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必修一地理复习提纲
高一必修一地理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
一二章知识点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 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 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
太阳系月球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7.存在生命地球上有液态水
的行星安全的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
注意:地热、核能、潮汐、地震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4.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
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
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高中地理(必修①)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①〕复习提纲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的概念,如、、、、。
2、构成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
2、八大行星的公转具有的共同特征:、、
3、八大行星按温度、质量、体积可分为行星〔、、、〕、行
星
( 、 )、行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1、八大行星中只有才有生命。
2、具有生命的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叫太阳辐射。
2、太阳的主要成分是、。
3、太阳能量对地球的意义:
①;②;
③;④
4、太阳能量的来源:
5、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规律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为、、。
2、称为太阳活动,其主要类型和标志是光球
层的、色球层的,其发生的平均周期为年。
3、太阳活动的整体性表现
为。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
①②
③④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自转:
〔1〕方向
(2)周期:1个太阳日〔即1昼夜〕为,1个恒星日〔自转360°〕为
〔3〕速度:画图说明
角速度分布规律;
线速度分布规律。
2、公转:画图说明
〔1〕方向
〔2〕周期:1个回归年为天小时分秒。
(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在月初,远日点在月初。
〔4〕速度: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远日点时公转速度较。
二、自转与时差
1、昼夜半球与晨昏线〔圈〕:叫晨线、叫昏线。
2、随着自转,东边时刻总比西边,每隔15°经度,地方时相差小时。
3、时区与区时:
每15°经度内为一个时区,都以的地方时作为该区标准时间,称为,如南京〔119°E〕属于时区,其中央经线是;北京属于区,纽约属于区,伦敦属于区。时区差就是,因时间东早西迟,故求东时则,求西时则。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提纲一、地理学的定义和发展
- 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地理学的分类和主要领域
- 地理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运动和影响
- 地图的分类和制作方法
- 地图上的比例和坐标系
三、自然地理环境
- 大气圈和气候
- 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
- 气候形成的因素和类型
- 水圈和水资源
- 水圈的组成和水循环过程 -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问题- 地球的陆地
- 陆地的类型和地形特征 - 土壤的形成和土地利用
四、人文地理环境
- 人口与城市
- 人口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 城市化的原因和影响
- 农业与工业
- 农业的类型和发展模式 - 工业的分类和布局特点- 生活与交通
- 生活环境的要素和问题 - 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影响
五、全球环境问题
- 资源与环境的挑战
- 资源的消耗和保护
- 环境的污染和改善
-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可持续发展
-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原则
六、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技术
-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 遥感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作用
- 地理技术在环境管理和规划中的应用
结语: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提纲就是以上所列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地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地球与地图的关系,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全球环境问题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和
地理技术的应用。地理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和保护我们的地球。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提纲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提纲地理知识点提纲:高一必修一
一、地球与地理
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球形
-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2. 地球的运动和变化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季节变化的原因
- 纬度和经度
3. 地球的大气、水和岩石圈
- 大气圈:气候、气象
- 水圈:水循环、水资源
- 岩石圈:地质构造、地震、火山
二、地球上的生命
1.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 生命起源的假说
- 生物演化的证据和理论
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 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 人口增长与资源消耗
- 环境问题的解决与可持续发展
三、地球的区域差异与地域变化
1.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 城市和农村的差异
- 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影响
2. 人文地理的影响
- 文化传承与地域文化特征-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地区开发与利用
- 地域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可持续城市规划与发展
四、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
1. 地图的基本要素和图件
- 地图比例尺与地图符号
- 地图图件的解读与分析
2. 地图投影和地形图
- 地图投影的类型和选择
- 地形图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 GIS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 GIS在环境、交通、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五、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
1. 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
- 野外观察与实地调查
- 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的搜集与分析
2. 地理学的技巧与工具
- 地理图册和地理书籍的利用
- 科学实验与模型模拟的方法
3. 地理学的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
- 关于气候变化的实证研究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一
第一篇_高中地理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
必修1 自然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能量
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活动类型:黑子---光球层,耀斑和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极光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1°/
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
(3)昼夜交替和时差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5)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高一地理 必修1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宇宙)
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的特殊性
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有:
(1)、位置因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发生发展的温度条件(2)、自身条件:
A、地球本身体积和质量适中,保证了足够的引力,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B、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不断产生水汽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间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2、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是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主要是指发生在太阳光球层的黑子、发生在太阳色球层的耀斑。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1)、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
(2)、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现象
(3)、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出现美丽的极光
(4)、引发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
每年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大值;每年7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小值。
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轨道平面为赤道平面,公转轨道平面为黄道平面,这两个平面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其度数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必修一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必修一
1.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1.1.1 地球的形状
•说明地球的几何形状以及由经度和纬度构成的地球表面网格的作用;•理解地球的赤道、南北极、组成地球的各层。
1.1.2 地球的结构
•介绍地球由哪几层构成以及每一层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1.2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1.2.1 地球的自转和倾斜
•说明地球自转的规律以及地球自转和白天、黑夜的关系;
•理解地球公转和四季的关系。
1.2.2 地球公转和日照
•了解地球公转和太阳光照角度的变化规律;
•理解影响地球季节的因素。
1.3 气候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1.3.1 气候的基本元素
•介绍气温、降水量、气压和湿度等气候要素。
1.3.2 气候类型和分布
•了解不同因素对气候分布的影响;
•理解气候因素在不同地区决定不同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2.社会经济发展
2.1 人口与城市
2.1.1 人口变化和城市化
•了解人口数量、结构和变化规律对于城市化的影响;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发展趋势和影响。
2.1.2 城市系统和城市规模
