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易错易混点(全套)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13f6c1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4.png)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归纳总结易错易混知识点,对高中学生学习政治有很大的作用,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一)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成反比)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
(商品价值量不变)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4.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
(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5.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6.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7.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8.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应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9.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0.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相同的。
(两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相同的)1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13.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按劳动成果分配)14.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1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16.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
(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是坚持共同富裕)17.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18.经济全球化是主要通过生产的全球化来实现的。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来实现的)19.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a0b145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7.png)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11、泰山日出是一种文化现象。
【解析】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泰山日出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文化现象。
2、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解析】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与经济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明素质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自然自然的提高,提高文化程度必须自觉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
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解析】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无形的、自发的。
4、文化能够促进人和社会的进步。
【解析】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阻碍作用。
5、文化是指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解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社会科学)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6、免费开放博物馆是展示文化成就,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体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开放博物馆体现的是文化事业的发展。
7、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解析】关系颠倒。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8、春节等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注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对应的内容不能颠倒。
9、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解析】并非任何传统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没落的传统文化则起到阻碍作用。
10、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高中政治最常见的易错易混点
![高中政治最常见的易错易混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134c3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6c.png)
高中政治最常见的易错易混点几年来高中政治部分选择题中,排除错误选项就能得出正确选项的占52.7%,因此弄清这些错误点和易混知识点对于提高政治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十分有益。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常见易错易混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最常见的易错易混点(一)1.关于价值下列说法错误:①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可分割的。
②有价值东西也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也一定有价值(不一定,关键在于是否处于交换关系之中)。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越多,因而,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也越大(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
④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因此,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影响);⑤商品的质量性能越好,价格越高(错误,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⑥个别劳动时间越长,所生产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纸币也具有价值尺度(没有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纸币也有价值(纸币没有价值)。
3.关于所有制结构下列说法错误: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重要力量);②国有经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③股份制都具有公有制性质(国有集体控股,企业具有明显公有性);④股份制是我国公有制的唯一(主要)实现形式。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5.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注重公平。
下列说法错误:①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因此,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动成果分配);②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效率,忽略了公平。
高中政治的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的易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39a53b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a.png)
高中政治的易错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备的易错知识点总结高中的政治内容不仅多,而且有很多易错的知识,这些易错知识往往是我们学生考试出错的内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备的易错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易错知识归纳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人民与公民不能等同,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2.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
宪法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4.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5.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6.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错的,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7.公民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相对应存在的)8.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9.中国共产党能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政党不能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10.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政府不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是宏观调控,间接引导经济活动)11.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
(都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有联系,但两者不能混淆)12.在政府民主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少数人的意见不予考虑。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的原则都是在民主决策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13.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一靠民主,二靠法制)高中政治易错知识1.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关键是用于交换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3. 价值尺度:某商品值钱或者某商品标价钱流通手段:买某商品支付钱支付手段:支付债务、利息、工资、租金等4.纸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但是有使用价值纸币的使用价值就是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5.商品价格上涨与下跌的根本原因是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或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6.价格由价值与供求关系共同决定?错!价格只能由价值决定,供求只能是影响价格7.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商品价值量?错!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8.按照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9.绿色消费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10.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11.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大整理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大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24d80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8.png)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大整理专题一:生活与消费1.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提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所以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劳动产品若没有用于交换,就没有价值,但仍有使用价值。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所以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提示:国家有权发行纸币,规定纸币的面值大小,但无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市场决定的。
)3.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所以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现象。
(提示: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只有在经济运行中出现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才是通货膨胀。
)4.金银纪念币只能用于收藏,不能上市流通。
(提示:金银纪念币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上市流通。
)5.人民币汇率越高越好。
(提示:人民币汇率升高有利有弊,应该努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
)6.质量好的商品往往价格高,所以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质量决定的。
(提示: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质量好的商品往往投入的劳动多,因此商品价格归根到底还是由价值决定的。
