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评写电影的六种方法(艺考版)

合集下载

影评种类

影评种类

(一)介绍式评论介绍式评论主要是对一部影片的介绍,同时带有一定的评论性,这类评论对于那些没有看过某部影片或者对影片不是很熟悉,希望得到更多了解的人们尤其需要。

他着重向人们提供有关影片的基本情况,比如影片的题材、情节、导演与演员的信息等。

这类评论一般表现出明显的商业导向,承担吸引人们前来观看影片的任务。

所以在一般的考试中,不适合此种评论。

(二)鉴赏式评论鉴赏式评论也是常见的电影评论的重要文体,或称之为鉴赏式文章,这类评论主要侧重于对影片某各方面或角度的评述,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影片的一定特色的分析,是观者增强对于影片某各方面的感受与了解。

鉴赏式评论的服务对象是大众,目的是让更多的人通过阅读文章,获得对影片较深刻的领悟。

这类评论一般可以不顾及影片的全貌和整体特点,而只对于影片的某个方面,比如某一段落,某一情节某一人物特点加以评述,可以以一个普通欣赏着的角度,集中通过对于一个点的描述分析,甚至不排斥少许富有感情色彩的表现,从而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觉。

(三)理论式评论理论式评论也可称作阐释式评论,是电影评论中最为典型,最常见的评论文体。

人们通常在报刊上看到的评论主要属于这类评论。

这类评论的写作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影片的理解分析,对影片做出科学的客观的评价,让更多的人通过对评论的阅读,获得对影片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

(四)研究式评论研究式评论是专业研究人员对于电影队分析和评论,其研究文章是理论性更强的评论,这类评论有时也就是学术论文。

我们参加专业考试,主要就是要求写好第二和第三这两种评论,由于考官的要求不同,考生必须选择其中的一种来写——创作专业要求的第二种,理论专业要求的第三种,在艺术类院校的招生要求来说,这两种理论上没必要分得十分清楚。

影评写作中的【六大常用剪辑手法分析例子】(附学习片例)

影评写作中的【六大常用剪辑手法分析例子】(附学习片例)

影评写作中的【六⼤常⽤剪辑⼿法分析例⼦】(附学习⽚例)【六⼤常⽤剪辑⼿法分析案例】1、交叉剪辑学习⽚例:《盗梦空间》《敦刻尔克》电影叙事结构⼀向复杂、擅长⾮线性叙事⼿法的⼤导演诺兰,酷爱使⽤交叉剪辑,从《星际穿越》、《⿊暗崛起》再到《盗梦空间》、《敦刻尔克》,都可以看到交叉剪辑这⼀⼿法的⾝影。

在电影制作中,交叉剪辑是⼀种常⽤的剪辑技巧,即在同⼀时间将选取在不同地点的⼈或事上的镜头进⾏分头交叉组接。

获得2018年奥斯卡最佳剪辑奖的《敦刻尔克》凭借交叉剪辑⼿法,将海、陆、空三条故事线清晰地呈现,使得这场只有⼀⼩时的电影,厚度饱满地完成了港⼝⼀周、海上⼀天和空中⼀⼩时的故事。

2、匹配剪辑学习⽚例:《泰坦尼克号》《撞车》《毕业⽣》匹配剪辑体现了剪辑的基本功,是⼀种利⽤镜头中的逻辑、类别、景别、⾓度、动作、运动⽅向的匹配进⾏场景转换的剪辑⽅法。

《毕业⽣》中的主⼈公班从⽔中扑到⽓垫床上的动作,和在床上扑到罗宾逊太太⾝上的动作,有着相同的动势,巧妙运⽤匹配剪辑,使得空间转换更加流畅⾃然。

不仅在空间上,使⽤匹配剪辑,时间上的转换也更加连贯顺畅。

提到⽚例《毕业⽣》,⼤多数⼈更为熟悉的可能是它的两⾸歌曲《寂静之声》和《斯卡布罗集市》,该⽚还获得了第25届⾦球奖⾳乐喜剧类最佳影⽚。

其实这部电影更为深刻地展⽰了那个年代的毕业⽣成长的过程:初⼊社会时迷茫、胆怯拘谨、不知所措,最后本为了⼼爱的⼥孩⼦义⽆反顾、笃定坚决地奔向远⽅。

3、声⾳先⼊( L-cut)+ 画⾯先⼊(J-cut)学习⽚例:《霸王别姬》《春天不是读书天》J-cut和L-cut是两种和声⾳相关的剪辑⼿法。

它们的名字来源也很形象有趣,来源于它们在剪辑软件上的视觉形状,即J-cut在剪辑软件上呈现出J的形状,L-cut则是L的形状。

通过J-cut和L-cut,可以切分对话,使应答节奏更加⾃然流畅,⽽不仅仅只是两个对话场景的简单切换。

⼤多数电影在开头会使⽤J-cut,即画⾯还未出现,声⾳会先⼊,起到吸引观众注意⼒的作⽤,电影的结尾,使⽤L-cut,声⾳⼀直延续下去,使观众继续沉浸在电影的情绪中,回味⽆穷。

电影表现手法都有哪些

电影表现手法都有哪些

电影表现手法都有哪些?影视业务学习 2009-05-30 14:07 阅读1 评论0字号:大中小电影表现手法【电影景物描写】剧作对人物生活环境中的风景和各种物象的描写。

