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四气五味特性

合集下载

四气五味百科

四气五味百科

四气五味目录摘要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四气五味-简介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四气寒凉与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其间又有程度上的差别,即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是指其寒热偏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也有偏凉偏温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故仍称四气(四性)。四气理论是医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阴阳学说总结归纳形成的。因此四气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如附子、肉桂、干等药性温热,用治四肢厥冷、脘腹冷痛、、脉微欲绝等阴寒证。再如石膏、知母、黄连等药性寒凉,用治烦渴、面红、咽喉肿痛、脉洪而数等阳热证。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降火、凉血解毒、滋阴退热、泄热通便、清热、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止痉等作用,主治实热烦渴、温毒发斑、吐衄、火毒疮疡、热结、热淋涩痛、、痰火、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阳热证;温热药多温具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通经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用治中寒、肺寒喘咳、寒疝作痛、、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厥脱等阴寒证。由于寒热温凉还有程度上的差别,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反伤其阴,当用凉药而用寒药易伤其阳。如治疗寒热错综的复杂病证,则又当寒热药并用。如治疗真寒假热证,则当用热药,真热假寒证,又当用寒药。近代有关药物四气的临床观察和理化研究证明,寒凉药多具解热、抗菌、消炎、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及镇静、降压、抗、镇咳、利尿、抗癌等作用;温热药多具解热、镇痛、止呕、止呃、抗菌,促进免疫、强心、升压,兴奋中枢,改善心血管机能,促进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兴奋子宫及性机能,并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通过实验测定,热证患者经寒凉药治疗后,植物神经指数下降,类和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减少。五味是医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五行学说总结归纳而成的。药物的五味是通过长期的用药实践所获得的疗效而确定的。它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内经》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关于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最早的总结和概括。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和发展,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日臻完善。①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故辛味药多用治外感表证及等病证。②甘味。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甘味,故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③酸味。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酸味,故酸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滑精、、月经过多、不止等病证。④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清热泻火、降气平喘、止呕止呃、通利大便、清热燥湿、祛寒燥湿、泻火坚阴的药物多具苦味,故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气逆喘咳、、大结、湿热蕴结、寒湿滞留等病证。⑤咸味。能下能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

了解中药的四性、五味

了解中药的四性、五味

了解中药的四性、五味

中药的四性又称四气,是指中药可以分为

寒、热、温、凉四种属性。

寒凉药

通常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滋阴等作用,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

温热药

通常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的作用,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

平性药

不论是寒证或热证均可以服用的药物。

注:

寒凉太过容易损伤阳气。

温热太过容易损伤阴液。

中药的五味,是指中药可以分为酸、苦、

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除此以外,另有

淡味与涩味。

辛味

具有发散解表,活血行气的作用,用于外感表证,以及气滞血瘀等证。

注:辛味太过易耗气伤阴。

甘味

具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以及缓急止痛的作用,用于体虚,拘急疼痛以及中毒等证。

注:甘味太过易滋腻助湿而妨碍消化。

酸、涩味

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用于自汗盗汗、久咳久泻、遗尿遗精、崩漏、带下等证。

注:酸、涩味太过易收敛痰湿邪气。

苦味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降逆下气.坚阴益阴等作用,用于湿热证以及阴虚火旺等证。

注:苦味太过易伤津败胃。

咸味

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用于痞块硬满、大便燥结等证。

注:咸味以太过易伤血动血。

淡味

具有渗淡利湿的作用,用于水湿停聚、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注:淡味太过易渗湿利水而伤津。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药性——四气五味

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法除病邪,消除病固;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乃是因为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把药物治病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方面,统称为药物的性能。

药物性能的认识和论定,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创造和逐步发展了中药基本理论。是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气和五味: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药性四气五味用药原则

药性四气五味用药原则

药性四气五味用药原则

制方之道,药物的四气五味,不可不通。同气之物(药),必有诸味;同味之物,必有诸气;相互气味,各有厚薄,性用不等。药物的功能,是气和味的综合,升降沉浮,是药物的四种趋向,归经是药物的作用范围。

制方者,必明其用矣。应当指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是辨证施治的总纲。贯穿在中医学的各个门类。同样在制方中,也贯穿着“八纲”的精神。1、四气五味:

