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变化 ,然而 Βιβλιοθήκη 然界的变化又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正常
生 活 。为 了更 好地延 续其 种族 , 他们 便想 方设 法保 护 自己不受 自然 界 的伤害 。由于不 了解 自然界 的规 律 , 他 们反 抗 的方 式 有 时是不 可 思议 的 。虽然 神话 的 内 容 大 多是荒 诞 离 奇 , 非 人 力 所能 为 , 但 总体 上 所反 映 的是人 类 对理 想 世界 和美 好 生 活 的追 求 ,其 精神 是
自然 如 何 相 处 的观 点 即 自然观 , 对 后 世 人 民的 生 活 产 生 了重要 影 响 。
[ 关键词 ]
神话 自然观 ; 道法 自然观 ; 天人合一观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1 6 7 6 ( 2 0 1 4 ) 0 1 - 0 0 5 2 - 0 3

而不敢造次或违背 自然规律 。为了更好地迎合 自然 或祈福于 自然 ,先民便创造 了神话来 表达对 自然 的
敬 祝之 心 。就像 鲁 迅 所说 的原始 初 民 “ 心 志郁 于 内 , 则 任情 而歌 呼 , 天 地变 于外 , 则 只畏 于 以颂 祝 。” 『 3 ] 原 始 初 民对 自然 界 的畏 惧是 出于无 法 得 知大 自然神 奇 变 化 的真相 ,所 以他 们 只能 通过 自己的臆 想来 附会 自然界 的正常 变 化 。原始 初 民无 法 左 右 自然 现象 的
[ 中图分类号 ] G1 1 2
自从 我 们 的祖 先 开始 在 陆地 上 生活 起 ,就 必须 面 对来 自 自然 界 的挑 战与压 力 。在 初期 , 由于 受认识 能 力 和思维 水平 的限 制 , 在遭 遇 各种 自然 灾 害 时 , 族

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内涵

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内涵

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内涵
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和谐统一的观念:中国古代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与自然被视为一个整体,人应该与自然相互交流和平衡,而不是征服和控制自然。

这种观念在《易经》中表现得很明显,提倡顺应自然、符合天道。

2. 阴阳五行的理论:中国古代自然观还包括阴阳五行的理论。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对立但又相互依赖的概念,代表着事物的阴阳两面性。

五行(金、木、水、火、土)则代表了自然界万物的基本属性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医学、天文学、农学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 自然崇拜和神话传说:中国古代还存在着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神话传说。

人们相信大自然中存在着神灵、神仙和各种神奇的生物,他们能够影响人类的命运和自然的运行。

例如,《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神话传说与自然景观相关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景仰和想象。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内涵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阴阳五行的理论认识以及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神话传说。

这种观念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哲学、医学、农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在现代仍然有一定的传承和影响。

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设计价值与意义

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设计价值与意义
在当今社会,设计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 续性和环保性成为了现代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自然观所倡导的和谐共生、因地制宜等理念,为现代设计提供了 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推动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对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研究,挖掘其设计 价值与意义,探索如何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 中,为现代设计提供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理 念。
创新文化
在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自然观,可以与现代设计理念相 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设计风格,从而推动 文化的创新发展。
弘扬文化
通过将中国传统自然观融入设计中,可以向世界展示中 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从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 化自信。
社会设计价值
01
社会认同
将中国传统自然观融入设计中,可以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和认同,增
自然优先
和谐共生
中国传统自然观认为自然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和基础,人类应当以自然为优先,顺应自然 、效法自然。
中国传统自然观认为人类与自然是和谐共生 的关系,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人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03
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设计价 值
生态设计价值
01
尊重自然
中国传统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生,这种思想在设计中表现为尊重 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 值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相结合 的方法,对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设计价值与意 义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了解中 国传统自然观的历史演变和基本理念;其次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中国传统自然观在现代设 计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中国传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自然观念与环境选择研究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自然观念与环境选择研究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自然观念与环境选择研究自然环境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人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发展。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自然观念和环境选择是研究古人如何看待自然、如何适应自然环境的重要方面。