它表现人物活动的时间状态和空间特色,是创造典型环境的重要条件,是银幕造型的一个重要方面。

景物描写,可用于转换时空。

通过描写人物对景物的感受和反映,可以借景抒情,表现和点染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情绪色彩,有助于形成影片的风格特色。

景物描写要从生活出发,符合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定情境,有特定时代的和浓郁的生活气氛。

【电影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表现对象的细微部分进行细腻描写,是作品形象描绘的最小单位,但对其只有意义性要求而无统一的量的规定性。

电影剧作中的人物性格塑造、事件发展、典型环境、主题思想都是通过许多有机联系的细节描写来实现的。

细节可以担负一切剧作功能。

电影中所有表现元素都可以通过精心构思成为细节,如声音细节、人物细节、景物细节、物件细节、色彩细节等等。

生活细节成为艺术细节,必须经过加工和提炼,成为有一定意义的细节。

电影细节描写要有独创性、可视听性和真实可信性。

【电影白描手法】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即用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突出其神韵,不着颜色或略施淡墨,以形象本身简洁的特征表露唤起读者联想,得以丰富形象。

这种手法借用于电影剧本创作,指电影剧本写作不可能对对象做长篇的详尽描绘,运用白描手法,可以简洁鲜明地突出所表现形象的特征。

以形传神。

【电影象征手法】电影编剧通过一定剧作形象的描写,寄寓超越具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等抽象内涵的一种艺术手法。

从影象构成角度看,那些属于影片整体构思的或始终属于剧情本身的艺术元素,除了他们的直接意义外,还寓意着更深广的涵意(如概念、思想、感情、精神等),这就是电影的形象象征。

电影的影象象征分为写实性象征和符号象征两大类。

从电影综合艺术元素的构成看,象征手法所描写的象征形象有四种基本范畴:1.视觉性象征形象。

四、评写电影的五种方法

四、评写电影的五种方法
我们往往根据相同的主题任务叙事结构和摄影技巧将电影分为西部片歌舞片黑色电影公路电影情节剧或科幻电影
评写电影的五种方史的方法主要是用历史方法,组织评论和研 究电影。 2.探索的主要问题:电影自身之间的历史关系;电 影及其制作条件的关系;电影与受众的关系。 3.电影评论中可以不完全使用该方法,但也可将历 史意识体现在电影评写过程中。 4.使用历史方法,需理清的问题:是否使用历史信 息作为你的研究背景或介绍信息?是否关心某些历 史事件在电影里被表现的方式和原因?历史背景是 否帮助你解释了电影的叙事或技术技巧?电影是完 全根据历史还是部分来自历史?等等。
二、民族电影



1.此种方法背后的假设是,从文化和民族性 格的角度讨论电影,电影文化通过相当数量 的个体性来演化和获得理解。 2.一部电影的风格影响不同国家(民族)的 接受度。 3.当讨论一部异文化电影时,需要带着质疑 和包容心态开始:这部电影与所熟悉的国产 片有何不同?当处于另一种文化时,影片的 意义何在?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对异文化跟 电影原产国观众会有怎样不同的理解?
四、作者论



1.作者论通过将影片和导演或片中的主要人 物,比如明星,来定义和检视一部电影。 2.作者评论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评 写电影的标准策略,这种策略将“作者”作 为决定我们对电影的理解的人。 3.问题:导演对电影影像的最明显的标志是 什么?是剪辑、故事本身,还是主题、地点? 你对一部电影的期待是否根据你对导演的了 解?经过多年,导演的作品有何变化,你如 何解释这些变化?这位导演的作品是否有特 别的标志?
三、类型



1.类型(genre)即种类的意思,根据形式 和内容的模型对电影进行分类。我们往往 根据相同的主题、任务、叙事结构和摄影 技巧,将电影分为西部片、歌舞片、黑色 电影、公路电影、情节剧或科幻电影。 2.西部电影:牛仔、空旷的空间;科幻:外 太空历险、外星人入侵等; 3.识别特定类型的结构、主题和风格技巧。

编导艺考影评写作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编导艺考影评写作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编导艺考影评写作的技巧及
注意事项
编导艺考影评写作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编导艺考影评写作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影片的分析能力,涉及到具体影片创作的问题,电影诗情品格或美学定位能力及试听和文学叙事知识的能力,那么编导艺考影评写作有哪些重点和注意事项呢?下面观后感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影片分析考察分析重点
形成一套与自己专业相适合的分析电影的方法。

1、认识与运用分析视听技巧,分析具体影片创作的问题。

2、结合电影化的呈现,把握具体的电影的诗情品格或美学定位的能力。

(给影片档次打个分,但要电影化)
3、具体运用所学视听和文学叙事知识的能力。

(电影具有文学性,诗是文学的最高形态)
二、考卷以往出现的问题
1、仅仅对影片进行文学评价。

(主题好不好不是首要,关键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看到、听到的来反映主题,反映什么样的主题?即要说出主题如何被看得见、听得到的)
2、仅仅对影片进行泛泛的视听评价。

(为什么这样用视听语言?要上升到艺术本质、诗的层面,不能单说视听语言,视听语
言是手段)
3、把电影当作一种媒体文化来评析。

(符号、后现代都不是首要需要的,视听特点、诗情的转化及两者关系,对影片基本创作形态——视听形态的认识)。

艺考生怎么写影评 9900字

艺考生怎么写影评 9900字

三一文库()〔艺考生怎么写影评 9900字〕(一)“评什么”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

