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TD光传输建网思路探讨
TDD-LTE无线产品施工方案

BC8811适合中、大型站点同时安装1-3台B8300的需求。体积小,安装 灵活。
BC8810适合B8300集中安装,大型站点同时安装4-8台B8300的需求。 容量大、机房利用率高。
BS8900适合安装在室外,用于海边、山区、楼顶等无法建机房的地方。
口、S1/X2(E1/GE光/GE电)、 LMT、环境监控(干接点 /RS232/RS485)
第二部分 TD-LTE产品介绍
第一章 中兴通讯TD-LTE产品一览 第二章 中兴通讯BBU产品介绍 第三章 中兴通讯RRU产品介绍
TD-LTE RRU——ZXSDR R8962
ZXSDR R8962
支持20M载波带宽 体积小、重量轻 支持MIMO
型号 重量 尺寸 通道数 机顶发射功率 频段 温度环境 湿度环境 供电方式
允许电压变化范围
功耗 载波带宽 室外单元安装方式 外部接口
ZXSDR R8962(L23A\L26A) 14 kg
380mm×280mm×126mm(H x W x D)14L
R8928对安装空间的要求
RRU挂到 安装件上
上紧固 定螺丝
RRU安装——挂墙安装
墙面量好位置, 并打孔安装膨 胀螺栓
安装挂件, 拧紧螺母
将R8928挂到 安装件上
拧紧固 定螺丝
天线的安装
TD-LTE天线与GSM天线之 间的间距要求 :
GSM900频段:水平≥2.1m 或者 垂直≥0.6m
GPS馈线在进入室内之前,注意 制作回水弯。
GPS天线与金属套管连接处要进 行防水处理 。
固定卡 管套
GPS天线 同轴电缆
中兴通讯携手中移率先完成TD—LTE室内MIMO组网性能测试

动了 T S DMA产业 的进 步和商用进程。 D— C
■ 中 兴 通 讯 携 手 中 移 率 先 完 成 T L E室 内 D— T
MI MO 组 网性 能测试
继21 年1 0 0 月率 先完成 并通过 工信 部T L E D— T 怀柔外场
测试 ,中兴 通讯在 T D—L E技术领域 再次发 力 ,与 中国移 T 动携手合 作在北京完成 T L E室 内 MI D— T MO组 网性能测试。
活配置 ,达到 资源最 大化利 用 ,同时实现 T S D— CDMA 向 T L E的真正平滑演进 ,有效保护运营商的长期投资。此 D— T
外, 相对 传统支持多频段的拼凑型 R U, R 华为宽带 R U的各 R 项 性能指标 均有大幅提升 ,器件数 目可 以减少 4 %,故障率 0 下 降 6 % 以上 ,功耗 降低 2 % 以上 ,体 积重量减 少 3 % 以 0 0 0
网直到蜂窝站塔 的全面 的移动 回程 解决 方案。阿尔卡 特朗讯 的解 决方案包括 7 5 7 0业务路 由器 、7 0 7 5业务 汇聚路 由器 (A S R) 5 2 业务感知 管理 器。阿尔卡特朗讯 的 I/ L 和 60 PMP S 产 品组合为移动网络的一系列分组解决方案的提供 奠定了稳 固的基础 。这些解 决方 案提供 了可 靠 、可扩展 、面 向未 来 且成本经济和全面可管理 的传输 ,使移动运 营商可 以全面 控 制 其网络 ,并 可 以迅速推 出先进 的创 收新 业务 。 V_ r表示 :“ _ 为了满足用户不断增长 的高带宽应用 和内容
需求 ,运营商需要部署下一代全 I P多业务 网络 ,并不 断同步
演进这 一网络 。 eio r l s 一个灵活可扩展的单一 网 V r nWi e 在 z e s 络 平台上融 合原 有业务和3 G业务 , 使其能够满足不断增长 的 用户需 求,并为 向4 T G L E的平 滑演进做 好准备。 ”
中兴设备BBU+RRU组网原则规范

中兴设备BBU+RRU组网原则规范中兴通讯TD-SCDMA BBU-RRU组网原则和规范(适用2.00.300版本)一BBU-RRU组网原则1、 BBU与RRU接口协议一致(GBRS or IR)a) 光接口板支持的协议与RRU运行版本的协议一致。
b) 一块光接口板下的所有光口协议必须一致。
2、 BBU与RRU光模块速率一致(2.5G or 1.25G)注:光模块可降速使用,如实际为2.5G光模块,后台配置为1.25G,其工作速率就是1.25G。
即2.5G的光模块可通用,但是1.25G光模块在需要配置速率为2.5G的接口上不能使用。
3、级联限制,不同型号RRU级联,也要满足接口协议一致,光模块速率一致。
GBRS版本RRU最多支持5级联;IR版本RRU最多支持6级级联。
表1 级联限制关系表(绿色表示可以级联)R01(GBRS) R04(GBRS) R11(GBRS) R08i(GBRS) R11(IR) R08i(IR) R21(IR) R21A(IR) R8918(IR) R8918A(IR) 可以可以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可以可以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R01(GBRSS)可以R04(GBRS) R11(GBRS) R11(IR) R21(IR) R08i(GBRS) 不可以 R08i(IR) 不可以R21A(IR) 不可以 R8918(IR) 不可以 R8918A(IR) 不可以另注意:R04最多2级联,R08i(GBRS)不允许级联。
