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中图版)[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中图版)复习提纲--最核心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图版)复习提纲--最核心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图版)复习提纲--最核心知识点本文介绍了___的三个知识点:天体系统的级别、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下面是对每个知识点的简要概括和改写:1.天体系统的级别:介绍了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等级别,重点介绍了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顺序和共同特征。

同时指出地球是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是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高智慧生物的天体。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介绍了太阳的主要成分和能量来源,并指出太阳辐射能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同时介绍了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和对地球的影响,如黑子影响降水量,耀斑扰乱地球电离层,干扰地球磁场等。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比较了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等特征。

同时介绍了晨昏线、时间计算、地方时、时区和北京时间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介绍了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和运动特征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这些知识点是___的重点内容,对于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地理现象有重要意义。

4) 根据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的物体偏向左边,北半球的物体偏向右边。

夏至在6月22日。

5)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由于黄赤交角为23°26′所导致的。

秋分在9月23日,春分在3月21日,冬至在12月22日。

当太阳直射点在23°26′N时,___和秋分发生。

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运动。

春分在3月21日,此时赤道向北;夏至在6月22日,此时北回归线向南;秋分在9月23日,此时赤道向南;冬至在12月22日,此时南回归线向北。

7) 各节气的特点研究: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分或秋分日,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递减;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全球昼夜等长。

8) 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反向与昼夜长短变化趋势关系。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必修1(中图版复习提纲1、(1天体系统的级别:『填空』(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特别是存在着高智慧生物的天体,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补干扰;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原始海洋形成,质量和体积适宜,绿色生命对大气的改造,大气的保温作用2、(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映;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其活动周期为11年, 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周期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的年周期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③干扰地球磁场、④产生极光。

3、(1比较自转公转(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加减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min 。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

(5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面如3(选填1、2、3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面。

地理复习提纲(中图版、必修一)

地理复习提纲(中图版、必修一)

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一、宇宙定义:“宇”是无限的空间,“宙”是无限的时间,宇宙是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

特性物质性:宇宙由天体组成天体定义:构成宇宙的不同形态的物质分类:按照天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形态运动性:宇宙中天体是运动的天体系统定义:邻近的天体相互吸引,以质量大的天体(公共质心)为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分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思考](1)必须离开地球大气飞行方可称天体,例如:北极星、星际空间的气体、运行的人造卫星。

待发的人造卫星、空中飞行的飞机、课桌、陨石不是天体。

(2)哪些天体系统不包括地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3)总星系是宇宙(×)总星系是人类所观测到的宇宙。

河外星系是天体(×)河外星系是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组成: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大,其他围绕其运转八大行星分类: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肉眼可见巨行星(木星、土星)(由近及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天文望远镜可见[思考](1)冥王星降为“矮行星”的原因:轨道与海王星相交;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物体(2)运行方向:八大行星为自西向东,逆时针,彗星为顺时针(3)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火烧木头灰烬多,有光环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4)离太阳距离逐渐增大,温度逐渐降低、公转速度逐渐降低、公转周期逐渐增大(5)离地球最近的是金星,卫星数最多的是木星(质量、体积最大),没有卫星的是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太近),逆向自转的是金星(太阳从西边出)和天王星(躺着的姿势绕太阳运转)(6)在太阳系中,与地月系并列的天体系统还有5个,即有卫星的行星还有5个(7)三类行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巨行星,最小的是类地行星,居中的是远日行星。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总结提纲==是=中图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总结提纲==是=中图版

1、(1)天体系统的级别:『填空』我(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适宜(有大气层),有液态水(有原始的海洋)2、(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活动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和两极的极光。

3、(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加减)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min 。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不偏。

(5)黄赤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自转或公转)运动。

(8)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气候划分: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热状况和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 → → 地面 → → 大气 → → 宇宙空间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1吸收:选择性性。

平流层 --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水汽、CO 2吸收红外线;2.2 反射(云层和较大的尘埃): 无选择性。

2.3散射(空气分子和细小的尘 埃):有选择性,波长 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 散射。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损失的能量) 二、大气运动1、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原理: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由于冷热不均二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形成:太阳辐射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 水平运动(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1)作用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特点(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 2.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特点(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方向与风向垂直)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方向与风向相反);(2)不同部位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

风向最终平行于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 4、大气环流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促使 引起 造成 导致1、单圈环流(理想环流假设条件):①地表均匀、②地球不自传、③太阳直射点不移动(太阳直射赤道)2、三圈环流(条件):①地表均匀、②地球自传、③太阳直射点不移动(太阳直射赤道)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3.1形成因素:热力因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因素,如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低纬环流和信风带(0°~30°)中纬环流和西风带(30°~60°);高纬环流和极地东风带(60°~90°);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地面表现以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4.1 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4.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中图版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中图版

高中地理·必修1、2、3(中图版)复习提纲必修1 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1、(1)宇宙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河外星系(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200亿光年)(3)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绕日公转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4)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存在着高智慧生物的天体。