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平添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

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

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

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

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二)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1、捕捉住感受点。

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

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

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2、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

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

论电影评论的写作方法

论电影评论的写作方法

论电影评论的写作方法
论电影评论的写作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写作方法:
1、评介式影评:主要是针对电影内容进行介绍,其中包含电影中的精彩看点与评价,通常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撰写1。

2、生发式影评:主要是从电影当中的某一个部分或者某一个角度出发,提出文艺理论、社会以及人生哲学方面的问题,看上去像是电影评论实际上却是在抒发影评作者内心的想法,属于一种借题发挥。

3、观感式影评:主要是在观看某种作品之后观影者所产生的感受与体会,这一类影评也被称为观后感1。

4、鉴赏式影评:主要是针对一部作品的整体感觉或者某个方面来进行评论鉴赏,还可能会拿几部作品进行细致的对比,专门以自己喜爱与否的角度来说服别人认同自己对于电影的观点,或者帮助更多的人更进一步的理解电影内涵1。

5、理论式影评:主要是对电影艺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将这部电影与相关的文化领域进行相互连接,从而展现出根植于某种文化之上的电影类型,这种影评通常是学术性的。

电影批评的方法

电影批评的方法

电影批评的方法一、叙事分析法叙事是电影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因此通过分析电影的叙事方式和结构,可以深入理解其内容和主题。

在叙事分析中,批评家可以关注电影的时间和空间结构,角色塑造与发展,情节起伏和高潮等方面,并探究这些因素如何体现电影的整体效果和意图。

二、视觉艺术分析法电影是视觉媒介,其画面质量和艺术效果对观众产生重要影响。

视觉艺术分析主要关注电影的镜头运用、摄影技术、色彩搭配、布景和服装设计等方面。

通过分析这些元素,批评家可以评价电影的视觉呈现和美学价值,并揭示它们对电影情感表达和主题体现的重要性。

三、剧本分析法剧本是电影创作的基础,对电影的品质和深度产生重大影响。

剧本分析主要研究电影的对话、情节结构、角色发展和主题表达等方面。

批评家可以根据剧本评判电影的剧情逻辑是否严密、角色塑造是否真实和自然、对话是否生动等,从而评价电影剧本的优劣和创作水平。

四、文化与社会分析法电影不仅是娱乐产品,还承载着文化和社会的信息和价值观。

文化与社会分析法主要关注电影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反映、批判和探讨。

批评家可以通过分析电影的题材选择、人物设定、对话和情节等方面,来探讨电影如何反映当前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以及它对观众的社会认知和思考产生的影响。

五、历史与风格分析法电影属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风格分类,它们的取材、表现方式和技术手法都会受到相关限制和影响。

历史与风格分析法主要侧重于研究电影的历史影响和发展趋势,以及在各个风格分类中的特点和技术要求。

通过分析电影的历史背景和风格特点,批评家可以评价电影在历史进程和风格范畴中的地位和贡献。

电影批评方法不仅包括以上几种,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和研究方向进行延伸和衍生。

而批评家在实施电影批评时,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和评价电影,以确保批评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编导艺考生怎么写影评?需要注意什么?

编导艺考生怎么写影评?需要注意什么?

编导艺考⽣怎么写影评?需要注意什么?⼀、编导艺考⽣怎么写影评? 1、论点影评开头时提出问题,此处为论点部分。

提出问题引起阅读者对影评问题的思考,也为接下来的阐述进⾏铺垫。

2、论证中间部分是影评内容主体,也就是对问题得证明部分。

它需要对问题具体分析影⽚成功之处在哪⾥,那些经验值得学习。

⼀般⾄少需要提出三个⽅⾯的优点,每个⽅⾯分别写⼀⼩段,每个⽅⾯第⼀句话是提炼出来得⼩论点。

⼩论点要做到精辟、整洁⽽醒⽬,最好归纳的局式整齐。

为了突出⼩论点,可以对⽂字加粗或者直接改为⼩标题,也可以在前⾯加上序列号或者“⾸先、其次、最后”。

再围绕这个⼩论点做出分析。

结合影⽚内容,举出具体的例⼦,夹叙夹议,边叙述有关情节或镜头,边分析他们的表达效果,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3、结论结尾是始终解决问题得部分。

它的很短,但是描述很有⼒度,主要是对全⽂的总结,或者提出不⾜、提出希望、补充说明,照应影评前⾯部分。

完成总结,影评就有头有尾,完整的对影⽚做好评论了。

⼆、编导艺考⽣写影评需要注意什么?1、评析要深⼊这⼀考试科⽬冠以“影视作品评析”,很明显是要评论分析的,评论分析总要以作品为载体,对其予以理论⾊彩的观照。

但有些考⽣在作品评析中基本是复述性的内容梗概的介绍,⽤⼤量的甚⾄是全部的笔墨将作品复述⼀遍,以述代析,有观⽆感,述多评少,纯粹是⼀篇观后感,甚⾄是可以说是观后抄。

观后感只是对影⽚肤浅的⼀鳞半⽖式的印象和感想,⽽评析是分析基础上的褒贬,是对作品作出的理论性评价。

俗话说:外⾏看热闹,内⾏看门道。

既然来参加专业考试,总要⽤⼀定的专业知识武装,并以此对作品加以分析。

⽽上述那些考⽣之所以⽆话可说,与平时缺乏起码的相关专业知识积累有很⼤关系。

这样的评析⽂章要胜出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解决的⽅式还是要在平时运⽤相关专业知识,试着分析影视作品以掌握基本的评析套路。

