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同步练习:2.2《气压带和风带》1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2.2《气压带和风带》7 Word版含答案

《气压带和风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读“大陆空气柱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表示冬季、高气压B.b图表示冬季、低气压C.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D.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2.a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A.极地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第29届奥林匹克盛会在北京开幕。
2004年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气候类型图中,可分别代表雅典和北京两地气温、降水状况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与雅典8月相比,北京9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降水较多,气温较低C.降水较少,气温较高 D.降水较少,气温较低5.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①热带草原气候②地中海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6~8题。
6.上述“某月”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7.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8.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10.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 A.②吹向① B.④吹向⑤ C.⑤吹向④ D.④吹向②11.下列气候类型中,终年只受一种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 )A.温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二、综合题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2.2《气压带和风带》1含答案

《气压带和风带》习题一、单选题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第(1)~(3)题。
1. 1月,图中A地盛行()。
A. 东南季风B. 西南季风C. 东北季风D. 西北季风2. 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 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 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 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3.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 A地高温多雨B. B地寒冷干燥C. C地形成高压中心D. 正值1月份左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
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hPa)4. 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 东南风B. 西北风C. 西南风D. 东北风5. 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 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1)~(3)题。
6. 上述“某月”是()。
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7. 该月份甲地盛行()。
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南风D. 西北风8. 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 高温多雨B. 低温少雨C. 温和多雨D. 炎热干燥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完成第12~13题。
9. 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10.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A. B. C.D.11. 以下各组风带中,风向相同的有()。
A. 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B. 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C. 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D. 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与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2009年10月31日,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完成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港口的补给后,踏上穿越西风带的征程。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2.2《气压带和风带》2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学习目标:1。
学会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2。
了解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规律及原因。
学习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与季节移动。
学习难点: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读图绘图。
学习过程: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________的状态。
1.大气环流成因: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______不同,造成高低纬度间产生_________,从而引起大气运动。
意义:促进了_________间、间的____ 和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平衡,是影响各地_______ 和______ 的重要因素.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假设:地表均一不考虑地球不自转(此时: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在右图标注反映气流运动方向的箭头。
在右图右侧地球表面上的近地面和对流层顶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的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结论:________环流在下图中填注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可略写,只写关键字),并用箭头 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用弯曲的 箭头表示偏转后的风向.合作探究:(1)赤道和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2)假设:地表均一太阳直射点不移动(此时: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除_______________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力)(3)各气压带的形成原因相同吗?气压带①的形成原因是 ,属于 作用;图1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①②③气压带②的形成原因是,属于作用;气压带③的形成原因是,属于作用,④也属于作用形成.结论:________环流———近地面的表现为:___个气压带,___个风带2。
气压带和风带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南北半球分布。
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分布,南北半球相应的风带的风向在南、北方向上相,在东、西方向上相.假设:地表均一(此时: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力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的移动.)结论:气压带风带随________________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________,冬季偏_______。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2.2气压带和风带.pptx

其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①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是地中海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④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⑤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第 16 题,降水最均匀的应为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 17 题,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圣地 亚哥为地中海气候。第 18 题,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因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故终年少雨、
(1) 两 图 中 为 1 月 份 的 是
图 , 判 定 理 由是
。
(2)东亚季风:其成因是
,该地冬季受
高压控制,盛行
季风,
受其控制形成
的气候特点;夏季受
低压控制,盛行
季风,受其控
制形成
的气候特点。
(3)南亚季风:冬季盛行
季风,夏季盛行
季风,其成因既与
有关,也与
有关。
答案:(1)A 亚欧大陆上分布着高压
上海
B. 圣地亚哥(智利首都) C.伦敦 D
.新加坡
18.下列关于⑤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成因是受高气压的控制,气流下沉
B. 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 C.降水稀少是因为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 D .该种气候典型的分布国家是地中海沿岸各国 答案:16.A 17.B 18.C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征。由题目中的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
B. 大气环流的多样性 C.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D.地势起伏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答案:C
解析:从图中的气压分布可以看出,同纬度的亚洲大陆上为高压,太平洋上为低压,说
明此时陆地气温低,而海洋气温高,故图中的气压分布格局反映了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
影 响。
13.读“季风分布图”(如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同步练习:2.2《气压带和风带》3 含答案