)7.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能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提示: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8.等价交换要求每次商品交换的价格必须与价值相等。
(提示: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就商品交换的总体而言的,是在动态中实现的,并不是每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都相等。
)9.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提示:判断是否是超前消费,关键看是否超出家庭收入能力。
如果贷款消费没有超出自己的收入能力,能够一次还清或分期付款,仍然是适度和合理的消费。
)10.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错误的。
(提示: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应作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人教版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总结(四本必修)
![人教版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总结(四本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f580e41baf45b307e9719726.png)
人教版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总结(四本必修)必修一:经济生活1.中国无偿捐赠给外国的救灾物资是商品。
(×)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也是商品。
(×)2.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
(×)3.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
(×)(解析: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5.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解析: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6.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解析: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8.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9.广汕高铁一等座车票价为200元,二等座车票价为164元。
这里的货币是现实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10.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1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解析: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12.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解析: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
(×)(解析: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13.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解析: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
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错易混知识
![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错易混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aa1b35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b.png)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错易混特别注意知识点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易混易错1.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生产工具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改:劳动者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3.生产工具和牲畜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改: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4.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确立。
×改:个体劳动盛行,私有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
5.私有制的产生以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为前提,是贫富分化的结果。
×改:私有制是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的前提,导致了贫富分化的加剧。
6.私有制会永远存在。
×改: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会走向灭亡。
7.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改:生产力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8.部落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改: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9.在氏族制度下,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男性平等的行使表决权。
×改: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即男女平等)10.国家是用来调和阶级矛盾的。
×改: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1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上最早的国家。
×改:奴隶制国家是人类社会上最早的国家。
12.奴隶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果。
×改:奴隶没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劳动成果。
(区分奴隶和农民)13.封建社会的农民依附于地主,完全没有人身自由。
×改:封建社会的农民对地主依然存在人身依附关系,但是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
人教版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总结(四本必修)
![人教版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总结(四本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f580e41baf45b307e9719726.png)
人教版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总结(四本必修)必修一:经济生活1.中国无偿捐赠给外国的救灾物资是商品。
(×)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也是商品。
(×)2.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
(×)3.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
(×)(解析: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5.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解析: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6.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解析: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8.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9.广汕高铁一等座车票价为200元,二等座车票价为164元。
这里的货币是现实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10.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1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解析: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12.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解析: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
(×)(解析: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13.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解析: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f8967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d.png)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易错点: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易混点: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易错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
易混点: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三、纸币易错点:纸币的发行量越多越好。
易混点: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四、汇率易错点: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易混点: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汇率跌落,外币贬值,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五、影响价格的因素易错点:供求决定价格。
易混点: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六、价格变动的影响易错点: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
易混点: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
七、影响消费的因素易错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居民收入。
易混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是主要途径。
八、消费类型易错点: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易混点:贷款消费不一定是超前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的贷款消费,不属于超前消费。
九、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易错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可取的。
易混点: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要具体分析,过分标新立异不可取。
十、生产与消费易错点:消费决定生产。
易混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十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易错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易混点: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推荐阅读)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推荐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ae9904f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e.png)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推荐阅读)第一篇: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
回报也许无法立刻得到,却可能会在不经意见,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1个人收入的分配1、在公有制范围内只有按劳分配。
(×)点拨:在公有制范围内,存在按劳分配和非按劳分配两种方式。
公有制下非按劳分配有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等。
2、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点拨: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收入,但不是劳动收入,而是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各种劳动报酬,包括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指通过劳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按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3、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点拨:我国农村的所有制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因此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但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
4、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点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差距需要合理的分配政策、宏观调控。
5、工人的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点拨: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工人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6、收入分配公平是指收入分配没有差距。
(×)点拨: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
![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5d43cb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6.png)
