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考化学必考实验题
中考化学考试题 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考试题实验探究题以下是一道适合中考化学考试的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酸碱中和反应
问题:不同浓度的酸和碱在中和反应中的体积变化是否相同?
材料:
- 稀盐酸(HCl)溶液
- 稀氢氧化钠(NaOH)溶液
- 蒸馏水
- 塑料滴管
- 烧杯或烧瓶
- 容量瓶或量筒
- 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溶液)
步骤:
1. 准备两个烧杯或烧瓶,一个用于稀盐酸,另一个用于稀氢氧化钠。
分别加入适量的酸和碱溶液。
2. 使用容量瓶或量筒分别加入相等体积的酸和碱溶液。
记
下初始体积。
3. 将酸碱指示剂加入其中一个酸碱溶液中,搅拌均匀。
4. 逐滴将一种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同时记录下滴加的体积,并轻轻搅拌。
5. 持续滴加溶液直到颜色变化明显,表示酸碱中和反应完成。
6. 记下终点时的体积。
7. 重复实验几次,取平均值。
数据记录与分析:
- 记录每次滴加的酸或碱溶液体积以及中和终点的体积。
- 比较不同浓度的酸和碱在中和反应中所需的体积变化。
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你可以得出关于不同浓度的酸和碱在中和反应中体积变化的结论。
例如,你可以发现不同浓度的酸和碱在中和反应中所需的体积变化是相同的,或者是不同的。
你还可以讨论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并提出进一步的思考。
注意事项:
在进行实验时,请务必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则。
确保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并小心操作化学试剂。
如果对实验操作不确定或缺乏经
验,请在老师或有经验的成年人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2023中考化学必考十大重点实验原卷
中考知识点(二)——必考十大重点实验实验一: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或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从而使容器内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容器内。
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可粗略地认为是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右图):3.反应原理:4P+5O点燃2P2O54.实验现象:红磷(或白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水进入集气瓶(或试管)且进入集气瓶(或试管)的水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6.实验注意事项: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不漏气;②药品必须要足量;③读数时要冷却至室温实验二: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药品高锰酸钾或氯酸钾过氧化氢实验原理2KMnO4△ K2MnO4+MnO2+O2↑2KClO3MnO₂∆2KCl + 3O2↑2H2O2 MnO2 2H2O+O2↑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入药品(3)固定试管(4)点燃酒精灯(5)收集氧气(6)撤离导管(7)熄灭酒精灯(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入固体药品(3)倒入过氧化氢(4)收集氧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检验方法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表明是氧气生成蓝色沉淀,天平平衡产生大量气泡,天平偏右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否则天平会不平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般是生成的气体逸出或外界气体进入装置。
不涉及气体的反应可以在开放容器中进行。
实验四:还原实验1.木炭还原氧化铜(1)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紫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化学方程式:C+2CuO高温2Cu+CO2↑(3)注意事项:①酒精灯火焰上的金属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②导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1)实验现象: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化学方程式:3CO+Fe 2O 3高温2Fe+3CO 2 (3)注意事项: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是在封闭的硬质玻璃管中进行的,先通一氧化碳,可以把管内的空气排出,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受热爆炸②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
2024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实验题
2024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实验题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请根据以下制取气体及性质验证装置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2)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同学们制取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药品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A装置还可制取的气体有(答一种)。
(3)由B装置观察到的现象可推知二氧化碳的性质是;C装置中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D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D装置按箭头所示方向收集某气体,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2.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1 常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请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装置2 中的活性炭有性,可用于净化水;(3)装置3 常用于实验室电解水,此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4)装置4 可用于研究CO2与NaOH 溶液的反应。
关闭弹簧夹K,将NaOH 溶液全部挤入烧瓶,振荡;然后打开弹簧夹K。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形成美丽喷泉。
3.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回答下列问题:实验Ⅰ:图1是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利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图1实验中,如果红磷停止燃烧时立即记录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解释图2中CD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实验Ⅰ:图3是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利用足量的铜粉加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图3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4)图3实验中,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填序号)。
A.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B.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C.增加铜粉的质量(5)图3装置中硬质玻璃管的体积为30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20mL刻度处,反应完毕后,最终注射器活塞停留于11mL刻度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小明分析该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答一条)4.某同学配制50g 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2)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填序号)。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实验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B. 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C. 实验剩余药品放入指定容器D. 归类整理试剂瓶并使标签朝外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下列根据实验证据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A. 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可推测水的化学式为H 2OB. 向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可推测样品已变质C. 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氧元素D.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银白色固体,可推测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弱4.下列关于2CO 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制2CO 的药品B .发生装置C .收集方法D .检验2COA. AB. BC. CD. D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通入2O 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2O 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C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C ︒。
