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我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要求
院感控制规章制度
院感控制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院感管理工作,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声誉,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所有科室和从业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医疗机构院感管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规范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院感管理制度,加强院感监测和感染控制,保障医疗安全。
第二章院感管理机构和责任部门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院感管理机构,负责院感的规划、组织、指导和监督工作。
院感管理机构应当设置院感管理科,并配备专职院感管理人员。
第五条医疗机构院感管理机构应当制定院感控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院感管理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第六条医疗机构院感管理机构应当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感染监测、病原学检测和环境监测等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置院内感染事件。
第七条医疗机构院感管理机构应当组织院感相关培训,提高全院从业人员的院感意识和专业素养。
第八条医疗机构院感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院感监督检查和评估制度,确保院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三章医疗机构院感管理制度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院感管理制度,明确院感责任部门、具体措施和考核评价标准。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院感发病、诊断、治疗、护理、处置等规范化制度,要求医护人员遵守院感管理规范操作流程。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院感事件报告和处置制度,发生院内感染事件应当及时上报,开展调查追踪,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处理。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院感用品管理制度,对医疗器械、耗材等进行严格管理和检测,确保使用安全无虞。
第四章医疗机构院感监测与评估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院感监测系统,定期对院内感染病例和传染病例进行监测,分析感染原因和传播途径,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院感评估制度,定期对院感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提高院感管理水平。
第五章医疗机构院感预防控制措施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开展感染风险评估,制定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方案,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章制度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保障医院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临床科室、门诊、检验科、药房、急诊等医疗行为和管理活动。
第三条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分为医疗环境感染控制、手卫生控制、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等方面,具体工作由感染控制科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医院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加强对感染控制科的组织领导,对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和监督检查,确保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五条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章制度由医院感染控制科制定,经医院行政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二章医疗环境感染控制第六条医院临床科室应保持清洁、整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定期清洁消毒。
第七条医院感染控制科对临床科室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八条医疗废物和污物要按照规定分类收集处理,确保无害化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第九条医院要做好医疗器械、设备的定期维护养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感染风险。
第十条医院感染控制科应定期对医院医疗环境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和水质检测,确保医院环境卫生符合卫生标准。
第三章手卫生控制第十一条医院要建立健全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并定期进行手卫生知识考核。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进入患者病房前应洗手或使用洗手液进行手卫生,确保患者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安全。
第十三条医院应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洗手液配送设施,方便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要按照手卫生操作规范进行手部消毒和洗涤,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后、接触体液、分泌物后要进行手卫生。
第十五条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和进行医疗操作前应去除手上的手表、戒指等饰物,以减少潜在的感染源。
第四章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第十六条医院要制定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规范,建立完善的器械消毒灭菌指导手册。
第十七条医务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消毒灭菌证书才能进行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
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1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贯彻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强化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
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的各个环节,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实施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医疗机构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报告。
三、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主要包括:(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医院感染的控制
医院感染的控制
在现代医疗环境中,医院感染是一个普遍存在且严重的问题。
医院感染是指患
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造成的新感染,并且这种感染通常与医疗过程有关。
医院感染的控制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方面。
医院感染的来源
医院感染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空气传播、水源传播、接触传播等多种途径。
医院的环境、设施以及医护人员都可能是医院感染的传播源。
