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探索规律》综合练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63探索规律|西师大版(2014秋)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西师版(2014秋)第6单元第3课时探索规律一、在下面方框中,按要求天厨合适的图形或字母。
1.□□△○□□△○□□△○……2.B N O B N O B N O ……3.☆▼★♀☆▼★♀☆▼★♀……(第50个)4.☼☀☽☾☼☀☽☾☼☀☽☾……(第77个)5.♪♩♬§¤♪♩♬§¤♪♩♬§¤……(第123个)二、看图找规律。
1.图中共有()个○,()个●,○和●个数()。
2.规律: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组成封闭图形时,两种物体的个数()。
3.1.把一段木料锯5次,能锯成多少段?如果锯成3段,需要锯多少次?2.红星街有80米长的一段路要每16米栽一棵树,需要栽几棵树?(两头都栽)3.1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做操,相邻两人之间的间隔是1米,队伍长多少米?4.游泳馆中有一个圆形的游泳池,它的周长是420米,在游泳池的周围每隔15米站一个救生员,一共要站多少个救生员?5.沿一个周长为48米的圆形水池旁中杨柳树,每隔12米种一棵,可以种多少棵?6.在一条长28千米的公路两旁种白杨树,每隔7米种一棵,两端都种,共要种多少棵树?4.翠湖公园的环湖路全场6900米,沿湖边每隔15米种一棵树,每3棵树之间安放一条长椅供游人休息。
球共要种树多少棵?安放椅子多少条?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西师版(2014秋)第6单元第3课时探索规律二、在下面方框中,按要求天厨合适的图形或字母。
1.【解答】○。
【解析】题中的图形是每个周期是4个图形,看20里面有几个4,就知道第20个是什么图形,即:20÷4=5(个),因此是○。
3.【解答】N。
【解析】题中的图形是每个周期是3个图形,看35里面有几个3,就知道第35个是什么图形,即:35÷3=12(个)……2(个),余2个是第13周期中的第2个图形,因此是N。
3.【解答】☆。
【解析】由题意得:题中的图形是每个周期是4个图形,看57里面有几个4,就知道第57个是什么图形,即:57÷4=14(个)……1(个),余1个是第15周期中的第1个图形,因此是☆。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章_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2)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2)一、填空题(2×12=24分)1.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6,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积的________倍。
2. 被除数除以10,要使商不变,除数要________.3. 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________.4. 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后,商是8,余数是3,则原来算式的商是________,余数是________.5. 两个因数的积是6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变成________.6. 甲数÷乙数=2,如果甲数乘4,乙数乘4,那么商是________.7. 甲数×乙数=800,如果甲数乘2,乙数不变,那么积是________.8. 如果A÷B=60,那么(A×3)÷B=________;如果A×B=300,那么(A×2)×(B×2)=________.9. 如果A×B=600,那么(A×5)×(B÷5)=________;如果A÷B=75,那么(A×10)÷(B×5)=________.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2×5=10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________.(判断对错)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________.(判断对错)因为75÷4=18...3,所以750÷40=18...3________.(判断对错)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缩小3倍,商扩大9倍________.(判断对错)因为360÷15=24,所以3600÷15=240,360÷5=8________.(判断对错)三、选择题(3×5=15分)和180÷30不相等的算式是()A.(180×10)÷(30÷10)B.(180÷10)×(30÷10)C.(180×10)÷(30×10)570÷40=()A.140...10 B.14...10 C.14 (1)如果20×25=500,那么(20×5)×(25÷5)的结果()A.比原来扩大了10倍B.和原来一样C.比原来缩小了10倍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0倍,积就()A.扩大200倍B.扩大10000倍C.不变a×b的一个乘数乘100,另一个乘数除以10,得到的积等于()A.原来的积乘10B.原来的积乘20C.原来的积乘100四、计算(12+12+12=36分)直接写出得数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且并且验算:580÷20;760÷60;1000÷90;800÷50.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210÷35;630÷42;810÷54;720÷48.五、解决问题(5×3=15分).新飞手机厂平均每月生产手机6210部,全年生产手机多少部?(用计算器计算)欣欣农机厂要制造300台机器,原来每台用钢材1430千克,技术革新后,每台比原来节约钢材200千克,现在一共要用钢材多少千克?(用计算器计算)合多少吨?一个文具厂原计划每月生产3000支钢笔,技术革新后,一年的生产任务10个月就完成了,实际平均每月生产多少支钢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2)一、填空题(2×12=24分)1.【答案】6【考点】积的变化规律【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解答,即: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探索规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402
……
拼成图形的周长= 4×图形个数 + 2
1、如下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 图案由4个基础
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第n(n是
正整数)个图案中由( 3n +1 ) 个基础图形组成.
