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精选五篇)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51ee2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4.png)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精选五篇)第一篇: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二篇: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点[范文模版]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人的成熟度。
每一个人比别人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多用了一点心而已。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11、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点拨: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点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点拨:传统文化自身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进步。
4、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点拨:继承和发展是同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过程。
5、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点拨: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6、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不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点拨: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既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又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2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没有区别。
(×)点拨: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判断题易混易错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判断题易混易错](https://img.taocdn.com/s3/m/1e9fd0a16294dd88d0d26b93.png)
文化生活判断题(后附答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文化因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2.文化现象的实质是精神现象,归结于社会实践。
3.文化不仅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等静态的形式,还包括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等动态过程。
4.文化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5.兔年新春,暮星和月,半人座流星雨上演新年天空,昭示着文化的独特之意。
6.文化决定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状况,并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
7.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产生经济效益。
8.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10.文化就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1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12.处在较高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13.文化程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15.原生态的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16.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7.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决定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和行动的选择。
18.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19.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0.东北人喜欢以酒会友,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1.“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认识文化的传承”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物质载体之中。
22.知识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
23.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4.文化是文人创造的。
25.经济实力增强,意味着文化也必然先进。
26.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7.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8.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强制的。
29.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增强城市文化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
2021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精编版)
![2021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8371c65a8102d277a22fdf.png)
2021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判断一、文化与生活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注意:错。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一种文化)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注意:错。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注意:错。
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4、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注意:错。
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5、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
(注意:错。
文化不等于文化教育程度。
)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注意:错。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7、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意:错。
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的作用。
)9、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注意:错。
是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10、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注意:错。
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12、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判断题易混易错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判断题易混易错](https://img.taocdn.com/s3/m/85d8dd06c1c708a1294a448a.png)
文化生活判断题(后附答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文化因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2. 文化现象的实质是精神现象,归结于社会实践。
3. 文化不仅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等静态的形式,还包括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等动态过程。
4. 文化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5. 兔年新春,暮星和月,半人座流星雨上演新年天空,昭示着文化的独特之意。
6. 文化决定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状况,并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
7. 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产生经济效益。
8.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9.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10. 文化就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11. 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12. 处在较高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13. 文化程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4.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15. 原生态的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16. 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7. 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决定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和行动的选择。
18.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19. 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0. 东北人喜欢以酒会友,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1. “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认识文化的传承”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物质载体之中。
22. 知识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
23.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4. 文化是文人创造的。
25. 经济实力增强,意味着文化也必然先进。
26.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7.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e7bb45b2a8956bec0875e336.png)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纯自然现象不属于文化;后天形成,并不是天生;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经过实践,能够转变为物质力量,不可以够直接转变为物质力量。
2.文化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注意“相对”不行缺乏,因为文化固然由必定的经济所决定,可是两者的发展其实不完整同步,有时先于有时落伍。
3.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而非决定要素,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力和科技力。
4.文化对人的影响,拥有耳濡目染和深远长久的特点,此中耳濡目染重申的是在某种特定的文化环境或文化活动中,不知不觉、油但是生,有种润物细无声之感,是影响的过程;而深远长久重申的是时间上的连续,不中断,如乡音难改。
5.文化对人活社会的作用拥有两重性。
因为文化从性质上讲,有先进和落伍之分,相应起到的作用有阻挡和促使之分,因此,不可以纯真的说文化促令人的发展或文化促使经济、社会的发展。
6.优异文化因其独有的感染力和感化力,令人深受震惊、力量倍增。
7.优异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令人的全面发展。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形象的理解为丰富人的脑筋;增强精神力量,是给人做事情以动力,常有词语如“激励、激励、力量倍增”等;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全面提升,并且不一样期间,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一样。
8.文化影响人生,而非决定人生。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9.划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庆贺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显现,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以名录的方式确定。
10.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其实不是仅为一个民族所独享,而是共享。
11.尊敬文化多样性,第一要尊敬自己民族的文化,其实不是认可和保护全部文化,例如落伍文化和腐败文化。
12.注意划分文化流传的门路和手段。
高中政治易错点(三):文化篇
![高中政治易错点(三):文化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2ae2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8.png)
高中政治易错点(三):文化篇1.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纠错: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而不是源自物质载体,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错误。
2.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纠错:文化的性质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故错误。
3.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纠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不能将文化的反作用看作基础性的、决定性的,故错误。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纠错: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故错误。
5.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6.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7.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纠错: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8.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纠错: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9.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纠错: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1.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纠错:文化只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而不能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12.文化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虽然不能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也不能因此否定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13.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纠错: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1b6a57482fb4daa58d4bb3.png)
《文化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提醒: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提醒: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3、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提醒: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4、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提醒: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5、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提醒: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6、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
(提醒: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7、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提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可能相同。
)8、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提醒: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9、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提醒: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10、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提醒: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11、“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提醒:不管是“浅阅读”还是深阅读,都可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12、优秀的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提醒:优秀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但不能决定时代的走向)1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提醒: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常见易混易错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常见易混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536ed30b4c2e3f56276337.png)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21