2、分析要具体有些考⽣在评析中只有褒贬,却没有让⼈信服的分析。

有时得出的结论很激烈,却缺乏论据来⽀撑。

艺考编导类专业影视评论写作方法

艺考编导类专业影视评论写作方法

艺考编导类专业影视评论写作方法:评论角度一、评主题:1、抗日斗争,揭露日寇罪行,歌颂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怀、崇高人性;2、生命价值与民族命运;3、对和平和期呼唤与社会的发展的期望;4、在人类之爱基础上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与交融。

二、人物评论:1、单一人物;2、某类人物;3、对比性人物;4、从人物关系评析,如中外、父女、民族与宗族等关系入手。

三、场景细节:几次争论;手榴弹的出现;小刀的运用;几个人物对死的选择;照片的作用。

四、悬念设置:人物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经常处于生死关头,环环紧扣。

五、矛盾冲突:1、进步与反动、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2、东西方观念;3、宗族。

六、叙事线索:三种时态,现在时着眼于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调节情绪、深化主题,给作者一个自由的叙述时空;过去时表现矛盾冲突与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去完成时重点在揭露日寇罪恶。

七、情节与节奏:战斗高潮与抒情段落的设置;紧张与舒缓情绪的起伏;镜头节奏快与慢的转换。

八、中外影片比较:与《拯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忆形式讲述拯救生命与回归家园,但《黄河绝恋》避开为什么救人的争论,避免说教,容纳更多内涵;多种矛盾冲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鲜明个性;战争与爱情两条线索推进,更富有抒情色彩。

九、与《红河谷》比较:文明冲突的合理性;叙事特色强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对比中展现性格的发展,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有很多人认为看电影就看电影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人人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笔进步了,看电影时能看到更多的细微末节,能感动到心灵的深处,那麼,你成功了。

如何评价一部电影

如何评价一部电影

如何评价一部电影评价一部电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和评论:1.剧情:电影的剧情可以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指标。

你可以描述电影的整体情节,主要人物以及他们的发展和冲突。

同时也要评价剧情的合理性、逻辑性以及是否新颖有趣。

2.角色表演:角色扮演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观众对电影的评价。

你可以描述主演的表演方式和角色的塑造是否生动真实,是否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

同时也要考虑配角表演的质量和是否能够给电影增色。

3.导演技巧:评价电影时还可以从导演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讨论。

你可以谈谈导演的用镜头、音乐和叙事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主题,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是否有新颖的影像语言和创新的处理手法。

4.观影感受:观众的个人感受是不可忽视的评判标准。

你可以谈谈观影时的感动与震撼以及是否给你带来了思考和启发。

此外,还可以讨论电影所触及的社会问题、文化背景以及对人性的探讨。

5.制作质量:评价一部电影还可以从制作质量来讨论。

你可以讨论电影的摄影、美术和视觉效果,是否有独特的美感和视觉冲击力。

同时也要关注电影的音效、配乐和后期制作是否精良。

6.主题和深度:电影如果有深层次的主题和思想,也会让观众对其留下深刻印象。

你可以评价电影探讨的主题和思想是否有深度,并谈谈电影对社会、人性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

7.其他因素: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你还可以谈谈电影的风格和类型是否与你的喜好相符,以及电影的商业成功和市场反响等。

综上所述,评价一部电影需要综合考虑剧情、角色表演、导演技巧、观影感受、制作质量、主题和深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最重要的是,评价应该以客观公正为前提,并结合自己的观影体验进行主观评价,最终给出一个全面而有深度的评价。

写影评的6种方法

写影评的6种方法

写影评的6种方法一、前言影评是一种介绍电影的文章,它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影的内容、主题和情节。

写影评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将介绍六种写影评的方法。

二、方法一:分析主题1.观看电影并了解其主题2.分析电影中所呈现的主题及其意义3.结合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角色来阐述主题4.举例说明电影中某些场景对主题的阐述作用5.总结并评价电影在表达主题方面的成功程度三、方法二:解读人物角色1.观看电影并了解人物角色的性格和行为特点2.分析人物角色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意义3.结合电影中的情节和其他人物来阐述该角色在故事中的重要性4.举例说明该角色对故事发展和结局产生重要作用的场景5.总结并评价该角色在整个故事中所扮演的成功程度四、方法三:描绘场景氛围1.观看电影并了解其背景设定和场景布置情况2.分析场景氛围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影响3.结合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角色来描绘场景氛围4.举例说明某些场景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产生的影响5.总结并评价电影在营造场景氛围方面的成功程度五、方法四:探讨导演手法1.观看电影并了解导演的风格和手法2.分析导演手法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表现效果3.结合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角色来阐述导演手法的运用4.举例说明某些场景中导演手法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产生的效果5.总结并评价导演在运用手法方面的成功程度六、方法五:比较原著与改编作品1.了解原著小说或剧本内容及其创作背景2.观看改编后的电影,并比较原著与改编作品之间的异同点3.分析改编过程中所做出的修改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产生的影响4.结合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角色来阐述原著与改编作品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5.总结并评价改编作品在呈现原著内容方面的成功程度七、方法六:评价电影的整体表现1.从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场景氛围、导演手法等方面综合评价电影的整体表现2.分析电影在各个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之处3.结合自己的观感和感受来评价电影的质量和价值4.举例说明某些场景或人物角色对整个电影产生的重要作用和意义5.总结并评价电影在呈现故事情节和表达主题方面的成功程度以及其它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针对高考艺术类编导影评写法(从影像、构图、特写、色彩、角度)