一、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自然观念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自然观念,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天地万物、天命人事等几个方面。

1.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文化中最核心的观念之一。

它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人的命运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易经》中有“天人感应”的说法,强调了天地、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亦借鉴到这个观念,比如儒家思想的“天命”,道家的“自然”,墨家的“天志”。

2. 天地万物:中国人看待自然是一种整体的、有机的,将人和自然界、人与万物等建立在一个共享的基础上。

这一观念与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宇宙观相关,宇宙观认为宇宙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类生活在其中,中央的地球被看作是万物的中心。

3. 天命人事:中国人相信天有一种支配力量,被称为“天命”。

这个观念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历史密不可分。

天命有着神秘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它一直被用作解释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变动的原因。

而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关人事的说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

二、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环境选择中国古代人类的生活发展与环境选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人们处于一个不同于今天的自然环境中。

他们赖于自然,同时又会对环境进行选择和改造。

中国人对适宜居住的环境以及对农业生产有着独特的选择偏好。

1. 居住环境的选择:中国古代人民的居住环境的选择非常注重自然环境的适宜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倾向于建造房屋的地方比较平缓、更加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

古代人类采用了木材、石头、砖瓦、泥土等建筑材料,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要塞、城墙、亭台、楼阁、庙宇等建筑,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农业生产环境的选择:在中国古代,人们的农业涉及到了自然环境中土地特性和气候条件的选择。

[VIP专享]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

[VIP专享]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
——以古典文人山水画艺术为考察对象
滕志朋(广西财经学院, 南宁 530003)
关键词:文人山水画艺术 自然 天人合一 后现代精神 摘 要: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中, “自然”首先指山川树石等自然存在物构成的自然 环境,这些客观事物类似于人,有其内在的常理和情状;其次,自然又包含人或人的精神 世界,人的思想情感;其三,山水画艺术的“笔墨” 也被视为自然,即人的艺术行为活动、人的实践,也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文人山水画艺术 关于自然的多重理解,体现的正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天人合一”观念。后现 代思潮中某些派别的思想是与“天人合一”观相通相应的;这提醒我们,在思考当代中国 社会发展道路时,不能贸然割断和抛弃传统。 自然是文化之母。按理说,每一种文化,都应与自 有意味的是,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虽都从 然有一种和谐性、亲近感;但事实上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把“天人合一” 当作其核心精 神。“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 的亲和关系。”①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认知理解与其他文化都不同。
人物画等其他画科中独立而来,属画科之一,但后者
的重要性是的代表形式。为什么中西 “风景画” 地位悬殊?因为 在文人画家看来, “山水常常是世界本质的表现。”“天 地运行的道理所在,就是山水的实质之所在。”自然 ⑤ 艺术是文化系统中最精致的部分,最能体现一种文化的核心精神。绘画于中国传统文化即 如此。林语堂说过,“绘画殆为中国文化之花。”意即绘画乃中国文化的代表。林氏指出, 中国画之特性最终不是超越自然,而是与自然融合。绘画的这种特性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特 征,其中暗含着中国人的人生观、宇宙自然观。②因此,考察中国文化之 自然观,不妨以 传统文 人山水画艺术为界域。那么,山水画艺术视阈中的“自然”,则有以下三重意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郜卫博
【期刊名称】《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从早期的敬畏自然继而顺应自然到后期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显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认知能力的提升,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有关自然界规律变化的经验,并从中产生了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观点即自然观,对后世人民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郜卫博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北京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12
【相关文献】
1.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2.从“天人合一”思想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3.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自然观的异同分析
4.从“天人合一”思想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5.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启迪研究
——基于老子自然观视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宁波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同时也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家族藏书楼之一①,现藏有古籍三十余万卷,其中善本八万余卷。

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这座藏书楼能够平安延续近四百五十年,并且不断扩大藏书的规模,常常被人归功于它的名字,其名出自《易经》的天一生水,以水制火之意,包含了传统自然观的生态理念。

一、从广义文化看传统文化自然观的形成过程中华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是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局面。