存在生命原因是:①外部条件: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②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液体水、可供呼吸的大气。

2、(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2)太阳活动主要标志:黑子——光球层——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伴随发生,周期11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黑子影响降水量;②耀斑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③干扰地球磁场,发生磁暴;④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

3、(1)比较自转公转(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白天入黑夜的是混线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加减)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min 。

(东加西减)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中图版(1)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中图版(1)

高中地理·必修1(中图版)复习提纲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中图版高中地理电子课本必修

中图版高中地理电子课本必修

中图版高中地理电子课本必修1篇一: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高中地理·必修1(中图版)复习提纲1、(1)天体系统的级别:『填空』(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适宜(有大气层),有液态水(有原始的海洋)2、(1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活动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和两极的极光。

3、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加减)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min 。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4) 光照图的应用①据图判读节气、地球自转方向、极点。

②据图判读晨线、昏线③据图判读昼夜长短情况或极昼极夜现象④据图计算各点地方时、区时(比如北京时间)及昼长、夜长。

⑤据图判断各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关系或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或热水器安装角度⑥据图计算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是:___系___系___系___总星系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统其他行星___2、太阳系:1)组成成员:太阳(中心天体)、八颗行星及卫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2)按八颗行星的分类,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3)在星和星之间有小行星带。

3、地球:1)普通性: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显眼。

2)特殊性:存在生命: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自身物质条件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长的大气存在生命的条件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有利于液态水的生成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明:(Ⅰ)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Ⅱ)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太阳活动的周期为年.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的影响:黑子与降水②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爆发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甚至中断③对地球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出现极光现象④产生自然灾害:地球上的水旱灾害3、太阳的主要成分是和。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为地球提供光和热,是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的直接和间接来源,如煤、石油。

2)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了能量。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运动的特点:地球运动围绕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自转运动地轴自西向东北逆南顺恒星日(真正周期)太阳日(昼夜更替的周期)角速度:15°/小时线速度:赤道最大,向两级递减公转运动太阳自西向东恒星年(真正周期)回归年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书本18页图1-3-5)黄赤交角: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度数:目前是23°26′产生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图自画)(书本19页图1-3-6)回归年:是以春分日为参考点的。

(完整)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总结提纲==是=中图版,推荐文档

(完整)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总结提纲==是=中图版,推荐文档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 )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是目前 ___________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__________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适宜(有大气层),有液态水(有原始的海洋)★课标: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___________(2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活动周期为 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 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③干扰_________★课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3、(方向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自转自西向住 北逆南顺一个恒星日 一个太阳日除两极点外, 都是15 ° /小时 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北纬60°的 线速度是赤道线速度的 1/2公转自西向建 逆时针一个恒星年 回归年大约1 ° /天。

大约30km/s规律:近日点 ( 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2 )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 0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顺着地 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_ (3 )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加减)地方时:经度每相差 1度,时间相差4min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中图版[1]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中图版[1]

(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8)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气候划分: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外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圈层结构内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地幔、地核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见图3)引起地表形态发生改变的力量包括来自地球内部的内力和来自太阳的外力,我们统称为地质作用。

内力和外力是一对矛盾,内力形成高生低谷,而外力削低高山填平低谷,二者总是同时作用。

褶皱:形成的地貌是高山、谷地,绝大部分山脉是褶皱山脉;喜马拉雅山地堑:地貌常呈狭长的凹陷地带如: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地垒:地貌形成块状山地如:华山、庐山、泰山风力和流水的侵蚀、沉积形成的主要地貌形态: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沟谷、戈壁、裸岩荒漠风力沉积: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流水侵蚀: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水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科斯特地貌流水沉积: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1、(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2)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的现象吸收作用: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3)大气运动(4)热力环流: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5)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3、(1)锋面(2)气压系统4、 (1)认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名称。

海陆间循环的各环节蒸发、凝结、水气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地下)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联系各圈层,进行水分的联系,同时进行物质迁徙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过程延续。

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

水循环还能塑造地表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宇宙是时间、空间和万事万物的总称。

组成宇宙的基本天体是星云和恒星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自转)概况 方向 自 西 向 东,从北极上空看呈 逆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 顺 时针方向 周期 恒星日,长23小时56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360°59’所需的时间。

速度 角速度为 15°/时。

地球表面除 南北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从 低纬向 高纬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 一半 。

地理意义:①导致 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银河系其他恒星系中心天体( 太阳 ):质量占 99.86% 地月系:组成 地球 和月球八大行星: 水星 、 金星、地球 、 火星 木星、 土星 、 天王星 、海王星 太阳系: 河外星系 总星系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 充足的水分 外部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 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普通性:外观和所处的位置(与其他行星没有特别显眼的地方 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普通而特殊的 行星——地球 太阳活动与地球 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 11 年) 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太阳活动 类型 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辐射→能源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对地球的影响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 右偏,南半球向左 偏。

③◆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 12 时, 经度 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大 。

