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四气五味特性

合集下载

四气五味百科

四气五味百科

四气五味百科四气,即风、寒、暑、湿。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它们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篇文章将介绍四气五味的定义、特征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一、四气1.风:风是四气之首,它代表了一种环境因素。

风具有温凉、柔和的特点,可分为表风和里风。

表风主要表现为外感风邪所致的感冒、咳嗽等,里风则是内伤风邪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2.寒:寒是一种寒冷的环境条件。

寒具有收敛、凝滞的性质,若人体受寒伤,则会出现肌肉紧缩、面色苍白等症状。

寒邪喜欢袭击脾胃,导致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3.暑:暑指的是高温环境。

暑具有炎热、躁动的特征,可引发中暑、热病等疾病。

暑邪主要影响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导致心悸、口渴等症状。

4.湿:湿是指湿气在环境中积聚或人体内外体液失调所产生的状况。

湿邪主要影响脾胃,导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

二、五味1.酸:酸味具有收敛、固化的特性。

适量的酸味对人体有益,能够促进肝脏的功能,调节肌肉的收缩与松弛。

但过量的酸味会引发口干、牙齿腐蚀等问题。

2.苦:苦味有降逆、燥湿的作用。

适量的苦味对肺部有益,可以清热、润肺。

但苦味过重则会伤肾。

3.甘:甘味有补益、缓和的效果。

适量的甘味能够滋养脾胃,补充体液。

但食用过多的甜味会引发肥胖和糖尿病等问题。

4.辛:辛味有发散、祛寒的功能。

适量的辛味对促进新陈代谢、增强食欲有益。

但辛味过量则可能导致口腔溃疡等问题。

5.咸:咸味有软坚散结的效果。

适量的咸味有助于平衡体内水分,维持血液中的电解质平衡。

但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加心脏病、高血压等患病风险。

三、四气五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四气五味是中医中重要的概念,它们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四气:人体需要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风、寒、暑、湿的变化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了解四气对健康的影响,有助于人们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保持身体的稳定。

五味:不同的味道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通过正确选择食物中的五味,可以调节身体机能和改善健康状况。

合理搭配五味有助于维持脾胃功能的平衡,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

五味
•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 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 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 滑、遗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 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 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 崩止带等。
五味
•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 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 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热、泻火存阴的药物 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 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栀 子清热泻火,杏仁、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 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 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 阴等。
六、毒性
• 中药性能 • 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有毒无毒” 也可简称 为“毒性”, 也是药物
• •
一是剂量过大,如砒霜、胆矾、斑蝥、蟾酥、马钱 子、附子、乌头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或 时间过长可导致中毒; 二是误服伪品,如误以华山参、商陆代人参,独角 莲代天麻使用;
性能的重 • 四气 • 五味 • 补泻 • 归经 • 毒性 • 升降浮沉
目录
一、概要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 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四气、 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此外, 还有药物本身固有的性质,如质轻、质重、 质润、质燥、气味芳香等,也是药物性能 理论的一部分。
• 三是炮制不当,如使用未经炮制的生附子、生乌头; • 四是制剂服法不当,如乌头、附子中毒,多因煎煮
时间太短,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
确保用药 • 五是配伍不当,如甘遂与甘草同用,乌头与瓜蒌同

药物四气五味特性

药物四气五味特性

一、药物的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

又称四性。

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

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

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

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着、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

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二、药物的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

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

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

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

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表证和气滞血瘀证。

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即甘缓。

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

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

中药四性五味

中药四性五味

四性五味我国古代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简介四性五味也称为四气五味,是指中药的药性和味道。

“四性”指寒、凉、温、热;“五味”指酸、苦、甘、辛、咸。

有“热气”的人会咽干口苦、喉咙不适,需要服用一些较寒凉的药物;有“寒底”的人因为身体经常怕冷,需要使用较温补的药物。

药材的味道十分复杂,有些药材有两种甚至是超过两种的味道,因此也就有多种的疗效。

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其中寒与凉、热与温有其共性,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寒、热、温、凉四性,是与病性的寒、热相对而言的。

从常见食物来看,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

温热性质食物多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补虚等作用,适合寒证等选用,寒凉性质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适合热证等选用。

