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理论视域下的道德自我调节探微
从心理健康的理论探寻自我心理调节途径
从心理健康的理论探寻自我心理调节的途径因为常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心理咨询实践,所以,经常会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我的心理是否健康?”、“我怎样才能使自己心理健康起来?”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笔者回顾并综合了各种心理流派的相关理论,从中得到心理健康的概念和自我心理调节的途径,以及作为心理咨询师如何帮助个案解决心理困惑的基本思路,希望读者能得到一些启发。
一、让本我、自我和超我和谐相处心理治疗理论的鼻祖,精神分析疗法的创始人佛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就是本能欲望,比如吃喝拉撒睡,性欲和攻击欲,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通常小孩的本我最强大,这是正常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和超我也慢慢成熟长大。
超我是由于父母、老师的教育而内化了的许多“应该”和“不应该”,“允许”和“不允许”,它遵循“至善原则”。
通常家教特别严格的孩子,超我特别强大。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既要考虑本我的需要,满足本能欲望,又要遵循超我的规条,这样才不会受到惩罚。
如果超我和本我之间出现冲突,自我又无法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个体就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对于超我过于强大的人来说,心理调节的思路通常是调动自己的“自我”,来认同自己的“本我”,松动自己的“超我”,使那些规条变得柔软灵活适应现实,并寻找既能满足本能欲望,又不违反道德规范的办法。
二、悦纳他人从悦纳自己开始有一种人,总是对别人不满意,总是对世界不满意,仔细观察,通常这样的人往往对自己也是不满意的。
这样的现象,就是一种投射,即是指把对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部分,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
这也是佛洛伊德所发现的人们用来维护自我心理平衡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似乎只有挑剔别人的不是,才能使自己的缺陷不被发现。
但事实恰恰相反,在咨询师的眼里,这样的人对自己也是最挑剔的。
当事人中心疗法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健康的自我概念,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道德观念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道德观念研究在人类社会中,道德观念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和决策,维系着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然而,道德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它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人类的道德观念是通过社会化过程逐渐形成的。
社会化过程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接受和内化社会价值观、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
基于这些内化的道德准则,人们从小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判断,形成了个性化的道德观念。
社会环境中的家庭、学校和文化传统都对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孩子们在家庭中接受到的道德教育会影响他们对正义、公平和亲善的看法。
同样地,学校中的道德教育也会塑造孩子们的道德观念。
而文化传统则更多地涉及到整个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因此,社会化过程是塑造个体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其次,社会心理学提供了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道德观念形成的过程。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道德判断和决策往往受到情感、认知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
感情反应是道德判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当我们目睹不公正和不道德的行为时,我们会感到愤怒和不满。
认知因素也在道德判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会根据所处情境及相关信息对道德事件进行评估,并做出行为选择。
此外,社会因素也会影响道德决策的结果。
人们会考虑他人对自己道德判断的反应,并采取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
道德观念研究也涉及到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指出,人类天生具有合作和互助的倾向。
我们倾向于采取有益于整个社会的行为,而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利益。
这种合作与互助的行为基于道德规范和道德责任。
例如,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展现出自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同时,道德观念也通过社会互动而得到扩散和传播。
研究发现,道德观念的形成和传播是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认同的过程实现的。
这意味着个体的道德观念是在与他人相互作用中逐渐塑造和更新的。
与道德观念相关的还有社会道德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视角下的道德行为
心理学视角下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一直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议题之一。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道德行为涉及着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涵盖了道德判断、道德决策和道德行动三个方面。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道德行为的驱动力、道德发展的机制以及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道德行为的驱动力道德行为的驱动力可以从多个心理学理论角度解读。
首先是自利心理和互惠心理。
根据互惠理论,人们倾向于采取道德行为来换取他人的回报或利益,并期望他人对自己采取相同的行为。
其次是道德情感的作用。
根据社会情感理论,道德行为往往伴随着内疚、羞愧等情感,通过这些情感体验,个体得以从人际交往中获得满足感。
此外,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对道德行为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也是驱动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道德发展的机制道德发展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能力的过程。
在心理学领域,关于道德发展的机制有多种理论。
著名的道德发展理论之一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
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道德发展经历了预传统道德、传统道德和后传统道德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在道德判断和道德价值观方面有所不同。
另外,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道德行为来学习道德规范,并在亲身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
三、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对于培养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举足轻重。
道德教育应该贯穿于个体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首先,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道德模范,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的道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学校教育也承担着道德教育的责任。
学校应该通过道德教育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此外,社会教育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社会教育可以通过道德示范和道德规范的传递,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道德行为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心理过程。