针对高考艺术类编导影评写法(从影像、构图、特写、色彩、角度)

电影艺术的影像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即影像和声音结合的艺术。

当然,“视”与“听”二者在电影中的地位是不相等的。

应该明确指出:电影“视”第一,“听”第二。

或者说,电影是以“视”为主,“听”为辅的艺术形式。

为什么:①、电影的诞生,其实就是影像的诞生。

1895年──1927年都是无声电影。

爱森斯坦、格里菲斯、卓别林的影片影像的表现力可谓登峰造极。

②、就相同时间所提供的信息量而言,影像是得天独厚的。

据国外脑生理学者和电子计算机信息工程学者共同测试的结果:相同时间内,人们所获得的信息量,视觉信息是听觉信息的900多倍。

如相同时间内看电视新闻比听广播新闻的信息量多900多倍。

一个人看30公分厚的介绍一个城市的书,还不如看30分钟关于这个城市的录相。

③、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即:影像能够跨过艺术品与欣赏者之间的障碍,直接走入人的心灵。

我们可以联想我们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的感受。

四周的世界消失了,剩下的只有你和银幕上的人们。

你会用“民子”(《远山的呼唤》的女主角)的眼睛充满柔情地注视着“耕作”;你会用因“民子”对“氓田”的一席话(在火车上)和“耕作”一同流下感动的泪水。

《黄土地》:一个考生在一个小县城里看了十遍。

《黄土地》的主人公是谁?──是“黄土地”。

“黄土地”象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他静静地站在那里,温厚地注视着我们。

面对“黄土地”,我们感到一股灼热。

我们甚至不能迎接他的目光。

这就是影像的魅力。

这就是影像的神奇。

所以,我们学习电影,首先要掌握好影像的各种元素。

影像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是镜头。

影像是通过一系列镜头展现的。

一部故事片一般由400—800个镜头组成。

如何划分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是以下各种解释中的哪一种:一个景物:一座山,一所楼,一棵树,一个人……一个景别:一个远景,一个全景,一个中景,一个近景,一个特写……一段时间:一秒钟,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一段长度:一呎(一呎=0、3048米)。

──都不对。

电影欣赏的方法

电影欣赏的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演员的表演依据其扮演的角色类型的宽窄可 以分成本色派演员和性格派演员两大类。
特性演员属于本色派演员。
(2)画面的情景交融
(3)画面的涵义
电影欣赏的方法
(一)于细微之处见功夫
1、画面 (1)画面中的人物 电影艺术是一门表演的艺术,他以塑造形象, 表现生活位首要任务,而画面中人物就成为 判断一部影片优劣的重要标准,一次要求演 员要表演真实自然。
例如《人到中年》中得陆文婷,就以真实自 然、富有感染力的出色表演赢得观众的一致 好评。“啃烧饼”一场戏中,演员通过面部 肌肉的肥肉的微微颤动,滴入茶杯的眼泪表 现出片中人物的复杂的情感:对儿子的深深 愧疚,工作的疲惫与委屈。爱与欣慰,心痛 与感动,酸楚与自责等等,使观众深深体味 到人物的心潮澎湃,感人至深。

艺考中影视作品分析的写作方法

艺考中影视作品分析的写作方法

艺考中影视作品分析的写作方法艺考中影视作品分析的写作方法。

在考试中总体把握,是对考生进行影视评论写作考试的基本目的和要求。

首先要准确定义影片类型,然后才能明确影片内容。

影视作品分析的大忌是复述情节,包括讲故事、重复对白,重复、啰嗦地分析影视作品的思想以及脱离作品分析。

总体把握影片的艺术、思想价值,首先要真诚地感悟影片,全面、正确、感性地把握,再梳理其思想分量、社会价值、艺术特点等。

描述自己感触最深的片段时,选择细节,从小处入手,全面把握思想到形式。

最后展开评论。

例如陆川的《可可西里》,是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作,他们关注的是影视创作的动态。

然而电影的主题有很多类型,是事件性的还是世界性的,需要仔细揣摩。

该片的主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斗争中展现人性的善恶与美丑。

其艺术风格是纪实主义,运用了纪实美学和纪实艺术。

视听方面给我们的印象是震撼、压抑。

叙事方式从视点来看,是第三人称与自述相结合的,以记者的口吻描述事情发展;从体裁来看,该片采用了日记体,即第一天,第二天……的时间顺序。

高尔基说,文学作品就是写人,文学就是人学。

因此分析人物是对影视作品进行剖析的关键。

该片中,主线人物日泰是一个执着、顽强、坚韧的人,有着藏族汉子的血性,同时公民责任感非常强,甘愿牺牲。

群像是对一群人的描绘,刘栋就是群像人物中的一个,他的身上体现出人物的复杂性、多变性。

但他直面人性的复杂,知法犯法,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点。

把握了影视作品的基调,我们就可以把写作技巧总体归纳为“四要四不要”“八抓三注意”。

四要:一、切入点要小。

从影视作品的开头结尾、细节片段、台词、对白入手。

例如《南京~南京~》中范伟所饰演的唐先生。

用七句台词就能深刻剖析这个人物。

“今晚我们住哪件房,”这是影片开头,他对妻子说的。

此时的他还完全没有国破家亡的危机感。

“朋友(日语)”。

他在住所周围用日语教身边的人说朋友这个单词,他希望用自己的友好感染周围的人,也希望周围的人都没有危险。

艺考生怎么写影评

艺考生怎么写影评

(一)“评什么”可评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平添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