中医认为五味入于胃,分走五脏,以对五脏进行滋养,使其功能正常发挥,不同的食物对脏腑的选择性迥异。

[1]四性即是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寒热偏性不明显的即为平性。

寒凉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药材多具有温里散寒的特性,适用于寒性病症。

五味即是通称的辛、酸、甘、苦、咸五种药材滋味,另还有淡味。

五味作用特点在于“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编辑本段药材表现四性表现四性属性作用代表中药材温阳祛寒补虚红枣、黄芪、当归、川芎、龙眼肉热祛寒,消除寒症肉桂寒阴清热解暑,消除热症金银花、黄连、大黄、生地黄凉降火气,减轻热症薏仁、菊花、西洋参、罗汉果平健胃开脾,强壮补虚枸杞、芝麻、芡实、甘草、白木耳五味表现1、辛味口尝有麻辣或清凉感,有的具香气,能发散解表、行气活血、温肾壮阳,适用于外感表症、气滞血瘀症、风寒痹症、肾阳虚亏症等。

5-1药性理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

5-1药性理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

5-1药性理论——四⽓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毒中医认为,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机理/基本作⽤)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扶持正⽓,增强机能;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最⼤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作⽤,是由于药物本⾝各⾃具有若⼲特性和作⽤,前⼈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偏盛偏衰。

药物的偏性即指其所具的若⼲特性和作⽤。

(中药治病的基本机理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胜偏衰。

)中药治病的基本⽅式:以偏纠偏。

《类经》:“药以治病,因毒为能。

所谓毒者,因⽓味之偏也。

”《医断》:“药者草⽊,偏性也,偏性之⽓皆有毒,以此毒除彼毒也。

”《医原》:“药未有不偏者,以偏救偏,故名⽈药。

”中药的性能,⼜称为药物的偏性(也称药性),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药物性质与功能的⾼度概括(中药作⽤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度概括),是指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偏胜偏衰。

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规律的理论(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

它包括四⽓、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毒(毒性)等。

注:性能≠性状。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

中药的性能也称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作⽤。

是中药作⽤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度概括,是依据⽤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体为观察对象。

前⼈常将⼆者相联系,并⽤性状解释作⽤原理。

⼆者的含义和认识⽅法迥异,不能混淆。

中药的作⽤是指药物机体的影响,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包括治疗作⽤(治疗效⽤)和不良作⽤(不良反应)。

中药的治疗作⽤⼜称为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不良作⽤包括副作⽤和毒性反应。

总括之,其特性是对⼈体的作⽤具有两⾯性。

(⽤药的基本原则是:扬效抑毒。

即充分合理利⽤中药的治疗效⽤,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

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寒凉—清热、泻火、解毒—治疗热证
温热—祛寒、温里、助阳—治疗寒证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辛——发散、行气、行血—治疗表证、气滞血瘀证
甘——补益、和中、缓急—治疗虚证、缓和拘急疼痛
通泄—用于热结便秘
泄降泄—用于咳喘
苦—清泄—用于热盛心烦
苦温—用于寒湿证
燥—燥湿—用于湿证
苦寒—用于湿热证
酸——收敛固涩—用于虚汗、久泻等证
咸——软坚散结、泻下—用于瘰疬、痰核、痞块、热结便秘等证(淡)—渗湿利水—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中药学基础理论

中药学基础理论

中药学基础理论药性理论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四气(一)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又称四性。

一般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等有清热解毒作用;而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等有温中散寒作用。

(二)四气的作用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痰热、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五味(一)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有些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

(二)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1.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有辛味。

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此外,还有润养的作用。

2.甘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有甘味。

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

3.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

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

4.苦有泄、燥湿、坚阴的作用。

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一般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

多用治热证、火证、喘证、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

5.咸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

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瘰疬、瘿瘤、癥瘕痞块等证。

6.淡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

故有些利水渗湿的药物具有淡味。

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证。

7.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中药口诀知识点速记(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中药口诀知识点速记(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中药口诀知识点速记(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一、四气五味寒热温凉谓四气,四性添平五气谈。

