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歌教案
劳动歌 教案
![劳动歌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f635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7.png)
劳动歌教案教案标题:《劳动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歌的概念和特点;2. 学习并掌握《劳动歌》的歌词和曲调;3.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和尊重,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积极性;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劳动歌》的音频或视频资源;2. 打印或制作《劳动歌》的歌词;3. 音乐播放设备;4. 学生合作小组。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劳动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劳动的思考和兴趣。
导入:2. 播放《劳动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聆听并观看。
讨论:3. 引导学生讨论《劳动歌》的内容、歌词和曲调,了解歌曲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歌曲学习:4. 分发《劳动歌》的歌词给学生,并一起朗读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5. 分段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唱歌。
6. 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他们提高歌曲的表演和表达能力。
合作创作:7.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创作一段与劳动相关的歌词,并配以简单的旋律。
8. 每个小组派代表表演他们的创作,其他小组进行欣赏和评价。
反思总结:9.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他们分享对劳动的新认识和体会。
10. 总结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进行评价。
拓展活动:1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余时间,寻找并学唱其他与劳动相关的歌曲。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 评价学生对《劳动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评估学生在合作创作中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1. 将《劳动歌》与其他相关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2.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舞蹈等方式表达对劳动的理解和感受;3. 组织学生参观或参与社区劳动活动,增强他们对劳动的实际体验。
注意事项:1. 确保音乐播放设备正常工作;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 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4. 在合作创作环节,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贡献,培养团队意识。
有关劳动儿歌教案中班
![有关劳动儿歌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054d6fa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0.png)
有关劳动儿歌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劳动儿歌,了解劳动的重要性;2.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4. 增强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劳动儿歌的歌词和旋律;2. 了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3.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让幼儿理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2.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劳动儿歌音乐录音;2. 劳动儿歌歌词卡片;3. 劳动主题的手工制作材料;4. 劳动主题的图片故事书。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教师可通过播放劳动儿歌音乐,或者讲述劳动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进入劳动主题的氛围中。
2. 学习劳动儿歌。
教师播放劳动儿歌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唱起劳动儿歌。
同时,教师可以出示劳动儿歌的歌词卡片,让幼儿看着歌词,跟着音乐一起唱。
3. 感悟劳动的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交流,让他们谈谈自己对劳动的理解,引导幼儿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同时,可以讲述一些简单的劳动故事,让幼儿在故事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4. 劳动主题手工制作。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劳动主题的手工制作材料,如纸板、颜料、剪刀、胶水等,让幼儿动手制作一些与劳动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小花园、小农场等。
通过动手制作,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5. 观看劳动主题图片故事书。
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一些劳动主题的图片故事书,让幼儿通过图片和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劳动的场景和过程,培养幼儿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劳动儿歌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劳动主题活动和教学内容,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劳动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乐趣。
幼儿劳动节歌曲教案
![幼儿劳动节歌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3848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c.png)
【幼儿劳动节歌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节的含义,传承劳动精神;2.通过唱歌的方式表达爱劳动的态度;3.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劳动意识;4.培养幼儿的语言和表现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1.幼儿喜欢的或音乐动感的劳动节歌曲磁带或光盘;2.与劳动有关的实物和图片、故事书;3.发声训练和体育活动道具(如口琴、火柴棍、颜色带、小球、绳);4.录音机或卡拉OK设备;5.幼儿纸容器、纸剪刀、胶水、彩笔、颜料、发泡塑料等。
三、教学内容一、引入1.演唱《歌颂劳动》2.引导幼儿:今天我们过了一个好日子,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不知道的来问答一下。
