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信息专业技术教育一线教师的博客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教师博客群的设计策略

信息技术教师博客群的设计策略
所 以安排一些小游戏 比较合适 , 生不用花太多 的 到学习游戏 两不误 。 学
。 学‘ 管 ■ 中版0 理 丽 / 一 2学 01 1 教

成了现实存在 的“ 生命实体” 在用户注册 时应该 要 设计科学的主题分类 。 。
求信息技术教师提交个人的详细信息 , 诸如真实姓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能如何界定? 笔者认为
名、 性别 、 任教学校 、 专业特长 、 学研究 成果 、 系 首先应该清晰定位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的角色 。 教 联 信 其首要任务是 方式等等 邀 样将有助于组织者与成员以及成员与 息技术教 师的核心角色是学科教师 ,
成员之 间的相 互 了解 。 同时 , 客群实名 制也有利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 的教学工作 , 博 在教学过程 中培养
于成员对发表 的 日志 和评论负责 , 克服发表和评论 和提升学生 的信息素养 ;其次是提供技术支持 , 运 的随意性 , 从而保证 日志和评论的质量 。
用 自身的技术优势保障信息化教学 的顺利进行 , 包
3 建 立与其他信 息技术教 师博客群友情链 接 括 技术制 品制作 、 息技术 与课 程整合 、 . 信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师博客群 f设计策略 I 1 )

口 刘 敏
( 苏省 宿 迁 学院 , 苏宿 迁 江 江 2 30 ) 2 80
0 ’
_
信 息技术 教师博 客群在营造专业发展 氛 围、 激


合理设计组织形式
发信息 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 自觉性 、 增强信 息技术
理想 的博客群组织形式应 包括三个核心要 素 :
感 ,成员 的身份不再是字母 与数字 的象征 符号 , 而
促进他们努力 向好 的方 面发展 。 但这 个方案要求教 时 间就能过关 。 过关 了他们就高兴 , 兴趣也就有了 ! 师在课 堂上要公 平公 正 、及 时地给学 生表扬 和批

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分享

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分享

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分享教案: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分享引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互联网在教育教学、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以及教育治理与管理方面的实践案例和成果丰富多样。

本教案将通过系统呈现和反映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分享,探讨互联网对教育领域的积极影响。

一、教育教学实践案例1. 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宽教学内容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宽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教育网站等途径,获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文章等多媒体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远程教学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远程教学成为可能。

一线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与学生进行远程交流和教学。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地域限制问题,还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3. 利用教育应用软件提升教学效果教育应用软件的广泛应用,为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一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育应用软件,辅助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语音识别软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数学学习软件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等。

二、学生发展实践案例1. 个性化学习推动学生发展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一线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个性化学习软件等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2. 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之间的协作变得更加容易。

一线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协作平台、社交媒体等工具,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

通过协作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3. 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一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信息搜索的技巧和方法,并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五、创设平台
我们要什么样的平台? 我们要什么样的平台?
– 交流的平台 – 学习的场所 – 实验的空间 实验的空间 涟漪在今日泛起
今天我向池塘抛了一颗石子, 今天我向池塘抛了一颗石子, 水面荡起了一圈圈涟漪。 水面荡起了一圈圈涟漪。你也将手中的石 子掷入, 子掷入,激起的涟漪与我的一起汇成了更 大的涟漪…… 大的涟漪……
以下各图形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B
C
D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这个案例选自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事 这个案例选自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 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确立不轻信的立场,培养自己的质疑精神 确立不轻信的立场, 在教孩子们前,不要限定自己的思维;同 在教孩子们前,不要限定自己的思维; 也不要限定学生的思维, 样,也不要限定学生的思维,一切皆有可 能 专业发展的道路也不是唯一的 …………
如果谁身上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 充满深情、心存期冀,那么他/她就一定能 充满深情、心存期冀,那么他 她就一定能 够感同身受。正因为我们已经与它结缘, 够感同身受。正因为我们已经与它结缘, 并且始终怀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感。 并且始终怀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感。
推荐一些网站
国际教育网站 美国 ◆ 美国教育部 ◆ 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 ◆ 美国心理学会 ◆ 美国非官方的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培 ◆ 美国幼儿园 ◆ 哈佛大学 ◆ 迪斯尼网站 ◆ 伊利诺大学 ◆ 史丹佛大学 ◆ 美国柔似密英语学院 ◆ 大都会美术馆 / ◆ 奥克拉荷马市大学 ◆ 普渡大学 ◆ 耶鲁大学 ◆ 纽约大学English ◆ 哥伦比亚大学English ◆ 科学杂志 / ◆ 探索博物馆 / ◆ 海洋星球 /ocean_planet.html

