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引导下的群文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思维导图绘制能力。
教学准备:1.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如《西游记》、《红楼梦》等);2.思维导图制作工具和教学软件。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通过展示一幅思维导图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思维导图的特点和作用。
2.介绍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和常用符号,以及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
步骤二:预习1.给学生分发一段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预习。
2.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绘制出自己的预习内容,并思考可能会涉及到的关键词和主题。
步骤三:阅读1.学生开始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相关章节。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记录自己的阅读理解、角色关系、人物心理等要素。
步骤四: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和阅读心得。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步骤五:总结1.学生集体总结和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收集学生对这部经典文学作品的不同观点和评价。
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步骤六:拓展1.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结构,编写相关的作文或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2.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绘制其他学科的知识结构,如数学、科学、地理等,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框架。
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帮助学生在文学阅读中进行思维的整理和归纳。
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要素,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也可以拓展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的应用能力。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和习惯;2. 培养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4.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群文阅读教学三、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方法1. 导入法:呈现一幅图画或小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小组阅读文学作品,并进行思维导图绘制;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作品中的片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 教师讲解法:讲解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5. 案例教学法:通过给学生展示思维导图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插图或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学生全班共同选择一本小说(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共同选择一本小说进行群文阅读。
3. 学生小组阅读并绘制思维导图(2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每个小组负责解读小说的一个章节,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思维导图的主题应围绕着本章节的主题展开,并包含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4. 小组汇报思维导图(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思维导图。
其他小组可以提供意见和建议。
5. 教师讲解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10分钟)教师讲解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帮助学生正确使用思维导图。
6.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0分钟)教师选择一段经典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文学鉴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含义和象征意义,并结合作者的写作技巧进行讨论。
7. 案例展示和讲评(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思维导图,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经验。
8.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资源1. 少儿文学作品集;2. 插图或小故事的图片;3. PPT展示教学案例。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也愈发受到重视。
群文阅读是指以某一主题或某一作者的作品为中心,通过联想、对比、升华等方式,将多种文本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复合、连贯的整体,通过一定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明确主题,把握文本内涵,形成对文本的综合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来记录和组织思维的图形符号系统,它将各种思路用关销的方式表达出来,使思路清晰,易于理解。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结合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有条理地整理和认识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本的内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组织、整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感悟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思维导图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思维导图引导下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思维导图引导下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整合到思维导图中,形成连贯、复合的整体。
四、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师生共同学习的合作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1. 导入环节(1)通过提问、故事、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
(2)通过讨论引入课文,使学生感受文章主题。
2. 学习活动(1)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一份思维导图,解释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使用方法。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1. 帮助学生整理文学作品的内容结构思维导图以图形的方式展现了文学作品的内容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作品的结构和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掌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节发展。
2. 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思维导图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地获取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减少阅读盲目性。
1.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意义,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2. 导入思维导图在阅读文学作品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思维导图的作用和基本结构,并示范如何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整理。
4. 分组讨论和分享在学生完成思维导图整理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借鉴,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5. 总结和评价在阅读文学作品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
三、注意事项1. 确保思维导图真实准确在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要确保思维导图的真实准确,不可遗漏重要内容或添加虚假信息。
2. 鼓励创新和个性化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灵活多样,学生在整理文学作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造性地绘制思维导图,展现个性化的阅读感悟。
3. 注重思维导图的养成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习惯,让他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觉地使用思维导图,并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思维导图,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群体阅读能力,提高其语文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采用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选取适合小学生年龄的群体阅读文本,可以是一则小故事、一篇短文或一首诗歌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前期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适合群体阅读的文本,并根据思维导图的结构,将文本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的形式,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 教师分组设计,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5-6人。
