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分等及其存在问题研究_以安徽省宿州市为例

合集下载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措施——以安徽省宿州市为例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措施——以安徽省宿州市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现阶段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化肥与农药污染、农用薄膜污染、禽畜养殖污染、秸秆焚烧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各种污染。

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只有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才能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地处鲁豫皖苏的交界处,是安徽的北大门。

宿州市现辖5个区县,面积9787平方千米。

其所辖之地皆是驰名的粮棉产区,被称为“海果粮仓”,“砀山酥梨”、“符离集烧鸡”、“灵璧奇石”、“萧县葡萄”等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宿州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非常迅速,农业产业化水平位居安徽省前列。

1宿州市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1.1化肥污染。

中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但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达极限,要想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只有通过实施化肥来实现。

宿州市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很高,2012年至2016年,宿州市化肥年均用量33.82万吨,占全省年均用量的十分之一,居全省第三位;耕地单位面积年均化肥使用量为每公顷603.17千克,比全省高20.63千克。

不合理利用化肥每年造成大量的氮肥流失,一方面造成了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严重污染了水源及土壤。

1.2农药污染。

中国每年对农药的使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左右,但农药的利用率却只有不到40%。

据统计,从2012年到2016年,宿州市农药年均使用量为2.37万吨,居安徽省首位;年均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为每公顷42.29千克,高于全省22.67千克。

由于农药的利用率不高,大量农药渗入土壤、地下水以及残留在农产品中,造成农村土壤、水源的污染以及农作物农药残留量超标。

1.3农用薄膜污染。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在我国农村的不断推广,农业生产中也不可避免的大量使用塑料薄膜。

宿州市是农业大市,农用塑料薄膜覆盖面积约为150万亩,农用地膜的使用量多达5万余吨。

随着塑料薄膜使用的增加,废旧农用薄膜被随便丢弃,不但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污染,而且也浪费了大量资源。

宿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探析

宿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探析

宿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探析摘要:宿州市是安徽省地级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宿州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极为迅速,而且各个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在新时代发展中,宿州市的发展也与时俱进不断引入新的发展项目。

例如,休闲农业,宿州市结合地区农业的发展情况,不断拓展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宿州市整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宿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困境;对策前言宿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等,导致在发展中会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困境,例如,制度方面的困境、融资模式有待创新、人才匮乏等,不利于宿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对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快速突破这些发展困境,促进宿州市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

以下本文主要对宿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休闲农业概述所谓休闲农业主要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农业生产条件等发展旅游、休闲、观光等新兴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从某个角度上分析,休闲农业是一种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的主要方式,通过休闲农业有效改善农业环境和调整农业结构,当然,在此过程中最大获利的也是农民,休闲农业相比于以往的农业发展能够大幅度的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

另外,休闲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地区的发展以及挂钩产业的发展等,建立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观光、旅游的场所,同时也能够让游客通过采摘等方式,了解地方农民生活、体验农作、享受乡土兴趣等,给游客带来更大的乐趣,而且对休闲农业的调查研究中也发现,休闲农业的发展能够极大地吸引更多的游客,特别是没有农作经历的游客,更愿意参与到其中体验农作、了解农业等,同时也给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

休闲农业的发展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主要因城市化发展较为迅速,而城市人口的剧增也给城市生活的人们带来一定的压力,城市人们为了缓解城市生活所带来的压力,更向往农村休闲、宁静的生活,也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去体验乡村生活,而在这个期间休闲农业也逐渐开始发展[2]。

现代宿州农业发展现状

现代宿州农业发展现状

现代宿州农业发展现状宿州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素有“豫皖交界北槐洲”之称,是中国农业大市之一。

随着近年来农村改革政策的推进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宿州农业发展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

首先,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通过大力发展油料、果蔬、畜牧养殖等农业产业,宿州市在农业经济中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例如,宿州市大力发展菜青一体化项目,以种植绿色有机蔬菜为主,通过科学管理和标准化生产,保证了蔬菜的质量和产量,并且不断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农业科技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宿州市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也进一步加速了农业生产流程。

同时,宿州市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了现代农业信息平台,提供农业种植、养殖等全程监控服务,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生产指导。

再次,宿州市积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农村经济组织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村经济的增长。

同时,宿州市加大对农村创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民转产转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农民致富的新模式。

此外,宿州市还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后,宿州市注重生态农业的发展。

宿州市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广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农产品的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宿州市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科技应用不断提高,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生态农业取得了重要突破。