中兴通讯全力投入TD-LTE建设

该 平 台 的 2 3 双 模 基 站 获 移 动 通 信 G/ G
领 域 最 权 威 奖 项 GS A Glb l o i M o a M bl e A ad 球 移 动大 奖提 名 。 w r全
网完 全 符 合 3 P,为 s / 的 互 操 作 GP 1 X2
测 试 打 下 了 坚 实基 础 。
L 网 络 部 署 的 时 间 ,全 面 助 力 运 营 TE
商 网 络 平 滑 演 进 ,节 省 投 资 。 目前 , 中 兴 通 讯 S R软 基 站 平 台 已 有 超 过 D
团 结 束语
凭借 先进 的技术 、优越 的性能 ,
TD— T 赢 得 了越 来 越 多 的 认 可 和 支 L E
用。 Ca h Ca e 软件 包包括 Me R a t ah软 件 , ce d ga AI F sP t D
通过管 理 、转换 和处理 一整 套包括 语音 、扬 声器 、麦克
开 发工 作 ,积极 推 动TD L E 业 的发 展 ,目 —T产 前TD L 的研发 人 员已超 过9o 。通 过持 续 — TE oA 和 大规 模 的投 入 ,中兴 通讯 在L E 面 已经 跻 T方 身行业前 列 ,在 — 领域 处于 领先地 位 。 r I D
作 为中 国移动 在TD— TE L 领域 最 重要
的合 作 厂 商 , 中兴 通 讯 与 中 国 移 动 进 行 了 紧
・ 0 0 1 ,率 先完 成 并 通 过 工 业 和 信 21年 月 息 化 部 TD— TE 柔 外 场 测 试 ,网 络 达 到 1 L 怀 5 个 小 区连 续 覆 盖 ,并 完 成 单 小 区 IUE I 。 O  ̄试 j ・ 00 月 ,携 手 中 国移 动 在 北 京 完 成 2 1 年3 TD— TE 内 M I O组 网性 能 测 试 ,完 成 业 L 室 M
基于BBU+RRU解决方案的TD-SCDMA网络室内外一体化部署理念探讨

Ke r s R0 9, uo c n g r t n, e vc p r t y wo d T 6 a t・ o f u ai s r ie o e ae i o
( 稿 日期 : 0 7 1 1 收 2 0 —1 — 2)
囊
维普资讯
之间连接介质的不同, 已经实现了从传统馈线基站向光纤 基站的平滑过渡。 其中,B + R B U R U基带拉远的解决方案受 到了最广泛的支持,该解决方案能大幅降低建设成本 , 加 快建网速度 。 提高工程质量, 增强网络可维护性。
单元和机房外单元两部分, 并根据机房单元和机房外单元
验, 需要根据现网情况进行更多的探讨, 使它真正能够“ 落
地”切实解决问题。 ,
Dic s i n o e a i g Au o c n g r t n s u so fOp r tn t - o f u a i i o
o m e Ga e y M a g m e fHo t wa na e nt
B U R U解决方案的提出无论在 T . D A还是 B +R DS M C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DS D A网络室内外一体化部 T .C M
署并不是简单地套用基带共享资源池的概念。 该理念的核
心是将机房位置较近, 光纤走线较易、 用户行为规律互补 的室外站点和室内站点进行有机的合并 , 并以此为手段建 立一张完整的包涵室内室外站点的总网, 从而达到能够进 行移动网络一体化建设、 一体化性能优化及一体化网络维
双框 .最大可以提供 2 4个光 口,容量上能支持 4 8个
2 B U+ RU解 决 方 案 B R
B U R U解决方案分两部分: B +R 室内部分被称为” 多通 道” 光纤到楼层, 室外部分被称为光纤到塔顶 , 该解决方案
基带资源共享加固TD-SCDMA网络

高 了网 络 可 靠 性 。
出现故障和失效 时, 利用空闲的基带资源替代故 障资
载 扇 的 资 源 做 动 态 共 享 配 置 。则 总 计 2 载 扇 即可 满 4 足 全 部 的 话 务 需 求 , 省 基 带 资 源 达 13 节 / 。同 时 , 多 个 区域 共 享 基 带 资 源 , 可 以 减 少 基 站 数 量 , 少 还 减 机 房 数 量 , 少 配 套 资 源 的 消 耗 , 面 降 低 建 网 成 减 全 本 , 强运 营 商 核 心竞 争 力 。 增 另 一方 面 , 带 资源 共 享 方 案 对基 站 设 备 的要 求 基 也更 高 , 不仅 要 容 量 大 , 要 接 口丰 富。中兴 通讯 在 中 还 国移 动三 期T D网络 建 设 中 , 已经 推 出 了大 容 量 、 凑 紧 型宏 基 站 B 3 0 目前 有2 多套 应 用 于 现 网 , 性 能 80 , 万 其 已得 到 了充 分 的验 证 。2 1 年 B 3 0 0 0 8 0 由原 来 的 8 载 扇 1 升 级 到 1 8 扇 , 量 进 一 步 提 高 , 合 基 带 资 源 共 载 0 容 结 享方 案 可应 用于 大 型 场馆 、 工 城 镇 等 大容 量 场 景 ,
