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16年秋学期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雨的四季精编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雨的四季精编练习含答案

3 雨的四季01 积累运用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花苞.(bāo) 静谧.(mì) 高邈.(miǎo)莅.临(lì) 吝啬..(lìn sè) 彩棱.镜(léng)淅.(xī)淅沥.(lì)沥咄.咄逼人(duō)2.下面每一组词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在后面的括号里。

(1)萌发骄媚衣裳凄冷(骄—娇)(2)浇罐干涩铃铛化妆(罐—灌)(3)粗旷池畦端庄干涩(旷—犷)(4)冷冽捷毛屋檐草垛(捷—睫)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解析:A项,“看到”与“乡音”动宾搭配不当;B项,“超过”与“左右”矛盾;D项,“研究”与“了解”语序不当。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比喻)(2)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比喻)(3)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排比)(4)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拟人)5.课文的第三段“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一句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①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②光头浇雨,更有滋味;③一切毫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树叶、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④暑气被一片绿吸收;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雨的交响曲。

6.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活动一:猜一猜】猜下列谜语,各打一自然现象。

①水皱眉,树摇头,草弯腰,云逃走。

风②家在湖泊海洋,常在高空飘荡;春夏来到人间,滋润草木生长。

【精编】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1 春ppt公开课优课课件

【精编】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1 春ppt公开课优课课件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斜”“笼”等词妙在何处? _排__比__和_比__喻__,__生__动_形__象__地__写__出_了__春__雨__细__密_轻__盈__的__特__点_。__ _“__斜__”_写__出__春__雨__轻_盈__的__姿__态__,_明__写__春__雨__,_暗__写__春__风__;_一__ _个__“__笼_”__字__准__确__地_写__出__这__层__薄_烟__的__情__状__。____________
(节选自《春》6)
5. 选文描绘了春的四幅图画,依次是:____春_草__图____、 ___春__花__图____、___春__风__图____、___春__雨__图____。 6. 语句赏析。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一句中“偷偷地”和“钻”分别好在哪里?“嫩嫩的,
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4
名师导练
阅读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 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 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 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 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 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 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 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_“_偷__偷__地_”__表__现__出__在_不__经__意__间__,_春__草__已__恍__然_而__出__的__情__景_和_ _作__者__突_然__发__现__小__草_的__惊__喜__;__“_钻__”__写__出__了_小__草__破__土__而_出__ _的__劲__头_和__充__满__生__命_活__力__的__特__点_。__“__嫩__嫩__的_,__绿__绿__的__”_提__ _出__来__,_放__到__句__尾__,_突__出__了__小__草_又__嫩__又__绿__的_特__点__,__同__时_这__ _样__写__也_使__句__子__变__得_生__动__活__泼__,_富__有__生__气__。____________7

(人教版)2016年秋季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测试卷(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2016年秋季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测试卷(word版,有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酝酿.(liànɡ)窠.巢(kē)黄晕.(yùn)发髻.(jì)B.水藻.(zǎo) 看.护(kàn) 花苞.(bāo) 棱.镜(lén)C.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吝啬.(sè)D.卖弄.(lîng) 风筝.(zhēng) 咄.咄(duō) 菜畦.(qí)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A.朗润嘹亮抖擞干躁B.贮蓄喉咙睫毛响晴C.化妆粗犷干涩澄清D.屋檐凄冷碣石蟋蟀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簑,戴着笠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藏。

C.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大约7000米左右的海试任务。

D.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秋词(其一)》教学设计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秋词(其一)》教学设计

《秋词(其一)》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针对这一理念,本课以《秋词》为引勾连了一部分部编教材内与秋有关的古代文学作品。

希望通过引导学生尝试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品读,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意韵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进行过古诗与短篇文言文的学习。