此外,患者本身的病种和免疫状态也会影响感染的风险。
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
首先是建立健全
的感染控制委员会,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制定相应的防控方案和指导原则。
其次是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遵循规范操作程序,避免感染的交叉传播。
此外,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消毒、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也是非常重要的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的管理
医院感染的管理需要综合多方力量,包括医务人员、管理机构、患者及家属等。
医院感染的管理需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感染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避免感染的蔓延。
同时,医院还需要加强患者的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自我防护意识,共同参与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结语
医院感染的控制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和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各医疗机构能够重视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为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管理,指导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指南.一、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
2.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
3.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4.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超范围执业。
5.按照规定申请医疗机构校验。
6.按照规定发布医疗广告。
(二)组织机构和管理.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合理,满足管理工作需要。
2.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能及时修订完善,职工熟悉本岗位职责及相关规章制度。
3.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三重一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院级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院、科级领导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卫生政策,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专门的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并组织实施。
(三)人力资源管理。
1.有适宜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落实岗位职务聘任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专业结构合理,满足医院功能任务和管理的需要.2.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医师考核办法,建立专业技术档案.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和梯队建设制度并组织实施。
4.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学科带头人选拔机制。
5.建立激励和奖惩制度,完善医院奖金分配综合目标考核机制,实行按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四)应急管理。
2008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技术研讨会通讯录
感控科
医师
610083
107
朱佳欣
成都军区总医院
感控科
护士
610083
108
向华居
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
副院长
404000
109
谭红琼
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
二手术室
护士长
404000
110
贺世春
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御安分院
护士长
404000
111
谭明伟
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
院感科
感染科
404000
129
陈华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401120
130
王渝群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
感染管理科
主任
401120
131
方娟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
检验科
技师
401120
132
江华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
护理部
401120
133
黄文忠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
手术室
401120
134
张世国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
手术室
401120
感染科
400014
166
荀洪娟
重庆市綦江县人民医院
特需病房
护士长
401420
167
杨秀碧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
手术室
护士长
408000
168
邓晓艳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医院
内ICU
护士长助理
402260
169
余蔚琪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医院
院感科
科长
402260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2.在床牌或/和病历卡上标贴蓝色接触隔离标识; 3.接触该病人或其环境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4.预计与病人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 需
要加穿隔离衣, 不同种病原体感染或定植病人隔离 衣不能共用, 非一次性使用的
18
一、建立健全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病例 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完善多重耐药菌的主动筛查制度: 对于存在多重耐 药菌感染或定植高危因素
--长期入住ICU患者;
--接受过广谱抗生素治疗或抗生素治疗效果
不佳的感染;
--留置各种插管如气管插管或切开;
--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患者。
常规采集鼻/咽拭子、直肠拭子和感染部位的标本, 确定是否存在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或定植。
临床医生基本知晓常见多重耐药菌如 MRSA.VRE、CR-AB的大致检出率和 耐药率
21
二、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以减少多重耐 药菌的诱导产生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正确、 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相关规定。
❖ 治疗极为困难
❖ 明显增加死亡率: MRSA感染后死亡率增加约 33%;VRE引起的菌血症死亡率约20%-
100%
❖
美国统计: 假如一位患者医疗费用约
1000美圆,感染MRSA后花费约25000美
圆。
5
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常见因素(一)
抗菌素的不合理应用! ! !
既往携带或感染了MDROs
在MDROs感染率高的科住院 高龄患者
医院感染控制中心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以下简称“院感中心”)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全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指导。