药用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叫四气。又有辛苦甘酸咸五种味道,称为五味。

凡重于味的多下行出下窍;味厚的能使大便泄泻;味薄的只是通畅;

1、四气:寒热温凉。温凉之间有平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1)性温性热的药物属阳性,味属辛温,大多能升浮:如麻黄,桂枝,生姜之类;如附子气之厚者,乃阳中之阳,故经云发热;茯苓为天之阳,经云气薄者,阳中之阴,茯苓利水而泻下,入手太阳小肠经。

(2)性寒性凉药物属阴性,味属苦酸咸,大多是沉降的:如大黄,芒硝牡蛎之类;如大黄味之厚者,乃阴中之阴,故经云泻下。麻黄为地之阴,阴也,经云,味之薄者,阴中之阳,麻黄发汗而上升,故入手太阴肺经;竹,淡,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茶,苦,为阴中之阳,所以清头目也。

(3)同一温性的:生姜辛温,厚朴苦温,黄芪甘温,乌梅酸温,蛤蚧咸温。

药味可以是一种,二种或二种以上,如同一辛味的:石膏辛寒;薄荷辛凉,干姜辛温,附子辛热。

2、五味:辛酸甘苦咸(淡)辛甘发散为阳,淡味渗泄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如有的药必须用几个味概括,如麻黄辛苦温。一气多味的药:如桂枝辛甘而温,生地苦甘而寒。

药物四气五味特性

药物四气五味特性

一、药物的四气:

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着、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二、药物的五味:

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

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

其作用有如下述:

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表证和气滞血瘀证。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中药四性五味

中药四性五味

四性五味

我国古代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简介

四性五味也称为四气五味,是指中药的药性和味道。“四性”指寒、凉、温、热;“五味”指酸、苦、甘、辛、咸。有“热气”的人会咽干口苦、喉咙不适,需要服用一些较寒凉的药物;有“寒底”的人因为身体经常怕冷,需要使用较温补的药物。药材的味道十分复杂,有些药材有两种甚至是超过两种的味道,因此也就有多种的疗效。

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其中寒与凉、热与温有其共性,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热、温、凉四性,是与病性的寒、热相对而言的。从常见食物来看,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温热性质食物多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补虚等作用,适合寒证等选用,寒凉性质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适合热证等选用。中医认为五味入于胃,分走五脏,以对五脏进行滋养,使其功能正常发挥,不同的食物对脏腑的选择性迥异。[1]

四性

即是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寒热偏性不明显的即为平性。

寒凉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药材多具有温里散寒的特性,适用于寒性病症。

五味

即是通称的辛、酸、甘、苦、咸五种药材滋味,另还有淡味。

五味作用特点在于“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编辑本段药材表现

四性表现

四性属性作用代表中药材

温阳祛寒补虚红枣、黄芪、当归、川芎、龙眼肉

中药的四性与五味

中药的四性与五味

中药的四性与五味

中药的四性:

寒热温凉,是中药进补治疗的依据

中药的药性

万物各有特性,中药亦然。因其性味不同,每一味中药所针对的病症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用药之前,应先了解各种药材的性味,然后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择药材治病养生,这样才能使药材真正发挥功效,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中药有“四性”之说,所谓“四性”,又称“四气”就是指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四性之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向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

1、寒性中药

寒性中药属阴,有清热解暑、泻火通便、消除热证的功效,多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疽水肿等诸多热性病症。代表中药有黄连、黄芩、金银花、知母等。

2、凉性中药

凉性中药也属阴,具有清热泻火、滋阴除烦的功效,用于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等热证,代表中药是西洋参、薏苡仁、罗汉果等。

3、温性中药

温性属阳,具有温阳利水、温经通络、清风祛寒、温中补虚的功效,多用于中寒腹痛、寒疝作痛等寒证,代表中药有大枣、当归、川芎、龙眼肉等。

4、热性中药

热性属阳,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的功效,多用于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症。代表中药有肉桂、附子、炮姜等。

平性中药:

平性属阴,有健脾开胃、强壮补虚的功效,用于脾胃不调、腹胀

积滞、干瘦无力等症,代表中药有阿胶、枸杞子、甘草、芡实、银耳等。

……………………………………

辛.酸.甘.苦.咸,五味中药补五脏

中药的五味:

所为的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中药还具有法淡味咸涩味,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

四气:寒`热`温`凉. -

五味:酸`咸`甘`苦`辛. -

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如寒者热之(阐述了寒病用热药),热者寒之(阐述了热病用寒药),

四气的作用. -

五味与脏腑的关系:如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

药的效用:辛味能温散,苦味能吐泄,甘味能缓补,酸味能收敛,咸味能润下软坚等.也是中医辩证施治基本理

论之一. -

药性具有:升`降`浮`沉的摡括性作用. -

凡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浮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

春),气薄者降而收(象秋),气厚者浮而长(象夏),

味厚者沉而长(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气厚

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薄者可

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

浮沉之义也.这是一般的说法并非没有例外. -

辛温解表药: -

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升麻`葛根`细辛`

羌活`独活`白芷`蔓荆子`藁本`辛夷`苍耳`木贼

`生姜`葱白`西河柳`浮萍`香薷. -

清热泻火药: -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龙胆草`胡黄连`柴胡`青

蒿`鳖甲`秦艽`地骨皮`知母`石膏`天花粉`薄荷`

元参`菊花`桑叶`芦根`地龙`石斛`竹茹`牛黄`十

大功劳`人中白`天竺黄`木蘭`东瓜子`草决明`马

勃`熊胆`蕤仁`谷精草`龟板`炉甘石. -

解毒杀菌药: -

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蓝根`紫草`山豆

根`马齿苋`蒲公英`紫花地丁`白头翁`苦参`鸭胆

子`大蒜`大风子`夏枯草`常山`土茯苓`白藓皮`

蟾酥`青黛`犀角`羚羊角`狼毒`玳瑁`穿山甲`砒

石`败酱`蚤休`紫荆皮`雄慌`斑猫`铅丹. -

浅谈中药的“气”(性)、“味”、归经+五脏用药简决和脏腑用药妙诀

浅谈中药的“气”(性)、“味”、归经+五脏用药简决和脏腑用药妙诀

浅谈中药的“气”(性)、“味”、归经+五脏用药简决和脏

腑用药妙诀

中医运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学术,阐明药物功效和应用,是中医药理一大特点。其中以四气五味为运用中药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中药性能的核心。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四气五味,对学好方剂和指导医疗实践有着重要意义。现就四气五味的运用原则,配伍方法和性味取舍等问题概述如下。

1、运用原则

(一)四气是指寒凉温热四性。运用原则是:“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温性,热性药如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等,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寒性症;寒凉性药如石膏,黄芩,黄连,黄柏等,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阳热症。温热与寒凉药同用,则多用于寒热错杂症。

(二)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寒、咸五味,“辛散能行,”“甘能补能和”,“酸能涩能收,”“苦能泄能燥“,“咸能软能下。”运用原则是:辛味药如麻黄,川芎,半夏等多用于外邪袭表,气滞血瘀,痰湿等症;甘味药如生地,鹿茸,黄芪,阿胶等多用于阴阳气血诸虚症;酸味药如山茱萸,五味子,乌梅,金英子,白芍等,多用于久病滑脱虚症;苦味药如大黄,葶苈子,槟榔,莪术等多用于瘀结,痰饮,积滞,气逆,湿阻等症;咸味药如芒硝,牡蛎,鳖甲,海藻,等多用于瘰疡,瘿瘤,血分瘀结,大便燥结等症。

大部份药物只具有一性一味,即使多味药也是其中一味为主,绝无二重性。诚然单行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因此必须相互配伍运用。

2、配伍方法:

(一)辛甘温热法:辛甘发散以治寒症。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为发散风寒,如桂枝汤,用辛、甘、温配桂枝,配甘草、大枣用于外感风寒症;二为发散风,寒,湿如桂枝附子汤,用甘大热附子,辛、甘、温桂枝配甘草,大枣用于风寒湿邪留着肌肉,痹阻筋脉症。

中药学四气五味

中药学四气五味

第一节四气

《神农本草经》序例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这是有关药性基本理论之一的四气五味的最早概括。每味药物都有四气五味的不同,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历代本草在论述药物的功用时,首先标明其“气”和“味”,可见气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之间、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然从四性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两性的区分。