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劳动节吗?为什么要过劳动节?二、探究活动1.播放《东风快递员》、《小兔大做家务》等劳动节歌曲,听时一边展开讨论活动2.观看《小兔大做家务》(音乐故事片)3.学唱《我是小保姆》三、综合活动1.发泡塑料创作游戏:简单的颜色、图案等切割、装饰等,制作出简单小工具,如鱼轮、鸟笼、茶杯、餐具等;2.化妆和表演活动:小账房、小护士、小工人、小邮递员、小保姆、小厨师等角色的化妆和表演;3.幼儿音乐活动:用发声训练和体育活动道具,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声音和节奏感,练习口语表达和表演技巧等。
四、评估1.老师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2.幼儿自我评价,集体评价、老师点评。
五、延伸活动1.到社区的劳动博物馆、工厂、邮局等地参观或实地体验;2.从实际生活中挖掘、记录、制作、表演劳动实践场景,激发幼儿对劳动的认识和热爱。
六、思考与总结1.总结教学活动的效果、不足和改进方案,择优采纳;2.幼儿自我思考对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不足和反思。
夏季劳动歌曲教案小班
![夏季劳动歌曲教案小班](https://img.taocdn.com/s3/m/8f0293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c.png)
夏季劳动歌曲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夏季劳动的重要性,了解一些与夏季劳动相关的歌曲,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夏季劳动歌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介绍夏季劳动的重要性,学习夏季劳动歌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难点,使学生理解夏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夏季劳动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夏季劳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2. 学习夏季劳动歌曲。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与夏季劳动相关的歌曲,如《春天的故事》、《播种歌》等。
然后向学生传授这些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
3. 分组合作,编排表演。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的夏季劳动歌曲,自行编排表演节目。
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舞蹈动作、合唱部分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4. 展示表演成果。
让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编排的表演节目,让全班同学欣赏和评价。
教师可以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5. 总结讨论,引导思考。
通过展示和点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夏季劳动的意义,让学生从表演中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夏季劳动的重要性,学会了一些与夏季劳动相关的歌曲,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音乐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表演和讨论,学生对劳动有了更深的理解,激发了对劳动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五、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劳动场所,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加深对劳动的理解和尊重。
也可以邀请一些从事劳动工作的人员来学校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特点,拓宽学生的视野。
《劳动歌》教案
![《劳动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61cf7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9.png)
《劳动歌》教案教案:《劳动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音乐教材《劳动歌》。
这首歌颂扬了劳动的尊严和价值,歌词描绘了劳动者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劳动歌》的歌词和曲调,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
2. 通过学习这首歌,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
3. 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劳动歌》的歌词和曲调,能够正确演唱。
难点:理解歌词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音乐教材、乐谱、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劳动场景的视频片段引入,如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辛勤和光荣。
2. 新歌教学:(1)教师播放《劳动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2)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3)教师对歌词进行解析,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
3. 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接龙演唱《劳动歌》,检验他们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单独演唱,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六、板书设计板书歌曲名《劳动歌》,并在旁边加上劳动相关的图片,如农民、工人等,以突出劳动的主题。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劳动歌》的歌词和意义,分享他们对劳动的认识。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他们对劳动的看法,并将想法写成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劳动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参加学校的植树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进一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和难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环节。
劳动之歌教学教案
![劳动之歌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b60f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3.png)
劳动之歌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之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
2.识谱、朗诵、演唱《劳动之歌》。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劳动之歌》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
2.乐谱、歌词和翻译材料的复印件。
3.音乐器材如钢琴、吉他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播放一些劳动主题的音乐,如《工农兵》、《渔光曲》等,让学生跟着节奏拍打身体。
