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生成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新方法.

合集下载

CO2驱油法提高油气采收率(CO2―EOR)技术综述

CO2驱油法提高油气采收率(CO2―EOR)技术综述

CO2驱油法提高油气采收率(CO2―EOR)技术综述一、概述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而随着世界油气能源日益枯竭,国家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提高油气采收率(enhance oil recovery,eor)已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中之重。

注气驱油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

其中,co2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气体驱油剂,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

同时,从环保的角度来看,co2是国际公认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约占温室气体总量的65%。

co2的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始终困扰着各国政府和环保人士的神经。

而从我国国情来看,首先,我国石油资源有限,石油资源主要依靠进口,国家能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其次,我国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co2排放国,co2减排责任重大。

2009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该指标已经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co2驱油技术能够处理co2排放量,并提高原油采收率,为我国经济、政治、军事以及社会等各方面带来效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美国因其油气资源丰富,co2混相驱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在美国油田广泛应用。

2005年,美国实施注气方法的原油产量首次超过热采产量,成为最主要的eor方法。

另据《油气杂志》2006年统计,全球实施co2-eor项目共94个,其中美国占了82个,其年产量占世界co2-eor总产量的94.2%。

2.1 国外co2驱项目情况美国是co2驱发展最快的国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co2驱项目不断增加,已成为继蒸汽驱之后的第二大提高采收率技术。

到2009年美国正在实施的co2混相驱项目有64个。

最大的也是最早使用co2驱的是始于1972年的sacroc油田。

其余半数以上的大型气驱方案是于1984~1986年间开始实施的,目前其增产油量仍呈继续上升的趋势。

大部分油田驱替方案中,注入的co2 体积约占烃类空隙体积的30%,提高采收率的幅度为7%~22%。

二氧化碳提高油藏采收率与地质封存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二氧化碳提高油藏采收率与地质封存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二氧化碳提高油藏采收率与地质封存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一、背景: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石油仍然是当前世界主要能源之一。

然而,全球石油储量逐渐减少,难以开采的储量比例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石油采收率,开发难以采收的石油资源,二氧化碳(EOR-CO2)提高油藏采收率与地质封存一体化已成为普遍应用的技术。

二、二氧化碳提高油藏采收率与地质封存一体化:EOR-CO2技术是一项成熟的石油开采技术,通过注入CO2气体到油藏,可改变油藏内的相态平衡,促进原油的流动,提高采收率。

同时,EOR-CO2过程中产生的溶解或固体化气体可被地质封存,实现EOR-CO2技术的一体化。

三、关键技术:1.油藏储量评估技术:通过地质勘探、数据采集、建模等手段,评估油藏储量和产能,为后续EOR-CO2提供科学依据。

2.注气条件优选技术:结合油藏地质特征和物理性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注气井位、注气量和注气时间,保证EOR-CO2注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CO2气体压力调控技术:合理控制CO2气体注入压力和速度,避免溢出和钻井漏气等安全事故。

4.油藏流体动力学模拟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和地震监测等手段,分析确定CO2注入后油藏的流体动力学响应情况,优化EOR-CO2注入方案。

四、应用示范:以东海油田为例,采用EOR-CO2提高油藏采收率与地质封存一体化技术,成功提高了单井日产油量,减少了CO2气体排放量和地质环境影响,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EOR-CO2技术是提高油藏采收率和地质封存的一体化技术,需要针对不同油藏特点和地质环境,进行合理的方案制定和技术应用。

通过EOR-CO2技术的应用示范,预计能够推动这一关键技术的更广泛应用和发展。

阐述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应用

阐述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应用

阐述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应用提高采收率(EOR)研究是油气田开发永恒的主题之一。

将二氧化碳注入衰竭的油层,可提高油气田采收率,己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石油开采业的共识。

二氧化碳驱一般可提高原油采收率7%~15%,延长油井生产寿命15~20a。

二氧化碳来源可从工业设施如发电厂、化肥厂、水泥厂、化工厂、炼油厂、天然气加工厂等排放物中回收,既可实现使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的减排,又可达到增产油气的目的。

1、二氧化碳驱油机理1.1降粘作用二氧化碳与原油有很好的互溶性,随着溶解气油比的增加,原油粘度显著降低,粘度降低后原油流动能力增大,油水流度比减小,提高原油产量。

1.2膨胀作用二氧化碳注入油藏后,使原油体积大幅度膨胀,便可以增加地层的弹性能量,还有利于膨胀后的剩余油脱离地层水以及岩石表面的束缚,变成可动油,是驱油效率升高,提高原油采收率。

1.3萃取和汽化原油中的轻烃在一定压力下,二氧化碳混合物能萃取和汽化原油中不同组分的轻质烃,降低原油相对密度,从而提高采收率。

二氧化碳首先萃取和汽化原油中的轻质烃,随后较重质烃被汽化产出,最后达到稳定。

1.4溶解气驱作用大量的二氧化碳溶于原油中具有溶解气驱的作用。

降压采油机理与溶解气驱相似,随着压力下降,二氧化碳从液体中逸出,液体内产生气体驱动力,提高了驱油效果。

另外,一些二氧化碳驱油后,占据了一定的孔隙空间,成为束缚气,也可使原油增产。

1.5提高渗透率作用二氧化碳溶于原油和水,使其碳酸化。

碳酸水与油藏的碳酸盐反应,生成碳酸氢盐。

碳酸氢盐易溶于水,导致碳酸盐尤其是井筒周围的大量水和二氧化碳通过的碳酸岩渗透率提高,使地层渗透率得以改善,上述作用可使砂岩渗透率提高5%-15%,同时二氧化碳还有利于抑制粘土膨胀。