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夏长,秋收冬藏。

农业生产使人打破了原先的生态平衡;首先是取得耕地,原始的方法是用火烧森林草地,以此来获得较为平整的、面积较大的土地;东周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人类生产更多的粮食,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但是粮食的产量依旧比较低,而且人口增加的速度也比较快,于是就要开垦出更多的农田。

大规模地开垦荒地,大规模地猎取动植物,使生态环境在某些地方出现恶化。

这种状况引起了当时的思想家的关注,提出了时禁主张,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王制篇》)由于农业生产依赖自然环境的优劣,土壤肥瘠、气候条件等等,所以不论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还是国家的君主和官员都必然要改善环境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于是产生了保护自然的思想以及法律的条文。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管子轻重甲》)据清黄本骥编纂《历代职官表》,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分别设置了山虞(掌管山林)、泽虞(掌管湖沼)、林衡(掌管森林)、川衡(掌管川泽)的机构,虞,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名,《尚书尧典》中记录舜任命伯益为第一任虞官。

《逸周书大聚篇》记载,大禹曾颁发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夏三月,川泽不入纲罟,以成鱼鳖之长。

东周时期,《秦律十八种》中的《田律》记录了中国最早的关于环保的法律条文。

这些因素促使中国人形成了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这种心态是与人类周围的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人类的生命与整个自然的生命是平等的,同时也是内在统一的。

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

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

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
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即所谓的“天人合一”。

这种审美观念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尊重,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保护。

在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外在的美学特征,更在于其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和哲学思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然景观常常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如山、水、竹、梅等元素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

此外,中国的自然景观审美也强调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例如,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会根据地势、气候等自然条件来安排景观布局,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尊重自然。

同时,在欣赏自然景观时,人们也会注重观察和研究其自然规律和生态特征,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总之,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特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以及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保护。

这种审美观念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关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并注重天人合一的观念。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一、自然崇拜与自然灵性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被视为一种具有神秘力量和灵性的存在。

人们尊重自然,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灵性,在其背后存在着一种超越人类能力的神秘力量。

这种观念体现在中国的神话传说、诗歌歌颂和艺术作品中。

二、天人合一与宇宙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表达。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

人们相信人的行为和自然界是相互影响的,通过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人类才能获得吉祥和幸福。

中国的宇宙观念中,人类被看作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与宇宙共同存在,共享生命的力量。

这种观点在中国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中得以体现。

三、生态智慧与环保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了对生态智慧和环保观念的重视。

古代文人墨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赞美自然之美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他们强调自然的恩赐,警示人们要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环境。

中国古代人们还倡导节约、守望自然,崇尚环保,提倡保护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观念,并通过传统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来实践。

四、农耕文化与自然循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农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支柱,人们通过农耕与自然紧密相连。

中国古代农民尊重自然规律,按照季节和气候变化进行农事活动,秉持着以天时为主的农事观念。

在中国农耕文化中,人们重视保护水土资源,注重生态平衡,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来保护环境。

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关系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讲求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注重生态智慧和环保观念的实践,以及农耕文化中自然循环的把握。

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象

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象

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象作者:吴珍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0年第6期吴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律与政治系,合肥 230022)摘要:自然作为自在已然的存在,其本身具有物的价值,同时也具有情感意志,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观照下,自然不断被赋予道德意识、情感意识、生命意识,自然具有了独立的人格主题,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中,自然的审美意境才是审美的至境。

关键词:自然;审美意象;生命意识;意境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0)12-0216-02“自然”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核心范畴,对自然的审美观照的产生过程也是中国美学迥乎西方美学的一个不同之处,深层次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诗性智慧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美学史中,“自然”一方面是独立自在的本性存在,另一个方面,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自然”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感性、情感、意志的生命意识的存在,且时时刻刻与审美主体情感相通、志趣相投;艺术创作之中则更是把自然的时空构造而产生的意境之美当作自然审美的最高追求。

一、自然:自在已然的存在从中国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来看,自从有文字可考开始,“自然”作为与人类共存共生的宇宙本体的存在,而与西方或现代理解的那个被审视、被改造、被观察的,与人类相对而在的异己的客体对象的“自然事物的集体”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诗性思维。