2.导入与感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劳动之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
3.听取文学知识(10分钟)教师播放《劳动之歌》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欣赏,感受其中蕴含的力量和情感。
4.短暂小结(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对《劳动之歌》的印象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课时:1.学习歌词(15分钟)教师分发《劳动之歌》的歌词和翻译材料,逐句讲解并帮助学生理解含义。
2.训练声音(15分钟)教师教学生正确的发音、节奏、呼吸等基本唱歌技巧,并进行集体练习。
3.音乐表现(10分钟)学生们分组,根据自己的角色进行分组表演,模拟劳动场景,表达歌词中所描述的情感。
4.集体合唱(10分钟)学生们进行集体合唱练习,尽量做到声音、节奏、和谐。
第三课时:1.学习乐谱(15分钟)教师分发《劳动之歌》的乐谱,并教学生认识各个音符、音符组合等基本乐谱知识。
2.乐器伴奏(15分钟)教师演奏钢琴或吉他等乐器,为学生们伴唱,让学生们感受到乐器与声乐的结合。
3.技巧训练(15分钟)教师针对一些较难的音程和节奏进行练习,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第四课时:1.组织开放课堂(20分钟)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特长,结合乐器和声乐,在班级中进行表演和演唱。
2.分享和总结(10分钟)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需改进之处。
课后延伸:1.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一首或多首劳动主题的歌曲进行学习和演唱,激发他们对劳动的热爱。
2.学生可以通过调研和采访等形式,了解劳动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劳动者的困境,培养社会责任感。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设计:劳动的歌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设计:劳动的歌](https://img.taocdn.com/s3/m/ab6c664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c.png)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设计:劳动的歌一、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的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2.能够正确演唱《劳动的歌》的歌词和旋律3.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作用,能够体会劳动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二、教学内容1.《劳动的歌》的介绍和歌词学习2.《劳动的歌》的旋律学习和演唱3.进一步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和作用,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三、教学过程第一节介绍《劳动的歌》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劳动,劳动的作用和重要性2.听一段《劳动的歌》的旋律,让学生听出这是一首歌,并以此引导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名称及作用3.介绍《劳动的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4.分享与学生有关的鼓励劳动和表扬劳动者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劳动的不易和劳动者的付出第二节学习《劳动的歌》的歌词和旋律1.分段教学歌词,让学生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学习并掌握2.教学旋律,让学生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学习并掌握,并进行唱跟读练习3.教师演唱整首歌曲,让学生跟唱4.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唱歌练习,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节奏和音调第三节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和作用1.向学生介绍劳动者的不易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2.分享与学生有关劳动带来快乐和成就感的故事,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喜悦和成就感3.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一名劳动者,你会做什么样的劳动,为什么?四、教学评价1.反复演唱《劳动的歌》,检查学生掌握程度2.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内容和个人表现进行评分,总结课堂教学效果五、思考题1.你认为劳动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2.如果你是一名劳动者,你会做什么样的劳动,为什么?六、教学资源1.《劳动的歌》歌曲的音频资源2.相关图书资料的电子资源3.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及教辅资料以上是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设计:劳动的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和作用,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
希望本节课能够对各位老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珍爱孩子,共同成长!。
幼儿园优质课-《劳动歌》教案
![幼儿园优质课-《劳动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baba59bceb19e8b9f6ba49.png)
《劳动歌》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劳动歌》教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劳动歌》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熟悉《劳动歌》旋律,感受艺术表现中的真善美二、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劳动歌》,能够理解和表现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三、能力目标:将歌词与曲调及画面结合,体会各种艺术要素的联系。
主动感受理解歌曲的内涵。
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分析歌曲中重复手法的运用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学习识别艺术作品和艺术要素所表达的情感与情绪,并作出反应。
教学准备:1、美术活动的材料与表演道具。
2、有关多媒体光盘和音响磁带。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辅助铺垫1、发声练习:连音与顿音唱法。
体会两种唱法的特点。
2、视唱练习:弱起节奏的认识与学习。
二、创设情景,以趣激思,学唱歌曲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白雪公主》吗?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师:小矮人长的那么丑,有什么值得我们喜欢的?师:正因为它们有善良的美德,才深受人们的喜爱。