然而,宿州市仍然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平衡、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析—以宿州市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析—以宿州市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析—以宿州市为例摘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平衡问题突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平衡。

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共享改革成果,是我国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基于对三农的关注,本文以安徽省宿州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宿州市多个农村地区的实地考察,了解宿州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全方位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议;一、研究背景21世纪以来,党中央多次发布关于“三农”的文件,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时代已经来临。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可谓至关重要。

然而,在我国一些边远、特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已成为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全国大力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这些地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已成为该地区一个紧迫的发展薄弱环节。

因此,本文以宿州市安徽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探讨宿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促进宿州市等贫困地区的农村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国家共同富裕。

二、安徽省宿州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安徽省宿州市基本情况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全市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辖四县一区,总人口535万人。

相对省内其他市,地域范围相对较小,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人口少,产业分散,产业发展环境相对较差。

整体经济发展缓慢,人均GDP位于省内中下游水平。

(二)安徽省宿州市农村公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尽管宿州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总量有了很大增长,但长久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远低于合理水平,历史欠账巨大,同时,农村基础设施服务需求持续扩大,服务标准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的形势,影响和制约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宿州市埇桥区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宿州市埇桥区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 即农村土地使用权利 的流转 , 是指农 民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它主体 的行
为 。引 导农 村 土地 流 转 , 发 展农 业 规模 经 营 , 是 转变 农业 发 展 方式 , 实现农业“ 第 二个 飞 跃 ” , 促 进农 业 增 效 、 农民
增 收 的重 要 途 径 。农 村 土 地 自由流 转 是 由两 方 面决 定
安徽农学通报 , An h u i A g r i . S c i . B u l 1 . 2 0 1 5 , 2 1 ( 0 2 )

宿 州市蛹桥 区农 村土地 流转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展 保 领
( 宿州市 蛹桥 区统计 局 , 安徽宿州 2 3 4 0 0 0 )

要: 介 绍 了宿 州市踊桥 区土 地流 转情 况 , 分析 流转 中存 在 的 问题 , 并提 出对 策建 议 。主要 包括 : 制 定合理
是农村土地资源实行市场配置和规模经济的要求越来越
迫 切 。在 现有 土地 承 包关 系 保持 稳 定并 长期 不 变政 策 背
景 和 基本 国情 下 , 引 导 土 地流 转 , 实 现 土 地 相对 集 中 、 规 模 经营 , 成 为农 业 现代 化 的必 由之路 。
合发展 步伐 , 积极引导推进土地流转 , 做 好保 障服务工 作 。通过宣传发动 , 大户带动 , 政府推动 , 鼓励转速度 , 引 导种 地 大 户 走集 约 化 、 规 模 化生 产 路 子 , 为农 业 产业 化提 速 打下 土地基 础 。 2 . 1 塥桥 区 土地 流转情 况 蛹桥 区政 府 为加 大土地 流转 力度 , 在 资金 方 面重 点倾 斜 , 为土 地 流转 租赁 和 承包 户提

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主体 , 占全市 总面 积 的 9 %. 约 1 1 3 地表 水 资源贫 乏 , . 地下 水资源 丰富
宿州南靠淮河 , 东临洪泽湖 , 北面有黄河故道. 全市地表水资源较贫乏 , 且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 但地下 水资源丰富.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 3 . 亿 m , 48 0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65 3只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 的2 %, 0m , 2 全省人 均 水资 源量 的 5 % ; 5 亩均 水资 源 占有 量为 40 , 6m3为全 国亩 均水资源 量 的 2 %, 省亩 均水 资源 量 的 6 全 4 %. 6 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1 .6 m . 77 亿 3宿州市地下水 资源十分丰富 , 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约为 1 . 38 亿 m ;0 以下中、 34m 深层地下水 , 储量也很丰富. 在浅层地下水尚未充分开采利用之前, 深层地下水尚不 中、
能 作为 主要开 采对 象 , 只能部 分开 采用来 弥补 局部浅 层地 下水不 足 和地 表水 受到 污染破坏 地 区的用水 .
1 4 低产 土壤 分布 广 .
北部 黄泛平 原 地 区均为 潮土分 布 区 . 土含 可溶性 盐 类 较多 , 潮 有些 地 方 常有盐 碱 ( ) 现象 . 渍 化 中部残 丘 岗地 主要 分布 着黑 色石灰 土 、 山红土 、 山黄 土等 , 般 土层浅 薄并 常夹有 碎石 , 一 水土 流失较 为严 重 . 南部 河间
保护 , 实现 农业 的 可持 续发展 , 具有特 别重要 的意 义 . 通过调 研发 现 , 州市农 业 生态环 境存在 着 土 宿
地 质 量退化 、 土流 失加 重 、 环境 和矿 区生 态环 境 污染严 重 、 业 污染加剧 等诸 多问题 , 解决这 水 水 农 为 些 问题 , 者针 对性 地提 出了一 系列 的保护 对策 和措施 . 作 关键词 : 州 市 ; 业 生态环境 ; 宿 农 存在 问题 ; 保护 对策 中图分 类号 : 5 2 X 9 文件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1 4 3 2 0 )1 0 4 5 1 0 —2 4 (0 7 0 —0 7 —0