A. 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2O 接触B. 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C. 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 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2O 接触6.(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A. 检查气密性B. 制备氧气C. 收集氧气D. 蜡烛燃烧7.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2442=Z Zn+H SO SO +H n )。
用这种方法制取氢气,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检查气密性B. 加入锌粒C. 加入稀硫酸D. 收集氢气8.现有X 、Y 、Z 三种金属,如果把Y 和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 没有变化;如果把X 和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气泡,Y 不反应。
2024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频考点专题训练
2024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频考点专题训练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容积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2.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盛放红磷的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填字母)进行组装;张强在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将药品装入试管的操作是;实验中他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原因是;实验结束后,他发现试管底部破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至少答一点),张强用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看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至少答一点)。
(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
①红磷燃烧时的主要现象为:;实验结论是。
①下列有关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 实验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B 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C 选用足量红磷进行实验是为了耗尽集气瓶内氧气(4)装置G 的实验目的是 ;试管b 中的气体是 。
(5)H 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木炭必须由上往下缓慢的伸入,原因是 ;检验生成物的操作是 。
3.铁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是人类进步必不可少的金属材料。
①.高炉炼铁(1)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炼铁得到的是 (选填“生铁”、“纯铁”或“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焦炭能在炼铁过程中提供热量B .石灰石的作用是除去矿石中杂质C .排放的高炉气中含量最高的是2CO①.模拟工业炼铁【查阅资料】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题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题化学试题(1)【题目】加热液体(15分)【器材】试管一支,水一瓶,酒精灯一盏,试管夹一个,火柴一盒。
【步骤】1、向试管中倒入适量水。
(5分)2、点灯,加热。
(5分)3、整理仪器复位。
(5分)化学试题(2)【题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检查集气瓶是不是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35分)【器材】已装配好的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一套(包括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及铁夹),60ml集气瓶一个,毛玻璃片一块,镊子一把,大理石,稀盐酸(1∶2)、火柴一盒、烧杯一个(内盛细沙用于熄灭火柴)、废物缸1个。
【步骤】1、装入药品,固定试管。
(16分)2、收集验满气体。
(15分)化学试题(3)【题目】组装一套气体发生的简易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15分)【器材】试管一支、烧杯一个(盛半杯清水)、单孔橡皮塞一个、玻璃导管2支(120°、180°)、橡皮管一节。
【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
(8分)A)连接玻璃管与橡皮管(2分)B)连接玻璃管与单孔橡皮塞(3分)C)连接试管与橡皮塞(3分)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分)化学试题(4)【题目】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
(15分)【器材】水槽1个、集气瓶1个、玻璃片1块、一次性塑料弯管一根。
【步骤】1、将盛水的集气瓶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6分) 2、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
(3分)化学试题(5)【题目】用已调好零点的托盘天平称取1.2g食盐;用量筒量取6mL蒸馏水。
(35分)【器材】调好零点的托盘天平1架(100g)、等质量纸若干张、镊子1把、食盐1瓶、药匙1把、胶头滴管1支(置于空烧杯中)、10mL量筒1只、蒸馏水1瓶、废物缸1个。
【步骤】1、称取食盐。
(16分)2、量取水。
(15分)化学试题(6)【题目】制取氧气,收集并检验。
(50分)【器材】干燥试管1支、带导管的塞子1个、铁架台1个(带铁夹)、酒精灯1盏、集气瓶1个(60mL)、毛玻璃片1块、水槽1个、药匙1把、V型药槽1个、火柴1盒、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瓶(质量比为3∶1)、小烧杯1个(盛细沙用于熄灭火柴)、废物缸1个。
中考化学化工实验题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工实验题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实验题1.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可除去粗盐中的______杂质。
(2)乙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试剂M应具备的条件为______。
(3)丙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向烧杯中滴入水后,试管内白磷燃烧:白磷燃烧结束,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量筒内液面下降。
试剂N可选用的一种物质是______;量筒内液面最终降至约______mL刻度线处,测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2.某校九年级的几个同学利用鸡蛋壳制取二氧化碳并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1)取反应后B处的液体,加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2)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3)D处烧杯中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
3.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______用装置Ⅰ作为发生装置,则要改正其中的错误,需要操作的旋钮是______(选填“A”、“B”、“C”)。
用装置Ⅲ收集O2,气体应从导管的______(选填“a”或“b”)端进入。
(3)某同学连接装置Ⅱ和Ⅳ进行下列相关实验,烧杯为澄清石灰水。
若实验时蜡烛燃烧更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Ⅱ中发生的反应______。
(4)用装置Ⅴ测定生产CO2(CO2能溶于水)的体积时要做的改变是______。
4.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低时,除了要求被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_。