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药性的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甘草等。平性能否入性,医家见解不同。有的主张“平应入性”,如《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平性药占100余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卷前绪论中说:“五性焉,寒热温凉平。”第一个提出五性分类法。如天麻性平,凡肝风内动,惊厥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可见无论文献记载,还是临床实践,均显示平性是客观存在的,“平”应入性。然而也有不少医家认为虽称平性,但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性凉,炙用则性偏温,所以平性扔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绝对的平性,因此扔称四气(四性)而不称五气(五性)。

中药配伍原则“四气五味”

中药配伍原则“四气五味”

中药配伍原则“四⽓五味”

中药的配伍原则很简单,根据中药的药性“四⽓五味”结合病症配合使⽤,“四⽓”指药物的“寒凉温热”;“五味”指:“⾟、⽢、酸、苦、寒”⼀般药物只有⼀味⼀性,各种药物配合使⽤的时候根据君⾂佐使组成⽅剂。

1、运⽤原则

(⼀)四⽓是指寒凉温热四性。运⽤原则是:“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温性,热性药如附⼦,⾁桂,⼲姜,吴茱萸等,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等作⽤,常⽤于治疗寒性症;寒凉性药如⽯膏,黄芩,黄连,黄柏等,多具有清热泻⽕,解毒等作⽤,常⽤于治疗阳热症。温热与寒凉药同⽤,则多⽤于寒热错杂症。

(⼆)五味,是指⾟、⽢、酸、苦、寒、咸五味,“⾟散能⾏,“⽢能补能和”“酸能”,涩能收,“苦能泄能燥“,”“咸能软能下。”运⽤原则是:⾟味药如⿇黄,川芎,半夏等多⽤于外邪袭表,⽓滞⾎瘀,痰湿等症;⽢味药如⽣地,⿅茸,黄芪,阿胶等多⽤于阴阳⽓⾎诸虚症;酸味药如⼭茱萸,五味⼦,乌梅,⾦英⼦,⽩芍等,多⽤于久病滑脱虚症;苦味药如⼤黄,葶苈⼦,槟榔,莪术等多⽤于瘀结,痰饮,积滞,⽓逆,湿阻等症;咸味药如芒硝,牡蛎,鳖甲,海藻,等多⽤于瘰疡,瘿瘤,⾎分瘀结,⼤便燥结等症。

⼤部份药物只具有⼀性⼀味,即使多味药也是其中⼀味为主,绝⽆⼆重性。诚然单⾏是不能满⾜临床需要的,因此必须相互配伍运⽤。

2、配伍⽅法:

⾟⽢温热法:⾟⽢发散以治寒症。主要⽤于两种情况,⼀为发散风寒,如桂枝汤,⽤⾟、⽢、温配桂枝,配⽢草、⼤枣⽤于外感风(⼀)⾟⽢温热法

寒症;⼆为发散风,寒,湿如桂枝附⼦汤,⽤⽢⼤热附⼦,⾟、⽢、温桂枝配⽢草,⼤枣⽤于风寒湿邪留着肌⾁,痹阻筋脉症。

中药四气五味

中药四气五味

中药四气五味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则是首先由《本经》提出的。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四气的确定】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四气的作用】

一般来讲,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五味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

药物和食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药食的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很自然地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解释药食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

中药“四气”、“五味”作用探讨

中药“四气”、“五味”作用探讨

中药“四气”、“五味”作用探讨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气;五味

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 5 种不同的味道。“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味与功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近或有相同之处。

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的确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

性。”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热属阳,热性药物主要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等功能。温属阳,温性药物主要有辛温发散、温胃和中、温中祛寒、补气助阳等功能。凉属阴,凉性药物主要有清热、养阴除蒸等功能。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与归经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与归经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与归经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就是中药的药性理论。每一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能,把各种中药的性能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等方面。对中药性能的认识,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如药性的寒、热、补、泻、升、降、浮、沉,就是依据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和脏腑功能的升、降变化等总结出来的。药物的归经是依据药物对不同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选择性作用归纳出来的。药性理论是以阴阳、脏腑、经络等学说为基础的。

