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讲解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明清加强君权的措施。

2、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清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这两朝加强君权的特点。

3、认识明清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复习过程:一:谈话导入二:知识梳理(速读课文,回忆所学知识,自设板书)三:重难点知识阐述明清内容,中考出现率较高,几乎年年都有,考察题型为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性问答题。

重难点:1、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清君主集权强化的措施3、八股取士 4、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四:自主学习1看谁知道的多:(1)明朝为加强君权采取了哪些措施?(2)清君主集权强化的措施有哪些?五:合作探究1、历史上秦、汉、明、清为加强思想控制分别实行了哪些措施?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中国古代社会有哪些影响?你赞同这些做法吗?朝代秦汉明清措施2、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六:巩固训练1、明朝加强君权最重要的措施是()A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B废丞相,设六部C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D实行八股取士2、我国丞相制度分别开始和结束于()A 秦和宋 B汉和宋C 秦和明D宋和明3、明朝时,掌握地方政权的是()A六部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三司4、明朝君主集权空前强化的表现()A设殿阁大学士B设六部管理朝政C设厂卫特务机构D 八股取士5、明代史学家赵翼说:"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引文的含义?(2)军机大臣这一职务于哪一皇帝时设立(3)从材料看,军机大臣拥有哪些权利?(4)军机大臣工作的机构叫什么?6、列举唐、元、明三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7、列举元、明、清三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采取的措施?8、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确立、空前强化、达到顶峰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二:《明清时期中外交往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复习学案教师寄语:读史明志复习目标:1、掌握郑和、戚继光的丰功伟绩2、掌握葡萄牙、荷兰、沙皇俄国入侵我国领土及中华民族的斗争史实。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说课稿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说课稿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要讲述了从夏朝建立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迁。

这一单元共包括五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孔子、孙武、老子、百家争鸣。

教材通过介绍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演变,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夏朝建立之前的历史知识,对我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有限,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迁和诸多历史人物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迁,掌握孔子、孙武、老子等历史人物的主要思想,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思想观点的宽容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迁,孔子、孙武、老子等历史人物的主要思想,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意义。

2.教学难点: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理解,孔子、孙武、老子等历史人物思想的内涵,百家争鸣的各种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单元的内容,引出本单元的主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孔子、孙武、老子等历史人物的主要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年中考总复习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19年中考总复习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3.过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4.范围: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 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意义: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 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 大贡献。 6.地位: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知识点2.戚继光抗倭 1.措施: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 2.结果: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 ,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 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知识点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重点难点讲解】 知识拓展 郑和能够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 (1)物质前提: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2)客观条件:造船水平高超,航海技术先进,使用指南针以及掌握大量 天文、历史知识等。 (3)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郑和具 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4)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以及船队成员的众志成城,和衷共济。 三、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知识点1.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迁都: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
我国历史上都城设在北京的朝代有:金朝(中都)、元朝(大都)、
明朝(北京)、清朝(北京)。
2.统一: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
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3.巩固: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家学说。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核心,其演变历程 为:秦始皇创立(皇帝制、郡县制),西汉巩固(汉武帝大一统), 隋唐时期完善(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明清两代君主专制空前加 强(明太祖废丞相、设三司、设锦衣卫,明成祖时设东厂,清雍正时 设军机处)。 (3)军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 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4)厂卫制度: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 (5)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知识点3.科举考试的变化 1.考试内容: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 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格式:八股文。 3.影响: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知识点4.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RJ下册教案 第3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三单元单元导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RJ下册教案 第3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三单元单元导学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本单元讲述的是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历史,起于1368年,止于1840年。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

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明朝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清朝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

明清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局限于量的增加,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明清时期,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清政府在台湾设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的行政管辖;清政府对东北、西北、西南边疆的管辖,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联系密切。

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在世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朝中期以后,东南沿海军民展开了抗倭斗争。