另外,二氧化碳-水混合物由于酸化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出无机垢堵塞、疏通油流通道、恢复单井产能。

2、二氧化碳驱种类及注入工艺2.1二氧化碳驱的种类(1)二氧化碳混相驱。

混相驱油是在地层高退条件下,油中的轻质烃类分子被二氧化碳提取到气相中来,形成富含烃类的气相和溶解了二氧化碳的原油的液相两种状态。

CO2提高原油采收率综述

CO2提高原油采收率综述

EOR—CO2提升原油采收率综述班级:11秋学号:报告人:都军EOR-CO2提升原油采收率综述【纲要】三次采油技术是一项能够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新技术提升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油田开发技术。

当前,世界上已形成三次采油的四大技术系列,即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和微生物驱。

特别是, CO2驱在近来几年来跟着技术成熟和中大型 CO2气藏的发现而获得鼎力发展,在愈来愈关注温室效应、考虑怎样封存 CO2的今日,有效利用这类温室气体进行油田开发更能保护地球,堪称一箭双雕。

重点字: CO2驱 CO2混相驱 CO2非混相驱EOR CO2单井吞吐序言20 世纪 70 年月,注烃类气驱主要在加拿大获成功使用。

随后,因为烃类气体价钱上升和天然CO2气藏的发现以及CO2混相驱技术合用范围大、成本较低等优势, CO混相驱渐渐发展起来[1]。

到 80 年月, CO 混相驱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三2 2次采油方法。

由图 1 看出, 2007 年世界范围内EOR项目中,项目数排第一位的是蒸汽驱,占总项目数39.3%;第二位是CO2混相驱,占29.9%;第三位是烃混相 / 非混相驱,占10.5%。

至 2007 年末 ,在世界范围内计划中的EOR项目共有32 个,此中CO2混相项目数12个,CO2非混相 4个, CO2驱计划的项目已经占到 50%,比率愈来愈大。

1979 年,我国将三次采图 1 2007 年度 EOR 项目数分类百分比[2]油列为油田开发十大科学技术之一 , 揭开了我国三次采油发展的序幕。

因为缺少足够的气源和我国油藏详细特点,我国主要发展了化学驱和热力采油,气驱和微生物驱基本处于室内实验状态。

近来几年来,跟着中国部分地域发现CO2气源, CO2气驱的三采开发项目也将快速推动。

CO 2在地层内溶于水后,可使水的粘度增添20%-30%,运移性能提升 2-3 倍;CO2溶于油后,使原油体积膨胀,粘度降低30%-80%,油水界面张力降低,有利于增添采油速度、提升洗油效率和采集节余油。

综述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综述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8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 蒙 古石 油4 r L. -
2 l 年第 1 期 Oo 9
综 述 注 C 提高 原油 采 收 率 技 术 O2
田 俊 , 国庆 , 杨 赵 楠
( 长江大 学教 育部油气 资源与勘探技术重 点实验室 , 湖北 荆 州 442 ) 3 0 3

要: 目前世界 上提 高石 油采收率 的技 术 以改善二 次 采油 和强化 采 油为 主 , 中注 C 。 高采 收 其 O 提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o 6 78 (O O1— 0 8— 0 1 0— 9 12 1) 9 04 3 相 的能 力 , 使 油 气界 面 消 失 或形 成 超 低 界 面张 力 可 效应 , 实现 高效 驱油 。 在一定 温 度 、 力条 件下 , ⑤ 压 可
使C 处 于超 临界 状态 , 时 , O 溶 于原 油的 同时 O。 此 C
增 加 , 动性 降低 , 而提 高油 水流 度 比而改 善水 驱 流 从 油 效 率 ; 二 氧 化碳 水 溶 液 能与 岩 石 碳 酸盐 成 分 发 ②
生 反 应 , 能 使 其 溶 解 , 而 促 使 储 集 层 渗 透 率 提 并 从 高, 注入 井 的吸收 能力 增强 ; 在碳 酸水 前缘 会形 成 ③
C 的 临 界温 度是 3 ℃ , O。 1 与其 相 对 应 的 临界 压
力 为 7 4 5 a 在 超过 临界 压力 的 高 压条 件 下 , . 9 MP , 随
着 压 力 增 加 , O。 变 成 一 种 液 体 的 黏 稠 状 物 质 。 C 气
C O。比一般 烃 类 气 体 易溶 于 水 , 且 其 在原 油 中 的 而
度 及润 湿性 。 目前注C 油 的筛选 标 准较 多 , 综 O 驱 在

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王福勇;王宏宇
【期刊名称】《国外石油地质》
【年(卷),期】1997(000)002
【摘要】由于CO2属于与原油混深性很好的物质,因而被用作注入地层中驱油的溶剂。