务 量 规 划 好 后 , 何 应 对 由于 用 户 在 站 点 的覆 盖 区 如
域 之 间 的 自由移 动 , 引起 的话 务 流 动 ?如 何 应 对 由于 时 间 、天 气 、交 通 和 集 会 的 影 响 , 起 的话 务 变 - ? 引 f g
光传输网络设计与部署方案详解

光传输网络设计与部署方案详解光传输网络是指利用光纤传输数据的网络系统,它通过将信息转化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具有大带宽、低损耗、高速率等优点。
光传输网络的设计与部署是搭建高效、稳定的通信系统的必备步骤。
本文将详细探讨光传输网络的设计与部署方案,并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网络设计光传输网络的设计是保障网络高质量传输的基础。
首先,需要进行光纤布线,确定光纤连接的路径和长度。
在布线时,应避免光纤的弯曲,以减小传输损耗。
其次,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光传输设备,包括光模块、光交换机等。
在选择设备时,需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兼容性和性能指标。
此外,网络的容量规划也是设计的重要一环。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预期增长率,合理规划网络容量,以确保网络的扩展性和稳定性。
二、网络部署网络部署是将设计好的网络方案实施到现实中的过程。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光纤供应商,确保光纤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部署过程中,需要进行光纤的清洁和检测,以确保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其次,需要进行光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在安装时,应遵循设备厂商提供的操作指南,确保设备安装正确,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验证。
在调试时,需测试光纤的连接情况,进行信号强度和质量的检测,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最后,将设计好的网络方案部署到实际的应用场景中。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网络拓扑配置和参数设定,确保网络的高效运行,并进行监控和维护,及时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
三、光传输网络优化光传输网络的优化是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
首先,可以采用光放大器和光纤增容器等设备,增强光信号的传输能力和距离。
其次,可以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同一光纤上多信道的传输,提高网络的容量和效率。
此外,可采用光纤中继站和光交叉连接等设备,实现网络的灵活配置和扩展。
最后,对网络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光传输网络的设计与部署是搭建高效、稳定通信系统的关键步骤。
通过合理的光纤布线和设备选择,以及网络的容量规划,可以确保网络的扩展性和稳定性。
中兴通讯TD-LTE宽带和集群综合解决方案

ZTE TDD Broadband Trunking Solution
集群通信的特点
集群 Trunking : 一种用于指挥调度专用移动通信技术和 业务
秘密 Proprietary Confidential▲
技术特征:
半双工通信方式。主叫方 呼叫或讲话时,需按住 PTT键,被叫方不需摘机 即可接听电话 支持群组呼叫 呼叫建立时间短
秘密 Proprietary Confidential▲
Broadband Data Service
单位:千人
全球无线宽带用户发展预测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500,000 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Summary