药性寒凉能清热,泻火解毒养阴管。

温性药物能通络,助阳温中能散寒。

寒凉属阴治热病,温热属阳阴寒散。

药性平和作用缓,实际平性有偏袒。

辛酸甘苦咸五味,药味不同作用换。

味辛能散行气血,气滞血瘀表证散。

苦味能泻善燥湿,泻火通便降气宜。

酸涩收敛固涩用,久痢脱肛遗盗汗。

咸有软坚润下功,痰核瘰疠便秘搬。

甘能补虚和缓急,补益调和缓痉挛。

甘淡渗湿利小便,水肿胀满最好用。

四气五味有联系,不能分割和切断。

黄连苦寒能燥湿,浮萍辛寒风热散。

黄芪甘温能补气,芦根甘寒清热烦。

更有药物兼味多,兼味越多功亦繁。

二、升降浮沉药有升降浮沉分,体内作用不一般。

升浮质轻上行走,升阳发表散风寒。

沉降质重善下行,潜阳降逆能收敛。

升浮性多辛甘热,沉降寒凉咸苦酸。

辛温甘平或微苦,气薄发汗升阳散。

麻黄荆芥柴胡类,升麻葛根均发散。

气厚温里能散寒,附桂姜萸诸药联。

味厚能泄苦咸寒,清火泄下三黄煎。

味薄能通甘淡酸,通降下行茯苓串。

花叶质轻能升浮,旋复独降不一般。

种子果实质量降,芫荽牛蒡能发散。

根据需要定性能,炮制配伍能变换。

酒炒能升姜炒散,盐炒下行醋炒敛。

升降浮沉配伍好,跟随主药能升潜。

三、归经药物总有特殊用,治疗疾病有殊功。

药物归经是特点,长期实践认识通。

脾病泄泻食不馨,止泻健运脾经从。

咳嗽痰喘是肺疾,止咳化痰肺经供。

桑皮清肺能归肺,夏枯草清热肝胆攻。

石膏清热并泻火,肺胃有热此药送。

熟地补肾归肾经,白术健睥脾经碰。

中药学四气五味

中药学四气五味

第一节四气《神农本草经》序例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这是有关药性基本理论之一的四气五味的最早概括。

每味药物都有四气五味的不同,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历代本草在论述药物的功用时,首先标明其“气”和“味”,可见气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之间、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

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

然从四性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两性的区分。

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药性的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甘草等。

平性能否入性,医家见解不同。

有的主张“平应入性”,如《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平性药占100余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卷前绪论中说:“五性焉,寒热温凉平。

”第一个提出五性分类法。

如天麻性平,凡肝风内动,惊厥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可见无论文献记载,还是临床实践,均显示平性是客观存在的,“平”应入性。

然而也有不少医家认为虽称平性,但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性凉,炙用则性偏温,所以平性扔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绝对的平性,因此扔称四气(四性)而不称五气(五性)。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

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基础知识
6.相恶: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 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与莱菔子同用,莱菔子能削弱人 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甘草反甘遂、乌头反贝母等。
(二)用药禁忌
中医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敷药禁忌 等方面。 1.配伍禁忌:是指药物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强药物的毒性反 应,或降低药物的疗效。七情中的相反、相恶是复方配伍禁 忌中应遵循的原则,此外还有“十八反”和“十八畏”。 (1)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乌头反贝母、半 夏、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2)十八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巴豆畏牵牛,丁 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牛。
二、中药的用法
中药的用法包括药物配伍、用药禁忌、剂量等。 (一)配伍 配伍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有目的地将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配伍是组成方剂的基础,也是中医用 药治病的主要形式。 1.单行:指用单味药治疗疾病。如独参汤治疗气虚欲脱证, 马齿笕治疗痢疾,独行散治疗产后血晕。 2.相使:指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 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使用。常以一种药物为主,另外一 种或几种为辅,以提高主要的疗效。如黄芪与茯苓相配,茯 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2)甘:能补、能缓、能和,具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 药性、和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正气虚弱、脾胃不和等证 及调和药性。如人参、党参、甘草、饴糖、熟地、绿豆等。
(3)酸: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常用于体虚多 汗、久泻、遗精、带下、遗尿等病证。如山茱萸、五味子、 五倍子、乌梅、牡蛎等。
(4)苦: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热泻火、降逆止呕、 通泻大便、燥湿祛湿、泻火存阴等作用。常用于实热证、热 结便秘、寒湿证等。如杏仁、栀子、大黄、黄连、苍术、厚 朴等。

