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复习宝典知识点+练习题+答案名师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孩子们成长的初期。

因此,我设计了这一节幼儿园课程,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学习,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和游戏中学习。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并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卡片、图片、玩具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简单的舞蹈和歌曲,让孩子们放松身体,激发他们的热情。

2. 情境教学(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的展示,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

3.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课堂活动的效果,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我还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与他人合作完成小任务等,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这一节课,我希望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全部重要知识点(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全部重要知识点(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是F甲=F乙=F丙B.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是F甲>F乙>F丙C.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是F甲′<F乙′<F丙′D.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是F甲′>F乙′>F丙′答案:DAB.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而容器底面积相同,则根据公式F=pS可知,三容器受到液体压力相同,即F甲=F乙=F丙因甲容器上小下大,乙容器是柱体,丙容器上大下小,它们的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和液体重力的关系分别是F甲>G甲,F乙=G乙,F丙<G丙由以上分析可得G甲< G乙<G丙因为三个容器的质量相等,所以,三个容器与容器内液体的总重力,即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关系是F甲<F乙<F丙故AB错误;CD.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由于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F=pS可知,三个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因为三个容器自身质量相等,所以容器中装的液体的重力相等,即G甲′=G乙′=G丙′根据甲乙丙容器的形状可知,甲乙丙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它们的重力的关系为F甲′>G甲′,F乙′=G乙′,F丙′<G丙′由以上分析可得F甲′>F乙′>F丙′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下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A.图(甲)向两球间吹气,两球更加靠近了,说明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D.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答案:CA.向两球间吹气,两球中间空气流速大,两球更加靠近了,则两球外侧压强大于两球内侧的压强,说明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图,向外拉活塞抽气,容器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再次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降低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丙图,用吸管喝饮料时,吸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嘴里,所以用吸管吸饮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C错误,符合题意;D.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9.1压强习题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9.1压强习题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9.1压强习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3. 压强的计量单位:帕斯卡(Pa)。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5.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6. 液体压强的计算:P = ρgh,其中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计量单位。

2. 学会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液体容器、压力计等。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生活中的压强现象,如行走时的压力、液体内部的压强等。

2. 知识点讲解:复习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计量单位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与压强相关的例题,如压力容器、液体压强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估算压力等。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压强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压强:定义、计算公式、计量单位、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压强计算。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压强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为什么行走时脚底会感到疼痛?(2)潜水员潜入深水压强如何变化?2. 液体压强计算题:一个底面积为0.5平方米的容器内装有深度为2米的液体,求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答案:1. (1)行走时脚底疼痛是因为脚底受到的压力较大,压强较大。

(2)潜水员潜入深水时,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2.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 ρgh = 1000 kg/m³ × 9.8m/s² × 2 m = 19600 Pa。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压强作为本章的核心概念,其定义和计算公式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需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掌握液体压强与深度、液体密度的关系,以及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影响。
-液体压强与深度和密度的关系,以及大气压强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需要通过实验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感受。
-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实验和问题探讨,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4.设计丰富的练习题和实例分析,巩固学生对压强的理解和运用。
-编制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充分尊重他们的思考成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将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感知压强的存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生活实例引入:教师展示不同材质的鞋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鞋底有各种不同的设计。接着,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涉及到压强,如雪地行走、沙地行走等。
2.实验演示:教师进行覆杯实验,让学生观察纸片受力情况,思考为什么纸片不会掉下来。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压强的概念。
-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大气压强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2.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旨在巩固学生对压强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1.基础练习:教师编制基础题,如计算给定情境下的压强,让学生独立完成。
2.提高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如分析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小组合作完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章末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章末复习题(含答案)
A.甲瓶中的液面高B.乙瓶中的液面高
C.甲、乙两瓶中的液面一样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B.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2)要想吸盘不脱落,所挂物体的重量不得超过多少?
(3)设想细线下挂一边长为10cm,质量为500g的正方体物块时吸盘没有脱落(物块底面保持水平),剪断细线物块落在水平地面上无反弹和翻滚,从触地时开始计时,物块对地面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接触面积一直是正方形的底面积),压强减至pr时便保持不变。求t=0时物块对地面的压力和t=0.1s时pr为多少?
17.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为175 m,现在的蓄水深度为136m,此时坝底所受水的压强为Pa,大坝距坝底36m处所受水的压强为Pa。(g=10N/kg)
18.让客轮逐级通过五级梯级船闸:如图所示,当下游客轮进入闸室,关闭闸门B后,先应关闭阀门,再打开阀门,待闸室内水位稳定后,打开闸门A,让客轮行驶至上一级闸室。该船闸利用了原理。
三、实验题
19.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川云和小波利用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
(1)川云和小波是根据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根据甲、乙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后来川云又把小桌放到木板上,并把砝码放在小桌上,如图丙,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于是通过比对乙、丙两个实验,他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合理吗?(选填“合理”、“不合理”),并请说明你认为合理或者不合理的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九章《压强》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九章《压强》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压强概念,如解释为什么石头比棉花重、为什么吸管能吸饮料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实验、演示等直观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动画等,展示压强的计算过程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九章《压强》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复习课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为主题,旨在巩固学生对压强概念、计算及其应用的理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中的压强”为线索,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压强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复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物理素养。
课堂导入环节,我以一个简单的实验引起学生对压强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课堂实效,我精心设计了多个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
2.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目标导向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初二物理 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 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容器,其中一个正放,另一个倒放,里面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和p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甲和F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 F甲=F乙2.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 g,活塞面积为7×10-5 m2,g取10 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A.1.26×105 Pa B.1.10×105 PaC.1.01×105 Pa D.0.96×105 Pa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体分别放置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甲>S,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且h甲<h乙,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乙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4.两个均匀物体A、B质量分别为m A、m B,密度分别为ρA、ρB,底面积分别为S A、S B,高度分别为h A、h B,将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A对B的压强为p1,B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p 1=A Bm gSB .p 1=B Am gSC .p 2=A B B ()m m gS +D .p 2=A B A()m m gS +5.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物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二者剩余部分的体积相同、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相同.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 甲、△m 乙和切去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强 p 甲、p 乙的关系是( )A .△m 甲>△m 乙 p 甲>p 乙B .△m 甲>△m 乙 p 甲<p 乙C .△m 甲<△m 乙 p 甲>p 乙D .△m 甲<△m 乙 p 甲<p 乙6.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压力压强知识点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压力压强知识点练习题+答案