清朝军民对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进行了有效抵抗。

明清时期,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体现了很高的建筑水平。

明清小说、戏剧和书画艺术,成果丰硕。

续表。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秦始皇在中央政府设置的官职中,分管行政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2.为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汉武帝在长安兴办()A.大学B.太学C.儒学D.法学3.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卫青B.霍去病C.主父偃D.董仲舒4.东汉时期,统治者刘秀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的统治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盘古开天D.大一统5.西汉初年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平定“七国之乱”B.恢复发展生产C.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D.加强中央集权6.下列关于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城位于长安以东B.利用农民起义力量C.宣告西汉灭亡D.以洛阳为都城7.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A.《丹经》B.《九章算术》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8.如果你是随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使者之一,你需要准备的东西包括()①牛羊②金币③丝绸④大量的武器和粮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9.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以下科技文化成就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C.司马迁写出历史巨著《史记》D.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10.《舌尖上的中国》解释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中原地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应该是在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时期11.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形成合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广泛共识。

在汉代为该路线的开通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商鞅B.鉴真C.张骞D.郑和12.《史记》中记载“上至以衡石量书。

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得到减轻负担局面是由于()A.造纸术的改进B.印刷术的发明C.指南针的运用D.文字的统一13.孟姜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之一,她的丈夫被征召修建长城,最后死于长城上,她上演了一段流传至今的“哭崩长城”传奇故事,该故事反映的是秦朝A.残酷的殉葬B.严苛的刑罚C.沉重的赋税D.繁重的徭役14.下图是洛阳市东汉墓出土的长颈玻璃瓶,这是一件典型的罗马帝国早期吹制成型的搅花玻璃器。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红山之巅,作为西藏地标之一,它阅尽了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

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是()①文成公主入藏②设宣政院管理西藏③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郑成功收复了台湾,赶走了()A.日本侵略者B.荷兰侵略者C.英国侵略者D.葡萄牙侵略者3.朱元璋曾告诫子孙:“我朝今后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朱元璋此为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皇权,稳固统治B.扩张皇威,恫吓群臣C.诫勉皇子,勤政为国D.排斥异姓,巩固内阁4.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A.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B.跟今天我国的疆域一样大C.不足960万平方公里D.包括朝鲜半岛5.如图是沈阳故宫的十王殿,它说明清朝初年的最高决策机构是()A.内阁B.六部C.议政王大臣会议D.中书省6.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遭到顽强抵制的两大原因是()①清政府推行闭关政策②英国商品质量不高③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④中国人仇恨洋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明清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A.选拔廉洁官吏B.阻碍文化发展C.谋划对准噶尔部的军事活动D.强化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8.明清两朝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B.抵抗外族入侵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D.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9.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段凤阳花鼓词中的“朱皇帝”指的是A.唐太宗B.元世祖C.明成祖D.明太祖10. 如图是明朝前期一次远航活动的路线图。

这一“远航活动”是指A.鉴真东渡B.玄奘西游C.马可·波罗来华D.郑和下西洋11. 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国家政策。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复习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复习

措施
影响
思想 文化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大兴文字狱、文化专制
钳制了思想,摧残 了人才,阻碍了社 会进步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措施
影响
认识
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 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 台湾的管辖,巩固 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台湾、西 藏、新疆自
西藏
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 有效地加强了中央
人教全国 七年级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与发展
第三单元 综合复习
时空线索
思维整合
1.单元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封建专制制度 空前强化和日趋腐朽衰落。
2.主要表现
政治方面
明朝加强了君主专制,清朝进一步强化了君主 专制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区域间
经济方面
约15次
318次
A.张骞通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哥伦布远航
123456789
点拨:材料中显示的时间1403—1424年(永乐时期),与郑 和下西洋的时间有重叠,由此可知,促成来华使节次数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郑和下西洋,B正确。张骞两次通西域, 时间分别是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与材料中的时间 不符,排除A;16世纪,戚继光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 除,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 洋,“发现”了美洲,这与材料无关,排除D。
长途贩运和商帮的发展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空前 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明朝中后期萌芽,
并在清代有了缓慢发展
民族关系 明清统治者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统一多 方面 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演示文稿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课件

演示文稿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课件


雅克萨之 战
尼布楚修筑城堡;
2.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3.1689年签订平等的《尼布楚条约》。