•了解城市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2 农业与农村
2.2.1 农业发展的特点
•介绍农业发展的历程、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2.2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政策措施。
2.2.3 农村社会经济建设
•了解农村社会经济的基础和特点;
•理解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2.3 工业和城市
2.3.1 工业的发展和变化
•介绍工业发展的历程、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3.2 我国工业发展现状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第一章
1、(1)天体系统的级别: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适宜(有大气层),有液态水(有原始的海洋)
2、(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活动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和两极的极光。
(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加减)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 必修1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复习
1、(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
地月系 河外星系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 火和 木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 有生物物质纯在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 条件、大小行星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 距离适中, 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 、 、 等条件。
2、(1)太阳主要成分是____和 ,表面温度为___ _,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其能量以 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 。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和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和 ,其活动周期为 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 、 、 。
3、(1)比较自转公转
)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度。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白天走向黑夜叫 。
(3)时间计算:东 西 。(加减)地方时:因 而不同的时刻。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 。600
E 为10时,则800
E 为 时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 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 。本初子午线为8时,则北京时间为 ,纽约为 。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 偏,北半球 偏。
高中地理必修一提纲.docx
1.1宇宙中的地球
•知识结构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2、天体包括 ___________ 天体,如1 ___________________ ;也包括_______ 天体,如1 _____________
3、天体系统:
4、天体系统的层次:(P4读图思考)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
2、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是一个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 的天体。
3、公转运动共同点: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 o
综上所述: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 __________ 的行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
]、夕卜部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身条件:(1) 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
•课堂反馈
1、下列全部属于天体的一组是()
A.地球和运行中的通信卫星
B.太空中的云雾状物质和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C.陨落地表的流行体残骸和“神舟七号的返回舱”
D.等待发射的卫星
2、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天文学家投票“驱逐” 了冥王星。使太阳系中只保留八大行星,同时明确了行星的概念。
下列关于太阳系内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
B.质量比太阳小
C.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三类
D. 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3、2004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 表面发现了(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1. 自然地理基础
1.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扁球体的椭球体。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1.2 地球的运动
•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绕太阳做公转。
•四季变化:地球公转的倾斜造成地球各地季节的变化。
1.3 大地构造和板块构造
•大地构造:大陆、海洋和地壳的形成。
•板块构造:地壳分为若干个大块,板块在地球上的相对运动。
1.4 地理环境的特点
•气候:地球表面大气层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组成。
•水文: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貌:山脉、平原、高原、台地等地表自然形态特征。
1.5 地球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资源的分类:包括气候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人类活动对地球资源的影响和利用。
2. 人文地理基础
2.1 人口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分布:包括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等。
•人口变迁: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的变化。
•人口问题:人口快速增长、老龄化、城市化等问题的影响与应对。
2.2 城市与工业发展
•城市与城市体系:城市的定义、分类和城市体系的构成。
•工业与城市发展: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2.3 农业与农村发展
•农业类型和农业区划:农业的分类和农业区划的划分。
•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4 交通与通信
•交通方式的演变:陆路交通、水路交通、空中交通等的发展。
•通信方式的演变:电信、互联网等通信方式的发展和利用。
2.5 区域分区与区域规划
•区域的概念和特征:不同尺度下的区域划分和区域特征的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第一章
★课标: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1)天体系统的级别:『填空』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适宜(有大气层),有液态水(有原始的海洋)
★课标: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活动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和两极的极光。
★课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3、(1)对比自转公转
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
自转自西向东
南顺北逆
一个恒星日
一个太阳日
除两极点外,
都是15°/小时
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的
线速度是赤道线速度的1/2
公转自西向东
逆时针
一个恒星年
回归年
大约1°/天。大约30km/s
规律: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
(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加减)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min 。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不偏。
(5)黄赤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自转或公转)运动。(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
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或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的
分布规律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
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
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
到全年最大值;南半球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
最小值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
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
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
到全年最大值;北半球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
最小值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
递减赤道地区正午
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
大值
昼夜长短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全球昼夜等长
出现极昼范围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
现极昼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
现极昼
全球昼夜等长
(8)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
气候划分: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趋势关系
时间太阳直射点方向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
北半球南半球
12月22日至次年
6月22日
向北移动
昼渐长,夜渐短,6月22日
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
昼渐短,夜渐长,6月22日
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6月22日至
12月22日
向南移动
昼渐短,夜渐长,12月22日
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
昼渐长,夜渐短,12月22日
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3月21日
9月23日
全球昼夜平分
★课标: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外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上地幔顶部)
第二章
★课标: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2)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的现象
现象成因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
人造烟雾的防冻效果可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地面温度晚秋或寒秋,霜冻出现在晴朗夜晚
及“十雾九晴”
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低,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及雾等天气现象
节气时间(前后)直射点位置移动方向对应点春分3月21日赤道向北 B 夏至6月22日北回归线向南 C 秋分9月23日赤道向南 A 冬至12月22日南回归线向北 D A C
B
D