在同等条件下,CO2驱油与常规注水驱油相比,地层原油采收率可提高10-15%,随着CO2低温储存和运输技术的发展,注CO2驱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本文介绍了重质油藏CO2驱油机理,发方式以及轻质油藏CO2吞吐采油技术。

【总页数】7页(P56-61,55)
【作者】王福勇;王宏宇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
【相关文献】
1.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J], 李刘鹏;张志军
2.注烟道气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进展 [J], 李平友;王华杰;李俊汉;王建红
3.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J], 高慧梅;何应付;周锡生
4.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力学机制研究 [J], 王瑞
5.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力学机制研究 [J], 王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超临界co2微乳液及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一种超临界co2微乳液及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一、超临界CO2微乳液的制备方法:
1.将CO2和添加剂(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等)加入容器中;
2.在高压下将CO2超临界流体化;
3.在超临界流体化的过程中不断加入添加剂以形成微乳液。

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1.采用气体吞吐法来开发储层。

通过地面泵将气体吞吐到储层中以促进原油的释出。

2.使用气雾开发法来开发储层。

通过地面泵将气雾或者其他物质如CO2微乳液等作画施入到储层中以促进原油的释出。

3.使用复合开发方式来开发储层。

通过组合上述不同的方法来有效地促使原油释出并提升采出率。

就地生成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研究

就地生成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研究

藏 条件下 充分反应 而释放 出 C :在超 临界条件 O, 下 , 成 的 C 。 入许 多溶 剂不 能进 入 的空 间。 生 O进 C: O在原 油 中发生 溶解作 用 , 除提 高 了油层压 力外 , 还会使原油产生膨胀和降粘效应 , 形成 内部溶解气 驱, 降低原油的表 面张力。在 国内外 , 对就地生成 C O技术提高采收率的研究和报道都很少 。该技 一 术 既 具有 就 地注 C 油 的所 有优 点 , 能够 克 服 O采 又 地面 注 C : O 的缺 点
油体积膨胀 2%、 5 粘度 降低 5 . 能够提 高采 收率76 4 个百分点。 2 %, 7 .~1. 2 关键词 : 就地生成 C : 术 ; O技 机理 ; 膨胀 ; 降粘 ; 收率 采
中 图分 类 号 : E 5 文 献标 识 码 : T 37 A
l 1 】 l J I 0
成C O 技术 , 即向地层 中注人反应溶液 , 使其在油 烷) 能降低原油粘度和更好地从地层 中驱替原油 。
收稿 日期 : 2O —1一1 0 7 l 9;改 回 日期 : 20 一l一 l 0 8 0 J
作者 简介:龚 ( 9 3 . .2 0 年毕、 轲 油夫 汕} 化学 0 油气… I 发 I 硕 t  ̄究, ,珧 丰要从事油气 仆增产改造技术研究 18 j 06 f H 1雎 : ‘ :1 } 0 i
第 l 5卷
7 7
另一方面 , 气态的 C O 能够进入许多溶剂不能进入 都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 提高生气剂浓度可以有效地
时进行原 油膨胀和 降粘 效果评价 ; 利用微观模 型和物理模型研 究 了其驱油效果 。实验 结果表 明, 利用就地 生成 C : 术能够生成充足的气体 , O技 膨胀原油体积及降低 粘度 , 取得较好 的驱油效

层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提高采收率技术概况

层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提高采收率技术概况

层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提高采收率技术浅论摘要:利用二氧化碳混相/非混相驱以及二氧化碳吞吐均被认为是从复杂地层中提高原油采收率非常有效的方法.限制它们推广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必须有天然的二氧化碳源,二氧化碳的输送、向生产井的突进问题,油井及设备腐蚀、安全和环境问题等。

而层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技术可以很好的克服以上二氧化碳应用中的负面影响和制约因素。

本文主要阐述了层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以及该技术在国内油田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层内生气;二氧化碳;解堵;增注; 提高原油采收率一引言利用二氧化碳混相和非混相驱油和二氧化碳吞吐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决定了其同时存在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1、CO2溶于水后,使水粘度增加20%~30%,水流度增加2~3倍。

2、CO2溶于油后,使油粘度减少1.5~2.5倍。

3、CO2溶于油后,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

4、CO2溶于油后,使其体积增加,影响剩余油驱替。

不利因素:1、温压条件变化导致CO2浓度降低,随后出现蜡和沥青质从原油中沉淀析出。

2、油井和油田设备腐蚀。

3、CO2输送问题。

4、工艺成本费用高。

5、在油田附近缺乏CO2气源或者供应量不足。

显然层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技术,在地层中就地产生CO2,不使用任何地面设备,排除了任何对环境不利的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应用优势。

二层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提高采收率技术原理在设计的地层深度注入生气化学剂,在地层条件下相互融合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二氧化碳气体,此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是单相,也可以是混相,或者呈泡沫状态。

作用机理主要如下:1热解堵作用生气剂在油层深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的同时将伴有大量的热量放出,使地层温度升高,降低地层中有机物胶质、沥青质、蜡质等的粘度,增加了油的流动性, 达到热解堵的作用。