本节课所选取的作品都是难度较低的经典名篇。

有一些作品,学生已经通过其他渠道有所涉猎,因此理解这些作品并不难。

但是因为学生的人生阅历还十分有限,所以对情感的把握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

三、教法分析:根据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

所以我选取的教学方法如下:群文阅读法:以议题学习为任务驱动,通过多文本的比、对、读、议,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法: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与学生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己解决问题,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四、群文议题:把握意象,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五、群文篇目:《峨眉山月歌》《天净沙·秋思》《秋词》(其一)六、教学目标:1.理解古人写秋时常用意象的含义。

2.通过对比阅读,提升情感体悟能力。

3.品味“喜秋”的独特情怀,领悟作者遭遇困难时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七、教学重点:理解古人写秋时常用意象的含义。

通过对比阅读,提升情感体悟能力。

八、教学难点:品味“喜秋”的独特情怀,领悟作者遭遇困难时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九、教学准备:学案、白板书写、智能投屏、大小屏幕互动、视频等。

十、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生活动1:秋天是我们熟悉的季节,提起秋天同学们会想起哪些诗句呢?预设: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教师总结:秋,在大自然中,常常扮演着一个悲伤的角色。

秋色把那迷离的哀怨、愁绪、思念,渲染的淋漓尽致。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七上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检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两小题。

风整天整夜的虎虎的在刮,火炉的铅皮烟通,纸的窗户,都在乒乒乓乓的相碰着,也许会闹得你半夜睡不着。

第二天清早,一睁眼,呵,满窗的黄金色,你满高兴,以为这是太阳光,你今天将可以得一个畅快的游览了。

然而风声还在___①___的怒吼着。

擦擦眼,拥被坐在床上,你便要立刻懊丧起来。

那黄澄.澄的,错疑作太阳光的,却正是漫天漫地的吹刮着的黄沙!风声吼吼的还不曾歇气。

你也许会懊悔来这一趟。

但到了下午,或到第三天,风渐渐的平静起来。

太阳光真实的黄亮亮的晒在墙头,晒进窗里。

那份温暖和平的气息儿,立刻便会鼓动了你向外面跑跑的心思。

鸟声细碎的在鸣叫着,大约是小麻雀儿的___②___声居多。

——碰巧,院子里有一株杏花或桃花,正涵着bāo(),浓红色的一朵朵,将放未放。

枣树的叶子正在努力的向枝外崛起。

——北平的枣树那末多,几乎家家天井里都有个一株两株的。

柳树的柔枝儿已经是透露.出___③___的黄色来。

只有硕大的榆树上。

却还是乌黑的秃枝,一点什么春的消息都没有。

你开了房门,到院子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啊,好新鲜的空气,仿佛在那里面便挟带着生命力似的。

不由得不使你神清气爽。

太阳光好不可爱。

天上干干净净没有半朵浮云,俨然是“南方秋天”的样子。

你得知道,北平当睛天的时候,永远的那一份儿“天高气爽”的晴明的劲儿,四季皆然,不独春日如此。

(1) 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填入括号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黄澄.澄(chéng)透露.(lù)苞B.黄澄.澄(dēng)透露.(lù)苞C.黄澄.澄(chéng)透露.(1òu)枹D.黄澄.澄(dēng)透露.(1òu)枹(2) 老北京话喜爱用叠词,请根据文意,分别在横线①②③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虎虎②唧唧③嫩嫩B.①唧唧②嫩嫩③虎虎C.①虎虎②嫩嫩③唧唧D.①嫩嫩②唧唧③虎虎2.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人教部编本(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本(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1 2 3 4 5 6 1314 15 16 20 21 22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完成1-6题,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酝酿..?sǒng zhì?.? liàng?黄晕.?yùn ?发髻.?jì?竦峙B、唱和.?h??肥硕.?shu??着落..?zhu? lu?)贮.蓄(Chǔ)C、憔悴..(qiáo cuì) 莅.临(wai) 彩棱(l ang) 菜畦(qí)D、澹澹.(dàn)窠.巢 (kē) 粗犷.(guǎng) 高邈.(miǎ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咄咄逼人绞尽脑汁伫蓄分歧B、小心翼翼随声附和祈祷水藻C、繁华嫩叶多姿多彩酝酿抖擞D、各得其所花枝招展朗润决别3、21、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4、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作家。