安徽省耕地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安徽省耕地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安徽省耕地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张乐乐陈翔魏凤珍柯媛媛许辉林非非张妍江港李金才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0年第18期摘要:安徽省优等耕地面积偏少、耕地质量不高和耕地受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该文从耕地质量不高、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农用塑料薄膜造成“白色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等4个方面分析了安徽省耕地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强化耕地整治、科学合理施用肥料与农药、加强农膜回收与新型绿色农膜的开发、加强重金属源头管控及监测等方面提出了耕地质量提升策略,并且对安徽省酸性土壤耕地、农药污染耕地和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耕地质量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耕地质量;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策略中图分类号 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8-0115-04耕地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之一,其质量优劣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问题。

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耕地质量不容乐观,全国耕地土壤调查点位超标率明显高于未利用地和草地,超标污染物包括镉(Cd)、砷(As)、铅(Pb)、汞(Hg)、多环芳烃(PAH)和滴滴涕(DDT)等[1]。

安徽是农业大省,在全国农业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2016年末,安徽省耕地总面积为586.75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4%,2019年全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880.17万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28.70万hm2,粮食作物产量4054万t[2],分别占全国的5.30%、6.28%和6.11%。

目前,安徽省面临着耕地质量普遍不高和耕地污染加剧等突出问题,如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较低,大面积耕地氮素和全磷含量处于缺乏和严重缺乏状态,每年因水土流失而丧失大量的N、P、K元素,土壤盐渍化和潜育化的耕地面积较大,全省“三废”污染农田大约在3.4万hm2以上[3]。

宿州市农业三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宿州市农业三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城乡协调发展 。
3 参考文献
地解决长远生计问题 。三是加速了地方工业化进程 ,促进农 村经济转型 。 25 亟待国家制度层面的支持 . 完善农村 集体土 地产权 关系 ,在 强化 用途管 制和严格 控制总 量的前提 下 ,允 许集体 土地直接进 入 土地 市场 ,无
疑 已经突破 土地所 有权转 移这一 制约 ,突破 国家垄断农 地
[] 兆霞, 1崔 厉霞 . 论征地制度 改革 的方向[】山东省 农业 J.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 0 ,( ) 06 1.
[] 海. 国征地法律制度 缺陷及改革建议【】山西省 2赵云 我 J. 政法管理干部 学院学报 ,20 ,( ) 05 1 . [] 3 曹义. 征地制度 改革探析 【 】 渤海大学学报 ( J. 哲学社会
农业的事 , 却享受不了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惠 ; 是职工身份 , 却
得不到城镇居民的低保待遇。 处在农村改革和国企改革的边缘 上, 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 据初步统计,目 前全市农业三场
3 个,耕地和水面 48 .7m。 8 15 6h ̄ 职工 70 名 , 23 其中离退休 2 1 08 名 ,在职 58 名 ,三场总资产 65 .万元 ,累计亏损 87 15 55 1 76万 元 ,人均 50 多元 职工家庭人均年收入不到 20 元 ,低于 20 00 当地农民人均收入 ,更比不上城镇居民收入 。农业三场几乎陷 入不死不活的状态,职工处于生活困难的境地 。例如,萧县北
在上世纪 5 ̄6 年代 ,为搞好农业生产,发展多种经营 , 0 0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 , 我市各地通过开垦荒地 、 治沙造田等手段 , 兴建了农场 、 果园场 、 畜牧场 、 鱼场等一批生产经营式的事业 单位 , 通称农业三场 , 它们担负着 良 种引进 、 新技术示范推广 及规模生产的任务 ,发挥着表率作用 。涌现出砀 山园艺场 、萧 县故道园艺场 、 泗县洋城湖农场等在省内外颇具影响的农业三 场,为全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 ,促进农业 增收达 3 多亿元 。 O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 ,进入市场经济后,由