2封堵高渗透层优先在高渗透层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与聚合物溶液形成稳定的气-液泡沫体系,聚合物网格结构能够阻止微气泡体系的扩散,该气-液泡沫体系对后期注入水产生很大的附加阻力,形成屏障,破坏了原来地下流体状态,扩大了波及体积。

低渗透油藏注CO2提高采收率技术与应用

低渗透油藏注CO2提高采收率技术与应用

参考内容
低渗透油藏是一种常见的石油资源,其具有储层渗透率低、自然产能低、开采 难度大的特点。为了有效开发低渗透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得到了广泛。 本次演示将介绍低渗透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进展及未来展望。
一、低渗透油藏CO2驱提高采收 率技术进展
1、技术原理和基本概念
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CO2注入油藏,通过物理溶解和化学反 应,降低原油黏度,增加原油流动性,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此外,CO2还可 以扩大油藏的泄油面积,提高油藏的驱替效率。
(1)加强基础研究。深入研究CO2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和规律,为优化注入方 案提供理论支持。
(2)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研发更加高效、智能的注入设备,提高CO2的利用率 和油藏的采收率。
(3)推动绿色发展。通过提高CO2的封存率和利用效率,降低CO2驱提高采收 率技术的环境影响。
(4)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借鉴先进技术和经验, 推动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
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多个低渗透油藏得到应用。在国内,大庆 油田、胜利油田等均开展了CO2驱提高采收率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 时,在加拿大、美国、挪威等国家,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成为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低渗透油藏CO2驱提高采收 率技术展望
1、技术难点和挑战
尽管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技术 难点和挑战,如CO2的来源和运输、注入设备的能效、注入对储层的伤害等。 此外,由于低渗透油藏的地质条件复杂,注入方案的优化和调整也面临着困难。
2、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为了更好地应用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

《2024年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范文

《2024年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范文

《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篇一一、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原油采收率的提升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减少成本和环境污染。

近年来,微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采油技术,因其对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其中,原油碳源微生物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

二、原油碳源微生物概述原油碳源微生物是指那些能够利用原油中的碳源进行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主要存在于油田环境中,通过代谢作用将原油中的有机物分解为可溶性物质,从而有助于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常见的原油碳源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

三、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机理1. 生物降解作用原油碳源微生物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将原油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这些小分子有机物更容易被采出。

此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还可以改变原油的物理性质,如降低其粘度,从而提高其流动性,有利于采油。

2. 改善油藏环境原油碳源微生物在油藏中生长繁殖,可以产生一些对油藏环境有益的物质,如生物表面活性剂等。

这些物质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更容易从岩石表面脱离并进入井筒。

此外,微生物还能通过代谢作用消耗油藏中的有害物质,如硫化氢等,从而改善油藏环境。

3. 促进油藏流体流动原油碳源微生物在油藏中生长繁殖时,会形成一种复杂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这些微生物群落可以产生一些气体物质,如二氧化碳、氢气等。

这些气体的产生可以降低油藏的流体密度差异,从而促进油藏流体的流动,有利于提高采收率。

四、实际应用及效果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向油藏中注入含有原油碳源微生物的菌液或培养基等物质,可以有效地提高原油采收率。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原油碳源微生物能够在油藏中迅速繁殖并发挥作用,显著提高原油采收率。

五、结论综上所述,原油碳源微生物通过生物降解作用、改善油藏环境以及促进油藏流体流动等多种途径提高原油采收率。

CO2驱油法提高油气采收率(CO2—EOR)技术综述

CO2驱油法提高油气采收率(CO2—EOR)技术综述

CO2驱油法提高油气采收率(CO2—EOR)技术综述作者:唐颖周寻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2期一、概述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而随着世界油气能源日益枯竭,国家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提高油气采收率(Enhance Oil Recovery, EOR)已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中之重。

注气驱油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

其中,CO2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气体驱油剂,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

同时,从环保的角度来看,CO2是国际公认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约占温室气体总量的65%。

CO2的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始终困扰着各国政府和环保人士的神经。

而从我国国情来看,首先,我国石油资源有限,石油资源主要依靠进口,国家能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其次,我国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CO2排放国,CO2减排责任重大。

2009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该指标已经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CO2驱油技术能够处理CO2排放量,并提高原油采收率,为我国经济、政治、军事以及社会等各方面带来效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952年,美国人Wharton取得了第一个利用CO2采油的专利,其中CO2 是用作原油的溶剂,或形成碳酸水驱。

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的油藏压力下,CO2不能直接与大多数原油混相,但是CO2能够抽提原油中的轻质组分。

五六十年代CO2 作为混相驱替液应用,但同时研究者也看到了CO2混相驱的局限性:原油中要求含有大量中间组分;达到混相要求高压;储层深度要求大于1000m。

这些局限性促使研究者开始注意CO2 非混相驱。

70年代CO2驱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美国和前苏联等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的CO2 驱工业性试验,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采收率可以提高15%~25%。

90年代的CO2驱技术日趋成熟,根据1994年《油气杂志》的统计结果,全世界有137个商业性的气体混相驱项目,其中55%采用的是烃类气体,42%采用的是CO2,其他气体混相驱仅占3%。