第二步:群体阅读1. 教师将思维导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阅读,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担任读者,其他同学跟读或者听读,全班同学一起阅读文本。
3. 阅读结束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一起讨论文本的主题和要点,梳理思维导图,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步:思维导图引导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框架,学习如何将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分类、梳理,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表达。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他们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整理知识结构,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1. 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回顾和归纳文本的内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和总结。
2.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合作的成果,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理解。
第五步:分享交流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分享交流,让学生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高彼此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并吸取其他小组的优点,让每个小组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第六步:总结反思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对他们的阅读有何帮助。
2.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提出在今后阅读中可以改进的地方。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群文阅读是指多人合作阅读同一篇文章,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交流和讨论。
2. 培养学生群体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群体协作,达到共同阅读和交流讨论的目的。
三、教学难点1. 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讨论。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群体协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篇适合群体阅读的文学作品。
2. 制作思维导图或其他阅读辅助工具。
3. 将学生分成小组。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 教师先简单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并让学生能理解群体阅读的好处和重要性。
2. 让学生观看一个群体阅读的视频,让他们通过视频了解群体阅读的过程。
第二步:讲解1. 通过思维导图或其他辅助工具,教师讲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和讨论的欲望。
第三步:分组阅读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6人。
2. 每个小组负责阅读一部分文学作品,可以是一个段落或几段。
3. 学生可在小组内共同讨论,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并准备讨论材料。
第四步:群体交流1. 每个小组轮流介绍自己的阅读部分,然后其他小组成员可以问问题或进行讨论。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热烈的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五步: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群体阅读讨论的内容,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2. 鼓励学生总结讨论的收获和体会,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想法。
六、课堂作业让学生针对本次群体阅读的讨论内容,撰写读后感或进行深入思考,增加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学生在群体阅读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提高阅读和交流能力。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群体阅读。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理清群文的主题、结构、语言特点等要素;2. 能够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3. 能够通过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选取多篇经典群文,包括古代寓言、民间小说、传统诗词等;2. 思维导图引导: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引导学生理清群文的结构、主题、语言特点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群文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学生阅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选定的群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感悟和理解;3. 思维导图引导:老师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帮助学生理清群文的主题、结构、语言特点等要素,并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和归纳;4. 学生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群文的内容,互相交流观点,激发学生表达和思考的能力;5. 小组合作:安排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共同设计思维导图,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悟;6. 学生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和阅读感悟,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7.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思维导图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努力和进步。
四、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设计思维导图,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2. 反思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学生梳理和归纳自己的学习过程;3. 图像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对群文进行直观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讨论分享: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手段1. PPT:利用PPT对群文进行介绍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2.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对群文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 提问: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群文的主题、结构等要素;4. 小组合作:通过分组设计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语文群文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1.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群文阅读材料。
2.制作思维导图及相关教学素材。
3.准备学生学习小组。
4.准备相关的教学工具和评价工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以往阅读过的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语文群文阅读的概念,并告诉学生本节课将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群文阅读。
2.讲解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教师通过幻灯片、黑板或手写板等方式,详细讲解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
包括主题、支点、关键词的确定和在思维导图中的表达方法等。
3.分组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然后,教师将准备好的群文阅读材料分发给每个小组,并告诉学生他们需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思维导图,来反映出群文阅读材料的主题和关键词。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彼此交流并讨论各自设计的思维导图。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讨论。
5.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设计好的思维导图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简要的发言,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体会。
6.讨论和总结在展示和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思维导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群文阅读中继续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
四、巩固和拓展教师将学生所设计的思维导图进行搜集整理,并以展板、电子课件等形式展示给学生,供他们参考和学习。
教师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进行语文群文阅读,并设计自己的思维导图来记录和总结阅读的内容。