《气压带和风带》同步练习1.三圈环流的形成条件是(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③地转偏向力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B2.下图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解析:选C.信风带大体位于纬度0°~30°之间,南半球为东南风.3.多雨的气压带有( )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解析:选D。
低压控制之下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
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气压带甲的成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空气运动C.空气受热上升D.空气受冷下沉答案:B5.关于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共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B.高气压带都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C.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都是地球上的多雨地带D.由极地高气压吹出来的风是偏北风答案:C6.读太阳直射点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所处的风带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在乙图中用箭头画出北半球中纬度风带的风向.(3)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的是________图。
(4)北半球的极夜范围达最大值的是________图,河南省盛行偏南风的是________图.答案:(1)西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2)略。
(北半球30°~60°之间,西南风)(3)甲、丙(4)丙甲一、选择题1.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我国计划在南极建立第4个科学考察站。
从盛行风向考虑,南极科考站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 )A.东北B.西南C.东南D.西北2.下面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压带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C.全球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D.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答案:1.C 2。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2.2《气压带和风带》3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一、高考预测以热点地区、热点事件为背景材料,以区域图、经纬网地图为载体,结合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图形语言,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二、自学自练(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①________________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②________状态。
(2)成因:③________的纬度差异,造成高低纬度间的④________,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1)三圈环流成因:高低纬度间的⑤________和⑥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组成:a⑦________、b⑧________、c⑨________。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A⑩____________、B⑪________________、C⑫________________、D⑬____________.E错误!带,风向为错误!风风带:F错误!带,风向为错误!风G错误!带,风向为错误!风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⑳________而南北移动.(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_______,冬季偏南.(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①____________差异。
2.气压分布7月:错误!被大陆上的错误!切断,使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1)北半球:1月:错误!被大陆上的错误!切断,使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2)南半球:呈⑥状分布。
3.影响中国的气压:冬季⑦____________高压对我国影响显著;夏季西太平洋⑧________高压对我国影响很大。
4.东亚季风(1)成因:⑨____________差异。
(2)风向:冬季盛行⑩________风;夏季盛行⑪________风.(3)性质:冬季风⑫________;夏季风⑬________.(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作用(1)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⑭_______和⑮________得到交换。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同步练习:2.2《气压带和风带》2 Word版含答案

《气压带和风带》同步练习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2题。
1.若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1000、1008、1016、1024、1032,那么等压线②④的气压值分别是( )A.1024、1032 B.1000、1032C.1016、1008 D.1008、10242.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解析:1月份亚洲大陆为高压,由此可知②④分别为1008和1024。
此时亚洲东部多吹西北风。
答案:1.D 2.B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读图完成3~4题。
3.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陆西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0°~10°N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30°N~40°N盛行西南风D.20°N~30°N盛行上升气流4.下图中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资料与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解析:第3题,图示为北半球,气压带位置南移,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
0°~10°N 和10°N~20°N均受信风控制,风向为东北风;30°N~40°N盛行西南风;20°N~30°N 间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
第4题,P点为地中海气候,与C图吻合。
A图为热带雨林气候,B图为热带季风气候,D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3.C 4.C5.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季风图。
E的风向为________风,F的风向为________风。
(2)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3)盛行E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习题2.2气压带和风带(一)

.图中字母b所示风带的风向是....下面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风带分布模式图。
读图回答3~5题。
.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正确的是()C为30°N为60°SB所表示的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②为西风带③与图乙中a处风向一致④与图乙中.①④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6~7题。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7.形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下垫面D.人类活动读下图,回答8~10题。
8.1月,图中①地盛行()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9.关于②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10.当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A.①地高温多雨B.②地寒冷干燥C.③地形成高压中心D.正值1月份左右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1~13题。
11.A、B两地的气压性质()A.A是高气压,B是低气压B.A是低气压,B是高气压C.A、B都是高气压D.A、B都是低气压12.如果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1 000、1 008、1 016、1 024、1 036(单位:hPa),那么等压线②④的气压值分别是()A.1 024、1 036 B.1 000、1 036C.1 016、1 008 D.1 008、1 02413.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下图为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
读图回答14~15题。
14.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B.90°N赤道低气压带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D.60°S赤道低气压带15.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出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下图为大陆西岸五个不同地区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时长的示意图。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堂随堂练习题:2.2 气压带和风带