满族人。

主要小说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B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代表作《蒿里行》《龟虽寿》等C、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被美称为“诗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明月,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B.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C.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以0比2不敌哥斯达黎加队,大家对此津津乐道。

D.“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评价检测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评价检测含答案

2017-2018 学年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评论检测一、累积与运用1.以下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整正确的一组是()A. 酝酿( li á)ng 黄晕( yùn)发髻( j )ì碣石( ji )éB. 棱镜( l ngí)粗暴( guǎ ng)嘹亮( li áo)贮蓄( zh ù)C. 卖弄( l ò ng)池畦( qí)光临( l )ì草垛( duǒ)D. 花苞( bāo)竦峙( sǒ ng)窠巢( ch áo)静谧( mì)2.找出句中错别字并更正。

① 鸟儿将窠巢何在繁花嫩叶中间,高盛行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委宛的曲子。

________② 乡间去,小道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的。

________③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茏着一层薄烟。

________3.以下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妥的一句是()A.丛林公园里各处都是呼朋引伴的游人。

B.他说话这样的不客气,真有点盛气凌人。

C.夏季的雨老是淅淅沥沥下一阵,让人感觉畅快极了。

D.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如花似锦的女人,笑语盈盈而不休。

4.以下病句改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邻近考试,为了让自己烦躁的心宁静下来,我总喜爱在洁白的月光下,仰望满天繁星。

(把“满天繁星”改为“苍穹”)B. 在此次学校举办的“五四”文艺晚会上,同学们表演的节目大多以舞蹈为主,充分显现了他们青春的风范。

(把“大多”删掉)C.我们之因此要阅读优异的文学作品的原由,是由于阅读优异的文学作品能够增加知识、提升涵养、丰富感情。

(把“的原由”删去)D. 予人玫瑰,不单今日手留余香,可是明日也有可能获得他人回赠一个玫瑰园。

(把“不单可是”改为“固然可是”)5.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人教版】2016年秋季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极品教学案(113页,含答案)

【人教版】2016年秋季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极品教学案(113页,含答案)

1春知识与技能学会体会本文从不同侧面描绘的春景之美,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并加以欣赏。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理清文章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春的热爱之情。

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排比、比喻、拟人等语句的表达作用。

难点1.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1.朱自清的画像。

2.江南春季的图片。

2课时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刚才说的都是古人对“春”的描绘,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今人是如何称颂“春天”的。

请打开课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春》(板书课题)。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朱自清的创作以散文与诗歌为主,其中又以散文成就最高,其散文语言洗练、文笔秀丽。

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1.齐声朗读课文。

要求:(1)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的理解;(2)用明快的节奏,读出热爱赞美的感情。

2.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3)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这种心情?四人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全班交流。

(1)《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着力描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天的活力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

(2)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教案人教版7上: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

教案人教版7上: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

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1 春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重点: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难点: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

第一课时一、预习成果展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 wǎn()转酝酿()() liáo()亮 hōng()托应和()()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3、本文作者(),字(),是我国现代著名()家、诗人,民主战士。

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答案:1、润宛 yùn niàng 嘹烘 hè2、欣欣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舒活设题意图:七年级新生仍然有识记字词的任务,此题加强记忆,巩固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朗读2、自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 _______春第二部分(第2-7段): _______春宏观勾勒(第2段):具体描绘(第3—7段):春_____ 图、春______图、春__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_图第三部分(第8—10段):_______春3、用简洁语言概括全文:提示:每个层次总结一句,概括格式:人(物)+事件我盼望的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讨论具体分析:1、再读课文,寻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在课本上勾画。