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一、货币1. 货币的本质- 易错点:把货币的本质等同于一般等价物的表现形式。
- 易混点:货币与金银。
货币天然是金银,但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金银在成为货币之前只是普通的商品,当它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成为货币。
2. 货币的职能- 易错点:- 混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价值尺度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只需观念上的货币;而流通手段是充当商品交换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 对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理解不准确。
支付手段主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与流通手段不同,流通手段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支付手段是有时间差的。
- 易混点:贮藏手段职能对货币的要求。
只有足值的金属货币(金银条块等)才有贮藏手段职能,纸币不具备。
3. 纸币- 易错点:- 认为纸币的发行量越多越好。
实际上,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会引发通货膨胀,过少会引发通货紧缩。
- 混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表现。
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纸币贬值;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纸币升值。
- 易混点:纸币与货币。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而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价值。
二、价格1. 影响价格的因素- 易错点:- 认为供求决定价格。
实际上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供求关系只能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理解错误。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而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 易混点:- 价值量、价值总量的区别。
价值量是指单位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总量 = 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时间。
高中政治必修1-4易错易混点
![高中政治必修1-4易错易混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19d2f52cc58bd63186bda4.png)
【必修1经济生活】1.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也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 )2.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 )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 )4.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 ) 5.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供过于求)。
( )6.消费结构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 )7.恩格尔系数降低意味着食品支出金额的减少。
( )8.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要靠政府。
( )9.企业兼并是规模大的企业兼并规模小的企业。
( )10.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 )11.只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树立自己的品牌),就能提高公司的竞争优势。
( ) 12.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增加。
( )13.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
( ) 14.股份有限公司是公有制经济。
( )15.我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16.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发展壮大,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 )1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 18.劳动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方式。
( )19.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财政、税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必修2政治生活】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 )2.政治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 )3.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说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 )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基层政府)。
( )5.中国共产党(人大、人民政协)可以代替政府行使政府职能。
( )6. 政府要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高中政治高频易错知识点集锦
![高中政治高频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456cdac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5.png)
高中政治高频易错知识点集锦(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政治高频易错知识点集锦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23年高考政治必修2 政治思想 易错易混知识点拨
![2023年高考政治必修2 政治思想 易错易混知识点拨](https://img.taocdn.com/s3/m/4c144bb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b.png)
2023年高考政治必修2 政治思想易错易
混知识点拨
一、易错知识点拨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
- 注意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偏差。
2. 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区别。
-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涵和基本原则,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战略安排和发展道路。
二、易混知识点拨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基本经验和基本特征。
- 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关系。
2. 科学发展观
- 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特别是“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的核心观点。
- 理解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连续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三、总结
- 在复政治思想时,需要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
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掌握,注意避免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偏差。
- 同时,要理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科学发展观的概念,避免
混淆。
- 最重要的是,对于高考来说,要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
和案例来加深对政治思想的理解。
以上是关于2023年高考政治必修2政治思想易错易混知识点的拨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考政治易错点
![高考政治易错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2788a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e.png)
高考政治易错点高考政治易错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在思想品德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易错点主要集中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区分上。
学生容易混淆两者的概念,通常会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作同一概念。
实际上,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的是宇宙万物普遍存在着矛盾、斗争和发展的规律,而历史唯物主义则强调的是历史发展中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制约和决定作用。
因此,在回答相关考题时,应准确描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
高考政治易错点二:我国的政治制度和重要政治制度在政治理论部分,易错点主要集中在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和重要政治制度的理解上。
由于对政治制度的概念理解不清晰,学生容易产生模糊的认识。
在回答相关考题时,应明确我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重要政治制度。
学生在理解和归纳政治制度时,应抓住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核心概念,并能正确阐述我国各项重要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高考政治易错点三: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在政治实践部分,易错点主要集中在对我国的宪法和法律的理解上。
学生常常忽略宪法对法律的规范地位和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
在考试时,应准确描述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地位和作用,既要说明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又要强调法律是我国的主要法律形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依存性。
高考政治易错点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道德部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易错点主要集中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上。
学生常常将其视为普遍价值观或通用价值观,而忽略其社会主义属性。
回答相关考题时,应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特点,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紧密联系。
高考政治易错点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道德部分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易错点主要集中在对重要理论观点的理解和记忆上。
学生容易混淆或遗漏其中的核心内容,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
高中最全政治必修一易错知识点汇总
![高中最全政治必修一易错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72fe80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2.png)
高中最全政治必修一易错知识点汇总高中最全政治必修一易错知识点汇总一、高中政治必修一有哪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的易错观点(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注意: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2)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注意: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注意: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注意:不同商品能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具有价值)(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前一句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只有在商品中二者才是不可割的)2、商品价值量的易错观点(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注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注意: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注意:商品价格下降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注意: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的影响)3、货币的易错观点(1)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注意: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注意:应该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3)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注意:金银天然不是货币)(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注意:执行价值尺度是观念中的货币)(5)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注意:物价上涨不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4、价值规律的易错观点(1)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注意: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互相制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