个体的道德行为受到自利心理、互惠心理、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认知等多种因素的驱动。
心理学视角下的道德与伦理问题
心理学视角下的道德与伦理问题道德伦理问题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深入探究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心理机制。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道德与伦理问题,并探讨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一、道德发展1. 个体的道德认知个体的道德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遗传、环境和社会因素等。
根据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研究,道德发展可分为三个层次:前成人性道德、常规性道德和后成人性道德,每个层次都对个体的行为和价值观有着不同的影响。
2. 社会情境与道德行为社会情境对个体的道德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斯坦利·米尔格伦的监狱实验表明,当个体置身于权威的压迫下,他们往往会放弃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并屈从于外部的压力。
而哈罗德·凯尔西的“小世界实验”则揭示了人们在群体中对道德问题的看法往往受到社会期望的左右。
二、道德判断与伦理冲突1. 道德判断的过程心理学研究发现,道德判断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到个体的道德价值观、情感和理性等因素。
道德判断可以通过道德感受、道德推理和道德行动等阶段来进行。
2. 伦理冲突的解决伦理冲突指的是面临两个或多个不同道德价值观的选择时,个体需要做出抉择。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常常通过伦理推理、情感调节和道德选择等方式来解决伦理冲突。
个体的决策往往受到道德情感和社会情境的影响。
三、道德与伦理问题的影响1. 个体层面影响道德与伦理问题对个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道德认同感和道德自尊对个体的自我形象和个人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道德决策会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和道德表现,从而影响他们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会交往。
2. 社会层面影响道德与伦理问题也对社会产生着重要影响。
首先,道德行为能够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道德问题的存在也会引发社会的争议与辩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结语通过心理学视角,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伦理问题,并探索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调节研究
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调节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个人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和取得成功,自我调节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了自我调节的研究,并提供了一些有效的自我调节策略。
一、什么是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指个体通过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和行为,以适应不同情境和应对各种压力。
在心理学领域,自我调节被认为是一种自我管理的过程,旨在实现目标并提高心理健康。
二、自我调节的重要性1. 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自我调节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通过自我调节,个体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保持稳定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面对挑战。
2. 提高情绪管理能力:自我调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人们内心的一种体验,通过自我调节,个体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健康。
3. 增强自我意识:自我调节需要个体具备自我意识,即对自己的感受、需求和行为进行觉察和反思。
通过自我调节,个体可以增强对自己的了解,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自我调节的方法和策略1. 情绪调节:个体可以通过情绪调节来应对压力和挑战。
情绪调节的方法包括积极的情绪表达、寻找情绪支持网络、进行情绪释放等。
2. 认知重塑:个体可以通过认知重塑来改变对事物的认知和解释方式。
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信念,个体可以更积极地面对问题。
3. 增强自我控制力:个体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控制力来实现自我调节。
自我控制力包括对自己的情绪、行为和冲动的管理,通过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来提高自我调节的效果。
4. 寻求支持:个体可以通过寻求外部的支持来实现自我调节。
这可以包括与他人谈话、寻求专业咨询、参加社交活动等。
四、自我调节的影响因素1. 个体特质:个体的性格特质和个性特点对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乐观的人更擅长应对挫折和压力,而消极的人可能更容易陷入不良情绪。
2. 环境因素:环境对个体的自我调节有一定的影响。
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调节能力研究
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调节能力研究自我调节能力在心理学领域中被广泛研究和关注。
随着社会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个人在应对挑战和逆境时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行为和认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自我调节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升自我调节能力。
一、自我调节能力的概念在心理学中,自我调节能力指的是个体在面临压力或挑战时,通过调节自身的情绪、行为和认知来应对和适应。
它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导向的过程,并且能够帮助个体恢复平衡和适应变化。
二、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因素1. 心理因素:个体的性格特征、认知风格以及情绪稳定性等都会对自我调节能力产生影响。
例如,乐观主义者更倾向于积极评估压力,从而更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
2. 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的质量和数量对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问题解决的帮助,增强个体的应对能力。
3. 应对策略:个体采用的应对策略对自我调节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积极的应对策略,如问题导向型应对和情绪调节,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调节能力。
4. 培养经验:过往的经历和培养经验对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面对不同的挑战和逆境,个体能积累应对经验并逐渐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三、提升自我调节能力的方法1. 情绪管理:学会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通过积极的情绪调节和情感表达来应对挫折和压力。
2. 目标设定: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解决上,通过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来实现目标。
3. 积极思维:将困境和挫折看作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
4. 社会支持: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在困难时与他人分享,从中获得支持和鼓励。
5. 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学会从挫折和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制定改进计划。
结论自我调节能力是个体在面对挑战和逆境时的一种重要能力。
通过了解自我调节能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以及采取相应的提升方法,个体可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幸福感。
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