2. 院感中心由主任、副主任、专职感染控制医师、护士等组成,下设感染控制办公室、培训室、实验室等。
三、职责1. 院感中心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医院感染控制相关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
2. 院感中心负责监督、检查全院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对违反感染控制规定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3. 院感中心负责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情况。
4. 院感中心负责组织全院感染控制工作评估,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5. 院感中心负责协调各部门、科室开展感染控制工作,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体系建设。
四、工作内容1. 制定和修订医院感染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如手卫生、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等。
2. 开展医院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3. 监督、检查全院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对违反感染控制规定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4.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情况。
5. 组织全院感染控制工作评估,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6. 协调各部门、科室开展感染控制工作,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体系建设。
五、工作要求1. 院感中心工作人员应具备扎实的感染控制知识、技能和责任心。
2. 院感中心应定期召开感染控制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问题。
3. 院感中心应加强与各部门、科室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感染控制工作。
4. 院感中心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情况。
六、附则1. 本制度由院感中心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内控制度)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内控制度)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内控制度)1. 总则为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 组织架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策略、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日常感染控制工作的组织实施,对医疗机构进行感染监测、风险评估、预防控制和教育培训。
各临床科室、部门应积极配合感染管理部门,共同做好感染控制工作。
3. 感染预防与控制3.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3.2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感染控制意识。
3.3 医疗机构应加强消毒、灭菌管理,确保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效果。
3.4 医疗机构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诊疗环境整洁、卫生。
3.5 医疗机构应加强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3.6 医疗机构应积极推广无菌操作技术,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3.7 医疗机构应加强感染事件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感染暴发和传播。
4. 感染监测与风险评估4.1 医疗机构应建立感染监测制度,对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4.2 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感染风险评估,识别感染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4.3 医疗机构应根据感染监测和风险评估结果,调整感染控制策略和操作规程。
5. 教育培训与宣传5.1 医疗机构应开展感染控制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水平。
5.2 医疗机构应加强感染控制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感染防范意识。
6. 管理与监督6.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感染管理考核制度,对感染控制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6.2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感染控制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3 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感染控制工作检查和指导。
医院感染防控规章制度
医院感染防控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保障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员工的健康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科室和单位,包括医生、护士、清洁工、病人及陪护人员等,规范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
第三条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对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管理,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
第四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防控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感染防控责任,加强对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全院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技能。
第五条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废物处理和医疗用品消毒管理制度,保障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第六条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病例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掌握和处理感染事件,阻断感染的传播链条。
第二章感染防控机构及工作制度第七条医院设立感染防控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感染科主任及相关科室主任担任委员,该委员会负责全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规划和督导。
第八条医院设立感染防控科室,该科室负责医院感染防控的日常工作,下设感染防控专员及感染监测员等岗位,负责监测、调查和处置感染事件。
第九条医院设立感染防控培训小组,负责组织全院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十条医院感染防控机构应每年制定感染防控工作计划,全面推进感染防控工作,提高医院的感染防控水平。
第十一条医院应保障感染防控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到感染防控工作中,提高全院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三章感染源管理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源管理制度,明确感染源的划分和管理办法,有效阻断感染的传播途径。
第十三条医院应加强对感染源的监测和调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感染源,降低感染的发生风险。
第十四条医院应加强对感染源的管理和处置,对发现的感染源要及时隔离和治疗,防止感染的扩散和传播。