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在不同温度下重油粘度测量发现,温度达到275℃时才能降粘。CO2一旦 溶解在原油中就可使原油降粘,并且能把粘度降低到用蒸汽驱替的水平。
国内(大庆、胜利等油田)在70年代末就对CO2驱技术进 行过室内研究,20多年来对CO2的驱油机理、相态特征等取得 了比较成熟的认识。
混相驱研究与先导试验:1990-1995年大庆油田率先在萨南地区进行
300 1.4
原油粘度(mPa.s) 原油粘度(mPa.s)
1.2
1.0
0.8
轻质油
200
重质油
0.6
100
0.4
0.2
0
0
10饱和压力20
30
0
10
20
30
饱和压力(MPa)
Nick Mungam所做的轻油和重油在饱和了CO2之后的降粘结果
轻油在30 MPa饱和压力下粘度从1.4mPa.s降到0.2 mPa.s,降低了7倍, 重油在相同的压力范围下粘度从300 mPa.s降到20 mPa.s,降低了15倍
Maljiamar
白云岩 1234 32.2 10.0 0.011 14.9 0.8448 0.8 30 8.2
Maljiamar
白云质粉砂岩 1128 32.2 11.0 0.014 7.0 0.8448 0.8 30 17.7
North Colesleves
砂岩 2804 112.8 15.0 0.009 41.5 0.8449 0.5 63 15.0
北海油田挪威大陆架油藏CO2混相驱可行性研究结果
(据Lindeberg,组分油藏模拟软件和三维油藏模型,1993)
采收率
注 注C水O2
生产时间(年)
62.5% 43.2%

特低渗油藏探索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节能减排技术研究

特低渗油藏探索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节能减排技术研究

特低渗油藏探索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储量的逐渐枯竭,特低渗油藏的勘探开发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话题。

特低渗油藏是指岩石孔隙度小、渗透率低,使得原油产量低,开采难度大的油藏。

为了提高特低渗油藏的采收率,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而其中二氧化碳驱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通过注入二氧化碳,可以改善油藏的物理性质,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二氧化碳驱技术也能够实现地球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特低渗油藏探索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的节能减排技术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特低渗油藏的特点特低渗油藏是指渗透率小于0.1×10-3μm2的油藏,属于非常低渗透的油藏类型。

由于特低渗油藏孔隙度小、油层厚度薄、储量稀少,使得原油产量低,开采难度大。

在目前的重点勘探区,特低渗油藏的储量占比较大,而这些储量一直以来都是石油行业开采的难点。

由于特低渗油藏具有开采难度大的特点,因此提高特低渗油藏采收率已经成为了石油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

三、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在特低渗油藏探索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研究中,有几个关键的技术需要重点关注。

首先是确定注气压力和注气量。

在二氧化碳驱技术中,注气压力和注气量是关键参数,直接影响着原油的采收率。

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和模拟来确定最佳的注气压力和注气量。

其次是选择合适的注气工艺。

对于不同的特低渗油藏,采用的注气工艺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最后是加密注气井网布局。

在实施二氧化碳驱技术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合理的注气井网布局,以确保二氧化碳充分渗透到油田各处,提高采收率。

四、二氧化碳驱技术应用案例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用了二氧化碳驱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大庆油田特低渗油藏的开采中,通过注入二氧化碳,成功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据统计,采用二氧化碳驱技术后,原油采收率提高了20%以上,而且还降低了地表液体的排放量。

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

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

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1.CO2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将CO2作为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驱油剂已研究多年,在油田开发后期,注入CO2,能使原油膨胀,降低原油粘度,减少残余油饱和度,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增加原油产量。

CO2能够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原因有:1)CO2溶于原油能使原油体积膨胀,从而促使充满油的空隙体积也增大,这为油在空隙介质中提供了条件。

若随后底层注水,还可使油藏中的残余油量减少。

2)CO2溶于原油可使原油粘度降低,促使原油流动性提高,其结果是用少量的驱油剂就可达到一定的驱油效率。

3)CO2溶于原油能使毛细管的吸渗作用得到改善,从而使油层扫油范围扩大,使水、油的流动性保持平衡。

4)CO2溶于水使水的粘度有所增加,当注入粘度较高的水时,由于水的流动性降低,从而使水油粘度比例随着油的流动性增大而减少。

5)CO2水溶液能与岩石的碳酸岩成分发生反应,并使其溶解,从而提高储集层的渗透率性能,使注入井的吸收能力增强。

6)CO2溶于水可降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从而提高驱油效率。

7) CO2可促使原油中的轻质烃类(C2~C3)被抽提出来,从而使残余油饱和度明显降低。

在不同原油的成分、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二氧化碳具有无限制地与原油混相的能力,实际上可以达到很好的驱油目的。

8) CO2在油水中的扩散系数较高,其扩散作用可使二氧化碳本身重新分配并使相系统平衡状态稳定。

9)注入碳酸水,可大大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因为在含水带内的碳酸水前缘,能形成和保持二氧化碳气游离带。

2.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现状及进展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主要做以下四项工作:(1)流体相态研究;(2)最小混相压力的确定;(3)岩心驱替试验;。