双模接入网,提供 语音集群的基础上 ,还可以进行高速 数据上传下载
语音集群+高 速数据业务
统一平台设计
领先的Uni-RAN, Uni-Core平台设计, 融合各种无线制式, 极大保护客户现有投 资
ZTE TDD 宽带集群解决方案
丰富的产品经 验
提供端到端整体解 决方案,充分节省 客户建网开销
USB Stick Residential Indoor & Outdoor
xPON
HSS HLR
AAA DHCP DNS Operator provides services
Mobile
Macro eNodeB/ NodeB+RNC
Metro Ethernet
Enterprise VPN
PSTN
TD-SCDMA RNC,LAC,RAC,SAC和CID规划指导书(V1[1].1)
![TD-SCDMA RNC,LAC,RAC,SAC和CID规划指导书(V1[1].1)](https://img.taocdn.com/s3/m/8192b402b52acfc789ebc952.png)
TD-SCDMA RNC LAC和CID规划指导书版本:V1.1中兴通讯工程服务部TD网规网优部发布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TD网规网优工作指导书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关键字:RNC规划、LAC规划、CID规划摘要:本文主要描述TD-SCDMA RNC LAC CID的规划。
缩略语:参考资料: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目录1概述 (1)1.1基本概念 (1)1.2LAC的定义 (1)1.3CID的定义 (2)2RNC规划 (3)2.1 RNC规划原则 (3)2.2 RNC规划建议 (3)3LAC规划 (5)3.1寻呼基本过程 (5)3.2寻呼能力计算 (5)3.3系统寻呼能力 (6)3.4LAC规划原则 (7)3.5LAC规划建议 (8)3.5.1 参考单UE话务模型 (8)3.5.2 LAC最大支持放号用户数 (8)3.5.3 位置区与载扇关系考虑 (9)3.6RAC规划 (9)3.7SAC规划 (10)4CID规划 (11)4.1 CID规划依据 (11)4.2 CID规划建议 (11)4.3 CID规划案例 (12)5总结说明 (14)1概述1.1基本概念LAC:位置区识别码LAI:位置区标志,即位置区RAC:路由区识别码RAI:路由区标志,即路由区。
LAI=MCC+MNC+LACRAI=MCC+MNC+LAC+RAC=LAI+RAC(注意:路由区RAI和路由区标识码RAC的区别)1.2LAC的定义位置区码(LAC)包含于LAI中,由两个字节组成,采用16进制编码。
可用范围为0001~FFFEH,码组0000H和FFFFH不可以使用。
一个位置区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
位置区标识LAI由MCC+MNC+LAC组成,LAC(Location Area Code)为位置区域码。
LAI是指UE在不更新VLR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移动的区域。
光纤基站:快速建设TD精品网络的首选

B U+ R B R U光 纤 基 站 是
基站 的 O E P X成 本 降 低 2%左 右 ,P X 成 本 也 降 低 0 CE
1 5% ~3 0%
表 1 扩 容成 本 比 较
■嘲 圈 疆I 哥譬匝 圈 豳I 疆 豳
由 中 兴通 讯 率 先 提 出 , 在
另 外 , 据 对 比 分 析 , 们 看 到 光 纤 基 站 比馈 线 根 我
线 E放置 , l 无论是光纤基 站或者是馈线基站都 必须有
室 外 塔 顶 单 元 , 种 架 构 与 G M/ D A C M 等 无 这 S WC M /D A 线 制式 存 在很 大 不 同 。 在T D产 业 化 的初 期 , 界 普 遍 采 用 馈 线 基 站 , 业 即 室 内基 站 部 分 和 室 外 塔 顶 单 元 之 间 通 过 1 / 线 或 集 2馈 束 电 缆 连 接 , 束 电缆 馈 线 基 站 的 室 内部 分 和 室 外 部 集 分 采 用 集 束 电缆 连 接 , 原 先 的 多 根 馈 线 捆 绑 起 来 构 将 成 一 根更 粗 的 馈 线 。采 用 馈 线 基 站 使 T D的 工 程 施 工 难 度 增 加 , 程 周 期 加 长 , 且增 加 了建 网成 本 , 低 工 而 降 了 网络 的 可靠 性 。 随着 T D产 业 化 的不 断 推进 ,原 来 的馈 线 基 站 逐 渐 往 光 纤 基 站 过 渡 , 纤 基 站 的 室 内基 带 池 ( B 和 光 B U) 远 端 单 元 ( R 通 过 光 纤 相 连 。业 内 专 家 们 一 致 认 R U) 为 :光 纤 技 术 代 替 射 频 电 缆 是技 术 上 的进 步 , 技 术 “ 是 发 展 的 必 然 趋 势 ” “ 束 电 缆 馈 缆 损 耗 太 大 ,防 雷 也 ,集 存 在 问题 , 本 质 上 仍 然 是 馈 线 基 站 , 在 着 传 统 12 其 存 /