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心理健康在当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并积极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
而自我调节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保持身心的平衡。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心理健康和自我调节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来提升自我调节能力。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及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和情感层面的良好状态,包括积极情绪、适应能力、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与评价等方面。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着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更具有抵抗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自我调节的概念与机制自我调节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主动采取的心理调节和行为调整的过程。
它通过动态平衡个体的情绪、意识和行为,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保持身心的平衡。
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包括认知重评估、情绪调节和行为调整。
认知重评估是指个体对问题的重新认知和评价,从而改变个体的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
情绪调节涉及到个体对情绪的认知、表达和调整,例如通过寻求支持、放松和活动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行为调整是指个体根据具体情境和目标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三、改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的方法1. 情绪管理:学会表达和调整情绪是提升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正面思考、积极面对问题、倾诉和书写等方式来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2. 应对压力:在面对压力时,需要寻求适当的应对方式。
可以通过放松训练、运动、兴趣爱好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同时学会设定合理的目标和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3. 解决问题: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积极解决问题是提高自我调节的关键。
学会分析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持之以恒地实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问题和压力。
4. 社交支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寻求社交支持是保持心理健康和提升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因素。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调节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调节研究自我调节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环境、实现目标而主动进行的心理过程。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自我调节研究广泛涉及个体的情绪调节、情绪表达、社会比较等方面,通过理解自我调节的机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挑战。
一、情绪调节与幸福感情绪调节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方面之一。
通过调节情绪,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研究发现,积极情绪的调节对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情绪包括快乐、喜悦等正向情绪体验,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而负向情绪如愤怒、焦虑等往往会对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个体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积极选择性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是提升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二、情绪表达与人际关系质量情绪表达是自我调节的另一方面。
个体通过情绪表达来传递自身的情感信息,影响他人的感知和互动。
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表达能够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例如,即使在受挫时能够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能够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相反,消极的情绪表达往往导致冲突和矛盾的产生,进而影响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因此,对于个体而言,学会适当地表达情绪,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三、自我控制与成功实现目标自我控制是自我调节的核心能力之一。
个体通过自我控制来管理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行为,以实现个人目标。
研究发现,自我控制与个体的成功实现目标有着密切的关联。
那些具有更强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往往更能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并能够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最终实现成功。
而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则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诱惑,难以长期坚持。
因此,培养和加强自我控制能力,对于个体的目标实现至关重要。
四、社会比较与自我调整社会比较是自我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经常会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地位和价值。
研究发现,过度的社会比较可能导致自我评价的下降和情绪的低落。
当个体与他人进行比较时,如果发现自己相对于他人处于不利比较地位,容易感到自卑和焦虑。
行为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类道德发展
行为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类道德发展人类道德发展是指人们对于道德行为的认知和实践经验逐渐形成、逐渐提高的过程。
行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使用行为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究人类道德发展,可以从认知、情感以及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认知发展人类道德发展的认知方面涉及到个体对于道德规范的认知和理解。
在行为心理学中,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类道德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早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观念,后期逐渐向以他人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的道德观念演变。
1. 自我为中心的道德观念在儿童早期,他们的道德认知主要以个体的满足和利益为出发点。
例如,当一个儿童被问及道德问题时,他们往往以个人需求作为判断依据。
比如,当问及是否应该分享玩具时,儿童可能会认为只有在自己想分享时才应该分享。
2. 以他人为中心的道德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意识到他人也有感受和需求,开始考虑他人的利益和情感。
他们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出更加符合道德规范的决策。
例如,当问及是否可以帮助他人时,他们会考虑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应该给予帮助。
3. 以社会为中心的道德观念随着社会经验的增加,个体逐渐开始关注到社会群体的利益和共同目标。
他们能够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做出符合整体利益的决策。