作为词语的“自然”最早见于道家经典《老子》中,并作为一个核心意象贯穿与道家文化的始终。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是老子哲学的本源,然而“道法自然”,由此可见,“自然”则是“道”之“道”,是“道”的主体、核心,是老子哲学观的核心。

第3章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

第3章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


宇宙生成演化图景:宇宙初始是一团混沌 不分的气,由这团气产生了时间和空间, 这导阴阳二气的分离。阳气轻清,飞扬上 升而为天;阴气重浊,凝结聚滞而成地。 阴阳二气的推移运动,造成四季往复,万 物衍生。阳气的积聚,导致火的产生、日 的形成;阴气的积聚,导致水的产生、月 的形成;生成日月的阴阳之气的多余部分 ,则积聚成星辰,散布在空中。
(2)宇宙是如何生成的
①萌芽期 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形生于无形 ②繁荣期 阴阳5行说
《淮南子》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属属,故曰 太始。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 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 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 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积阳之热 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生 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为精者为 星辰”
科学史
第三讲
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
学习内容 天人感应和天人相分 宇宙演化思想
一、天人感应和天人相分
夏王朝
商王朝
天人单向
周王朝
天人感应说
1、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具体学 说 2、天人相分 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刘禹锡:天人交相胜 讨论: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 关系?
二、宇宙演化思想
1、不变说 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 邪?”仲尼曰:可。古犹今也。 无古无今 ,无始无终。 2、循环说 3、演化说 宇宙是生成的,逐渐演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 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 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 一丈 ,如此一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
著名的天文学家 张衡
张衡的“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学说 困境:既然阳气轻清,理应上扬,它为什么不上浮 形成于天,而是要包在外? ③成熟期 朱熹(1130-1200) 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 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 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 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 漩涡现象比拟宇宙演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
中国古典文人山水画艺术关于自然的多重理解,
连续体,是统一的,所以人才能领悟自然宇宙之洪规
涵盖了对人本身的认识,对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

“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才能掌握“一画”“从
,使画
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用
“天人合一”
命题来表述。而
于心”、“万物著”。石涛“一画说”的理论基础无非就
“天人合一”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是说,
也被视为自然,即人的艺术行为活动、人的实践,也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文人山水画艺术关于自然的多重理解,体现的正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天人合一”观念。后现代思潮中某些派别的思想是与“天人合一”观相通相应的;这提醒我们,在思考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时,不能贸然割断和抛弃传统。
自然是文化之母。按理说,每一种文化,都应与自
,对于倪赞来
艺术的代名词。在文人画理论看来,画写山水是使人
说,是“写胸中逸气”
,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说得更
(自然)与无限的自然世界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的理
明白:
“山水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显然,中
輥輰訛
想途径。在精神自由情感蕴藉的状态下,借助淋漓畅
国文人画家们不单把山水视为自然,且把作为主体的
(南北朝·王
风物。要真实地状写自然,所以就有“李思训写海外
微:叙画》⑧是故,他们要借助丹青水墨,表达对自然


山,董源写江南山,米元晖写南徐山,李唐写中州山,
的爱!
马远、
夏圭写钱塘山,赵吴兴写苕山,黄子久写海虞
二、
第二重自然:人或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山……”各有各的擅长;石涛则告诫说,凡写四时之


景,风味不同,阴晴各异,审时度候为之。”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自然观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自然观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自然观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理念,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观,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自然观,从儒家、道家和佛家的角度,分析其对中国人的影响。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学派,儒家的自然观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

儒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儒家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规范,认为只有做到德行完美,才能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儒家提倡“仁爱”和“孝道”,即对他人和家庭的关心和尊重。

这种“仁爱”和“孝道”的思想,使中国人对自然、对他人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之情。

道家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主要体现在“道”和“无为”两个核心概念上。

道家认为宇宙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而“道”即是这种自然规律的体现。

道家强调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和谐,追求大道亦即追求与自然的融合。

此外,道家还主张“无为而治”,即通过放弃主动干涉自然的方式,以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地。

这种对自然的“无为而治”的哲学观念,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事风格和待人处世的态度。

