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温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初探

合集下载

积温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分析

积温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分析

XIANGCUN KEJI 2017年1月(上)57积温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分析赵俊姣1钟婷婷2张晔1(1.桦甸市气象局,吉林桦甸132400;2.清原满族自治县气象局,辽宁清原113300)[摘要]本文对吉林省桦甸市玉米开展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出苗和营养生长速率随温度增加而加快,平均气温分别与玉米出苗速率和生长速率呈正相关,气温每升高1℃,出苗速率提升17%,营养生长速率提升5%;积温分别与玉米叶面积、生物量积累和产量呈显著相关性。

不同播种期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分别与积温呈线性相关,积温每增加100℃·d ,玉米最大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分别增加0.4、162g/m 2、591kg/hm 2。

[关键词]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积温[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17)01-57-2玉米是重要的粮食、经济和饲料作物,为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

随着畜牧业和燃料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需要不断提升玉米单位面积产量。

而气象因素是影响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年际间波动的最主要因素,所以研究积温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有助于深入认识农作物生长和气象环境因素关系[1],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选择3个玉米品种:晚熟品种丹玉39、中熟品种原单29及早熟品种龙单13。

试验地点为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气象玉米观测田,根据玉米不同播种时期共设置9个处理区:丹玉39早播品种(A1)、偏晚品种(A2)、晚播品种(A3);原单29早播品种(B1)、偏晚品种(B2)、晚播品种(B3);龙单13早播品种(C1)、偏晚品种(C2)、晚播品种(C3)。

观测玉米普遍出苗、拔节、抽雄和成熟等日期;玉米出苗后每间隔10d 测量玉米地上部分不同器官生物量和叶面积,收获后测定产量[2]。

2结果与分析2.1温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2.1.1对玉米出苗速率的影响。

高效玉米种植与生长环境变量获奖科研报告

高效玉米种植与生长环境变量获奖科研报告

高效玉米种植与生长环境变量获奖科研报告关键词:玉米;栽培;气候;环境变量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想要有所发展,那么解决粮食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总体资源占据世界前列,但因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线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如何解决粮食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玉米在我国有着470 多年的栽培历史民间又被称之为包谷、苞米、棒子等。

是我国种植仅次与于稻、麦的粮食作物,据统计我国每年玉米的播种面积大约在 5 亿亩左右。

因此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玉米栽培的高产,随着我国科教兴农的基本国策不断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不断得到提高但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选用玉米品种品质差播种用不同的种质,对外界自然环境的要求略有差异。

选择高产用种时,务必要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结合地域土壤条件,创造强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

除了影响种质高产的外部环境外,还有自身种质的差异。

现在国内的玉米种子,多數抗病虫害。

抗自然灾害等能力不强,一旦有突发情况出现势必会造成玉米的大面积减产。

为此,为实现玉米高产,务必要确保玉米用种品质,尽量选择良种栽培。

(2)早期玉米田翻耕不当就玉米而言,自身植株高大,体积较其他作物庞大。

为此,生长根系的发育情况很重要。

如果根系分布不均,将难以从土壤中获取足量养分,用于满足玉米植株顶层的营养需要。

分析当前玉米根系分布不均的问题,与早期土壤翻耕不彻底,翻耕深度不够相关。

现阶段,多数翻耕深度在20 cm下,这样玉米扎根不深,营养摄取不到位,极易造成植株倒伏而影响到玉米产量和质量。

(3)玉米种植密度不合理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忽视品种特性,不能对种植密度进行准确测量,同样是经常出现的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技术问题。

一般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枝繁叶茂的过程,这需要一定的生长空间,与其他农作物相比,玉米种植空间把握难度更大。

积温对春玉米叶面积、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积温对春玉米叶面积、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积温对春玉米叶面积、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作者:马树庆王琪徐丽萍于海张铁林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3期
摘要进行积温对春玉米叶面积、生物量和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积温与叶面积指
数、生物量和产量之间存在密切的线性关系,积温每增加100 ℃·d,最大叶面积指数增加
0.4,物量增加162 g/hm2,单产增加591 kg/hm2;积温每增加10%,玉米叶面积增加8 %,最大生物量增加12.5%;气温升高1 ℃,玉米生物量增加243 g/m2,产量增加9.8%左右。


之,活动积温减少100 ℃·d左右,玉米单产减少8%~10%,将发生低温冷害。

正常年份,当地适宜种中晚熟品种和正常偏晚播种。

在水分条件比较适宜的条件下,气候变暖对提高玉米产量有利。

关键词玉米;积温变化;生物量;产量;叶面积。

春玉米叶片数积温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春玉米叶片数积温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优 势 分 析 [ ] 安 徽 农 业 科 学 ,2 l J. 0 O,3 (2 ):1 8 7 8 8 5 9