初三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蒸馏水C. 空气D. 铁2. 实验室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将集气瓶:A. 正放B. 倒放C. 斜放D. 随意放置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增加B.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减少C.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4. 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时,通常使用的药品是:A. 碳酸钙和盐酸B. 碳酸钠和盐酸C. 碳酸氢钠和硫酸D. 硫酸铜和水5.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碳酸钠D. 氯化钠6. 实验室中,鉴别硬水和软水所用的试剂是:A. 酚酞试液B. 石蕊试液C. 肥皂水D. 硝酸银溶液7.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 铁B. 铜C. 银D. 锌8. 实验室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应使用:A. 石棉网B. 试管夹C. 玻璃棒D. 镊子9.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碳酸钠D. 氯化钠10. 实验室中,用滴定法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常用的指示剂是:A. 酚酞试液B. 石蕊试液C. 甲基橙D. 硝酸银溶液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实验室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将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直到______。
12.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这是因为______。
13. 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时,通常使用的药品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4. 鉴别硬水和软水所用的试剂是肥皂水,硬水与肥皂水混合会产生______。
15.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______。
16. 实验室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应使用试管夹夹持试管,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______。
中考化学化工实验题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工实验题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实验题1.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
主要操作有: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然后按图连好仪器,再往下伸入热的玻璃棒,白磷即被点燃。
(1)写出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2)该实验中白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
(3)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过程是______;若实验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mL。
(4)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5)若将白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并请说明理由______。
(6)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______(填字母)。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2.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小芸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小洁改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应做的改动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分解草酸晶体可以制得CO,但是加热时草酸晶体在分解之前先熔化成了液体,如果用这种方法制取CO,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
3.实验室针对制取CO2的药品选择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如下:组别药品现象①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固体很快消失,迅速产生大量气泡②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块状固体表面缓慢冒出少许气泡,一段时间后气泡逐渐变少,直至消失③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块状固体表面持续冒出较多气泡,速率适中①碳酸钠,白色固体,易溶于水;②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难溶于水,其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化学中考实验试题及答案
化学中考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蒸馏水C. 汽水D. 空气答案:B2. 实验室中常用来加热的仪器是:A. 烧杯B. 试管C. 量筒D. 漏斗答案:B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种类不变B. 原子种类不变C. 原子数目不变D. 以上都正确答案:D4.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A. 氧化铁B. 氧化亚铁C. 四氧化三铁D. 三氧化二铁答案:C5.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使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B.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C. 2KMnO4 → K2MnO4 + MnO2 + 2O2↑D. 2KMnO4 → K2MnO4 + 2MnO2 + O2↑答案:A6. 根据化学式H2O,可以推断出水是由以下哪种元素组成的:A. 氢和氧B. 氢和氮C. 氢和碳D. 氧和氮答案:A7. 以下哪种物质的溶液呈碱性:A. 醋酸B. 柠檬酸C. 氢氧化钠D. 碳酸钠答案:C8. 实验室中,用于测量溶液pH值的仪器是:A. 温度计B. 量筒C. pH计D. 滴定管答案:C9. 以下哪种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A. 氧化镁 MgOB. 碳酸钙 CaCO3C. 硫酸铜 CuSO4D. 以上都正确答案:D10.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以下哪种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反应:A. 铁B. 铜C. 锌D. 铝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______。
答案:氢气2. 实验室中,用于吸收有害气体的装置是______。
答案:洗气瓶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2摩尔氢气与1摩尔氧气反应生成______。
答案:2摩尔水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______不变。
九年级上册化学4大必考【实验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4大必考【实验题】必考实验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必考实验二:木炭还原氧化铜必考实验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必考实验四:电解水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制取装置(2)实验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①加热;②检验装置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固定试管。
(3)气密性检查: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将导气管的出口浸没在水中,双手紧握试管。
如果水中出现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验满方法: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若瓶中水已被排空,且气泡从瓶口旁逸出时,表明氧气已经收集满;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表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5)注意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①连接好装置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②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预热,后对准药品部位集中加热;③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时,先把导气管移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
二、【木炭还原氧化铜】(1)制取装置(2)操作步骤: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加热混合物几分钟。
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
(3)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4)实验结论:碳具有还原性。
(5)注意事项:①反应完后先将盛有石灰水的试管移走,防止液体倒吸进入试管,使热的试管炸裂;②实验完毕不能立即将试管内的物质倒出观察,防止高温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重新氧化成氧化铜。
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制取装置(2)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止水夹加紧胶皮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