宿州市深化农村土地_三权分置_改革的探索与实践_窦祥铭

宿州市深化农村土地_三权分置_改革的探索与实践_窦祥铭

宿州市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窦祥铭(中共宿州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安徽宿州 234000)摘 要:宿州市作为欠发达农业市,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转变的关键阶段,做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工作,对于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活跃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宿州 农村土地 三权分置 探索 实践2016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完善‘三权分置’办法,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作了最高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

实际上,宿州市有关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改革探索已践行多年,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4年土地确权工作启动后,宿州市各级党政组织切实履行组织协调、统筹推进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强化工作措施,严把工作流程,注重督查整改,土地确权工作呈现平稳有序、扎实推进的良好势头。

典型举措主要有:一是市、县区均成立了高规格的土地确权工作领导小组,全市上下形成了高位推动土地确权的工作态势;二是组织开展了多次“土地确权攻坚月”活动,适时加快工作进度,其中2016年开展“春节攻坚月”的做法被作为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三是省级检查验收工作结束后,宿州市在全省率先召开了土地确权“回头看”专题调度会,及时通报省级检查验收反馈问题,从技术、操作等层面对需要整改完善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巩固提升了土地确权的工作质量。

目前,宿州市已完成测绘面积61万hm2,占应确权面积(63.34万hm2)的96.15%,已完成测绘农户数124.85万户,占总农户数(126.13万户)的98.99%,已完成发放土地经营权证农户数124.8万户,占总农户数的98.95%。

宿州市农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宿州市农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宿州市农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摘要:农业是宿州市经济发展的根本,它的有效管理直接影响宿州市居民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宿州市积极开展农业行政执法执法方案和试点。

尽管宿州市农业和农村地区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挑战。

例如执法人员不足,执法资金不足,协调和操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宿州市农业执法效率,本次文章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也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宿州市;农业行政执法;问题处理引言近年来,宿州市农业执法作为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宿州市“三农”、维护宿州市农民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宿州市农业执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宿州市广大农民的殷切期望仍有较大差距,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宿州市农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1.1编制人员不足宿州市农业行政执法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然而,宿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数量不足。

宿州市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农业城市。

除执法外,它还应承担宣传农业法和培训下级检查员的任务。

事实上执法人员执法业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机构改革后新的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人员由畜牧系统、农机系统及农业系统人员抽配的,有些人员以前没有从事过执法工作,缺乏执法业务能力,有时执法人员被借调到其他行政机构。

执法机构人员不足和人手不足妨碍了对宿州市执法活动进行有效的日常监督。

1.2执法资金问题宿州市农业行政执法在全面的改革之后,资金短缺仍然困扰着相关部门。

当出现需要快速执法反应的违规行为时,农业执法具有非常强的及时性,资金短缺导致执法车辆、登记员和其他设备的缺乏,这无疑是一个问题。

这将延迟最佳执法时间,影响执法效率。

同时,因为农业执法也技术性很强,例如,识别和检测假冒农产品需要专业检查,农业执法机关一般没有检测设备。

向专门检查机构发送的费用也不亚于许多执法机构负担不起的费用。

此外,由于执法经费长期不足,执法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削弱,导致利益执法、选择性执法等现象,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宿州市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调研报告

宿州市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调研报告

宿州市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调研报告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然而中国人口众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现在到达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的人口大国。

其中,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因此,在社会生产力结构构成中,农村社会生产力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如何全面把握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对提高我国整体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里,我们仅以走访调查的宿州市农村生产力为例。

宿州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基地。

境内平原广袤、沃野千里,气候适宜,生物繁茂。

平原面积88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1%,耕地997.79万亩,占地总面积的67.97%。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导致宿州市的经济主要有农村经济构成。

通过上网调查和走访问卷,仅对宿州的生产力的发展给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对于农业发展,也不例外。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随着国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加强,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不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广大农民对科技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宿州市更是如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管理体制不顺,科技服务事业滑坡。

由于城乡机构改革,多数原农业科技服务单位“三权”下放到乡镇,造成农技服务资源分散,利用率降低。

年后导致宿州市乡镇基层农技人员减少了40%,有的因乡镇财政困难,部分农技人员被迫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创收上,造成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缺人干。

同时,科技服务在乡镇出现断层,导致科技服务事业滑坡。

(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服务功能下降。

目前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问题,有的乡镇没有科技服务经费。

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科技服务部门的科研和培训条件落后,工作正常开展没有物质保障,农业科技到位率大大下降,难以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