经过大量调研国内外的文献发现在实验和理论方面有一些新的进展。

1)流体相态研究相态对于混相驱替过程是相当重要的,相态研究是研究混相驱替方式、驱替机理的重要依据。

常规的相态测试时通过PVT仪进行的。

主要包括恒组成膨胀试验,定容衰竭试验(CVD),多级脱气实验(DLT)和分离实验。

利用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探究

利用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探究

利用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探究摘要: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研究是油气田开发研究永恒的主题,其中利用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不但能满足环保的要求,还能满足油藏高效开发的要求。

本文分析了利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总结了利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二氧化碳石油采收率实施方法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研究是油气田开发研究永恒的主题,近年来因为石油价格的飞速提高,化学驱应用效益的降低,注气驱应用范围越来越大,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我国油田的储层属于陆相沉积,非匀质严重,而且原油的粘度又比较高,上升很快,水驱采收率较低,所以发展提高采收率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石油工业继续发展的一项迫切要求。

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峻,在短期内没有其他合适的气体能够代替烃类能源,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把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利用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是很重要的途径。

同时利用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不但能满足环保的要求,还能满足油藏高效开发的要求。

本文分析了利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总结了利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的实施方法。

一、利用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机理我国CO2----EOR主要是因为下面各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1、二氧化碳能够促使原油的体积膨胀。

二氧化碳被注入油藏以后,能够在原油中充分的溶解,能够促使原油的体积增加10%――100%。

这样不但能增加地层的弹性,还会大大减少原油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从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2、利用二氧化碳能够降低原油粘度。

二氧化碳被融入原油以后,一般情况下可以把石油的原来的黏度降低0.1.原油开始的粘度越高,黏度降低的幅度越大。

黏度得到降低以后,原油的流动能力就会得到加强,产油量就会提高。

3、利用二氧化碳能够有效的改善油水的流动比。

二氧化碳融入原油和水以后,黏度就会降低20%到30%,流度就会随之提高。

这种综合作用的结果就会导致原油和水的比例趋于接近,水驱波及的体积扩大,这样就会利于原油的采出。

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256利用CO 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纪50年代。

1952年Whorton等人获得了第一项采用CO 2采油的专利。

CO 2驱在我国石油开采里潜藏着巨大应用潜力。

我国当前已探得的63.2亿吨低渗透油藏原油储量,特别是大约50%还根本没动用的原油储量,借助CO 2驱比水驱具备突出的技术性优势。

1 CO 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在CO 2驱中,CO 2的溶解气驱、降低表面张力、减少原油黏度、原油膨胀、碳酸水升高地层渗透率等作用均可促增加原油采收率。

1.1 降低表面张力作用CO 2驱油过程是CO 2不断富化的过程。

CO 2富化即将CO 2与原油进行多次接触,进而抽提原油里的中间组分C 2~C 6得到的,实现动态混相,也就是所述的蒸汽驱混相。

CO 2与原油的混相取决于原油的组成、油藏压力和温度[1]。

CO 2含轻组分越多,它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就越低,因而洗油效率就越高。

1.2 降低原油黏度作用CO 2与原油有很好的互溶性,能显著降低原油黏度,可降低到原黏度的1/10~1/100。

在压力和温度一定的地藏,原油黏度下降程度主要取决于原油自身黏度。

通常情况下,原油黏度越高,CO 2能让原油黏度下降更明显,即随着饱和压力的增加,溶解了CO 2的原油黏度急剧下降;在相同饱和压力下,中质和重质原油的黏度降低幅度比轻质原油的降低幅度大。

由于溶解了CO 2的原油黏度下降,原油流动能力增大,从而有利于提高驱油剂的波及系数。

1.3 原油的膨胀作用CO 2注入油藏后,可使原油体积膨胀,膨胀的程度可用膨胀系数表示。

膨胀系数是指一定温度和CO 2饱和压力下原油的体积与同温度和0.1Mpa下原油体积二者比。

有CO 2的原油膨胀系数在原油平均分子量下降的情况则反而升高,且随CO 2在原油里的摩尔分数升高而逐渐升高。

原油体积明显膨胀,会提高地层弹性能量,促受膨胀的余下油脱离地层水与岩石表层约束,成为可动油,提升驱油效率,最终提升原油采收率。

二氧化碳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进展

二氧化碳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进展

二氧化碳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进展摘要:二次开采以后油藏中仍然会有大量的原油存留,储层的含油饱和度仍有20%到35%,再次开采利用的空间很大。

同时,随着温室效应的日益显著,埋存二氧化碳已经成为避免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地质封存被认为是未来主要的埋存方式,而开采中或者枯竭的油田具有很大的存储潜力。

因此,注入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成为一举两得的事情,减轻温室效应的同时提高油藏的利用率,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应用。

文章在介绍注CO2采油机理和注CO2采油两种方式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一步介绍目前面对这些问题已经应用或者正在探究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CO2;采油机理;采油方式;研究趋势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研究早在几十年前便有记载,1958年美国Permain盆地开展的二氧化碳混相驱替项目是最早的现场应用,注入二氧化碳后,二氧化碳与储油层和原油发生各种物理和化学反应,从而提高驱油和采收率。

近几年来,随着原油资源的日益稀缺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研究更加受到关注和重视,很多国家针对该方法做了诸多实验和研究。