例如,当问及是否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时,个体会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以确保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二、情感发展情感在人类道德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行为心理学视角来看,情感是决定个体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同情心的发展同情心是个体对他人痛苦和困难的体验和理解,并表现为积极的帮助和支持。
在道德发展中,同情心的培养对于提高个体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非常重要。
通过情感教育和社会经验,个体的同情心可以得到培养和加强,进而促进其道德行为的发展。
2. 内疚感的形成内疚感是个体在道德行为上表现出的一种负面情感,与违背了道德规范或伤害了他人有关。
心理学视角下的道德发展研究
心理学视角下的道德发展研究道德发展是人类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也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道德发展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类在道德意识、行为和判断方面是如何成长与发展的。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道德发展的几个重要维度。
一、情感与道德发展情感在道德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在婴儿期,情感与亲睦行为密切相关,这是儿童建立最初的道德认知的基础。
随着儿童逐渐成长,积极的情感,如同理心和同情心,有利于他们在道德冲突中作出正确的判断。
而缺乏情感共鸣和道德敏感的儿童可能缺乏主动关心他人和积极参与社会行为的动力。
二、认知与道德发展在道德发展的过程中,认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的道德判断水平。
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划分为前传统、传统和后传统三个阶段。
前传统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外部的权威和惩罚机制进行道德判断;传统阶段的儿童开始形成自己内部的原则和意识,能够根据规则和社会期望来进行判断;后传统阶段的成年人则能够根据道德原则和个人价值观来进行道德判断。
三、社会与道德发展社会环境对于道德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家温斯洛克研究了社群中的道德发展方式,发现从事可靠合作活动的社群可以促进道德价值的发展。
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则能够渗透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中,使得个体能够形成道德判断的内部机制。
此外,家庭和教育机构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道德教育和示范行为,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思维能力。
四、跨文化视角下的道德发展道德发展的研究不仅限于单一文化背景,也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
心理学家若夫-洛夫勒在跨文化研究中发现,不同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发展方式存在差异。
例如,个体主义文化中,个体的自主权和个人权益更为重要,而集体主义文化中,集体利益和社会角色更为重要。
因此,在道德发展的研究中需要考虑到文化因素对道德发展的影响以及文化间的交流与交融。
道德教育中的青少年道德规范自我调控
道德教育中的青少年道德规范自我调控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备受关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仅仅依靠外部的规范和约束来引导青少年的道德行为已经远远不够,培养青少年道德规范的自我调控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道德规范的自我调控能力就如同为他们的成长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帮助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情境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那么,什么是道德规范的自我调控呢?简单来说,就是青少年能够自觉地根据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调整和控制。
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培养。
良好的道德规范自我调控能力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诸多积极影响。
首先,它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当他们能够自主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在外界的强制下被迫遵守时,这些规范就会内化为他们自身的行为准则,从而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诚实、友善、尊重他人等良好品德。
其次,这种能力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当他们能够成功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标准,会对自己感到满意,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感。
再者,具备良好的道德规范自我调控能力有助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以友善和包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青少年在道德规范自我调控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青少年缺乏明确的道德认知,对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认识模糊。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道德抉择时感到迷茫,无法做出恰当的判断。
还有一些青少年虽然知道道德规范的要求,但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诱惑的影响,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
比如,在网络世界中,一些青少年可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传播不良信息,或者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网络暴力。
那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规范自我调控能力呢?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的心理与道德行为的矛盾与调和
人的心理与道德行为的矛盾与调和人类是有着复杂心理世界的生物,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面临着道德与心理的冲突。
道德行为是社会给予的规范,而心理则是人内心的欲望和情感的体现。
在某些情况下,人的心理与道德行为之间产生了矛盾。
然而,在逆境中,人也常常通过调和心灵与道德之间的冲突,找到内在的和谐。
在现代社会中,物欲横流,利益至上常常导致了心理与道德的冲突。
过度的追求财富和权力会使人弃伦道德,忽视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这种冲突常常在商业领域中出现,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顾环境污染和道德规范,饱受指责。
这种情况下,人的心理满足来自于物质的增长和权力的扩张,而道德的束缚则显得苍白无力。
然而,这种短暂的欢愉无法长久维持,随之而来的是愧疚和道德的谴责。
人们逐渐认识到,追求物质和权力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对他人的尊重和社会责任同样重要。
除此之外,道德与心理的冲突也在个体层面上出现。
人们常常被自己的欲望所左右,在知道某种行为是错误的情况下,仍然选择满足内心的渴望。
比如,一个人知道吸烟对健康有害,但由于心理上的依赖和满足感,仍然无法摆脱这一行为。
这种冲突的背后,是人们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自制力的欠缺。
要调和这种矛盾,一个人首先需要重视自我价值和健康,思考短暂的快感给长期的幸福带来的负面影响。
只有通过增强自控力和意志力,才能在心理和道德之间找到平衡。
在社会中,困境也会对人的心理和道德造成冲击。
当人们面临着危险或者紧急情况时,常常会出现心理与道德之间的矛盾。
在一些紧急情况下,人们可能为了自己或者他人的安全而不顾道德规范。
这种行为虽然在道德上受到指责,但是很多时候被人们所接受。
这说明,在特殊情况下,人的心理会将自我保护和生存放在首位。
然而,我们也应该明确,这种特殊情况下的行为并不代表道德规范的消失,只是一时的妥协。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仍然需要秉持道德原则,不仅关爱自己,也要尊重他人。
心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调和这一矛盾,寻找内心的平衡。
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调节