……
(1)
3×1 +1= 4
(2) 3×2 +1= 7
(3) 3×3 +1= 10
什么图形?
2、观察下面图形排列的顺序,找规律。
… 每组4个图形。 第18个是
99÷4 =24(组)……3(个)
什么图形?
答:第99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3、每个图中各有几个直角三角形?
( 4 )个
( 6 )个
( 8 )个
4、下面第3个图形有( 7 )个等边三角形,第6个图形有 ( 16 )个等边三角形。
7
26
…
+4
+4 +3
6、看图找规律。
1 1 2 等腰梯形个数(个) 拼出图形的周长 拼出的图形 1 5 梯形 2 8 平行四边形 3 11 梯形 1
4
14 平行 四边形
5
17 梯形
拼出的图形的周长=3×等腰梯形的个数+2 等腰梯形的个数为奇数个时,拼出的图形是梯形。
等腰梯形的个数为偶数个时,拼出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1+6 × (1+6)×6÷2 = 127
1+6 × (1+2)×2÷2= 19
1+6 × (1+3)×3÷2= 37
1、小丁按照2个红气球、4个蓝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 挂在墙上。议一议,这串气球中的第18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探索规律西师大版
本节课教学目标
1.掌握用多种形式解决有关规律的问题
2.通过实际例子培养学生对规律的感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程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2.常用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课件
教学过程
1. 游戏热身
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规律的存在,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观察法
观察法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事物,如相邻两天的气温趋势、小学奥数中的算术数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 综合运用
将观察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具体的数学问题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认识。
例如,对于一些数列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规律,进而推导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4. 实例分析
通过实例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规律,并且能以此推断解决新的问题。
例如,假如学生已经学过乘法分配律,可以利用一些实例让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存在,并将其应用到求算中。
5. 综合练习
为了检测学生掌握规律的能力,教师为学生设置了综合练习。
教学总结
1.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探索规律的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旨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观察法、综合运用、实例分析以及综合练习都是培养学生规律感知的有效途径。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数学四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探索规律》说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解决办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展示和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其中的规律。利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和描述规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探究法:本节课以探究法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Leabharlann 索和发现规律。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交流和问题解决。通过探索规律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使其能够发现并表述数学规律;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探索并发现生活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答案:例如,设计一个数字规律游戏。规则:玩家需要观察并找出数字规律,按照规律猜出下一个数字。玩法:给定一组数字,如2, 4, 6, 8, 10,玩家需要找出数字规律,并猜出下一个数字,即12。
5. 请运用所学的探索规律方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答案:例如,解决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规律问题。问题:小丽种植了一排植物,每天给它们浇水。她发现,当植物的高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它们就会开花。请问,小丽应该如何预测植物的开花时间?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发现植物生长和开花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2. 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如数学教学游戏、互动式教学平台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实物模型:使用实物模型或教具,如几何图形、生活用品等,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探索规律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案中的规律2. 数列中的规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有趣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案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图形中的规律(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案,找出它们的排列规律。
(2)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验证自己的发现。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操作过程。
3. 探索数列中的规律(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数列,找出它们的排列规律。
(2)引导学生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发现。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计算过程。
4. 解决实际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问题。
5.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规律。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规律,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交流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评价学生运用规律的能力。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规律。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本节课通过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探索规律》 (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教案:《探索规律》-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简单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规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图形中的规律: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图形中的规律,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数字中的规律: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数字中的规律,如数的顺序、数的排列等。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规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简单规律。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规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等,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2. 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3. 猜测法:让学生通过猜测,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4. 推理法:让学生通过推理,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2. 新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3.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规律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与规律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合作能力等。
2. 结果评价:检查学生对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反馈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探索规律1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探索规律1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图形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基本变换,并能运用这些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进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基本变换。
