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京156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
2019北京156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

2019北京156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班级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 成绩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35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乘.凉(chéng) 惩.罚(chéng)文绉绉.(zhōu)鞭挞.(tà)B、煤屑.(xiāo)横.暴(hèng) 毋.宁(wù) 创.痛(chuāng)C、霎.时 (shà) 恫吓.(xià)驯.养 (xùn) 祈.祷(qǐ)D、嫁奁. (lián) 憎.恶(zèng)吮.吸(shǔn) 双膝.(qī)2、下列选项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端祥慰藉枯躁缔造B、雍容雄纠纠甜言蜜语劳骚C、陨落抱怨奚落和颜悦色D、决窍川流不息攥住聚精汇神3.下列各组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汗牛充栋焕然冰释始作俑者连篇累牍危言危行B.细大不捐凤毛鳞角暴虎冯河邯郸学步对薄公堂C.屡试不爽祸起萧墙风声鹤唳望洋兴叹弹冠相庆D.雨后春笋酒囊饭袋罪不容诛惮精竭虑豆蔻年华4.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高中都读不下去了。
B.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C.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D.他虽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身无长物....。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苏轼的词改变了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词风,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1 / 14B.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C. 孙犁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代表作《荷花淀》情景融合在一起,将生活气息与生活环境融合起来,富有诗情画意。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请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请把姓名写在试卷最左侧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机杼.(zhù )阡陌.(bǎi )缜密出其制胜B. 擢.升(zhuó)掇.取(zhuì)松弛老奸巨猾C. 檄.文(jī)天姥.(mǔ)憔悴厉精图治D. 莅.临(lì)稼穑.(sè )杀戮摧眉折腰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很深。
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新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在西藏问题上,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立场是坚定的,决不允许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政治组织,以会见达赖为名,中国内政。
A. 感受依托干预B. 感触依附干涉C. 感触依托干涉D. 感受依附干预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葛优已成为冯氏影片的招牌,他既是不可或缺的喜剧元素,也是冯氏贺岁剧吸引人眼球屡试不爽....的招数。
B.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及其领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博士必背《论语》属矫枉..过正..。
C.在人民币汇率属适度的情况下,人为地贬值将会被视为以邻为...壑.的做法,这不利于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
D.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日子里,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处心积虑....、日夜操劳、鞠躬尽瘁的人。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扩大了观众的参与面,还特别邀请了几个地震灾区的代表来到现场,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辞旧迎新。
B. 会馆可以保存乡土文化,凝聚同乡力量,推行宗法制度。
因此,各地纷纷在京师南城地区建立会馆,形成了宣南特有的文化景观。
2015-2016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小题有24题,1—21每小题2分,22—24每小题3分,共5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shì)艾蒿(hāo)禁不住(jìn)人烟阜盛(fù)B.祈祷(qǐ)瞭望(liào)小胡同(tòng)苔藓遍地(xiǎn)C.岑寂(cén)下载(zǎi)小雏儿(chú)滂滂沱沱(pāng)D.名媛(yuàn)讪笑(shàn)老监生(jiàn)舐犊情深(s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陷阱殉情讫今舶来品哄堂大笑B.坐落宣泄脉搏掉书袋浅尝辄止C.掂量余晖缄默一柱香掎角之势D.孪生躁动蛰伏哈蜜瓜揭竿而起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们大多数人都把人生视为,我们并不感激我们的所有,直到我们丧失了它。
②‚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
③一个人一生哪怕只教出一个好学生,也值得了。
当然,金先生的好学生一个人。
A.当然震荡不止 B.必然振荡不止C.当然振荡不只 D.必然震荡不只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时下的网络文章,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满口余香;有的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B.倘若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快人快语,就会使学生的‚耳朵‛跟不上教师的‚嘴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C.以高盛为代表的投资银行大都选择在每年的4月发布大宗商品市场看空报告,导致黄金等价格急跌,此法屡试不爽。
D.对未履行请假手续就外出,久假不归,擅自离岗脱岗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并在全公司通报批评。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高效学习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B.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考研人数和录取率持续增加,2014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已经达到185万,比去年净增14万。