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3)实验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项03 重点实验及操作25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项03重点实验及操作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取用锌粒【答案】C【详解】A、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水加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错误;B、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该操作过程中,试剂瓶的瓶塞没有倒放,试剂瓶口没有紧靠试管口,错误;C、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应在两个托盘上分别放两张等质量的纸片,并且注意“左物右码”的原则,正确;D、把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错误,故选C。
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过滤C.连接导管D.移走蒸发皿【答案】C【详解】A、检查气密性时,应先将长颈漏斗液封,再将导气管出口浸没在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片刻,水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选项错误;B、过滤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可能液体飞溅,选项错误;C、连接导管时,应用水润湿导管,减小摩擦力,选项正确;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很烫,需用坩埚钳将其移走,选项错误。
故选C。
3.以下是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影响的部分实验,是要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水搅拌B.过滤C.检验酸碱性D.测定pH【答案】C【详解】A、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加速其溶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过滤时要注意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上方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的中下部,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末端管口紧靠盛接液体的烧杯内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在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容器内部或接触容器内壁,否则会污染试剂,应垂直悬空于容器口的正上方,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D、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应的pH,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项训练答案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项训练答案化学实验题在中考化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中考化学实验题的答案及解析。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原理:通常使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₂O₂ 2H₂O + O₂↑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包括锥形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双孔塞等。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或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双手握住锥形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2、装药品:先在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再通过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3、收集气体:若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若用排水法,集满后应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再取出正放在桌面上。
注意事项:1、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原理:使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₃+ 2HCl = CaCl₂+ H₂O + CO₂↑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与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似。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入药品:先加入固体大理石(或石灰石),再加入稀盐酸。
3、收集二氧化碳。
注意事项:1、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2、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
三、粗盐的提纯实验步骤:1、溶解: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
九年级化学常考实验题
九年级化学常考实验题1. 南海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充分利用南海海洋资源,结合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基本原理,模拟实现工业联合制取纯碱的过程如下(某些反应产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2)下列物质中均能与贝壳主要成分、生石灰、熟石灰发生反应的是( )。
A . 水B . 盐酸C . 二氧化碳(3)沉淀池中发生的反应是: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通常情况下,1L水能溶解约1L二氧化碳或700L氨气。
现向精制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两种气体的顺序是: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然后在加压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4)已知:固体,Ca(HCO3)2和NaHCO3化学性质相似。
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请列举小苏打在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________。
(5)仔细观察流程图,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二氧化碳之外,还有________。
(6)联合制碱法生产的纯碱(Ⅲ类)国家质量主要标准如下表所示: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来判断纯碱样品的等级(不考虑其他杂质参加反应)称取10. 8g联合制碱法生产的纯碱样品,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钡固体19.7 g;另称取60 g联合制碱法生产的纯碱样品,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氯化银固体1.435 g。
①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01%)②列式计算该纯碱样品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③该纯碱样品的等级为________。
2. 小红发现装有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都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如图所示),她和同学对所充气体的作用及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初中化学常考实验题目
初中化学常考实验题目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目的:观察并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步骤:1. 取3个试管,分别标注为A、B、C。
2. 将A试管中加入盐酸,B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C试管中加入纯净水。
3. 将A试管和B试管中的液体混合,观察。
4. 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将C试管的液体分别与A试管和B试管中的液体混合,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二:漂移性质的观察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溶液的漂移性质,了解溶液的物理性质。
实验步骤:1. 取3个试管,分别标注为D、E、F。
2. 向D试管中加入蔗糖溶液,向E试管中加入食盐溶液,向F试管中加入无色草酸溶液。
3. 用滴管分别将D试管和E试管中的液体滴入F试管中,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三:金属活动性的比较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金属的活动性差异。
实验步骤:1. 取4个试管,分别标注为G、H、I、J。
2. 向G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向H试管中加入锌粉,向I试管中加入铁粉,向J试管中加入铜粉。
3. 将H试管、I试管和J试管依次插入G试管中并固定,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四:气体的制备与性质观察实验目的:制备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它们的性质差异。