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自行进行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一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情绪稳定、应对压力、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在心理学领域,自我调节是一个研究热点,可以提供有关如何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线索。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自我调节的概念、重要性和相关策略。
自我调节是指人们在认识到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主动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和行为来适应变化的能力。
自我调节不仅涉及情绪调节,还涉及认知、行为和意志力等方面的调节。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自我调节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情绪的波动,保持积极的心态,更好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难题。
自我调节在个体的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积极的情绪状态、较低的压力水平和更高的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正向的相关性。
自我调节能力差的人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在自我调节中,存在许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情绪调节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们可以通过积极的情绪表达、倾诉和适当的情绪释放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例如,与亲友交流、参加感兴趣的活动、运动等,都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情。
此外,认知调节也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策略。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意志力的运用也是自我调节的关键。
通过培养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自律,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实现个人目标。
另外,社会支持和自我反思也是自我调节的重要因素。
社会支持可以来自亲友、同事和专业人士等,他们可以为我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信息上的帮助和实际上的支持。
与此同时,自我反思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总之,自我调节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通过适当的策略和方法,我们可以提升自我调节的能力。
心理健康辅导中的自我调节方法
心理健康辅导中的自我调节方法心理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各种压力和挑战使得人们更加需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心理健康辅导中,自我调节方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认知调节、情绪调节和行为调节三个方面论述心理健康辅导中的自我调节方法。
一、认知调节在心理健康辅导中,认知调节旨在通过调整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来改变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认知调节方法:1.积极思维:鼓励自己积极地看待事物,尽可能从积极的角度去解读和评价所面对的问题。
可以通过提醒自己正面思考、寻找事物的积极面、制定实际可行的目标等方式来培养积极思维。
2.排除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时刻检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摒弃那些不合理和负面的想法。
鼓励自己运用逻辑思维、客观分析问题,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认知事物。
3.放松自我批评: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错误,避免过度自我批评。
改变对自己的要求,接受自己的缺点和失败,并学会从中成长和改进。
二、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心理健康辅导中的重要一环,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情绪调节方法:1.情绪表达: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可以通过写日记、拍摄照片、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变化。
2.情绪释放:通过运动、唱歌、跳舞等方式释放积压在内心的负面情绪。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减轻压力,提高心情。
3.寻找情绪的根源:在面对负面情绪时,尽可能找出情绪的根源,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
有时候情绪的源头并不是当前面对的事情,而是内心深处的其他问题。
三、行为调节行为调节是指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来调节心理状态和情绪。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为调节方法:1.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结构、适度的运动等。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提高身体的健康状况,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调节和维护。
2.寻找兴趣爱好:通过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在事业和生活压力中休息和放松。
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调节
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指个体在面对外界刺激和内在冲突时,通过认知和行为的调整来维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的过程。
在心理学领域中,自我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自我调节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影响自我调节的因素。
一、自我调节的概念自我调节是指个体通过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调整,以应对外界刺激和内在冲突,以维持自身的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
自我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个体的意识、意向和执行等过程。
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个体需要能够识别问题、设定目标,并通过有效的策略来实现目标,从而达到自我调节和适应的效果。
二、自我调节的重要性自我调节在个体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自我调节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压力和挑战。
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个体需要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以避免情绪负面化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其次,自我调节可以提高个体的情绪稳定和幸福感。
通过主动控制情绪和调整行为,个体可以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提升积极情绪的体验和幸福感。
最后,自我调节可以改善人际关系。
个体能够自我调节的能力,表明其具备了更好的情绪控制和自我表达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影响自我调节的因素1. 个体的认知能力:个体对自身情绪和需求的认知能力是影响自我调节的重要因素。
认知能力包括个体的意识水平、情绪识别和情绪评估等方面。
较高的认知能力可以帮助个体更准确地识别问题,制定有效的调节策略。
2.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在个体的自我调节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社会支持可以来自家庭、朋友、同事以及社会组织等方面,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实质性支持等形式来帮助个体应对挑战和压力。
3. 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保持良好的睡眠、饮食和运动习惯,可以改善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增强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
4. 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应对外界刺激和内在冲突时所表现出的抗压能力和应对策略。