信息技术学习心得体会集锦15篇

信息技术学习心得体会集锦15篇

信息技术学习心得体会集锦15篇信息技术学习心得体会1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中青年教师,此次有幸参加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一直怀着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在学习之余还不时提醒同事抓紧时间,和他们交流学习体会,所以彼此的教育技术能力进步很快。

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教师的素质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以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

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

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给我带来了一次与现代技术接触的机会。

通过学习我的最大收获是:1、教育观念的改变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是在聆听专家的讲座后,使我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给学生计算机知识,通过这次培训才知道计算机技术只是信息技术的一部分,计算机只是我们获取信息最有效的工具。

而信息技术课主要内容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师在教给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培训,结合了教师应掌握的大部分内容(powerpoint 多媒体展示,教学设计,个人博客的创建,文字处理软件,电子邮件)。

这种任务驱动式学习,更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

没有大而空的理论阐述。

师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与接受。

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弥补了我的计算机知识的缺陷。

3、通过培训使我收获最大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培训之前对于什么是计算机、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的认识相当模糊,通过培训发现原来计算机只不过是处理信息的一个工具而已。

博客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博客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博客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作者:王永涛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第02期在博客兴起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在应用博客进行教学、反思、交流。

到底博客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哪些作用和影响?博客作为网络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以它的快捷性、使用简单和稳定性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优越性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学会使用博客并将它作为教学以及反思应用到日常的工作中。

博客使教师在教学形式上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走向多元化,让教师与学生通过博客进行沟通交流,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加协调;为学科教师提供了新的学习与交流途径,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信息素养的培养。

借助教师的博客,可以很好地组织课堂教学,使得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实施得更加顺利和便捷。

从理论上讲,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包含3个层面:一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广博精深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二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是建立在对教师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逐渐积累而成的富有个性的教育实践的见解与创意;三是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通过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

笔者认为博客主要从以下方面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

1)有效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博客是建立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的,虽然网络能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是同时也使基于网络的教学难以组织。

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带来丰富的资源,给学生的交流、互动提供新的途径;另一方面,网络上客观存在容易使学生沉溺其中的游戏世界,易使学生精神涣散,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基于博客的教学能否取得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投入和学生的参与。

因此,教师一定要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给学生,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否则博客教学很容易流于形式。

教育技术学习博客 网站 论坛 大全(最全整理版)

教育技术学习博客 网站 论坛 大全(最全整理版)

教育技术学优秀资源大全(不断更新中.....)一、教育技术综合及专题网站1 中国教育技术网/新增:查找优秀的PPT:slideshare2 中国教育技术学网/(中国教育技术学网站为广大用户提供与教育技术学相关的各种资源。

它既提供包括教育理论、实践经验、基本知识等方面的文章,又提供各种形式的资源下载,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同时,集思广义,大家共建,使它成为教育人士的资源库和联系枢纽。

)3 中央电化教育馆/4 温州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xdjyjs/caseindex.aspx?caseid=1285 计算机辅助教学网/list/cai/index.asp6 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网:/7 信息化教育:/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专业网站8 三人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与支持平台http://61.178.14.123/9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师范院校专业委员会网址:/10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http://218.22.0.27/wyh1/ZY.HTM11 计算机辅助教育专业委员会:/12.教育技术论坛/13.陕西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http:///browse.asp1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course/kczh/IT/IIS/index.htm15.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derscn/portal2/SearchAction.do?method=index免费为教师提供教学学习用资源。

16.教育技术学动态:/(该网站的热站推荐、相关资源、FERC论文集等都值得一看。

)17.无限思考:/index.html(该网是东北师大一研究生个人网站,该网的资源链接比较好。

)18.惟存教育网:/(该站关于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研究性学习探索、多种学习模式的探索和网络资源的链接等非常丰富。

)19.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index.php3(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是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进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非盈利性教育类专业网站。