宿州市深化农村土地_三权分置_改革的探索与实践_窦祥铭

宿州市深化农村土地_三权分置_改革的探索与实践_窦祥铭

宿州市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窦祥铭(中共宿州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安徽宿州 234000)摘 要:宿州市作为欠发达农业市,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转变的关键阶段,做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工作,对于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活跃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宿州 农村土地 三权分置 探索 实践2016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完善‘三权分置’办法,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作了最高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

实际上,宿州市有关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改革探索已践行多年,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4年土地确权工作启动后,宿州市各级党政组织切实履行组织协调、统筹推进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强化工作措施,严把工作流程,注重督查整改,土地确权工作呈现平稳有序、扎实推进的良好势头。

典型举措主要有:一是市、县区均成立了高规格的土地确权工作领导小组,全市上下形成了高位推动土地确权的工作态势;二是组织开展了多次“土地确权攻坚月”活动,适时加快工作进度,其中2016年开展“春节攻坚月”的做法被作为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三是省级检查验收工作结束后,宿州市在全省率先召开了土地确权“回头看”专题调度会,及时通报省级检查验收反馈问题,从技术、操作等层面对需要整改完善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巩固提升了土地确权的工作质量。

目前,宿州市已完成测绘面积61万hm2,占应确权面积(63.34万hm2)的96.15%,已完成测绘农户数124.85万户,占总农户数(126.13万户)的98.99%,已完成发放土地经营权证农户数124.8万户,占总农户数的98.95%。

宿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宿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摘要 分析 了宿 州市农村 土地流转 的特点 和存 在 的问题 , 同时, 了更好地 促进宿 州市农村 土地的 流转 , 土地 流转 的社会 效 益和 经济 为 使 效益得到 充分 的发 挥 , 讨论 了促进 宿州 市土地 流转 的对策 , 出应 多渠道 、 提 多途径转 移农村 劳动力 , 立健全社 会保 障制度 , 革征地 制 建 改 度等建议 。 关键词 土地流 转 ; 现状 ; 问题 ; 策探 析 对 中图分 类号 F 0 . 文献 标识码 A 3 12
1 宿州市农村 土地流转 的特点
在宿州市 全市 范 围内 , 转包 是 最 主要 的流转 形 式 , 次 其
是租赁 和入股 , 三者 占了流转总 面积的 8 % 。转包 形式在 每 0 个县 、 区所 占 比例均在 7 % 以上 , 宿州 市最 普遍 的流转 形 5 是 式 。这 种转包形式 , 流转 成本低 、 程序 简单 其他从 事农 业生 产经营 的农户 , 履行 相应 土 由其
地承包合 同的权利 和义务 。 11 6 拍卖 。就是将 土地使用 权 ( .. 主要指 荒 山 、 沟 、 荒 荒滩 、 荒丘 ) 以一定 的价格 、 定 的期 限卖给他人经 营 。 一
制约农村 经济 的发 展和社会 的稳定 。
动作 用 , 取得 了较好 的社会效 益和 经济效 益 。人 们在 看到农
村土地流转 取得积极 作用 的同时 , 要看 到农 村土地 流转 实 也 践 中存在 的问题 , 如大 量 民工进 城致 农村 “ 空心 化 ” 土地 流 、 转纠 纷大 量存 在等 , 述 问题 如不及 时 研究 解决 , 上 将会 严 重
对促 进农业 产业化 和增 加农 民收入 等 方面 起 到 了积极 的 推
业 合作生产 经营 ; 其他承包 方式的承包 方将 土地 承包经 营权 量 化 为股 权 , 人股 组成 股份 公 司或者 合作 社等 , 事农 业生 从

安徽省宿州市土地流转的动因、现状与对策

安徽省宿州市土地流转的动因、现状与对策

安徽省宿州市土地流转的动因、现状与对策1978年发端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村改革,冲破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现了农民与土地的真正结合,使农业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土地制度也暴露出一些弊端,突出的是农户经营的土地规模狭小和农业生产效率下降。

将土地作为农业基本生产要素按照市场原则进行流转与优化组合,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实行规模经营,已成为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所谓土地流转,指在现行土地制度安排下,农户在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土地的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使用。

本文从安徽省宿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出发,对这一问题作简要探讨。

一、流转动因安徽省宿州市是农业大市,在617万人口中农业人口为522万,占85%,有耕地738万亩,目前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

宿州市土地流转起步较早,动因复杂,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使土地“碎片化”,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使土地流转成为可能。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珍惜资源,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均贫富”、“平均地权”已成为大众的普遍心理。