第四章医疗废物处理第十五条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废物处理制度,明确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运输和处理等管理办法,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医院感染与感染控制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医院感染与感染控制的法律法规与标准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或医疗机构内,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感染控制不当,导致患者、职工及其他与医院相关的人员感染的现象。
在医疗活动中,医院感染是一项极为严重的问题,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还会增加医疗机构的负担和风险。
因此,针对医院感染,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规范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工作。
一、法律法规要保障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许多国家都采取了立法措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法律法规:1. 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感染管理规定》:该规定于2009年颁布,明确了医疗机构在感染控制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并规定了必要的感染控制措施和标准。
2. 美国《医疗保险可靠性与可负担性法案(EMTALA)》:该法案于1986年通过,主要对医院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医疗服务和抗感染措施进行了规定。
3. 英国《医院感染控制法》:该法案于2008年颁布,要求医疗机构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制定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并对医疗机构报告感染事件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了规范。
二、标准除了法律法规的规范,医院感染控制还有一系列标准,旨在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感染控制标准:1. 世界卫生组织(WHO)感染控制标准:WHO通过研究和实践,制定了一系列感染控制标准,包括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器械消毒和消毒剂的使用等。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感染控制指南:CDC是美国的一个联邦机构,负责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感染控制指南,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环境清洁和麻醉操作等。
3.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感染控制标准:ISO制定了一系列与医疗器械和设备相关的感染控制标准,包括器械的清洁、灭菌和消毒要求等。
三、感染控制实践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感染控制标准,是降低医院感染风险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感染控制实践:1. 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医疗机构应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制定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并负责监督感染控制工作的实施。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指标汇总
低温
消毒
灭菌
监测
低温灭菌监测
(环氧乙烷、过氧化氢、低温甲醛、过氧乙酸)
物理监测
每锅
化学监测
每包
生物监测
低温甲醛每锅每周
环氧乙烷每锅每批次
过氧化氢每锅每天
资料
保存
时间
供应室
清洗、消毒监测资料
≥6个月
《WS310.3-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
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灭菌质量监测资料
≤7天
一次性皱纹纸和医用无纺布
≤180天
漏报率(%)
年医院感染漏报率≤10.0%
《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国卫
办医函(2016〕936号)
医务人员手卫生(门依从率和正确率
分别达75%和90%以上
《清洁的手,呵护健康(2015-2018年)》专项工作指
导方案
抗菌药物
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含外用生理盐水)
<24小时
打开的无菌棉球、纱布、棉签
<24小时
干罐储存无菌持物钳
<4小时
口腔裸露灭菌器械及一般包装的高度危险口腔器械
<4小时
《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中、低度危险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后置于清洁干燥的容器保存
<7天
纺织材料与无菌器械盒
≤7天
一次性纸袋
号)
远内感染患者院感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
≥90%
两种或以上重点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病原学送检率(%)
≥100%
高温
消毒
灭菌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方案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方案在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首要任务是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产生的各种感染,包括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都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医疗机构需建立健全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方案,确保全面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
1. 制定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计划:医疗机构应建立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工作计划应包括院内感染监测、消毒灭菌、医疗废物管理、医院环境清洁等方面。
2. 完善院内感染监测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院内感染病例。
监测内容包括院内感染类型、感染发生部位、感染病原体等信息,为感染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3. 加强医疗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清洁卫生。
特别是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易感染区域,要加大消毒频率,确保医疗环境的无菌状态。
4. 强化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院内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包括消毒灭菌、手卫生、个人防护等方面。
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技能,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5. 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的制度,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医疗废物不会成为院内感染的传播源。
6. 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控制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院内感染控制检查,对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
7. 形成良好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氛围:医疗机构应通过宣传教育、奖惩措施等手段,形成全员参与、共同努力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氛围。