佛家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主要体现在“因果律”和“无我”两个核心概念上。

佛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因果报应,而人应当根据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

佛家主张对自然和他人保持善良的心态,通过修行和悟道,达到“无我”的境界。

这种“无我”的思想,使中国人对自然和他人保持一种无私和慈悲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自然观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思考,还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人尊重自然,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国园林艺术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中国古代的园林建设追求与自然的融合,注重利用山水、景物等自然元素,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着各种礼仪,例如对长辈的尊敬、对祖先的纪念等等。

“天人合一”与自然观

“天人合一”与自然观

“天人合一”与自然观邹希2008年11月29日“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体。

事实上,从人的自然观的角度来分析,“天人合一”有其更深层次的含义。

1人与自然的关系广义的自然界即是指整个宇宙,包括人类自身在内。

也就是说,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然而人类却又是自然界中最独特的一部分,因为人类是有智力、有意识的生命体。

因此,我们常常把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称之为人,把剩余的自然界部分称为自然,从而有了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可能。

于是,人与自然就有了一种人为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性关系既是能动的,又是被动的。

从历史发展上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被动的。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是以适应自然为主,因为那时候人的生产力还很低,对自然的认识也很肤浅。

自近代工业革命开始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的巨大作用能力,使得人对自然的干预愈发增强。

人在更多方面和程度上对自然的能动作用逐渐上升,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恶化。

人们常常过于高估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只考虑人自身的需要,不停地向自然索取各种资源,忽略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规律,忘记了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而造成对整个自然界包括人类自身的不良结果。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1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1因此,在人类不能以纯粹的自我规定的活动来满足自身的主观意愿而滥加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对自然的能动性。

2人对自然的认识由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可以分为人对自然的认识和人对自身的认识两部分。

从人类不长的历史来看,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发展变化着的过程。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一、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理解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和精神的实质。

它表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叙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规律,提供更多了社会化进程所需的观测工具和思维模式。

古人很早就形成了天这一概念,并将之与人建立关联。

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自然观源自于人类的天道观。

天道观源于原始社会。

当时人们知识匮乏,认为有一种超越人类的力量在支配着万物,这种超人的力量便是天。

在此期间,人对天的态度是畏多于敬,怕多于服。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

孟子把天与人的心性联系起来。

由于从孔子、子思到孟子,他们这一套维护剥削制度的理论,对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很有用,更有利于专制政权的统治。

到西汉为董仲舒所继承并加以体系化,构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成为西汉封建帝国专制政权统治的理论基础。

后由宋明理学总结并明确提出。

天人合一从字面上看,天是指头上的天空,而实际上天在中国文化中有更广泛含义,日月星辰运行是天文,四季交替是天时,昼夜循环是天道,风雨雷电是天气。

所以中国文化中的天其真正的内涵是泛指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

人代表着决定物质资源思想的主体。

人的思维意识和天客观存在是一体的。

天道的变化和人的意识思维活动是有关的。

这种一体性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关联性就是天人感应。

合一,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

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人类自我与自然的相辅相成和相互转化。

人类依附大自然而存在,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载体,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阳光、水源&&同样,自然在人类生存的影响下发生着改变,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笔者认为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发展至今,凝聚了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现状以及发扬者对其的看法和态度。

这个思想的发展与今日所宣扬的天人合一思想已有了很大的差别,单纯的讲,古代这种思想中有一定的奴性。

中国古代自然观

中国古代自然观

1.气是天地之本,万物之原气概念在我国起源很早。

上古先民观察飘荡的云烟和弥漫的雾霭,创造了象形文字“气”。

【l3随着认识的发展,后来古人认为自然界存在多种属性的气,它们的运动变化,决定自然万物的演化发展,如西周太史伯阳父用“天地之气”的运行失序解释地震现象,春秋时期医和用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运动说明气候的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这种朴素的气化自然观基础上,战国时期古人开始把气看作构成自然万物的基本材料。

《管子·内业》认为,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

”《庄子·知北游》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苟子·王制》认为,水火草木禽兽和人均由气所构成。