绝 闭关锁国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1757年只开放广州 “广州十三行”, 起到一定自卫作用,但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
术的机会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
第十一页,共28页。
第十二页,共28页。
明清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方式:
1.反抗外来侵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
2.平定叛乱: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大、
小和卓叛乱
3.设置机构:康熙设置台湾府、雍正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设置噶厦、伊犁将军
4.册封少数民族首领: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 5.妥善安置少数民族:乾隆安置渥巴锡
D.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11. 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
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
①诗 ②词 ③小说 ④曲
B
A. ③①②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③② D. ③②④
第二十一页,共28页。
12. “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
剧《水浒传》再现了哪个时期一群传奇英雄的故事( )把Biblioteka 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
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第五页,共28页。
总结我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产生、发展历程:
萌芽--建立--巩固--完善--加强--发展--强化皇权--进一步强化 战国--秦 ----西汉--隋唐--北宋--元朝---明朝 ---清朝
第六页,共28页。
明朝经济的发展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第3单元测评(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第3单元测评(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材料中的“我朝”是指()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2.“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

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这段材料反映了()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D.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3.新《水浒传》一经播出便引起轰动。

根据史实,下列不可能...出现在剧情中的是() A.酒壶、茶壶 B.牛肉、羊肉C.宋江、公孙胜玉米地中大战D.刀、剑4.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

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A.红海沿岸B.英吉利海峡C.大西洋沿岸D.波罗的海沿岸5.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众多以某位航海家名字命名的遗迹:印尼有个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三宝镇、印度有三宝石像……每年到了这位航海家登陆的日子,当地居民都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你知道他们纪念的是哪位人物的伟大事迹吗()A.郑成功B.郑和C.戚继光D.岳飞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此诗句中戚继光表明他的志向是()A.荡平倭寇B.赶走荷兰殖民者C.击退沙俄侵略者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7.某班同学准备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办一期历史板报。

他们应该收集哪些历史人物的资料()①陈胜②项羽③文天祥④郑成功⑤岳飞⑥戚继光A.①③⑤⑥B.①④⑥C.②③④D.④⑥8.“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

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分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分析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教学内容及结构分析本单元涉及的时段为明朝和清朝前期,讲述的是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历史,起于1368年,止于1840年。

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时期,同时,由于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明朝大力加强君主专制,一度出现强盛局面。

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政治上的僵化与腐败、东南沿海倭寇的骚扰,导致明朝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清朝入关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建立了庞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面对世界形势的剧变,清朝君臣仍固守旧有的对内对外政策,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吏治腐败加剧了社会矛盾,人口增长使人均可耕地面积下降,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期,内部民众起事不断,外部资本主义列强虎视眈眈,清朝已经走向衰亡的边缘。

中国封建社会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逐步解体。

本单元内容的关键词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是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的最大特点。

从历史总体上来说,这个时期有两种现象并存的情况:一方面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另一方面则是封建制度的衰落。

第14课“明朝的统治”,有“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四个子目,教学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三个子目,教学重点是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有“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艺术”三个子目,教学重点是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有“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三个子目,教学重点是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统治及其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复习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复习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备考建议本考点要重点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闭关锁国的表现及影响等基本史实。

对于明清的文化史重点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史实即可。

☺高频考点标准解题——知道怎样考例解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C.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波斯湾及红海岸【考点】郑和下西洋。

本考点多以问答题或材料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

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解答】A【评注】通过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即可解决。

2005年至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这成为考查的热点,对于2006年来说,一般性关注即可。

例解2明朝统治者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设三省六部②设三司③设转运使管地方财政④设厂卫特务机构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 D.②④【考点】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本考点多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本题重点考查的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措施这一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①在隋朝时,③在北宋时,②和④才是明朝时。

【解答】D【评注】对于此类组合型选择题,最好采用排除法去解决。

中国古代政治史实考查的重点,但近几年重经济文化的考查,故对于此类问题,稍加重视即可。

例解3 到2004年6月,青岛市已经向西藏选派了四批援藏干部,他们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古以来,西藏就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清初,西藏喇嘛教首领曾不远万里朝觐康熙帝,康熙帝赐予该首领的封号是()A.达赖喇嘛 B.班禅额尔德尼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考点】清朝民族关系。