五、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讨论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2.通过评价学生的思维导图设计来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引导下的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关于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群文阅读,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如何通过思维导图对文章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
2. 教师选择一篇适合的文章,并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
3. 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使用思维导图对文章的主旨、主题、人物、情节等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可以使用不同的思维导图,然后进行比较和交流。
4. 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展示,每个小组可以分享他们的思维导图,并就不同的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群体讨论,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例如文章的价值观、文学特点等。
通过群体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6.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和群体讨论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或者小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手段1. 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PPT等。
2. 教学技术:使用PPT介绍思维导图的知识和使用方法,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群文阅读。
3. 教学活动形式:小组讨论、群体讨论、展示等。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学常识的学习和认知:通过导入课文主题或背景,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如作者、作品名、创作背景等。
2. 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阅读选定的文学作品,并理解文中的内容、情感和主题。
3. 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理解其中的象征、隐喻和寓意。
4. 文学作品的创作: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文学创作或模仿。
5.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口头和书面的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讲述课文的背景和主题,介绍相关的文学常识,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阅读:学生阅读选定的文学作品,并进行初步理解和把握。
三、分析和解读:学生分组合作,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理解其中的象征、隐喻和寓意,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创作: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文学创作或模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展示和评价: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六、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表现和作品展示等进行综合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参考教材和教具:1. 小学语文教材,选取适当的课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2. 针对不同课文的背景和主题,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具,进行引导和讲解。
3. 设计一些文学分析和创作的任务,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
教学适应性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课堂教学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要求。
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生整理和分类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并提取主题和要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4.培养学生的主题阅读能力,通过小组合作阅读群文,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出以主题导向的阅读方式。
教学准备:1.课程教材:小学语文课本和绘本。
2.教学工具:投影仪、学生单张纸、彩色笔、计时器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老师拿出一本绘本或一段文字,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 学生小组互动(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见,自由讨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然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将自己讨论的主题写在纸上,并在纸上制作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
然后让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主题和思维导图。
Step 3: 教师示范(10分钟)老师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并解释如何制作和使用思维导图。
然后选择一个群文课文,划分文本的不同内容,并制作一个思维导图。
Step 4: 学生合作阅读(15分钟)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群文课文进行阅读,并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整理和分类文本中的内容。
学生可以使用彩色笔在纸上标记或绘制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
时间到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介绍他们的思维导图和阅读收获。
Step 5: 小组讨论和展示(15分钟)学生在小组内对彼此的思维导图进行讨论和交流,并从中找出相同的主题和不同的观点。
然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Step 6: 全班讨论(10分钟)老师引导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不同思维导图的理解和感受。
老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分析不同主题的群文作品,并引导学生总结并提取主题和要点。
Step 7: 课堂练习(10分钟)老师提供一份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群文作品,制作一个自己的思维导图,并写出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而群文阅读则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有效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缺乏足够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这一先进教学工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小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旨在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化的思维框架,培养其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000字】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群文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候学生对于大量的文本内容感到压力太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整理和梳理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文本内容进行系统化整理和归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文章的核心意思,提高阅读效率。
2. 正文2.1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结构清晰、逻辑明晰的图形工具,广泛应用于教学中。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整合知识、梳理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合知识。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阅读多篇文章,涉及内容较多。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各篇文章的主题、人物、情节等要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便于记忆和理解。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维。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跨文本的比较和分析,需要思维的跳跃和整合。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整合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通过群文阅读,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教学内容:
1. 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引导学生整合相关知识点和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
2.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文学作品进行群文阅读,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3.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
4. 小组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和讨论结果。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20分钟)
1.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并解释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