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自觉遵守院内感染控制规定,共同维护医疗机构的安全环境。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医疗机构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建立健全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与健康。
医院ICU感染管理措施
ICU医院感染管理措施WHO的研究表明: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是重症监护病房。
因此加强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监测、预防、控制、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发病率1.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发病率是普通病房感染率的5-10倍。
在美国院内感染每年可影响超过200万的患者并且对5-35%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造成影响。
2. 感染部位占首位的是下呼吸道约30%,其次为尿路感染约占24%,血流感染约占16%,外科切口感染约占8%。
重症患者的死亡率约为27.5%,其中60.9%的患者死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1.宿主因素:主要为基础疾病和免疫水平低下,如大手术、颅脑外伤、意识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营养不良、年龄、入住时间等这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较大。
2. 医源性因素:主要以各种侵入性医疗操作手段,如机械通气、器官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导尿、鼻胃插管、深静脉置管以及皮质激素放疗、化疗、静脉营养液、抗菌药物的应用等。
3. 其他:医院环境问题,如医务人员不足或环境拥挤也会增加院内感染的潜在性危险。
在调整干扰因子如重症患者营养、呼吸机使用及住院时间后,护士及患者的比例是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三医院管理措施(一)医务人员管理1.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及标准预防措施。
2. 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技术,预防因操作不规范而引起的感染。
3.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的各项治疗、护理操作特别是接触体液、血液、分泌物应洗手或戴手套。
4.对多重耐药菌如MRSA、广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或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有上报制度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
(二)物品、环境的消毒管理1.ICU患者肺部感染多及使用呼吸机或人工气道有关,加强呼吸治疗器械消毒管理尤为重要;呼吸机螺纹管、湿化器、连接头、呼吸活瓣等凡能拆卸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
2.保持患者的床单位的清洁无污染,每日用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
医院感染评价指南2008版
医院感染评价指南2008版1. 前言
- 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和影响
- 指南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2. 医院感染监测
- 监测体系和方法
- 数据收集和分析
3. 感染风险评估
- 风险因素识别
- 风险分级和管理
4. 感染控制措施
- 手卫生和防护
- 无菌操作和隔离
- 环境卫生和消毒
5. 抗菌药物管理
- 合理使用原则
- 耐药菌监测
6. 人员培训与教育
- 医护人员培训
- 患者和家属宣教
7. 质量持续改进
- 评价指标和标准
- 改进措施和复评
8. 附录
- 相关定义和分类
- 参考文献
以上只是一个概括性的框架,具体内容需要参考相关指南和专家意见,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和完善。
让我知道如果您还需要其他帮助。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13项指标详细解读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13项指标详细解读指标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1.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
2.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
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3.指标要求:三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要求≤10%4.计算公式:指标2.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1.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2.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3.指标要求: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 312—2009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要求≤10%4.计算公式:5.计算方法:以调查日凌晨0点时全院住院患者人数为分母,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人数(例次数)为分子。
指标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1.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
2.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
3.指标要求:三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要求≤10%4.计算公式:指标4.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不同于2015版)1.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五类七种第一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①大肠埃希菌;②肺炎克雷伯菌;第二类: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第三类: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④粪肠球菌;⑤屎肠球菌;第四类:⑥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第五类:⑦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是指住院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病频率。
医院感染及控制的规章制度
医院感染及控制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院感染指医疗机构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感染,包括卫生保健相关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第三条医院感染及控制的原则是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科学管理、规范操作、依法依规。
第四条医院感染及控制的目标是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
第二章医院感染预防管理第五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感染预防控制管理机构,配备相关人员,负责医院感染及控制工作。
第六条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第七条医院应定期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第八条医院应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明确医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
第九条医院应加强环境清洁消毒管理,保持医院环境卫生整洁,定期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毒。