本考点多化解为一些小考点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达赖喇嘛的封号是由顺治册封的,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的设立,分别发生在雍正、乾隆时,因此应排除。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范文(通用3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范文(通用3篇)
2、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最为著名)。
3、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篇2】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明代对外关系两件大事:交往:郑和下西洋冲突:戚继光抗抗倭
考试的内容:题目必须来自 四书 五经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考试的形式: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 八股文 。
八股取士的影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三、明朝经济的发展
1、农业:明朝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30.唐朝百姓不想服劳役,可以合法利用的方法是交纳实物代替
31.三省六部制中,负责管辖六部、执行政令的是尚书省
32.唐太宗的名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的思想根源是儒家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33.武则天当皇帝后将国号改为周
34.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创新贡献是创立 武举 和 殿试
35.有 贞观遗风 ,被称作是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的是武则天统治时期
10.京杭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
11.京杭大运河分为四段,由北到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12.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江都就是今天的扬州
13.京杭大运河的南北终点是余杭和涿郡
14.隋朝京杭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15.今天的北京,在隋朝时被称作是涿郡
16.大运河的南端、在隋朝时被称作 余杭 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杭州
51.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习俗风靡全国开始的时间是唐朝
52.唐朝科举制度中,重点考察考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治理政事能力的科目是进士科中的策问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页)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知识框架】【知识框架】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 【重点梳理】【重点梳理】1.明朝的建立明朝的建立背景背景 (1)(1)元朝末年元朝末年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民不聊生(2)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起义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

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然后向北进军明朝建立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他就是明太祖 推翻元朝元朝随后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结束了元朝的统治2.朱元璋强化皇权朱元璋强化皇权原因巩固统治巩固统治,,强化皇权强化皇权 措施 (1)(1)在地方在地方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驻守各地,,监控地方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巩固皇室(2)(2)在中央在中央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为分散兵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了军事大权(3)(3)厂卫制度厂卫制度厂卫制度::为监察官民为监察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明朝时期,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职,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家天下”色彩更加突出。

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皇帝制度的创建B.王位世袭制的确立C.丞相制度的废除D.军机处的设立2.《明史》中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

盖太祖与刘基所定。

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材料反映了( )A.明朝科举完全沿用唐、宋旧制B.明朝重视科举考试的形式C.明朝采用八股取士的科考方式D.明朝考试内容的范围较宽3.右图所示为古代榜葛剌(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国王向明朝进献长颈鹿。

当时国人将其视为瑞兽麒麟。

这反映了( )A.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B.市舶司的设置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开明的民族政策增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友谊D.郑成功收复台湾,巩固了我国的东南海防4.“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这首军歌的作者的主要功绩是( )A.荡平东南沿海的倭患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5.右图是瓷器制作过程中的过釉环节,它是我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中的插画。

下列关于这部科技著作的评价正确的是( )A.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C.是明朝末年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D.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6.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

这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哪一口号( )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②“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③“均田免赋”④“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A.①B.②C.③D.④7.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举措,下列属于清朝的有( )①册封达赖、班禅②设宣政院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设伊犁将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杰出历史人物常常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要点梳理课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要点梳理课