在他们看来,从地上五谷到天上列星,从无机界到有机界,都是由气生成的。

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当战国后期的学者以思辨的方式追溯宇宙演化的源头时,进一步提出了“元气”概念。

“元者,万物之本。

””o古人用“元气”表示宇宙演化的原始物质,即万物的本原。

《鹃冠子·泰录》说:“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其中“元气”所表达的即是这种意思。

关于元气说提出的时间,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

不过至迟到汉代,元气本体论思想已相当流行。

《太平御览》引成书于西汉的《河图》说:“元气无形,汹汹蒙蒙,堰者为地,伏者为天也;”该书叉引《礼统》说:“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自焉。

”西汉杨雄微灵赋》也明确认为:“自今推古,至于元气始化。

”汉代《易纬·孝经钩命诀》也认为,“元气”是太初之时宇宙【收稿日期)2001年2月24日[作者筒介]胡化凯(19s4~)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

77万方数据最早的物质存在状态,由它逐渐演化出有彤有像的万事万物。

在前人认识的基础I:,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充分沦述了元气本体论思想。

他明确提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大量资料表明,中国汉代已普遍用元气概念说明宇宙演化的过程,将元气看作世界万物的本原。

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

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

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与生态伦理摘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哲学提倡“道法自然”、“惟齐非齐”、“天人合一”,生态伦理学在本质上反映了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强调“人化自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传统哲学;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生态伦理一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向外扩散,互相交汇融合,“人与自然”的思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人类对此经历了一次次的否定之否定,充满许多理性的思考。

中国古代原始人的“竭泽而渔”和《禹禁》中的“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万物;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都揭示了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从非理性到理性的过程。

《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源流,在中华文明瑰宝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周易》中包含有许多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涉及政治、经济、自然等许多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言论都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发轫于《周易》。

汉朝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著名的“天人感应”理论,它是一套儒家政治学说,通过上天发生灾异现象与人君(皇帝)有过失行为联系起来,用托天管人的手法,试图控制皇帝的所作所为,从而达到安邦治国的目的。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精辟概括。

当代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谓天人合一,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肯定自然界与精神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基本正确的。

”张岱年先生的分析是中肯的,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追求的正是通过人的精神与自然界的统一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源于先秦,先秦诸子的著述中蕴含了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

到董仲舒时期,儒家思想在中国取得了正统地位,“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也进一步丰富和扩大,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固化于人们的思想中。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正式命题的提出是在张载的《正蒙》中,“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以古典文人山水画艺术为考察对象滕志朋(广西财经学院,南宁 530003)关键词:文人山水画艺术自然天人合一后现代精神摘要: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中,“自然”首先指山川树石等自然存在物构成的自然环境,这些客观事物类似于人,有其内在的常理和情状;其次,自然又包含人或人的精神世界,人的思想情感;其三,山水画艺术的“笔墨”也被视为自然,即人的艺术行为活动、人的实践,也属于自然的一部分。

文人山水画艺术关于自然的多重理解,体现的正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天人合一”观念。

后现代思潮中某些派别的思想是与“天人合一”观相通相应的;这提醒我们,在思考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时,不能贸然割断和抛弃传统。

自然是文化之母。

按理说,每一种文化,都应与自有意味的是,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虽都从然有一种和谐性、亲近感;但事实上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把“天人合一”当作其核心精神。

“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的亲和关系。

”①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认知理解与其他文化都不同。

人物画等其他画科中独立而来,属画科之一,但后者的重要性是前者所不能比拟的,山水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代表形式。