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

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

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

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二)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1、捕捉住感受点。

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

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

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2、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

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

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

艺考编导必备知识影视评论写作

艺考编导必备知识影视评论写作
3. 电影常识 是对文章进行构想的基础 4. 理解能力 是分析影片的保证
写影评的步骤
1. 整理观感 看电影时带纸和笔,记录一些 情节和资料,都是提示性的,要把故事看明白, 弄清电影是什么类型,导演讲这个故事的目 的和价值是什么.
写影评的步骤
2. 拟定提纲(不应是思路跟着影片内容走) 拟定提纲的两种模式
3、文风端正,电影评论应倡导健康的思想与审美倾向, 坚守良好的文风,坚持科学的方法,以理服人。
4、行文流畅,尽可能做到文章的流畅和具有一定的可 读性,其语言应做到准确、规范,富有个性。
写影评的准备
1. 生活经验 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放在影片中, 作为其中一个关键角色
2. 文字水平 表达的需要,能够言辞达意, 表现自己的思想
借介导演、演员或主要评议对象个人的风格、经历来引出对影片的总 体分析。 借社会反应开头法。这类开头法先引出社会对一部影片的各种反响, 而后再介入个人分析。
设问开头法。这种开头方法先设问题,而后再逐渐展开。 其吸引力与悬挂的角度是十分明显的。但设问要准确、科 学。
再现画面开头法。这是一种影评者十分熟悉的开头法,它 先是以不愿影像来完成叙述,并为继后的讨论限定视域。 仿如电影的镜头语言,这里的文字十分有趣。
并列题。如《〈机组乘务员〉与“灾难片”》《情境·人物·戏》《嘎
劲与雅气》。
熟语题。如《半场荒唐梦,一把辛酸泪――评包氏父子“理想”之毁 灭》《儿女情长,英雄志壮――谈〈秋瑾〉中一双小独生女的穿插》。
古诗题。 《不及林间自在啼 ——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歌词题。《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患——评电影三峡好人》 诠释题。如《Quatsi就是生活――论戈德弗莱·雷吉奥的影片》。

艺考编导---影评写作技巧

艺考编导---影评写作技巧

影评写作技巧对于没有系统学过影视理论分析的学生而言,高校不会要求学生有很理论化的阐述,关键是要求真,写出考生的真实感受,最忌讳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比如,考生可能在事先复习中看过相关的内容介绍或别人对影片、作品的评论,一味引用别人的想法是得不到高分的。

其次,表达方式要系统。

例如在表达“喜欢”时,要言之有据,列出理由。

避免空泛地讲大道理。

此外,应该尽量从正面角度阐述影片的主题。

建议:掌握一套写影评的套路(以下方法供参考):开头部分,用简短的话将影片的基本内容进行概括;第二部分,写自己的观后感,认为影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第三部分,写影片的艺术风格是什么;最后进行总结。

要注意的是,影片的主题思想应该和艺术风格相统一。

[影评方法]编导考生在考场上面影评写作构思的一般方法有些编导考生担心自己从来没有系统全面学习过编导影视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太少,不懂编导高考的时候怎样去写影评文章。

自己没有学过,又没有精力或者时间去参加编导培训,或者因为时间紧张,《编导高考培训手册》又没来得及去看里面的影评技巧。

所以总是担心自己写出来的编导影评文章不够专业,这种担心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编导招生的院校主要看重的是考生对电影电视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能力,是对电影或者电视作品最初始的本质的感受,而不在乎你运用了多少专业名词去写影评文章。

假如你对影视专业知识、影视语言一知得到半解,却在考试的时候故作高深,把不懂的影视名词拿出了用到你的作文中,胡乱生搬硬套,这样写出评析文章来反而是驴不驴马不马,弄巧成拙。

还不如老老实实写出自己的最深切的观影感受。

当然这种感受并不是空发几句议论,而是有论点、有分析、有说理、有论证过程的的。

如果能在这基础上再加以专业理论知识色彩的观照,就锦上添花了。

为使评析写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依据一定的作品的内容是基础。

为了准备充分的写作材料,编导高考考生在看片的同时,要有意识地用笔记录一些作品的素材和自己的观点心得要点,这样当电影播放完以后,就有可写的素材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写影评时的六个参考角度一、电影史电影自身之间的历史关系。

例子:《艺术家》俨然带着一股浓重的复古风格,不管黑白的影调到令人对默片时代怀念的配乐,还是模式化的景框范围的选择,无不一一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风骨和对现代电影的反思。

从影像上来说,从1964年的《红色沙漠》后电影完全进入了彩色时代后,电影从业人员都在绞尽脑汁挖掘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但《艺术家》在2012年试图摒弃这种五颜六色的束缚,从影像上回归电影的叙事根基上,上演了一台精彩的好戏,除了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和致敬,更多的是让观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体验不一样的审美感受,感受电影的本质与魅力。