第十条医院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健全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第三章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第十一条医院应加强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应定期洗手、戴手套,并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
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感染风险评估制度,对高危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十三条医院应强化患者管理,对患者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患者感染病情。
第十四条医院应加强设备消毒管理,对医疗设备、器械等进行定期消毒清洁,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五条医院应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医务人员应遵守抗生素使用指南,杜绝滥用抗生素。
第四章处置医院感染事件第十六条若发生医院感染事件,医院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控制措施,通知相关部门。
第十七条医院应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与报告,分析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第十八条医院感染事件发生后,应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出及时公开与诚恳的解释,并提供相应的补偿与帮助。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医院在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工作中,若因疏忽大意导致感染事件发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临床科室和医疗服务部门,包括门诊、住院、手术室、护理部、检验科等。
第三条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工作应当依据法律法规,遵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和提高。
第四条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五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感染预防控制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六条医院应当设立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和成员人选,由医院领导为主要成员,相关科室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其他成员,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七条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委员会应当制定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工作计划、目标和措施,监督检查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
第八条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委员会应当每年召开不少于两次的全体会议,对感染预防控制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和规划。
第九条医院应当设立感染预防控制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感染预防控制相关工作,编制感染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和操作指南,对机构全体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十条医院领导应当高度重视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工作,加强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感染预防控制管理人员的招聘、考核、奖惩、培训等制度,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第十二条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人员应当按照相关法规接受规范的培训,取得相应的专业证书和资格,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感染预防控制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落实工作责任。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加强感染预防控制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相关工作制度,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感染预防控制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及时表彰和奖励优秀人员,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目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等要求,指导各科室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根据国家法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基本制度。
2.使用范围:本制度是医院各科室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的基本要求,具有“底线性”、“强制性”,适用于医院各科室。
3.定义:无4.内容4.1 含义:是医院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引发的感染及其传播,根据本机构多重耐药菌流行趋势和特点开展的监测、预防与控制等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目前要求纳入目标防控的多重耐药菌包括但不限于: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氏阴性细菌(ESBLs)、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DR-AB)、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DR-P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等。
4.2 基本要求。
4.2.1 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明确各责任部门和岗位的分工、职责和工作范围等。
4.2.2 依据本机构和所在地区多重耐药菌流行趋势和特点,确定多重耐药菌监控范围,加强信息化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重点部门和易感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
4.2.3 加强感染防控、感染病学、临床微生物学、重症医学和临床药学等相关学科的多部门协作机制,提升专业能力。
4.2.4 加强针对本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
4.2.5 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核心措施,核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手卫生、接触隔离、环境清洁消毒、可复用器械与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无菌技术操作、标准预防、减少侵入性操作,以及必要的针对环境和患者的主动监测和干预等。
4.2.6 规范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选择并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
感染管理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工作。
有效的感染管理办法可以减少医院内感染
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及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的细节。
1. 隔离措施
•对有传染病史的患者应尽快进行隔离;
•根据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隔离病房要进行定期消毒、通风。
2. 医护人员个人防护