2.2 气压带和风带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B气压带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高纬流向低纬,气流干冷B.由低纬流向高纬,气流暖湿C.气流受热膨胀上升D.高空气流堆积下沉2.由气压带A和风带a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3.此时地中海附近地区的气候特点是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寒冷干燥D.温和多雨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4—6题。
4.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5.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A.①B.②C.③D.④6.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下面为世界部分地区及7月30°N附近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图(图中甲、乙表示两气压中心),据此完成7—9题。
7.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低压中心B.乙为低压中心C.甲影响我国时,其影响的地区寒冷干燥D.乙影响我国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阴雨连绵8.此时对图中M地风向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西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C.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东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9.下列气候类型与图中N地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和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②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只有乙③气候成因相同的是甲和丙④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形成的是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②乙气候类型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③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④丁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最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更路簿》记录了千百年来海南民间文字记载或口头相传的南海航行路线知识。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同步作业:2.2.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同步作业: 2.2.2 北半球冬、夏天气压中心气压带微风带对天气的影响一、选择题读“世界部分地域图”,图中暗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散布区,达成1~3 题。
1.1 月,图中 A 地流行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2.对于 B 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夏天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天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挪动相关C.夏天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祸D.冬天风权力衰于夏天风3.当 C 地流行西北季风时 ()A.A 地高温多雨B.B 地严寒干燥C.C 地形成高压中心D.正当 1 月份左右答案: 1.D 2.D 3.D剖析下表,回答 4~5 题。
地域气温日较气温年较最低气温 (月)差最高气温 (月)差甲大大7 月 1 月乙小小8 月 2 月4.甲、乙两地的地点 ()A.甲、乙均在北半球B.甲、乙均在南半球C.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D.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5.甲、乙两地天气 ()A.都拥有显然的大海性B.都拥有显然的大陆性C.甲拥有显然的大海性,乙拥有显然的大陆性D.甲拥有显然的大陆性,乙拥有显然的大海性答案: 4.A 5.D以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表示图”。
读图,回答下题。
6.相关 M 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其形成原由主假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挪动B.其形成原由主假如海陆热力性质差别第1页/共3页C.图中此时的 M 地季风能带来高温多雨的天气D.图中暗影所示气压中心为亚洲低压,是 M 地季风的源地答案: B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表示图”,达成7~8题。
7.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8.图中气压带、风带对天气产生的影响,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域终年高温少雨B.受风带 1 影响,台湾东部夏天多暴雨C.受风带 2 影响,新西兰终年平和润湿D.受气压带微风带 2 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天高温干燥,冬天平和多雨答案: 7.D 8.C读以下图,达成 9~10 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2气压带和风带 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2气压带和风带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上有四个低气压带和三个高气压带B. 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C. 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打破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2.当亚洲大陆亚洲高压强盛时,()A.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B. 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向北偏移C. 北半球陆地比海洋温度低D. 北京比上海的昼长3.读下面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B. S地为地中海气候C. S地为热带沙漠气候D. 图示区域为北半球(2)关于P地河谷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河谷地质构造为向斜②河谷地质构造为背斜③河谷岩层下可能有石油④河谷是由岩石断裂所形成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关于图中等温线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为七月份等温线②为一月份等温线③此时湖泊水位为a ④此时湖泊水位为b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气流处于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热带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5.如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A. 东北风B. 西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2)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A. 炎热干燥B. 高温多雨C. 温和干燥D. 温和湿润6.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读图,此时北京盛行风向为()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7.一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A. 副热带高压带B. 赤道低压带C. 副极地低压带D. 极地高压带8.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下列因素中,与①沿岸气候类型分布特征的形成无关的是()A. 地形B. 洋流C. 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D. 气压带的季节移动9.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2气压带和风带同步练习