为什么中西“风景画”地位悬殊?因为在文人画家看来,“山水常常是世界本质的表现。

”“天地运行的道理所在,就是山水的实质之所在。

”自然⑤艺术是文化系统中最精致的部分,最能体现一种文化的核心精神。

绘画于中国传统文化即如此。

林语堂说过,“绘画殆为中国文化之花。

”意即绘画乃中国文化的代表。

林氏指出,中国画之特性最终不是超越自然,而是与自然融合。

绘画的这种特性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其中暗含着中国人的人生观、宇宙自然观。

②因此,考察中国文化之自然观,不妨以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为界域。

那么,山水画艺术视阈中的“自然”,则有以下三重意涵。

世界,在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中国文化中的自然,大不同于西方关于自然的认识。

自然辩证法-中国古代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中国古代自然观

颐和园
苏州园林:拙政园
(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结构体系
1、基本结构 实用科学和实用技术 基础科学,但它的发展是零碎的。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 就科技研究对象而言,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就实用技术而言,带有明显的工匠性。
带有直接的经验性质,没有上升到理性高度。
使用归纳法,逻辑思维层次低。
神 火 飞 鸦 模 型
明代万户利用火箭飞行
14世纪末,明朝的一位勇敢者万户坐在装有47个当时最大的火箭的 椅子上,双手各持一个大风筝,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 实现飞行。万户被誉为利用火箭飞行的第一人。
马克思盛赞三大发明
马克思对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 明有一段生动描述:“火药、指南针、 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 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 变成科学复兴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 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沈括用五行思想解释化学溶液的性质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以 阴阳五行思想解释化学反应: ‚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 涧,挹其水熬之,„„久之亦 化为铜。水能为铜,物之变化, 固不可测。按《黄帝素问》有 ‘天五行,地五行,土之气在 天为湿,土能生金石,湿亦能 生金石。’此其验也‛。 上述解释限制了沈括进一步寻求了解化学溶液 真正的性质。
汉代造纸工艺:挫、煮、打、抄
现存最早有明确日期记载和精美扉画 的唐咸通本《金刚经》
宋泥活字版
司南
指南车
宋 悬 法 指 南 针
欧洲到11世纪才学会制造指南针
1775年由设计家约瑟 夫· 卢制造的指南针
18世纪末意大利航海 家使用的一种指南针
明铜火铳 宋火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摘要:传统文化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天人合一和万物一体论的思想内涵。

传统文化自然观对今天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启示如下:运用整体的思维方式,以整体观来认识自然;要培养全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建立生态建设机制。

关键词:广义文化视角;传统文化自然观;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宁波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同时也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家族藏书楼之一①,现藏有古籍三十余万卷,其中善本八万余卷。

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这座藏书楼能够平安延续近四百五十年,并且不断扩大藏书的规模,常常被人归功于它的名字,其名出自《易经》的“天一生水”,以水制火之意,包含了传统自然观的生态理念。

一、从广义文化看传统文化自然观的形成过程中华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是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局面。

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夏长,秋收冬藏。

农业生产使人打破了原先的生态平衡;首先是取得耕地,原始的方法是用火烧森林草地,以此来获得较为平整的、面积较大的土地;东周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人类生产更多的粮食,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但是粮食的产量依旧比较低,而且人口增加的速度也比较快,于是就要开垦出更多的农田。

大规模地开垦荒地,大规模地猎取动植物,使生态环境在某些地方出现恶化。

这种状况引起了当时的思想家的关注,提出了“时禁”主张,“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王制篇》)由于农业生产依赖自然环境的优劣,土壤肥瘠、气候条件等等,所以不论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还是国家的君主和官员都必然要改善环境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于是产生了保护自然的思想以及法律的条文。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管子·轻重甲》)据清黄本骥编纂《历代职官表》,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分别设置了“山虞”(掌管山林)、“泽虞”(掌管湖沼)、“林衡”(掌管森林)、“川衡”(掌管川泽)的机构,“虞”,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名,《尚书·尧典》中记录舜任命伯益为第一任虞官。

《逸周书·大聚篇》记载,大禹曾颁发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夏三月,川泽不入纲罟,以成鱼鳖之长。

”东周时期,《秦律十八种》中的《田律》记录了中国最早的关于环保的法律条文。

这些因素促使中国人形成了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这种心态是与人类周围的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人类的生命与整个自然的生命是平等的,同时也是内在统一的。

这种情怀不仅反映了人对自然的积极回应,而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管子·禁藏》曰:“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故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

”顺天应时,不违农时是因为人的生存依赖自然,因此,掌握并且依据自然的规律安排各种事务,是古人智慧的总结,也是中国古代生态人文主义的体现。

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人需要生活在群体之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了以血缘家族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