北京三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北京三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四杰”之后,唐代现实生活五彩缤纷,盛唐之音如“鲜花怒放”。
陈子昂首先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写这首诗的时候,尽管是一腔【】,但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它豪壮而并不悲痛。
同样,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尽管惜花伤春,但所展现的,却是一幅清新美丽的春晨图画,它愉快活泼而并不低沉哀痛。
这就是盛唐之音。
②“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在个人、民族、阶级、国家欣欣向荣....的社会氛围中,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和方面,它在中国诗史上确乎是前无古人的。
③江山如此多娇!壮丽动荡的一面为边塞诗派占有,优美宁静的一面则由田园诗派写出。
王维的辋川名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忠实、客观、简洁,如此天衣无缝....而又富有哲理深意,如此幽静之极却又生趣盎然。
写自然如此之美,在古今中外所有诗作中,恐怕也数一数二。
它优美、明朗、健康,同样是典型的盛唐之音。
如果拿晚唐杜牧的名句来比,例如“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也极其空灵美丽,非常接近盛唐,然而毕竟更柔婉清秀,没有那种阔大气质了。
④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都如此。
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以及“国舅磨墨”“力士脱靴”的传说故事,都深刻反映着那整个一代初露【】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的约束和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反抗。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文艺要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回顾一年多来众多文艺作品创作,无论是影视剧、歌曲,还是小说及其它作品,都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如《大圣归来》、《三体》等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些影视剧如《琅琊榜》、《老炮儿》等,在社会各界也都引起热烈反响,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老百姓常常对此津津乐道,感觉这是为人民群众奉上了一道道精神文化大餐。
这些好的文艺作品为何能受到人民群众如此喜爱?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即是这些文艺作品来源于人民群众,它接地气,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把人民群众生活中最真实、最真切、最真挚的一面充分挖掘和表达出来,祛除了作品的空洞泛化,杜绝了作品的虚构简化,让人民群众亲身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真实生活影像,看到了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淳朴民风、热情态度、勤劳创造和真实情感,看到了那些有血有肉、精神高大的大众群体,寻到了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因而有一种真切的“获得感”。
这些真切的“获得感”,首先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渴望。
事实上,人民群众不是没有艺术鉴赏能力,而是喜欢真正有思想、有道德、有温度、有高度,能够号准时代脉搏、真实反映人民群众悲苦和欢乐的作品。
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曾让我们热泪盈眶,当这部作品被搬上荧屏后,我们切身感受到的是来自对再现现实生活的真切呼唤。
虽然这部作品的创作年代在上个世纪,但是这部作品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让我们忘怀。
我们喜欢作品中的人物,崇尚作品人物的精神品格,因为这部作品的的确确让我们感受到了普通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
这些真切的“获得感”,还让人民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最近一个时期被陆续推出的一系列展现人间正道的文艺作品,不仅为人民群众送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而且也向社会不断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润物无声地起到了引领社会新风尚的作用。
《老炮儿》之所以一炮打响,就是因为它呼唤的是对“规矩”的回归,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构建诚信社会的共同心声。
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考试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三,四题为选作题,答题卡卡上填涂相应的题号。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3.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精神昭示当代文化建设:人立然后文化立关于鲁迅精神,大家谈得最多的一点,就是“立人”。
这是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反复论证得出的一个结论,在他看来,中国要在与世界列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激越变革的时代,既有亡国的危险,又有破茧新生的希望。
西方资本主义的肆意扩张,将中国逼到了一个背水临渊的绝境,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打算为国家的新生和富强设计一套背水一战、临渊一跃的方案,从而在世界文明的竞争中胜出。
如果从龚自珍提出“自改革”开始,到20世纪初,已经过去整整100年,其间经历的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虽都已烟消云散,但足以刺激后来者进一步思考: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从鲁迅的一系列文章中,我们看到了这位思想先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与众不同的理念和思路。
针对当时思想界、文化界言必称“希腊”,视西方文明为神灵,以为只要拿来,定能生效的风尚,他冷静地看到:这是“使中国之人,由旧梦而入于新梦”。
他认为,要纠正这种偏颇,只能从两方面入手,“曰非物质,曰重个人”。
他所谓重个人,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利己主义,而是张扬人的个性,觉悟人的尊严,确立自我意识,学会独立思考。
人所以立,这是个基本条件。
但他看到,社会流弊所至,往往是“夷峻而不湮卑”,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人常常没有生存空间,创新文化的可能因此变得微乎其微。
他更希望人人都成为有个性、有尊严、有自我意识、能独立思考的“新人”。
