战;各民主党派在斗争中放弃了走“第三条道路”的幻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政治格局初步形成;人民解放军历经战略防宵、反攻和决战,打垮了国民党集团,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
1.抗0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三种建国方案和两种命运的较赀。
2.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3.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政策。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及原因。
5.《共同纲领》的内容及意义。
6.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经验。
—、单项选择题1.抗战胜利后,经过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的是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B.《共同纲领》C.《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D.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2.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首先进攻的地区是A.山东解放区B.东北解放区.C.中原解放区D.陕甘宁解放区3.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所通过的五项协议及其他协议的性质A.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B.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C.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性质的D.是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4.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A.战略防御的序幕B战略决战的序幕C.战略进攻的序幕 D.战略相持的序幕5.1947年正式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这一口号是在A.毛泽东关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谈话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6.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的文件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B.《兴国土地法》.C.《井冈山土地法》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7.制定和通过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的《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全国土地会议D.晋绥干部会议8.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A.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B.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联盟C.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9.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是A.以工人运动为先导B.以学生运动为先导C.以商人罢市为先导D.以农民运动为先导10.解放战争时期,吹响了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的第一声号角并在全国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A.抗暴运动B. “一二一”运动C.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D. “五二〇”运动11、1947年10月,被国民党当局宣布为“非法团体”的是A.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B.中国民主同盟C.中国民主建国会D.中国民主促进会12、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要求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新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 十二月会议13、宣告延续了 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的事件是A.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B. 人民解放军三大战役的胜利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D. 国共北平和谈的破裂14.被誉为中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D.《新民主主义论》二、多项选择题1、战后的政治形势,总的说来,对中国人民实现建设新中国的目标是有利的,表现在A.帝国主义遭到削弱:B.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有了新的发展C.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髙D.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髙度的团结.2. 1945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对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的口号是A.和平B.民主C.团结.D.自由3.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三条道路”
考研政治:神奇的“三条道路”
在我党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的历史过程中,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中国的繁荣和富强,开辟了三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二十一世纪。
下面各位考生就和老师一起来看一下这三条道路的相关知识点。
一、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1930年1月,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等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一条正确道路。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理论。
中国革命道路是指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三条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都是最根本问题。
在中国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紧紧依靠人民,走自己的路,先后成功探索出了三条道路: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出了一条以农村为中心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
2.在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出一条由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3.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又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三条道路开辟的基点
中国共产党经过八十年的浴血奋战和艰苦创业,开辟了三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三条道路的开辟是基于以下四点:
1.科学地认识了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是开辟三条道路的前提。
2.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开辟三条道路的基础。
3.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提供的丰富经验,是开辟三条道路的关键。
4.党的正确领导,即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开辟三条道路的根本保证。
四、有中国特色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施行和平赎买政策
通过今天学习了神奇的“三条道路”,各位考生是不是对这段历史更加感兴趣了呢,在考研政治中存在许多考点即与史纲相关联又与毛中特相关联,正是由于这种知识点的特殊性,无形中增加了考点的重要性,希望各位考生能认真备考。
老师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