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

一、四气;
四气即寒、凉、温、热四种药性。

温、热属于阳的性质,温的程度次于热;寒、凉属于阴的性质,凉的程度次于寒。

笼统而言,凡能治疗寒凉证的药物则认为具有温热的性质;凡能治疗温热证的药物就具有寒凉的性质。

比如说吃了黄连以后有下火的作用,就认定黄连是寒凉药。

吃了干姜有温热的作用,就认定干姜是温热药。

古人就是通过这种方法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药性的(因为这种方法正好和西药的研究方法相反)。

可见寒凉和温热是两类相反性质的药物。

寒凉药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

温热药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的作用。

二、五味;(多指味觉别无他用)
五味即酸、甘(相当于甜)、苦、辛(相当于辣)、咸五种味道。

是通过人体的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辛不是辣,但,辣属于辛,常见的姜、葱、花椒、辣椒、薄荷、都属于辛味。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五味与效用完全一致,味有性状与性能之分,性状是指本来品尝起来的味道,性能是依药的功效而定的,所以,五味与效用的一致情况分三种:1、基本一致;2、只是说明性状;3、只是说明性能。

如山楂,其功效可以开胃健脾,促进消化,活血化淤,而这种功效所对应的味应是甘,但一般山楂的性味写的是酸,这就是以性状来定其味的。

)。

中药口诀知识点速记(四气五味升降

中药口诀知识点速记(四气五味升降

中药口诀知识点速记(四气五味升降中药口诀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记忆方法,通过简短易记的语言表达,将中药的特点、功效等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口诀中包括四气五味和升降的内容,下面将分别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四气五味:四气是指中药的性质特点,包括寒、凉、温、热四种。

1.寒:寒性中药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热证、湿证等。

例如:黄芩、薄荷。

2.凉:凉性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等作用,适用于热毒证、出血等。

例如:生地黄、银花。

3.温:温性中药具有温阳散寒、暖宫补肾的作用,适用于阳虚寒凝等病症。

例如:肉桂、附子。

4.热:热性中药具有温阳散寒、消积散结的作用,适用于寒湿痹症等。

例如:大黄、蜜炙生地黄。

五味是指中药的味道特点,包括辛、酸、甘、苦、咸五种。

1.辛:辛味中药具有发散风寒、散瘀通络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等。

例如:荆芥、紫草。

2.酸:酸味中药具有收敛止血、解毒消肿的作用,适用于出血、溃烂等。

例如:藿香、枳壳。

3.甘:甘味中药具有益气补血、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气虚、阴虚等。

例如:人参、白术。

4.苦:苦味中药具有泻火凉血、利湿燥湿的作用,适用于火热症、湿热症等。

例如:黄连、苦参。

5.咸:咸味中药具有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积聚、水肿等。

例如:海藻、石菖蒲。

二、升降:升降是指中药的作用方向,即对气血的运行调节。

1.升:升药具有抬举气血、宣通上升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不足、脾胃下垂等。

例如:黄芪、山药。

2.降:降药具有沉降气血、宣通下降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上逆、气滞等。

例如:川芎、黄连。

口诀知识点速记起来较为简单,通过将每个知识点归纳成简洁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中药的特点和作用。

当然,中药还有更多的知识点,口诀只是其中之一,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学习方法来深入了解和学习中药知识。