2、简单谈谈某个句子为什么生动形象。

提示: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入手。

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引用、反复、排比等,优秀词语可以找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教案 学案)2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教案 学案)2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教案+学案)2七年级语文教案3.短文两篇课型:自读课时:1教学目标:、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2、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3、领悟生命的意义。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导学.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收敛()颤动()聒聒()宽恕()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2.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请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在续写一句,表达你对四季的感受。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楷书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抄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3.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一些知识,写在下面。

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思考:a、《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b、《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二.指导学习•研讨.导入(由预习导学导入),简介作者有关知识(学生答,师做适当补充)。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学生自读,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尽量读出自己的理解。

⑵读后讨论:★a.作者写蝉,先扬后抑。

抑在哪里?扬在何处?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b.作者为什么说贝壳“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宝贝”?3.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在理解了作者的意图后,你对这首诗的内容、语句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请列出,我们共同解决(生提问或师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其主动探究的习惯,生答或师点拨,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

示例:⑴开头就用”知知不休”“烦”两个词语表明作者对蝉的厌烦态度,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⑵我们能从蝉身上得到什么启示?⑶《蝉》的最后一句“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有颜色吗?作者这样说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⑷《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⑸《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⑹探究质疑:对比阅读两篇短文,说说它们的异同点。

教案人教版7上:第一单元教学案答案

教案人教版7上:第一单元教学案答案

2济南的冬天附参考答案:一、1.略 2.舒庆春、舍予、人民艺术家、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茶馆 3.北平、伦敦、热带、无风声、响晴、温情、温情4.山水 5.拟人 6.阳光朗照、薄雪覆盖、远7.水色、水二、1.温情 2.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济南冬天的水色3. 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三、1. D 2. 散文、老舍、舒庆春、舍予、北京、小说、戏剧、《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北平、伦敦、热带、城、山、水、温情、空间五、1. D 2. 温情、C、喜爱和赞美作业检测答案: 1. B 2. C.A.B 3. A\B\B 4. 老舍舒庆春、舍予、当、《骆驼祥子》、《茶馆》5. 天空晴朗无云3 雨的四季答案1 mìmiǎo duōguǎng sèmài lì2高邈:高而远。

莅临:来到,来临。

(多用于贵宾)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3刘湛秋诗人4示例:刘湛秋的散文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文字自然、亲切、优美,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

他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

5总——分——总以对雨的爱恋为线索。

春雨夏雨秋雨冬雨6对雨的爱恋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7围绕课文内容描述,并结合实际加以适当想象。

8温柔、娇媚;热烈而粗犷;端庄而沉思;自然而平静9例: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化妆了”,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雨水”写成“少女的眼泪”,并以“娇媚”饰之,写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怜惜之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春精编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春精编练习含答案

第一单元四时的魅力1春01 积累运用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涨.水(zhǎng) 酝酿.(niàng) 窠.巢(kē)嘹.亮(liáo) 抖擞.(sǒu) 黄晕.(yù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2)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酝酿: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3)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句中比喻姿态优美。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解析:应将引号里的逗号移到引号外。

)4.请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排比、拟人)(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5.班级组织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古诗赏春】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

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

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 视觉角度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 听觉角度 )②踏花归来马蹄香.( 嗅觉角度 )(2)【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

(80字之内)张望点缀不知不觉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心旷神怡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学案及答案

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案第1课在山的那边教师寄语:一种思想如果进入心中,就会盘踞成长。

如果那是一个消极的思想种子,就会生出消极的果实。

积极的思想种子,就会生出积极的果实。

——(美国:大卫·史华兹)学习目标1.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学习重、难点1.重点: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难点:初步领悟课文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这些生字词注音并解释,掌握这些词语的运用。