数字媒介阅读比图书阅读重要
不同传播手段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对象,不能简单、笼统地说哪种手段重要,
22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注意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
23
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9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
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1
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文化只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而不能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32
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文化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33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大整理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大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24d80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8.png)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大整理专题一:生活与消费1.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提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所以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劳动产品若没有用于交换,就没有价值,但仍有使用价值。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所以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提示:国家有权发行纸币,规定纸币的面值大小,但无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市场决定的。
)3.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所以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现象。
(提示: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只有在经济运行中出现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才是通货膨胀。
)4.金银纪念币只能用于收藏,不能上市流通。
(提示:金银纪念币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上市流通。
)5.人民币汇率越高越好。
(提示:人民币汇率升高有利有弊,应该努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
)6.质量好的商品往往价格高,所以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质量决定的。
(提示: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质量好的商品往往投入的劳动多,因此商品价格归根到底还是由价值决定的。
)7.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能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提示: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8.等价交换要求每次商品交换的价格必须与价值相等。
(提示: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就商品交换的总体而言的,是在动态中实现的,并不是每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都相等。
)9.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提示:判断是否是超前消费,关键看是否超出家庭收入能力。
如果贷款消费没有超出自己的收入能力,能够一次还清或分期付款,仍然是适度和合理的消费。
)10.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错误的。
(提示: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应作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归纳】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点文化生活
![【归纳】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点文化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f460fad3aeaad1f346933ff5.png)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点(文化生活)专题9《文化与生活》1.不能将文化的来源与人们获得文化的途径混为一谈。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化的唯一来源。
一切文化归根到底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人们获取文化知识的途径有多种,如:参加实践、接受教育、阅读书籍、与他人交流等。
2.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1)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是侧重于从静态的角度讲的,强调的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发展的影响不同,要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需要弘扬先进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抵制腐朽的、落后的文化。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侧重于从动态、文化发展的趋势的角度讲的,强调文化与经济、政治发展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它们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日益加深。
一方面,经济日益文化化,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文化日益经济化,文化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化,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市场上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化生产、文化经营的产业——文化产业,并且文化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3.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色彩,但是,地域不同,文化也有相似之处。
受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条件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基于实践活动具有共性、人们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也会促进文化走向融合,因此,不同地域的文化必然存在着共性。
4.文化与经济不是同步发展的,二者也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与经济发展不一定同步,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能超越经济的发展,也可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易错知识点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2778293b3567ec102d8ae6.png)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易错知识点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注意: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
凡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2、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注意: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3、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注意: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注意: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
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5、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注意: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6、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注意: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7、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
(注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
8、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注意:错。
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
9、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注意:不是,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的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
10、“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注意:错,这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11、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注意: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12、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是弱者对强者进行监督,不起任何作用。
(注意:错,公民实行民主监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见课本第29页13、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注意: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
1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注意: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中国共产党能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2020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doc
![2020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doc](https://img.taocdn.com/s3/m/78222a8e33d4b14e84246802.png)
2020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判断一、文化与生活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注意:错。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一种文化)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注意:错。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注意:错。
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4、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注意:错。
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5、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
(注意:错。
文化不等于文化教育程度。
)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注意:错。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7、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意:错。
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的作用。
)9、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注意:错。
是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10、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注意:错。
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归纳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ba0b71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9.png)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归纳高中政治是中学政治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考生进入大学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高中政治学习中,存在着一些易错点,需要我们认真整理和归纳,以便更好地掌握政治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一、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高中政治学习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然而,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很多同学对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认识不够深入,常常无法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对个人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加强实践。
二、政治制度高中政治学习的另一个重点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
由于政治制度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同学们很容易陷入对各种制度的纷繁复杂、相互联系的认知迷雾中。
在学习这一领域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制度史的学习和对各种政治制度的多角度比较。
三、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高中政治学习的重点之一。
它研究政治和经济的相互联系,涉及到国家宏观经济和个人微观经济的方方面面。
此外,政治与经济同样是很有实际意义的领域。
学习这个主题时,我们需要加强与实际经济事件的联系,强化经济思维和实践将政治经济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情况当中。
四、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政治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环。
它不仅涉及到政治方面的哲学思考,还探讨了人们对社会变迁的适应和反映。
政治思想是一个相对开放、变化快的领域,在学习时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其背景和前提条件,注重其矛盾的本质性和历史趋势性。
五、政治文化在对政治学习的过程中,政治文化是一个尤为重要的主题。
它涉及到不同文化和政治制度之间的相互适应和交流。
因此,在学习时,我们需要加强跨文化交流、多文化相互融合的实践,增强对政治文化的深刻认识。
结尾:以上几点是高中政治学习中易错点整理归纳的主要内容。
当然,在实际学习中,还有其他一些易错点,需要我们逐一总结和摸索。
总之,积极学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加强交流,才能更好地掌握政治学科知识和技能,并为以后的大学发展打下基础。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点汇总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1654b8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5.png)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点汇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提醒: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2、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提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提醒: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4、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提醒: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5、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提醒: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6、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提醒: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7、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
(提醒: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8、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提醒: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9、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提醒: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10、优秀文化决定人的全面发展。
(提醒: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
)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提醒: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又保持各自特色。
)3、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提醒: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