探讨TD—LTE无线网络技术

方 勤 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邮通建设咨询有 限公 司 江苏 南京市 2 1 0 0 0 3 )
摘 要 :T D — L T E作为先进的 高新技术 ,已经被认为是 下一代移动通信 网络的主流技 术之 一,本 文主要介绍 了 T D — L T E无线 网络规 划 流程 ,并且对 T D — L T E的覆盖及容量特 性进行 了重点分析 ,以及针对 T D — L T E试验 网络 建设 的覆盖及容量规划给 出相应的建议 。 关键 词 :T D — L T E ;无 线 网络 规 划 ; 覆 盖 容 量
4 对 于影 响 T D — L T E 容 量性 能 的 主要 因素 的分 析 影响 T D — L T E 系统容量性能的凶素有很 多 , 主要有 固定 的配
分别是需求分析 、网络规模估算 、站址规划 、网络仿真 、无线参 数规划这五部分。首先是需求分析 ,在需求分析阶段 ,首先应 该 明确 的是建网策略 ,只有明确 了建 网策 略,才能提 相应的建网 指标 ,同时要求 收集丰 富而准确 的基站数据 、地理信息数据 、业 务需求数据 ,只有有 了这些数据 , 才能保证 T D — L T E 无线 网络规 划的正确发展 ,因为它们是 T D — L T E 无线网络规划 的重要输入 。 网络规模估算 , 网络建设 的基本规模是通过覆盖和容 量估算来确 定的 ,对 于进行覆盖 估算时 的要求是首 先应 了解 当地 的传播模 型 ,并且确定不同区域 的小 区覆盖半径 ,这一环节要求通 过链路 预算来确定。从 而能够估算 出满足覆盖要求的基站数量 。 容量估算 , 作为 T D — L T E 的五个 阶段之一 , 是对于 T D — L T E 网络可承载的系统容量 的分析和估算 , 并且是在分析一定时隙及 配置的条件的前提下进行 的。网络站址 的规划阶段 ,在这个阶段 里 ,主要 的一 I 作是结合 目前 网络站址 的资源情况 ,同时依据链路 预算 的建议值 ,对于 网络站址布局工作 ,与此同时 ,要求确定 目 前覆盖 域可用的共同网络站点 和需新建 的站点 , 这是在确定站 点初步布局的前提下 , 并结合现有资料 或现场勘测来进行站点可 用性分析 的基础上得到的。对于可用的站址 的确定 主要依据传输 资源 、机房条件 、配套 电源 、 无线环境 、天面条件及 T程 可实施 性等这些方 面来进行 的。
立体网络 精彩分层——中兴TD—SCDMA“立体覆盖”解决方案

l 网 - . -
中兴 T — C MA“ DS D 立体覆盖’ ’ 解决方案
常晓丹 中兴通讯 有 限公 司高级工程 师
随着 T 一 C) A商用步伐的加快 ,如何有效地构建 T — C M ISI ) M D S D A精品网络已成为运营商关注
构建 一个 覆盖 广 、能解 决绝 大部 分地 区通信 需 求 的 网络 。 蜂窝 覆盖 是立体 覆盖 的第一 层次 , 宏 建设 立体 覆盖 网络 , 先需要 建设 宏蜂 窝广覆 盖 的网络 。在 网 首 络 建设 初期 , 需要考 虑 宏覆盖 外 , 需要 关 注微 覆 除 还 盖 和后 期 的网络 扩容 ,使 宏覆 盖设 备 的选 择 直接 关
运行稳 定。
1 2 O 0 1 O 7年 7月
维普资讯
3 Ma k t ve G r e iw Re
一
・
U 8天 U 6天 宏 、 覆 盖 互 为 补 充 , 顾 覆 盖 和 表 1 8通 道 RR + 线 方 案 和 6通 道 RR + 线 方 案 的优 缺 点 比较 微 兼 8通道 R U 8天 线 方案 R+
系到 后期 的微 覆盖和 网络 扩容 。
・
R U选 择 6载 波设 备 , 足未 来扩容 需 求。 R 满
T SD D— C MA 天 馈 系 统 的 特 殊 性 导 致 T D—
立体 覆 盖 第 二 层 — — 专 用 覆盖 解 决 方 案
对 于复 杂 的无线 环境 ,除 了常 规室 外宏 蜂 窝覆
宏覆 盖层
+
: 立 体 覆盖 、
微 覆盖 层
T — C MA的技 术特 点 ,针 对不 同 DSD
的覆 盖场景 灵活选 用 86 / 智 能天 // 1 4
打造奥运精品无线网络 中兴通讯TD-SCDMA“多通道”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新一代 T — C M D S D A光纤基站的出现解决了如何快速建设 T —C) A精品网络的问题 , DS1 M 而将
智 能天线 S MA 的思想 引入 室 内 , D 发展 成 “ 多通 道 ” 内覆盖解 决 方案 , 室 不仅 有效 简化 了网络 拓扑 ,