不管从叙事还是画面之间的组接,都显现出稳健清晰直观和剧作的严谨。

比如影片中都是主镜头插入式的叙事模式,适时的切换近景和特写,让观众从中感受到叙事的流畅。

从声音的选择上,《艺术家》并不是彻头彻尾的默片,比如建置处出现主人公不能发生窘状后的环境声,结局处结束的歌舞片段,都是对点滴声音精巧的处理,阐释出默片和有声片的关系。

1927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诞生,电影中的声音就变得不可或缺了,让观众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感受影视作品的魅力。

建置处有声音的桥段,让主人公感觉到压抑与痛苦,特别是被夸张后的音效,一根羽毛的落地却振聋发聩,隐约传达出有声片出现时大众的不习惯和尴尬的处境。

主人公的不妥协,恰恰代表了无声期向有声期转变时有一部分“艺术家”的心态,他们认为电影的本质是故事是动作而不是“会说话”,但这样的命题一直是亘古未变电影的本性。

《艺术家》给了观众一个理由相信,不管电影艺术怎样发展,最灿烂和发光的那部分永远是最本真的那段历史。

电影及其制作条件的关系。

例子:《阿凡达》通过宏大绚丽的场景和全景式的叙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让观众感同身受的随着主人公体验拯救“潘多拉”的快感,而吸引观众的“快感”正是新奇3D 技术。

1953年三维电影出现了,好莱坞利用这个新奇的玩意让坐在家里观众从电视机面前回到电影院,但发展却一路没落,因为制作成本的高昂和观看的局限性,只是昙花一现。

但今天的《阿凡达》重新将其发扬光大,给了观众彻底的视听奇观,这一切都依托于日益成熟的电影制作技术。

詹姆斯卡梅隆在世界上率先拥有了5D电影制作技术,不管从画面的素质还是叙事的可能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挖掘,而在几十年前这些都是天方夜谭。

《阿凡达》的划时代不在于它展示的新鲜世界,而是在于在这个网络非法下载和盗版猖獗得年代的救市情节——让观众重归影院。

电影与受众的关系。

例子:《失恋33天》是一部以小搏大的电影,几百万的预算成就了四个亿的票房,除了营销策略的成功外,对观众的定位也是值得肯定的,也体现了过去的观众和现在的审美区别。

《失恋33天》是一部爱情喜剧,受众的年龄在十八岁至三十五岁,片中爱情故事引人入胜流行元素贯穿全片,应试年轻群体的消费专属,可影片在后期的院线轮映中却出现了大量的高龄观众。

这就是影片受众从过去到现在发生的改变,1980年上映的《庐山恋》引起了一阵社会浪潮,但影院观影群体多以二十岁以上的年轻人为主。

但今日的《失恋33天》却吸引了宽年龄段的观众,这事观众年龄结构发生的改变。

(略)切记,弄清楚历史信息作为你的研究背景还是介绍信息。

二、民族电影世界上任何一部电影都根植于一种文化背景下,你所看到的这部电影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当处于另一种文化语境下,意义又有什么不同?哪种文化的分析可以使你更好的控制影片的主题?例子:《太阳照常升起》关键词:疯这一部分无疑是全片最华彩、最富于电影语言的乐章,同时也是最难懂的一段。

时间是1976年的春天,出现了一大堆密集的看上去似乎无从下手的符号,有黄须子的鱼鞋、砖、钱、算盘、上树、刨坑、牛、羊、白宫、李铁梅等。

鱼鞋是《太阳》里周韵扮演的“疯妈”穿的一双绣花鞋,也是表面上引起疯妈发疯的原因一她的鞋不见了。

姜文为什么要在这双鞋上下这么大的工夫?因为它是揭示全剧主题的第一个最最明显的象征。

母亲把鞋丢了的那一刻,即意味着丢掉了人性,丢掉了人的欲望。

而丢掉了人性和欲望的疯妈便有了许多疯的举动,如砸儿子的算盘,不让儿子上学,上树,刨坑,认为树往“右”歪了,希望重新回到“左”,以及将家里的旧东西砸个粉碎,再用这些东西建一个白宫,在白宫里将儿子的照片与李铁梅的照片放在一起等,这些很明显地与“文革”时期的政治背景与疯狂状态构成了一一对应。

如砸算盘退学让我们想起了这样的号召,“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而“上树”、“刨坑”则明显就是“上山下乡”的隐喻,至于树往“右”长歪,以及下面全是没了棱角的石头,需要沸腾起来,无疑是对上个世纪60年代发生在中国的一场浩劫起因的一种隐喻和象征。

接下来:砸家里的旧东西是要“砸烂一个旧世界”,用这些东西建白宫则是要“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疯妈不相信羊不能上树以及在房顶念诗的浪漫举动,很容易地让我们联想起当时中国不尊重自然规律的浮夸风和不切实际的浪漫革命激情。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像《铁皮鼓》中奥斯卡的停止生长是对当时德国社会、德国民族的一种疯狂状态的隐喻一样。

疯妈的疯、丢了鞋、上树、刨坑、建理想国等也成了对那一时代背景、时代特色的隐喻与象征。

由此.也就解释了影片开初部分的“砖”和“钱”,在疯妈未疯之前,我们是有砖的 (象征着建设),也是到处讲“钱”的(象征着经济),对算盘里打不出“提高警惕保卫祖' 国”大条也是心知肚明的。