浅谈博客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博客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 关键 词 】:博客 学习 教学 信息技术
随着 计算机 和网络技术不断普及 ,网 大家知道 ,有什 么课外作业可 以放 博客 中 博客改变 了传统 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 络 在教 师 的教 学 中发挥 着 越来越 重要 作 让大家去做一做 ,老师和学生有什 么想 法 传统 的课 堂 教 学 中 ,教 师 是课 堂 的主 导 用,教师教学 已从简单 的课堂教学 演变 成 还 可以通过 留言 、顶帖 、小纸条等方式随 者 ,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的讲授 占绝 大 课堂与 网络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 时进行个别 沟通 。 部 分时间。而学生是知识 的接受者 ,是课 博客这一 网络教学平 台也 已悄悄悄悄走进 二 、博客作为互动平 台在信息技术教 堂 的客体。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是 围绕教师 校园 ,大部分教师 已运用这一平 台进行教 学 中的应用 如何教 而进 行的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
好友 ,就可 以互相交流 ,i他们觉得 老师 对任务不感兴趣 。博客 出现 ,一改 以往任 读。这样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效率 ,避免它 上
和学生之问是平等关 系,更增加 了老师 的 务展示不利因素 。博客作为任 务展示的一 们大海捞 针式的搜索 。同时 ,我教给他们 亲切感 ,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我还充 分 种新形式 ,让学生乐于接收 ,为任 务的完 如何上网查找一些对他们有用的资料 ,指 利用课后这块阵地 ,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观 成提供了保障 。学生只要打开 网页 ,登录 导他 们安全上 网 、健康上网 。 能 动性 ,如 给 老师 反馈 课堂 上 学 习的效 博客 ,就能看到任务 。我在实践 中,还分 总之 ,博客作为信息 时代的一个新兴
博客的写作比较 自由,你可以发表 自己的 习 ,使他们 的成长 更加顺 利 ,少走弯路 。

优秀信息技术教师 博客研究报告

优秀信息技术教师 博客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一、题目:优秀信息技术教师博客研究——以李冬梅老师博客为例二、小组成员:沈丽娟、邵刘琴、孙志娴、狄安娜、赵永律三、李冬梅老师简介:李冬梅老师,信息技术特级教师,信息教研组组长。

国家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先进工作者,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优秀学员。

北京市学科带头人,中学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创建了独特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著作10余部,主编教材多套,论文10余篇,其中“中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获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最最重要的是,李冬梅老师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执教经历。

四、对李冬梅老师博客的一些研究状况报告如下:(一)个人修养、个人素养方面:1、关怀学生。

李冬梅老师的博文中有很多都是与学生相关的一些技术上的知道甚至就是一些学生的作品与点评。

有一些博文中除了对上课经验的总结,还有对一些帮助她从事教学的“小助手”的感谢和表扬,对分班后与熟悉的学生分开的惋惜。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李冬梅老师对教育教学方面的孜孜不倦和对学生的关怀。

2、认真负责。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副科,中高考对信息技术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的地位不及其他课程,学校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不重视,使得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热情大大降低。

一周一课时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紧凑,课堂上教师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教学内容上,这样教师只是在单向地给学生灌输知识,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软件。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减少,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也不记得几个学生的名字。

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都只是机械的在上课,教师往往不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在李老师的几篇博文里都有写道,她有一个期末成绩统计系统,学生的期末成绩是靠平时一点一点积累的,作业评分也有相应的规则,学生之间还有互评,李老师会给每个学生的作品写评语,这充分体现了她的认真负责,在《笔记本被学生的作业“黑”了》一文中,她写道“批完高一2班的第三个程序设计作业,已是凌晨2点。

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技术素养,满足工作计划需求

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技术素养,满足工作计划需求

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技术素养,满足工作计划需求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技术素养,满足工作计划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信息技术教师也需要不断追赶技术的发展步伐,提高自身技术素养,满足工作计划需求。

本文将从2023年的角度出发,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有效的技术提升方法和建议。

一、了解教学信息化政策首先,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全面了解教育信息化政策,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和方法。

2023年,教育信息化将进一步深化,涵盖范围将更加广泛,应用更加普及,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在这个领域进行长期学习和更新。

二、参加各类技术培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任务,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班和研修课程。

应优先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培训课程,如教学应用软件、平板电脑培训、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等等。

通过参加培训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同时拓展自己的人脉,认识更多同行,增强交流和合作。

三、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互动关系。

通过建言献策和实践探究,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技术应用能力。

在工作中,应当与学校、行业内人员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努力将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同时,通过不断深化教育信息化的实践,督促学校和自己的成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教育。

四、开展课程实践活动针对学校教学任务和学生需求,信息技术教师应依据学科内容,结合教学实践,开展一系列课程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更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课程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运用社交软件、博客、微信公众号等,进行教学互动和交流,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五、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开拓国际视野。