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相关知识点和概念,并在黑板上制作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
3.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制作自己的思维导图。
第二步:小组合作学习(25分钟)
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文学作品进行群文阅读。
2. 小组成员共同阅读文学作品,整理出重要的情节和关键词,并互相讨论理解。
3. 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对群文阅读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2.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3. 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和扩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通过思维导图引导,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群体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选取一些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群文,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等。
2. 思维导图:介绍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理解和思维整合。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通过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群文片段或图片,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结合情境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乐趣,激发阅读的欲望。
2. 教师示范思维导图的使用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教师可以使用板书或电子板书进行示范,让学生跟着操作,理解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
3. 学生实践思维导图制作让学生自行选择一篇群文进行阅读,并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
在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掌握了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4. 学生合作讨论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然后与同学进行合作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鉴他人的思维导图,同时也可以给予他人建议和意见,促进群体合作和思维碰撞。
5. 教师点评和总结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并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思维导图对于群文阅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继续使用思维导图。
四、教学手段1. 板书/电子板书2. 群文阅读资料3. 思维导图制作工具(纸笔/电脑软件)五、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制作的思维导图,评价学生对于群文阅读和思维导图的掌握情况。
2. 能力评价着重评价学生的思维整合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 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包括理解文章的主旨、抓住关键词等。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思维导图的运用。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交流。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文章进行整理和归纳。
2. 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提取出关键信息,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教学内容】从群文阅读中选择一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章。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观察新课的导图,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Step 2 学习思维导图的基本知识1. 通过举例子和演示的方式,教导学生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要求学生跟随老师的指导,自己制作一张简单的思维导图。
Step 3 了解群文阅读的背景知识1. 向学生介绍所选文章的作者和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2.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导读问题。
Step 4 阅读文章1. 学生阅读文章,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重点信息。
2. 学生在阅读的边读边制作思维导图,将文章的重要信息整理出来。
Step 5 讨论和分享思维导图1. 学生小组内相互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了解不同思维导图的特点。
2. 学生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评价、借鉴其他小组的思维导图。
Step 6 总结和归纳1. 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总结问题,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的内容。
【教学手段】1. 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演示法:通过演示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知识。
4. 导读法:通过提出导读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思考和预测。
5. 问答法: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和更多元的阅读体验。
而思维导图的融入,则为群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一、群文阅读与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关系群文阅读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阅读教学方式。
它打破了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局限,强调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则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通过图形、线条、关键词等元素,将复杂的信息和思维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
它能够帮助人们梳理思路、整合知识、激发创造力。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与群文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
思维导图可以作为群文阅读的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在阅读前明确议题,在阅读中整理思路,在阅读后总结归纳。
同时,群文阅读也为思维导图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多文本的阅读中不断完善和拓展自己的思维导图。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1、提高阅读效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注意力有限,面对多篇文章时容易感到混乱和迷茫。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梳理文章的结构和重点内容,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对多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2、培养思维能力群文阅读要求学生在多篇文章中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思维活动。
思维导图能够将这些思维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
3、增强记忆效果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像和符号,这种多感官的参与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记忆。
同时,思维导图的层次结构和关联关系也有助于学生回忆和再现阅读内容。
4、激发阅读兴趣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往往比较枯燥,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而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和创造性,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群文阅读中来。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群文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运算能力。
本文将围绕思维导图的方法,设计一节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
教学目标:1. 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运算能力。
教学准备:1. 选择与教材相关的数篇综合类文章,如寓言故事、小品文等。
2. 准备思维导图的相关素材和工具,如思维导图软件、白板、彩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图画或给学生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给学生展示一幅包含各种道具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图画的内容。
Step 2 学习思维导图(10分钟)向学生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用途,说明它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相关信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展示一些思维导图的例子,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思维导图的特点和结构。
Step 3 组织阅读(15分钟)选择一篇综合类文章,例如一则寓言故事或小品文,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内容。