一、CO2采油的机理分析相比一般烃类气体CO2更易溶于水,而且其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因为其易溶于水和油的物理化学特性,CO2具有以下一些驱替机理:(1)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减少驱替阻力。

CO2极易溶于油,它在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溶解度大3到9倍。

在驱油的过程中,大量的CO2与轻烃混合,能大幅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减少残余油饱和度,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2)降低原油粘度。

当原油中溶解CO2时,原油粘度会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主要取决于压力、温度和非碳酸原油的粘度大小。

原油原始粘度越高,下降幅度越明显;温度较高时,CO2溶解度降低导致降粘作用下降;同一温度,压力上升CO2溶解度上升,降粘效果相应增强,但是超过饱和压力后粘度却会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地生成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新方法K h.K h.Gum ersky et al.翻译:黄爱君(中原油田分公司信息中心田凤兰(中原油田勘探局地质录井处靳晓丽(中原石油勘探局外事办冯少太(中原油田分公司信息中心校对:周润才(大庆油田公司设计院摘要:目前混相/非混相二氧化碳驱被认为是从复杂地层(即难采原油储量地层中提高原油采收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这项技术能使原油采收率提高10%~15%,甚至更高。

二氧化碳驱主要优点是适应地质条件范围广,对轻质油和重质油油藏均可使用。

限制二氧化碳驱推广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必须有天然的二氧化碳源,二氧化碳的输送、向生产井的突进问题,油井及设备腐蚀、安全和环境问题等。

本文所提出的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克服了二氧化碳驱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制约因素。

这项就地生成二氧化碳技术主要是基于产生气体的水溶液和低浓度活性酸之间的放热化学反应。

主题词提高原油采收率二氧化碳驱机理研究效果一、引言二氧化碳在混相和非混相条件下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决定了其驱油机理,驱油过程同时存在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影响二氧化碳驱油过程的有利因素包括:1、C O2溶于水后,使水粘度增加20%~30%,水流度增加2~3倍。

2、C O2溶于油后,使油粘度减少115~215倍。

3、C O2溶于油后,使原油水界面张力降低。

4、C O2溶于油后,使其体积增加,影响剩余油驱替。

同时,C O2驱还存在一系列不利因素:1、温压条件变化导致C O2浓度降低,随后出现蜡和沥青质从原油中沉淀析出。

2、可产生油井C O2气窜。

3、油井和油田设备腐蚀。

4、C O2输送问题。

5、工艺成本费用高。

6、在油田附近缺乏C O2气源或者供应量不足。

显然,开发这项技术,在地层中就地产生C O2驱替剂,不使用任何地面设备,排除了任何对环境不利的影响因素,具有优先推广优势。

二、就地生成CO2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室内和现场对就地生成C O2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1,驱油机理工艺实施时,连续向地层注入可生成气体的溶液和活性酸。

可生成气体的溶液为低浓度酸和低浓度表面活性剂及聚合物的混合液。

这种可生成气体溶液和活性酸的混合物能够优先进入高渗透层。

在高渗透层中,两者产生放热化学反应生成CO2。

溶解在低浓度酸溶液的聚合物形成稳定的泡沫屏障,堵塞高渗透层,与此同时,聚合物渗透到低渗透层表现出粘弹效应,并从中驱替出原油。

另一方面,由于放热反应形成微气泡系统,这种系统同样具有异常的流变特性。

具有这种流变特性的系统能提高水驱效率20%~ 30%,与常规注水相比,最终采收率提高3%~5%。

聚合物的网络结构防止微气泡体系的扩散。

溶解在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在流动时使孔隙空间性能变化,其结果改善了水溶液的粘弹、非平衡性能。

表面活性剂同时也具有降低油井和地面设备腐蚀的作用。

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气液泡沫系统对跟随气液系统之后的注入水造成附加阻力。

就地生成的C O2的主要部分在水淹层形成屏障,C O2的其余部分溶解在油中,产生体积效应,并驱替剩余油。

在特定的温压条件下,就地生成的C O2能够与原油以任意比例混合,同时C O2溶解在水中,降低了它的粘度,改变驱替前沿,并增加驱替效率。

这样就消除了伴随C O2驱产生的不利影响而有利影响得以保持。

在保持C O2在段塞中完全饱和的情况下,就形成单相、非平衡条件的段塞,从而改善驱替效率。

2,二氧化碳是一种超临界流体室内研究表明,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5黄爱君等:就地生成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新方法些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气体表现出与常规压力和温度情况下不同的性质。

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C O2的密度急剧增加,最后变成液态。

同时,二氧化碳的粘度仍保持压力(P和温度(T变化之前的值,即气体粘度、扩散系数相当于气液中间状态的数值(见图1。

显然在超临界条件下,二氧化碳遵循二个主要的函数关系。

作为一种溶剂(类似己烷能降低原油粘度和更好地从地层中驱替原油。

另一方面,气状的C O2能够进入许多溶剂不能进入的空间。

图1在不同温度时CO2压缩性3,室内研究结果室内流动实验装置采用双层孔隙介质物理模型。

孔隙介质由90%的石英和10%的粘土制成,双层的渗透率分别是015μm2和210μm2,孔隙介质先用原油饱和,后注入011PV的生气溶液和酸混合液,然后用水驱替。