(一般等价物)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需要现实的货币。
(观念的货币)3.纸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货币的职能)4.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不能规定购买力)5.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
(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6.外币的汇率升高,意味着人民币升值。
(意味着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7.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商品的出口。
(不利于商品的出口,利于商品的进口)8.供求决定商品的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9.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商品的价值量会下降。
(价值量不变)10.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比较大)11.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价格会上升。
(正确表述为: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12.当商品供不应求时,生产者会减少生产。
(扩大生产)13.人们的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消费水平会提高)14.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不能等同)15.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正确表述为: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16.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这三种消费心理都是不健康的。
(前两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17.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
(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
(反作用,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阻碍作用)2.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体作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股份制经济必然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必然是非公有制。
(前者对,后者错)5.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地位和市场地位都是平等的。
(不平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但是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6.法人代表是经济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将法人代表改成法人)7.公司的股东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负清偿责任。
(以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8.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
(股份)9.董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决策机构)10.劳动者履行义务,是以劳动者享受权利为前提的。
(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义务为前提)11.储蓄存款既来自个人,又来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
(只来自个人)12.在我国,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
(是商业银行)13.股票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
(债券)14.国债是各级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其风险和利率都比较低。
(中央政府发行)15.社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商业保险)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1.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围之,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
(前者正确,后者错)2.各种分配方式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不平等,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3.非劳动收入分配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非劳动收入包括按资本要素和按技术分配两种)4.按劳分配只体现公平,按生产要素分配只体现效率。
(两者都既体现公平,又体现效率)5.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效率是实现公平的保证。
(效率是物质前提,公平是保证)6. 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错)7. 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有三种情况,等于、略大于、略小于都属于收支平衡)8. 财政的作用就是财政支出的作用(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9. 税收的固定性就是指税收一经确定便一成不变(不能随意改变)10.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将征税对象改为纳税人,征税对象是增值额)11. 个人有收入所得就必须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不是,必须具有应税收入)12. 个别企业和个人用欺骗的方法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行为属于偷税。
(骗税)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是基本标志,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标)3.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经济过热时应采用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紧缩性)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6.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7.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技术全球化。
(将技术全球化改为资本全球化)8. 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有利有弊)9. 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
(非歧视原则)10.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经济运动。
(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政治生活》易错知识点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人民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
凡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2、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3、我国是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与人民专政不一样的)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
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5、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6、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7、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
)8、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定”。
(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的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
)9、“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错,这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
)10、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11、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实行监督,是弱者对强者进行监督,不起任何作用。
(公民实行监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见课本)12、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
)13、村民委员会是村民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中国共产党能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政党、社会团体、政协、爱国组织都无权行使或者代替政府行使职能。
)2、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政府不可以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以宏观调控为主,变直接干预为间接引导。
)3、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
(都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4、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加强立法工作。
政府属于立法机关。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5、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这个机制,一靠,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政治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不能说我国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也是立法机关。
(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有关行政法规,但不是立法机关。
)3、各级人大都能制定法律,都是立法机关。
(地方人大只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不是立法机关。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4、中国共产党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执政,政府才是依法行政。
)5、各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各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相互监督。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成为对党派进行政治、思想、组织领导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共产党对党派进行政治上的领导。
)7、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8、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9、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12、我国实行集中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
实行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之一。
)13、中共中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14、人民政协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
(中共中央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即党的政治领导)。
15、政协具有参政议政、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
(政协具有参政议政、监督和政治协商的职能,但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16、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意志的。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党的政治领导通过人大变为国家意志。
)17、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是行使国家职能的国家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是国家机关;政协不是国家机关,而是政治协商机构。
)18、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
(共产党是执政党,各党派是参政党。
)19、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专政。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我国民族问题就是问题。
(往往交织在一起,但民族问题不一定就是问题)21、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
(不得干预政治正确,但政治也不能干预是错误的)22、在我国,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
(正常的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23、我国已经消灭了民族压迫,所以不存在民族问题了。
(消灭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就消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
但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问题仍然存在。
)24、我国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
(我国是尊重和保护信仰自由,但不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