更重 要 的是 减少 了室 内环境 的干扰 , 提升 了用户体验 。
( )A E 3 C P X和 O E P X低 。容量 覆盖独 立规 划 : 无
室 内分布 系统 在 网络建 设 、 新增 制 式 、 容 维护 等 方 扩 面越 来越复 杂 , 济性 和 网络 性 能也逐 渐恶 化。由于 经 T D技术 对 时延要 求严格 ,直放 站和 干放 的使 用都 D 会 对 系统 带来 一定 的干 扰 , 时直放 站 、 同 干放 本 身仍 然需 要一套 不 同于基 站 设备 的 网管 系统 ,使 得 网络 管理复 杂化 。 们 建议 , 充分 考虑 不 同场 景 的特点 我 在 后 , 基站 和直 放站 在 T — C MA系统 中 可 以作 为 微 D SD
“ 多通 道 " 覆盖 方 案 的市 场 需 求
1 降低 干扰 。
因为 T —C MA在 室内并不使 用智 能天 线 ,所 以采 用传统 的室 内覆盖 方案 时 ,D S D DSD T —C MA系 统 在 室 内所面 临 的干扰 水平远 高于 室外 , 而且 多种不 同 的技术在 室 内覆 盖 时存在相 互 间的干扰 , 那
性, 而牺牲了精细运营在成本上带来的节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粗犷式经营中, 即使小区没有用 户, 所有设备也必须持续运行, 而精细运营则应该根据当前小区的话务量来降额运营。同时 , 随着站
1 4;2 0 1 0 7年 7月
中兴通讯TD-SCDMA传输解决方案

U RA T N部 分 1b接 口 u
1 MAE1
1 +E MAE1F
G E GE
F /E EG
G E G 『O E E lG
a 结合 3 ) G业 务发 展需 求 , 行 传输 技术 研 究 、 进
确 定总体 方 案策 略。 b 实 际移动 网络 规划 , ) 传输 网络 规划 。 c )网络 建设 实施 。 d )网络持 续优 化 、 容 。 扩
由此看 来 , 传输 网络 接人 层需 具 备 S M一 T 4的容
袁 明嫡
Yu M i gn an n an
摘 要
络 的要 求 , 阐述 了 T — C MA 网络 建设 原则 以及 中兴 D SD 通讯 独特 的 T — C MA传 输 解决 方案 。 D SD 关 键词 T —C M D S D A 传 输 网 网络 建设
2 1 毕 于 林 学 算 科 系,硕 学位 中 0年 业 吉 大 计 机 学 获 士 0 兴
需求 。
够 满足 业务 发展 的传 送平 台 。
3 网络发 展 的趋 势 是全 I G P化 ,高 速 和大 容量 的数 据业 务是 3 G的 主要特 征 。3 G传输 网络 规划 建
设 的流程 大致 如下 :
1 0 S T 一 CDMA 对 传 输 网的 需 求
根据 T — C MA 网络 的发 展 , D SD 可将其 分 为 R 4、 R 、 6等 3个阶段 。每个 阶段不 同 的网络接 口需 求 5R 和基 站接 人带 宽需 求如 表 1和表 2所示 。
11 时钟 传 送 需求 .2 . C M 20 D A 0 0和 T — C MA均是 基 站 同步系 统 , DSD 但 同步设计 不 同。 D S DM T — C A仅 在基 站 内置 G S实 P 现 基 站 间 同步 ,基 站 与 R C的 同步 与 WC MA一 N D 样 采用 帧同步 , 需要 S H 提供 时钟 。 D
“以动制动”——中兴通讯TD—SCDMA话务流动应对方案

企 业 视 点
中兴通讯T — C MA D S D 话务流动应对方案
郝黎凯 张 磊 中兴通 讯有 限公 司
在 过去 的2 0 年 ,频 繁 出现 在经 济领域 的一 个热 点词 07 语就是 “ 流动性过剩 ”。流动 性过剩导致经济过热 、通胀恶
维普资讯
“ 以动制动”——申兴通讯T — c M 话 务 流动应对方案 DsDA
企 业 视 点
从实 现难 度 来说 ,固定 调度 最简 单 ,但 是确 定 的分 配 比例 和切换时 间,往往会和 实际话务需 求有一定 的误 差 ;周 期性调 度更进一步 ,但 考虑到效 率 ,不可 能将周期设置得 太 短 ,对话务 的实时变动不太敏 感 ;全动 态调度最灵活 ,也 最 能体现 共享 的效率 ,是 目前 资源共享技术 的难点 ,也是 主要
1 “ 态 资 源 池 ” 对 抗 话 务 迂 徙 。 动
对于一般 的热 点地 区 ,可 以通过在 网络设 计时 留有一定
束 ,观众突发通信 的场合。 分别针对这 两种主要的流动 性 ,提 出 以流动性 对付流动
臣
一
・
: 责 任 编 辑 :周 霞 z o xa o 6 g _o m : h u i2 o @ maI o _
点 之 间 共 享 基 带 资 源 打 下 了基 础 。 自从 2 0 年 7 , 由 中兴 06 月