•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感染管理培训,了解个人防护知识;
•对重点科室或病人进行接触时,必须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患者感染风险评估合理的情况下,避免不必要的接触。
3. 医疗器械消毒
•医院应建立专门的医疗器械消毒中心,对器械进行定期消毒;
•严格按照消毒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器械消毒的有效性;
•对一次性医疗器械要做好分类处理,杜绝重复使用。
4. 医院环境清洁
•医院环境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重点部位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医疗废弃物应按规定分类投放,并定期处理;
•提倡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良好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零门槛手消毒等。
5. 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对发现的感染病例进行及时报告、登记和处理,追踪感染源、传播途径等。
结语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是医院防控工作的基础,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
格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医院内的感染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为患者和医护人
员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感染防控是一项持久战,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医院内安全和卫生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将于近期到各个 相关科室对上述工作内容进行交流
谢 谢
扣分标准
5例中没有送检扣4分;仅1例 送检扣3分;仅2例送检扣2 分;仅3例送检扣1分。有4 例或5例送检,不扣分。
4
符合条件者,没有做血培养, 每例扣1分。
4
当天2次采血培养人数占总体 血培养人数的比例:61~ 80%,扣1分;41~60%, 扣2分;21~40%,扣3分; <20%,扣4分
二、新增项目
分值
4
评估方法
随机抽过去1周内治疗性 使用“限制”或“特 殊”类药物的住院病 历5份,了解用药前或 用药前或 开始用药后48小时内 开始用药后 小时内 是否采集标本做微生 物检验,包括细菌或 真菌培养。 到ICU或病区,查找发热 伴深静脉留置导管超 过48小时和医院内肺 炎,各2例。 如果缺少病例,可以从出 院病例中查找。 到微生物室统计连续50例 血培养数据
扣分标准
没有禁忌症的病人中采取平 卧位,每发现1 卧位,每发现1例,扣1 分,扣完为止
2.正确的口腔护理 .正确的口腔护理
4
至少检查5 ICU或其他危重病 至少检查5例ICU或其他危重病 人的口腔卫生情况
没有按要求进行口腔护理或 发现口腔卫生不佳者, 发现口腔卫生不佳者, 每例扣1 每例扣1分,扣完为止
2008我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要求 我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要求
根据: 根据: 上海市综合医院管理评估标准(2007版) 上海市综合医院管理评估标准( 版 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 版 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上半年督查方案
一、年度重点
(一)推行有效的干预方法,预防 推行有效的干预方法, 医院感染
检查 检查ICU(每张床旁)、口腔科、发热/肝炎 肠道 (每张床旁)、口腔科、发热 肝炎 肝炎/肠道 )、口腔科 门诊、检验科采血室、输液室、治疗车共5处,了 门诊、检验科采血室、输液室、治疗车共 处 解是否配备酒精擦手液
三、完善项目
医院感染控制手册 医院感染控制手册(即系列标准操作规程或SOP)
6.对MRSA MRSA应有隔离制 MRSA 隔离制 度和措施,隔离标识清 度和措施,隔离标识 楚
4
一、年度重点
(二)加强医院感染 病原学诊断和耐药性监测
(二)加强医院感染病原学诊断和耐药性监测
内容
1.病原学检测:发现医院感染 病原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 病例,要及时做病原学检验 及药敏试验。 治疗性应用“限制使用” 治疗性应用“限制使用”与 特殊使用” “特殊使用”类药物的病 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必 人,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必 须达到80%以上。 须达到 %以上。 2. 正确掌握血培养指征:住院 正确掌握血培养指征: 病人出现发热>38℃ >38℃, 病人出现发热>38℃,考虑 感染所致, 感染所致,同时伴有以下 一种情况,应抽血培养: 一种情况,应抽血培养: (1)对于留置深静脉导管超过48 (1)对于留置深静脉导管超过 对于留置深静脉导管超过 小时的患者 的患者; 小时的患者; (2)医院内肺炎患者。 医院内肺炎患者 (2)医院内肺炎患者。 3.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怀疑 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 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 有血流感染时,应在不同部 不同部 位采血,至少2次 位采血,至少 次。
(一)推行有效的干预方法,预防医院感染 推行有效的干预方法,
内容
1.重症或其他原因不能 下床活动的病人, 下床活动的病人, 尽量采取半卧位
分值
4
评估方法
检查ICU或其他危重病人的体 检查ICU或其他危重病人的体 ICU 位,如无反指征,应采取 如无反指征, 半卧位(床头抬高 ~ 半卧位(床头Fra bibliotek高30~45 度)
3.尽量使用锁骨下 .尽量使用锁骨下 静脉留置
2
抽查5 抽查5例留置深静脉导管超过 72小时的病人, 72小时的病人,对于没有 小时的病人 反指征( 反指征(如人工气道机械 通气或肺功能很差而担心 气胸),是否采取锁骨下 气胸),是否采取锁骨下 ), 静脉穿刺
没有按要求选取部位而采取 颈静脉或股静脉者, 颈静脉或股静脉者,每 发现1例扣0.5分 发现1例扣0.5分,扣完 0.5 为止
2
了解超声波室感染控制制度 没有制度或按制度实施 和实施情况;重点关注 扣1分;直接接触黏 直接接触黏膜(如阴超) 膜和结膜超声探头消 毒方法不当扣1分 和结膜(眼科超声)的 超声波探头的消毒方法 从临床微生物室的检验结果,没有隔离制度和措施, 追踪MRSA阳性的感染 扣4分。有制度没有 实施,扣2分。ICU内 或定植病人,了解病区 没有MRSA标识,扣1 是否有相应的消毒、接 分,扣完为止 触隔离、标识等制度和 措施落实情况
(一)推行有效的干预方法,预防医院感染 推行有效的干预方法,
内容 4.对留置导尿的病人, 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冲 洗膀胱预防感染 洗膀胱 5.超声波室感染控制 超声波室感染控制 措施与探头消毒方法 分 值 4 评估方法 至少抽查2例留置导尿的病 人,了解抗菌药物膀胱 冲洗情况 扣分标准 发现常规采用抗菌药物 冲洗膀胱预防感染, 每发现1例扣2分,扣 完为止
三、完善项目
手卫生 统计各临床部门每月的皂液、酒精擦手液消耗量 统计各临床部门每月的皂液、酒精擦手液消耗量 每月的皂液
– 统计连续 个月的消耗量 统计连续3个月的消耗量 – 消耗量 消耗量<10ml/床日,或ICU<20ml/床日,扣3分; 床日, 床日, 床日 床日 分 – 发现作假者,扣4分,并在总结报告里点名批评。 分 并在总结报告里点名批评。 发现作假者,
– 各有关部门需在医院内网“医院感染管理科-规章制度” 查看或下载 –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目录
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预防性应用
– 带入手术室使用率 – 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目前仍不合格,外科科室继 续加强)
医务人员利器伤、HIV、HBV/HCV职业暴露和不 医务人员利器伤、 、 职业暴露和不 明原因肺炎报告及处理制度
(一)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7月7日0:00-24:00住院患者 科室 肾内科 外三 SICU 妇科 兼职/参与医生 / 於平、唐晓健 武钧 唐中园 兼职护士 倪娜 赵昱瑾 陈燕
王朝晖、严富洪 印影
二、新增项目
(二)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 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 包括: 包括: 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消毒供 应中心、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 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 导管室、临床检 导管室 验部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