可以通过分组阅读、个人阅读或师生共读的方式进行。
Step 4 制作思维导图(15分钟)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并标注关键词。
可以以师生共建、学生个别制作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拓展和深化思维导图的内容。
Step 5 展示和分享(10分钟)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并向同学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鼓励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借鉴和吸取经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Step 6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思维导图有什么作用?”“思维导图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等。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制作思维导图,并写一篇读后感。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使之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的挑战。
目前关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还相对缺乏系统性研究。
有必要深入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以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增加对不同文本类型和题材的了解,提升对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通过引入思维导图工具,结合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设计出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案,旨在提高学生对群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实施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估,验证该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记忆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2 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群文阅读是指通过比较多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运用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拓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浅谈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浅谈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一、导言二、思维导图概述思维导图是由托尼·布赖恩(Tony Buza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图解工具,用于梳理信息、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它的核心是以中心点为基础,以放射状的线条连接各种相关的关键词、图像和数字等,从而把这些关键词组织成一个有层次、整洁、易于理解的图形。
在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拓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和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的效果。
1.梳理课文内容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被用来梳理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将课文中的主题、人物、事件、情节等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幅图像,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在阅读《小猫钓鱼》这篇文章时,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来整理文章中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故事结构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
2.拓展思维空间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需要学生进行概括、分类和整理,这种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群文阅读中,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来总结课文中的重点知识、提炼出关键词,帮助学生理清逻辑思维,拓展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的特点之一是以中心点为基础,辐射出各种相关的关键词,这种思维的展开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由主题出发,梳理出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生活经验等,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设计1.教师引导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梳理知识结构。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个思维导图的示范,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思维导图。
在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挖掘课文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的思维。
2.学生练习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思维导图对课文进行梳理和总结。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知识结构和关联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理清逻辑关系、构建知识框架和梳理细节,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构建思维导图的基本原则
1.主题概括: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应该是全文的主题,帮助学生理解全文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2.逻辑分支:在主题概括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逻辑关系构建分支,将各个部分的内容连贯起来,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和内在关联。
3.归纳总结: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结构,对重要事实、观点和细节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和记忆。
1.整理课文内容:在学习课文之前,可以让学生先构建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根据课文的标题和导语,预测主题和内容,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2.分析课文结构:学习课文时,可以根据课文的篇章结构和段落逻辑关系,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理清课文的主次关系和逻辑顺序。
4.拓展扩展: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框架,拓展相关的知识和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3.添加关键词和细节:在分支上添加关键词和细节,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课文的重要内容和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群文阅读教学作者:高建芳来源:《课外语文·下》2020年第07期【摘要】新课标指出,在当代初中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发展初中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提升其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创造潜能。
本文介绍了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数据调查和教学方法,以期利用思维导图将复杂的文字知识转为可视化的有序信息,提升初中生的发散性思维,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思维导图;群文阅读;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21-0038-02【本文著录格式】高建芳.思维导图引导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探析初中语文教学创新[J].课外语文,2020,19(21):38-39.引言思维导图具有良好的关联性和引导性,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在带给学生全新教学体验的基础上,便于教师将多篇文本有机串联到一起,使初中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合理的关联性思考,帮助其找到群文阅读的操作方向,有利于阅读效率的提升。
一、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数据调查为明确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本文对某市A中学的18位初中语文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了解了教师的备课来源、教学方法及其对思维导图和群文阅读教学的认知程度等内容。
首先对初中语文教师备课来源进行统计发现,借助网络资源与参考教师用书是当前最主要的备课方式,分别占据了整体的33%和28%,而独立钻研教材和依托集体备课的教师数量较少,两者均占据整体的11%。
这一结果极易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此时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将多篇文章有序融合到一起,促进师生思维的纵向深入,帮助教师获取更多的教学思路。