①痴.想:②隐秘:③铁青:④凝.成:⑤诱.惑:⑥喧.腾:⑦漫湿:⑧枯.干:⑨一瞬.间:二、理解探究2、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所谓正确,就是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所谓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顿合理;所谓有感情,就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扬顿挫,讲究音量、速度、语气、语调的合理配合等,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试思考以下问题:①“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的原意是什么?在这里有什么含义?②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③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④“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⑤既然“海”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诗中的“山”是什么?⑥为什么说一座座山顶会“诱惑”着我?三、合作释疑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感知课文内容:①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②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3.展示预习提纲中疑问或精彩部分或学习心得。

4.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四、课内精读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1.“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4分)2.“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几句诗中,“枯干的心灵”,比喻。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综合实践》考点精讲课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综合实践》考点精讲课件(2024秋)

内容
《济南的冬天》——雪景
山尖∧全· 白了,给蓝天镶· 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
地方雪厚· 点儿,有的地方 黄,给山们∧穿· 上一件带水纹的花·· 衣;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
停连 一黄· 点的儿阳∧光更∧·· 斜美·· 射的∧在山山· 的腰肌上·· 肤,。那等点到儿快薄日雪落∧的好时像·候忽· ,然微害·
内容 《春》——春雨 《济南的冬天》——雪景 《雨的四季》——秋雨
描绘 画面
春雨如烟如雾地飘洒 着,洒在树叶和小草 上,洒在路人的雨伞 上,洒在农夫的蓑笠 上,洒在静默的草屋 上,在傍晚的灯光中 营造出一种安静闲适 的意境,真是一幅美 好的春雨润物图。
一场小雪过后,薄雪 秋雨洗涤着丰收过后 覆盖下的小山是那么 的田野,敲打着窗玻 秀气。从山尖到山坡, 璃。除了雨声,四周 从山坡到山腰,蓝天 都是静悄悄的,人们 镶落日,小山顶白雪, 对着窗外的雨,陷入 它们互相映衬点缀, 了沉思和回忆中。 构成了一幅美妙的雪 霁晴峦图。
链接材料:
重音,是为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通 过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一般用“·”标示在词语下面。如:
. . . .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停连,是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即停顿, 声音的延续即连接。无论停顿还是连接,都不是任意的,要 与文章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相适应,还要照顾到听者的感知 和理解习惯。停顿可以用“|”和“∧”来标示,前者用于 较短的停顿,后者用于较长的停顿。连接可以用“ ”来 标示,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这里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去, 有标点也不停顿。如: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 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诵读方法指导: ① 读出流畅美:朗读时要做到字音正确,吐字清晰,无错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解读与教学重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解读与教学重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解读与教学重点七上第一单元单元解读与教学重点本单元课文包括三篇当代散文和四首古诗词。

三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家名篇。

《春》以生动形象的笔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一个特定时令的景象;《济南的冬天》描写和赞美一个地方在一个季节里的风貌;《雨的四季》描写大自然四季里多姿多彩的雨的形象。

四首现代诗,或观沧海,或泛江河,或别友人,或诉秋思,描写的景色和抒发的情感各异,但都很精彩。

本单元的能力训练点,一是感受和赏析写景抒情作品的能力,另外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和个体认知,并将个体认知引导到规范化方向上来。

二是朗读优美诗文的能力。

三是揣摩、品味文学语言的能力。

《春》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让文字在学生脑海里转换为形象生动的画面。

3.品味优美语句,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

朱自清是散文大师,其散文处处都有值得借鉴的精彩语句,不仅优美,而且典范,是学生学习散文语言、培养文学语言感受能力的优良素材。

可以通过朗读、默读、摘抄、评点、仿写等方法进行。

4.深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

比喻修辞的知识不难掌握,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大量文本,在实践中积累语感,懂得欣赏比喻给文章带来的美感,学会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写作。

《济南的冬天》教学重点:1.继续朗读训练,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在上一课的基础上提出更进一步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发音正确,语流顺畅,读出重音和停连,还要运用朗读中的变化读出语言中的感情。

2.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感情。

融情于景是本文写作的重要特点,作者一方面深入细致地写景状物,另一方面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欣喜、热爱的情感。