西经反之。

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

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 15 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 区时 ,又称 标准时 。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 东取加号,反之取减号◆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 180°经线穿行的 折 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公转)概况 轨道:是一个 椭圆 ,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 焦点上,每年1 月初位于近日点,初位于远日点。

方向:自 西 向 东角速度约为每天59’ ,近日点时较 快 ,远日点时较 慢 周期为 1年 ,约为 365 日 6 时 9 分 为一个恒星年◆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做 赤道 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 黄道 面。

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 黄赤交角,约为 23°26'。

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成 66°34'的夹角。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 的更替、五带 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五带 名称:热 带、 北温 带、 南温 带、 北寒带、 南寒 带 划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 、 南北极圈◆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 黄赤交角 存在,地球的 公转 (自转或公转)运动。

地理意义: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相对于 地平面 的高度角,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 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在 太阳光直射 的纬线最大,向 南、 北 两侧逐渐降低。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在哪一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昼就长 ,而且纬度越高,白昼2越长 ,在极圈以内的地区还可能出现 极昼 现象。

另一个半球的情况相反,赤道上 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中纬度地区明显。

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夏季是一年中 白昼较长, 太阳高度 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

春秋两季是过渡。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内部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 纵波(P 波):能在 固体、液体 中传播,速度较 快 横波(S 波):只能在 固体 中传播,速度较 慢划分界面 莫霍面:距离地表平均约 17 千米,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增加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 2900千米,纵波传播速度明显 下降 ,横波则突然消失位置:莫霍面以上厚度:平均约 17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 厚 ,约 33 千米,海洋较 薄 ,约 6 千米地壳。

海拔越高,厚度 越大 。

组成:含量最多的3种元素是O 、Si 、Al ; 硅酸盐类 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结构: 上层为 硅铝 层,相对密度较 小,分布不连续。

下层为 硅镁 层,相对密度较 大 ,分布连续。

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结构: 上地幔 具有 固态 特征,主要由 含铁、镁的硅酸盐类 组成。

地幔 下地幔岩石圈: 地壳 和 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 岩浆 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位置:古登堡面以下地核 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 铁 和 镍 结构: 外核 呈 液态 或 熔融 状态 内核 呈 固态 态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吸收: 选择性 性。

平流层 臭氧 吸收紫外线;对流层 ◆大气对太阳辐 水汽、CO 2 吸收红外线; 射的削弱作用 反射: 无选择 性。

散射: 有选择 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三大圈层冷热冷冷冷热冷热热冷热热A B C D▲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下垫面因素、气象因素。

二、大气运动(一)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原理: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受热上升形成:地面冷热不均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水平运动冷却下沉形成热力环流●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B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图见课本36页)◆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摩擦力:(近地面、方向与风向相反)高空大气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表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斜交。

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高压冷冷热●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单位:百帕),表示南半球高空的是( B ) A B C D(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形成因素: 热力 因素,如 赤道 低气压带和 极地 高气压带 动力 因素,如 副极地 低气压带和 副热带 高气压带低纬环流和信风带(0°~30°)中纬环流和西风带(30°~60°)高纬环流和极地东风带(60°~90°) 地面表现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以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课本39页)移动原因: 太阳直射点 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 北 移,冬季 南 移。

南半球则相反(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气压带名称: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2)图中代表中纬西风带的序号是_________,在图中相应位置画出中纬西风带的风向。

(3)气压带B 和风带②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其分布规律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 、图中字母A 所示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降水丰沛C 、地表温度高是形成图中A 、C 所示气压带的原因 D 、受风带③控制时,澳大利亚草原草木枯黄※★答案:(1)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2) ②和④ 画图(略) (3)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30º -40°大陆西岸 (4)B D(五)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见课本39-40页)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 快 ,大陆上形成 低压中心 ,切割 副热带高 气压带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 快 ,大陆上形成 高压中心 ,切割 副极地低 气压带 分别写出名称:7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 印度低压中心 ;太平洋上形成 夏威夷高压中心 ;1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 亚洲高压中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 ;太平洋上形成 阿留申低压中心 。

◆季风环流东亚季风:范围: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

风向:冬季 西北(偏北) 风,夏季 东南 风。

800805810 810 805800 1010 1000成因:海陆热力差。

南亚季风:范围:印度地区,我国的西南地区。

风向: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

成因:夏季风主要成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风主要成因:海陆热力差。

2.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季风气候特点的是:()答案:D3. 有关季风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西南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B. 我国各地夏季都吹东南风C. 华北地区冬季位于反气旋的东部,盛行偏北风D. 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位于亚洲低压东部,盛行偏北风答案:A C4. 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候类型名称①,②。

(2)试分析①②两种气候的相同点:相同点:表现在成因上都是造成的,表现在气候特点上,夏季都是。

(3)分析比较③④两种气候在气候特点上的相同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③有明显的,④是。

(4)②③两种气候成因的最大不同点是:。

(5)与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对应的同纬度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分别是和。

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高温多雨(3)全年高温旱雨季交替全年多雨(4)前者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而后者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造成(5)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三、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与天气1、气团:概念: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分类: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

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