人口的增长 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表现: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影响:人地矛盾逐渐突出,导致过度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 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 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
①君主专制强化,皇权高度集中,容易形成暴政;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没有应变性和自主性。②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③禁锢了思想,扼杀了创造力,阻碍了社会进步
历史上加强思想控制的重要事件
朝代
事件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文化专制
明朝强化皇权的举措
思想
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严重阻碍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清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军机处
设立于雍正年间,这一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文字狱
盛行于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新疆地区(西北边疆)
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不断加强认识: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均重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知识延伸
清朝的疆域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认识:(1)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我们的历史使命(3)我们应倍加珍惜今天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局面 (4)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
图片出自( C )
A.《水经注》 C.《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锦衣卫设立后,就开始按照皇帝的意思
私下打探军情民意,凡是有一点对皇帝不利的言论 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当地的官吏也不敢随便过问 他们的事情。只要流露出对他们的不满,都有可能
(2)材料三中的“东厂”是明朝哪位皇帝设立的?他是通
过哪一事件登上皇位的?
(3)结合材料二、三,“锦衣卫”和“东厂”都是一种怎
样的机构?该机构有哪些权限?它的设立有什么影响? 特务机构。兼管和加强对臣民的监视、侦查。是明朝 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4)明朝统治者设立这种机构的主要意图 是什么?
3、为纪念7月11日“中国航海日”,中国邮政于2010年
7月11日发行《中国航海日》纪念邮票。此邮票素材选
取“郑和宝船”,再配以写实的画面、高度概括的望远
镜、跃起的海豚,巧妙地构成了一幅诗意的画面。下图
是公元纪年年代尺,郑和七次下西洋应在哪一时段( B )
4、下列古代历史人物曾去过印度的有( C )
11、从右图中反映的事件我们不 可以得出( D )
A.当时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B.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萌芽
C.当时丝织业发达,许多机
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
D.说明我国封建制度日趋兴盛
12、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
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D )
A.《水经注》 C.《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1.小王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画像,请 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C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③②①④
2、生活在明太祖时期的张三宝,他一生中不可能经 历的事情是 ( C) ①听到明军攻占大都的消息兴高采烈 ②为“靖难之役”的胜利者拍手称快 ③遭到特务机构的毒打胆战心惊 ④在中书省担任重要官职洋洋自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岸和红海一带。 材料二 “郑和崇拜”并非形成于中国本土而是形成于东南
亚。在东南亚,流传着许多与郑和有关的传说。如郑和在当地 建清真寺、教导当地人斋戒、传播回教等传说;郑和与印尼巴
厘岛的荔枝、花生、白葱等种植的传说。此外,还有印尼和马
来西亚的“郑和鱼”、郑和留下的“拍手以呼风”习俗等。
材料三
近年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问题成
C.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
B.忠心卫国的爱国将领
D.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
9、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B ) A.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南段边界问题 B.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C.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北段边界问题 D.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西段边界问题 10、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 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 D 本原因是 ( ) 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 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 C.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7、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价为“在 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 的战役是 ( ) C A.山海关之战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戚继光台州抗倭
8、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策划一个历史图片展,下面是 其中的三幅图片,请你给这组图片选择一个标题
( C )
A.治国有方的大国明君
为一大国际公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根 据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各国可派遣军队打击海盗的决 议,组成中国海军舰艇编队。2008年12月26日中国 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被称为 新一代的郑和下西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郑和船队能够成功远航的条件 有哪些?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郑和船队能够成功 远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郑和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 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主要原因:明朝 前期国力强盛。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郑和远 航最值得我们纪念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加强君主权力。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
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 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二
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
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
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材料三
八股文注意章法与格调,本来是说理的古
体散文,而能与骈体辞赋合流,构成一种新的文体,
在文学史上自有其地位。但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作 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 自由发挥的余地。不仅使士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束 缚,而且败坏学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 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度? 八股取士 (2)这一制度与“秦焚书”有何相同点? 都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都束缚了 人民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3)结合三则材料,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
被抓去受刑,而一旦被特务们抓去,那就是九死一
生,最轻也要落个残疾的下场。 据明史记载,锦
衣卫常用的刑具有18套,什么夹棍、脑箍、拦马棍、
钉指等都包括在内。
材料三
东厂的“锦衣官校”侦查缉捕的范围非常广泛,
上自官府,下至民间,到处有他们的踪迹。他们得到消 息后,密报皇帝,因此事无大小,皇帝都可以知道。在 东厂的堂上,还挂着“朝廷心腹”的大匾。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锦衣卫”是明朝哪位皇帝设立的?
A.①②③④
C.①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5、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 B)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 ④清朝设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6、1624年,一群殖民者手捧白银对当地居民乞 求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 歇歇脚,船一修好,我们就走。”后来,这群殖 C 民者不但没有走,反而占领了这里。“这里”是 指( ) A.澳门 B.尼布楚 C.台湾 D.雅克萨
何突出的弊端?
许多读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 忠实奴仆。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
术,船只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
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