只要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他就是最可爱的人。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动画片《白雪公主》的插曲《劳动歌》。
(板书)《劳动歌》2、聆听歌曲《劳动歌》,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
思考与感受:a、从歌曲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情景?(热烈的劳动场面)b、找出你认为最有特点的乐句。
3、学唱与分析歌曲。
(1~2遍)思考:a、歌曲由几部分组成的?(二部分)b、歌曲中有哪些重复的地方?(音调节奏词义)c、这些重复有什么作用?——具有表现劳动动作和劳动律动的作用。
——有一种坚定、果断的`表现。
4、重、难点练习,指导纠正。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自创情景,探索体验,表演歌曲1、自创、自编、自演七个小矮人愉快劳动时的情景。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活动好吗?请看大屏幕。
师:你们的帽子准备好了吗?看谁的帽子最漂亮!(挑选七个同学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点评)2、分三组进行合作,共同演绎《劳动歌》。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劳动的歌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劳动的歌](https://img.taocdn.com/s3/m/f5c5983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6.png)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劳动的歌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劳动之美,颂扬劳动者作出的贡献;2.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以整齐流畅的节奏演唱歌曲;3.学生能够善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共同演唱。
教学准备1.教材中关于“劳动的歌”的学习内容;2.音乐播放器和该歌曲的音频文件;3.合适的音乐伴奏和声乐指导者;4.学生的乐器(如手鼓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活动(10分钟)1.教师铺陈让学生了解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我们要学习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劳动歌》,而这首歌主要表达的是“劳动颂歌”。
2.课堂上教师播放音频文件,让学生先听一遍这首曲目,带着问题:“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想或想法?”请学生们进行表达,并将他们的回答记录下来。
第二步:词汇解说及歌词导读(20分钟)1.“颂扬”解释:赞美,赞扬。
2.“劳动者”解释:辛勤工作的人。
3.教师要求学生口背歌词“边上劳动着的是谁,黄土上一双双血手。
吃干饭的我们留在家里,他们供给晴雨和日夜。
”第三步:合唱练习(25分钟)1.教师把歌曲的歌词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跟着歌词学习歌曲的节奏和音调。
先对一到两个小节进行唱练,再组成一个完整的乐章。
教师可以先演唱,然后让学生跟唱,边唱边分小组进行练习。
2.巩固训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跟着歌曲节奏反复进行演唱,教师在其中提出指导和建议。
让学生在团队中有机会发挥合作与协调的精神。
第四步:创编活动(20分钟)1.每个小组用动身、搭配的形式,创建一幅小海报来展示劳动美德。
2.创作主题要有关劳动和劳动者的艰辛。
学生可以上网获取素材、图片或是自己动手剪贴。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素材,比如保洁工、护士、医生等职业的图片或文字。
3.如果时间足够,可以让学生到校园(或周围社区)采访劳动者,并且在小组中进行分享。
学生们可以通过分享获取更深层次的观察和体验,从而提升对劳动的认识。
第五步:总结展示与互动(5分钟)1.教师总结学习的重点内容:“我们学习了《劳动歌》,了解了劳动的辛苦及劳动对社会的贡献,我们学习了演唱技巧和合作精神。
音乐教案初中劳动的歌
![音乐教案初中劳动的歌](https://img.taocdn.com/s3/m/1b87476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2.png)
音乐教案:《初中劳动的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歌曲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劳动歌曲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初中劳动的歌》,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感受劳动的喜悦和自豪。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汲取劳动的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初中劳动的歌》是一首富有节奏感的劳动歌曲,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展现了劳动的喜悦和自豪。
2. 歌曲结构:歌曲共四句,每句四小节,节奏明快,旋律简单。
3.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掌握劳动歌曲的演唱技巧。
4.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劳动歌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劳动歌曲。
2.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初中劳动的歌》,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歌曲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劳动场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义。
5. 演唱展示:各小组进行演唱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歌曲的价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初中劳动的歌》。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的劳动场景,体会到劳动的喜悦和自豪。
3.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把握节奏和音准。
4.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练习和演唱展示,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对学生音准和节奏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2. 引导学生关注劳动歌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教师应注重自身的示范作用,以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劳动主题儿歌教案模板范文
![劳动主题儿歌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f9d35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d.png)
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2. 教会幼儿唱《劳动最光荣》这首儿歌,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劳动的乐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1. 让幼儿学会唱《劳动最光荣》这首儿歌。