优 势 ,加强 优势农 作 物 的生 产优 势和 竞争力 。
[5]
1 90 5 0
周 贤君 ,邹 冬 生 ,王 敏 . 湖 南 省 主要 农 作 物 区 域 比 较 优 势 分 析 [ ] 农 业 现 代 化研 究 ,2 0 .0 ( ) l J. 0 93 6 :7 2—75 1.
[ ] 西北农 林科 技大 学学报 ,2 0 .5 ( 1 :4 5 . J. 0 7 3 1 ) 8— 2
[7] [8]
袁梁 . 陕 西 省 主 要 农 作 物 国 内 比较 优 势 分 析 [ ] 浙 江 农 J.
业 科 学 ,2 1 ( ) 3—1 . 0 1 1 :1 5
[3]
重 复 。5月 2 l 种 ,玉米 为 中熟 品种 邹单 1 。 5 E播 号
13 等 量 氮 肥 多 次 施 用 试 验 .
试验 在 高 王 村 试 验 队进 行 ,设 7个 播 种 期 处
理 , 即 4月 1 日 ,5 日 , 1 日 , 1 E ,2 日 ,2 0 5 t 0 5
试验 在邵家 村试 验 队进 行 ,设 7个处 理 ,总施 肥量 均为 施尿 素 3 0 k h 0 g・ m~。处理 1 ,种 肥 、苗
肥 各 10 k h ~; 处 理 2 5 g・ m ,种 肥 、 秆 肥 、 穗 肥 、
日和 5月 1E。 玉 米 为 中熟 品 种 鲁 原 单 1号 。 小 区 l
参考文献 :
[6]
刘 海 清 ,胡 盛 红 . 海 南 热 带 水 果 生 产 优 势 的 比 较 分 析 [ ] 中 国农 学 通 报 ,2 0 ,2 ( ) 5 2 7 J. 0 9 5 7 :24— 5 张文 晓.连云港 市农业 产业 结 构调 整的 战略研 究 [ . D]

温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温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DOI:10.19904/14-1160/s.2022.14.006温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樊廷海(单县高老家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菏泽274319)摘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泛,产量相对较高,玉米种植时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温度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玉米在发芽期、幼苗期、拔节期、开花期、授粉期、灌浆期都需要有适合的生长温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玉米正常生长,从而导致产量下降,给种植户带来损失。

关键词:玉米;温度;生育期;灌浆期;产量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4-0017-03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文献标志码:B玉米是喜欢温暖和光照的农作物,品种多样,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的需求量存在差异,同时温度也会影响其营养吸收和生长。

在玉米生育期内,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5~31℃。

温度太低直接影响玉米健康生长,营养物质积累受到影响,需要吸收和消耗大量的养分,可能造成停止生长;温度过高会造成生长速度加快,消耗的养分也增多,会影响产量。

1玉米的生长特征玉米是重要的禾本科草本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强,适合在半湿润半干旱的地区种植。

玉米生长不受土壤酸碱度影响,只要温度达到合理的范围都能种植。

玉米是一种喜温的作物,在平均气温为18℃以上的地区都能种植。

同时,玉米是一种短日照的作物,出苗之后如果长期处于短日照的条件下会造成发育加快,导致植株矮小和提前抽雄开花,影响玉米产量。

如果处于长日照的条件下,玉米植株增高,茎叶繁茂,抽雄开花期会延迟,甚至会影响玉米开花结实[1]。

2玉米生长对温度的总体要求我国的玉米种植范围广泛,气温大于10℃,并且夏季平均气温大于18℃的地区很适合种植玉米。

在生产类型上,玉米主要分为以下类型:特早熟品种,生育周期为小于85d;早熟品种,生育周期为85~100d;中熟品种,生育周期为100~120d;晚熟品种,生育周期为120~140d;特晚熟品种,生育期为140d以上等。

积温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分析

积温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分析

积温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分析作者:赵俊姣钟婷婷张晔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01期[摘要] 本文对吉林省桦甸市玉米开展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出苗和营养生长速率随温度增加而加快,平均气温分别与玉米出苗速率和生长速率呈正相关,气温每升高1 ℃,出苗速率提升17%,营养生长速率提升5%;积温分别与玉米叶面积、生物量积累和产量呈显著相关性。

不同播种期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分别与积温呈线性相关,积温每增加100 ℃·d,玉米最大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分别增加0.4、162 g/m2、591 kg/hm2。

[关键词] 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积温[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01-57-2玉米是重要的粮食、经济和饲料作物,为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

随着畜牧业和燃料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需要不断提升玉米单位面积产量。

而气象因素是影响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年际间波动的最主要因素,所以研究积温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有助于深入认识农作物生长和气象环境因素关系[1],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选择3个玉米品种:晚熟品种丹玉39、中熟品种原单29及早熟品种龙单13。

试验地点为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气象玉米观测田,根据玉米不同播种时期共设置9个处理区:丹玉39早播品种(A1)、偏晚品种(A2)、晚播品种(A3);原单29早播品种(B1)、偏晚品种(B2)、晚播品种(B3);龙单13早播品种(C1)、偏晚品种(C2)、晚播品种(C3)。

观测玉米普遍出苗、拔节、抽雄和成熟等日期;玉米出苗后每间隔10 d测量玉米地上部分不同器官生物量和叶面积,收获后测定产量[2]。

2 结果与分析2.1 温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2.1.1 对玉米出苗速率的影响。