3.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通过朗读和默读,以及抓关键语句,深入地学习本文写景状物、抒情议论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语言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1 春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重点: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难点: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

第一课时一、预习成果展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wǎn()转酝酿()()liáo()亮hōng()托应和()()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3、本文作者(),字(),是我国现代著名()家、诗人,民主战士。

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答案:1、润宛yùn niàng 嘹烘hâ2、欣欣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舒活设题意图:七年级新生仍然有识记字词的任务,此题加强记忆,巩固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朗读2、自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_______春第二部分(第2-7段):_______春宏观勾勒(第2段):具体描绘(第3—7段):春_____ 图、春______图、春__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_图第三部分(第8—10段):_______春3、用简洁语言概括全文:提示:每个层次总结一句,概括格式:人(物)+事件我盼望的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讨论具体分析:1、再读课文,寻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在课本上勾画。

2、简单谈谈某个句子为什么生动形象。

提示: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入手。

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引用、反复、排比等,优秀词语可以找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

3、小结:排比的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反复的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四、课尾检测: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简析其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答案:1、反复:把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出来;拟人:形象,准确地表达出了春天还未到来。

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2、‚偷偷‛二字写出不经意间,小草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

‚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3、‚散‛字生动地描绘出野花的多及分布的星星点点、不集中。

‚眨‛字生动地描绘出野花随风摇动的明丽之态。

4、排比: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2、背诵优秀段落。

学习过程:师生互动小组讨论一、朗读课文,选择段落进行写景简析。

1、春风:(1)、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作者从哪些感觉写春天的风?(3)、春天的风有什么样的特点?2、春雨:(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作者还写了雨中的什么景物?是用了什么方法、顺序?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呢?(3)、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小结:写景时,要抓住事物特点,饱含感情,多方位调动感官,多使用多种修辞,才能写得生动形象感人。

二、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三、课尾检测:(一)、课内阅读: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酝酿‛一词的原意是:_______,本文指___________________,还经常用来比喻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________ ________,杨柳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整个诗句运用了______ _的修辞方法,‚杨柳风‛运用了______ _的修辞方法。

3、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

请给本语段划分层次,并说说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观察、描写春风的?答:①②③④4、这段文字突出表现了春风()和()的特点。

答案:1.造酒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逐渐达到成熟2.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吹动杨柳的春风引用借代3.①‖②‖③④触觉嗅觉听觉4.和煦温暖(二)、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

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

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1、春风又绿江南岸()2、两个黄鹂鸣翠柳()3、踏花归来马蹄香()4、一枝红杏出墙来()5、处处闻啼鸟()6、天街小雨润如酥()四、背诵并默写课文2《济南的冬天》教学案及答案【学习目标】1.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学法指导】朗读法;自主合作交流法.【知识链接】1.走近作家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

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

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

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50年至1965年,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茶馆》(1957)。

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2.写作背景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

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

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济南()伦()敦.()暖和.()发jì()看.()护妇镶.()嵌露.()出狭窄.()水藻.() zhù()蓄 2.文学常识: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字______。

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

是语言大师,被誉为‚____________‛。

著名作品小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话剧《___________》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3. 本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由‚天气‛写起,通过济南与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对比,写济南的冬天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突出济南冬____________ ‛的特点,赞美它是个宝地。

4. 第二段开始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 ____________ 的描写。

5. 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____________ 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6.作者紧扣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__________ 的山,次写的____________山,再写城外____________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7.第五段是写冬天的____________,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___________之清澈、透明。

二、【合作探究】:1. 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几幅动人的图画)?3. 作者是怎样描写济南冬天的山的?三、【达标检测】:1. 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B、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阳光下济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2.《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___________(体裁),本文作者:___________,名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人。

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

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剧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文中作者把济南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依次描绘了冬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济南冬天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文中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四、【课堂总结】:本文你学到了什么?五、【拓展训练】: 1. 你能选出下面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吗?()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