中医学认为,一切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实际上都是人体阴阳邪正的相互消长,是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后,反映出来的阴阳偏胜偏衰的状态。而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消除致病因素,恢复和调整脏腑的功能,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因此,中药治病,就是利用每种药物不同的偏性。如不同的气,不同的味和不同的归经等,以及味同气不同,或气同而味不同,或气味相同而归经又不同,等等。必须熟悉这些性能,并掌握每一种药物特点,才能在“辨证”明确的基础上,恰当地处方用药。可见,运用中药治疗疾病,如果离开了中医药学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疗效的。

1.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两个方面。这是说明药物功效的主要依据,也是构成药物性能的重要部分,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四气

气,是指药物的性质,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所以四气,又称四性。而温与热、寒与凉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微寒相当于凉,大温相当于热,因此,寒凉和温热实质上是寒热两类药性。此外,还有平性药,是指寒凉和温热性质不甚明显,作用比较平和的药物,但实质上仍有偏温、偏凉的不同,仍然属于四气的范围,所以不称五气,而仍称四气。四气之中,寒凉属

四性五味

四性五味

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都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

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症。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症。

四气

是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近代有关药物四气的临床观察和理化研究证明,寒凉药多具解热、抗菌、消炎、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及镇静、降压、抗惊厥、镇咳、利尿、抗癌等作用;温热药多具解热、镇痛、止呕、止呃、抗菌,促进免疫、强心、升压,兴奋中枢,改善心血管机能,促进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兴奋子宫及性机能,并有

中药的四气与五味

中药的四气与五味

中药的四气与五味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伟大的中国文化。中医药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古代人民生产力水平低下,生病了就在野外采点野草野花熬汤喝上,药到病除,久而久之,逐渐总结出草药治病的理论,经过天才大家的创新发明,逐渐萌化出中医药的雏形。

如上古时代的《黄帝内经》,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 等等无数中医药典籍,汗牛充栋,博大精深。

今天谈谈中药的四气五味,四气就是寒热温凉,代表药物的四种性质,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一组性质,其中,寒与凉,温与热只是程度的不同,中医讲“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热病用寒药,寒病用热药”

例如,上火了,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我们要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药物来治疗,这些药物的性质就是寒性;而胃寒呕吐,泄泻,我们就要用附子,干姜,吴茱萸等温热药来治疗,感受风寒感冒,打喷嚏,流清鼻涕,我们要用麻黄,桂枝,紫苏等辛温解表药来治疗。辨别四气,基本上是根据药物的功能来推导出来的。

五味,辛甘酸苦咸,辛,能散能行,辛能散邪,能行气,行血,如麻黄辛温能发汗祛邪,木香能行气,川芎能行血。

甘,甘甜滋润,甘味药物能滋补,能缓急止痛,如甘草能调和诸药,黄芪能补气,饴糖能补中。

酸,能收能涩,酸味能收敛固涩,如五味子能敛阴止汗;

苦,能燥湿,能泄能坚阴,如黄连能清热燥湿,大黄能泄下通便,半夏,陈皮能降逆止呕。

咸,能软坚散结,如芒硝能泻下软坚,昆布,海藻能软坚散结,常用于某些肿瘤。

气和味,各有各的功效,同类药物,气味相同,功效大致相同,气同味不同,或气不同味同,功效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药物的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间.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着、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二、药物的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

表证和气滞血瘀证。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即甘缓。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即酸收。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即苦坚。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主治热证、火证、湿证。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即咸软。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主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啯瘕痞块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渗湿利尿药多具淡味,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五味的确定①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②

③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磁石并无咸味,因其能入肾潜镇浮阳,而肾在五行属水与咸相应,磁石因之而标以咸味。由此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三、四气与五味: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例如两种药物都是寒性,但是味不相同,一是苦寒,一是辛寒,两者的作用就有差异。反过来说,假如两种药物都是甘味,但性不相同,一是甘寒、一是甘温,其作用也不一样。所以,不能把性与味孤立起来看。性与味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显示出有些药物的共性。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性味合参①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②例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麦冬、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凉,有养阴生津作用;后者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③例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用治热证。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生地黄甘寒,能清热养阴,用治虚热证。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因此,性味与功效合参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