正因为如此,我市在1981年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初,就按照“公平原则”平均将集体土地分配到户,“远近兼顾,肥瘦搭配”,户均9块;1995年二轮土地承包时,各地发现土地过于零散不易耕作而进行了部分调整,目前户均5块。

“碎片化”了的土地给农业生产经营造成很大浪费。

由于不同农户地块交错一起,为了明确各自地块,必须拿出一部分土地作为边界,致使一些耕地不能用于生产而造成浪费。

在对泗县墩集镇石梁河村的调查中,全村8000亩地,农户田埂地界占整个耕地的6%左右;在对埇桥区时村、夹沟镇的调查中也有类似情况。

由此推算,全市除部分土地流转和萧砀百万亩水果用地外,农户地边浪费应在30万亩左右。

在农机使用上,由于一家一户“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出现了使用率低和重复投入现象。

宿州市“三农”问题解决路径探析

宿州市“三农”问题解决路径探析

宿州市“三农”问题解决路径探析作者:安徽省宿州市财政局课题组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15年第01期安徽省宿州市是农业大市,“三农”问题是困扰宿州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宿州市“三农”问题的路径,探索出一条符合宿州实际的“三农”发展路径,对宿州市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一、宿州市“三农”问题现状宿州作为农业大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民收入构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农村改革由单项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转变,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加速发展,“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总体来看,宿州市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人口比重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2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61 元,城镇化率 46.5% ,宿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35元,城镇化率34.8%,“三农”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农业是弱势产业,效益低;农村是相对弱化区域,剩余劳动力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加大;农民是弱势群体,生活水平和自身发展与城市居民的差距拉大,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亟待提高。

二、宿州市“三农”问题解决路径(一)以农业产业化创新农业经济。

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一是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二是有利于克服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市场之间的矛盾。

可以把分散的家庭经营同市场需求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各类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户规避农业生产中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提高农户经营的效益,促进农户走向专业化和商品化经营。

三是有利于加快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展,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

四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将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通过规模经营和多层次加工使农产品实现增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宿州市农村综合改革实践与探讨

宿州市农村综合改革实践与探讨

宿州市农村综合改革实践与探讨宿州市农村综合改革实践与探讨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宋斌摘要:近两年来,宿州市以“两区”建设为载体,开展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针对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人、地、资金、政策”等诸多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宿州市,农村综合改革,现代农业,实践宿州市位于皖北地区,辖四县一区,国土面积9787平方公里,人口650万,共有行政村1212个,乡村常住人口34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3%,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

经过多年的努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潜力和优势正逐步显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民收入构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农村改革由单项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转,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加速演进,2011年11月,宿州市被农业部批准为第一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一、宿州市探索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的背景农村改革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省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大包干”,打破了农村吃大锅饭的局面,破除了农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制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脱贫、温饱问题。

但遗憾的是,凤阳小岗村“一年跨过温饱线,三十年未进富裕门”。

这种现象,几乎就是中国农村30年的缩影。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农村改革处于缓慢的发展时期。

1987—2003年连续十六年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的主题不再是农业,每年的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改革基本走“稳定压倒一切”的“精英路线”。

在这一时期,尽管加大了农业投入、促进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等,但由于在延长土地承包期、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重大进展,一系列在农村的改革再没有大的突破。