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本试题共六道大题,21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说明】1、答卷时,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位臵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模糊[mú] 薄雾[bó] 寰宇[huán]接踵而来[chǒng]B.商榷[què] 纯粹[cuì] 迤逦[yǐ] 臵若罔闻[wǎng]C.怀揣[chuāi] 峥嵘[zhēng]邮差[chāi] 纨绔子弟[kù]D.牛犊[dú] 修葺[qì] 幽壑[hè] 灰心丧气[sàng]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罗曼〃罗兰在构思他心目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形象时,焦躁不安了半年,有一天,他登上山顶,看见一轮太阳正喷薄而出,于是,罗曼〃罗兰心目中久久想念的英雄在东地平线上出现了。
罗曼〃罗兰因此而热泪盈眶,“让我把你抓紧,亲爱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叫道。
A.焦躁不安 B.喷薄而出 C.想念 D.热泪盈眶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的车在甘肃的定西高原盘旋。
天已经有些黯淡了,头顶上甚至隐隐约约地有几颗星星。
B.汽车转过一个垭口。
这时,眼界突然开阔起来,在苍茫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大辘轳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C.中文是世界上唯一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英文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文字之一。
中文和英文,很难说哪一个更好、更优美,只能通过比较,来分辨出两种语言文字各自的魅力。
D.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
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终至孤单。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2016.4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拓.片(tà)复辟.(pì)觇.视(chān)千乘.之国(shan )B. 潜.力(qián)矫诏.(zhào)包扎.(zhā)日薄.西山(bó)C. 佝偻.(lóu)诋.毁(dǐ)刹.那(chà)载.歌载舞(zài)D. 愧怍.(zuò) 扼腕.(wàn)埋.怨(mái)味同嚼.蜡(jiáo)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引擎浮躁祠堂万事具备B. 簇新蜂拥褶皱言简意赅C. 坐落沉缅部署各行其是D. 船弦寒暄趿拉慢条斯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B. “古驰”是世界驰名的奢侈品牌,深圳则是中国开风气之先的经济特区,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的这样一个品牌,却爆出耸人听闻....的苛待员工的信息。
C. 一片繁荣之下,儿童演出市场冷热不均却愈发明显:外国节目票价不菲,家长依旧趋之若鹜....,而大多数国产制作还得靠低票价、多场次辛苦回本。
D. 为了躲避检查,顺利携带、运输毒品,犯罪分子可谓处心积虑....。
将毒品藏于体内的极端做法,不仅躲不了缉毒侦控,同时还面临着致命的风险。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我们遵守的第一个诺言,就是对朋友的一种感恩:感谢他们的无私陪伴和支持,感谢他们让我们在悲伤哭泣无助的时候能给予温暖的依靠。
B.对记者的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态度鲜明地作了答复,表示一定认真调查,还原事情真相,并且加强监督,净化从业环境。
C. 阅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去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局”的内涵,使自己逐步登上智慧的殿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156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角.色(jiǎo)幽咽.(yè)泣涕.涟涟(tì)前合后偃.(yǎn)B.哺.育(bǔ)樊.笼(fán) 负屈衔.冤(xián)悄.然无声(qiāo)C.庇.护(bì)埋.怨(mái) 断井颓垣.(yuán)轩.然大波(xuān)D.悯.然(mǐn)嗟.怨(jiē) 羽扇纶.巾(g uān)早生华发.(fà)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援.玉枹兮击鸣鼓(拿起)烟涛微茫信.难求(书信)B.随风潜.入夜(悄悄地,暗暗地)凌.余阵兮躐余行(侵犯)C.女也不爽.(过错)你道是暑气暄.(暖,炎热)D.泣涕零.如雨(落下)最难将息..(养息,保养)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去年,试制工作遇上了难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陈总指点才度过了难关。
B.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
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红脸...的角色。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4、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重头戏,在这场著名的战役中,三方英雄各显其能,以下事迹与人物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苦肉计——黄盖横槊赋诗——孙权连环计——诸葛亮诈降书——阚泽B.苦肉计——黄忠横槊赋诗——曹操连环计——诸葛亮诈降书——赵云C.苦肉计——黄盖横槊赋诗——曹操连环计——庞统诈降书——阚泽D.苦肉计——黄忠横槊赋诗——孙权连环计——庞统诈降书——赵云5、下列关于《巴黎圣母院》情节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爱斯梅拉达被判处绞刑,刑前关在漆黑的地牢里,她正准备逃走。
这天晚上,穿着黑袈裟的副主教秘密来到地牢,他毫不掩饰地向爱斯梅拉达表达了他的爱意和内心的痛苦,想带她一起逃走,少女答应了。
B.爱斯梅拉达也住在奇迹大院,但她在这些乞丐、小偷当中有着很大的魔力。
她回来时,男女乞丐都顺从地排列着,给她让路,原本凶狠的脸色也温柔起来。
因为她是这些乞丐们喜爱的人。
C.一直憎恶爱斯梅拉达的隐修女,在副主教将爱斯梅拉达交给她时,根据小鞋子的形状和颜色,发现爱斯梅拉达竟是自己15年前丢失的女儿,然而母女重逢的欢乐立刻又成了生离死别的悲哀,最终,她为救女儿而死。
D.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踪她。
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和加西莫多抢走,爱斯梅拉达奋力反抗,刚巧巡防队经过,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
克洛德逃走,而卡西莫多被擒获。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王昌龄,字少伯,是盛唐时期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B.“杂剧”是元代流行的戏曲,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牡丹亭》;“传奇”是明清时的戏曲,代表作有汤显祖的《西厢记》等。