2. 观察图形中的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 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基本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观察图形中的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图形中的规律。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进行推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特点,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经过平移、旋转等变换得到的。
二、探索规律(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规律?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图形中的规律。
3. 各组分享发现的规律,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通过平移、旋转等变换得到的,而且每次变换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
三、应用规律(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刚刚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展示、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展示、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本节课的练习题。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探索规律》练习二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探索规律》练习题一、填空。
1、找规律填空。
(1)64,32,16,8,()(2)729,243,81,(),9,3 256,64,16,()64,32,(),8,4;、3)256,(),16,4,1 (4)64,16,(),4,2,1;625,(),25,5,1;729,()81,27,9,12、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3、被除数和()同时扩大或缩小()的倍数(0除外),商()。
4、两个数是商是80,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10倍,商是();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5倍,商是(); 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缩小3倍,商是()。
5、根据规律,在横线上画图。
6、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二、判断。
1、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也扩大几倍。
()2、102÷4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不变,余数也不变。
()3、一个式子是234÷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不变,余数也扩大100倍。
()4、100÷4和1000÷40的结果相同。
()5、1,2,2,4,8,(),括号中要填的数是64. ()三、选择。
1、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扩大4倍,商()A、扩大6倍B、缩小2倍C、扩大8倍,D,缩小8倍2、按规律:上要画的图是()。
3、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用了4小时,返回时速度是时的2倍,返回时用了()小时。
A、3B、2C、4D、14、○÷☆=△……3,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100,余数是()A、3B、30C、3、D、3005、两数相除,除数缩小10倍,要使商扩大10倍,被除数应()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扩大100倍D、不变四、计算。
1、开锁。
(连线)2、改错。
3、填空。
五、解决问题。
1、三个书架共放了360本书,每个书架有4 层。
(1)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2)25个这样的书架可以放多少本书?2、动物园里有4 只白熊,体重一共是2400千克,平均每只白熊的体重是6只一只大熊猫体重的4 倍,一只大熊猫的体重是多少千克?3、购物。
第六单元第3课《探索规律》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3.探索规律第1课时探索规律(一)学习内容:教科书第75页例1,课堂活动1,练习二十一第1、2题。
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自主探索事物的排列规律,理解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2.通过观察、猜测、计算、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挑战性,发现和欣赏规律美,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发现事物排列中的规律。
学习难点:理解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初步学会应用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各种图形若干。
导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感知规律1.“猜一猜”游戏。
多媒体依次出示各种情境:春节街上有规律排列的彩灯,小红裙子上有规律排列的图案,地板砖上有规律排列的图形,校园升旗台旁边有规律排列的各种盆花……2.猜一猜,接下来会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3.生活中有规律排列的事物有很多,透过现象找规律,我们会感受到规律的奇妙!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事物排列中的规律。
(揭示课题)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活动一:1.教学例1(1)自主摆小兴在数学活动课上玩摆图形,他摆的图形有规律吗?请你像他那样摆一摆。
(2)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要求:1.①认真观察,找一找小兴摆的图形的规律,你是怎样找到的?②想一想接下来会摆什么图形,第16个摆的是什么图形。
2.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3)汇报交流预设1:小兴摆的图形排列的规律是1个圆形,2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
我先看小兴摆的是什么图形,然后再数了数个数,看了看它们摆的顺序,就发现了规律。
小结: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要学会观察,看图形的形状,数图形的个数,更要看图形的排列顺序。
(板书:观察形状数量顺序)预设2:按这个规律接着摆下去,后面应该摆1个圆形。
我发现每摆4个图形就重复一次,说明4个图形是1组,2组摆8个……4组正好摆完16个,所以第16个是正方形。
小结:1个圆形,2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称为一组,像这样图形按一定的顺序不断重复出现的排列规律称为“重复排列规律”,寻找重复排列的规律,我们一般要先对图形分组。
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探索规律教学建议 西师大版
第二单元探索规律教学建议1.本节内容建议用2课时完成。
本节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自己探索寻找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并在探求规律的过程中,理解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趋势,学习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发展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
本节教学难点: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
2.教学例1时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例题中的算式,自己探索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二是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把自己探索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再引导学生把各自发现的具体的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具体教学时要注意:在教学例1前,为学生自主探索规律扫清障碍,向学生解释扩大倍数和缩小倍数的含义,可以举例加以说明,如5扩大3倍即为5×3=15,20缩小2倍是20÷2=10。
教学例1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再引导学生独立仔细观察解答这些问题所列出的一组算式,并比较这组算式,探索这组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之后,再组织小组交流讨论,最后总结概括出规律。
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
另外在学生进行比较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确定了一个算式中的因数和另一个算式中的因数比较,那么这个算式中的积也必须和另一个算式中的积作比较。
3.例2只要求学生对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有具体的感性认识,不对规律进行推理性地抽象概括。
教学时,可以先出示例2中的表格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表格中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观察、比较的方法,即说出自己是怎样进行观察比较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即要注意引导学生选表中相邻的两列,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进行比较,也要注意引导学生选表中不相邻的两列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进行比较。
另外,为了让学生对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有完整的感性认识,教学例2后面的想一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对例2的探索得出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大胆猜想,再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计算器及其功能。
2. 学习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3. 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4.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及其功能。
1.2 学生分享自己使用计算器的经验。
2. 学习计算器的基本操作2.1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
2.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熟悉计算器的使用。
3. 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3.1 教师出示一系列算式,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3.2 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规律。