其次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调查发现,目前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比例高达50%,而以师生对话为主、以小组讨论为主和以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比例分别为22%、17%和11%,严重阻碍了初中生的学习热情,此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提升其课堂参与度,有助其思维网络的有效构建,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最后对以问导读、体验悟读、专题阅读和合作阅读这四种高效阅读课堂效果进行比较发现,44%的受访教师认为专题阅读的效果最为显著,因此为提升当前初中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应当令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通过自行与文本对话并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更好地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其学习乐趣、增强自身的阅读参与性。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现阶段我国教育学中主要应用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为放射状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将文章内的逻辑关系完整地展现出来。
(一)确定文章的关联点在正式开始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提前对群文阅读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整合,发现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在为思维导图教学提供设计参数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思维导图体系。
具体来说,在找寻群文间的关联点时,语文教师可以从群文阅读教学的任务目标、文章的内容以及阅读训练的重点、难点、热点等方面入手,通过对知识点进行整合的方式为初中生带来清晰的阅读启迪,这有利于学生自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利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提升思维导图的使用效果,语文教师应当在对学生群文阅读基础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上,从初中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接近学生思维、行为习惯的思维导图,加深其对群文阅读内容的感知程度,丰富其文学知识素材的积累。
比如在讲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朱自清的《春》时,由于这是一篇主要描写景色的抒情性文章,语文教师还可以与第一单元的另一篇文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联系起来,开展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通过向初中生询问类似“这几篇文章中,作者均采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进行文章内容的描述,那么这几篇文章所抒发的情感有哪些异同点”等问题的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其能够对文章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分析、归纳和总结,从而使其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增长了群文阅读能力。
为使初中生能够获得更为直观的群文阅读引导,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投影儀等教辅工具开展思维导图教学,通过在大屏幕上放映与文章学习目标、文章主旨、主题情感、写作线索、好词佳句以及结构特点等内容相关的思维导图的模式,帮助学生有效建立统筹性的阅读思维。
同时为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群文阅读交流互动,教师需要深入初中生的阅读学习中,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调度监控,通过合理的思维导图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机会,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重阅读分析的方式,令学生自主发现群文阅读间的关联点并能够集中展示其自我阅读认知,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为使语文教学可以提供给初中生更多的学习启示,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具备足够的优化整合意识,通过选取合适的文章切入点,布置恰当的阅读思考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任务的方式,为初中生带来有效的群文阅读引导。
为满足当前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对学生的思维模式有所了解,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参照学生的思想观念对思维导图进行整合优化升级,从而使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被学生理解吸收。
由于大部分的初中生对群文阅读拥有一定基础性的了解,为帮助学生梳理出适合其学习的思维路线,教师需要对群文阅读的内容进行对比性的设计,选择恰当的阅读切入点对思维导图进行优化升级,从而使学生建立科学的关联意识,学会展开多项对比,分辨阅读文章内容,最终建立完整的阅读认知体系,提升其群文阅读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的过程中,由于这篇文章是以家庭亲情为主旨内容的叙事性散文,教师可以邀请学生结合莫怀戚的《散步》一文进行思考,增强群文阅读的趋同性。
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为提升初中生的学习兴趣,需不断提升思维导图的品质,从而为学生提供清晰的群文阅读学习路线。
由于群文阅读的开始关键为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引导过程中,为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应选择多种方式进行知识讲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思考问题、制定新奇的阅读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进入群文阅读学习中,加强思维导图的调度性。
仍以《秋天的怀念》和《散步》为例,为提升学生对亲情的思考,教师可以令学生参与群文阅读演绎活动,即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对这两篇文章进行仔细的阅读,对文章内的角色进行深度分析讨论,并从中选择一篇进行课本剧改编,剧本的语言对话和行为动作要符合课文内人物的身份性格,最终以小组为单位对其进行演绎,真正表达出文章中的情感。
为达到上述要求,在正式討论之前,教师应对文章的角色进行讲解,给学生一定的改编提示,在使学生形成崭新的阅读认知的同时,增强其写作理解能力。
(三)创设科学的引导点现阶段,大部分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缺乏固定的形式,很多初中生没有掌握明晰的阅读学习路线,因此语文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文章讲解的过程中应当在教学方法上付出更多的精力。
首先,由于群文阅读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与文章内容相符的阅读情境的方式,开拓学生的阅读眼界。
其次,由于大部分初中生不能充分掌握群文阅读的具体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预先制定阅读任务的方式,为学生理清阅读思路,从而提升其群文阅读的质量。
再次,为强化思维导图的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群文阅读习惯。
最后,为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可以为初中生定制符合其兴趣爱好的阅读任务,从而令其获得丰富的阅读认知。
比如在讲解郑振铎的《猫》时,为使学生充分理解文字中充斥的作者的愧疚,教师应当令学生对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进行梳理,从中找出能够深刻表达作者情感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具体的文字内容进行分析,指出文字的叙述手法,并联系上下文对这段话为什么这样写进行分析,从而体悟郑振铎在写下这篇文章时的情感。
为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在讲解《猫》的过程中,引入《动物笑谈》和《狼》形成群文阅读教学,开展阅读鉴赏活动,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整合,从而获得全新的阅读鉴赏成果。
(四)校准有效的训练点为提升群文阅读教学的覆盖面,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通过在阅读训练中对训练内容、训练形式等进行改进创新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了解方式,使学生在不断地思考、整合、分析中,更为充分地理解群文阅读的意义,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中,安徒生通过荒诞的情节描写向人们揭露讽刺了皇帝与大臣的虚伪愚蠢,由于这篇文章属于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将《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列入群文阅读,这几篇文章向学生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调动学生对童话故事这一类文章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对童话故事进行仿写、续写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启迪,从而更好地推行群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再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记录了鲁迅先生妙趣横生的童年生活,现在讲解过程中,若仅仅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不利于学生充分感悟那一年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为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不同作者的童年生活经历”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莫言的《卖白菜》、张洁的《捡麦穗》等文章,使学生在体悟不同作者童年回忆的同时,纵向挖掘文章内涵,实现群文阅读的可视化表达。
三、结论由于思维导图具有较为直观的教学特点,初中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调查的基础上,围绕文章中心点向外扩散,发现思维导图设计的起点,并筛选出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点,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指明方向,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1]周芝.基于思维导图法的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2]高汉武.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21).[3]张彩红.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4]王芳玲.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