2. 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1. 让幼儿理解儿歌中的劳动意义。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音乐《劳动最光荣》2. 儿歌《劳动最光荣》歌词3. 劳动工具(如扫把、抹布等)4. 游戏道具(如接力棒、沙包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劳动动作,如擦桌子、扫地等,让幼儿感受劳动的快乐。
2.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劳动吗?劳动有什么意义呢?”二、学习儿歌1. 教师播放《劳动最光荣》这首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唱儿歌。
2. 教师逐句教唱儿歌,并引导幼儿理解歌词中的劳动意义。
3.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儿歌接龙比赛。
三、游戏活动1. 游戏名称:接力劳动2. 游戏规则: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手持接力棒,跑向终点,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个代表,依次类推。
第一个到达终点的组获胜。
3. 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觉得劳动有什么意义呢?”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劳动,热爱劳动。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音乐、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2. 在游戏环节,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劳动歌曲创编教案模板范文
![劳动歌曲创编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89887a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1.png)
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歌曲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劳动歌曲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音乐表达能力。
3. 通过劳动歌曲创编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劳动歌曲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元素进行劳动歌曲创编。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劳动歌曲,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劳动歌曲的基本结构,包括歌词、旋律、节奏等。
2. 引导学生分析劳动歌曲的特点,如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劳动气息等。
3. 分组讨论:结合劳动歌曲的特点,思考如何进行劳动歌曲创编。
三、劳动歌曲创编1. 教师分发歌词、旋律、节奏等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劳动场景,如:清洁、植树、种田等。
3. 学生根据所选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劳动歌曲创编。
4.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劳动歌曲,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歌曲创编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 引导学生思考:劳动歌曲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劳动,用音乐表达对劳动的热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歌曲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劳动歌曲创编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创新能力。
3. 学生对劳动歌曲的评价和反馈。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歌曲《劳动歌》教案
![歌曲《劳动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98213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f.png)
歌曲《劳动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歌曲的特点,感受劳动的喜悦和劳动者的辛勤。
2. 学会演唱歌曲《劳动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通过歌曲学唱,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劳动歌》,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合唱部分的配合。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劳动歌》乐谱、教学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五线谱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劳动歌》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2. 教学歌曲: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及劳动歌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歌曲。
3.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 歌曲处理:教师指导学生对歌曲的音准、节奏、速度、力度进行处理,使歌曲演唱更加生动有趣。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和歌曲《劳动歌》的教育意义。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劳动歌》,加强音准、节奏的掌握。
2. 家长签字确认,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3. 教师在下一节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歌曲演唱:评价学生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表情和准确性。
3.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他们对歌曲《劳动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劳动主题的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2. 邀请劳动模范或有劳动经验的人士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劳动故事和心得,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3.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如植树、环保清洁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喜悦和价值。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歌曲《劳动歌》教案
![歌曲《劳动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bc8f3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2.png)
歌曲《劳动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劳动歌曲的特点和魅力。