中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与归经

中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与归经

05
四气五味与归经的综合应用
四气五味与归经的合运用原则
• 四气五味与归经的综合运用原则主要体现在药物的寒热温凉属性、 甘苦酸辛咸属性与脏腑经络归属的相互关系
• 药物的寒热温凉属性与脏腑经络归属的关系:如寒性药物多作 用于肺经,热性药物多作用于心经
• 药物的甘苦酸辛咸属性与脏腑经络归属的关系:如甘味药物多 作用于脾经,苦味药物多作用于心经
五味与药物功效的关系
• 五味与药物功效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药物的甘苦酸辛咸属性与药物 功效的对应关系
• 甘味药物:具有补气、生津、滋阴等作用 • 苦味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等作用 • 酸味药物:具有收敛、固涩、生津等作用 • 辛味药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 咸味药物:具有软坚、散结、滋阴等作用
四气与疾病的治疗关系
• 疾病有寒热之分,药物有温凉之异 • 治疗寒证宜用温热药物,治疗热证宜用寒凉药物 • 药物四气与疾病寒热相宜,以达到治疗目的
中药五味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五味是指药物的甘苦酸辛咸属性
• 甘味药物:具有补气、生津、滋阴等作用,如人参、甘草等 • 苦味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等作用,如黄连、黄芩等 • 酸味药物:具有收敛、固涩、生津等作用,如五味子、山茱萸等 • 辛味药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薄荷、生姜等 • 咸味药物:具有软坚、散结、滋阴等作用,如海藻、昆布等
四气的产生与药物的生长环境、气候条件、采收时间等因素有关
• 生长环境:如气候寒冷的植物多具有寒性,气候炎热的植物多具有热性 • 气候条件:如药物在寒冷环境中生长,其药性多偏寒;药物在炎热环境中生长,其药性多偏热 • 收采时间:如生长周期长的药物,其药性多偏温;生长周期短的药物,其药性多偏凉
四气的分类与代表性药物

中药专业一知识点

中药专业一知识点

中药专业一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中药的四气五味》①基本定义:- 四气呢,简单说就是中药有寒、热、温、凉这四种不同的特性。

就像我们平时感觉到的天气一样,寒性中药就如同寒冷的冬天,能减轻或消除热证,比如发热、烦躁这种。

热性中药就像炎热的夏天,能减轻或消除寒证,比如说怕冷、手脚冰凉这种。

温性和热性类似,凉性和寒性类似,不过温、凉的程度稍微弱一点。

- 五味则是指酸、苦、甘、辛、咸这五种味道,还有一种淡味,它附于甘味之后。

每种味道都有它特殊的作用在身体里。

像酸是能收能涩,就好比你吃一颗青梅,会有收敛的感觉,嘴巴里会分泌很多唾液,能敛汗止泻之类的;苦能泄、能燥、能坚,好多泻火的药都是苦的,像黄连,特别苦,能泻火解毒、清热燥湿。

甘味能补能缓能和,比如人参是甘的,能补气;辛味能散能行,可以发散风寒或者行气活血,你吃个辣椒就有这种发散的感觉,辣辣的,让身体好像热起来了。

咸味能下能软,像芒硝能软坚泻下,对便秘有作用的。

②重要程度:- 在中药学科里,四气五味可是超级重要的呢。

这就好像建房子的基石一样,是认识和运用中药的最基本理论。

如果不懂四气五味,就完全没办法理解为什么不同的药能治疗不同的病,也不能合理地搭配药物去治病。

比如说,一个热性的病症,你给用了温热的药,那不就加重病症了嘛,就像本来就热得要命,还往火上浇油。

③前置知识:- 基本的中医常识是需要的,像了解什么是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等,还有身体各个脏腑的基本功能等这些东西,就像你得知道每个部门的职能,才能明白药这个工具要怎么使用去调节身体这个大公司。

如果连寒证热证都不清楚,四气五味就更难理解了。

④应用价值:- 在实际运用中,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病症寒、热、虚、实等情况来挑选具有合适四气五味的药物。

就比如一个人感冒了,流清涕,怕冷,这是寒性的感冒,一般就可以用一些温热性的解表药去医治。

还有在养生方面,如果阴虚体质,就可以多吃些甘凉滋润的食物或者中药去调理,像百合就挺合适的。

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
[编辑本段]五味
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酸收涩苦澡湿甘缓急辛发散咸软坚
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五味的确定
①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②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③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磁石并无咸味,因其能入肾潜镇浮阳,而肾在五行属水与咸相应,磁石因之而标以咸味。由此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பைடு நூலகம்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药物的五味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以辛味为例,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等味辛,能散寒解表,常用于感冒初起。药理实验证明,它们具有解热、发汗,抗菌抗流感的作用。枳壳、木香、乌药等到行气药,多味辛,有行气止痛的功效。药理实验证明,这些药物具有解痉止痛、调整胃肠活动以促进消化的作用。药物的辛味与其所含的挥发油有关,据统计,85种辛味药中,含挥发油的药物有53种,占辛味的72.1%并且不少药物的挥发油就是该药物的有效成分。如桂枝所含挥发油中的桂皮醛具有退热作用,理气药陈皮和青皮所含的挥发油有调整胃肠功能作用。