171-媒体素材-单元3 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素材 博客的使用要领

171-媒体素材-单元3 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素材  博客的使用要领

博客的应用要领
博客本身具有三个阶段的六个独立功能:“写-录、思-享、品-学”,为记录成长和反思内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是信息时代一种很好的个人表达、知识管理和交流沟通的工具。

在与教育教学结合时,大体会沿着作“书写和记录”,同时“思考和分享”,最后去“品味和学习”的外化/内化转换过程进行。

教师在应用博客时,需要注意几点:
1.博客应注重知识化和情感化。

有些师生在博客里轻松随意,很多内容是图片的堆积,生活中琐碎事情的流水账,对知识的把握和对事情的思考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让博客失去了深度的教育教学意义。

2.博客作者应注重写作的责任感。

作者的每句话都会呈现在公众面前,故不能随意指责、谩骂或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此外,博客作者要认真地写作和挖掘,重视原创性,对于引用的博文或链接做好来源标识,以免不经意间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3.尽管大多博客是免费的,但一旦拥有了博客,就要高效利用。

要定期写作,不能应付,也不能荒废,把认真、勤恳的精神一直持续下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电子绘画板实验项目启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电子绘画板实验项目启动
作设 立 。
随 着 信 息技 术 与 多媒 体 设 计 、 绘 画 、 动 画 、 电脑 设 计 等 很 多应 用 的结 合 ,信 息 技 术 与 美 术 学 科 结 合 起 来 教 学 的 领 域 变 得 愈 加 广 泛 ,特 别 是 在 教 育 部 颁 发 的 “ 通 高 中 美 术 课 程 标 准 ” 中也 设 置 了 普 现 代 媒 体 艺 术 课 。 电 子 绘 画 板 这 样 的 工 具 ,很 好 地 实现 了跨 学 科 教 学 ,打 通 了信 息 技 术 与 美 术 学 科 整 合 的界 限 ,对 于 培 养 孩 子 的 创 造 性 有 独 特 的作 用 。据 悉 , 电子 绘 画 板 目前 已 经 写 入 北 京 市 中 小 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电子绘 画板实验项 目启动
【 刊讯 】 2 9年 6月 1 日,信 息技 术 与 学科 整 合 电子绘 画板 实验 项 目在 北 京 启动 。 该 实验 项 本 0 0 1
目由北京教育科学研 究院基础教育教 学研 究中心 、WaC0 中国公 司和康智达数 字技术有限公 司共 同合 m
校 办 学条 件标 准和 山东省普 通 中小学基本 办 学条件 标 准 中。近 日,在 “ 北京 市农村地 区中小学音 乐 美术设备 配备 ”政府 采购项 目中,共有 1700余套 电子绘画板 进入农村 学校 。 信 息技术 与学科 整合 电子绘 画板 实验 项 目首批 优选设 立 了北京 育英 学校 、北京景 山学校 、 陈经 纶 中学等 10所 实验学校 ,并在北京教育学院体育 艺术学院设 立 了师资培训 中心。该项 目将通过课程
评 价 、教 学 研 究 和 网 站 信 息 六 个 子 栏 目, 为 通 用 技 术
7.东 莞中 学通用技 术网

博客让信息技术课堂“动”起来——走出“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困境

博客让信息技术课堂“动”起来——走出“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困境
积 极 反思 自 己的教学 方法 、 教 学 理 念, 及时进 行改进和完善。 这样 , 教师 在 整个 教 学 过程 中就 “ 动” 了起来。 博客 不仅 仅加强了师 生之 间的交流, 更 使教 师提 升了自 身的知 识 能力, 在教 学中不再 是 “ 十年如一日 ” 。
学生 “ 动” 起来
衷, 走入了一个误 区。
的知识 , 或是 一些 时事 内容 , 用以开 拓 学生的视野 。 还有的针对学 生在 博客中
提出的一 些要求, 发布相 关学习知识 的
专题 网站、 专门制作或者 下载的电子 书 等。 甚至 有的时候为激 励学 生, 提 供流 行 歌 曲的在 线试听 和电影的在 线下 载 观看 ……这 些就使得 教师在课 前必须 要 进 行 充分 的准备 , 才能在 课 上 充分 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 、 参 与 眭。 2 . 课 上, 教师 对学 生学习中出现的 共性问题进行 统一详细的解答 , 对 学生 提出的个 陛问题 单独辅导; 提供 博客空 间便于学 生上 传本节课的任务作业 , 并 及时点评学生提 交的作 业; 引导 学生了
教 学方法等, 并用文档 、 视频 、 动画等 形 式呈现。 同时为部分学生发布拓展 延伸 的学 习内容。 这些 内容有的是信息技 术
专业方面的知识 , 有的是其他学科方 面
技术 学 业 水 平测 试 , 很多信 息 技术 教 师 和学生都抱 着只要通 过考试就 万事 大 吉的观念 , 教师上 课是 应试教 学, 学 生上 课 是题 海 战术。 大 家都 本着 多做 题、 考试自 然就 通 过的想 法, 高中的信 息技术课 堂越来越 脱离开 设课 程的初
高中信 息技术 应试教 学 产生的负面效
解新事物、 新观念……一句话, 在课堂