玉米播种到出苗期,出苗速率随气温升高而增加。

晚播品种出苗期平均温度偏高偏晚播和早播品种,所以晚播品种出苗速率远高于偏晚期和早播品种。

玉米积温怎么计算方法

玉米积温怎么计算方法

玉米积温怎么计算方法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积温是农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气象指标,
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玉米积温怎么计算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积温的概念。

积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大于某一基准温度
的有效温度之和。

而对于玉米来说,通常基准温度是10摄氏度。

也就是说,只有
当温度高于10摄氏度时,才能算作有效温度。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如何进行积温的计算。

一般来说,积温的计算可以通过以
下公式来进行:
积温 = Σ(Tmax + Tmin)/2 Tbase。

其中,Tmax为当天的最高温度,Tmin为当天的最低温度,Tbase为基准温度,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的累加和。

接着,我们需要了解积温的应用。

玉米的生长发育与温度密切相关,积温可以
帮助我们了解玉米生长的进程,指导我们的田间管理工作。

通过积温的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玉米的生长规律,及时调整农业生产措施,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积温的计算需要准确的气象数据作为支撑,因此在实际
操作中,我们需要及时获取气象数据,并且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核实,以保证积温的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综上所述,玉米积温的计算方法并不复杂,但却对于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通过科学准确地计算玉米的积温,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玉米的生长管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积温和降水对主要作物产量的影响——以章丘市为例

积温和降水对主要作物产量的影响——以章丘市为例

Φj(t)为时间的正交多项式(查正交多项式表)。 令∫ Φj(t)X(t)dt=ρj(t) j=0,1,2,3 其中,正交系数 Φ(j t)分别查 n=25 和 11 的正交多项式表。
则:
3
∑ Yc= c + a j (t)ρ j ( X ) j=0,1,2,3 j=0
(2)
2.2 积温、降水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农业气象
NONGYEQIXIANG
应用气象
积温和降水对主要作物产量的影响
——以章丘市为例
刘奕辰 高雅洁 张 玲 石大山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气象局,山东济南 250200)
摘 要 本文利用 1981-2016 年山东省章丘市的积温和降水资料,采用 15 年直线滑动平均法处理作物实际产量,通过相关性比较方法, 分离气象产量与趋势产量。根据积分回归原理,建立积温、降水的时间分布对作物最终形成产量的影响效应的模型,把积温、降水对 产量的影响化为具体的数值,通过这样具体数值的方法,从中反映出积温和降水对作物产量的规律性影响。 关键词 积温;降水;产量;积分回归
10 月上旬至 10 月中旬的降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呈现正效 应,此时小麦经历播种、出苗期,降水每增加 1 mm,产量增 加 0.123 ~ 0.349 kg/hm2,此时降水量适当升高可以满足小麦 发育所需要的底墒。10 月下旬至次年 1 月下旬降水对小麦产量 影响呈现负效应,12 月前负效应逐渐增大,在 12 月上旬负效 应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第一阶段,10 月下旬至 11 月下旬, 此时小麦经历分蘖期,降水每增加 1 mm,产量降低 0.05 ~ 0.301 kg/hm2,第二阶段,12 月上旬至次年 1 月下旬,小麦经历 越冬期,降水每增加 1 mm,产量降低 0.047 ~ 0.312 kg/hm2。 2 月上旬 -5 月上旬的降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呈现正效应,3 月下 旬前正效应逐渐增大,在 3 月下旬正效应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 第一阶段,2 月上旬至 3 月下旬,此时小麦经历越冬末期及返青 期,降水每增加 1 mm,产量增加 0.035 ~ 0.315 kg/hm2,降水 增加土壤墒情,有利于小麦返青,第二阶段,4 月上旬至 5 月上旬, 此时小麦经历拔节期、抽穗开花期,降水每增加 1 mm,产量增 加 0.083 ~ 0.31 kg/hm2,小麦花期若是降水过多,空气湿度大, 花粉粒会因吸水过多膨胀破裂,造成不实,降低产量 [1]。 2.2.2 积温、降水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6 月中旬和 6 月下旬 积 温 对 玉 米 产 量 影 响 为 正 效 应, 该 阶 段 玉 米 处 于 播 种 期、 出 苗 期、 三 叶 期, 积 温 每 增 加 1 ℃, 玉 米 增 产 0.047 ~ 0.323 kg/hm2,玉米种子在较低的温度时发芽不仅缓慢,而 且易感染病害而发生没烂,因此,播种温度升高有利于产量 形成。7 月上旬至 8 月下旬积温对玉米产量影响均为负效应, 在 7 月下旬前,负效应逐渐增大,在 7 月下旬达到峰值后逐 渐下降,第一阶段,7 月上旬至 7 月下旬为玉米七叶、拔节 期,积温每增加 1 ℃,产量减少 0.139 ~ 0.281 kg/hm2, 第二阶段,8 月上旬至 8 月下旬玉米处于抽雄、开花期,积 温每增加 1 ℃,产量减少 0.069 ~ 0.257 kg/hm2,由于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