宗法制的社会结构和专制式的国家政权,在几千年中形成了完善和严格的政治化的伦理道德。

父为子纲是为孝道,君为臣纲是为治道,同时整个自然也成为伦理道德的一部分。

这种观念,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始终。

二、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内容1.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的说法,核心的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天、地、人,三者合一,并不仅仅是天与人相合。

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既是各种自然现象,又是自然客观规律,人融于自然,那么人也需要遵守自然的规则。

将天、地、人三者放在宇宙这个大系统中,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先秦早期的思想家们并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个概念,但都表达出了基本含义。

西汉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义》中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符。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把“天人合一”分成“天人同构”、“天人感应”和“天人相通”三个方面。

他提出天有五行,天生养万物,以自己的意识创造了人,以自己的标准规范人的行为;由“天”来安排四季的更替、国家的兴衰治乱、个人的生死祸福等等。

俗世间的君主受命于天,代替天道来体察民意和代行权力。

2.万物一体论庄子《齐物论》被称为万物一体论的源头,他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和人类都来自同一个“道”,人与万物同为一体,万物平等,融合为一。

由独一无偶的“道”分化出“阴阳”二气,相互激荡而产生出千差万别的天地万物。

儒家则是认为天与人相一致,是由于都具有仁的道德观念,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所提出的“万物皆备于我”的万物一体论比较简略,未曾有详细的阐述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宋代的儒家思想家则是从本体论层面展开论述,关于人与人、人与万物息息相通的内在联系的体悟。

之后,程朱理学、阳明心学都对万物一体论进行更深入地解释和发挥,明代王阳明《<大学>问》:“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论语·述而》:“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这就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保护观念,捕鱼要用足够大的网,来保证鱼的族群能够存活与繁殖;不能在晚上去鸟类的栖息地狩猎,以免射杀过多。

这些保护生态的思想对于当今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濒危动植物种群有着极大的启发价值。

儒家以“太极化生万物”理念,认为所有的生命同出一源,动物同样存在喜悲的情感,也有道义和伦理规则,也就是所谓的物伤其类。

同为宇宙内的生命,具有等同的生命价值,因而人们对待动物也应当有着怜悯之意,尊重其他生命的存在,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

三、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对今天的启示虽然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早就提出了自然生态要保持平衡的思想,但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并不能始终坚持。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我国的天灾并不少见,特别是洪水,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

究其原因,还是乱砍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

纵观历史,我国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日趋严重的,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土地资源紧张,生活资料短缺,人们对自然的索取就越多,最终造成生态的失衡。

由此,我们可以说,无论是传统文化的自然观,还是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化,根本上还是由世界观与价值观决定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学习借鉴传统自然观生态平衡思想,树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要运用整体的思维方式,以整体观来认识自然,把握生态平衡的客观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中国历史中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过去我们对生态环境不够重视,为了解决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而填海造田,却造成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一旦释放后患无穷。

其次,要培养全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从工业文明以来,人类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唯经济发展至上,着眼于眼前利益,忽视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长远利益,对物质享受追求远远超过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天人合一”虽然是农耕文明时期人们所追求的至高至纯的人生境界,但这种体验生命、激发人类感性社会活动的生活态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引导消费文化,节制高消费、奢侈品购买的攀比,以及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无谓的浪费。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鼓励人们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社会建设中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本位主义,寻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再次,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消费,人类对资源需求应当适应自然的供应量,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协调统一。

最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入手,建立生态建设机制。

倡导生态理念融入科技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在知识社会的大环境下,科学技术主导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但科技的发展并没有减少生态危机的发生,反而使自然陷入失衡的状态。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破坏还是维护生态的平衡取决于人类的观念。

因此,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要努力引导生产力适应生态环境的需要,从生态产品的生产上多下功夫。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防治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还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素质,保证“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参考文献:[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99.[2]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3]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4]白寿彝,苏秉琦.中国通史:第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黄德本.中国传统文化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42-451.[6]卿希泰.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四川大学学报,2002,(1):39-431.[7]郑红建.论人类困境的思想根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6):6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