中国农业进入了低潮时期,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十六大重新确立三农为中央工作的工作重心、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2004年重新发布以“三农”为中心的“一号文件”,农村改革才又重新步入阔步发展的轨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量比、 最大产量成本指数 表 (3 最高产量、
三、存在的问题
在农用地分等的外业调查和内业处理过程中,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 基础资料问题 农用地分等结果是否符合实际的关键是基础 数据是否准确, 所以基础数据的采集至关重要。但 是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基础数据采集很困难, 工 作量大。 例如土壤图是分等最重要的资料之一, 我国第 一次土壤普查还是 #1 世纪 %1 年代。 #1 年来, 黄淮 海地区中低产田改造、 塌陷地的治理等, 使不少地 区土壤质量发生了较大变化, 但是由于没有及时更 新调查, 使用的土壤图不能很好反映现实情况 $2& 。 再 如, 安徽省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标准图库反映的是 与土地利用 #1 世纪 21 年 代 中 期 的 土 地 利 用 现 状 , 现状也存在一定差异。 基础图件现势性差的问题不 仅在宿州市存在, 全国大部分地区, 尤其是中西部 经济欠发达地区, 均不同程度存在。
术方法和工作过程,分析了宿州市农用地分等 工作中基础资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国家 基础信息定期更新的政策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建 议;对于零碎图斑和软件系统等实践操作中的 问 题 , 提 出 了 共 用 边 界 和 重 置 )* 号 的 解 决 办 法; 对于分等面积统计中的问题提出了 “面 积 平 差配赋” 的 办 法 来 解 决 。这 些 解 决 方 案 为 还 没 有 开展农用地分等工作的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 验,但农用地分等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 问题。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等; 宿州市 (!#$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收稿日期: 改回日期: !""#&"$&%& ; !""#&"’&%$ 作者简介: 赵健 (%&("& ) , 男, 硕士研究生, 从事农用地定级估价研究。
・ #’ ・
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 !! 卷
一、 宿州市农用地分等工作概况
(一) 宿州市概况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淮北地区,我国黄淮海平 原南部, 地处苏、 鲁、 豫、 皖四省交界处, 东与江苏 省宿迁市毗邻, 南与蚌埠市相接, 西与河南省商丘 市和安徽省淮北市为邻,北与山东省菏泽市及江 苏省徐州市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 !! ""##$!$ "!## 、 东经 ""% "&&#$""#"$’# 。 宿州市原为宿县地区, "((# 年 "& 月 % 日 改 为 地 级 宿 州 市 , 现辖砀山、 萧县、 灵 璧、 泗县四县及墉桥区, 共 # 个街道办事处、 )! 个 镇、 占安 !) 个乡。 &’’" 年末总人口为 *#&+(* 万人, 徽 省 的 (+&, 。 宿 州 是 一 个 以 农 业 为 主 的 地 区 , 是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市土地总面积 其中耕地约 %!+" %"’$-./&, 占总面积 ()+#) %"’ -./ ,
然后按经济产量定级, 在此基础上测算农用土地的 等 别 基 准 地 价 和 级 别 基 准 地 价 的 技 术 路 线 0$1 ; 但承 龙 提 出 了 农 用 土 地 分 等 定 级 宜 采 用 “先 分 等 后 定 级, 等级分别划定以体现等级差异性” 的技术路线, 认为 “等、 级合二为一” 、 “ 土地级别是土地等别的细 分” 的技术路线不能完全揭示农用土地等和级在本 质 上 的 差 别 0#1; 王建国提出了土地生产率差别是农 用地分等的依据,而劳动消耗差别则是农用地定级 的依据,并分别构建了农用地分等和定级的数学模 型方法0’1。在此基础上, 着重探讨以了农用地分等工 作过程和农用地分等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单一的分等、 定级较多, 综 合 评 价 成 果 较 少 0,1 ; 王万 茂分析了农用土地分等、 定级、 估价实践工作滞后, 三者不衔接的问题,提出了首先对农用土地分等,
%&(&/ 年 原 国 家 土 地 管 理 局 在 全 国 ’ 个 试 点 县
进行了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 !""% 年 , 月, 全国 & 个省份全面开展了农用地分等, 部分市县开展了农 用地定级与估价工作。 与实践工作相适应, 《 农用土 地 分 等 定 级 规 程 》 历 经 %&((/ 年 的 总 体 设 想 , %&(&/ 年的征求意见稿,到 %&&(/ 年才颁布了规程的试用 稿。%&&& 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组织编写了 《农 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 《农用地估价规程》 ,又于 《农 用 地 分 等 规 程 (送审稿) 》 、 !""!/ 年 & 月 编 写 了 《农用地定级规程 (送审 稿 ) 》 、 《农用地估价规程 (送审稿) 》 。!"", 年 $ 月 ( 日正式发布了行业规程
・ !""# !""% $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文章编号: (!""% ) ’""(&#!’" "%&%$&"%
农用地分等及其存在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宿州市为例 —— 赵健,张绍良, 史丽君
(中国矿业大学 土地环境与测绘学院, 江苏 徐州 !!%""( )