第九章压强一.知识点(一)压强1. 压强p=___________。

2. 压强是表示____压力作用效果___的物理量。

3. 做出静止的小木块受到的所有力4.p表示___________ ρ表示___________ P表示__________5. 压强单位是_帕斯卡__,简称___帕_,符号__Pa__。

1Pa还可以写成1____N/m2_______。

对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平铺的报纸对桌子的压强约 0.5 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 10000 Pa。

6. 探究压强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凹陷程度_____来判断p的大小。

1、2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受力面积一定时,__压力越大 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3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是___控制变量法___________。

实验中不可以将海绵换成桌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压强的影响因素:(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8. 增大压强的途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液体的压强1. 液体压强p液=___________。

2. 某点深度是指该点到_____________的距离。

下图容器中装满水,则水中A点深度为__________。

3.p液的影响因素(1)________________,(2)物体浸入液体的________。

浮力的影响因素(1)________________,(2)物体浸入液体的__________。

4.ρ水=__________ ρ水银_____ρ水_____ρ酒精5. p液产生的原因:液体具有________,同时液体还受到________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复习宝典(知识点+练习题+答案) 第九章压强一(知识点(一)压强1. 压强p=___________。

2. 压强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3. 做出静止的小木块受到的所有力做出斜面受到小木块的压力4(p表示___________ ρ表示___________ P表示__________ 5. 压强单位是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_。

1Pa还可以写成1___________。

对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对桌子的压强约 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 Pa。

6. 探究压强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_来判断p的大小。

1、2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一定时,_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3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实验中不可以将海绵换成桌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压强的影响因素:(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8. 增大压强的途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液体的压强1. 液体压强p=___________。

液2. 某点深度是指该点到_____________的距离。

下图容器中装满水,则水中A点深度为__________。

3(p的影响因素(1)________________,(2)物体浸入液体的________。

液浮力的影响因素(1)________________,(2)物体浸入液体的__________。

4(ρ=__________ ρ_____ρ_____ρ水水银水酒精5. p产生的原因:液体具有________,同时液体还受到________作用。

液?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 ?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有关。

6(连通器定义:上端__________、下端__________的容器。

特点:如果连通器中只装有一种液体,那么液面静止时连通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__________。

(三)大气压强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__________实验,测量出大气压的是__________实验。

2. 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未灌满水银,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_____。

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__________,将玻璃管倾斜,水银高度差__________,玻璃管中水银长度__________。

3.p表示一个__________,p= __________。

1p相当于__________高的水银柱或000__________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

4.海拔越高,大气压越________,水沸点越________。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_______ 2. 机翼的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________的时间内,机翼上方的气流通过的路程____ ,因而速度____,它对机翼的压强____;下方的气流通过的路程____,因而速度____,它对机翼的压强 ___。

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______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________。