在试验过程中,测量驱替效率。

测量表明,与水驱效率相比驱油效率增加16%。

室内进行了特殊实验,以确定孔隙介质中形成气液体系的温压条件。

室内装置模拟井底地层(R= 120mm,室内装置由垂直安装的玻璃模型(长度500mm,直径14mm 组成,并用60%石英和40%粘土充填作为孔隙介质。

图2当微气泡和气泡形成时压力变化试验效果见图2。

从图2中可看出,由于碳酸盐颗粒与酸反应,温度和压力均发生了变化。

压力变化分两个阶段:①压力增加,后由于微气泡,形成压力稳定;②由于体系内形成的微气泡溶解,压力急剧下降。

压力增加的同时,温度在360s 内从20℃上升到60℃(见图3。

图3当微气泡和气泡形成时温度增加4,现场实验结果这项就地生成C O2新工艺在西西伯利亚萨马特洛尔AB13和AB23两个油藏进行了现场实验。

这两个油藏的地质参数见表1。

表1萨马特洛尔油田试验的地质参数AB1-3AB2-3深度(m1800~2200900~2400孔隙度(%01220125渗透率(μm30101~1150101~115原油粘度(mPa・s113114原油密度(kg/m3830~855810~860首先在3口注水井中进行了实验。

碳酸钠和盐酸混合物按计算量分几个循环注入到地层。

在最后一部分混合物注入井后关井反应24h,然后把水井投注,在周围油井测量油水产量。

在油田试验3个月后,周围油井的总油产量平均增加2倍,有些油井产量增加更多。

同时,这些油井产水量保持稳定或者降低。

采用Ashakhverdier研制的标准方法来估计C O2提高采收率项目的效率。

这种标准方法是基于K olm ogrov2Erofeev的参数方程,该方程涵盖油田整个生产期,可以解释不同阶段油饱和地层的动态条件。

根据油田的实践业已发现,对整个油藏及试验区产量下降曲线在一定的时间阶段呈现非对称逻辑模式。

图4为西西伯利亚萨马特洛尔油田(8单元, AB1-3层采油曲线图。

K olm ogrov动态方程能较好地描述累积产量(Q3oil的非对称逻辑型曲线:6国外油田工程Foreig n Oilfield En gine erin g Vol118No17200217d Q3oil(td t=abt a-1・〔1-Q3oil(t〕(1式中,a和b是近似参数(a>1,b>0,方程(1的解为:Q3oil(t=1-e-bt a(2式中,Q3oil(t是累积产油量的标准函数。

图4萨马特洛尔油田AB1-3油藏的产油动态曲线上述油藏系统演变模型可以估算任何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的运用效果。

为评价所试验的C O2技术,试验区必须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短期开发阶段。

使用最小平方法,可以求出每个选择阶段的参数a和b。

根据所选方法,对该项技术的工艺效果与每个阶段的基础工艺效果进行了比较。

为比较方便起见,方程(1可重写为如下形式:d Q3oil(td t=λ(t〔1-Q3oil(t〕;λ(t=abt a-1(3式中λ(t———原油储量的采出速度;1-Q3oil———在时间t时,地层中剩余的标准原油储量。

方程(3可以把产油期分为若干个独立阶段,这些阶段以各自a和b数加以表征(见图5。

图5萨马特洛尔油田AB1-3油藏累积产油量的各个阶段所试验的技术效果根据最后阶段的原油产量进行判断,最后阶段的原油产量被认为是基础阶段。

根据方程(2,实际累积产油曲线中的产油量基础阶段是线性的,对累计产油量曲线的这部分进行外推,可以估算出任何时间的产油量。

把估算产量与实际产量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出所试验的工艺效果(见图6。

图6萨马特洛尔油田AB1-3油藏试验效果预测从上述试验区内从1999年4月开始的8个月内共产出98953t原油,其中因使用该项C O2技术而采出2700t 以上的原油。

这项技术也在其它地区进行了试验,试验规模包括13口注入井和周边90口产油井。

试验中由于采用这项注C O2技术,多采原油120000t。

资料来源于美国《SPE65170》(收稿日期20020423油罐不停产检测技术美国InT ANK服务公司称,开发出一种可减少停产和检测成本的油罐检测新技术。

该创新技术采用机器人对地上储罐进行检测和清罐,同时储罐无需停产和空罐。

InT ANK和埃克森美孚正在与纽约州研究开发局(NY SRDA和纽约州环境保护部协作,从事一项有专向资金的确认项目,以确认机器人检测与传统的停产检测法具有相同的效果。

椐NY SRDA称,“采用这一创新工艺,检测期间大罐不停产,因此每座罐检测可减少95%的计划进度费用和营业成本”。

InT ANK机器人检测大罐,其工艺可满足API653标准所规定的10年标准检测周期要求,同时避免了人进罐作业、废物处置和清理的需要,缩短了作业单位现场作业时间。

该技术消除了检测期间储存产品的倒罐作业和避免了停产期间的生产损失。

而常规方法则要求储罐停产,以便倒罐、放空,然后再人工检测罐的完整性,这样,作业时间长。

王勇摘译自美国《Hydrocarbon Processing》2002年4月7黄爱君等:就地生成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新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