昨天、今天、明天——信息技术教育印象十年

昨天、今天、明天——信息技术教育印象十年

主持人:关于“课程整合”,想必每个人都会联想到很多亲身经历过的事件。

从最初“课程整合”一词出现,到各地整合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再到今天大家面对整合,头脑多已趋于冷静;从当初我们很多人迷惑不解——“什么是整合”、“怎样整合”,再到今天我们仍然在探索的“怎样进行深层次的整合”。

一直以来,问题都没有唯一的且最为标准的答案。

今天,我们邀请来了三位嘉宾,希望从他们对于“整合”的回忆中,勾起您的回忆,从而引发您对这一话题的深度思考。

纪实链接:2000年《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栏目寄语:“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人的视点与观点的碰撞就是支撑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骨架。

话题导引:2010年,距2000年在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整十个年头。

十年来,很多工作在信息技术教育一线的教师目睹了从课程到学生到教者自身等一系列巨大变化。

回首十年,哪些变化、哪段“胶片”在您的记忆中最为深刻?今昔对比,您对下个十年的信息技术教育有着怎样的憧憬与展望?我们诚邀您参与话题——昨天·今天·明天——信息技术教育印象十年(三)参与嘉宾:陈年年 北京四中江 梅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 包士娟 江苏省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本栏目主持人:郎冠明主持人邮箱:to u g a o5@c hi n a it e d u .c n QQ:785422472我是2000年走上工作岗位的一名语文教师,忝列杏坛十年,正好经历了信息技术教育蓬勃发展的第一个十年。

反思个人在语文学科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经历,我觉得,教学技术的变革与教育理念的转变,是相互作用的。

信息时代教师的成长与蜕变

信息时代教师的成长与蜕变

信息时代教师的成长与蜕变作者:黎加厚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年第10期黎加厚先生,一位行走在中小学教育一线的大学教授,他治学态度严谨、学术思想开放且接地气,深受中小学教师欢迎。

他是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者、亲历者、实践者。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邀请黎加厚先生,请他讲述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的成长与蜕变,一起重温那段流金岁月。

接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采访,让我的思绪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1985年,在四川绵阳家乡给新建路小学全体教师培训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是我最早的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活动;1988年暑假,我在华南师范大学跟随李运林和李克东教授读电化教育专业研究生,第一次参加重庆北碚电教馆组织的电化教育理论培训班讲课。

1992年小平同志南行讲话带来了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涌动的春天,我参与了南国农先生组织的全国电化教育考察万里行,第一次驱车万里实地考察电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转瞬间,时间已经过去了34年,作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我见证了无数优秀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历史中的成长故事。

下面和读者分享三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以纪念我们随祖国一起成长的岁月。

故事1:两个影子的碰撞2001年初,我应邀参加淄博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

会前,我得知他们刚参加全国教育技术应用成果大赛获奖,于是,我请获奖的孟强老师拿来课件在会上与大家分享。

全市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近千人把当地最大的影剧院挤得满满的。

会议中间,我请孟强老师给大家展示了自己设计的课件《影子》。

这个语文课件用Authorware 制作,给学生演示太阳、影子与人的位置关系。

孟强老师介绍完课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许多老师主动站起来发言,称赞这个课件的图文声并茂,能够让学生视听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会场的讨论逐渐平静下来。

我望着大家,轻声说:老师们,十分凑巧,我这里刚好有一个国外的教案,它的名字也叫《影子》,让我们看看国外的老师是怎样教育他们的下一代的。

最终改变课堂的或许是手机

最终改变课堂的或许是手机

最终改变课堂的或许是手机作者:黎加厚王竹立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第20期对话嘉宾:黎加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基础教育项目专家组专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国项目专家组专家,教育部师范司“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评审专家组专家,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中国项目特邀专家,教育部-IBM“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中国专家组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学术贡献:黎加厚教授聚焦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教育、教师教育信息化等研究领域,他满怀激情,致力于将新媒体、新技术、新理论、新理念引入常态化教学。