然而,自打疯妈疯了以后,这一切就全变了,“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

”儿子去白宫的路上不断地有羊、牛(经济建设)之类的动物挡住他的去路,这说明他要去的地方是没有这些东西的,那里只有革命精神的继承者李铁梅的画像。

而且,儿子过了河以后就和疯妈一样.把人性抛在了脑后(即裸身撒尿)。

接下来,鞋找回来了,疯妈也不疯了,说自己不打“人”,不骂“人”,既不“上树”,也不“刨坑”了,让儿子去把“人”接回来吧,那么,即将接回来的是个什么“人”呢?生活在这样一个疯子似的时代的“人”们,他们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呢?某种程度上,影的第二段可以视作是对第一段的补充与解释。

思考:在这一段中,我们还要注意的是: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模样;以及那个嘴里喊着“我知道我知道”的鹦鹉;还有疯妈提到此地是父亲的老家.自己的家却在离“海”不远的地方,因为父亲的缘故.自己来到了这里;以及疯妈死去后,她的衣钵是在《美丽的梭罗河》的歌曲伴奏中平静地“流向海洋”的;这个海会有什么寓意吗?她的“光荣历史”又为何将会永远被人记在心上呢?三、类型类型的讨论经常是检视一部电影如何组织故事和观众期待的有效方式。

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

类型电影作为一种影片制作方式具有如下特点:影片创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制片人为他指定的影片类型的基本规定,即:1、首先,类型电影具有自己较为固定的主题(武侠电影的惩恶扬善,爱情电影对美好爱情的赞颂)2、其次,类型片中的人物角色和人物关系基本也是模式化的,这些人物类型基本也是符号化、定型化的(侠客、警察、牛仔)3、再次,同类型片中的叙事结构也是模式话的(西部片中的秩序的和谐与打破再回到和谐)4、最后,在影像风格方面,较典型和成熟的类型电影在视听形式方面也是模式化的(西部片中的喀斯特、陡峭的山谷,一望无际的荒漠)例子:《阿凡达》“阿凡达”原义解析“阿凡达”的英文原名为“Avatar”,例根本源自梵文,意为化身。

在印度哲学中,“阿凡达”一词普遍被认为和众神在地面上的肉体表现形式有关。

在梵文中,这个词具有透过深思熟虑,并且由于特殊目的而从较高境界“下降”、“转世”的含义。

通俗地说,就是天神降临,或者说是天神附体,是毁灭之神湿婆凡身的化身。

卡梅隆选择这个词作为电影片名,无疑是非常点题的。

不单将故事要点透露出来,同时也把主题进一步升华,达到了在哲学、宗教以及现代科技三者语境中最自然的融合。

反类型片是有一些标准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影片一定是具体反了某种类型,如反了恐怖片、战争片等;或者是反了某种类型元素,如“高大全”的英雄、神圣的耶稣;又或者是难以归类的混合型电影。

(2)灾难、黑帮和武侠等,严格意义上都不是好莱坞明确的电影类型,但这些影片已然自成格局,只要是对其原有体系的解构,都属于我们讨论的范畴。

(3)所谓的“反”,可能是对类型电影构成元素的颠覆,或者是刻意违背某种类型电影固定的叙事模式。

总之,这一类电影的共性是最终效果在观众的期待心理之外。

有人批评商业化电影过于泛滥只会破坏了艺术本身的价值。

但实际上商业化操作有它必须存在的需求。

一个充满抱负的导演若理想太宏大,只愿拍摄出自己欲表达的艺术理念,终究会曲高和寡被观众所遗忘。

与此相比,反类型片却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出口。

尽管反类型电影也是出自商业化操作,但导演吋以不必一味地依附了无新意的传统类型片,可以拍出自己的个性风格与诉求,这样不仅贏得市场又可以将自己的理念公之于世,可谓双贏。

颠覆科幻类型片:在科幻电影作品中,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知与探险往往离不开同外星生物交往这个内容。

因此,描写地外生命便成了科幻电影中最常见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题材,以至于有很多人一提到科幻片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同“演外星人的那种影片”画等号。

的确,描写外星人的科幻影片是很多的。

它们占了所有科幻题材的70%还要多。

比较令人熟知的有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第三类接触》、《世界大战》,蒂姆•伯顿的《火星人玩转地球》,罗兰•艾默里奇的《独立日》,保罗•范霍文的《星河战队》,巴利•索南菲尔德的《黑衣人》,奈特•沙马兰的《天兆》,以及由《指环王》的导演彼得•杰克逊担任监制、尼尔•布洛姆坎普任导演的《第九区》等。

如果以内容划分这些作品的话,则很容易看出,描写外星人题材的影片无非有以下两类。

(1)外星人被描写成凶神恶煞,是来自外太空的侵略者,是人类的敌人,他们的到来给地球人带来了灾难,地球人类为保护家园而与之交战,也许在最初会失利。

但最终的胜利却是一定属于地球人类的。

此类作品最具代表性及典型意义的当属罗兰.艾默里奇于1996年拍摄的影片《独立日》。

影片结局人类取得辉煌胜利,其情节构思严谨流畅,人物塑造众多而不杂乱,再加上导演深谙煽情之道,节奏把握极好,使之成为外星题材科幻电影中的经典中的经典.至今畅演不衰,为人称道,为人赞叹。

(2)外星人是充满理性、善意和友好的朋友,他们来到地球是想与人类进行科学与文化、种族等之间的密切交流与接触,通过试探和误会的发生,且化解互惠矛盾,并最终互相帮助、互相认知、互相提高、互相友爱、互相进步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