阈值后 ,则从空 闲基带 资源 中分 配基带资源给 该小区 ;如果 没有空 闲资源 ,则从其他 轻载荷 的小区抢 占基 带资源进行分 配 。抢 占采用 通知 R NC迁 移用 户 的方式 进行 ,可 以保 证被 抢 占资源 上用户的业务 质量 。 从 图 1 以看 到使 用动 态 资 源 池带 来 的效 益 。 假 设生 可 活 区和 场 馆 区的 峰值 话 务 量 要 求 的站 型都 是 ¥ 6 ( 8 6 6 1 载
中兴通讯荣膺《人民邮电》“TD

中兴通讯荣膺《人民邮电》“TD “2012年度《人民邮电》编辑推荐奖”近日揭晓,中兴通讯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实践表现,在“移动.无线”、“宽带.光纤”、“ict.融合”三大评选领域收获了四项大奖,分别为“td-lte 全球化推广先锋奖”、“大带宽智能传输网创新方案奖”、“智慧城市优秀解决方案”和“新一代模块化数据中心技术创新奖”。
该活动由通信行业权威媒体《人民邮电》报主办,由来自三大电信运营商业务与技术部门的专家、业内科研机构及第三方机构专家、《人民邮电》报和第三方媒体的资深编辑、记者组成评审团,经初评、澄清材料和总评三个阶段对各参选厂商及方案进行层层选拔。
2012年中兴通讯在td-lte全球化推广方面收获了累累硕果,足迹遍布欧洲、印度、独联体、亚太、东南亚和美洲等区域。
截至2012年底,中兴通讯已为30个国家的42个全球领先运营商建设了td-lte实验局和商用网络,其中包含12个td-lte商用合同。
中兴通讯发挥了关键的“推广先锋”作用,使全球运营商能够更加了解td-lte,并进一步部署和推出td-lte商用网络。
这是td-lte的胜利,更是“中国智造”的胜利。
毫无疑问,在td-lte领域,中兴通讯无论在技术实力还是在市场拓展方面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兴通讯端到端大容量otn网络解决方案覆盖了光传输网络从骨干层、城域核心层到城域接入汇聚层的各网络层次,同时为运营商用户和政企网用户提供了全面的传输解决方案,因此获得了此次评选的“大带宽智能传输网创新方案奖”。
与业界其它大容量传输解决方案相比,中兴通讯更加注重端到端总体方案的实现,简化网络部署和业务调度,降低维护成本。
该方案在目前热点的100g技术上采用主流的pm-qpsk相干接收调制及先进的sd-fec技术,传输性能优异,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中兴通讯围绕节能、模块化、智能管理等数据中心核心因素打造的新一代的usapphire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获得本年度“新一代模块化数据中心技术创新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兴通讯TD光传输建网思路探讨
1 引言
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制式之一,TD-SCDMA受到各方尤其是国内相关产业界的密切关注。
而身为光传输网络的研究者,则更加关注TD网络建设对传输承载网络的需求及影响,考虑适应TD当前及中远期发展的承载技术方案、配套传输网络规划建设方式、TD技术发展与光网络自身技术发展的融合等问题。
2 TD传输承载网技术方案选择
从TD网络近期和中远期发展来看,可将其分为R4,R5,R6三个阶段。
各阶段TD
网络的业务承载协议、接口和业务容量各有不同,Iub网络接口从E1演进至GE/FE,Iu-CS接口从STM-N/GE演进至GE,Iu-PS/Nb/Gn/Gi接口从GE演进至GE/10GE。
鉴于此,TD传送网应根据不同的技术应用阶段,选择与之匹配的成熟技术进行组网建设。
TD-SCDMA网络结构分为UTRAN和CN两大部分。
RNC一般采取大容量、少局所的建网方式,因此在传送网层面上RNC与MGW,MSC Server,GGSN,SGSN等节点一起归并到城域传送网的核心层;而Node B数量较多,且分布分散,应把从Node B到RNC 的业务传送归并到城域传送网的接入层和汇聚层中。
由此可见,UTRAN的建设是对城域传送网影响最大的层面。
2.1 传输承载网技术方案探讨
(1)R4阶段UTRAN的承载技术方案
经研究,目前TD-SCDMA R4阶段对RAN的基本需求是:基站设备Iub接口主要有IMA E1,STM-1两种,建网初期1~2年内以满足语音业务应用为主,数据多媒体业务为辅,一般需提供3~8路的E1链路。
少量通过基带拉远技术远程连接其它子基站或射频单元的大容量基站需要通过STM-1接口进行连接(其容量与实际组网相关)。
在该阶段,采用成熟技术对业务进行透传,是传输网络建设的优选方案。
即采用SDH 对业务进行透传,实现业务的高质量传送。
这样做既能低成本、快速建网,又使网络层次清晰,业务层与传输层分离,便于管理。
(2)IP化UTRAN的承载技术方案
最初,UTRAN采用ATM传输技术,随着IP技术的日益盛行,在R5阶段的规范中引入了IP传输作为第二种可选的传输机制。