心理学对自我调节与情绪管理的研究
心理学对自我调节与情绪管理的研究自我调节与情绪管理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自身情绪的管理和调节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对自我调节与情绪管理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一些实用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一、自我调节与情绪管理的基本概念1. 自我调节的概念自我调节是指个体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和环境要求,通过内在的心理和生理机制对自己的行为、情绪和认知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能力。
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维度。
2. 情绪管理的概念情绪管理是指个体通过认知和行为手段,有意识地调整、改变和控制自身情绪的过程。
情绪管理可以分为积极的情绪管理和消极的情绪管理两种形式,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自我调节与情绪管理的意义和影响1. 心理健康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有效地调节自身情绪,个体可以更好地应对和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减少负性情绪的积累,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2. 工作和学习表现良好的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能力对工作和学习表现有积极影响。
情绪稳定的个体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并且更具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3. 人际关系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也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产生重要影响。
个体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减少冲突和矛盾的发生。
三、自我调节与情绪管理的影响因素1. 个体特质个体的性格特质、情绪稳定性、自尊水平等都会对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产生影响。
例如,情绪稳定性较高的人更容易进行情绪调节,而自尊水平较低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外界情绪的影响。
2. 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影响也会对个体的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产生影响。
例如,工作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等环境因素会增加个体情绪管理的难度。
四、自我调节与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1. 认知重建个体可以通过认知重建来调节自身的情绪。
心理学对自我调节的影响与研究进展
心理学对自我调节的影响与研究进展自我调节是指个体根据内部或外部的需求和环境变化,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和行为策略来维持和调整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调节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探讨心理学对自我调节的影响,并介绍相关研究进展。
一、认知调节1. 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个体对自己思维、情绪和行为的观察和评估过程。
通过自我监控,个体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内心状态,识别问题所在,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例如,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情绪低落时,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或寻求外部支持来改善情绪。
2. 自我评价: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评价,对自我进行价值判断和认同。
积极的自我评价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从而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
研究显示,良好的自我评价可以增强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
二、情绪调节1. 情绪表达:情绪表达是个体通过言语、行为或非语言方式来传达内心的情感状态。
适当表达情绪可以缓解情绪压力,减轻负面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发现,将内心的负面情绪与他人分享或进行合理的情绪释放,有助于个体调节情绪,提升情绪的稳定性。
2. 情绪调节策略:个体在面对不同情绪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
例如,积极情绪增强策略包括培养乐观的态度、参与积极的社交活动等;而消极情绪减少策略包括放松训练、认知重组等。
研究表明,掌握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个体平衡情绪、提升心理健康。
三、行为调节1. 目标设定:个体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目标设定有助于个体集中注意力、调动积极情绪,从而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研究发现,设定具有挑战性和可行性的目标,可以提高个体的执行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2. 调节行为习惯:个体通过调节自身的行为习惯来改变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建立积极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形成稳定的自我调节模式,提升个体的心理弹性。
心理学研究发现,习得性的积极行为能够增强个体对压力的应对能力,提高生活满意度。
道德教育中的青少年道德行为自我调控
道德教育中的青少年道德行为自我调控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至关重要。
而其中,青少年道德行为的自我调控能力更是影响其道德发展的关键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逐渐独立地面对社会和生活中的各种情境,需要做出各种道德判断和选择。
然而,由于青少年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在面对复杂的道德问题时,往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道德行为的偏差。
因此,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的自我调控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什么是青少年道德行为的自我调控呢?简单来说,就是青少年能够自觉地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监督、评估和调整,以使其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自身的道德标准。
这种自我调控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青少年道德行为自我调控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家庭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道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父母能够以身作则,遵守道德规范,关心他人,诚实守信,那么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同时,父母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在一定的范围内自己做出道德选择,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孩子出现道德行为的偏差时,父母要及时给予引导和纠正,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学会如何改正。
学校教育在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自我调控能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例如组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交流和碰撞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调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的力量,提高道德行为的自我调控能力。
此外,学校还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倡导文明、友善、公正、诚信的价值观,让学生在这种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除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也对青少年道德行为自我调控能力的形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调节与情绪控制