二(小题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是p甲、p乙、p丙、p丁,则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形状不同的容器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

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排序_________________,容器底受到的压力排序_______________。

乙丙甲乙丙甲S S S3.把盛有不满液体的试管由竖直逐步倾斜的过程中,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将_______________。

4.如果物体按虚线的方法竖直方向切走一部分,物体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_______,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_______。

5(自制的水气压计,将此气压计从一楼拿到三十楼,根据气体的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细管中液柱液面将。

6. 如图所示,正方体金属块重20 N,F恒为5 N,则支承面所受到的压力分别是: F=_____,F=_____,F=_____,F=_______。

abcd7.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把A向左水平移动一些,则A 对桌面的压力F 将________、压强p将________,摩擦力f将________。

8. 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原理: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吹气时管中水面上升。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题(g取10N/kg)2(一)重为100N、面积为0.5m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名体重为600N的学2生站在木板中央。

他每只脚与木板的接触面积为200cm。

求:(1)木板受到学生给它的的压强;(2)地面受到的压强。

(二)大气压强 2屋顶的面积是45m,大气对于屋顶顶面的压力有多大,大气对于屋顶底面压力呢,(三)装水的杯子放在桌面上。

杯子对桌子间压力属于_______压力(固体、液体)。

求此压力和压强问题时:一般把盛放液体的杯子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F=______________,后确定压强p= ______________。

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属于_______压力(固体、液体)。

一般情况下,求液体对于杯底压力需要先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___________求出液体对于杯底的液___________,其次用公式F= _______来得到压力。

只有特殊情况(容器上下粗细一致时)下,才可以直接得出液体对于容器底压力等于___________。

21.已知:G=12N,G=1N,水深h=0.1m,容器底面积S=0.01m。

水杯求:(1)杯子对桌子压力F 1(2)杯子对桌子压强P 1(3)水对杯底压强P 2(4)水对杯底压力F 222.已知:G=8N,G=1N,水深h=0.1m,容器底面积S=0.01m。

水杯求:(1)杯子对桌子压强P(2)水对杯底压力F23.已知:G=10N,G=1N,水深h=0.1m,容器底面积S=0.01m。

水杯求:(1)杯子对桌子压强(2)水对杯底压强(用2种方法求解)(3)水对杯底压力(用2种方法求解)4. 比较上面的3道题题1中:水的重力 _____水对杯底压力题2中:水的重力 _____水对杯底压力题3中:水的重力 _____水对杯底压力第九章压强答案一(知识点(一)1. F/s2. 压力作用效果3.4(压强密度功率 25. 帕斯卡帕 Pa N/m 1 100006. 凹陷程度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压力越大受力面积压力受力面积越小控制变量法桌面受力变形小,不易观察。

7. 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8. 保持压力不变,减小受力面积保持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二)1. ρgh 液2. 自由液面 0.6m 3(液体密度深度液体密度体积。

34(1000kg/m , , 5.流动性重力各个相等增大密度 6(开口连通相同(三)1(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2. 赶走玻璃管中空气,保证实验时试管上方真空状态,排除空气干扰小不变不变变长 53.标准大气压 10Pa 760mm 10.3m4.小低。

(四)1(小2. 相同长大小短小大压力升力二(小题1. p丙,p甲,p丁,p乙2. p=p=p F=F=F甲乙丙甲乙丙3.变小4.不变变小5(升高6. 20N 5N 15N 25N7.不变变大不变8. 吸管中的空气被吸走,管内大气压变小,管外大气压将饮料压入了口中A管上方流速大,大气压小,A管外液面处大气压将液体压入A管中。

三(大题(一) 221)s=2×200cm=0.04m 解:(12p=F/s=G/s=600N/0.04m=15000Pa 111112(2)p=F/s=(G+G)/s=(100N+600N)/0.5 m=1400Pa 222122 答:(二) 526解:屋顶顶面受到压力F=ps=10Pa×45m=4.5×10N 06屋顶底压力F=F=4.5×10N 1(三)固体 G+GF/s 液杯液体ρgh ps 液体的重力液1.解:(1)杯子对桌子压力F=G+G=12N+1N =13N 1水杯2(/s=13N2)杯子对桌子压强P= F/0.01m=1300Pa 113(3)水对杯底压强P=ρgh =1000kg/m ×10N/kg×0.1m=1000Pa 2水2(4)水对杯底压力F= P s =1000Pa×0.01m =10N 222.(1)900Pa(2)10N1)1100Pa 3.((2)、(3)第二种方法:容器上下粗细一致,水对于容器底压力F=等于水的重力G=10N 水2水对杯底压强p=F/s=10N/0.01m=1000Pa4.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