2.2气压带和风带同步练习1.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A. 地势高低起伏大B.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D. 受寒、暖流交替控制2.下图为某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20.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甲气压带的影响控制下,终年高温多雨B. 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C. 终年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气候温和湿润D. 终年受丙风带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少雨3.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完成下面小题。
38. 该日,北半球正处于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39. 图中②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为A. 赤道低气压带B. 东南信风带C. 副热带高气压带D. 盛行西风带40. 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A. 下沉,干热B. 上升,湿热C. 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D. 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4.关于极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极锋产生在两极附近B. 较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60°N附近相遇形成锋面C. 极锋是由于空气垂直下沉运动而形成的D. 极锋是极地东风爬升到盛行西风之上的过程中形成的5.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21. AB两点的气压状况正确的是()A.A是高气压,B是低气压B. A是低气压,B是高气压C. A、B都是高气压D. A、B都是低气压22. 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A. 东南风B. 西北风C. 东北风D. 西南风6.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2. 上图所示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13. 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14. 气压带a控制下的地区天气特征是()A. 高温多雨B. 温和少雨C. 温和多雨D. 高温少雨7.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箭头为风向。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和风带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和风带同步测试题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和风带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气候类型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2. 形成南亚冬季风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台风 C.洋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 有关气压带、风带的正确叙述是()A.极地高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都是冷空气下沉堆积形成的B.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都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C.高、中、低纬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都是正好相反的D.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都较多,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都较少4. 图2.28为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28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5. 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C.摩擦力的作用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1 / 76. 图2.31的四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图2.317. 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8. 欧洲西部气候的突出特点是()A.大陆性显著B.降水集中于夏季C.气温年较差大D.海洋性显著9.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是下列哪座城市的特点()A.伦敦B.长春C.开普敦D.上海10. 南回归线穿过的气候类型区,除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外,还有()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地中海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 关于上海和开普敦两城市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雨热都同期B.开普敦气温较高的月份,上海气温也较高C.上海降水较多的月份,开普敦降水也较多D.开普敦受高压控制的季节上海盛行偏南风12. 在成因上既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又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的气候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13. 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14. 下列各图中,表示开普敦气候类型的是()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和风带同步测试题15. 在下列四幅图中,画法正确的三圈环流模式是()16. 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夏季往低纬,冬季往高纬C.北半球夏季往南移,冬季往北移D.夏季往高纬,冬季往低纬17. 下列气候类型,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式气候18.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造成的影响有()A.使大气环流比理想模式复杂得多B.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从北半球消失C.使北半球的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D.使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夏季时被太平洋上的热低压切断19. 造成世界各地气候差异的最基本的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D.地形起伏20. 下列因素中,造成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差异的主要是()A.太阳辐射B.人类活动C.大气环流D.下垫面二、非选择题3 / 721. 图2.32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2016-2017学年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试卷(90份) 人教课标版35

《气压带和风带》同步练习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选择题1.单圈环流形成的条件是( )A.需要地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B.只需地球不自转C.只需地表均匀D.不需附加条件2.有关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均是由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C.赤道低气压带北邻东南信风D.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3.在北半球的三圈环流形成图中,如果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纬度的风向与现在正好相反B.高纬度与中纬度的风带和风向不会改变C.各气压带的气压高低与现在相反D.三圈环流依然存在读“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完成4~5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S附近 B.乙点位于30°S附近C.①是冷性气流 D.②是暖性气流5.①②两地的风向分别是( )A.①东北风,②西南风 B.①东南风,②西北风C.①西南风,②东北风 D.①西北风,②东南风6.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 )A.向西北飘扬 B.向东北飘扬C.向西南飘扬 D.向东南飘扬7.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高低纬度间太阳辐射不同而产生的热量差异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C.摩擦力的作用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8.下面四幅表示极地东风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9.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一致D.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10~11题。
10.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11.图中乙所在地的风带名称应该是( )A.东北信风带 B.盛行西风带C.极地东风带 D.东南信风带12.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中(从北极上空看),正确的是( )13.关于气压带与风带位置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冬季向南移动②夏季向北移动③导致气压带、风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会引起季风环流⑤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地中海气候的重要原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二、综合题14.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人教版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二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4 含答案