他深入教学一线、身体力行、亲自示范、无私分享,是国内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实干家。

至今已发表论文136篇,其中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中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研究》上的论文有45篇,H指数高达32,总被引频次3155,总下载频次42149,主编和参编著作20多部。

对话嘉宾:王竹立: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硕士导师、学术带头人。

学医出身,历任中山医科大学实验生理科学教研室主任、中山医科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等职。

2005年转入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专职从事教育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

被称为“我国富有原创性思考的教育学者”(钟志贤语)。

2007年开始写教育技术专业博客,目前访问量接近100万;2009年提出基于教育二重性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2011年提出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012年提出知识嫁接学说;2014年提出新建构主义教学法;2015年出版专著《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该书入选“2015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一季”榜单和多个图书排行榜。

新建构主义与加拿大学者西蒙斯的关联主义被一些学术刊物并列为网络时代两大学习理论,有学者称之为“21世纪以来中国远程教育理论创新花圃中的…一枝红杏‟”。

信息技术教师的“蜕变”

信息技术教师的“蜕变”

信息技术教师的“蜕变”作者:汪细强来源:《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01期汪细强,1989年起一直在小学教学一线任教。

先后任教数学、自然、信息技术等学科,担任过教务员、教科主任等职务;1996年至今任教信息技术学科。

湖北省黄石市学科带头人,湖北省计算机骨干教师,湖北省教育科研100佳;被湖北省教科所聘请为课题组专家、兼职研究员,湖北省教育学会信息技术学会理事,湖北校本研究网编辑。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体验了学科教学、课件制作、科研与设备维修等工作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应用与推广的酸甜苦辣。

先后参加了国家、省、市课题研究5项,荣获国家、省、市课题、教育科研成果5项;指导学校20多位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各级优质课、课件、论文竞赛,获得佳绩;辅导黄石市、湖北省乃至全国数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获得好评;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计算机竞赛,100余人次获奖,5次获团体奖。

多次参加全国、省教育教学研究交流、讲座;个人参加国家、省、市级优质课、课件、论文等竞赛,获奖40余次(其中2002年荣获第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参与编写、出版教材(电子光盘)14册;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30余篇,并开创了湖北省教育专题网站、教育博客,实现了跨越国际的“中国—阿根廷”网络协作学习项目。

一次同行朋友聚会,谈到信息技术教师的艰辛和困惑:一是“为他人做嫁衣”,学校“带电的”都是自己分内的事,功高劳苦,十足的幕后英雄,到头来自己一无所获;二是自己成了“枪手”和“木偶”,自始至终围绕他人的思维和设计做课件、做网站,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意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渺渺茫茫……这些,和自己的追求大相径庭,埋怨之中又显出无奈。

唯有我成了他们羡慕的对象:课件、网站获全国大奖,资源光盘、教材编写出版,教学设计、课例、论文多次获奖和发表,市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也囊括手中,还被聘任为省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可谓名利双收。

以博客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海盐县的实践

以博客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海盐县的实践

《 以海盐教师博 客群体为 载体的教研工 作创新
的实践与研究》 被立 为 2 0 年省级课 题 ,0 6 05 2 0 年结
OB OG作 为海盐教师博 客 的网络平 台 , 明确 提 题 ,0 7 L 并 2 0 年被评为浙江省第二届优 秀教研成果一等
出海盐 教师博客 的创建宗 旨:建立个 人 网志 , “ 促进 奖 ;0 7 2 0 年进入第二轮研究 。
发展 。 推动教 师发展 的主要途径 是开展校本 教研活 博 客 , 表 日志 4 7 0篇 , 部分 都是 一线 教师 教 发 34 大
动, 但是 , 以校为本 的教研力量毕 竟有 限 , 别是农 学实践 的所感所思 , 特 回复评论 4 3 6条 。 35 四年来 , 海
村 中小 学 , 教研组 功能 明显 薄弱 , 备课组 活动 缺少 盐教师博 客一直人气 旺盛 , 统计 , 据 即使 在双休 日, 同伴互 助和专 业 引领 , 因此 , 校本 教研需 要外 力支 每天发表 的 日志量都超过 15篇 。 2
自 我反思; 开展广泛交流 , 沉淀学习路径; 实现教师
个体 的专业 成长和生命质 量的提 升 。 ”
20 0 6年 1 应邀 参 加浙 江苍南 县 举 办 的 中 2月 国・ 苍南长三 角教育博客文化论坛 , 并作 专题 报告 ;
海盐教 师博 客一创 建就受 到了广大 教 师 的认 2 0 年 3月应邀 赴江苏 常州市参 加 中央 电 教馆召 07 同 , 20 到 0 5年 1 2月 1 2日, 已注册博 客 14 62个 , 发 开的全国性会议 ,并在会作专题介 绍。0 7 4月 20 年 表 日志 2 8 9篇 , 99 回复 18 2 。 0 1 条 海盐是一 个小县 ,