2. 通过学习《劳动歌》,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唱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劳动歌》的旋律、歌词和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协调和音乐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劳动歌》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合唱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劳动歌曲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对劳动歌曲产生兴趣。
2. 新课教学:a. 教唱《劳动歌》的旋律,注意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b. 教授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培养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c. 结合旋律和歌词,进行演唱练习。
3. 合唱部分教学:a. 分析合唱部分的旋律和节奏,讲解合唱的技巧和协调。
b.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声部的平衡和音量的控制。
c. 整队进行合唱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协作。
4. 巩固与拓展:a. 让学生自主练习《劳动歌》,巩固所学内容。
b. 引导学生对其他劳动歌曲进行欣赏和分析,拓展音乐视野。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劳动歌》,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学生能够在合唱中做到声部协调,音量平衡,表现出劳动的韵律和美感。
3. 学生能够理解劳动歌曲的意义,表现出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劳动歌曲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劳动歌曲的魅力。
3. 分组练习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其他劳动歌曲,引导学生对劳动歌曲产生兴趣。
2. 教授歌曲:a. 教唱《劳动歌》的旋律,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b. 教授歌词,解释歌词的意义,引导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c.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合唱部分教学:a. 分析合唱部分的旋律和节奏,讲解合唱的技巧和协调。
歌曲《劳动歌》教案
![歌曲《劳动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0c4e8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e.png)
歌曲《劳动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歌》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2.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演唱能力。
4.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劳动歌》的词曲分析。
2. 歌曲的节奏、音高、音准等方面的教学。
3. 集体演唱《劳动歌》的排练。
4. 歌曲背景和劳动精神的讲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劳动歌》的词曲演唱,集体演唱的协调性。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背景、乐理知识。
2.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分组练习,集体演唱。
4.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歌曲《劳动歌》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
2. 乐理知识教学:讲解歌曲的基本节奏、音高、音准等知识。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歌曲,重点关注高音和节奏部分。
4. 集体演唱:全体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教师指导协调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演唱能力:评估学生在歌曲演唱中的音准、节奏和音色等方面。
3. 集体演唱协调性:关注学生在集体演唱中的配合程度,以及整体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劳动主题的实践活动,如植树、打扫卫生等,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
2. 邀请劳动模范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精神和价值。
3. 举办劳动主题的文艺演出,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劳动精神。
八、教学资源:1. 歌曲《劳动歌》曲谱。
2. 相关劳动主题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音响设备、麦克风等。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在集体演唱中发挥出最佳效果。
歌曲《劳动歌》教案
![歌曲《劳动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e1ec8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09.png)
歌曲《劳动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劳动的喜悦和劳动者的精神风貌。
2. 通过学习《劳动歌》,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学会用歌声表达劳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劳动歌》,理解歌曲背后的劳动精神。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音响设备、乐谱。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引入劳动歌曲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劳动歌》,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3. 歌曲分析:教师分析歌曲的结构、曲式,让学生了解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节奏等方面的错误。
5. 展示:各小组依次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和歌曲表达的劳动精神。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复习歌曲《劳动歌》,加强节奏、音准的练习。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3. 下一节课前进行课后作业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音准确性、节奏感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他们在家的学习效果。
3. 歌曲表演:评价学生在分组表演中的表现,包括歌曲演唱、动作表情等。
4. 学生自评、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互相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如植树、扫地等,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喜悦。
劳动的歌教案设计(推荐5篇)