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调节与情绪控制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在心理学中被广泛讨论和研究。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的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心理机制和方法。
一、概念和重要性自我调节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外界环境和内在需求时,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以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的过程。
情绪控制是自我调节的一种具体表现,指的是个体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以达到适应和应对当前情境的目的。
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处理压力、消解负面情绪、提升情绪稳定性,从而增强心理抗压能力,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改善人际关系和提升工作、学习效果。
二、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的心理机制1. 认知重评价:个体通过调整对外界刺激的认知评价来改变情绪。
例如,当面临挑战性任务时,通过将其视为机会而非难题,个体可以减少焦虑情绪,提升自信心。
2. 行为调节: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影响情绪状态。
例如,当感到焦躁不安时,个体可以选择进行适度的运动或参与一些放松的活动,以缓解负面情绪。
3. 情绪表达与调节:个体可以通过表达情绪将其从内心释放出来,或者通过转移注意力来降低负面情绪的强度。
例如,与他人沟通交流可以帮助个体减轻负面情绪的负荷。
三、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的方法1. 深呼吸和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和身体放松的训练,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恢复情绪稳定。
2. 积极思维重构: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
3. 社交支持:与亲友或心理咨询师进行积极的交流和分享,得到社会支持和安慰,有助于情绪的释放和调节。
4. 自我关注与照顾: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培养内在的平和与满足感,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充实的个人爱好来调节情绪。
结论:在心理学视角下,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被认为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适应的重要因素。
通过认识其概念和机制,并采取相应的调节方法,个体可以提升自身的情绪调控能力,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追求更高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调节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调节研究导语:自我调节是指个体在面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时,通过一系列心理过程和行为控制机制,从而达到适应和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自我调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对自我调节的机制、影响因素和实际应用进行探讨。
1、自我感知和自我调节自我感知是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根据自我感知理论,个体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了解自己的内在态度和价值观,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自我感知过程对于自我调节至关重要。
当个体的行为与其内在态度和价值观不一致时,就会引发自我调节的过程。
2、自我调节的机制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包括自我反思、自我监控和自我控制。
自我反思是指个体在行动之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估和反思,从而改变行为。
自我监控是指个体通过观察和评估自己的行为来修正和调节行为。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通过意志力和内在驱动力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3、影响自我调节的因素自我调节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情绪状态、社会支持和目标导向等。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有效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程度。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高,越能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情绪状态对自我调节也有重要影响。
积极的情绪可以增加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而消极的情绪则可能降低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社会支持也是影响自我调节的重要因素。
得到他人的理解、鼓励和支持,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此外,个体的目标导向也会影响自我调节的效果。
有明确目标的个体更有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目标。
4、自我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自我调节的研究和应用不仅限于实验室环境,还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个体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
例如,在面对工作压力时,个体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减轻压力和调整情绪。
又如,在学习中,个体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提高学习效果和应对学习困难。
此外,自我调节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也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理论视域下的道德自我调节探微作者:崔诣晨赵紫叶夏琪王进怡来源:《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年第12期摘要心理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动机系统,为人们的道德自我调节提供直接动力。
对个体而言,道德自我调节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认知加工,它通过“心理理论”这一认知结构加工道德自我形象,从而实现对道德自我知觉的动态评价。
一方面,由于人们的道德自我调节受社会文化和情境的影响,某些特定行为引发的道德自我知觉与理想的道德自我形象并不一致,此时个体会通过心理理论来维持道德自我调节机制的平衡;另一方面,道德自我调节的反馈机制受到心理理论的解释水平调节。
基于相关理论,可在此基础上构建出道德自我调节的心理模型。
根据该模型,道德自我调节基于心理理论的解释水平形成了相应的反馈机制;在反馈机制的基础上,心理理论进一步激活道德认同;该模型注重从内部影响因素探讨道德的自我调节问题。
未来研究可围绕两条主线进一步探析心理理论对道德自我调节的作用机制:一是心理理论的预测功能对道德自我调节的干预研究;二是心理理论与道德自我调节关系的毕生发展研究。
这些研究结果能为个体道德自主性的培养提供更为坚实的实证依据。
关键词心理理论;道德自我调节;道德自我形象;道德自我知觉;道德认同分类号 B84-05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8.12.007人们一般根据自身理想的道德信念调节日常行为。
当个体理想的道德信念与即时的道德知觉不相符时,就会增加(或减少)道德(或不道德)行为,从而形成道德自我调节(Sachdeva, Iliev, & Medin, 2009)。
道德自我调节(moral self-regulation),是指个体在没有外部监督和干预下,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有意识地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调节和控制的过程(Jordan, Mullen, Murnighan, 2011)。
道德自我调节过程主要包含两个成分:理想的道德自我形象和实际的道德自我知觉(moral self-perception)(Conway & Peetz, 2012)。
理想的道德自我形象体现个体对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内化程度,决定其努力实现的道德目标;而实际的道德自我知觉反映的是个体对自身道德形象的动态评估,这一过程受先前道德行为的影响(Zhong, Liljenquist, & Cain, 2009)。