3.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4. 解决实际问题4.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4.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5.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略)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用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课 循环小数与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课堂达标练习及答案
第四课循环小数与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学习目标:1.通过求商,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重难点:1.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2.判断商是否为循环小数的方法。
3.探索计算中的规律。
例题1:永康榨油厂用13吨菜籽榨油5.81吨,平均每吨菜籽可榨油多少吨?(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答案】0.45吨【解析】试题分析:要求平均每吨菜籽可榨油多少吨,根据题意,也就是把5.81平均分成13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得解。
解:5.81÷13≈0.45(吨);答:平均每吨菜籽可榨油0.45吨。
例题2: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08÷0.9=11.07÷0.9=111.06÷0.9=1111.05÷0.9=11111.04÷0.9=111111.03÷0.9=1111111.02÷0.9=11111111.01÷0.9=【答案】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1234567.8,12345678.9【解析】试题分析:利用计算器计算此题,输入的被除数和除数,要准确。
解:1.08÷0.9=1.211.07÷0.9=12.3111.06÷0.9=123.41111.05÷0.9=1234.511111.04÷0.9=12345.6111111.03÷0.9=123456.71111111.02÷0.9=1234567.811111111.01÷0.9=12345678.91.2.252525…的简便写法记作,它的循环节是。
2.23÷11的商是小数,简记为,保留两位小数是。
3.14.1÷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试题-4.2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班级:姓名:等级:一、填空题。
1.先观察,找出规律后再填空。
(10-1)÷9=1 (40000-4)÷9=_____(200-2)÷9=22 (6000000-6)÷9=_____(3000-3)÷9=3332.观察下面算式,找一找,发现规律,再填一填。
143×14=2002,143×21=3003,143×28=4004,143×35=___________,143×______=__________……3.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道算式的结果,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五道算式的结果。
19+9×9=____118+98×9=____1117+987×9=____11116+9876×9=____111115+98765×9=____1111114+987654×9=____11111113+9876543×9=____111111112+98765432×9=____4.12×9+1=109123×9+2=11091234×9+3=11109……123456×9+_______=______________×9+8=________11×11=121111×11=12211111×11=12221……111111×11=_______________×11=12222222215.观察下面每组算式,填出括号里的数。
37037×3=111111 37037×6=222222 37037×9=333333 37037×15=____ 37037×____=666666 37037×____=9999996.先填一填,再用计算器验证。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大和最小的探索规律》(教案)
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大和最小的探索规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大和最小的规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学生能够养成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大和最小的规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大和最小的规律。
2.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大和最小的规律的探索与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有最大和最小吗?-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尝试计算一些例子。
- 学生观察并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有最大和最小吗?如何找到最大和最小的积?3. 小组合作-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计算出它们的积。
- 每组分享自己的计算结果,其他组进行比较,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积。
- 每组总结出自己找到的最大和最小积的规律,并分享给全班。
4. 全班交流与总结-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总结,其他学生倾听并补充。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大和最小的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5. 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一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学生独立计算并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积。
-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并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024年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
2024年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三节《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法,探索图形、数字、算式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法探索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规律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发现并理解图形、数字、算式中的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有趣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形的规律。
2. 例题讲解(1)图形规律a. 出示教材第89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
b.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规律。
d. 教师点评,强调规律的关键点。
(2)数字规律a. 出示教材第89页例2,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变化规律。
b.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规律。
d. 教师点评,强调规律的关键点。
(3)算式规律a. 出示教材第90页例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规律。
b.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规律。
d. 教师点评,强调规律的关键点。
3. 随堂练习出示教材第91页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图形规律2. 数字规律3. 算式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材第91页练习题1、2、3。
2. 答案(1)教材第91页答案。
(2)自编练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规律的理解程度,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在生活中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说课稿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XXX,今天我要为大家展示的是《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中的《探索规律》这一节课。
在这个说课过程中,我将详细地介绍课程的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让我们来谈谈课程的设计理念,本节课以“探索规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推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数学走向科学数学,再走向生活数学的理念,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和推理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然后是我们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观察规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物体的运动、自然界的规律等,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 实验规律: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等方式,发现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3. 推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 创造规律: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自己创造一些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最后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也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直观的教学辅助材料。
《探索规律》这节课的设计理念先进、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一定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