![劳动的歌教案设计(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34482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3.png)
劳动的歌教案设计(推荐5篇)第一篇:劳动的歌教案设计《劳动的歌》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对我国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及劳动歌曲。
2、欣赏《船工号子》、《哈腰挂》、《催咚催》,体验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了解劳动号子及其基本类别,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
3、初步了解我国民歌类型中除号子以外的山歌、小调。
4、通过欣赏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加强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1、中国民歌的体裁分类。
2、激发学生对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船工号子》是1981年的影片《旋涡里的歌》的一首插曲。
歌曲吸收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创作而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表现船工劳动的男声独唱曲。
廖云、孑农作词,常苏民、陶嘉舟作曲。
《川江船夫号子》是流行于四川境内长江流域的一种船工劳动号子,由8首不同特点的号子联缀而成。
行船时,通过号工的领唱来指挥、协调大家的动作。
领唱部分旋律婉转,装饰音较多,常用远距离音程,和唱部分节奏富于变化,常与领唱交织重叠,构成多声部合唱。
每种号子有不同曲调,可以独立唱,也可以联唱。
其中,有表现在平静江面上航行时唱的悠扬动听的《平水号子》和《下滩号子》;有发现险滩后,准备投入紧张战斗时唱的、坚定有力、充满信心的《见滩号子》;而在闯滩夺险与凶滩恶水搏斗时,唱近似呐喊的急促紧张、气氛强烈的《上滩号子》与《拼命号子》。
《哈腰挂》是流行于我国东北林区的一种抬木号子。
又称“吆号子”,流传较广,遍及整个东北林区。
属于搬运号子类。
歌唱简便,气势雄浑,曲调起伏较小,表现了北方森林伐木工人粗犷、质朴、坚毅的性格。
在抬较细的小木头时,进行的速度比较快,歌声高亢,号子的旋律性较强;如遇到沉重的大木头时,每个人肩负着几百斤的重量,精神需要高度集中,行进速度不仅减慢,而且唱时不可避免地带着粗重的自然呼喊声,领唱与和唱在接腔时常形成声部重叠。
劳动歌曲歌伴舞教案
![劳动歌曲歌伴舞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ef36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7.png)
劳动歌曲歌伴舞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劳动歌曲的意义和历史背景;2.学习劳动歌曲的歌词和旋律;3.学习劳动歌曲的舞蹈动作;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劳动歌曲的歌词和旋律;2.劳动歌曲的舞蹈动作。
三、教学难点。
1.学习劳动歌曲的舞蹈动作;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
1.劳动歌曲的音乐录音;2.劳动歌曲的歌词;3.教学用具,音响、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劳动歌曲的意义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劳动歌曲在劳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学习歌词和旋律。
教师播放劳动歌曲的音乐录音,带领学生一起听歌,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学生可以跟着音乐一起唱歌,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3.学习舞蹈动作。
教师向学生展示劳动歌曲的舞蹈动作,并分解动作进行教学。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练习舞蹈动作,注意动作的协调和节奏感。
4.合作练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一起练习歌曲和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每个小组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互相欣赏和学习。
5.展示表演。
每个小组可以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成果。
学生可以通过表演来加深对劳动歌曲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舞台表现能力。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劳动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还学会了相应的舞蹈动作,并且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劳动歌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还可以通过歌曲和舞蹈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表现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劳动的歌教案
![劳动的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4bdf9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3.png)
劳动的歌教案一、教案概述本节课是一节美育课,主题为劳动的歌。
通过学唱劳动的歌曲,培养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劳动的重要性,掌握劳动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劳动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情感认同。
四、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劳动的歌曲教材。
2.教学工具:音响设备、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老师播放一段劳动的视频,向学生展示人们劳动的过程和劳动的重要性。
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学唱劳动的歌曲(30分钟)让学生集体学唱劳动的歌曲,如《劳动最光荣》、《白手起家》等。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表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分组合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劳动的歌曲,编写一段表演剧本,展示劳动的场景和故事。
要求每个小组的表演内容都要体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4.表演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通过表演展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劳动的内涵和意义。
5.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和美好,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劳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及小组表演的表现。
2.评价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和态度的改变。
七、拓展延伸在课外活动中,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体验各种实际劳动,增强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唱劳动的歌曲和小组表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参与热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劳动的疏远和不重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淀实验小学冯琳