中药四性五味

中药四性五味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

“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

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

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

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

“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

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味与功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

《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的确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

”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

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

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

中药性能四气五味

中药性能四气五味

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 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 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 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 用药提供依据。
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肝、 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心包、三 焦经等;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 如入少阴、入太阴、入厥阴、入少阳、入太阳、入阳 明;有时也将上述二法合并表述,如入少阴心经、入 厥阴肝经等。
引药归经脉:指引经药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药入经。
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左金丸为清泻肝火之剂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黄连 苦寒入心,吴茱萸为肝经引药,可引黄连之寒来清肝
时 火。

白虎汤主治阳明经热盛,石膏用以引诸药入阳明经而
收清热生津之效。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可引导少
阴经寒邪出于太阳之表等。头痛因部位不同而涉经各
异,《丹溪心法》在治疗时即注重引经药的运用,指
其中,升与降、浮与沉是相对立的。
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
(表证未解而入里),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
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的不同,因
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 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由于疾病在病势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入里),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证
润下之品。 )、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的不同,因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开中药处方的必备知识

开中药处方的必备知识

开中药处方的必备知识(一)四气五味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两方面,性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

自古以来,各种本草书籍在论述每种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1.四气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如肉桂性热,桂枝性温。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同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

此外,还有“平”性药,是指药性比较平和,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的作用表现得显著。

但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

因此,虽有寒、热、温、凉、平五气,而一般仍称为四气。

2.五味五味是指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它主要是由人们的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效果而确定的。

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不过一般认为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仍称五味。

中药的“气”和“味”,都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映和对疾病产生的治疗效果,加以概括和总结而来的。

例如,对“气”的认识。

凡能够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便认为是寒性或凉性。

反之,能够治疗寒性病证的药物,便认为是热性或温性。

至于“味”的确定,最初是由口尝而得。

古时人们不能从化学成分方面来解释药物的滋味,但是很重视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其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试图从实践中探索其客观规律。

然而,人们对于药物的滋味与作用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偶然巧合现象,口尝的滋味不能完全反映或概括更多药物的医疗作用。

因此,人们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又往往根据药物的作用来确定其味。

如凡有发表作用的药物,便认为有辛味,有补益作用的药物,便认为有甘味等。

因此,就出现了《本草》上所载药物的味与实际口尝不符的情况,例如,葛根味辛,石膏味甘,玄参味咸等,均与口尝不合,所以,药物的味,已不能完全用舌感所能辨别,它已包括药物作用的含义在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药物的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

又称四性。

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

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

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

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素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间.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着、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

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二、药物的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

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

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

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

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
表证和气滞血瘀证。

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即甘缓。

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

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

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即酸收。

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即苦坚。

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主治热证、火证、湿证。

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

至于燥,则用于湿证。

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

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即咸软。

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主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啯瘕痞块等证。

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

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

一般渗湿利尿药多具淡味,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

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作用。

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五味的确定①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

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


③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

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

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

磁石并无咸味,因其能入肾潜镇浮阳,而肾在五行属水与咸相应,磁石因之而标以咸味。

由此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

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四气与五味: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

例如两种药物都是寒性,但是味不相同,一是苦寒,一是辛寒,两者的作用就有差异。

反过来说,假如两种药物都是甘味,但性不相同,一是甘寒、一是甘温,其作用也不一样。

所以,不能把性与味孤立起来看。

性与味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显示出有些药物的共性。

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

.性味合参①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②例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

麦冬、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凉,有养阴生津作用;后者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

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③例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用治热证。

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

生地黄甘寒,能清热养阴,用治虚热证。

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

因此,性味与功效合参尤为重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