要: 通过介绍安徽省宿州市农用地分等的技
《农用地分等规程》 、 《 农用地定级规程》 、 《 农用地估 价规程》 。 随着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实践的日益深入 与规程的逐步完善, 对其认识也愈加深刻。高向军 将农业部的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体系和国土资源部 的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 认为农 用地分等定级评价已经从对土地自然状态的研究 发 展 到 人 地 一 体 的 资 源 价 值 管 理 评 价 0%1 ; 周生路对 农 用 地 经 济 定 级 的 方 法 进 行 了 比 较 研 究 0!1 ; 邵景安 将我国用地分等定级研究分为雏形发展阶段、 初期 发展阶段和完善发展阶段,认为农用地评价成果,
・ )% ・
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 !! 卷
由于农用地分等数据采集量大,需要从最基层 开始, 所以数据的准确性与调查人员的素质、 地方的 重视程度和理解程度等等直接相关。例如相邻的行 政村的投入差不多, 而且两个村的水土条件、 种植作 物和熟制等均基本相同, 但是产量却相差很大。 其原 因是: 种子、 化肥、 农 !在 折 算 价 格 时 发 生 了 误 差 , 药、 劳动力等一系列指标, 调查人员把握不准; "由 于理解、 认识的偏差, 外业调查人员深入农村基层调 查时,个别村负责人为了突出本村的粮食产量或经 济实力, 夸大土地产出, 造成数据失真, 而有的村 “地 方保护” , 故意瞒报产量等等; # 调查中的误差积累。 由于不同地方调查人员的调查习惯不同,造成调查 结果的系统偏差。 要克服上述困难,一方面应建立国家基础信息 定期更新的政策机制和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应完善 分等技术路线, 尽量保证数据采集的方便、 易操作。 除此之外, 还应大力提升土地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 零碎图斑问题 宿州市农用地分等的分等因素包括表层土壤质 地、 土壤有机质含量、 有效土层厚度、 剖面构型、 障碍 层次、 地形坡度、 灌溉保证率、 排水条件、 土壤 !" 值、 污染状况, 以上十个因素分布在土壤图、 排水条件分 布图、 灌溉保证率分布图、 地形坡度分布图、 土壤污 染状况分布图五个图中,分等单元图则是由各种分 等因素图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图形叠加以后生 成的。各种分等因素图在叠加时, 由于境界、 永久水 域外围界等公用边界的存在,以及公用边界不完全 重合 (图纸误差造成的) 等原因, 就会使得分等单元 在图上产生许多没有意义的零碎图斑,这些零碎图 斑的 #$ 号依然存在, 但却往往没有属性数据, 或只 有部分属性的数据, 严重干扰了 “综合数据库” 的准 确性以及后期数据处理的正常进行。 表面上, 该问题的产生是软件和图件引起的, 实 质上反映的是农用地分等单元如何划分问题。采用 多边形法把各种因素图叠加所生成的单元作为分等 单元最大的优点是, 该单元所有因素分值都相等, 是 一个均值单元, 且适用于所有分等类型地区%&’(。由于 叠加的图件越多, 零碎图斑产生的量也越多, 所以要 尽量提高叠加使用的图件中地物的通用性。 因此, 土 壤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 排水条件分布图、 灌溉保证 率分布图、 地形坡度分布图、 土壤污染状况分布图的
表 !333 农用地分等因子及权重
表 #3 光温潜力指数
表 ’333 气候潜力指数
#" 分等过程简介$%&。分等过程中采用的参数如表 表 ’、 表 (。 #、 (! ) 原 始 土 地 评 价 单 元 图 和 属 性 数 据 综 合 数
据库的生成: !检查外业 资 料 是 否 符 合 要 求 ; "对 排水条件分布图、 灌溉 ! & )**** 比 例 尺 的 土 壤 图 、 保证率分布图、地形坡度分布图、土壤污染状况 分布 图 进 行 数 字 化 并 进 行 图 形 校 正 ;#拓 扑 检 查 错误, 导入具体的属性数据; 排水条 $把土壤图 、 件因子图、 灌溉保证率因子图、 地形坡度因子图、 土壤污染状况因子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 加, 划分分等单元, 得 到 ! & )**** 比 例 尺 的 “原始 土地评价单元图” ; 生成属性数据综 %数据导出, 合数据库。 (# ) 等别划分: 创建作物信息 ! 使用分等 软 件 , 库、 指标信息库、 工作信息库; " 指标区各作物分等 计算, 计算各作物的自然质量分、 自然质量等指数、 自然质量等指数; 生成多作物综合数 # 多作物综合, 据库, 以 !** 分为间隔划分等别; $ 将多作物综合数 与评价单元图连接, 生成中间评 据库导入 +,-./0 , 价结果图。 (’ ) 面积统计和成果图的生成: ! 导出带有地类 等字段的数据库; 地类和乡 " 在分等软件内按等别、 镇权属进行等别面积统计; # 在 +,-./0 中,以等 别、自然等别和利用等别字段为关键字段进行等别 图、 自然等别图和利用等别图成图; $ 对成果图进行 整饰、 出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