年级:二年级1班
课题:《劳动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劳动歌》使学生能够发挥想象空间,为音乐编创出美丽的故事情节。
2、根据音乐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3、根据故事情节做表演,培养学生的互相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劳动歌》的主旋律,并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旋律的理解,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编织出美丽的童话故事。
学生分析:创造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大于生活中固有的一切事物。
教师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音乐的兴趣。
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
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来理解劳动内容。
低年级的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音乐课,他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中找到美丽动听的音乐。
从而也能培养孩子们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也许以后他们就会在里外喜欢的动画片中留心音乐。
教材分析:《劳动歌》是美国动画片《白雪公主》中的插曲,由贺锡德泽河、记谱、配歌。
《劳动歌》是七个小矮人在矿井劳动时唱的歌。
歌曲为降A大调,2/4拍,三段体,情调活泼。
前奏用八度大跳音程构成的旋律,八分音符的节奏,表现他们正积极地挥舞锹镐。
歌声的前8小节是A段,4小节一句,第1、2和第5、6小节用sol和mi音作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加上断音的处理,使歌曲具有活泼的情趣;B段为11小节,旋律比A段要宽广一些,说明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带给人的欢乐。
然后A段再现。
尾奏是把A、B两段旋律各演奏了一遍。
再现了七个小矮人的愉快劳动的情景。
教学准备:音乐课件、幻想2000CD素材、七个小矮人的形象图片、
教学设计:
1、欣赏幻想2000,使学生带着好奇的心情聆听著名的乐曲及观看好看的动画材料,正在学生津津有味的欣赏时教师提出问题,“老师关上电视,请同学们联想一下后面音乐的旋律会出现什么样子的故事情节,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并进行联想”,然后请学生们谈谈个人的看法,与联想到的动画情节。
由于刚才欣赏的是“小鲸鱼”离奇的故事情节,包括小鲸鱼飞起来的画面,赋予学生了很多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的思维进行一些跳跃性质的活动。
2、聆听《劳动歌》,然后请学生为音乐编创故事情节,并根据音乐的旋律讲讲你设想的主人公是谁?这时候他在干什么?等一系列的联想构思。
通过学生的畅所欲言,巧妙的结束学生的发言。
3、引入《白雪公主》的故事,其中善良勇敢的7个小矮人是我们刚刚聆听《劳动歌》的主人公,“同学们想知道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吗?”学生欣赏《劳动歌》的动画版:“主人公是七个小矮人。
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博士、快乐、喷嚏、害羞、贪睡、老顽固和哑巴。
他们每天到附近一座神奇的矿井去采宝石。
”其中动画版的《劳动歌》是展示了七个小矮人快乐劳动的场景。
4、分析音乐旋律的段落。
前奏用八度大跳音程构成的旋律,八分音符的节奏,表现他们正积极地挥舞锹镐。
歌声的前8小节是A段,4小节一句,第1、2和第
5、6小节用sol和mi音作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加上断音的处理,使歌曲具有活泼的情趣;B段为11小节,旋律比A段要宽广一些,说明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带给人的欢乐。
然后A段再现。
尾奏是把A、B两段旋律各演奏了一遍。
再现了七个小矮人的愉快劳动的情景。
5、同学们看到七个小矮人的快乐劳动的场面是不是你们也想感受一下劳动的乐趣,现在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事情,希望同学们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这几项劳动任务。
A :教师准备了许多的书需要学生们现场进行搬运。
B :教师设计地面的纸屑,请同学们把它清扫干净。
6、干了这么多的劳动,也让我们来模仿和感受一下七个小矮人快乐劳动的场面,根据《劳动歌》的动画版,模仿小矮人的行为,让学生站在教室的各个角落,以便有更大的表演空间,根据音乐的旋律及动画版《劳动歌》,要求学生真实的、生动的表演出主人公的表情,使学生身临其境的表演。
7、进行德育教育,劳动最光荣,做一个爱劳动的小学生,听音乐《劳动歌》走出教室,并跟教师用手来告别。
附:
《白雪公主》的故事
从前,在一个王国里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小公主。
国王去世后,继母王后对她百般虐待。
王后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如果谁超过了她,就要被除掉。
王后有面魔镜,每次她都要问魔镜:“世界上的女人谁长得最美丽?”过去魔镜总是回答:“陛下最美。
”可是,白雪公主一天天长大了,尽管她不加修饰,也没有好的衣服,但她那天生丽质的容貌却大大超过了王后。
这天魔镜回答说:“白雪公主最美。
”王后听了又吃惊又生气。
她马上派一名杀手把白雪公主骗到森林里去,名义上是带她去玩耍,实际上是要趁那里没人把她杀掉。
杀手领着白雪公主来到森林,一路上,他为公主的善良所感动,不忍心下手。
于是,他把实情告诉公主,让她逃走了。
回去后,杀手回禀王后:“公主已死”。
王后十分高兴,以为又可以坚信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了。
白雪公主在森林里迷了路,又饿又困。
突然,她发现了一幢小房子,敲敲门,里面没有人,可是门没锁,她便走了进去。
屋里有七张小床,到处乱糟糟的,还有不少脏衣服。
白雪公主马上动手给清洗干净了。
繁重的劳动把公主累坏了,她靠在两张床上睡着了。
原来这幢房子的主人是七个小矮人。
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博士、快乐、喷嚏、害羞、贪睡、老顽固和哑巴。
他们每天到附近一座神奇的矿井去采宝石。
今天他们回到家里,看到了收拾干净的屋子和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是谁干的呢?当他们发现了睡着了的白雪公主,一切都明白了,他们不忍惊醒她,围着她看:啊,她是那样的美丽、可爱。
几个小时过去了,白雪公主醒了,发现有七个小矮人站在自己面前。
她为自己打扰了他们而抱歉,然后向他们简短述说了自己的不幸经历。
小矮人们十分同情她。
这时,白雪公主想到小矮人们一定饿了,立即去为他们做了可口的晚餐。
小矮人可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饭菜,于是,他们舍不得放她走了,他们留白雪公主住了下来,还为她做了一张新床。
从此,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一起生活,非常快乐。
一天,王后又拿出魔镜,当她知道白雪公主还活着时,便下决心亲自去除掉她。
王后化装成一个穷老太婆,提着一个竹篮,找到小木屋,发现了白雪公主,并假装向她行乞。
善良的白雪公主,送给她许多好吃的东西,老太婆拿出一个苹果表示谢意,执意要白雪公主尝一尝,不然,就是看不起她。
白雪公主只好吃了一口,可是,不一会儿她就倒在地上死了。
王后见自己的阴谋得逞后,大笑而去。
七个小矮人劳动回来,发现白雪公主死去,非常伤心。
但白雪公主虽死,而她美丽的容貌却丝毫没有消逝。
小矮人们把她抬到森林中,并采来许多鲜花陪伴她。
不久,一位英俊的王子来到这里,他见如此美丽的公主躺卧在鲜花丛中,便以深深的爱意吻了她,结果,这一钟情之吻救活了公主。
那恶毒的王后,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