史上最全的讲师博客地址

史上最全的讲师博客地址

中国一线讲师博客大全张锦贵/html/07/50207.html/陈安之/html/60/49760.html/chenanzhi林伟贤/html/38/21338.html/willson余世维/html/90/42290.html/yushiwei刘克亚/html/30/416430.html/kayaliu李践/html/60/50060.html苏引华/html/3/3-noframe-1.html /suyinhua800杨滨/html/18/25418.html/Expert/ExpertIndex_3841_yes.html 孔庆奇/html/49/63849.html/kongqingqi王海伦/html/52/55452.html/u/1362023501张斌/html/98/27498.html/吴国正/html/59/63659.html/blog.php?uid=1114851林有田/html/01/50201.html /Expert/ExpertIndex_3258_yes.html王广伟/html/16/383816.html /wangguangwei0220孙晓岐/html/08/50908.html/blog.php?uid-2148.html贾昊东/html/92/36692.html 王力/html/21/209321.html 何逸舟/html/23/95223.html 孙汗青/html/67/35967.html 张志诚/html/37/23737.html 陈春东/html/67/23867.html 张旭婧/html/84/492484.html 胡谢骅/html/32/21732.html 候志奎/html/42/28542.html 姜岚昕/html/75/50675.html 史宪文/html/33/50833.html 董进宇/html/14/50614.html 徐鹤宁/html/37/50437.html 李胜杰/html/92/50692.html 谭兆麟/html/52/51052.html 刘永炬/html/94/59994.html 孟昭春/html/51/50851.html 张金洋/html/71/50771.html 殷俊/html/77/22277.html 石岩/html/84/50884.html 张雯雯/html/95/90595.html 李力刚/html/26/49926.html 胡谢骅/html/32/21732.html吴亚桓/html/96/69196.html 盖烈夫/html/66/271666.html 白梁多/html/75/840875.html 张行/html/32/254232.html 王富海/html/58/211958.html 张帆/html/49/74849.html赵勇/html/87/52087.html戴冠宏/html/74/51274.html 姜上泉/html/45/72645.html 吴雪梅/html/30/128130.html 孙华隆/html/59/49659.html 卢芳/html/76/677676.html 申广辉/html/01/213501.html 于红梅/html/30/759530.html 黄继毅/html/45/50645.html 金舟军/html/47/844047.html 徐汉强/html/67/256967.html 赵一沣/html/38/840438.html 赵圣保/html/61/69161.html 王卫东/html/03/847603.html 刘青松/html/41/53541.html 万力/html/89/853889.html闫明/html/52/692552.html江新安/html/47/848047.html刘炎/html/15/54615.html张伟业/html/53/57853.html胡八一/html/25/71625.html彭小洲/iframe.php?uid=277287黄宝宏/html/64/162964.html佳海/html/31/19931.html王洪/html/68/854468.html涂山青/html/02/440902.html翟建辉/html/30/375730.html谢嘉凌/html/52/65452.html张国永/html/14/32014.html吴东任/html/96/376596.html李胜杰/html/92/50692.html李向阳/html/65/54465.html郑直/html/32/849932.html化保力/html/74/100274.html赵建华/html/81/358381.html彭添才/html/02/50302.html陈思达/html/27/854927.html任毅然/html/87/38187.html舒国华/html/05/50905.html 黎静坤/html/68/150768.html 郝滨/html/71/409971.html 孙飞/html/47/60347.html 徐敬东/html/92/369992.html 卢行知/html/81/81881.html 刘燕君/html/35/312135.html 余正昭/html/84/50384.html 陈志林/html/43/63643.html 汪涵/html/27/310927.html 王思卓/html/52/83552.html 张驰/html/58/320858.html 吴昊/html/48/280248.html 田开军/html/72/20572.html 司马剑明/html/00/63600.html 张春山/html/68/395368.html 贺传志/html/58/461158.html 何竟源/html/99/66899.html 孙百川/html/23/22923.html 彭天华/html/96/37796.html 江永红/html/92/381192.html 郭卿平/html/40/351140.html张驰/html/58/320858.html 孙浩然/html/58/226358.html 赵励君/html/23/285623.html 朱珣/html/48/443148.html 周建/html/97/259797.html 冯进/html/72/23372.html 廖楠/html/61/124161.html 程社明/html/16/50616.html 张珊波/html/57/83157.html 郝小军/html/23/505123.html 廖楠/html/61/124161.html 郝滨/html/71/409971.html 陶鸿锋/html/52/64252.html 朱珣/html/48/443148.html 胡锦峰/html/72/211672.html 冯进/html/72/23372.html。