C.《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诗圣”杜甫写了大量有现实主义特色的作品,而“诗仙”李白则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
D.苏轼,字子瞻,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文坛领袖,开“豪放派”先河。
7.下列语句划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①草堂三五间,春水群鸥野老心。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③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④奚官有知应解笑,世无坡仙谁赏音。
A.杜牧李白白居易蒲松龄B.杜牧欧阳修陆游苏轼C.杜甫李白陆游苏轼D.杜甫欧阳修白居易蒲松龄8、把下面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①日前,受捐赠者委托,北京市侨办将捐款捐给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同仁医院。
②南美洲智利华人任勇先生,以个人名义,也为北京归侨侨眷医护工作者捐赠了2000美元。
③记者从北京市侨办获悉,美国密西根大底特律州地区华侨华人,为支持北京抗击非典,向北京捐款3350美元。
④由于北京非典疫情严重,国外许多华人华侨社团、个人纷纷为之捐款。
⑤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美国中西部中国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也分别向北京捐款415384美元。
A.④③⑤②① B.③⑤④②①C.④②①③⑤ D.③①④⑤②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3分,15分)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
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
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逋负。
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
顷之,守长史。
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
数岁,以官卒。
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
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郑亦云,悲夫!(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注]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
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
③僦,运送。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存:问候B.与官属言,未尝名.吏名:名称C.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匮:缺乏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阗:充满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B.①以.武安侯、魏其时议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C.①常引以为贤于.己②转徙于.江湖之间D.①翟公乃.大署其门曰②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②其慕长者如恐不见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
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13、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郑庄、翟公“有势”和“无势”时的不同境遇,视角新颖。
B.司马迁的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危难之中见真情”,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C.启示后人在交友时要慎重,要以情待人,不可以富贵贫贱为原则,发人深思。
D.运用对比手法,如翟公与郑庄对比,贫富、贵贱对比,将观点阐述得鲜明深刻。
第II卷(主观题,共119分)三、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4-20题。
【材料一】中药命名的文化底蕴“厚朴”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书称其因“本质朴而皮厚”得名。
但这看似简单的药名却实在不简单。
厚,是淳厚的厚;朴,是质朴的朴。
醇厚与质朴是中国人一向赞美的品德,巧妙地落在了一味药草上。
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有很多这样粗看自然质朴,细品却韵味十足的药名。
“百合”的意趣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记录了这样一种病:患病者精神、饮食、行动皆异于常人,沉默寡言,欲睡难眠,不思饮食,此为“百合病”。
中医认为这个病多由心神失养,或情致不调等引起。
治疗这个病常把“百合”作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病情及时调整。
那么,“百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说来没什么稀奇,罗大佑歌中的“野百合”和近年被阿宝唱响的“山丹丹”就是这味百合良药。
娇艳的百合花在山野蓬蒿..中亭亭玉立,其生于地下的鳞茎由近百块鳞瓣抱合而成,古人将其视为“百年好合”的吉兆,花也因此而得名。
不过,治疗百合病的不是美丽的花朵,而是那抱合的鳞茎。
百合具有滋阴润肺、镇静安神之功效,在中医看来,精神、情绪上的问题,就要用“百合”去治。
因此,就有了百合病是“因以百合为主药才得名”的说法,而百合也有了“因治百合病才叫百合”的另一种得名原因。
中草药中,像百合一样拥有美妙、独特名字的还有很多。
比如《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将一种主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的“玉竹”列为上品,但此草并非竹类,它还有个名字叫“葳.蕤.”.,有华美之意。
不过,“玉竹”之名更雅。
李时珍说:“其叶光莹像竹,其根长而多节”,故名玉竹。
药名的诗情比起西药以化学分析为起点命名的科学和理性,中药本草的命名则大都感性。
有的药名本身就极富诗意,成为可以寄喻..情思的对象。
我国古代以中药名连缀拟就的对联、诗歌多不胜数,历史上很多文学大师都精通医药知识。
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三十六回中,就从数千味中药的药名中选出九味创作了一首唐三藏抒发情怀的诗。
诗曰: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这首诗选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伏苓、防己、竹沥、茴香九味中药。
虽然药的功能与诗的内容无关,但这些药名却巧妙地紧扣小说的情节,与全诗内容浑.然一体...,令人拍案叫绝。
本草的哲学从药的得名看,本草从天地间带来的自然之美,也是中国人天地自然的结果,本草的名称因此拥有了韵味悠长的人文之美,甚至有某种意义上的情意和。
但是本草的价值不只在于“美”,更在于“理”,这在药名中亦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