2.2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案【教学设计思想】绘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平面图),并说出移动规律.通过理想地球单圈环流的铺垫,分步附加地球自转(地向偏向力)、公转(季节性移动)和海陆分布差异,得到三圈环流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得到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断裂和海陆高低压形势季节性转换现象,最终把推导得到的结论让学生明确下来.按发生规律绘制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极地、赤道冷热大势-极地高压、赤道低压—气压带相间分布-副极地低压、副热带高压—风带风向判断-风带命名),说出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方向,在冬、夏海平面等压线图上标示高低气压中心.根据气压带风带性质对判定气候的特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三个低气压带、死个高气压带、六个风带形成与模式,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
运用地图和地球公转说出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方向3。
运用(物理学知识)比热容,分析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
读“东亚季风”图,分析季风的形成。
5。
运用气压带风带性质判断气候的特征过程与方法1。
通过从理想假设出发不断附加条件,使模型逐步贴近实际,是简化复杂问题,探索其规律的重要方法.2.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名称、分布、移动规律。
3. 读世界一月和七月海平面等温线分布图,说出北半球海洋和陆地冬夏季气压中心的高低.4。
利用地理图标叠加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方法。
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是表示气候特征的方法,读这种图的方法和步骤也需要学生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具应用】课件和投影仪【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流程】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新课引入)唐朝诗人许浑考中进士,做监察御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压带和风带》习题
一、单选题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第(1)~(3)题。
1. 1月,图中A地盛行()。
A. 东南季风
B. 西南季风
C. 东北季风
D. 西北季风
2. 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 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 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 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3.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 A地高温多雨
B. B地寒冷干燥
C. C地形成高压中心
D. 正值1月份左右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
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hPa)
4. 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
5. 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 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1)~(3)题。
6. 上述“某月”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7. 该月份甲地盛行()。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8. 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 高温多雨
B. 低温少雨
C. 温和多雨
D. 炎热干燥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完成第12~13题。
9. 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0.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A. B. C.
D.
11. 以下各组风带中,风向相同的有()。
A. 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B. 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C. 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D. 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与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
2009年10月31日,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完成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港口的补给后,踏上穿越西风带的征程。
位于南纬40°~60°之间的西风带,终年盛行6~7级的大风和4~5米高的涌浪,是进入南极必经的一道“鬼门关”。
据此完成第(1)~(2)题。
12. 材料中西风带的盛行风向为()。
A. 西北风
B. 西南风
C. 西风
D. 东风
13. 科考队进入西风带时()。
A. 北半球昼长夜短
B. 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
C. 气压带、风带正向南移动
D. 济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4. 图中①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 下沉干燥
B. 上升湿润
C. 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
D. 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15. ①和②之间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16. 在下列四幅图中,画法正确的三圈环流模式是()
A. B.
C. D.
17. 下列各图中,表示开普敦气候类型的是()
A.
B.
C.
D.
18. 下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A.
B.
C.
D.
读下列气候资料,完成(1)—(2)题。
19. 关于A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布于亚洲南部地区
B. 为热带草原气候
C. 其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D. 此气候类型各大洲均有分布
20. 关于B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北方是其最典型的分布区
B.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C.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欧洲西部最典型的原因是西风和暖流的影响
读下面气温、降水月份分配图,完成(1)—(2)题。
21. 按顺序气候类型名称依次为()
A.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D.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2. 四种气候类型中,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解析:
1 — 3.DDD第(1)题,图中A、B、C三个季风区分别是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
A地即东亚1月份吹西北风。
第(2)题,南亚季风的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性质湿热;冬季风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性质温和干燥。
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南亚
冬季风势力较弱。
南亚夏季风的强弱、进退影响降水多少,若其来得迟、退得早,则易产生干旱灾害。
第(3)题,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吹西北风,正值北半球冬季,A地寒冷干燥,B 地温暖干燥,C地形成低压中心。
4 — 5.AC第(1)题,依据甲地两侧等压线数值及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可知甲地风向。
第(2)题,M地位于低压中心,应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
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为高压。
此时,陆地上的热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6 — 8.CAD 第(1)题,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的规律可知,该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则“某月”最可能是7月。
第(2)题,由图知,甲地该月份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吹东南风。
第(3)题,乙地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9 — 10.BB 第(1)题,依据图示气压带分布的纬度位置可知,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2)题,由图示自转方向可知,P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
11.C 南半球的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均为东南风。
12 — 13.AC第(1)题,南半球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
第(2)题,科考队进入西风带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向南移动,济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14 — 15.BA依据图示,①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①②之间为东南信风带。
16.D该题为三圈环流的一个变化图,理解了原来图的含义也就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30°近地面处附近为副热带高压,气流竖直方向上应该以下沉为主,水平方向上近地面气流向两侧运动,排除C。
从A、B、D三幅图中可以知道区别就在于高纬度和低纬度的气流运动高度不同,根据我们前面的知识,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气流运动越微弱,对流层厚度小,所以图中越往高纬度气流运动越微弱箭头越低。
正确答案为D。
17.B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的相关知识。
开普敦是南非西南岬角好望角附近的港口,位于南纬30多度,属于地中海气候。
该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通过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A、B、D位于南半球,排除C,其中A、D7月份温度最低的冬季降水最少,所以排除地中海气候的可能。
18.D 此题要求对气压带和风带要准确记忆,在做题时可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即由副热带中心指向两侧;再根据偏转规律画出风向,副热带的北侧为西南风,南侧为东北风。
19 — 20.CD(1)从气温看,位于热带地区;从降水看,全年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于赤道附近地区,其特点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从表中气候特点可知,此气候类型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均匀,故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最广。
21 — 22.BC 图①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且高温与多雨期不一致,可知为地中海气候;
②全年高温多雨,可知为热带雨林气候;③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且高温与多雨期一致,降水集中在7、8月份,故为温带季风气候;④从气温看,处于亚热带,从降水看,高温与多雨同期,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由以上判断可知,③④都是季风气候,其成因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