具体来说,所谓“道德自我形象”,是个体对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内化。
人们通过调节机制使道德自我形象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当人们觉察到自身实际的道德行为高于理想的道德自我形象时,会更少从事道德行为;反之,则会增加道德行为。
所谓“道德自我知觉”,是当个体的行为和道德自我形象产生冲突时所产生“我这样做是否道德”的想法。
可见,道德自我形象是从事道德行为的个体的主观感受,而道德自我知觉则是对自身当前行为的道德性认知。
作为反映道德本质的一种形式,道德自我调节是个体道德自主性的表现,也是个体道德发展的核心内容(田学红,杨群,张德玄,张烨, 2011)。
这方面研究伊始于20世纪初Piaget(1932)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开创性理论。
皮亚杰认为,道德信念的形成是个体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伴随着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与此相关,个体对道德规则的理解和道德判断的结果也受认知与情感水平的制约(Jordan, Mullen, & Murnighan, 2011)。
Kohlberg(1958)在皮亞杰研究的基础上,釆用“两难困境”范式对道德发展进行分层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并将这一理论扩展到人的毕生发展过程中。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理论观点在早期的道德认知理论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其理论分析都是以道德判断的理性模型为基础的。
新近的研究主张,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只启动了少部分的自我概念,由此,被某些情境线索激活的道德认同对后继道德行为的预测能力更强(Joosten, Van Dijke, Van Hiel, & De Cremer, 2014)。
那么,导致个体道德行为差异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个体的自我发展在其道德调节机制中起什么作用,如何起作用?研究者大多认为,个体在不同的道德选择情境下具有不同的道德自我调节行为;作为道德自我调节的主体,其认知前提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Chee & Murachver, 2012; Young, Chakroff, & Tom, 2012)。
也就是说,个体由于自身原因,在“二选一”情境下对具体的行为目标进行解释和评价的方式不一致。
因此,现实生活中有些个体可以采取一定的认知策略抵制外界诱惑,而有些个体因无法抵制诱惑而违背道德准则。
研究发现,具有不同心理理论的个体,其道德判断和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联不同(Lane,Wellman, Olson, Labounty, & Kerr, 2010)。
由此推论,心理理论在道德判断和社会性发展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另有研究发现,心理理论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Carlson,Koenig & Harms, 2013)。
一方面,心理理论不仅使个体认识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如情绪、意愿和信念等);另一方面,它还能根据这些心理状态对随后发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因果性解释和预测。
那么,作为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内化机制,道德自我调节是否受心理理论的影响而发挥作用?目前研究主要将有无道德行为作为考察心理理论获得或发展的一种研究范式,尚未探究心理理论与其道德自我调节之间的关系。
有鉴于此,可深入探讨心理理论对道德自我调节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个体道德自主性的培养提供心理学依据。
1 心理理论对道德自我调节作用的原理解析1.1 心理理论对道德自我调节的阐释个体对自身和他人行为的理解和预测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非常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成为继Piaget(1955)的认知发展理论和Flavell(1976)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研究之后,又一个心理表征的研究范式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e.g., Ahmed & Miller, 2013)。
有关心理理论的早期研究大多采用经典的错误信念范式来测查个体对信念的理解、心理表征和行为反应等内容(Wimmer,Gruber, & Perner, 1983),所以这一时期的心理理论被狭义地界定为“理解错误信念的能力”。
广义的心理理论,则是指个体通过感知自身或他人的信念、动机、情绪等心理状态来推测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Walker & Murachver, 2012)。
这种能力类似于建立一种“理论”来解释其心理和周围的世界,因此称为“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是Premack和Woodruff(1978)在研究黑猩猩的认知能力时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他们主张,心理理论能够使个体感知自我和他人所处的情绪与认知状态,操控社会行为,开展良好的人际互动。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在此框架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正常人群与特殊群体所生成的心理理论及其差异性、影响心理理论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加工机制等(陈英和,崔艳丽,王雨晴, 2005; Astington,2004)。
鲜有理论探讨道德自我调节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Astington(2004)最早通过道德认知判断与意图性归因定向关系的研究指出,个体道德自我调节的发展机制受到道德情境理解力和其内在的社会认知能力影响(李谷,周晖,丁如一, 2013)。
其中,道德情境的理解力和社会认知能力可看成是心理理论对道德自我调节的作用。
Nathalie和Marine(2013)采用道德困境研究的经典范式,进一步阐释了心理理论的道德自我调节作用。
例如,通过电车问题(trolley problem)分离出两类道德自我调节模式,即基于心理状态理解的道德自我形象调节和基于行为归因的道德自我知觉调节。
道德自我形象调节支持功利主义的价值表征,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换取五个人的生命对群体的生存发展更有意义;而道德自我知觉调节只考虑行为本身的价值表征,因此对“推”这个行为在心理上赋予负值,更倾向于根据人际情境作出道德判断。
该研究表明,道德自我调节最核心的部分,可能并不是依赖理性或利己主义,而是与心理理论有关。
综上所述,心理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动机系统,为人们的道德自我调节提供直接动力。
一方面,由于人们的道德自我调节受社会文化和情境的影响,某些特定行为引发的道德自我知觉与理想的道德自我形象并不一致,此时个体会通过心理理论来维持道德自我调节机制的平衡;另一方面,道德自我调节的反馈机制受到心理理论的解释水平调节。
研究发现,通过回忆遥远道德行为,被激活抽象道德自我形象的被试,用高解释水平的心理理论从特质归因对道德事件做出解释,从而启动了道德自我调节的正反馈机制,即出现了道德行为的一致性(关注道德自我形象);通过回忆近期不道德行为,被激活具体道德自我知觉的被试,用低解释水平的心理理论从情境归因对不道德事件做出解释,从而启动了道德自我调节的负反馈机制,即出现了道德行为的波动性(关注道德自我知觉)(张文新,赵景欣,王益文,张粤萍, 2004; Trope & Liberman, 2010)。
1.2 心理理论与道德自我调节的同向互动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随年龄的逐步增长而日趋复杂化和精确化。
目前,关于心理理论发展阶段的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
有研究者认为,心理理论在人们的童年时期形成,以成功地完成“错误信念”任务为标志,且人们在3~5岁期间,所形成的心理理论没有显著差异(Aquino,Freeman, Reed, Felps, & Lim, 2009)。
Nathalie和Marine(2013)研究发现,对道德行为的解释,儿童与成人存在一定的差别。
与儿童相比,成人除了从信念、愿望来解释道德行为外,还常依据人格特质进行解释。
因此,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的信念(心理状态理解)”到“以此信念来解释他人行为(行为归因)”两个阶段。
研究者考察了4~8岁儿童和成人在道德自我调节中如何利用心理状态(对愿望、信念等理解)和事件因果关系信息的差异(Cornelissen, Bashshur, Rode, & Le Menestrel, 2013)。
他们发现,对他人行为“坏的程度”进行道德自我调节中,愿望和信念等心理状态信息起主导作用;在对他人行为“应担负的道德责任程度”进行道德自我调节中,行为归因起主导作用。
此外,个体的两阶段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与其道德自我调节的两种模式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
在这两个阶段中,心理状态理解对应于道德自我形象调节,而行为归因对应于道德自我知觉调节(Susewind & Hoelzl,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