实验步骤:1. 取3个试管,分别标注为K、L、M。
2. 向K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向L试管中加入锌粒并加入稀硫酸,向M试管中加入酵母溶液并加入糖水。
3. 用扎有气球的玻璃吸管分别将K试管、L试管和M试管中的气体收集起来,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五: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对比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差异。
实验步骤:1. 取2个试管,分别标注为N、O。
2. 向N试管中加入铜粉,向O试管中加入二氧化硫气体。
3. 向N试管和O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并记录结果。
经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能够多进行实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理解能力。
中考化学专题-实验题题
中考化学专题-实验题题一、中考化学实验题1.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化学小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③上述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
(2)随着“限塑令”逐步实施,济南市许多超市已采用可降解塑料袋替代传统塑料袋。
化学小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并对某种塑料试样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O三种元素),所选仪器按“A→B1→E→B2→C→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B1、B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
使一定质量的塑料试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生成氧气时,装置A中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仪器E的大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4g,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B2的质量增加3.6g,仪器C的质量增加8.8g,则该塑料试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精确至0.1g)。
④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1,这样测算出的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与实际值比较将______(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
2.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如图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
(2)若选择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则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欲从剩余残渣中回收氯化钾,现有以下步骤:①蒸发结晶;②过滤;③洗涤、烘干;④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化学常考实验题
化学常考实验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化学考试中的实验题目:
1. 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
2. 检测氧气是否能助燃。
3. 检测二氧化碳。
4.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5. 制备硫酸、硝酸、盐酸三酸的混合物。
6. 制备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7. 用 FeCl3 溶液制备 Fe(OH)3 胶体。
8. 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
9. 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10. 制备苯和氯仿的混合物。
这些实验题目旨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和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的掌握程度。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学生多练习课本实验以及相关的变式练习,熟悉各种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解题能力。
化学常考实验题
化学常考实验题
1. 分析未知气体的组成:
将未知气体与知名成份的气体通入一个宽口烧瓶,通过收集和测量瓶中的气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未知气体的组成。
2. 制备氢氧化钙:
加入敌敌畏到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钙水溶液中,通过观察氢氧化钙的溶解情况可以确定其溶解度。
3. 制备硝酸银:
将氨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沉淀,以确定硝酸银的存在。
4. 制备氯气:
通过氯化钠和浓硫酸的反应制备氯气,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钙水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沉淀以确定氯离子的存在。
5. 分离混合溶液中的铁离子和铜离子:
将混合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苯甲醛,可将铁离子还原为铁离子氢氧化物沉淀,而铜离子仍存在于溶液中,采用滴定法可以分别测定铁和铜的含量。
6. 分析常见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利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如碘-淀粉反应、苏丹红反应、比色法等,测定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含量。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大全及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汇总与答案1.某化学探究小组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
(1)实验过程: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再通过操作,得到无色滤液。
③将无色滤液通过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小李: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小强:可能还含有碳酸钠!小陈:也可能含有。
(3)验证:验证小强的猜想。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加入足量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
猜想一: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③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反思与应用: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像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_________________保存。
③称取1.0g上述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同时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消耗盐酸溶液7.3g。
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据估计,每年全世界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产量的十分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年中考化学必考实验题
一、重视探究题知识点
①常见气体的探究。
②常见物质的探究。
实际上是下列常见离子的探究CO3-、SO4-、Cl-、NH4+、Cu2+、Fe3+、Mg2+、Ag+、Ba+、Ca2+等。
需要熟记探究这些离子所需的试剂及看到的现象。
③黑色粉末的探究。
④物质是否为催化剂的探究。
如Fe2O3是否可以做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
⑤离子作用的探究。
如明矾起净水作用,是明矾中哪种离子起作用。
⑥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⑦溶液相互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问题。
二、每年必考的实验知识
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的选取及连接问题。
学生应熟悉实验室制H2、CO2、O2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气体中所含杂质H2O的证明、除杂等。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原理也要熟知。
三、计算题要巩固典型题型
如化学反应方程式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题,铁矿石炼铁型计算题,解决生活实际的方程式计算题,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计算题,图表型、图像型分析计算题。
四、关注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及社会热点
如水及其污染和防治,化学与环境污染,药品与健康及今年的限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