这样,用户平面帧的传输除采用AAL2/ATM 之外,还可在Iur/Iub接口采用UDP/IP,在Iu CS接口采用RTP/UDP/IP。
为保证运营商网络中物理层接口实现方式的灵活,对于物理层接口,规范没有做详细规定,即不限制底层物理介质,包括E1/T1/STM-1/Ethernet等,具体使用取决于运营商本身。
为了提高带宽利用率,保证语音业务的高QoS,该阶段可选择语音、数据分路传送的方式。
对语音业务进行透明传送,对数据业务可适当利用MSTP的二层交换、内嵌MPLS,RPR等技术实现带宽的统计复用和安全隔离。
(3)CN传输承载网技术方案
R4阶段TD系统核心网已实现IP化,接口以高速POS口与GE口为主,后期可发展为10GE。
传统SDH设备承载效率低,建议在SDH层面上适当引入动态WDM(ROADM+GSS)来承载大颗粒业务。
2.2 基站光纤拉远传输方案探讨
中兴通讯在TD-SCDMA基站技术上领先于业界,采用第二代分布式TD基站(BBU+RRU)技术,率先在青岛实现现网应用。
BBU和RRU之间通过光信号通讯,相比传统的大量电缆馈线到塔顶的方式具备以下两个优点:
(1)解决了线缆复杂、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2)BBU和RRU分离,使组网灵活方便,解决了机房、电源等多种难题。
通常,BBU与RRU间采用光纤直连承载。
然而经过分析,当BBU与RRU之比为1:N 时,用粗波分设备组网,以波长替代裸光纤将节省大量的宝贵光纤资源。
对现有2G 网络中已铺设的光纤利旧复用,可避免在密集城区铺设新光缆,保证网络的快速建设,并使网络具备良好的扩展性。
综上所述,TD配套传输网络建设应主要采用MSTP技术,实现对TDM及数据业务的
接入、处理、调度,核心层及RRU-BBU间适度引入WDM,实现大颗粒数据业务的高效传送与调度,节省光纤资源。
该方案既能满足TD当前的建设需求,同时也能适应TD中远期的动态发展。
3 TD传输网建设方式探讨
现有的传输网条件是否已满足TD网络建设需求?是否需重新规划建设传送网络?
这是每一个网络规划实施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下面将对现网与TD所需配套传输网络进行比较:
(1)从站点部署角度看,受到覆盖能力及规划方式的限制,部分TD基站与2G基站不同址。
(2)早期传输网络主要提供2M通路业务,接口速率低、种类单一,中低端设备不具备容量平滑升级能力,数据类业务处理能力较差,尤其是大颗粒数据业务的承载效率低。
(3)密集商业区、体育场馆等环境下常采用的BBU+RRU分布式基站方式将导致带宽需求急剧增长。
而现有网络部分区域已接近饱和,剩余带宽难以支撑TD网络的新增业务。
此外,由于近年来2G、大客户等业务剧增及业务具备突发性和不平衡性,部分区域网络虽具有较大容量,但在全网调度方面出现瓶颈,网络资源利用率低、网络业务不够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4)TD网络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距大规模商用尚有一段距离。
TD网络持续的技术制式演进、基站站型升级、规划调整等因素给现有网络带来振荡,对现有2G业务、大客户业务有不利影响。
结合TD网络站点规划及发展预测等各方面情况,建议规划独立的TD配套传输网络,以新建网络为主,适度引入波分技术。
4 TD传输网远期发展趋势
近年来,数据业务迅猛发展,业务IP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导致传输网承载信号从TDM到IP的逐渐转变。
这与TD配套传输网络长期发展所面临的需求和挑战是一致的。
当前,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MSTP技术,利用SDH网络的多余电路(时隙)资源,实现对数据业务尤其是以太网业务的透明传送,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了功能的深化和演进。
譬如,增加L2交换、内嵌RPR功能以及MPLS功能等。
但随着3G IP化演进和相关技术及标准的成熟,同时伴随着分组传送技术、标准和产业链的成熟,以现有光纤网络结构为基础,建设基于分组传送技术的城域传送网,并辅以大容量WDM (OXC)的传输骨干网是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见图1)。
由于TDM和数据业务的比重颠倒不是一蹴而就的,TD网络走向全IP化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未来的几年内,MSTP的市场应用会保持相当的稳定性。
WDM设备体系也将顺应分组传送的需要,扩大业务承载能力,IP OVER WDM是传输解决方案中需要重视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