我与新课程共同成长——解读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八个“关键词”

我与新课程共同成长——解读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八个“关键词”

总结 、合理地规划会使我们更清楚知道 自己所处的位
置, 明晰 自己发 展 的方 向, 而 进一 步促 进 自身 的成 长 , 从
对于职业也是如此。 不可否认 ,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注入
了强劲的 动 力 。我 感觉 自己的 面前 是 一个 广 阔的舞 台 ,
以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实现美好人生。
参加工作时的懵懂无知 、迷茫彷徨到现在的勤奋求知、
主动探索 ,我走过 了别人走过的而又不完全相同的道 路。 信息技术教师成长的途径有很 多, 但对于每个人来 讲,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的成长过程和以下八个 “ 关 键词”是分不开的。
思考之三 :联产承包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不是一朝一 夕之事 , 我
我可以尽情地跳跃、施展。 从对新课标的研究开始 , 到 认真备课 、写教案 、 上课,再到与学生打交道,我逐渐 习惯 了这份职业, 并且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爱、 对学生 的关爱与 日俱增。感之愈深 ,爱之愈切。 随着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入了解 , 无论形势发生怎
关键词三 :学 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涤荡着传统教育长期积淀的沉渣淤 泥, 给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信 息技术教师带来 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如何赢得 机遇、 迎接挑战呢?经过反复思考 , 我认为做 “ 学习型”
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 在此基础上,我从 自身的定位和在师德 、教学、科研 、
学 习上 的 目标 与 策略 两个方 面 作 了详细 的规 划 。 个规 这
年前 , 当我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 , 坦白讲 , 对于即 将从事的这份工作没有任何的好感, 因为此前我的耳朵
们可 否提 供一 种途 径 , 那些 行 之 有效 的应 用 方法也 有 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雪-慈溪
ﻫ破巢-嘉兴ﻫﻫ山下佳人-安吉ﻫﻫ丁香武键ﻫ
东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网ﻫ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ﻫ
高中信息技术ﻫﻫ揭阳侨中构建高效信技课堂
方少芹-揭阳信息技术课题博客
ﻫ张利锋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ﻫ信息技术备课资源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国内信息技术教育一线教师的博客
———————————————————————————————— 作者:
———————————————————————————————— 日期:

国内信息技术教育一线教师的博客:
李冬梅-北大附中特级教师
ﻫ郑爱文(小郑老师)-山东济宁一中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ﻫ
安徽安庆市望江县杨湾中学陈堤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ﻫ

边楚女(临风楚楚女)-浙江瑞安中学特级教师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朱坤(天道酬勤)-哈尔滨三中
ﻫ李永言(永言好味道)-浙江师大附中特级教师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ﻫ
林煦峰(信息技术教育人博客)-湖北武汉ﻫﻫ黄利锋(行走课堂 信息教学)-苏州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ﻫﻫ詹可培-临安晨曦小学
ﻫ谢作如-温州
ﻫ张钰的博客-南京
北京景山-沙有威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ﻫ
刘金鹏-义乌
ﻫ王玉-乌鲁木齐
王爱胜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ﻫ
洪优萍的教学之路ﻫ
关莉莉(芜湖县陶辛中学)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ﻫ单老师
ﻫ伴我行--觉醒、奋起直追
云中漫步的博客-福州侨中余老师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ﻫ
天上的云ﻫ
守望-天津
ﻫ紫贝天竹-山西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ﻫ
西域胡杨-新疆ﻫﻫ阿九的博客-江苏
舟行千里-瑞安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ﻫﻫ小桥流水-海盐c:\iknow\docshareﻫﻫ木易子-温州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